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制度汇编.pptx
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PPT课件
![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c6adf9c1c708a1284a44ca.png)
革命烈士家属 以及牺牲、病故军人 的家属优待
革命伤残军人优待
现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家属优待
复员、退伍军人优待
(四)退役及离退休安置制度
退役军人就业制度
离退休军人的安置
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原则 (1)回原籍安置的原则 (2)军队和地方双方配合培训原则 (3)妥善安置原则
离退休军人的安置 离退休安置是向直接从军队现役中离退休军 人提供的保障措施。 实施对象包括:离休、退休的干部,落实政 策改退休的原军队干部,退休的志愿兵,退 休的军队无军籍职工。 其中,离休干部的一部分由军队安置,其他 全部由民政部门接收安置。
三、社会优抚制度及其体系
优抚,是“优待”和“抚恤”的简称。 社会优抚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按照规定, 对法定的优抚对象提供确保一定生活水平的 资金和服务,是一种带有褒扬和抚慰性质的 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优抚的根本目标是弘扬社会正义和体现 社会需要。
(一)中国的优抚体系
中国的优抚体系
二、社会福利的类型与结构
职工福利的特点与内容 职工福利的特点: (1)以业缘关系为标志 (2)以普遍性原则,满足职工共同需要 (3)资金来源于企业赢利 职工福利的内容:福利津贴、福利设施和福 利服务。
住房是一种特殊商品,其特性: 其一,住房是一种复杂的商品 其二,住房的空间固定性 其三,住房价格昂贵 其四,住房的使用寿命长 其五,住房是现代社会中居民个人和家庭正 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品
政府的住房福利措施 一是政府对住房提供直接支付或转移支付,即以多 种形式提供住房补贴,包括:需求补贴,如收入和 房租补贴;供给补贴,即通过土地成本、建设成本 以及对建筑企业的税收优惠等形式实行补贴;住房 金融的补贴,如利率、税收、增值与折旧的特殊处 理等。 二是国家做出政策性规定,要求住房建设必须划出 一定数量的住房以低于市场价格出售给低收入家庭, 或者政府直接兴建经济房屋(也称廉价房屋或福利 房屋)定向出售给低收入家庭。
第9章 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
![第9章 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https://img.taocdn.com/s3/m/73d83a3a3968011ca30091f7.png)
卫生保健与医 疗的区别
文化康乐福利 设施的内容
初级卫生保健 是社会福利的 内容
文化康乐福利 的认定条件
(二)职工福利:特点
职工福利以业缘关系为标志 职工福利一般按照 普遍性的原则向职工提供 职工福利的资金 来源于企业盈利
职 工 福 利 的 特 点
(二)职工福利:内容
福 利 津 贴
福 利 设 施
福 利 服 务
住房福利是政府 利用国家和社会的 力量,为居民,尤 其是中低收入家庭 提供具有适当水平 的住房的措施。
一是政府对住房提供直接 支付或转移支付,即以多 种形式提供住房补贴
二是国家做出政策性规定,要求住 房建设必须划出一定数量的住房以 低于市场价格出售给低收入家庭, 或者政府直接兴建经济房屋(也称 廉价房屋或福利房屋)定向出售给 低收入家庭。
(四)老年人福利
老年福利 的 内 容
老年福利津贴 是一种福利性 养老金计划,这种 计划为所有超过一 定年龄(一般为高龄) 的社会成员提供养 老金,不管他们的 收入水平、就业状 况或经济来源如何
老年保健
老年疾病预防 老年人医疗服务 群众性体育活动 家庭护理和保健 社交活动
(五)残疾人福利
残疾人 就 业 残疾人 教 育 残疾人 康 复 残 疾人 环境建设
第九章 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
本章内容
1
一、社 会 福 利
2
二、社 会 优 抚
一、社会福利
公益性福利 职工福利
住房福利
社会福利 的内容
妇女和 儿童福利
残疾人福利
老年人福利
(一)公益性福利
教 育 福 利 卫生保 健福利 文化康 乐福利
增加教育支出 是增进平等和 协调效率的最 重要的途径。 国民基础义务 教育构成教育 福利的主体。
社会福利 PPT课件
![社会福利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bb91bfb0717fd5360cdc61.png)
中国
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为增进与完 善社会成员尤其是困难者的社会生活而 实施的一种社会制度,旨在通过提供资 金和服务,保证社会成员一定的生活水 平并尽可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公共福利:对全体社会成员 特殊社会福利:对老年人、残疾人、妇 女、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
二、社会福利的特征
政府的主导性 对象的全民性 目标的高层次性 实现形式的多样性 权利义务的不对等性
上海空巢老人调查-长风二村
/v/b/197361221269270813.html
上海闸北区将24小时“跟踪” 独居老人
为随时掌握全区945位独居老人安危,日前闸北区政府斥资40万元, 在本市率先组建了一支由36人组成的独居老人巡视报告队。试图 防止老人在家中去世无人知晓,突发疾病又得不到及时的救助这 类悲剧. “倘若24小时联系不上自己负责照看的老人,也不见踪影,我们 会将异常直接反馈到居委以及相关部门。”作为一名独居老人巡 视报告员,彭浦新村的厉静华每天的任务便是和31名老人取得联 系,要么通话,要么直接上门打个照面,以确认老人平安无事。 按照规定,巡视报告员一周内必须与每位老人至少见面3次, 其将主要了解独居老人的安危情况。如果老人提出有关的生活需 求,巡视报告员也将尽力帮助联系落实。 除上述要求外,巡视报 告员还需将每次联系情况记录在案,并由老人在联系册上签名或 盖章。老人若发生突发险情,巡视报告员还将及时处理并上报相 关部门。此外,巡视报告队员每月还需对老人的生活、身体状况 作简要点评,并递交到所属街道(镇)老龄办。 据了解,目前,36名独居老人巡视报告队员由辖区内品行端正 的再就业人员组成,其月工资为600元。
