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基层干部事迹材料
基层村干部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三篇
![基层村干部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68fd16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69.png)
基层村干部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三篇基层村干部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三篇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该同志自驻村以来,结合本村实际和贫困现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帮扶村工作计划。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层村干部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三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基层村干部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一____,男,中共党员,1973年8月出生,现任上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富民运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
他坚持以党建工作为突破口,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产业发展为主线,以惠及民生为目标,团结带领干部群众,整合优势资源,建设和谐富裕新村。
在他的带领下,上庄村面貌焕然一新、产业发展迅速,经济社会发展都取得了“双丰收”。
特别是他本人带着对上庄人民的深厚感情,致富思源,心系百姓,办成了许多上庄群众交口称赞的涉及发展和民生方面的实事好事。
他先后被授予“优秀村干部”、“优秀新农村建设带头人”以及“综合治理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提高思想,引导群众转变观念。
____知道,群众最盼的是办实事,帮助他们致富。
只有群众富了,才能促进集体经济的状大和发展。
而要想群众致富,就必需先转变群众的发展观念。
上庄村属工矿区,境内有煤矿3座,村里的年轻劳动力大都在企业务工,村里出现了部分荒坡和弃耕地。
面对日益减少和枯竭的地下资源,____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多次召集村支两委商议、讨论由地下转为地上发展,自己出资两万余元,组织村干部和部分农户外出学习,使科技的先导和支撑作用在广大村民心中萌根发芽。
二、建合作社,引领发展辟新路。
由于上庄村属于工业区,村里部分村民都在自己买车搞运营,看到这一情况,____想为何不成立一个运输合作社呢?于是____多次召开会议探讨,并到亲自各个部门办手续,坚持“合作社促产业、产业聚党员、党员带群众”的理念,积极探索完善“党支部+合作社+群众”的运行模式,大力实施“能人带动”工程,先后将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党员能人吸收进党支部,成为发展经济的“智囊团”和“领头雁”。
脱贫攻坚典型人物及事迹五篇学习事迹网
![脱贫攻坚典型人物及事迹五篇学习事迹网](https://img.taocdn.com/s3/m/2725fcf7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3c.png)
脱贫攻坚典型人物及事迹五篇脱贫攻坚典型人物及事迹【篇1】小麦肤色、眼睛雪亮、笑容爽朗……看完张小娟的事迹,我眼前浮现出的是这样一个热爱工作、热心生活的年轻女孩模样。
从事工作十年以来,心系家乡,扎根基层,兢兢业业,不辞辛苦,她是高原最坚韧盛放的花朵。
如今花朵凋谢,遗憾之余,也要将以张小娟为代表的基层干部精神发扬光大,让格桑花永葆芬芳。
学习榜样精神,传承楷模力量。
以张小娟为代表的年轻乡村干部是基层建设中的有生力量,他们有干劲、有拼劲、有想法、肯吃苦,对于广大年轻干部干事有着很好的带动作用。
各级机关要善于挖掘典型人物,采取多种方式对扎根基层和奋斗着的基层干部们进行多角度深度宣传。
如下乡调研、邀请典型人物座谈、榜样纪录片等,通过亲身接触、感受榜样工作环境、群众评价和干事热情,营造“学、赶、超”的积极工作氛围,让榜样无私奉献、爱岗敬业、艰苦朴素的精气神得以传承发扬,让高原格桑花的芬芳浸润每一方土地。
做好基层保障,激发工作热情。
同张小娟一样扎根基层的干部不在少数,工作环境的艰苦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但也在一定程度制约了年轻人干事创新的可能性,难以“甩开膀子,迈开步子”开拓基层工作新天地。
为基层打牢基础保障,完善资金保障、基础设施,同城市信息互联互通,为城乡密切交流提供更多机会和平台,让基层在了解最新政策的基础上密切结合乡村实际,为基层脱贫致富加速助跑。
同时,逐步形成人才流动机制,激励广大干部下基层锻炼,形成灵活、流动、多元的基层人才体系,让基层工作不断推陈出新。
张小娟用她三十年的生命书写了一个不为名利,敬业工作的基层干部短暂的一生。
“宁可壮烈的闪烁,不要平淡的沉默”,这是对张小娟生命的最好阐释,也是对以她为代表的基层干部最朴素的写照。
在艰苦高寒的高原之上,一株株格桑花铺就的锦绣,绘就成了高原最动人的风景。
芬芳路上,赶路人仍在埋头向前。
脱贫攻坚典型人物及事迹【篇2】6月17日凌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乐业县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同志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
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5篇
![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a9cfd3980eb6294dc886c7c.png)
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5篇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5篇脱贫攻坚需要始终扭住精准,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到户、精准到人,找对穷根,明确靶向。
以下有三篇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先进事迹材料范文可供参考。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城口县坪坝镇光明村支部书记庞仁斌就带领该村群众积极投入到扶贫建设当中,组织村民大力发展以猕猴桃为主的主导产业,保证农户持续增收;实施村容村貌整治,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开展政策宣传,确保物质、精神齐脱贫。
一、深入调查研究,谋划村扶贫开发工作思路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他带领村支两委与驻村工作队一道,进村入户,对贫困户多次进行遍访,认真细致的调研摸底。
光明村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他对本村基础情况、经济发展现状、道路状况、群众脱贫愿望和扶贫开发规划等有了深刻的认识,进一步确立了本村扶贫开发工作思路,找出问题症节,找准致贫原因,制定出了光明村整村脱贫规划,科学合理的绘制了光明村脱贫攻坚蓝图,为光明村的脱贫攻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多渠道精准帮扶,确保脱贫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抓好主导产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助推产业化扶贫。
