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创业故事篇
关于创业成功的故事5篇
关于创业成功的故事5篇创业,是件很辛苦的事,不仅需要勇气,还要拥有敏锐的嗅觉,把握住机会,才能走向成功。
店铺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关于创业成功的故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创业成功的故事篇1:没有本钱的创业?扫地一年赚了40万元在深圳,出现了全国第一家扫地公司—日新清洁服务公司。
没有本钱的创业,这个被人不屑一顾的公司,1984年起家时,只有两辆平板三轮车,而到了1991年,他们用笤帚疙瘩“扫”出了150万元的固定资产和每年40万元的利润。
一些酒楼、宾馆、机关、工厂越来越欢迎这个扫地公司,他们认为自己雇清洁工,不光给他个人发工资,还要管住房、医疗、退休等许多问题。
还要花钱购买吸尘器之类的扫除专用工具。
所以,计算起来还是把卫生包给清洁公司合算。
随着深坝建设事业的发展,扫地公司还会有更大的发展。
关于创业成功的故事篇2:一分钱没花就开店我的一位朋友许先生,在路边有一铺面,原来是开饮食店的,因经营不善亏了本,想改行又没本钱,只好关门。
整天只见他在街头走过来又走过去,有一天他惊喜的发现,在广西大新县的这个土湖小镇,一种装粮谷用的铁皮桶很畅销,而于往都从邻县进货,没有一个加工厂。
于是他跑到邻县天等镇一家铁皮桶加工店与老板做起了交易。
由他以门面入股,由厂家以资金、设备、技术入股,在土湖合资开一家铁皮桶加工店。
这是在土湖的独家生意,厂方考察后很乐意的与许先生合作。
由此,许先生没有投入一分钱就成功的做起了铁皮桶加工厂的老板。
同时他还学会了制作工艺,又学技术又赚钱。
一年后,掌握了技术并积累到创业资金的许先生就自己独干了,这样成功的自己做起自己的老板。
关于创业成功的故事篇3:6角钱一斤赚上千万有位农民孙某,有一年到北京找工,一次,他与几个老乡上街,途经一个市场,口渴难奈,想买一些水果吃,可那些水果高昂的价格,令他们这些民工望而止步了。
忽然,他看到一堆枣,那是他家乡的大枣。
他知道那枣在家乡挺便宜,只有6角钱一斤,于是他决定买一斤解解渴,一问价格,结果令他大吃一惊:3元5角一斤?“这么贵呀,你们赚得太黑心了!”同行的一位老乡说。
创业的短篇故事
创业的短篇故事最困难的时候,也就是离成功不远的时候,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创业的短篇故事。
创业的短篇故事1:美女建筑设计师投30万开花店定制个性“花”样建筑设计总监“升级”为老板杨春荣高中学画画,并没有机会接触建筑设计,直到上高考考前班,班里来了一位央美建筑设计系毕业的老师。
“他给了我一本的着名建筑师赖特的作品集,当我把所有作品都临摹了一遍,发现了建筑设计的无限趣味。
”此后,她便把自己的方向定在了建筑设计,最后顺利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建筑设计系。
毕业后,杨春荣顺利进入了一家设计事务所,积累了6年的经验,从一个小职员熬到了设计总监,最后却选择了辞职。
2014年7月她创办了一家建筑设计公司。
“过去已经做到了设计总监,感觉很难再突破。
”杨春荣淡淡地说出了她创业的初衷。
由于在建筑行业积累了多年的经验,从手上走出去很多优秀的项目,尽管公司开了才一年多,杨春荣手上的大型商业项目就有好几个。
但是在她心中也一直有个遗憾,原本准备拿下一块2000平米的古建筑作为场地,创办一个集合类文化创意场所,最终却因为种种客观原因没有实现。
“我是一个特爱操心的人。
”她在为客户提供设计方案的同时也会提供一些相关的后期商业体运营、招商方面的建议。
靠着这样的做事风格,不少与其合作过的开发商最后都变成了好朋友。
打造江城高格调鲜花店杨春荣喜爱鲜花,平时爱买花回来自己搭配。
“尤其是那种刁钻的品种,一般的花店买不到,而去进口超市买成本太高,索性在网上空运进口的品种。
”杨春荣笑着说道。
想开花店的心思不知不觉就生根发芽了。
2015年11月,她在汉街附近寻觅了一个好门面,投入了近30万元,马不停蹄地忙活了一个月,店面就正式试运营了。
为了更好地兼顾设计公司,这次她邀请了另外两位相识多年的建筑设计师加入。
这家花店主打私人定制,除了固定的花束外,客人可以根据每天的花材供应,再结合自己的喜好来安排。
“这个季节的玫瑰就是肯尼亚、厄瓜多尔的开得最好,我们会根据不同季节来选择花的采购地。
真实创业励志故事通用10篇
真实创业励志故事通用10篇说到创业,很多创业者对于创业都有着一种难以说明的感情。
毕竟创业的成功与否关切着很多,也许创业小故事能给你一些启发。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最新创业故事,山草香整理分享了10篇真实创业励志故事。
创业励志故事篇一三个时尚女孩不愿按部就班于都市白领生活,选择和穷人做买卖的方式走上了创业之路,她们看似带有堂吉诃德式的梦想后面,是她们帮扶穷人的热情和冒险的信念。
哈佛女孩乔琬珊、剑桥女孩艾莉娅的创业项目都来自中国,菲律宾华裔女孩金百利也把未来目标放在了中国,毕业于名校的她们选择了和乡村、贫民窟的穷人做买卖来创业,牦牛、蜂蜜、螺旋藻,这些惯常的事物在她们眼中都是未来财富的代名词,创业梦想的背后还有她们帮扶穷人的热情,她们相信商业是解决贫困的利器。
和穷人做买卖来创业,名校毕业后,乔琬珊、艾莉娅、金百利,三个来自不同地区的女孩,都选择了这份有点奇怪的工作。
毕业于哈佛大学的乔琬珊,看中了中国丰富的牦牛资源,20xx年来华创办公司,从偏远地区牧民手中收购牦牛纤维,生产家用服饰、儿童服装和纱;艾莉娅从剑桥大学毕业后,先在非洲从事可持续发展项目的运作,20xx年在云南创办了香格里拉农场,生产纯天然的蜂蜜;在菲律宾贫民窟出生的金百利,目睹了贫困、营养不良与死亡,从法国留学回来后,她选择的不是帮穷人赚钱,而是为穷人省钱,开发低成本的螺旋藻糖果和粉末,战胜“营养缺乏症”。
她们不是大人物,也没有很多钱。
她们怀揣起的只是一个帮扶穷人的梦想,还有一颗冒险的心。
在5月14日的第三届卡地亚女性创业家亚洲区决赛入围选手揭晓仪式上,三个女孩谈起她们的梦想。
她要做中国“蜂王”27岁,20xx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经济学专业。
先在非洲从事可持续发展项目的运作,20xx年在云南创立香格里拉农场,生产纯天然的蜂蜜。