第9章 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
![第9章 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https://img.taocdn.com/s3/m/8b696fcb58f5f61fb7366695.png)
9.1 社会福利
住房福利:性质与特征 1 2 住房是一种复杂的商品。 住房的空间固定性。
3
4 5
住房价格昂贵。
住房的使用寿命长。 住房作为居住生活空间是无法替代的。
9.1 社会福利
住房福利
住房福利的性质与特征: 住房福利是政府利用 国家和社会的力量,为居 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 提供具有适当水平的住房 的措施。 一是政府对住房提供直接支付或转 移支付,即以多种形式提供住房补 贴 二是国家做出政策性规定,要求住 房建设必须划出一定数量的住房以 低于市场价格出售给低收入家庭, 或者政府直接兴建经济房屋(也称 廉价房屋或福利房屋)定向出售给 低收入家庭。
福 利 服 务
职工福利的内容
9.1 社会福利
妇女和儿童福利:对妇女的特殊保护和照顾
1 2
以生育津贴为主的特殊津贴与照顾
妇女的劳动保护 为妇女提供福利设施和福利服务
3
9.1 社会福利
妇女和儿童福利:儿童福利
儿童福利
广义的儿童福利 涉及儿童的保 护、养育、教育、 卫生保健等许多方 面。 狭义的儿童福利 对孤儿、弃 婴以及伤残儿童的 收养、治疗、教育 和康复等综合性措 施以及提供的相关 设施和服务。
实施对象包括: (1)离休、退休 的干部 (2)落实政策改 退休的原军队干 部 (3)退休的志愿 兵,退休的军队 无军籍职工。
(2) 伤残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抚
恤
(3) 伤残抚恤待遇
9.2 社会优抚
退役及离退休安置制度
退役军人就业制度 就业安置原则: (1)回原籍安置 的原则。 (2)军队和地方 双方配合培训的原 则。 离退休军人的安置
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
《规定》包括: (1)伤病残军人退 役安置方式 (2)一次性安置补 助费 (3)责任追究制度
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制度汇编
![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制度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e065975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3.png)
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制度汇编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制度是国家为保障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而建立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
通过对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制度的汇编,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这些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情况。
社会福利制度是指国家为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和提供社会保障而设立的一系列保障机制。
这些机制包括社会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住房保障制度、教育补贴制度等。
社会保险制度是最基本的社会福利制度之一,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
这些保险制度的设立,可以为人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障,增加人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另外,医疗保险制度是保障人们健康的重要制度,它为人民提供了医疗费用的报销和补贴。
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改善人们的医疗条件,提高医疗服务的普及率和质量。
同时,住房保障制度是国家为解决住房问题而设立的一项制度,通过提供住房补贴、贷款优惠等方式,为人民提供了更好的住房条件。
教育补贴制度是为了解决人民教育问题而设立的一项制度。
它为贫困家庭提供教育补贴,帮助他们解决子女教育问题。
同时,教育补贴制度还鼓励优秀学生,为他们提供奖学金和资助机会,提升人们的教育水平和竞争力。
社会优抚制度是为特定群体设立的一系列优抚政策和措施。
这些特定群体包括退伍军人、残疾人、孤儿、留守儿童等。
为退伍军人提供优抚待遇,是国家对军人贡献的肯定和对其家属的关怀。
残疾人优抚制度是为了保障残疾人的基本权益和尊严而设立的一项制度。
它包括康复服务、就业安置、义务教育补贴等,旨在帮助残疾人实现自身发展和融入社会。
此外,孤儿和留守儿童是社会优抚的重点对象。
国家通过建立孤儿院、优化寄养家庭制度等方式,为这些孩子提供保障和关爱,让他们健康成长。
同时,还通过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
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制度的汇编工作,是对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政策的梳理和整理。
