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气浓度
二、可燃混合气
主讲:邹鹏
第五章: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一、可燃混合气浓度的表示方法
可燃混合气体浓度:可燃混合气中空气与燃油的比例称为可 燃混合气体成分或可燃混合气体浓度,通常用过量空气系数 (中国采用)和空燃比(欧美一些国家采用)表示。 过量空气系数:燃料燃烧时实际供给的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 之比。比值等于1是理想混合气,比值小于1为浓混合气,比 值大于1为稀混合气。 空燃比:是混合气中空气与燃料之间的质量的比例。一般用 每克燃料燃烧时所消耗的空气的克数来表示。标准值为14.7, 比值等于14.7成为理想混合气或化学计量空燃比,比值小于 14.7称为浓混合气,比值大于14.7称为稀混合气。
二.可燃混合气的浓度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1)浓混合气 α 〈1 α =0.88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最大,因为这种浓度的混合气 中汽油分子密集;相应于最大功率的 α 值是不一样的一般为 0.85~0.95。 (2)标准混合气 α =1 和α =0.88相比,燃烧速度有所降低功率减小2%,耗油率约 增加4%。 (3)稀混合气 α 〉1 α =1.11时,耗油率最低,发动机经济性最好,一般为 α =1.05~1.15。 (4)α 〈0.88的混合气称为过浓混合气; α 〉1.11的混合气 称为过稀混合气。混合气过浓或过稀,都会使发动机功率降 低,同时耗油率也增加,而且还会出现使发动机起动困难或 熄火等不良现象。
各工况具体要求:
(1)起动工况:多而浓 α =0.2~0.6;原因是冷车起动时, 汽油蒸发条件差。
(2)怠速工况:少而浓 α =0.6~0.8;原因是发动机对外 不输出功率,仅克服内部阻力,以最低稳定转速运转,速度 约为300~400r/min。 (3)小负荷工况:稍浓 α =0.7~0.9; (4)中等负荷工况:较经济的混合气 α =1.05~1.15;原 因是汽车大部分时间都在这个时间里故经济性是主要的。 (5)大负荷和全负荷:较浓的混合气 α =0.8~0.9;原因是 要求发出最大功率。 (6)加速工况:额外供给汽油,原因是节气门突然加大。
混合气过浓或者过稀分析思路
混合气浓只是其中的一种原因.既然出现混合气浓的现象.就说明巳超出了电脑的修正极限.电脑巳经无能为力。
在燃油多氧气少的情况下.混合气在气缸内燃烧不完全、.还会污染火花塞(发黑).造成点火不良.形成恶性循环.影响怠速工况不稳。
只有找出造成混合气浓的原因.才是解决怠速不稳的根本办法。
另外.如何确定混合气浓的检测方法和仪器也很重要.比如常见的方法.看排气管是否冒黑烟.看火花塞是否发黑.混合气浓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实高压火弱.也会出现这种现象.注意不要误判;用检测仪读数据流.因氧传感器自身的性能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用尾气分析仪测量CO.同时还可以测HC这种方法准确度高.根据测量结果.可以综合分析发动机的工作状况.查找故障原因。
1.ECU便判定发动机处于部分负荷状态。
此时ECU根据空气流量计和曲轴转速信号确定喷油量。
面此时发动机却是在怠速工况下工作.进气量较少.造成混合气过浓.转速上升。
当ECU 收到氧传感器反馈的“混合气过浓”信号时.减少喷油量.增加怠速控制阀的开度.又造成混合气过稀。
使转速下降。
当ECU收到氧传感器反馈的“混合气过稀”信号时.又增加喷油量.减小怠速控制阀的开度.又造成混合气过浓.使转速上升。
如此反复使发动机怠速不稳.在怠速工况时开空调.打方向盘.开前照灯会增加发动机的负荷。
为了防止发动机因负荷增大而熄火.ECU会增加喷油量来维持发动机的平稳运转。
怠速触点断开.ECU认为发动机不是处于怠速工况.就不会增大喷油量。
导致发动机怠速不稳,抖动等。
2、怠速控制阀(ISC)故障电喷发动机的正确怠速足通过电控怠速控制阀来保证的。
ECU根据发动机转速、温度、节气门开关及空调等信号.红过运算对怠速控制阀进行调节。
当怠速转速低于设定转速值时.电脑指令怠速控制阀打开进气旁通道或直接或直接加大节气门的开度.使进气量增加.以提高发动机怠速。
当怠速转速高于设定转速值时.电脑便指令怠速控制阀关小进飞旁通道.使进气最减小.降低发动机转速。
4-2发动机不同工况对混合气成分的要求