他带头成立了城口县坪坝镇猕猴桃种植股份合作社,借助坪坝镇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优势,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扶持村主导产业猕猴桃500余亩,并成功创建国家级猕猴桃栽培标准化示范区,成立猕猴桃种植微型企业19家,农户以土地入股参加合作社,猕猴桃出售前,通过获取劳动报酬和收取土地租金获得收益,猕猴桃开始产出后,则凭股份年终分红。
通过土地出租入社、劳务输出和股份分红的利益链接机制吸纳45户贫困户入社,常年吸纳贫困户务工120人次。
促进了贫困户脱贫增收、共同致富,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产业精准扶贫成效显著。
二是抓好山地鸡养殖,帮助贫困户致富增收。
根据坪坝镇特色产业奖补方案,结合贫困户发展实际,对贫困户养殖山地鸡进行产业奖补。
推荐总结-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事迹材料5篇
![推荐总结-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事迹材料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a064aa7998fcc22bcd10d74.png)
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事迹材料5篇【篇一】“综合起来,后赵埠村有‘三难’,即村庄美化难、村风改善难、发展致富难,我们的目标就是使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三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日前记者在台头镇后赵埠村采访,市委组织部派驻第一书记xx由衷地说。
村容村貌不仅关系群众生活,更影响村庄形象,为解决好村庄建设落后问题,工作组积极争取派驻单位、镇党委和有关企业的帮助,投资10万元,硬化150米主街一条,投资1万元钢渣铺设村内道路1条;投资15万元,修建排水沟1 500米,并在村内主街两旁种植樱花、海棠等苗木380多棵,栽种卫矛1800平方米;投资3万元,修缮村委办公室6间,配套新办公桌椅24套,安装了音箱、扩音器等会议室音响系统;利用闲置房屋建设文化大院一处,配套文化图书、麻将桌、娱乐音响等设备,修建了440平方米休闲广场一处,并配备健身器材,修缮村内小游园2个,栽种卫矛、月季等绿化植物,添置景观石,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新安装路灯15盏,对村内东西、南北两条主街全部粉刷涂料,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多,部分村民对村“两委”意见很大,村庄风气差。
工作组从改变村民环卫意识入手,借鉴外地经验,探索推行定点投放、分类处理的村庄卫生管理办法,建设垃圾池两个,增设4个垃圾箱,村“两委”定期为村民免费发放垃圾袋,对作物秸杆、牲畜粪便等生产垃圾入池,日常生活垃圾入袋,由村内保洁员每天一打理,做到分类盛放、统一处理。
组织有意愿的党员成立村庄秩序维护、环境卫生监督两个小组,邻里有了矛盾,家里有了红白喜事,哪个地方有了垃圾,两个小组成员都会及时协调解决,良好的监督作用让村容村貌得到持续保持。
此外,还组织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对村规民约进行了重新修订,借鉴党员积分制管理的办法,探索推行了农户积分制管理,每年底对年度积分名次靠前的由村“两委”给予奖励,引导群众自觉遵守秩序,争当优秀村民,村风得到有效改善。
驻村不仅要解决眼前问题,更要带领村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闯出一条长期有效的致富路。
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干部先进事迹材料
![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干部先进事迹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20f21be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80.png)
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干部先进事迹材料近年来,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不断推出一系列惠民政策,在扶贫工作上取得了重大进展。
其中,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干部一直是脱贫攻坚中的重要力量。
他们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不断探索新的扶贫思路和方式,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党和国家对扶贫工作的重大承诺。
先进事迹一:深入了解贫困房屋的情况,为无房户提供帮助某村脱贫攻坚工作组成员小李,一直担任着贫困户的帮扶工作。
他发现该村有不少贫困户都是无房户,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为了解决他们的住房困难,小李积极联系了相关部门,与农村建设局合作,在他们的帮助下,根据实际情况,对贫困户进行了深入了解,为其提供了相应的帮助。
小李一直认为,扶贫的重点在于根据个人实际情况,为其量身定制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实现精准扶贫。
先进事迹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提高村民农业生产能力在某县,该县扶贫工作组成员王大爷一直担任着贫困户的帮扶工作。
他发现该县许多贫困户在农业方面缺少技术支持,无法提高他们的农业生产能力。
因此,王大爷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合作,通过技术培训、农技示范等方式,向贫困户传授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了他们的农业生产能力。
先进事迹三:开展了一系列扶贫文化活动,提升村民文化素养在某县,该县扶贫工作组成员张大姐认为,提高村民文化素养既是扶贫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脱贫攻坚的大背景。
因此,她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扶贫文化活动,如读书活动、文化之夜、文艺演出等,不仅帮助贫困户提高文化素养,也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口,体验了新的生活方式。
以上这些先进事迹,不仅彰显了扶贫工作的力量,也让我们明白了他们实现脱贫的道路上充满着挑战和困难。
以先进事迹为鉴,希望更多的干部能够长期坚守入户、入心、入情、入房、入户和入脑,真正落实相应的扶贫措施,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为脱贫攻坚工作注入不竭动力,不懈努力,实现全面小康的伟大目标。
2024年基层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2024年基层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0f98283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e.png)