通过对这些制度内容和实施情况的了解和学习,可以更好地优化和完善社会福利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和利益。
【优质】章社会优抚PPT资料
![【优质】章社会优抚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9e18f80af1ffc4fff47acc0.png)
享受的社会保障的待遇也较优厚,一般是要保证其生活水平相当 或略高于当地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 • 3.保障性质的褒扬性 • 军人享受的社会保障不只是物质上的,同时还有精神上的保障。 国家通过在全社会宣传有贡献者的特殊功绩和高尚品格,给有贡 献者以某种带有褒扬性质的特殊的称号。
4.退役军人安置
1、社会优待• 手段退包役括 军人安置指国家和社会依法对退出现役的军人提供就业岗位 它(是2)国对家退和伍社军会人或依实照居行法就律住业规安条定置,件是对我军,国人社以和会烈优使军抚属他制给度们予的物一尽质个照快重顾要适、方生面应活。和社工会作安的置以军及人精神保抚慰障等的制特度殊保。障制度。
一次性抚恤是指国家按规定一次性发给抚恤对象抚恤金的制度。 请问:当地民政部门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 农村籍义务兵退役后,实行“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安置 。
三、社会优抚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趋势
4、社会优抚的保障水平较高,所实施的保障()水准不低于一般保障对象的平均水平 三、社会优抚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趋势
• 定期抚恤是指国家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家属按一定标准,按月发给 抚恤金的制度。
2.伤残抚恤
• 伤残抚恤指国家对因战、因公、因病致残的现役军人,根据其丧 失劳动能力及影响生活的程度,提供物质保障的抚恤形式。
• 伤残抚恤分两种:伤残抚恤金和伤残保健金。
• 伤残抚恤金对指退出现役后没有参加工作的革命伤残军人,由民 政部门发给伤残抚恤金;
• 伤残保健金是指革命伤残军人退出现役后参加工作或者享受离退 休待遇,由民政部门发给伤的。
• 伤残抚恤金一般要高于伤残保健金。
《社会福利制度》PPT课件
![《社会福利制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52e44259eef8c75fbfb395.png)
ppt课件
4
(二)社会福利的定义
从广义上来说,社会福利是指同改善公民生活素质、 促进社会发展与提高社会总体文明水平相关的一切物 质、活动与相关服务。
从狭义上讲,社会福利则是指国家(或政府)针对社会 中有特殊需要的个人和群体提供的津贴、物质和社会 服务。
制度平台 给付系统
服务系统
专业设置
社会保障
社会工作
(给付评估) (专业服务)
直接服务
ppt课件
间接服务
27
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是社会福利制度中的服务( )体系。
A.传递 D.整合
B.分配
C.引导
ppt课件
28
社会工作作为社会福利服务的传递体系,其 作用与意义:
第一,社会福利资源与分配和政策实施需
社会福利理念、经济发展程度、意识形态与社 会工作专业化水平,基本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或 地区社会服务的专业化水准。
ppt课件
31
( )基本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服 务的专业化水准。
A.社会福利理念 B.经济发展程度 C.意识形态
D.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 E.教育发展水 平
ppt课件
32
当代社会福利模式:
ppt课件
37
当今发达资本主义福利基本上可以分为三 类,其中包括以( )等为代表的自由主义 福利国家。
A.德国 D.日本
B.北欧国家
C.英美
ppt课件
38
(二)工业化进程与福利国家的发展
1.工业化进程对社会福利发展的影响 2.产业革命的发展及其社会后果 3.工业化进程中社会福利发展模式的发展
《社会优抚概述》课件
![《社会优抚概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abf02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54.png)
06
社会优抚的未来展 望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优抚面临着保障水平提升、服 务体系完善、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挑战。
机遇
随着政府对民生保障的重视和投入的增加,社会优抚事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 遇,有望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服务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
未来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持续推进改革与创新
改革管理体制
优化社会优抚管理体制,明确 各级政府职责,加强部门协作
,提高服务效能。
创新服务模式
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如社区服 务、居家养老等,满足老年人 等优抚对象的生活需求。
强化人才培养
加强社会优抚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 务能力。
完善法律法规
完善社会优抚相关法律法规, 保障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促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战争、自然灾害等,社会优抚能够为 受影响的民众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和支持。这种救助不仅 能够缓解民众的困境,还能够稳定社会情绪,防止因突发事 件引发的社会动荡。
