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一1-优质资料
中学教资科目一必背知识点
![中学教资科目一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9f10b33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e.png)
中学教资科目一必背知识点中学教资科目一必背知识点
一、教育学
1.教育的概念和基本属性;
2.教育的目标和功能;
3.课程理论和课程设计;
4.教育评价和质量管理;
5.教育变革与创新。
二、心理学
1.心理学基本原理和概念;
2.发展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
3.心理健康教育;
4.心理测量和评估。
三、教育法律法规
1.宪法、教育法、刑法及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法规;
2.学校管理制度;
3.学生权益保护。
四、教育文化与伦理道德
1.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
2.世界教育文化;
3.教育伦理道德与职业道德。
五、现代教育技术
1.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及特点;
2.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
3.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
4.信息化教育管理。
六、教育管理和领导
1.教育管理和领导的概念;
2.教育组织与管理;
3.学校领导与教师领导;
4.教育领域人才培养。
七、教育研究方法
1.教育研究方法的概念;
2.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3.教育实验设计。
综上所述,中学教资科目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文化与伦理道德、现代教育技术、教育
管理和领导以及教育研究方法等多个领域,考生们需要在备考过程中
充分掌握这些知识点,从而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速背教师资格笔试科目一必背知识点汇总
![速背教师资格笔试科目一必背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0871e2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5.png)
速背教师资格笔试科目一必背知识点汇总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笔试科目一《综合素质》文化素养模块占18分,该模块知识点需要考生识记。
文化素养历史常识1石器时代一、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
元谋人;蓝田人;山顶洞人。
二、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
1.母系氏族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
2.父系氏族公社龙山文化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址。
2上古神人盘古氏——开天辟地有巢氏——建造房屋燧人氏——人工取火女娲氏——补天造人伏羲氏——八卦神农氏——发明农耕;尝百草;炎帝;农业、医药之祖轩辕氏——黄帝3中国古代著名以少胜多战役牧野之战:武王伐纣。
中国最早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巨鹿之战:项羽伐秦。
官渡之战:三国时期,曹操、袁绍。
赤壁之战:三国时期,曹操、孙权、刘备。
淝水之战:东晋,苻坚、谢玄。
4中国古代重要变法李悝(kuī)变法:魏国——最早变法。
《法经》:魏国李悝,第一部比较系统地成文法典。
商鞅变法:秦国——最彻底变法,持续时间最长。
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军功,按功授爵;建立县制;奖励耕织,禁止弃农经商。
吴起变法:楚国王安石变法:北宋。
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免疫法、方田均税法。
一条鞭法:明朝。
张居正。
戊戌变法:清末。
戊戌六君子。
5中国著名僧人法显:东晋,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
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由南洋海路归国。
《佛国记》。
玄奘:唐朝,《大唐西域记》。
僧一行:唐朝,《大衍历》。
测定本初子午线长度。
怀素:唐朝,狂草。
“张颠素狂”。
《自叙帖》,天下第一草书。
鉴真:唐朝,东渡日本。
日本南山律宗开山祖师。
怀丙:北宋,工程专家。
河中捞铁牛。
6诸子百家7抗日战争时期重大战役8两弹一星1964年,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9地理大发现迪亚士:葡萄牙人,发现好望角。
哥伦布:在西班牙的支持下发现美洲。
达·伽马:发现到印度的新航路。
中学教资试卷科一
![中学教资试卷科一](https://img.taocdn.com/s3/m/49a3347f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5e.png)
中学教资试卷科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9题,共58分)1. 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A. 提高国民素质。
B. 培养四有新人。
C. 贯彻教育方针。
D. 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2.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的法定起始年龄是()A. 五或六周岁。
B. 六或七周岁。
C. 七或八周岁。
D. 未作确定。
3.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A. 年龄差异。
B. 性格差异。
C. 个体差异。
D. 民族差异。
4. 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A. 对学生一视同仁,一样要求。
B. 辨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
C. 在学生之间进行横向的比较与学习。
D. 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考虑动机与原因就进行处理。
5.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A. 为人师表。
B. 清正廉洁。
C. 敬业爱业。
D. 团结协作。
6.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还在形成,但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去或当作“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
教师应该()A. 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
B. 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C. 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D. 在孩子面前嘲笑这些家长。
7. 建立系统论的科学家是()A. 贝塔朗菲。
B. 维纳。
C. 申农。
D. 普里戈金。
8.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A. 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 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 教育活动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D. 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9. “活到老,学到老”,要求教师坚持()的职业道德规范。
A. 为人师表。
B. 关爱学生。
C. 终身学习。
D. 教书育人。
10.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视而不见、不问不管或对学生讽刺、挖苦、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这都是明显的违犯师德的行为,违犯的是现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A. 关爱学生。