2024年基层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简介】作为基层扶贫工作的先进个人,我叫李明,今年42岁,是江西省某县某乡的一名村干部。
在扶贫岗位上工作已有10年的时间,始终坚守在一线,积极为群众提供帮助和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努力推进乡村精准扶贫工作,为脱贫攻坚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自我介绍】我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出身的基层干部,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基层工作经验。
我一直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一生的宗旨,坚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心思和精力投入到脱贫攻坚事业当中。
【主要事迹】1.精准识别贫困户在我到任的第一年,就组织全乡干部对全乡贫困户开展了一次全面摸底调查。
通过详细地了解每一个贫困户的生活状况和致贫原因,我成功识别出了一批隐藏在贫困背后的特殊困难户。
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我制定了一份全面的脱贫计划,为每一个贫困户量身定制了相应的帮扶措施。
2.积极争取扶贫资金为了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我主动走访各级政府部门,与各类扶贫机构合作,争取到了大量的扶贫资金。
这些资金用于农田水利、产业发展、教育医疗等方面,为乡村的发展和贫困户的脱贫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发展产业带动脱贫我积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通过引进技术和培训,帮助贫困户从事养殖、种植等产业。
同时,我还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为贫困户寻找销售市场,并协调解决销售环节的问题。
这些措施有力地带动了贫困户的增收致富,助力他们实现了脱贫目标。
4.注重乡村教育为了保障贫困地区孩子们的教育权益,我发起了一次捐资助学的活动。
通过广泛宣传和动员,我成功筹集了一定的捐款,并用于改善学校设施、提高教师待遇和发放助学金等方面。
这些举措不仅使贫困地区的学校得到了改善,也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5.关心留守儿童在我的工作区域,有大量的留守儿童。
为了关心和保护他们的成长,我组织了一次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
通过开展心理辅导、兴趣班等活动,我增强了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驻村党员干部脱贫攻坚事迹材料三篇
![驻村党员干部脱贫攻坚事迹材料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f9cdc69f02768e9950e738a9.png)
驻村党员干部脱贫攻坚事迹材料三篇驻村党员干部脱贫攻坚事迹材料三篇【篇一】 __年11月,__市__自然资局监察股干部__被选派到____镇__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__年5月担任__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工作队长。
驻村以来,他将“做实事见实效,用真心换真情”作为帮扶工作原则,主动热情与扶贫对象沟通,及时了解贫困户实际困难,采取有针对性的帮助措施,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得到广大贫困群众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他深知帮助贫困群众摆脱困境、实现小康生活,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起来,将党员干部凝聚起来,以党建引领推动扶贫工作开展。
驻村后,他首先通过规范开展党内政治生活,通过“三会一课”制度、主题党日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强化党员队伍管理,并带头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组织全村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讲话等内容。
并积极组织开展学习研讨、环境卫生整治、党内民主交流等形式丰富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党支部建设更加完善、党员更加凝聚、战斗力明显增强。
同时,大力倡导乡风文明,助力脱贫攻坚,将贫困户、党员群众紧紧团结在党支部周围,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契机,开展“我奋斗、我脱贫、我幸福”脱贫之星评选活动,评选出脱贫先进个人5名,先进家庭6户,极大的鼓舞了贫困群众的脱贫信心,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
面对一摞摞的贫困户档案,__心里清楚,书面文字数据不能全面反映贫困群众的真实情况,要想彻底挖出穷根找对出路,必须要熟悉每个贫困户的家庭情况,深入了解致贫原因和脱贫愿望,以及脱贫条件和致富能力,于是,他访遍了全村所有建档立卡户。
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针对不同家庭状况制定了不同的帮扶措施,努力实现施策精准,确保帮扶措施有效,帮扶成效明显,贫困群众满意。
建档立卡户崔洪军就是其中一个缩影,他的孩子患有绥母细胞瘤,治疗花费将近30万元,是典型的因病致贫户。
七篇关于脱贫攻坚中的个人突破事迹材料
![七篇关于脱贫攻坚中的个人突破事迹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d4b1763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2.png)
七篇关于脱贫攻坚中的个人突破事迹材料1. 坚持教育,破除贫困在脱贫攻坚中,我作为一名村干部,积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我积极争取政府资金,改善学校设施,提高师资水平。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村的孩子们获得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逐渐摆脱了贫困的困扰。
2. 引进产业,增加收入为了增加村民的收入来源,我积极引进了一家农产品加工厂。
通过与企业合作,我们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并且帮助他们学习新的技能。
这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
3. 带领村民发展乡村旅游我意识到我们村庄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因此,我与村民一起开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
我们改善了旅游基础设施,推广了村庄的特色文化活动,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我们村的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许多家庭也成功脱贫。