§4-2 发动机不同工况对混合气成分的要求一、混合气的形成过程1.化油器式发动机化油器是供给系中最重要的装置,浮子室连同主喷管实际上是一壶状容器,内储有由汽油泵输送来的汽油。
为防止汽油自动流出,主喷口比浮子室中油平面稍高。
发动机进气冲程时,空气透过空气滤清器芯,由进气口进入化油器,并流经小喉管、大喉管,沿进气管流入气缸。
由于小喉管在气流通道中断面积较小,空气流经小喉管时流速较高,小喉管处的压力便低于大气压,即具有一定的真空度,而浮子室与大气相通,在压差的作用下,浮子室中的汽油经主喷管从主喷口喷出,并与空气相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喷出的汽油量可由主量孔加以控制。
为使喷油量在小喉管真空度一定时保持稳定,浮子室中汽油面的高度由针阀控制而保持一定。
由于汽车行驶中情况不断变化,要求发动机发出的功率应作相应变化,这由改变进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的数量来实现。
为此,化油器设有节气门口,其开度由驾驶室内的加速踏板控制。
加速踏板被踩下时,节气门开度增大,进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增多,发动机发出的功率增大;反之,发动机发出的功率减小。
简单化油器的特性可燃混合气的浓度对发动机的动力性与经济性有很大的影响,其指标可用过量空气系数α来表示。
α=燃烧lkg燃料所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完全燃烧lkg燃料所需的空气质量过量空气系数α=1的可燃混合气即为理论混合气,α<1的混合气为浓混合气;α>1的混合气为稀混合气。
简单化油器所配制的混合气的浓度是随节气门的开度变化而变化的,变化的规律称为简单化油器的特性。
由实验测定的特性曲线如图中曲线1所示。
由该曲线可看出,节气门开度越小,混合气α值越大,随节气门开度增大,α值减小,并保持在1.0左右。
2.电子控制汽油喷射式发动机发动机工作时,电控单元ECU根据空气流量计等到传来的信息作分析计算,然后向喷油器发喷油信号,与化油器想比,和气缸的进气量和喷油量都是经电控单元严格计算的,因些精度较高。
汽车发动机运行工况对混合气成分的要求
汽车发动机运行工况对混合气成分有何要求?1发动机工况汽车的行驶条件是非常复杂的, 不仅包括道路条件、气候条件, 而且还包括交通情况, 因此发动机的转速及节气门(负荷) 开度经常在变化。
所谓发动机的工况就是指发动机转速和负荷两个方面。
发动机的转速,可从静止状态零变到设计规定的转速(额定转速); 节气门开度(负荷), 可以从零变到最大。
由此可知, 发动机的工况从理论上讲是无穷多个, 在实际上是根据某种特点, 分成起动工况、怠速工况、中小负荷工况、全负荷工况、加减速工况等。
这些工况对混合气浓度各有不同的要求。
2 混合气浓度混合气的浓度是代表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比例, 它用过量空气系数表示。
过量空气系数a是燃烧1 kg汽油实际供给空气的质量与理论上完全燃烧所需空气质量之比, 一般认定理论上完全燃烧1 kg 汽油需要15 kg的空气。
若混合气中含有1 kg 汽油, 而空气是15 kg, 则a=1, 这种混合气称为标准混合气。
若含1 kg汽油, 空气为12 kg, 其a=12/15=0.18, 这种混合气称为浓混合气。
若含1 kg汽油, 空气18 kg, 其a=18/15=1.2, 这种混合气称为稀混合气。
3 不同工况对混合气浓度的要求(1) 起动工况: 发动机由起动机拖动, 曲轴转速很低, 一般为50~100 r/min, 这时发动机的温度低, 汽油蒸发很困难, 这样会使混合气太稀, 不能被火花塞的电火花点燃。
为了能使发动机起动, 必须供给很浓的混合气, 要求混合气的a 值为0.14~0.16。
(2) 怠速工况: 发动机起动后, 维持自身稳定旋转的最低稳定转速, 对外不输出动力, 称为怠速。
怠速工况一般转速为350~500 r/ min。
这时, 转速很低, 节气门近于全闭, 吸入气缸的混合气很少, 而残留气缸中的废气又多, 对混合气起冲淡作用, 燃烧条件极差。
所以, 要想维持发动机稳定运转, 需要供给较浓的混合气。
现代汽车构造 知识拓展7.2 发动机对可燃混合气的要求
三 、发动机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浓度的要求 发动机工况是发动机在某一时刻运行状况的 简称,以该时刻发动机输出的有效功率和发动机 转速表示。但通常用负荷和发动机转速来表示发 动机工况。负荷是指发动机在某一转速下发出的 有效功率与相同转速下所能发出的最大有效功率 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发动机的负荷也可用节 气门的开度来表示,如节气门全关,负荷为零;