中学教资科目一知识点
![中学教资科目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48491c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c.png)
中学教资科目一知识点中学教资考试科目一主要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心理学、教育教学理论和技术、教育管理与教育研究等内容。
下面是这些知识点的详细介绍:一、教育学原理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任务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3.教育性社会实践的基本特征和规律4.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5.教育的目标、原则和方法6.教育与教育发展7.教育人的全面发展理论8.儿童发展与儿童教育9.青少年发展与青少年教育10.成人发展与成人教育11.教育评价理论与方法12.世界教育发展动态二、教育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定3.全日制义务教育法律法规4.高等教育法律法规5.职业教育法律法规6.特殊教育法律法规7.教师教育法律法规三、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任务2.儿童和青少年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3.教育心理学的学派及其代表人物4.学习的基本规律和教育对策5.记忆与遗忘的规律及教育对策6.思维发展和培养的规律及教育对策7.情感发展和培养的规律及教育对策8.动机与动机调节的规律及教育对策9.儿童和青少年人格发展的规律及教育对策10.人际关系发展及教育对策11.教育心理学与教育教学的关系1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测评工具四、教育教学理论和技术1.教育教学理论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任务2.教育教学原理和教育教学法3.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设计4.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方法5.教学组织与管理6.教学评价理论和方法7.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8.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9.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10.多元智能理论与教育11.教育教学与教学创新五、教育管理与教育研究1.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任务2.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模式3.学校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职能分工4.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5.学生管理与学生发展6.班级管理与班级文化建设7.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控8.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任务9.学校教育研究的目标和方式10.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设计11.教育研究的伦理和限制12.教育研究应用与评价以上是中学教资考试科目一知识点的概述,详细内容可根据每个知识点展开进一步学习和了解。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10fb53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60.png)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2024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一、考试简介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是我国教育部门为了评估和认定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而举办的全国性考试。
该考试主要针对中小学各个学科的教师,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科目。
通过考试可以获得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教师资格证书,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
二、考试科目1、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知识与能力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核心科目,主要考察考生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
涉及的教育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教学能力则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2、综合素质综合素质主要考察考生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素养。
职业素养方面主要涉及职业道德、职业规划、职业能力等方面的内容,教育教学素养方面则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3、学科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是针对具体学科的考试科目,根据所选学科的不同,考察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以语文为例,学科知识与能力主要包括语文基础知识、文学作品鉴赏、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方面的内容。
三、复习策略1、制定复习计划在复习前,建议考生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应该包括每个科目的复习时间和内容、每天的复习任务和时间分配等。
2、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选择一本好的复习资料对于复习至关重要。
可以选择教育部推荐的教材或辅导书,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资料。
同时,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获取相关科目的试题和模拟试卷。
3、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师资格证考试对于基础知识的考察非常重视,因此考生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
在复习时,应该先从教育理论知识入手,理解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然后再逐步深入到具体学科的知识。
4、练习做题做题是复习的重要环节。
可以选择历年真题或模拟试卷进行练习,通过做题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并及时进行补充和强化。
高中教资科目一必背知识点
![高中教资科目一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da6ccf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f.png)
高中教师资格证科目一知识点总结高中教师资格证科目一知识点总结:素质教育包括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的内涵,材料分析提分模板。
职业理念包括素质教育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文化素养只考选择题,分值不高,然而涉及范围广,囊括知识杂。
基本能力包括信息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师资格证科目一考点总结一、教师资格证科目一考点总结——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