4. 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为了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和农产品质量,我积极引进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种植方法。
我组织了培训班和示范基地,帮助农民学习并应用新的种植技术。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的农产品质量得到了提升,销售价格也稳步上升,农民的收入逐渐增加。
5. 扶持创业,促进就业我积极推动创业政策的实施,帮助村民申请创业贷款,并提供创业指导和培训。
通过这些支持措施,许多村民成功创办了自己的小微企业,创造了就业机会,并逐渐脱离了贫困状态。
6. 加强卫生健康工作为了提高村民的健康水平,我组织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我还争取到了医疗资源的支持,改善了村民的医疗条件。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村的居民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减少了因病致贫的情况。
7. 建立合作社,提高农民收入我积极推动农民建立合作社,通过集体经济的方式,提高农产品的销售能力和竞争力。
我们合作社组织了农产品展销会、农产品电商等活动,扩大了销售渠道,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这对于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上就是我在脱贫攻坚中的七个个人突破事迹,通过坚持教育、引进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扶持创业、加强卫生健康工作、建立合作社等措施,我积极推动了贫困地区的发展,为脱贫攻坚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乡镇干部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一
![乡镇干部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一](https://img.taocdn.com/s3/m/1fe551f85acfa1c7ab00cc37.png)
乡镇干部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一X年以来,X县拉开精准扶贫的序幕。
万名干部纷纷投入到这场历史性的脱贫攻坚战中,跋山涉水,走村串户,深入帮扶贫困群众。
这片红色土地上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变化,随处可见艰苦奋斗的干部群众。
X,X街道办事处副主任,X县人大代表,是这群战斗在扶贫第一线众多干部中的一员。
积极应对,务实扶贫显真情。
在基层工作了二十年的她,参加了征地拆迁、社会维稳、新农村建设等重点工作,也时常协调领里纠纷,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等。
面对帮扶名单上确定的两户贫困户时,如何对接精准贫困户,初始脑海出现一串串问号,但她没有胆怯和退缩,加紧脚步迎难而上,第一时间熟悉和掌握贫困户资料,分析贫困户的家庭状况,积极协调解决现实困难。
钟某,四十岁未娶亲的单身汉,常年过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将就生活,一开始X的来访,表现出谨慎和逆反的心理,“我生活过的很开心,不需要什么帮扶,不要你们假惺惺的关心”,对于这样不上进、不求发展的懒汉,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明白扶贫先扶志,帮其重拾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观念,才是当务之急。
于是,她同驻村工作队一起,经常到这个“精神贫困”户家,讲解扶贫政策,宣传正能量,用身边积极的人和事来鼓舞他,感染他,帮助寻找致富门路,联系外出务工,现在,他不仅住上了崭新的安居房,还在义乌务工,一扫往日颓废、浪荡的面貌。
“扶贫政策真是好,我要多赚点钱好娶老婆成家过日子。
”贫困户的感慨让她的心里暖暖的。
X包片的X家毗邻邻县,交通不便,只有一条狭窄的水泥路贯通村庄。
前期多次进村走访,了解了老百姓的抱怨和期盼,借着精准扶贫的东风,村里拓宽了主干道,通上了自来水。
张家的困难,李家的需求都会向她倾诉,她从不生硬地推诿,尽力地去解决去疏导。
如今从村头到村尾,无论走到哪,都有群众热情的笑脸,滚烫的茶水。
“要让老百姓觉得你是自己人,有空就去村里逛逛,才能走进他们的心里。
能给他们的生活带去改变和便利,所有付出的劳动都是值得的。
农村支书主任脱贫攻艰先进事迹材料7篇
![农村支书主任脱贫攻艰先进事迹材料7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29c6b5647d27284a73513a.png)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农村支书主任脱贫攻艰先进事迹材料7篇,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
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
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农村支书主任脱贫攻艰先进事迹材料7篇【编辑按】仆洪良,云县大寨镇团结村仆家组人。
2002年12月至今担任云县大寨镇团结村党总支书记。
任职以来,仆洪良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心系群众,抓班子建队伍,抓学习强素质,抓经济促发展…初心优秀我们为您整理了《农村支书主任脱贫攻艰先进事迹材料7篇》,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农村支书主任带领导群众脱贫攻艰先进事迹材料1现年48岁的李永军是沧源自治县勐省镇和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自2007年上任以来,他心系群众,舍小家顾大家,带领全体党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短短几年间,和平村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庄变美了,村民富裕了,李永军一次又一次被村民选为村委会主任,成为群众信任贴心的致富带头人。
李永军深知村子要发展,村民要致富,发展产业是关键。
为此,他鼓励每位党员以身作则,积极发展甘蔗产业,并要求每名党员每年种植30亩甘蔗。
目前,全村种植面积达10674亩,产量6万吨,产值6425万元。
为解决甘蔗运输问题,通过筹资60万元组建和平村运输队;他还积极对上对外协调,实施土地整理、建设用地复垦等工程,规范原有的村集体土地,使村集体土地面积增加1000多亩,总面积达2600亩,并通过承包方式交予农户,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为调动组干部的积极性,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村“两委”通过采用“四议两公开”办法,经全村95%的村民同意,在每个榨季从全村甘蔗产量中按照每吨1元的比例收取费用,作为组干部补贴,27名组干部经过考核均可获得补贴3600元,有效解决村组干部的待遇问题,20xx年,对250亩村集体用地进行招商引资,由村“两委”统一管理,每年可获利4万元。
扶贫干部个人事迹材料十篇
![扶贫干部个人事迹材料十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8e3cc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18.png)
扶贫干部个人事迹材料十篇【一】xx,,xx市XXX副书记、XXX副主任(挂职);xx年4月担任XXX副书记并兼任经开区农办副主任以来,主要负责整个经开区的脱贫攻坚工作。