香格里拉农场帮助农民安装蜂箱以及包装、销售蜂蜜,她坚信“商业是处理贫困问题的强大武器”。
创业秘笈:蜂蜜她喜欢蜂蜜,或者泡蜂蜜茶,或者把蜂蜜涂在面包上,有时候,她甚至直接用勺子舀着吃。
创业人物故事5篇精选荟萃
创业人物故事5篇精选荟萃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人,都一定是时势造英雄,千万不要英雄造时势。
顺流而上,这是手法。
形势好了,大家才有机会成为英雄。
只有成为英雄后,才有可能去适应时势、改造时势。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创业人物故事5篇精选荟萃,供大家参考。
创业人物故事5篇精选荟萃1余玲兵余玲兵与农业,有着不解之缘。
这位自称“老船长儿子”的“农二代”,既是淘宝农业电商、淘宝特色中国的创始人,也是生鲜B2B独角兽“宋小菜”的创始人。
于是,在时间与身份的不断切换中,他被业界誉为“农业里最懂互联网、互联网里最懂农业的人”。
“农二代”的阿里征程余玲兵来自农村,“我老家是浙江台州的,我是老船长的儿子”,他喜欢这样作自我介绍。
台州,地处浙江中部沿海,东濒东海,是一个港口城市。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戴着黑框眼镜,皮肤晒得黝黑,休闲POLO衫配牛仔裤的余玲兵,给人的感觉很朴素。
他说话的语速很慢,而语调又很平缓,几乎没什么情绪上的波动,笑起来时眼睛在偌大的镜框里眯成一条缝,有种邻家大哥的腼腆与憨厚。
熟悉他的人,开门见山地评价“接地气”。
在那个崇尚知识改变命运的年代,这位“农二代”的童年生活跟大多数同龄人无异,读书考试升学。
从浙江大学新闻系毕业后,余玲兵留在城里的电视台做着媒体工作,日子过得按部就班又波澜不惊。
2007年11月,杭州城里发生了一件大事:由马云创办的阿里巴巴风风火火登陆港交所,无数阿里人随之一夜暴富。
这家如日中天的传奇公司,让很多人趋之如骛,余玲兵就是其中一个。
次年,余玲兵从电视台辞职转投阿里怀抱,这一干就是7年。
众所周知,自2003年淘宝诞生之初起,阿里就有武侠文化,但凡加盟阿里的员工都必须取“花名”。
进入阿里后,余玲兵“入乡随俗”给自己取了一个叫“天舒”的花名,寓意是天天舒心。
余玲兵是在2010年开始关注农业的,缘由是初为人父,他对女儿的饮食特别紧张。
谁也没有想到,这给他的职业生涯带来意外的惊喜。
2011年的某一天,当他在农业领域做了足够多的功课后,碰巧有一个食品农业的内幕需要一个领导者,余玲兵就此活学活用,淘宝农业电商和淘宝特色中国在他手里应运而生。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范文汇总三篇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范文汇总三篇篇一:张云雷的创业故事在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崛起中,有很多成功的创业故事。
其中之一就是张云雷的创业故事。
作为一名年轻的创业者,他在短短几年内创建了一家拥有数百万用户的互联网公司,让他成为了成功人士的代表之一。
张云雷在大学期间就对互联网行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开始构思着自己的创业项目。
毕业后,他投入了所有的积蓄,并向亲朋好友筹集了一些创业资金。
凭借着他积累的经验和对互联网行业的深入理解,他决定创建一家以手机应用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
初创阶段的艰辛并没有让张云雷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念。
他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各种推广手段让更多的用户了解到他们的产品。
同时,他也不断改进产品的功能和用户体验,以尽可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张云雷的公司逐渐发展壮大。
他招募了一支优秀的团队,以应对公司快速增长的需求。
同时,他也积极与投资者合作,为公司进一步的发展获取了更多的资金支持。
如今,张云雷的互联网公司已经成为行业的佼佼者,拥有数百万的用户,并为许多企业提供了广告和推广服务。
他的创业故事鼓舞着无数的年轻人,让他们相信只要有梦想和毅力,就能够在互联网行业中实现成功。
篇二:丽莎的创业故事丽莎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女创业者,她的创业故事也令人称奇。
在她刚毕业不久的时候,她决心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实现自己的梦想。
丽莎的创业项目是一家以在线教育为主题的公司。
她对教育行业充满了热情,相信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更多的人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她在业界做了大量的调研和市场分析,最终确定了自己的创业方向。
在创业初期,丽莎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她需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吸引到足够的用户。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她不断完善产品的功能和体验,并积极开展市场推广,宣传自己的在线教育平台。
丽莎的努力逐渐得到了回报。
她的公司逐渐壮大,拥有了稳定的用户群体,并获得了一些投资者的支持。
成功人士励志创业故事五篇
成功人士励志创业故事五篇创业成功人士的事例,现在的人对于创业投资有着更多的选择,并且有很多的创业成功案例,这些成功创业人士不断地激励着人们奋勇向前,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成功人士创业的故事,来看一下吧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1阿里巴巴CEO马云的故事不平凡的少年创业成功人士的事例,12岁时,我对学习英语产生了兴趣。