节气门全开,负荷为100%。在汽车行驶的大部分 时间内,发动机是在中等负荷下工作的。车用汽 油机各种工况对混合气浓度的要求如下: 1.怠速和小负荷工况 怠速是指发动机对外无功率输出的工况,作 功行程产生的动力只用来克服发动机的内部阻力, 维持发动机以最低稳定转速运转。要求供给少量 的浓混合气(α =0.6~0.8)。 发动机负荷在25%以下称为小负荷,此时提供
少量的浓混合气(α =0. 7~0.9)。 2.发动机负荷在25%~85%之间称为中等负 荷。应供给较稀的可燃混合气(α =0.9 ~1.1)。 3.发动机负荷在85%以上和100%的分别 称为大负荷和全负荷。供给浓的可燃混合气( α =0.85~0.9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知识拓展7.2发动机对可燃混合气的要求
一、可燃混合气形成过程 现代汽油机大多数为进气道间歇式多点喷射系 统(MPI)。在排气行程末和进气行程初,在 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的控制下,喷 油器喷射出来的雾状汽油在进气道中与空气进 行初步混合后,经进气门进入气缸,在气缸内 汽油又不停地进行着吸热、蒸发、汽化与空气
进一步混合,直至压缩行程接近终了,才形成 良好的可燃混合气。 二、可燃混合气浓度表示方法 可燃混合气的浓度常用空燃比(A/F)和过 量空气系数(α)来表示。 空燃比是指混合气中所含空气质量(kg) 与燃料质量(kg)的比值 。理论上,1kg汽油 完全燃烧需要空气14.7kg,即空燃比为14.7。
汽车发动机复习.docx
—•、名词解释1.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循环、工作行程;四冲程发动机:凡是曲轴旋转两周,活塞往复4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四冲程发动机。
工作循环:经过进气、压缩,作功,排气4个连续过程来实现的,称为一个工作循环。
工作行程:进气行程、压缩行程、作功行程、排气行程。
2.发动机速度特性;将发动机功率、转矩与发动机曲轴转速之间的函数关系以曲线表示,此曲线称为发动机转速特性。
3.活塞行程、上止点、下止点、气缸工作容积、燃烧室容积、气缸工作总容积、压缩比;活塞行程:活塞行程是指上、下两止点间的距离。
活塞由一个止点移到另一个止点,运动一次的过程称行程。
上止点:上止点是指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远处, 通常指活塞的最高位置。
下止点:下止点是指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近处, 通常指活塞的最低位置。
气缸工作容积:汽缸工作容积是指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让出空间的容积。
燃烧室容积:燃烧室容积是指活塞在上止点时,活塞顶面上部与汽车盖所围转空间的容积。
气缸工作总容积:汽缸总容积是指活塞在下止点时,活塞顶面上部与汽车盖所围空间的容积。
它等于汽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和。
压缩比:压缩比是指汽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
4.发动机工况、怠速;发动机工况:即发动机的工作状况,主要是用发动机在不同转速下输岀功率和扭矩的大小来表征的。
怠速:是指发动机在无负荷的情况下运转,只需克服自身内部机件的摩擦阻力,不对外输出功率,维持发动机稳定运转的最低转速被称为怠速。
5.全浮式活塞销、半浮式活塞销;全浮式: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时,活塞销能在连杆衬套各活塞销座孔中自由转动,减小了磨损且使磨损均匀所以被广泛采用。
为防止销的轴向窜动而刮伤汽缸壁,在活塞销座两端用卡环加以轴向定位。
半浮式:半浮式连接就是销与座孔或连杆小头两处,一处固定,一处浮动。
其中大多数采用活塞销与连杆小头的固定方式。
6.配气相位,气门间隙;配气相位:用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实际的开启与关闭的时刻与开启持续时间。
第二节 可燃混合气浓度对汽油机工作的影响
表示方法分空燃比和过量空气系数 混合气中空气质量(kg)