该同志工作踏实认真,参加工作以来多次受到上级表彰,特别是在xx年的扶贫工作中表现突出,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和领导的认可。
一、经开区脱贫攻坚基本情况xx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98户,贫困人口2xx7人,其中有贫困村1个位于西宁工作办联升村,其余户分布在新桥镇、西宁工作办的19个普通行政村当中。
其中新桥镇有贫困户832户、2168人,西宁工作办有贫困户166户、569人,贫困村联升村计划2018年脱贫摘帽。
截至xx年底全区已完成脱贫困难群众551户,1555人,尚有447户,11x人困难群众还未脱贫;xx年全区脱贫攻坚任务405人(其中新桥镇脱贫320人,西宁工作办脱贫x人)。
2、精准辨认,出好组合拳助推脱贫攻坚xx年4月该同志任XXX副书记并兼任XXX副主任,主要负责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和新桥镇脱贫攻坚工作。
该同志任职以来,一是组织全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实现了从粗到精的转变,通过建档立卡再次“甄别”活动,组织乡处办对建档立卡对象进行全面的甄别核查,剔除不符合条件和新增困难群众100余人,实现了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人员精准。
二是由于xx经开区行政身份限制,部分业务部门设置不齐全,部分行业脱贫攻坚政策落地滞后;他积极对接上级部门了解和研究脱贫攻坚相关各类政策,积极联系我区相关业务部研究研究制定富有经开区特色的脱贫攻坚政策地。
通过委属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各业务部门的大力配合,经开区脱贫政策实现了从少到全的转变,各业务部门均出台了针对性强、可操作强的配套政策。
如民政与劳动保障部门进行政策兜底占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55.6%,提供340个的针对全区贫困户的公益性岗位和五个班350人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技能培训,通过“走基层,送温暖”为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送去了棉被和大衣;交运部门加大贫困村和其他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新建、扩建道路18.3公里,(特别是联升村到纵二路的致富路修建工程);党群部落实了“五个一”帮扶力量并对委属各部门都结对帮扶有脱贫任务的贫困村,并完成了村级征地建设别的是贫困村XXX的规划建设;公共服务局完成了我区入学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的“学杂费”的全部减免工作,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医保入院报销比例达到xx%。
扶贫干部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扶贫干部先进个人事迹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1c68570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77.png)
扶贫干部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扶贫干部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扶贫工作,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项艰苦而又充满使命感的工作。
在这项工作中,“扶贫干部”是最为重要的力量之一。
一名好的扶贫干部,必须具备党的意识、民族意识、群众意识和奉献精神。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先进扶贫干部——张三,是一名坚守信仰、勇于担当、默默奉献的扶贫干部。
下面我们来看看他的事迹。
一、立足本职,勇于担当张三在当地扶贫工作部门工作已有十年以上的时间,从一名普通的基层工作人员一步步走到了副主任的位置。
正是因为他工作认真,责任心强,所以才有今天的成就。
他时常告诉同事们:“我们的职责就是要为当地的贫困家庭提供救助,为民众谋福利。
我们的办公桌是服务群众的唯一工具,而我们工作的本质是让利于民、为民服务。
”在工作中,张三总是始终坚持本职,认真完成领导分配的各项任务。
一到扶贫一线,他总是第一个到达,并带领大家进行具体工作。
他常常说:“我要做一个怀揣幸福的梦、实干的扶贫干部。
什么时候完成帮扶任务,什么时候就是我睡觉的时候。
”二、把职责挂在心上,不断深化思想张三知道,扶贫工作是一项需要思想深化的工作,只有深入思考问题,才能更好地为贫困地区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因此,他早就明白,深入贫困地区调研、深入贫困家庭了解实际困难才能更好地为当地人民谋福利。
张三还常常查阅党的有关文件,关注各种扶贫政策和相关文章。
他深知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拓宽自己的视野,更好地推进工作。
三、强化组织学习,掌握扶贫理念张三在长期扶贫工作中,深刻认识到扶贫工作是党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其政治意义和实践意义极其深远。
他深知扶贫工作是要有很强的组织纪律性,同时也是要求每一位扶贫干部都有一种奉献精神,不断进步,不断改进。
因此,他强化组织学习,注重扶贫理念的学习和贯彻,通过内部研讨会、交流活动、推介先进经验等形式,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扶贫能力。
四、用心服务,开展精准扶贫作为一名扶贫干部,张三的服务意识始终深深地植根于他的内心。
关于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总结汇报材料
![关于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总结汇报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fedc113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a.png)
关于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总结汇报材料尊敬的领导:我是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有幸结识了一位先进个人,他的事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在此向您汇报一下。
该先进个人是山村的一名村支书,他名叫李明。
自从2024年起,他被任命为该村的村支书以来,就带领全村人民开展了一系列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首先,李明注重发动群众,形成推广贫困户工作经验的良好氛围。
他深入每个贫困户的家中,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困难。
他鼓励贫困户要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努力改善生活。
在帮助那些有种植、养殖等技能的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同时,他还积极引导其他贫困户利用本地资源,发展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
他组织了培训班,邀请专家为村民们讲解种植和养殖的技巧,引导他们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作物和养殖品种。