每天早上,不管刮风下雨,我都要骑车40分钟,到杭州西湖旁的一个小旅馆去学英语,这一学就是8年。
那时,中国已经逐渐对外开放,许多外国游人到杭州旅游观光。
我经常为他们充当免费导游,带他们四处浏览的同时练习英语,这8年的学习深深改变了我。
外国游客带给我的知识和从老师、书本学到的很不一样,我开始比大多数人更具全球化的视野。
另一件使我发生根本改变的事发生在1979年。
我遇到了一个来自澳大利亚的家庭,这家有两个小孩,我们一起玩了三天,后来变成了笔友。
1985年,他们邀请我暑假到澳大利亚去,我于是7月份去了那里,住了31天。
在我出国之前,我以为中国是世界上富裕、幸福的国家。
当我到了澳大利亚,我才发现,我以前的想法并不正确。
屡遭挫折创业成功人士的事例,我高考考了三次,才被当时杭州差的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录取。
在大学里,我有幸当上了学生会主席,后来还成为杭州大学生联合会主席。
但那时,我的未来基本上被圈定在了中学英语老师。
毕业时,我成为500多名毕业生中唯一一位在大学教书的教师。
我的工资是每月人民币100至120元,相当于 12至15美元。
在5年的教书生涯中,我一直梦想着到公司工作,比如饭店或者其它什么地方。
我就是想做点儿什么。
1992年,商业环境开始改善,我应聘了许多工作,但没有人要我。
我曾经应聘过肯德基总经理秘书职位,但被拒绝了。
接着在1995年,我作为一个贸易代表团的翻译前往西雅图。
一个朋友在那儿首次向我展示了互联网。
我们在雅虎上搜索啤酒这个单词,但却没有搜索到任何关于中国的资料,我们决定创建一个网站,并注册了中国黄页这个名称。
创业成功名人故事精选8篇
创业成功名人故事精选8篇创业成功名人故事精选(篇1)2008年开始在宿舍创业,到2015年,获得E轮融资,拥有几千员工,服务范围也从上海交大周边快速扩展到全国250个城市,这便是中国最大的在线外卖订餐平台“饿了么”的快速发展轨迹。
1月27日,“饿了么”召开新闻发布会,CEO张旭豪宣布获中信产业基金、腾讯、京东、大众点评、红杉资本联合投资3.5亿美元。
饿了么还将与战略投资方达成深度合作。
融资完成后,饿了么将继续保持独立运营。
发布会后,张旭豪在接受采访时难掩喜悦,他豪言,饿了么要做餐饮界的阿里巴巴,目标是成为估值一千亿美金的公司。
已经广为熟知的初心叫外卖未果激活创业梦我们总是遥望大洋彼岸,为什么那里可以出现扎克伯格和乔布斯这样的人。
本质上,他们都受到了某种个人英雄主义的感召,相信人要独立创造,并且改变这个世界。
2008年,还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读硕士一年级的张旭豪也认为,只要自己做的东西被市场认可,个体就是有价值的。
一天晚上,他和室友一边打游戏一边聊天,突然感到饿了,打电话到餐馆叫外卖,要么打不通,要么不送。
创业就这样从不起眼的送外卖服务开始了。
张旭豪和康嘉等同学一起,将交大闵行校区附近的餐馆信息搜罗齐备,印成一本“饿了么”的外送广告小册子在校园分发,然后在宿舍接听订餐电话。
接到订单后,他们先到餐馆取快餐,再送给顾客。
这一模式完全依靠体力维持业务运转,没有太大的扩张余地。
唯一的好处是现金流充沛:餐费由他们代收,餐馆一周结一次款。
只有互联网能够大规模复制并且边际成本递减。
2008年9月,“饿了么”团队开始研发订餐网络平台,张旭豪先通过校园BBS招来软件学院的同学入伙。
用了半年左右,他们开发出了首个订餐网络平台。
在网址注册上,他们用“ele.me”(“饿了么”的汉语拼音)组成,网站订餐可按需实现个性化功能,比如顾客输入所在地址,平台便自动测算周边饭店的地理信息及外送范围,并给出饭店列表和可选菜单。
10个经典创业励志小故事
10个经典创业励志小故事创业故事1:孤独变成好生意2023年,一个叫郭嘉琪的年轻人坐在台北车站前的星巴克里。
每个人都从窗外经过,可能这辈子再也不会见面了。
突然,他好像被苹果打了个头破血流:如果有一个网站让大家记录今天去了哪里,可能回家上网发现下午3点还在同一个地方。
一个月后,他开始建立一个想象中的网站。
这个名为“地图日记”的网站有点像群博。
它与“谷歌地图”合作,以地图为主轴。
网友写日记,把照片放在不同的地方。
比如你在这个网站输入你的家庭地址,就会出现一张你家的地图,会有住在你身边的网友的文章。
不用说,这个网站拉近了城市里冰冷疏离的邻里关系。
不到一年,网站每天有几十万的浏览流量,每月广告收入超过10万元。
【创业感悟】:这个世界上感到孤独的人很多,但并不是每个感到孤独的人都能像牛顿一样被一个苹果砸中,然后顿悟。
这家伙很厉害。
当他孤独的时候,他已经把孤独变成了一门生意。
你能吗?创业故事2:本报只为你服务英国有一个叫丽贝卡的23岁女孩,创办了第一家个性化报纸,《你报道》有限公司,在这份“私人报纸”上,刊登的不再是其他报纸上刊登的具有社会道德的传统新闻,而是纯粹的个人新闻。
客户不仅可以在报纸上发布姓名等个人信息,还可以将个人新闻故事和照片放在头版。
除了像圣诞节和生日庆祝这样的常见主题,还有更多年轻人喜欢的有趣的事情。
这种“比那些平民真人秀更吸引年轻人,帮助普通人轻松实现明星梦想”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
目前公司每周可印刷客户预订的报纸1万份,月营业额4.5万英镑。
【创业感悟】:纸媒这几年一直在走下坡路,但这个英国女孩的想法真的很聪明,把大众报纸变成了个人报纸,一炮而红。
如今,年轻人喜欢标新立异。
这种接近“叛逆”的思维真的很对!创业故事3:与其跟风,不如另辟蹊径19世纪末,美国加州发现了黄金,出现了淘金热。
一个17岁的男孩来到加利福尼亚,想加入淘金者的行列。
但是他看到金子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掘金者非常野蛮,他很害怕。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通用12篇)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篇1马云-阿里巴巴创始人,被称为“创业教父”。
曾经的创业艰辛、近日的荣耀辉煌,使得这位卓越企业家身上有散发不完的光环在萦绕,下面就来看看马云创业故事吧,听听他的创业经历、伟大梦想、经营哲学和人生感悟。