空燃比= 混合气中燃油质量(kg) 燃烧1kg燃料所实际供给的空
气 过量空气系数=
完全燃烧1kg燃料需的理论空 气
一、可燃混合气浓度对汽油机性能的影响 1、标准混合气 (φa=1) 不能完全燃烧 2、稀混合气(φa>1) 可以完全燃烧 3、浓混合气 (φa<1) 不完全燃烧 4、燃烧极限 太浓φa<0.4,太稀φa>1.4
2、车用汽油机对混合气浓度的要求各不相同
1)、稳定工况对混合气浓度的要求
怠速和小负荷工况
稀
中等负荷工况
经济性要好
大负荷和全负荷工况
动力性要好
2)、过渡工况对混合气浓度的要求
冷起动工况
浓
暖机
浓---稀
加速工况
浓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5、功率,油耗与过量空气系数的关系 1)、功率点和经济点不对应,动力性和经 济性矛盾 2)、可燃混合气过浓或过稀,动力性经济 性都不好 3)、可燃混合气浓度在0.88—1.11最有、汽油机的工作特点: 1)、工况变化范围很大, 2)、大部分时间是在中等负荷工作
发动机原理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第一章1简述发动机的实际工作循环过程。
发动机的实际循环是由进气、压缩、燃烧、膨胀和排气五个过程组成的,较理论循环复杂很多。
1) 进气过程。
为了使发动机连续运转,必须不断吸入新鲜工质,此时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
、2) 压缩过程。
此时进排气门均关闭,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缸内工质受到压缩,温度、压力不断上升,增大作功过程的温差,获得最大限度的膨胀比,提高热功转化效率,为燃烧过程创造有利条件。
3) 燃烧过程。
此时进排气门均关闭,活塞处在上止点前后,作用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使工质的压力、温度升高。
4) 膨胀过程。
也称作功过程,此时进排气门均关闭,高温、高压的工质推动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而膨胀作功,气体的压力和温度也随即迅速降低。
5) 排气过程。
当膨胀过程接近终了时,排气门打开,废气开始靠自身压力自由排气,膨胀过程结束后,活塞由下止点返回上止点,将气缸内的废气排除。
2画出四冲程发动机实际循环的示功图,它与理论示功图有什么不同?说明指示功的概念和意义。
图a、b分别为柴油机和汽油机实际循环和理论循环的示功图比较,理论循环中假设工质比热容是定值,而实际气体随温度等因素影响会变大,而且实际循环中还存在泄露损失。
换气损失燃烧损失等,这些损失的存在,会导致实际循环放热率低于理论循环。
指示功时指气缸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所得到的有用功Wi,指示功Wi反映了发动机气缸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所获得的有用功的数量。
3 提高发动机实际工作循环热效率的基本途径是什么?可采取哪些基本措施?提高实际循环热效率的基本途径为:减小工质传热损失,燃烧损失,换气损失,不完全燃烧损失,工质流动损失,工质泄漏损失,提高工质的绝热指数。
可采取的基本措施是:1)减小燃烧室面积,缩短后燃气能减小传热损失。
2)采用最佳点火提前角和供油提前角能减少提前燃烧损失或后燃损失。
3)采用多气门,最佳配气相位和最优进排气系统能减少换气损失。
第四章,习题一答案
第四章汽油机燃料供给系习题一一、填空题1.汽油机燃料供给系一般由汽油供给装置、空气供给装置、可燃混合气形成装置、可燃混合气供给和废气排出等装置组成。
2.可燃混合气供给和废气排出装置包括进气管、排气管和排气消声器等零部件。
3.根据物理学的观点,使汽油迅速完全燃烧的途径是将汽油喷散成极细小的颗粒,即使汽油雾化,再将这些细小的汽油颗粒加以蒸发,即实现汽油汽化,最后使汽油蒸汽与适当比例的空气均匀混合成可燃混合气。
4.平衡式浮子室是利用平衡管使浮子室与阻风门上方空气管腔相通,这样就排除了因空气滤清器阻力变化对化油器出油量的影响。
5.过量空气系数α>1,则此混合气称为稀混合气;当α<0.4时,混合气太浓,火焰不能传播,发动机熄火,此α值称为燃烧上限。
6.车用汽油机工况变化范围很大,根据汽车运行的特点,可将其分为起动、怠速、中小负荷、大负荷和全负荷、加速等五种基本工况。
7.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化油器应供给不同浓度和数量的混合气。