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
所以,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地位:根本宗旨做题关键:百年大计,教育先行,科教兴国(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笔试考前冲刺直播课)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我们强调的是“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
”因此,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正面表现:无偏见、一视同仁;关注所有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大众教育;反面表现:分重点班与非重点班;优生与差生;男女有别;(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生产需要全面发展的新人。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正面表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课程均衡配置;关注能力;关注情感;综合评价;反面表现:唯分数论;主科与副科(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
人与人之间在基本素质大体相同的基础上,每个人由于先天禀赋、环境影响、接受教育的内化过程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存在多样的个性,我们把人的个性看作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反映,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
2024中学教资考试科目一
![2024中学教资考试科目一](https://img.taocdn.com/s3/m/7b944b4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f.png)
选择题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的核心对象是:A. 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正确答案)B. 政治经济制度C. 社会文化传统D. 科技发展水平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A. 以学生发展为本B.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C. 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正确答案)D. 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均衡性关于教师角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B.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C.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者D. 教师只需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无需关心其心理健康(正确答案)在教学过程中,下列哪种方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A. 填鸭式教学B. 启发式教学(正确答案)C. 死记硬背D. 单一讲授法关于教育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教育目的即培养专业人才B. 教育目的随社会变迁而不断变化C. 教育目的是由国家规定的,具有强制性(正确答案)D. 教育目的与个人愿望无关下列哪项不属于班级管理的原则?A. 尊重学生,以人为本B. 公平公正,一视同仁C. 严格要求,高压管理(正确答案)D. 民主管理,自主参与在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动机的说法,正确的是:A. 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不一定)B. 外部动机比内部动机更重要C. 适当的学习动机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正确答案)D.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无关关于素质教育,下列哪项理解是错误的?A. 素质教育强调全面发展B. 素质教育注重创新能力培养C. 素质教育忽视知识传授(正确答案)D. 素质教育倡导因材施教在教育评价中,下列哪种评价更注重过程而非结果?A. 总结性评价B. 诊断性评价C. 形成性评价(正确答案)D. 选拔性评价。
2024中学教资科一科二资料
![2024中学教资科一科二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4fa2d2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4a.png)
2024中学教资科一科二资料
202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科目一《综合素质》主要测试考生的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
这一科目要求考生具备基本的教育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要测试考生的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中学课程、中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生发展心理、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学德育和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等方面的知识。
这一科目要求考生掌握基本的教育学原理和方法,以及中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此外,不同学科的教师资格证考试还需要考察对应学科的专业知识,例如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知识。
在准备考试时,建议考生根据考试大纲和教材进行系统复习,同时结合练习题和模拟试题进行巩固和提高。
此外,还可以通过参加教师资格证培训班或在线学习平台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通过率。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一:必考法律法规-重点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一:必考法律法规-重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eedab0be009581b6ad9eb89.png)
这是我2020年末考教师资格证时,整理的教育法法律法规。
里面都是必考的知识点,复习这些重点法规,定期浏览几遍,保持印象,基本就能轻松拿下这部分分数。
2020年末抓住最后末班车,一次就通过了笔试。
学习还是要学会找重点。
建议每天快速浏览一遍,不用死记硬背,具体看多少天因人而异。
我是比较懒的,所以基本看两天停两天的样子,每天就早上和晚上快速看一会。
也就10分钟不到。
大家加油!《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一:必考法律法规-重点知识点》第1部分《教育法》1.《最新修订法条》:1.【第12条】:国家通过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育教学语言文字,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育教学。
民族自治区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从实际出发,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实施双语教育。
国家采取措施,为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实施双语教育提供条件和支持。