阿里巴巴无疑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次奇迹,这次奇迹是由马云和他的团队创造的。
但是阿里巴巴创业开始,钱也不多,50万,是18个人东拼西凑凑起来的。
50万,是他们全部的家底。
然而,就是这50万,马云却喊出了这样的宣言: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那是1999年。
1999年,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国外风险投资商疯狂给中国网络公司投钱,网络公司也是疯狂地烧钱。
50万,只不过是像新浪、搜狐、网易这样大型的门户网站一笔小小的广告费而已。
阿里巴巴创业开始是相当艰难,每个人工资只有500元,公司的开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来用。
外出办事,发扬“出门基本靠走”的精神,很少打车。
据说有一次,大伙出去买东西,东西很多,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打的。
大家在马路上向的士招手,来了一辆桑塔纳,他们就摆手不坐,一直等到来了一辆夏利,他们才坐上去,因为夏利每公里的费用比桑塔纳便宜2元钱。
阿里巴巴曾经因为资金的问题,到了几乎维持不下去的地步。
8年过去了。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市值200亿美金,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马云和他的创业团队,由此缔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奇迹。
中国大部分想创业的人都是一样,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
他们比马云聪明多了,能想出非常多的创业好点子来,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去执行过。
因为他们有着太多的借口和理由。
“我没有钱。
”他们都这样想。
于是,他们继续过他们平庸的生活。
今天看到了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发言,俞敏洪在发言的最后说了这样一段话,让我特别感动,他说: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
创业小故事大全精选5篇
创业小故事大全精选5篇创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对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创业小故事,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创业小故事1他,87年,已经结婚,有了自己的家庭。
前两年,他还在我们南宁帮别人跑业务,如今已经自己开有一个公司,并且年营业额在500万左右,利润10%左右。
他就是我最近刚认识的一位朋友,严格来说,算是同行,因为他也是做照明产品的。
如今他的公司说起来不算大公司,他们公司7个人,一个店面,加一辆送货的面包车,公司有两个股东,他是其中之一。
剩下的5个人,全部是全能人员,并且年龄都是接近90后的。
那5个人既要跑业务,又要负责送货等等,而他们两位股东,主要是以业务为主,有时候还需要亲自送货上门。
他们做的是普通的那种金卤灯和钠灯,而跟他们合作的是江苏的一家金卤灯厂家。
我不知道具体他们是怎么跟厂家谈的,据他所说,厂家考察过我们这边的市场,并且来他们的店面看过。
他如今和厂家那边的合作,是可以压几万元的货,并且完成一定的量,除自身可以赚到的差价外,厂家还会返回一定的比例给他们。
他们的公司现在主要是靠业务员出去跑,并没有通过网络推广去做销售。
但他凭着自己做过2年的业务,有一定的客户资源,再加上他们的价格有优势,质量方面也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
所以,他们的生意非常好。
刚开始的时候,只是小批量进货。
现在,他们几乎每周都要进2批的货,有时候甚至要进3批,甚至更多。
据他所说,现在我们这边很多的灯饰经销商和代理商,只要是用金卤灯或者钠灯,几乎都是从他们那里调货。
可想而知,这个量是有多大。
虽然说,10%的利润空间在照明行业内不算高,但他的量大了,算下来,利润也就高了。
最近,他已经把店面推掉,不再租用了。
因为他觉得店面的作用已经没有刚开始做的时候那么大了,因为他们现在做的更多的是以老客户为主。
前段时间,他跟我说,现在的销售额已经满足不了他,他的目标是1000万。
励志创业小故事30个
励志创业小故事30个励志创业小故事1小故事一:摩托车果汁店佛山的王先生是个不折不扣的摩托车迷,他当初想出开家以宣传“摩托车文化”为主题的果汁店,主要是想给佛山的摩托车队一个“落脚点”,同时,吸引四面八方有着共同爱好的“骑士”来交流、消费。
为了让广大车迷找到“归属感”,老王的果汁店墙上,贴满各地车队活动时的照片、各种有纪念意义的车牌号,同时,餐桌旁还摆放着很多汽车、摩托车爱好者的杂志,供他们翻看。
王先生的产品定价都在5~10元左右,符合本地人的消费水平,因此这家果汁店不仅吸引着摩托车迷们,也吸引着来往的行人。
小故事二:彩绘冰棒棍无本万利谁会在意一根被丢弃在垃圾箱里吃过的冰棒棍呢?然而在北京南锣鼓巷的一家小店里,记者惊异地发现,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废弃冰棒棍经过妙手彩绘,竟然变成了令人爱不释手的手机链、小挂件和装饰品,它们售价从15元到80元,虽然价格不菲,但是不少年轻人纷纷解囊。
彩绘出这些冰棒棍的“那小鱼”工作室选择的题材是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和场景,北京小吃、广州小吃系列,豆汁、冰糖葫芦这些具有久远历史的小吃在冰棒棍上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同班同学”系列则用冰棒棍上青涩的男孩女孩形象触动了人们的“同学情结”。
小故事三:这份报纸只为你服务23岁的英国女孩丽贝卡创办了英国首家个性化报社“你上报了”有限公司。