起动工况应供给多而浓的混合气;怠速工况应供给少而浓的混合气;中等负荷时应供给接近最低耗油率的混合气;全负荷和大负荷时应供给获得最大功率的混合气;加速工况时应供给额外汽油加浓混合气。
二、解释术语1.可燃混合气:按一定比例混合的汽油与空气的混合物。
2.可燃混合气浓度:可燃混合气中燃油含量的多少。
3.过量空气系数:燃烧过程中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与理论上完全燃烧时所需要的空气质量之比。
4.怠速: 发动机不对外输出功率以最低稳定转速运转。
5.平衡式浮子室;化油器浮子室不与大气直接相通,另设管道与空气滤清器下方相通,这种结构的浮子室称为平衡式浮子室。
6.化油器:在汽油机中,使汽油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气的装置。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过量空气系数α为1时,不论从理论上或实际上来说,混合气燃烧最完全,发动机的经济性最好。
(×)2.混合气浓度越浓,发动机产生的功率越大。
(×)3.怠速工况需要供给多而浓(α=0.6~0.8)的混合气。
5单元-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
2.后燃
是指在火花塞点火之后,炽热表面或热辐射点燃混合气 的现象。
应尽量减少后燃期。 着眼于排放性:
应适当的延长后燃期
(二)燃烧速度
定义:燃烧速度是指单位时间燃烧的混合气量,可以表达为
Um=
dm dt
=
U T
AT
燃烧速度表征了燃烧的快慢程度。控制了燃烧速度,就 能控制明显燃烧期的长短及其相对曲轴转角的位置。进 而影响到汽油机的燃烧过程,及汽油机的综合性能。
节气门开度一定时,最 佳点火提前角随转速n的变 化关系如图
n 燃烧所占曲轴转角
t 6nt 佳
负荷对最佳点火提前角的影响
当转速一定时,最佳点 火提前角, 随负荷的变化 关系如图所示。
负荷↓→节气门关小→残余废 气系数γ↑→着火延迟期↑→火 焰传播速度UT↓→θ 佳↑
3、转速对燃烧的影响
当α <l燃烧不完全CO增加。
当α <0.8及α >1.2时,UT下降燃 烧不完全 -> be增加+HC排放 增加+工作不稳定。
可见,在均质混合气燃烧中, 混合气浓度对燃烧影响极大,必 须严格控制。
2、点火提前角对燃烧的影响
点火提前角是从发出电火花到上止点间的曲轴转角。
其数值应视燃料性质、转速、负荷、过量空气系数等很多因素而 定。
中间因素: 燃烧速率(密度、T、P、紊流强度等) 燃烧始点(点火提前角、T、P、混合气浓度等等、辛烷值)
汽油机各工况下对可燃混合气浓度的要求
汽油机各工况下对可燃混合气浓度的要求汽油机作为内燃机的一种,是目前交通工具和机械设备中最常见的动力装置之一。
在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可燃混合气的浓度是非常重要的参数之一。
可燃混合气浓度不仅会直接影响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还会对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排放性能和耐久性产生重要影响。
汽油机在不同的工况下对可燃混合气的浓度要求也各有不同,下面我们来逐一探讨。
1. 怠速工况下对可燃混合气浓度的要求在怠速工况下,发动机的负荷较低,需要燃烧的空气量也相对较少。
此时,如果可燃混合气的浓度过低,容易导致发动机不稳定运转甚至熄火。
怠速工况下对可燃混合气浓度的要求一般较高,通常在13:1到15:1之间,以保证燃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高速高负荷工况下对可燃混合气浓度的要求在高速高负荷工况下,发动机需要更多的动力输出,因此对可燃混合气的需求量也相对较大。
此时,如果可燃混合气的浓度过高,容易导致爆震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和耐久性。
高速高负荷工况下对可燃混合气浓度的要求一般较低,通常在12:1到13:1之间,以防止爆震的发生。
3. 启动和加速工况下对可燃混合气浓度的要求在启动和加速工况下,发动机需要迅速提供足够的动力输出,因此对可燃混合气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此时,如果可燃混合气的浓度不能迅速达到要求,会导致启动困难或者加速不畅。
启动和加速工况下对可燃混合气浓度的要求一般较高,通常在11:1到12:1之间,以确保发动机可以迅速提供足够的动力输出。