2.【第18条】:国家制定学前教育标准,加快普及学前教育,构建覆盖城乡,特别是农村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各级人员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为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条件和支持。
3.【第79条】:考生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组织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工作人员在考试现场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并终止其继续参加考试。
组织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可以取消其相关考试资格或者考试成绩;情节严重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①非法获得考试考题或者答案的。
②携带或使用考试作弊器材资料的。
③抄袭他人答案的。
④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无其他以不正当手段获得考试成绩的作弊行为。
4.【第80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有违法所得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还应当依法给予处分:①组织作弊②通过提供考试作弊器材等方式,为作弊提供帮助或者便利的。
教师资格证中学科目一必背简答题
![教师资格证中学科目一必背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e605e7b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7.png)
中学科目一必背简答题1.简述教育的属性。
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具有永恒性(2)教育具有历史性(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②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③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2. 请简述20 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它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
(2)教育的全民化。
教育的全民化就是教育对象的全民化,即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的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3)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否定。
(4)教育的多元化。
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等。
(5)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3. 简述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决定教育发展水平:(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制约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经济功能:(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4. 简述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教育培养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基本、主要途径)。
(2)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3)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5. 简述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高中教资科一资料
![高中教资科一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f1e3f73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9.png)
高中教资科一资料1、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____ ,为中华民族____。
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单选题] *A.谋幸福,谋未来B.谋生活,谋复兴C.谋幸福,谋复兴(正确答案)D.谋生活,谋未来2、52.被誉为“中华奇观”“天下绝景”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小三峡”,位于重庆市内哪个区县()[单选题] *A奉节县B巫山县(正确答案)C云阳县D万州区3、45.经过下列哪场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地区,成为朝鲜战争拐点,并为最终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单选题]*A上甘岭战役B长津湖战役(正确答案)C三所里战役D鸭绿江战役4、41.我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一国两制”基本国策,其前提是()。
[单选题] *A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正确答案)B保持原有制度长期不变C坚持大陆作为国家主体D恢复对港、澳行使主权5、8、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次党代会提出的? [单选题] *A.十六大B.十七大C.十八大D.十九大(正确答案)6、44.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某私营企业与李某建立劳动关系时,应当订立()[单选题] *A. 书面劳动合问(正确答案)B. 口头劳动合同C. 书面或者口头劳动合同D. 集体合同7、4.我们党成立以后,充分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单选题] *A. 工人问题B. 党的建设问题C. 农民问题(正确答案)D. 阶级问题8、2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年,提出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事业单位应当与其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
[单选题] *A、20,10B、10,10(正确答案)C、20,5D、15,59、22.公文的拟制环节不包括()[单选题] *A. 起草B. 登记(正确答案)C. 审核D. 签发10、5、()的乙醇杀菌力最强。
[单选题] *A.50%B.70%(正确答案)C.80%D.90%11、12、乡村振兴的基本内涵是()。
教资科一科二资料
![教资科一科二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87f4715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12.png)
教资科一科二资料一、职业理念。
1. 教育观。
- 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它强调要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它要求教育者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歧视、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品德、情感、意志、审美等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
-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 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进行教学。
-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更重过程”。
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不仅要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 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教师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等规律进行教育教学。