在这张“私人报纸”上,刊登的不再是其他报纸上所登的那些肩负着社会道义的传统新闻,而是纯粹属于个人的消息。
客户们不仅能把名字等个人信息刊登在报纸上,还能把个人的新闻故事、照片登在头版头条。
除了有圣诞节、生日庆祝等普通主题,更多的是年轻人喜欢的搞怪内容。
这种“比那些平民真人秀更能吸引年轻人,帮普通人轻松实现明星梦想”的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青睐。
目前,该公司每周能印刷出一万份客户们预订的报纸,月营业额达到了45000英镑。
小故事四:“互助求职”带来新商机眼下,不少大学生为了找工作,不惜在全国各地奔波,他们中间流行一句话:“在家靠朋友,在外靠互友!”“互友”是一个网络,加入“互友”的人,可以为这些异地求职的大学生安排食宿,帮他们搜集各种招聘信息,甚至陪逛招聘会,如果他们自己到外地求职应聘,也将享受“同等待遇”——这就是最新兴起的“互助求职”。
创业故事案例六篇
创业故事案例六篇一、板鞋王子的创业之路在年轻人热衷于潮流文化的当下,板鞋行业风靡一时。
创业者李明看准了这个商机,决定自己创立一家板鞋品牌。
他以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对消费者喜好的深入了解,成功推出了一系列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时尚板鞋。
通过积极的市场宣传和巧妙的运营策略,李明的品牌逐渐取得了市场份额,成为业内知名的板鞋品牌,为自己赢得了“板鞋王子”的美誉。
二、环保创业者的绿色梦想魏琳是一位对环保事业充满热情的年轻人。
她关注雾霾问题多年,深感大气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威胁。
于是,魏琳辞去了原来的工作,投身到环保创业中。
她创建了一家专注于研发和销售环保产品的公司,并成功推出了一款高效净化空气的空气净化器。
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环保理念深得消费者的认可,魏琳的公司逐渐壮大,发展成了环保产业的佼佼者。
三、跨国电商的背后故事王涛和他的团队一直梦想着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到世界各地。
他们精心挑选优质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利用跨国电商平台将其推向全球。
他们深入了解欧美市场的消费习惯与趋势,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设计与改进。
通过运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全球物流网络,王涛的团队在海外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四、创新科技公司的崛起马明是一位热衷于科技创新的年轻人。
他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掌握了核心的技术和知识,于是决定自己创立一家科技创新公司。
马明的公司专注于开发智能家居产品,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智能的生活体验。
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马明的公司不断推出受市场欢迎的智能设备,产品销售额迅速增长,公司逐渐成为行业中的重要角色。
五、社会企业的公益之路赵丽是一位具有公益情怀的创业者。
她看到了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困境,决定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
于是,赵丽成立了一家社会企业,专注于培训和就业援助。
通过与企业合作,提供专业的技能培训和岗位推荐,赵丽的社会企业帮助了许多弱势群体实现了就业和自我发展。
她的公益事业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也为她的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声誉。
创业成功故事以及案例(精编版)
创业成功故事以及案例看创业成功故事,感悟创业成功之道。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成功创业故事案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成功创业故事案例篇1:亿万富翁的烧烤人生人物简介: 王宇,河北廊坊人,出身穷困,北漂一族。
由一个小小的烧烤摊,到自己发明创造无烟烧烤工具,使烧烤成为中华名小吃;先后获得中国十大最佳创业项目奖、创业带动就业首选推荐项目等荣誉称号。
5000块的小本钱三十多年前,河北廊坊一个普通农家传来了一声婴儿的啼哭,改革开放之前的这个村庄,在廊坊穷得不能再穷。
孩子有了,本是乐事,但苦了父母。
家里经济条件差,这个孩子注定要过一个寒酸的童年。
那个时代,美女找对象的标准不是帅哥而是知识分子,于是考上大学走出村子,成为他寒酸童年中唯一的梦想。
在那个年代寒酸的童年不足为奇,但村里出了大学生,在当时可是个新闻,村里人都说:这小子,有出息,将来一定能给家里带回一个城里的漂亮媳妇。
这个被乡亲们给予漂亮媳妇厚望的人便是王宇。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还真是应了这句话,大学生活,王宇的世界只有两个,一个是学习,一个是打工,却从来没想过漂亮媳妇的事。
打工可以挣钱,少让家里操心,是王宇那个时候的唯一想法。
大学的打工生活,是一本有益的书,王宇在里面学到了知识,尝到了乐趣。
每每晚上睡不着觉时,王宇就静静地思考,与其给别人打工,何不为自己打工?这种想法慢慢地开始深入骨髓,在无数个寂静的夜晚里一点点地汇成了力量。
毕业后,当身边的同学都争先恐后地落实工作单位,抢着争着去找铁饭碗的时候,这位一直靠打工维持生活的穷学生却硬是借了5000块,在廊坊开了一个做烧烤生意的小饭店。
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份职业。