通过这样的努力,村民们不仅稳定了增收渠道,还形成了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氛围,彻底改变了村民的消极态度。
李明的做法为全区其他贫困村树立了榜样,促进了脱贫工作的开展。
其次,李明充分发挥了政府的作用,引进资金,改善村容村貌。
他多方筹措资金,对村庄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建设,修建了宽敞明亮的村道和靓丽的花坛,修缮了村民的住房,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
他还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引进了一些优秀的企业和项目,给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动了村民的增收。
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整个村庄焕发了新的活力,村民们的生活逐渐有所改善。
最后,李明重视教育事业,通过发展教育,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他积极争取资金,改善了学校的硬件设施,组织了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使孩子们有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多的发展机会。
他还鼓励贫困家庭的孩子积极参加学习班和培训班,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通过他的努力,不仅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质,也为村民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李明的事迹,我深感脱贫工作不仅需要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有志于帮助他人的先进个人的率先垂范。
扶贫办主任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
![扶贫办主任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e94ec12b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b9.png)
扶贫办主任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
材料一:扶贫办主任的奋斗故事
扶贫办主任李明,从小生长在资源匮乏的偏远农村,他亲身体会到贫困对人们生活的
严重影响和无助感。
因此,他立志成为一名扶贫干部,在大学期间选择了相关专业,
并在毕业后迅速投身于扶贫工作。
李明在进入扶贫办担任主任职务后,迅速展开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工作。
他首先积极
开展地毯式调研,深入贫困村了解真实情况,发现问题,并与贫困户面对面交流。
他
了解到贫困农民的主要困难是缺乏产业支撑,便着手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如通过引导
农民发展特色产业、技能培训等措施,帮助他们增加收入。
李明还善于整合资源,积极寻求各方合作。
他与各级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了
广泛的合作关系,共同为贫困村提供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支持。
他以自身的人际关系
优势,争取到了一系列扶贫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大大改善了贫困村的发展环境。
此外,在扶贫过程中,李明非常注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他注重培养贫困村干部的能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他还引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
理经验,提高农民收入,推动贫困村的产业升级和市场化。
通过多年的努力,李明带领团队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的脱贫攻坚工作。
贫困率不断降低,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他也因此多次获得各级政府的表彰,被誉为扶
贫办的明星干部。
李明始终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己任,不断创新和探索,带领团队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他的事迹鼓舞着他人,成为了当地的精神领袖,对他而言,扶贫
不仅是一份职责和工作,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材料6篇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材料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c8ff13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16.png)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材料6篇【篇一】,担任**街扶贫办主任6一、不忘农民苦,心系贫困户二、实施大建设,夯实大平台1000万元左右做规划,建成**街扶贫项目库,全街79个项目,计划投资9.3亿元。
郭河村党支部书记曾宪胜说“全街每个项目从计划、申报、实施到完工,处处都有**主任洒下的汗水。
”三、做民心工程树廉洁典范上半**同志严于利己,廉洁自律,处处以身作则。
他经常说“扶贫款是救命钱,是高压线,不能碰,钱要用在刀刃上”。
在项目申报和实施中,他不优亲厚友,坚持不侵占、不挪用扶贫资金,不接受建筑公司宴请。
所有扶贫项目资金到村,经村民代表表决、公示,报批后实施。
项目完工后,组织部分村民代表、街直有关部门进行验收。
因为程序规范,项目安排精准,所以质量过硬。
来,每【篇二】31岁,2022勤于钻研业务锻造过硬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
他深知作为负责全乡精准扶贫具体业务的工作站长,必须要吃透政策、熟悉业务,所以他高度重视自身能力建设,将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率先学通学懂。
坚持向“书本”学,深入学习中央、省、市、县各项扶贫方针政策、“1+17”、“1+16+5”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文件精神,坚持先学一步、先懂一步;坚持向“老同志”学,能够虚心学习老同志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经验,使得在开展工作中更能深入群众,全面、准确掌握相关信息;坚持向“群众”学,积极深入农户,了解他们致贫原因,掌握所思所盼,量体裁衣定措施,真正达到因户施策,实现精准脱贫。
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入调研,他准确掌握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精神,全面熟悉了全乡脱贫攻坚重点难点,成为了脱贫攻坚一线的“排头兵”和“领头雁”。
创新工作思路推动任务落实1月份,对原在册管理的贫困对象进行了入户摸底,通过“六看”掌握家庭实际状况,对349户家庭状况好转、达到脱贫标准的退出扶贫对象,对354户1473人因病、因学返贫的农户重新纳入管理,对贫困户户内增加的61人全部纳入管理。
《脱贫攻坚事迹材料6篇》