汽油机在不同工况下对可燃混合气浓度的要求各有不同,但总体来说,合理控制好可燃混合气的浓度是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和提高燃烧效率的关键之一。
在实际的汽车和机械设备维护中,合理调整和控制可燃混合气的浓度将会对提高动力输出、降低排放和延长发动机寿命产生积极的影响。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汽油机的运行过程中,对可燃混合气浓度的合理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控制可燃混合气的浓度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尾气排放,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十大易燃易爆的气体
#十大易燃易爆的气体气体在生产、运输和使用的过程中,都会产生燃爆危险。
一些化学气体由于其物化性质及化学反应活泼性的影响,可能会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危害。
以下是排名不分先后的十种易燃易爆的气体:##1. 炔烃炔烃是含有碳-碳三重键的有机化合物,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市面上出售的乙炔是一种炔烃化合物,由于其具有高度的反应活泼性,已被列为危险气体。
##2. 氢气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具有极高的易燃和易爆特性。
只要空气中氢气的浓度达到4%到75%,就会发生爆炸。
##3. 氧气氧气是一种氧化剂,可以使被氧化物质发生燃烧。
氧气浓度在21%到95%时,会形成易爆炸的混合气。
##4. 氯气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只需与空气中含氧量达10%以上,就会发生爆炸。
氯气具有一种刺激性的气味,最低浓度可浸泡在水中发生反应并生成氢氯酸。
##5. 氨气氨气是一种有毒气体,但也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气体。
氨气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浓度达到15%时具有爆炸危险。
##6. 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易燃气体,它具有刺激性气味,小时浓度对人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标准是1ppm,对于环境和健康都具有很大的威胁。
##7. 甲烷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天然气,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都具有燃爆危险性。
甲烷是火灾和爆炸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8. 乙烯乙烯是一种无色易燃气体,它可以和许多氧化剂相反应,很容易引起燃烧。
乙烯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浓度在2%到32%时,能够形成易爆炸的混合气体。
##9.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它和空气中的氧气混合良好,形成易燃易爆的混合气体。
一氧化碳是许多火灾的原因,一氧化碳中毒也是危及人类生命的问题。
##10. 溴气溴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可以和许多有机物反应形成易燃易爆的混合物。
溴气对人体呼吸、消化、神经、造血系统等都有影响,尤其是对眼睛和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
以上是十大易燃易爆的气体,使用和储存这些物质时一定要加以小心。
影响汽油机换气和燃烧过程的因素
影响汽油机换⽓和燃烧过程的因素关键词:压缩⽐(Cohpression ratio),配⽓相位:(Vale —timing diagram),最⾼燃烧压⼒(Max. effective combustion pressure ),点⽕提前⾓(Ignitiong advance angle )摘要:对于现代的汽车,⼈们对它的要求不仅仅只局限于其动⼒性的好坏,⽽是兼顾其经济性和排放性。