可就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辈子干的第一件事,好似命中注定似的打开了自己的烧烤人生。
5000块钱放到现在或许只是一顿饭钱,对于当时的王宇来说,这可是个舍命的数字。
为什么这么讲?细想便知,一个穷学生浑身上下能有几根钉?这是一场小小的赌博,如果挣了钱算是老天开眼,万一赔了,那干脆就把自己卖给人家,当牛做马连本带利来偿还。
名人创业成功的故事精选
名人创业成功的故事精选名人创业胜利的故事精选有志不在年高,成才不问出处,创业的路径又岂有凹凸贵贱之别?看看那些名人创业的故事,感受他们的精神,激励自己的创业斗志。
第一我细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名人创业胜利的故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名人创业胜利的故事篇1:一般人的逆袭从下岗工到产值上亿的企业家在中江,只要说起代明生,人们都不生疏,由于他的路灯杆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大年初八,工人们还没有正式上班,代明生已消失在办公室,忙开了。
从最初在丝绸厂打工到后来下岗,再到白手起家创业,今年48岁的代明生已是德阳中江一家年产值上亿元企业的总经理。
他说,当年创业最艰辛时都想放弃了,是一帮老伴计的支持让他挺了过来。
直到现在,代明生还是喜爱没事时就泡在生产车间,"这样才能找到感觉,才会有创造制造、创新的冲动。
'1987年,刚满19岁的代明生来到中江县凯江丝绸厂,当上了机修工。
这个踏实肯干的小伙子用5年时间,成长为技术科科长。
可天有不测风云,随着丝绸厂破产改制,代明生下岗了。
他跟几个同事在外承包安装灯杆,看到了市场商机,于是琢磨着自己搞生产。
没有技术,代明生便到江苏丹阳一家灯杆厂打工,顺便"偷师学艺'。
几个月后,他回到中江开头创业。
买不起弯曲钢管的专业设备,他就用土方法来试验,最终发觉用卷扬机拉弯很有用,且成本只有采纳专业设备的非常之一。
有了产品,他们又四处找市场,最终在绵阳安县秀水镇赚到了第一桶金差不多20万元。
从秀水为起点,他们拿下了周边乡镇的灯杆弯臂业务,并由此一步步拓宽市场,走出省外、走向全国。
如今,代明生的企业年产值已上亿,其灯杆产业已进展到第四代。
指着窗外的工地,代明生说,项目建成后,将年产集成式LED模组10万套、一体化LED节能照明产品10万套。
代明生说,自己是踩着黄泥巴长大的农夫,已习惯了生产车间的生活,"只要不在办公室,不跑业务,我就到车间和工友们一起烧电焊,琢磨创新的事儿。
创业成功的故事案例10篇
创业成功的故事案例10篇毕业季就是就业季,如今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大学生会选择创业,那么你知道创业成功的故事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创业成功的故事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创业成功的故事案例1真正的主将,总是能在企业遭遇艰难和路径分歧的时候,挺身而出,给团队带来信念和方向。
54岁开始二次创业的李建全十年磨一剑,用品质和口碑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死局”,将“一朵棉花”盘活成一门年营收达30亿,全国拥有230家门店的大生意。
李建全将自己第一次创业的原因归结为“养家糊口”,而第二次创业他则希望打造一个“让中国人为之骄傲的民族品牌”。
全棉时代的故事要从其棉柔巾的核心技术——全棉水刺无纺布的研发开始讲起。
当年的李建全,是中国第一批外贸出口人,于1991年创办稳健医疗,凭借医用敷料用品的OEM生产起家,出口至欧美日,成为中国最大的医用敷料出口企业。
但一个世界级的难题是,医用手术纱布会带纱头或绒毛,很容易遗留在体内,导致后遗症。
(目前,该问题已不存在)李建全自己就是受害者,手术后的部位,至今一到雨天就疼。
能不能做出不带绒毛的无纺纱布呢?1096天,2156次实验,消耗537吨棉花之后,2005年,李建全带领团队终于成功研发了全棉水刺无纺布技术,并获得专利。
但没想到的是,因为技术超前,缺乏认证标准,产品在医疗市场应用受阻。
因为这种新式的“无纺布”尚未获得欧盟的认证许可,根本无法打入海外医疗市场。
无奈之下的李建全开始转变市场方向。
这时候的他才发现:国内的卫生间厂家对这种产品很感兴趣。
而且,过去棉花大多数被用在做衣服、被子上,在日用品上用得比较少,但其实棉花在舒适性上非常有价值。
也就是说,日用消费棉制品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2009年,李建全正式入局民用市场,全棉时代由此诞生。
第一年,李建全一口气开了20多家店,亏了3000多万;第二年又接着开了17家店,接近4000多万。
第三年,我们还继续开,再30家店……2010年-2013年,这四年,李建全大概开了八十家店,关了20多家店,累计亏损近两个亿。
我身边的创业故事精选
我身边的创业故事精选这个世界并不在乎你的自尊,只在乎你做出来的成绩,然后再去强调你的感受。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我身边的创业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我身边的创业故事篇一:郭凡生第一个100万挣得很容易1992年,在中关村的高梁路斜街,郭凡生用自己的7万元开始了创业之旅,一家叫慧聪的小公司成立了!他们创业最初所做的事情就是:把中关村的电脑价格收集在一起,每周去印一本小册子集中披露,起到一个使价格公开的作用。
开始很多商家都拒绝刊登,但慧聪商情出了几期以后,中关村的大小老板们一面怒骂老郭的商情削薄了自己的利润,一面花钱找他刊登商情,因为不登就做不了买卖了,所有人都拿着商情的报价去买东西。
这本印刷简陋的小册子出现后的结果就是:大家都去买便宜的东西了。
郭凡生也因此创造了一个网络低迷时代的传奇:将一个注册资金14.8万元的小公司,发展成为资产总值10亿元的以互联网为技术依托的慧聪国际资讯有限公司--专门吃网络饭、赚信息钱。
一夜创造126个百万富翁2003年12月17日,慧聪国际在香港上市,一夜之间创造了126个亿万富翁。