体现国家责任,彰显社会公平
社会优抚是国家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 体现,它彰显了国家对军人和民众的 关心与负责态度。通过实施优抚政策 ,国家向民众传递了一个信息:国家 重视每一位为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做 出贡献的人,并愿意为其提供相应的 保障和支持。
内容
抚恤包括定期发放抚恤金 、提供医疗保障、发放遗 属抚恤金等,具体措施根 据不同情况而有所不同。
安置
定义
内容
安置是指国家依法给予特定对象,如 退役军人、残疾军人等,提供就业、 教育、住房等方面的帮助和扶持。
安置包括提供就业指导、教育培训、 住房补贴等,具体措施根据不同对象 的需求而有所不同。
第七章残疾人社会福利《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PPT课件
![第七章残疾人社会福利《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84674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0.png)
二、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存在的主要问题
(1)残疾人社会福利实施中依然存在严重的行政 化现象。 (2)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水平低,供需矛盾突出。 (3)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的筹资渠道单一,保障 基金的管理和运用较为混乱。 (4)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尚未走上规范化与法制 化的轨道。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二)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内容
残疾人社会福利
残疾人保障 残疾人预防
残疾人康复
残疾人救助 残疾人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初级预防 次级预防
医疗康复 心理康复 职业康复 社区康复 社会康复
残疾人教育 残疾人文化
三、残疾人福利相关理论
在不同时期,人们对于为什么要实施残疾人社会福利 有不同的看法,或者说有不同的价值理念。具体来说,关 于实施残疾人社会福利的价值理念主要有以下三种。 1.供养理论 2.回归社会论 3.增能理论 现代普遍取得共识的残疾人社会福利理念为: ①平等、参与和共享; ②机会均等和全面参与; ③康复重于救助; ④强调社会责任。
单纯福利型模式。根据我国1987年的全国第一次残疾 人抽样调查,在15岁以上的残疾人中,丧失劳动能力的人 大约占到30%,除此,还有15.83%的1岁~14岁的尚无 劳动能力未成年残疾人,残疾人多且情况复杂。2007年全 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社会面临的伤残风险增加,残疾人口进入快速增长期;残 疾人家庭收入低,贫困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残疾人的基本 需求与已经提供的服务间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国的残 疾人社会福利还必须以单纯福利型模式作为补充。其形式 主要有:①福利院;②残疾人之家;③残疾人日间护理中 心等。从长远来看,这些模式和形式都应该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的力量,最大 限度地提高残疾人社会福利的水平。
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制度汇编(PPT 53张)
![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制度汇编(PPT 53张)](https://img.taocdn.com/s3/m/cc53b7cd172ded630b1cb6bf.png)
福利改革:社会福利社会化
1978年中国实行从农村到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单位 制社会福利削减,社会福利社会化,国家、企业和个 人要共同承担社会福利的责任,有能力的就业者,要 通过个人购买保险来承担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我国实行的是一种剩余型社会福利模式和低水平混合 福利模式的综合体。
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是处于建构过程中,我们有意识 地积极地影响社会政策,对社会福利制度的设计与建 构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残疾人福利——康复服务
妇女儿童福利——庇护所
妇女儿童福利——儿童福利院
妇女儿童福利——托儿所
妇女儿童福利——幼儿园
青少年福利——青少年活动中心
教育福利——义务教育
教育福利——高校助学贷款
职业福利——员工旅游
社区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服务——社区食堂
社区服务——老年人就餐服务
3、社会化
4、主要是服务保障
5、普遍性
(四)社会福利制度的模式
1、剩余福利模式
2、制度福利模式
3、混合福利模式
1、剩余福利模式
即社会福利是社会对不能依靠自己满
足个人和家庭需要而提供收入和服务保障
的制度安排。其对象仅限于残疾人,无法
定抚养人的儿童和老年人等弱势群体。
2、制度福利模式
是指国家和社会为改善并不断提高社 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而采取的各 种具有经济福利色彩的各种社会政策措施。 其对象是全体公民,是为了提高全社会成 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社 会 福 利 制 度 框 架 老 年 人 福 利 残 疾 人 福 利