⼀辆汽车的发动机性能如何让就直接关系到整车的性能好坏。
在影响汽车性能的诸多因素中,发动机的换⽓及燃烧过程的地位尤为突出。
本⽂将从汽油机的使⽤以及结构⽅⾯分析影响汽油机换⽓和燃烧过程。
⼀影响汽油机换⽓过程的因素对充⽓效率的影响=η1/)1(-ε×(εp a /t a -p r /t r )1.发动机在实际⼯作中的进⽓压⼒p a 主要受进⽓道的影响。
设进⽓系统的阻⼒为p f 近期过程中的⽓体密度为ρ,进⽓管道内的⽓体流速为v 三者满⾜这样的关系pf=vv λρ/2.所以发动机的进⽓阻⼒与⽓体的密度,⽓体速度,和进⽓管道内壁的摩擦系数关系密切。
①进⽓管道的阻⼒主要取决于进⽓管道的长度,横截⾯积以及其内表⾯的粗糙度。
进⽓管道的长度越长⽓体的动能损失越多,到达到达⽓缸内的⽓体压⼒就会越⼩。
进⽓管的横截⾯积越⼩⽓体流速越快,但是在管壁粗糙度⼀定的情况下⽓体与管壁之间的压⼒就越⼤,⽓体在管内的能量损失就越⼤(⽓体因摩擦⽽能量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从⽽导致进⽓压⼒下降。
另外,进⽓管的形状也会对进⽓压⼒产⽣⼀定的影响。
管路的弯路越少⽓体能量损失越少。
②⼤⽓中的⽓体进⼊进⽓道时要经过空⽓滤清器,这就使得进⽓阻⼒增加,使⽓体在进⼊进⽓道之前就先损失了部分动能。
③其次,汽车在海拔较⾼的地区⾏驶时。
由于海拔的影响,⽓体本⾝的密度⼩,⼤⽓压较低。
这就从⽓体的源头殇降低了进⽓压⼒。
④在使⽤化油器的汽车中,燃油是利⽤进⽓道空⽓流速⾼压⼒低的原理从化油器嘴中被吸出的。
混合气体MSDS牌1
手防护:戴一般防护手套。
其它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
泄漏 处理
切断气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处理泄漏事故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若气瓶泄漏而无法堵漏时,将气 瓶移至空旷安全处放空。 废弃物性质:无害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直接排入大气。
贮运
包装分类:Ⅲ
UN 编号:1956
包装方法:钢质无缝气瓶
储运条件:运输时戴好气瓶瓶帽及防震胶圈,避免抛、滚、滑和撞击,防止曝晒。储存于通风库房,远离火
稳定性:稳定
爆炸上限(%)无
禁忌物:无
引燃温度(℃):无
最小点火能(mJ):无
危险特性:混合气本身不燃烧,但盛装混合气容器遇明火高温可使器内压力急剧升高至爆炸,应用水冷却火
中容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消防措施:用水冷却火中容器,用着火环境相适应的灭火剂。
急性毒性:无资料。
慢性毒性:本身无毒。空气中浓度高时有窒息危险。窒息症状表现为,最初出现呼吸加快注意力减退,肌肉
运动失调,继尔出现判断力下降,失去所有感觉情绪不稳,全身疲乏,进尔出现恶心呕吐衰弱,意识丧失,
痉挛,昏睡,以致死亡。
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混合气本身无毒,但在高浓度时有窒息作用。当空气中混
合气浓度高于 33%时就有窒息的危险。当混合气浓度超过 50%时,出现严重症状,浓度达到 75%以上时,
混合气体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标识
理化 性质
燃烧 爆炸 危险 性
毒性 对人 体危 害 急救
防护
中文名:氩-二氧化碳混合气体
英文名:Argon Carbon dioxide
浓度(纯度):氩 80%(V/V)二氧化碳 20%(V/V)
三种混合气浓度计算公式
三种混合气浓度计算公式混合气体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气体。
混合气体的浓度是指混合气体中每种气体的体积分数或体积百分比。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混合气体的浓度,以便进行相关的实验或工程设计。
下面将介绍三种常用的混合气浓度计算公式。
一、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计算公式。
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是指混合气体中每种气体的体积与混合气体总体积之比。
设混合气体中含有的两种气体分别为A和B,它们的体积分别为V_A和V_B,混合气体的总体积为V。