他们在慧聪的平均工作年限是6年。
郭凡生终于在创业的12年后证明了自己的承诺,他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一个上市公司一下子创造了这么多的百万富翁是‘前无古人’的,也许有的创造了几个亿万富翁,但创造的百万富翁绝对没有这么多的。
好的企业制度把笨人变聪明,把懒人变勤奋。
”郭凡生对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深有感触。
2002年8月,郭凡生回到内蒙和13个战友聚会,他才知道其中有6个人已经下岗。
其中一个战友在工地上用推车推土,每车只有6元钱,筹集供儿子上学的学费。
但几个月后,郭凡生得到消息,因为付不起学费,战友服毒自杀未遂。
当郭凡生回内蒙探望时,看着已经言语不便的战友,他深深触动了,问自己:“为什么你成功了,还有人下岗?”他才真正意识到作为企业家社会责任的沉重。
他开始重新思索自己的社会责任:“上市不意味着我拥有了财富,不意味着成功,而是意味着我的社会责任加重了。
成功创业小故事5篇荟萃
成功创业小故事5篇荟萃没有不努力就成功的幸运儿,只有经受坎坷挫折和时间打磨才能成功的人,他们的励志奔跑激励着人们。
下面带给大家一些关于成功创业小故事5篇荟萃,供大家参考。
成功创业小故事5篇1侯毅侯毅,盒马鲜生创始人兼CEO。
近两年,“新零售”概念持续火爆,盒马鲜生单店日均销售额超80万元,被誉为“新零售第一标杆”。
其创始人侯毅所坚持的商业模式是什么?一、创办盒马鲜生创办盒马鲜生之前,侯毅在京东担任物流总监,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零售业“老兵”。
京东全套物流仓配体系、“京东到家”等知名项目背后,均有他的身影。
2015年初,由于侯毅提出的类似盒马鲜生的方案被否,他离开了京东。
之后,他在上海与阿里巴巴CEO张勇碰面,张勇想要探索一种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零售模式,侯毅认为生鲜超市大有可为,两人不谋而合。
接下去三个月,他们见了很多次面,不断探讨和调整,最终确定了三个关键方向:30分钟送达、能够盈利、线下为线上引流。
2015年3月,盒马鲜生应运而生。
在侯毅看来,随着消费升级,新一代年轻人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方式都发生改变,他们更注重品质和体验,“需要时才购买、所想即所得”,而盒马鲜生就是新消费需求背景下的产物。
2016年1月,盒马鲜生第一家店开业。
消费者在盒马APP下单,门店3公里范围内30分钟送货上门,这个配送范围内的小区被称为“盒区房”。
当年年底,盒马鲜生上海金桥店的营业额约为2。
5亿元。
随后两年,盒马鲜生持续领跑新零售。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31日,盒马1。
5年以上的门店单店日均销售额超过80万元。
而这些亮眼的成绩背后,是侯毅所坚持的盒马商业模式。
二、背后商业模式侯毅认为,“盒马的模式关键是生鲜供应链体系,主要竞争力就是在商品”,这是盒马鲜生能够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采购上,侯毅坚持原产地直采,保证商品的性价比和丰富度。
同时,自己建设农产品基地,例如泰国农产品基地建成后,榴莲、芒果、山竹、椰青、菠萝等五种水果的采购成本降低了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创业故事篇
风靡全国,中国最成功的桌游三国杀,其创始人黄恺正是一位标准的大学生创业者。
黄恺2021年考上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游戏设计专业,他在大学时期就开始“不务正业”,模仿国外桌游设计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国人娱乐风格的桌游《三国杀》。
2021
年10月,大二的黄恺开始在淘宝网上贩卖《三国杀》,没想到大受欢迎,而毕业后的黄
恺并没有任何找工作的打算,而是借了5万元注册了一家公司,开始做起《三国杀》的生意,2021年6月底《三国杀》成为中国被移植至网游平台的一款桌上游戏,2021年《三
国杀》正版桌游售出200多万套。
粗略估计,《三国杀》迄今至少给黄恺带来了几千万的收益,并且随着《三国杀》牌
品的发展,收益还将会继续增加。
90后大学生禹化普大三时就当上手抓饼小老板,2年来连锁加盟店已开遍大学城
你曾经在北城天街小吃街吃过台湾手抓饼吗?这家不到10平米的小店老板竟是一位刚
刚毕业的90后大学生。
禹化普大三时就当上手抓饼小老板,在两年时间里发展了4家直
营店、1个加工厂和8家加盟店,年收入达250万元。
每天下午4点,在北城天街小吃街店门口,已经有五六个白领在排队。
放面团、煎鸡蛋、配作料……三分钟后,两个手抓饼新鲜出炉递给了前面的顾客。
和传统烙饼不太一样,这个饼千层百叠,面丝千连,外层是淡淡的金黄色,内层柔软白嫩。
每天能卖400个饼
这么多人包围着店,为什么还有顾客加入呢?“这五六个客人是活招牌。
顾客也许不
知道我们,但看着这人气,就会吸引他们来尝鲜。
”禹化普说,小吃店的秘籍就是要保持
人气旺,排队人越多生意越好。
“以前我们追求速度,人多了就一次出6个饼。
”禹化普说,在2021年做第一家店
时这个快捷的方式并没有赢来顾客青睐。
他特意跑到成都小吃街去考察,发现类似的小吃
店老板总是保持慢工出细活的状态。
即便店外已经排起长龙,也不慌。
而前来的顾客络绎
不绝,等待着他们的美食。
禹化普回到重庆,开始要求师傅一次只做2个饼,甚至有时候做一个饼。
这个营销方
式反响很好,饼保持最好的口感,排队的客人反而更多了,每天平均能卖400个饼。
加盟店4个月盈利
禹化普的北城店是两个月前开的,虽然租金掏了1.3万元,但是却成了店里的活招牌。
北城店现在每月能卖1.5万个饼,凭借这样的人气,禹老板在月初迎来了三位新的加盟商。
禹化普说,从去年的5个加盟商情况来看,基本4个月就能盈利。
加盟费收1万元,门店3-10平方米即可,租金价格通常在3000元左右。
扣掉原料、房租、水电煤及人工费用,按每家店最差卖300个饼算,一个月的纯利润平均为8000元。
一开始,禹化普想做连锁直营模式,但当他们拥有第三家直营店时,开始打磨品牌。