-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无限的发展可能,即使是暂时落后的学生也能取得进步。
-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犯错误,教师要宽容对待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
- 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完整的人。
教师资格证科目一和二部分真题整理含答案(打印版)
![教师资格证科目一和二部分真题整理含答案(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f4b5595c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e7.png)
教师资格证科⽬⼀和⼆部分真题整理含答案(打印版)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试题(中学)⼀、单项选择题1.由于⽣源存在差异,某中学将学⽣按⼊学成绩⾼低,分为快慢班,该学校的做法( )。
A.正确,有利于因材施教B.正确,有利于资源配置C.错误,不利于教育公平D.错误,不利于均衡发展2.为了改变学⽣从课本中找“标准答案”的习惯,刘⽼师经常在课堂上设计⼀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由讨论、探索答案。
同事马⽼师对刘⽼师说:“你这样会使学⽣思维太发散,也浪费时间,将来考试肯定会吃亏的,我从不这样做!”下列选择中正确的是( )。
A.马⽼师的说法合理,有利于提⾼学⽣学习成绩B.刘⽼师的做法得当,有利于培养学⽣创新意识C.马⽼师的说法⽋妥,不利于维持课堂教学秩序D.刘⽼师的做法⽋妥,不利于保证正常教学进度3.进⼊初三年级后,班主任⽯⽼师把每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于补数学,中考时该班的数学成绩名列前茅,⽯⽼师的做法( )。
A.正确,是提⾼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B.正确,是提⾼班级声誉的有利措施C.错误,不利于学⽣公平竞争D.错误,不利于学⽣全⾯发展4.吴⽼师把可从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归纳、提炼为若⼲主题进⾏研究,并发表系列论⽂,这表明吴⽼师具有( )。
A.良好的教学研究能⼒B.良好的可从管理能⼒C.良好的课堂开发能⼒D.良好的校本研修能⼒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城乡⼀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有些⽅⾯向农村倾斜,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
A.财政拨款向农村倾斜B.课程标准向农村倾斜C.教师配置向农村倾斜D.学校建设向农村倾斜6.某初级中学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学⽣收取补课费,依据《中华⼈民共和国教育法》,有权责令该校退还所收费⽤的是( )。
A.教育⾏政机关B.纪检部门C.公安机关D.物价部门7.某⾼中教师孙某旷⼯给学校教学⼯作造成⼀定损失,依照《中华⼈民共和国教师法》,学校可依法( )。
2023年3月教资科目一综合素质(中学)真题-宋体
![2023年3月教资科目一综合素质(中学)真题-宋体](https://img.taocdn.com/s3/m/52db2ef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8.png)
202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一、单选题1. 杨老师经常担心的问题是:“这些内容是学生们需要的吗?”“我这样教,学生能接受吗?”这表明杨老师所处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是()。
A 虚拟关注阶段B 生存关注阶段 C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D任务关注阶段2. 刘老师尝试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旋律对学生需要掌握的学科知识进行重组,形成一系列别具特色的“教学工具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还主动与同事分享。
关于刘老师的做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关联性B 实现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C 注重了教学方法的艺术性 D尊重了学生认知的规律性3. 教数学的陈老师根据学生上学期期末成绩将学生分为A、B、C三类,并对三类学生制定了不同的教学计划。
陈老师的做法体现的是()。
A 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B 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C 学生发展的未完成性D 学生发展的阶段性4. 围绕“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培养中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主题,罗老师提炼出契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用于指导青年教师团队深化教学理解实践转化。
罗老师的行为体现的教师角色是()。
A 咨询者B 研究者C 领导者D 评价者5.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列选项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的是()。
A 制定行政法规B 监督宪法实施C 解释法律D 解释宪法6. 社会青年杨某到某中学寻衅滋事,扰乱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应由()。
A 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B 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拘留C 公安机关给予行政记过处分D 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7. 某中学教师梁某因旷工被学校解聘。
他对学校的处理决定不服,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
A 在接到申诉的十日内作出处理B 在接到申诉的十五日内作出处理C 在接到申诉的二十日内作出处理D 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8. 下列选项中,对我国中小学教科书价格的表述,正确的是()。
中学教资科目一(综合素质) + 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 知识点 与 详解
![中学教资科目一(综合素质) + 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 知识点 与 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d1c48448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2f.png)
中学教资科目一(综合素质) + 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 知识点与详解《综合素质》与《教育知识与能力》是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最重要的两科,分别考察了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育理论知识。
下面将分别对其知识点进行详解:一、《综合素质》1. 职业理念:了解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职业道德观。
2. 教育法律法规: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
3.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熟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4. 文化素养:掌握历史知识、文学知识、科学知识等。