![《脱贫攻坚事迹材料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495bfd3169a4517723a3e8.png)
《脱贫攻坚事迹材料6篇》【篇一】xx,男,汉族,xx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xx县农村工作局常务副局长、下沉驻点xx镇xx村常务副队长。
xx年12月,按照县委、政府统一安排,他被下沉驻点xx镇xx村,自工作开展以来,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州、县有关文件要求,围绕脱贫攻坚工作任务,脚踏实地搞服务、依据村情做工作,真正把脱贫攻坚工作当成了打硬仗,当成了密切党群政群关系、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履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工作宗旨的阵地。
吃透精神了解村情目标任务艰巨“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完成的任务,全党同志务必共同努力。
”xx发出动员令。
“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
”这是省委书记孙志刚代表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发出的铮铮誓言。
发动脱贫攻坚秋季攻势,打响基础设施、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四个硬仗”和农村公路“组组通”三年大决战等“七大战役”,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
xx年12月4日,我怀着沉重的心情,满脑子想着的都是“工作为什么”和“工作怎样干”的问题来到了xx镇xx村,该村位于镇区西面,距离3公里,紧邻福泉市道坪镇,属典型旱山村,农业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该村的发展。
全村辖20个村民组1049户414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19户、贫困人口1239人。
截至目前,已脱贫294户,脱贫人口1177人,其中xx年脱贫20户56人,剩余25户62人,贫困发生率为1.32%(按xx年公安户籍人口1214户4701人测算)。
为实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不能落下一个人的目标”,他带领工作组与村支两委一班人动真情、动真格,真扶贫,扶真贫,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找准难点痛点,脱贫攻坚向纵深发展、向深度进军。
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工作有序推进目标既定,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他带领驻村工作组一班人,紧紧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和“两率一度”指标,吃住在村,工作在村在组、在农户家中,采取到村民田间地头、平时见面打招呼拉家常等方式,摸清实情,理清思路,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脱贫攻坚基层干部事迹材料材料一_,男,汉族,xx77年出生于_县_镇_村,小学毕业后辍学外出务工,在_漳州创办太尔科技有限公司并成功上市。
在商海打拼的_时刻不忘家乡发展,竭力捐资助学,为_脱贫攻坚作出积极贡献。
“脱贫攻坚需要多方发力,作为一名从_走出去的企业家,我应该尽一份力!”xx90年,小学毕业、年仅13岁的_揣着奶奶借来的50元路费,离开家乡,跟着老乡前往海南打工。
干过搬砖、扛钢筋、清理下水道的脏活累活,学过武术,当过武术教练,积累一定的人脉和经验后,与朋友一起创立太尔科技有限公司。
_年,_率领太尔科技在新三板成功上市,成为骨传导声学领域第一股。
回望外出打拼的轨迹,_无限感慨地说:“咱们_人吃得苦!”正式凭着这一股拼劲儿,_在_漳州打拼成一片天地。
作为从_走出去的企业家,他时刻关注家乡的发展。
从通高速到建机场,从红叶节到全域旅游,从_脆李到农产品开发,家乡的每一点变化都让_兴奋不已。
_年,党中央作出扶贫开发部署后,_更关注家乡脱贫攻坚工作。
_年10月xx日,在全国第二个扶贫日活动中,_委托县人大活动办为困难群体和孤寡老人一次性捐款500万元。
“知识是战胜贫穷的最好利器,作为一名曾经辍学的打工仔,我有责任帮助家乡贫困大学生!”_年6月,_县人大常委会在开展“代表主题活动”中,向各级人大代表和_籍企业人士发出资助贫困大学生的倡议。
远在_漳州的_从*上得知消息后立即与_县人大活动办取得联系。
“因为早年辍学,我深知失学之苦。
”_动情地说,“作为从_走出来的企业家,我愿意以个人名义资助家庭贫困的高中应届毕业生。
”随后,县人大常委会活动办会同县教委和相关学校对符合条件的高中应届毕业生进行筛选,拟定资助名单。
为让企业家的资助真正惠及贫困大学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谭观银亲自率队走访拟资助学生家庭,取消不符合条件的资助对象3人,因确实困难新增加2人。
当年,35名大学新生获得每年6000元的资助,共资助4年。
第一批获资助的学生均出自_中学、官渡中学等_本地中学,目前正在西南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就读。
今年高考结束后,官渡镇店子村11组魏洪燕考取成都理工大学,因父母双双残疾,拿到通知书的魏洪燕却高兴不起来。
得知魏洪燕的家境后,_承诺资助其完成大学学业。
像魏洪燕一样,全县65名贫困大学生新生获得_每年6000元的资助,共资助4年。
去年以来,_捐资助学金额达240余万元。
“扶贫先扶志,作为一名在外打拼的创业者,我用自身经历激励家乡学子!”为让贫困大学生走出大山,用知识改变命运,_在捐资助学的同时,更关注资助对象成长成才。
_年3月和8月,_两次专程回到_,走访资助对象家庭,与贫困大学生座谈。
“贫困是暂时的,我们要有信心和决心摆脱贫困,你们当务之急是要念好书,学好知识,掌握本领,用自己的智慧为家乡和家庭作贡献!”在与_中学贫困学生座谈时,_一遍遍鼓励贫困学生发奋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
为适时了解掌握资助对象的读书情况,_与近百名贫困学生建立了微信群。
_每天都要抽时间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的疑虑,鼓励学生立志成才。
抱龙镇泉水村5组高达品的父亲瘫痪八年之久,一家三口全靠母亲种地为生。
成绩优异的他今年高考被厦门大学临床医学院录取。
说起填报医学院的初衷,高达品含着眼泪说:“_叔叔的励志故事让我很感动,我要学好专业为像父亲一样的病人服务,回馈社会。
”反哺家乡在路上。
_表示,资助家乡贫困大学生是他的第一个愿望,他还希望在_建设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和一家三甲医院,切实改善家乡人民的就学和就医条件。
材料二xxx,男,xx族,xx86年12月xx日出生,群众,_年10月参加工作,现任_县_镇人民政府党政办科员(负责项目办工作)。
作为扶贫战线的一名基层工作者,从_年3月担任项目办负责人以来,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和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攻坚行动,深入学习领会省、市、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案政策,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在上级部门领导的悉心指导和镇党委镇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通过自身不断学习,扎实努力工作,_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_人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从质量到数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0xx年,通过开展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工作,老百姓得到了很大的实惠。