则混合气体中每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体积分数 = (V_A / V) × 100% 或 (V_B / V) × 100%。
其中,V_A和V_B分别表示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气体A和B的体积,V表示混合气体的总体积。
这个公式非常简单,只需要知道每种气体的体积和混合气体的总体积即可计算出每种气体的体积分数。
二、混合气体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
混合气体的质量分数是指混合气体中每种气体的质量与混合气体总质量之比。
设混合气体中含有的两种气体分别为A和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_A和m_B,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为m。
则混合气体中每种气体的质量分数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质量分数 = (m_A / m) × 100% 或 (m_B / m) × 100%。
其中,m_A和m_B分别表示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气体A和B的质量,m表示混合气体的总质量。
这个公式和体积分数的计算公式类似,只需要知道每种气体的质量和混合气体的总质量即可计算出每种气体的质量分数。
三、混合气体的摩尔分数计算公式。
混合气体的摩尔分数是指混合气体中每种气体的摩尔数与混合气体总摩尔数之比。
设混合气体中含有的两种气体分别为A和B,它们的摩尔数分别为n_A和n_B,混合气体的总摩尔数为n。
则混合气体中每种气体的摩尔分数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摩尔分数 = (n_A / n) × 100% 或 (n_B / n) × 100%。
混合气告知卡
窒息性气体,容器损漏时,该液体能迅速蒸发造成空气中二氧化碳过饱和,在密闭容器中可将人窒息死亡;无毒,但空气中浓度超过3%以上,能出现呼吸困难、头痛、眩晕、呕吐等;10%以上时,出现视力障碍、痉挛、呼吸加快、血压升高、意识丧失;35%以上时,则出现中枢神经的抑制、昏睡、痉挛、窒息致死;长期反复接触该物质可能对承受力有影响,引起情绪波动和烦躁不安;液态二氧化碳在常压下迅速气化,造成局部低温,可引起皮肤或眼睛严重的低温灼伤。
危险性标志爆炸性
接触后表现:
混合气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危险特性:
可燃、暴晒或搬运时猛甩,遇高温,容器内压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
现场急救措施:
吸入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眼睛与液体接触发生冻伤时,用大量水冲洗,就医治疗。
身体防护措施:泄露增大有开裂爆炸的危险。
处理人人员戴上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戴全身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查后再用。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泄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合气浓度
一、混合气浓度的概念
汽油和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在某个比例范围内,混合气可以被点燃,并能够实现火焰传播,我们把这样的混合气称为可燃混合气。
1、可燃混合气浓度的表示方法
空燃比
过量空气系数
2、火焰的传播极限范围用过量的空气系数表示为0.4-1.4
3、经济的混合气浓度用过量的空气系数表示为1.05-1.15
4、功率的混合气浓度用过量的空气系数表示为0.85-0.95
5、混合燃效的位置
二、汽油机不同工况对可燃混合气的要求
1、起动工况
2、怠速工况
3、小负荷工况
4、中等负荷工况
5、大负荷及全负荷工况
6、加速工况
7、减速工况
三、小结
发动机在不同的工况下对混合气浓度有不同的要求,我们要紧紧的抓住温度对汽油的影响,废气对混合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