想要与大品牌竞争打开这个细分市场领域,必须吸引加盟商。
“每卖一个面团给加盟商,他们赚8毛,我们只赚五毛,薄利多销。
”禹化普说,按10个月算,5家加盟店每天至少购买2500个面团,一年仅靠卖面团营业额能达到100万元。
80后乞丐网上卖烧烤500元起家赚了400万
1983年,李烨出生在盐城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在当地经营着一家大型餐饮企业。
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李烨说那时虽还没有富二代的概念,但自己绝对已经是了,我家的酒店叫兴达大酒店,按照现在的说法应该算是一个会所了。
我2001年在常州上大学时,每月生活费至少有5000元,在当时的校园里绝对算得上是富二代的水平了。
但是好景不长。
2021年,父亲经营近十年的酒店破产了。
李烨的生活费从每月5000多一下子掉到了100元不到。
那段日子,李烨在常州一家电脑城门前扛箱子挣生活费,这样一直坚持到2021年退学。
父亲破产后,全家一度在扬州尝试养螃蟹,但是2021年遇到非典,又加上遇到发大水等意外,养殖场也没有办成。
我们一家子就又回到了盐城。
“回到盐城时,总共只剩下500多元,全家人都在为生计发愁。
我有一天晚上出去溜达,看到一家烧烤摊生意非常火。
想着这个成本小,后来免费给烧烤摊老板打工。
”师傅看李烨不怕苦、不怕累,就把配料毫无保留的都告诉了他。
两个月后,李烨自己的烧烤摊在盐城师范学院旁开张了。
没想到很红火,两个月李烨一共赚了1700元。
生计有保障后,2021年,李烨又参加了高考,最终考进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院。
在学校里李烨读的是多媒体设计专业,说是多媒体设计,实际上就是网页设计等一些电脑知识运用的专业。
他没有一门心思死读书“我白天上课,晚上就外出打工,主要是帮助商家做电商服务。
最让我骄傲的是我大二的时候,去了上海一家经营游戏货币的网络贸易公司,有点类似于美国的eBay网,这段经历给我后来的电商生涯打下了基础。
”
2021年6月,李烨大学毕业后,怀揣创业梦想的他在同学、亲戚的帮助下,创立了上海天天爱购网,但是没多久因为股份的问题退出了团队。
又一次跌入谷底,这时,李烨又想到了他的烧烤。
李烨在上海读书期间,父亲也把他的烧烤摊从盐城搬到了上海。
2021年10月的一天,创业失败的李烨在家帮父亲打理烧烤生意,那天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在网店摸爬滚打多年,为啥不把烧烤店开到网上呢?说干就干,李烨开始着手创立他的网络烧烤店。
马云-阿里巴巴创始人,被称为“创业教父”。
曾经的创业艰辛、近日的荣耀辉煌,
使得这位卓越企业家身上有散发不完的光环在萦绕,下面就来看看马云创业故事吧,听听
他的创业经历、伟大梦想、经营哲学和人生感悟。
阿里巴巴无疑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次
奇迹,这次奇迹是由马云和他的团队创造的。
但是阿里巴巴创业开始,钱也不多,50万,是18个人东拼西凑凑起来的。
50万,是他们全部的家底。
然而,就是这50万,马云却喊出了这样的宣言: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
那是1999年。
1999年,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国外风险投资商疯狂给中
国网络公司投钱,网络公司也是疯狂地烧钱。
50万,只不过是像新浪、搜狐、网易这样大型的门户网站一笔小小的广告费而已。
阿里巴巴创业开始是相当艰难,每个人工资只有
500元,公司的开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来用。
外出办事,发扬“出门基本靠走”的精神,很少打车。
据说有一次,大伙出去买东西,东西很多,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打的。
大
家在马路上向的士招手,来了一辆桑塔纳,他们就摆手不坐,一直等到来了一辆夏利,他
们才坐上去,因为夏利每公里的费用比桑塔纳便宜2元钱。
阿里巴巴曾经因为资金的问题,到了几乎维持不下去的地步。
8年过去了。
2021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市值200亿美金,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马云和他的创业团队,由此缔造
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奇迹。
中国大部分想创业的人都是一样,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
起来走原路。
他们比马云聪明多了,能想出非常多的创业好点子来,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去
执行过。
因为他们有着太多的借口和理由。
“我没有钱。
”他们都这样想。
于是,他们继
续过他们平庸的生活。
今天看到了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21年开学典礼上的发言,俞敏洪
在发言的最后说了这样一段话,让我特别感动,他说: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
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
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
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
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
看
完之后,你还会对自己创业没有资金或没有其他什么的找借口吗?你要做的是:想到了,
马上就去做!像马云那样,只要你努力了,世界上,其实没有你做不到的事情!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