妇 女 儿 童 福 利
青 少 年 福 利
住 房 福 利
教 育 福 利
社 会 津 贴
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
![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https://img.taocdn.com/s3/m/53353b223169a4517723a376.png)
ASP公司:开办免费瑜珈班
在ASP公司,医疗、牙科、人寿保险每一样都不缺,多余的带薪 病假还可转发现金作奖励。在瑜珈运动盛行时,ASP公司及时开办了 免费的瑜珈班,让员工闲暇时能够开开心心地玩。公司相信,只要善 待员工,就可以提升总体服务素质。
2、妇女和儿童福利
• (1)妇女的特殊保护 • (2)儿童福利
• •
我国目前初步建立的以住房公积金、经济适用住房和 廉租住房为主要内容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
第二节 社会优抚
• 了解社会优待与社会抚恤制度所包含的内容
一、社会优抚制度及其体系
• (一)社会优抚的含义 • 优抚,是“优待”和“抚恤”的简称。 • 社会优抚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按照规定,对法定的优抚对 象提供确保一定生活水平的资金和服务,是一种带有褒扬和 抚慰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二)特定福利对象福利
• 1、职工福利 • (1)职工福利的特点: • 以业缘关系为标志 • 以普遍性原则,满足职工共同需要 • 资金来源于企业赢利 • (2)职工福利的内容:福利津贴、福利设施和福利 服务。
• Cisco公司:提供紧急医疗救助 Cisco公司有一项非常特别的福利项目,就是提供紧急医疗救助。 它由一家医疗服务机构提供24小时的紧急服务,保证员工可以在全球 范围内享受全天候的安全保障,服务内容甚至超出了医疗保险的范围, 包括急病和社会不安因素、人身意外等构成的危险等等,员工所遇到 的任何问题都能够通过打对方付费电话获得帮助。 惠普:加班可以打的回家 惠普对员工的上班时间实行弹性管理,如果员工有私事,一般可 以优先处理。员工可以以家中暖气试水为由晚到半天,甚至一天不上 班。员工如果因为加班,可以乘坐出租车回家,费用由公司报销,而 且可以享用免费晚餐。 摩托罗拉:提供带薪休假 摩托罗拉每年为员工提供80小时的带薪休假,以保证员工的身心 健康和良好的工作状态。
第二十五章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法律制度
![第二十五章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法律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adaf38fe518964bcf847cfe.png)
• 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要划定各自的支付范围,
分别核算,不得互相挤占。要确定统筹基金的
PPT文档演模板 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
第二十五章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法律 制度
(五)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 管理和监督机制
•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 用,不得挤占挪用;
•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筹 集、管理和支付,并要建立健全预决算制度、 财务会计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
• 社会救助制度具有下列特征:
• (一)社会救助的主体是国家和社会
• (二)社会救助是最低标准的社会保障
• (三)社会救助的对象是特定的
• 我国的社会救助主要包括灾难救助法律制度、
扶贫法律制度、农村五保供养法律制度和城市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等。第二十五章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法律
PPT文档演模板
制度
二、灾难救助法律制度
• 劳动行政部门接到企业的工伤报告或职工的工伤保险 待遇申请后,应当组织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进行调查取 证,在七日内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特殊情况 可以延长,但不得超过三十日。工伤认定的决定应当 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和企业。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十五章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法律 制度
(三)劳动鉴定和工伤评残
• 自然灾害救助通常称为“救灾”,是指国家和社会对 于因为自然灾害而造成的人口和家庭给予救助的制度。 广义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十五章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法律 制度
三、扶贫法律制度
• (一)扶贫的概念和概况 • (二)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 • (三)扶贫开发的方针与途径 • (四)扶贫开发的主要形式 • (五)扶贫开发的政策保障 • 1、信贷优惠政策; • 2、财税优惠政策 • 3、经济开发优惠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老年人福利 3、妇女儿童福利 5、住房福利 7、社会津贴 9、社区服务