在20xx年全县精准扶贫专项考核中,_镇获得全县扶贫工作专项考核“创新奖”的好成绩。
一、牢记职责充分发挥组拳作用镇项目办作为镇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工作的专门机构,承担着指导镇村两级开展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的重要职责。
自担任扶项目办负责人以来,始终牢记职责,坚持深入村社调查研究,指导帮助各村尤其是深度贫困村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工作,先后协助扶贫工作站制定了《_镇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指导方案》、《_镇精准扶贫项目工作规划》、《_镇产业发展规划》等镇发展规划,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扶贫项目和产业发展的选择上,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
并经常在县级单位衔接学习业务,并深入村组农户家中,反复调研工作。
通过不断衔接、不断走访、不断总结思考,为镇党委、镇政府的决策部署提供了依据和参考,为_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工作的全面开展和顺利推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深入学习加强落实政策宣传培训项目建设扶贫工作政策性强,有大量的业务工作,只有自身业务素质过硬,能够独挡一面,才能更好地指导和谋划全镇项目扶贫工作。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依托党建阵地强化宣传引导,交界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期间,1月至今召开大小会议40余场次,现场培训5次,参会群众1100余人次。
通过大力开展“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精准扶贫不是养懒人”等思想培训会,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
新建村级道路推动脱贫致富。
经过多方沟通规划,并在县相关部门的大力帮扶下,20xx年_镇县级规划道路近65公里,启动25公里;新增乡级道路20公里,为_镇全体村民铺设了一条脱贫之路。
重点改善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按照省、市、县、镇实施计划和我村实际,有针对性地安排村内道路、农田水利、人畜饮用水和文化广场等项目建设、着力改变村基础设施落后面貌。
三、加强沟通交流,确实让贫困户在项目实施通得到实惠20xx年上半年,我镇通过开展一事一议项目建设,让我镇养牛、大田两个深度贫困村的农户庭院、串户路硬化率达到80%,农户在建设过程中得到很大的实惠。
通过开展庭院硬化、串户路、机耕道等项目的开展,带动农户开展产业发展。
农户积极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农户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硬化养牛村马蹄井组贫困户朱仲明户庭院、串户路时,因朱仲明户母亲、儿子均为残疾人,朱仲明本人患有重病,无法劳动,整户为_镇养牛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为确实解决农户困难,让贫困户得到实惠,_同志向村支两委建议召开群众会,群众建议通过一事一议项目建设为朱仲明户硬化完毕庭院及串户路。
经过协调,项目建设及验收组同意通过一事一议项目建设解决该户实际困难,不收取朱仲明户的项目建设以资折劳款,并硬化其超出部分,不收取任何费用。
为此,朱仲明户非常感动,并说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连称党和政府就是好。
在民宗局扶贫项目、发改局扶贫项目、一事一议扶贫项目、交通局扶贫项目、农业局扶贫项目、“短平快”政策落实、等工作中,积极向书本学、向群众学、向上级学、向身边同事学,对相关业务知识始终做到了思想上、行动上、政治上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拥护党的领导,重大局、识大体,维护集体领导,群众关系好。
特别是十分注重把理论学习、工作实践和认真思考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用认真学习充实理论知识,用正确理论指导实践,用丰富的实践完善思想,实现了在实践中丰富自我,提高自我和发展自我;不同标准的扶持政策,减少了贫困户实施项目的自筹资金量,贫困户既能够把项目建成,又能够把项目建好,达到了扶持一户、脱贫一户、致富一户的扶贫效果。
在他的埋头苦干、“撸起袖子”加油干下及党委、政府的指导下_镇的“两率一度”得到了提高。
为_镇脱贫攻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就是我们_镇人民政府党政办科员_。
材料三奔走于村寨之间,一心一意为村民谋取福利,不辞劳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就是_镇党委书记——_。
今天“基层干部争先锋·脱贫攻坚展风采”专栏播出,_:一直在路上的书记。
还没到上班时间,_就在办公室忙碌的整理着资料,准备下乡实地调查_镇危房改造的情况,到办公室仔细的交代了工作以后,_就出发来到了_村官家地组的贫困户何顶才家中,与他亲切的交谈。
详细的了解了何顶才的家庭情况以后,_又和他拉上了家常,鼓励他发展产业,早日脱掉贫困户的帽子。
从何顶才家出来,_又到了其他几户危房改造的村民家中,给他们提建议、出主意,在查看了危房改造后,_又到了官家地组的_牛养殖场查看_牛的养殖情况,与养殖户交流养牛的经验。
_年底,_通过不断的调研与摸索,创造性的提出了“五户联保”的_牛产业发展新模式,有效的解决了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目前,_镇全镇10个村已实现全覆盖,参与农户xx0户,共养牛852头,“五户联保”经验在全县上下推行,为_的产业脱贫翻开了新的篇章,大家也亲切的称他为“牛”书记。
从官家地组出来,一路崎岖,_又来到了纸厂村村委会,指导工作人员收集资料,随后又叫上相关的负责人到纸厂村庭院硬化的施工现场去实地调查。
夕阳已经快落下山坡,早已过了下班时间,_的工作却还没有结束,因为放心不下蔬菜、水果种植的情况,_又到了小寨村的水果种植基地,向村委会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了种植和收成情况,看到娇艳欲滴的新鲜提子和农民忙碌的身影,_的心总算是放下来了。
夜幕降临,_又转到前进村,在村民家中组织召开群众会议,就移民搬迁的工作给村民做思想工作,这就是_自_年以来就任_镇党委书记以来的工作常态,一心一意扑在岗位上,奔走于村寨之间,为_人民谋福利、谋发展,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这是_始终坚信的工作准则,同事都评价他为“一直在路上的书记”,正因为这种严于律己、率先垂范的精神,_才受到了工作人员的爱戴。
_镇共有人口2.4万余人,其中贫困人口就占了4611人,为了让这些贫困人口早日脱贫,_紧密围绕中央、省、市、县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安排部署,在_镇积极发展_牛养殖、蔬菜种植、茶叶种植等多种产业,为人民群众真正的谋福祉,创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