5. 基本能力:掌握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
二、《教育知识与能力》1.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掌握教育的概念、起源与发展,以及课程内容三要素。
2. 中学课程:掌握课程设置的意义和原则,理解课程内容,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3. 中学教学:掌握教学的概念、意义、任务和教学过程,理解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掌握教学评价的方法和策略。
4. 中学生学习心理:掌握中学生学习的概念和特点,理解中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发展,掌握中学生学习策略和学习迁移的能力。
5. 中学生发展心理: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的概念和特点,理解中学生认知发展和自我意识的发展,掌握中学生品德发展和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6. 中学生心理健康:掌握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理解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掌握心理辅导的方法和策略。
7. 中学德育:掌握德育的概念、意义、任务和方法,理解德育过程和德育原则,掌握德育方法和途径。
8.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掌握班级管理的概念、意义、任务和方法,理解班集体建设的方法和班主任工作,掌握教师心理健康的概念、表现和维护方法。
总之,这两门课程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考生深入学习和掌握。
希望通过对上述知识点的详解,对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教师资格证中学科目一《综合素质》教资每年必考考点
![教师资格证中学科目一《综合素质》教资每年必考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092cb1b1fc4ffe473368abf0.png)
教资每年必考考点可以从历年的教师资格考试真题中可以看出教育理念中的素质教育可以说是高频考点,主要是考单选题(具体的案例分析这是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哪一条)+材料分析题(从教育理念的角度评析材料中某教师的行为)。
所以说素质教育的内涵是我们教资考试的必备考点。
现在就分析一下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单选备考),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现在就分析一下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单选备考)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
所以,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一个都不能少)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我们强调的是“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
”因此: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也是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统一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德+智+体+美+劳,身+心)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生产需要全面发展的新人。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因材施教)人与人之间在基本素质大体相同的基础上,每个人由于先天禀赋、环境影响、接受教育的内化过程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存在多样的个性,我们把人的个性看作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反映,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
因此,教育在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以外,也应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这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
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欧阳修《生查子》中有:“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 昏后。”这句话涉及了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 ) A、元宵节 B、七夕 C、中秋节 D、重阳节 答案:A
6.“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体现了教师( )角色。 A、研究者 B、传道者 C、示范者 D、解惑者 答案:B
7.我国酸雨主要出现在长江以南,北方只有零星分布,这是因为北方常有沙尘 天气,来自沙漠的沙尘和当地土壤都偏碱性。由此可以推出( )。 A、长江以南地区的土壤偏酸性的较少 B、长江以北地区的酸性污染物排放较少 C、有酸雨的地区出现沙尘天气的几率较少 D、沙尘天气可有效 ),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 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A、生活环境 B、社会环境 C、实际问题 D、现实问题 答案:A
19.吉林“雾凇”是我国著名的自然景观,它的形成是一个( )的过程。 A、凝固 B、升华 C、凝华 D、汽化 答案:C
20.以反映事物的内在特性或特征为内容的概念属于( )。 A、关系概念 B、属性概念 C、操作性概念 D、集合概念 答案:B
1.“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 )。 A、以学生为本 B、以教师为本 C、以学校为本 D、以课程为本 答案:A
2.留白是我国古典绘画中常用的艺术手法,指作者在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 主旨而精心留出的“空白”,以营造出“此处无物胜有物”之境。宋元时期以 “留白”而出名的画家有马远和( )。 A、张择端 B、苏轼 C、赵估 D、夏圭 答案:D
23.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牛李党争 D、唐文宗朝中的“甘露之变” 答案:A
24.张老师在上课前喜欢在教室巡视一遍,看到垃圾就捡起来,看到黑板没擦干 净就自己动手擦。久而久之,班上的卫生状况也变好了,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 )。 A、连续性 B、长久性 C、示范性 D、创造性 答案:C
17.下列作家与作品完全对应的一项是( )。 A、叶圣陶——《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刘心武——《班主任》《乔厂长 上任记》 B、巴金——《激流三部曲》《灯》,贾平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 镇》 C、茅盾——《蚀》三部曲《包身工》,谌容——《人到中年》《组织部新来的 年轻人》 D、老舍——《骆驼祥子》《茶馆》,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东方》 答案:D
21.“月有阴晴圆缺”,用科学的观点看待这件事,原因是( )。
A、人有悲欢离合 B、地球绕太阳转动,月球绕地球转动,两者转速不一样,出现偏角,使地球掩 住了月球的一部分 C、地球绕月球转动偏角不同 D、太阳光照射不均匀 答案:B
22.人体在深夜里要比在白天分泌更多的抑制疼痛的荷尔蒙。因此,在夜间进行 手术的外科病人需要较少的麻醉剂。因为大量的麻醉剂会对病人造成较大的危 险,所以如果手术经常在夜间进行,就会减少外科手术的风险。下列哪项如果 正确,最能反对在夜间进行手术会减少外科手术风险这个观点?( ) A、医院在夜里的能量消耗通常比在白天少 B、出生在午夜至早上 7 点之间的婴儿要比出生在其他时间的多 C、在一年期间,人的生物钟对人们暴露于日光照射之下的次数的变化有所反应 而发生轻微的转变 D、尽管一些人已习惯于夜间工作,但夜间其手的灵巧程度和精神警觉性比白天 时差 答案:D
A、仅Ⅱ B、仅Ⅲ C、仅Ⅰ和Ⅱ D、仅Ⅱ和Ⅲ 答案:D
30.教师拖堂,对学生而言,有时是“家常便饭”,尽管内心不满但也只能“逆 来顺受”。针对这一“顽症”,新学期,为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某中学强化该 校“16 条禁令”,明确将“教师拖堂”列为教学事故,处罚直接和经济挂钩。 一时间,引发各方热议。 针对这一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1)“拖堂”一直以来在我国各地学校都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所谓 拖堂,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到了规定的下课时间而未按时下课,继续延长 一段教学实践的现象。出现教师“拖堂”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多个方面,既有可能 是教师备课不充分,也有可能是教学内容和当时教学情境的需要,但不论什么原 因造成的“拖堂”,其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教师拖堂有可能会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下降。学生的休息和学习必须遵 循一定的规律,授课时间太长,学生的精力会下降,注意力难免分散,极有可能 影响学习效果。 其次,教师拖堂会影响学生良好时间观念的形成。受教师的影响,学生的时间观 念会淡薄,认为时间不重要,今天的作业可以留到明天去做,对教师的其他安排, 也可以一拖再拖,这样就会养成拖拉的不良习惯。最后,教师拖堂也会影响其他
D、准专业 答案:B
10.1986 年,我国颁布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答案:C
11.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B、教师的专业化尝试是从建立专门的师范培训机构开始的 C、将每年的 9 月 10 日定为教师节是在 1988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上 确定的 D、对于非师范院校毕业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公民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应 当进行面试和试讲 答案:C
31. 一个基督徒问上帝天堂与地狱之间有什么差别,上帝把基督徒带到地狱,看到 地狱里有一口巨大的盛满丰富食物的铁锅,地狱里的每个人都拿着一个长长的 勺子去舀食物吃,但是勺子把太长,他们无法把食物送进自己嘴里,结果只能 空着肚子饱受饥俄的煎熬,望锅兴叹。上帝又把基督徒带到天堂,看到天堂里 仍然是一口巨大的盛满食物的大锅,人们手上也拿着一个长长的勺子,但天堂 的人们却没有俄着肚子,而是在享受着丰美的食物,其乐融融。为什么天堂的 人这样快乐?原来天堂里的人用长勺彼此喂对方去吃!这就是天堂与地狱之间 的差别。 请根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谈谈对这个故事的理解。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读了这个故事,我深深感到了双赢的重要性。双赢鼓励我们共同解 决问题,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办法,是信息、力量、认可和报酬的分享。
教师的上课。 (2)针对“拖堂”现象,某中学实施了“拖堂禁令”,将“拖堂”视为“教学事 故”,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该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其目的是规范教学秩序,促 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从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上寻找造成拖堂的各种原因,并 有针对性地予以校正,增强课堂效率,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最终受益的是学 生。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拖堂”其实也是教师尽心尽职的表现,将拖堂列为 “教学事故”,这有可能给教师增加压力,甚至影响教学质量。 (3)综上所述,“拖堂禁令”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执行过程中,学校要注意处 理方式,既要保护教师积极性,又要避免流于形式,取得收效后,可以建议将刚 性的措施改成柔性的管理。
8.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 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 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是(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答案:A
9.196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师工作应 被视为一种( )。 A、半专业 B、专门职业 C、非专门职业
3.传授系统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基本的技能技巧和发展智 力的教育活动是( )。 A、德育 B、美育 C、体育 D、智育 答案:D
4.班主任钟老师在“每月一星”的班级评选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 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 )。 A、说服教育 B、品德评价 C、指导实践 D、陶冶政治 答案:B
社会的发展使人们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频繁而深入,合作、互利在人们的社会生 活中越来越显示出重要作用。教师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教师不仅要教书,还 要树立为人师表的榜样,所以,“双赢思维”对于教师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 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 文明校风”。这就是告诉我们教师:任何一所学校,全体教师必须本着双赢的思 维,齐心协力,才能完成学校教书育人的重任。但在现实生活中.教师之间、教 师与领导之间、教师与教辅人员之间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对此教职工之间应该提 倡同心同德、团结协作、敬血乐群的双赢理念。教师之间无论是在思想上、业务 上、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增进彼此的理解 和信任,树立同行相亲、相助的新风尚。任何轻视、贬低别人或不择手段地抬高 自己的言行都是不道德的。每一个教师都不应贬低其他学科而提高本学科,更不 能片面地去争地位、争时间。学校领导应该尊重、信任、关心教师,公正、科学、 客观地评价教师的劳动,要严于律己,勤恳坦诚,做教师的表率,深入教育实际, 提高管理水平。教师则应服从、接受、支持领导的工作,发现领导工作中的缺点 和失误,要善意地予以指正、积极地帮助克服,并理解体谅领导的难处,共同分 忧解难,以主人翁的姿态关心学校的发展。只有这样上下一心、左右协调、团结 乐群才能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使学校蒸蒸日上。
2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哪一家的主张?( ) A、儒家 B、释家 C、道家 D、墨家 答案:A
26.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 )。 A、波士顿倾茶事件 B、萨拉托加大捷 C、葛底斯堡大捷
D、莱克星顿的枪声 答案:B
27.某校教师让学生把“我要专心学习提高成绩”抄 700 遍,这种做法( )。 A、正确,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B、错误,是一种变相体罚行为 C、正确,能够让学生真正提高成绩 D、正确,能够提高学生的书写速度 答案:B
15.搜索引擎按其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全文搜索引擎、目录索引类搜索引 擎和( )。 A、片段搜索引擎 B、资料搜索引擎 C、元搜索引擎 D、字符搜索引擎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