2、残疾人福利 4、青少年福利 6、教育福利 8、职业福利
老年人福利——福利院
老年人福利——老年公寓
老年人福利——敬老院
残疾人福利——福利工厂
残疾人福利——聋人福利工厂
残疾人福利——特殊教育
残疾人福利——康复服务
(一)福利
是指能给人带来幸福的因素,其 中既包含物质的因素,也包含精神和 心理的因素。
(二)社会福利制度
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提供服务和现 金补贴等方式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各种 需要,并且使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随着社 会经济水平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制度。
(三)社会福利制度的特征
1、福利性 2、满足人们扩展的需要 3、社会化 4、主要是服务保障 5、普遍性
妇女儿童福利——庇护所
妇女儿童福利——儿童福利院
妇女儿童福利——托儿所
妇女儿童福利——幼儿园
青少年福利——青少年活动中心
教育福利——义务教育
教育福利——高校助学贷款
职业福利——员工旅游
社区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服务——社区食堂
社区服务——老年人就餐服务
社区服务——敬老服务
(四)社会福利制度的模式
1、剩余福利模式 2、制度福利模式 3、混合福利模式
1、剩余福利模式
即社会福利是社会对不能依靠自己满 足个人和家庭需要而提供收入和服务保障 的制度安排。其对象仅限于残疾人,无法 定抚养人的儿童和老年人等弱势群体。
2、制度福利模式
是指国家和社会为改善并不断提高社 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而采取的各 种具有经济福利色彩的各种社会政策措施。 其对象是全体公民,是为了提高全社会成 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3、混合福利模式
社会福利是一种制度设置,根本目的 有两个:帮助有困难的社会成员,维持其起 码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全体社会 成员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增进全民的社会 福祉。
二、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框架 (二)社会福利制度的形式 (三)社会福利制度的内容
(一)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框架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08:10:0108: 10:0108:10Monday, March 08, 2021
第十章
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制度Fra bibliotek第十章 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制度
第一节 社会福利制度 第二节 中国福利制度 第三节 社会优抚制度
第一节 社会福利制度
第一节 社会福利制度
一、社会福利制度概述 二、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内容 三、社会福利制度的历史发展
一、社会福利制度概述
(一)福利 (二)社会福利制度 (三)社会福利制度的特征 (四)社会福利制度的模式
福利改革:社会福利社会化
1978年中国实行从农村到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单位 制社会福利削减,社会福利社会化,国家、企业和个 人要共同承担社会福利的责任,有能力的就业者,要 通过个人购买保险来承担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我国实行的是一种剩余型社会福利模式和低水平混合 福利模式的综合体。
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是处于建构过程中,我们有意识 地积极地影响社会政策,对社会福利制度的设计与建 构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十章 作业
名词解释:社会福利、社会优抚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1.3.821.3.8Monday, March 08,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08: 10:0108:10:0108:103/8/2021 8:10:01 A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1.3.808:10: 0108:10Mar-218-Mar- 21
(二)社会优抚制度的特征
1、保障对象的特殊性 2、保障水平的优待性 3、保障待遇的激励性 4、保障体系的独立性
(三)社会优抚制度的作用
1、是国家稳定与发展的需要 2、是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3、是鼓舞士气、焕发民族精神的重要环节
二、社会优抚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死亡抚恤 (二)伤残抚恤 (三)社会优待 (四)退役安置 (五)社会褒扬
社会福利制度框架
老 年 人 福 利
残 疾 人 福 利
妇 女 儿 童 福 利
青 少 年 福 利
住 房 福 利
教 育 福 利
社 会 津 贴
职 业 福 利
社 区 服 务
(二)社会福利制度的形式
1、货币形式:社会机构提供社会津贴 2、实物形式:社会场所提供福利设施 3、服务形式:社会组织提供福利服务
(三)社会福利制度的内容
第三节 社会优抚制度
第三节 社会优抚制度
一、社会优抚制度概述 二、社会优抚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优抚制度概述
(一)社会优抚制度的概念 (二)社会优抚制度的特征 (三)社会优抚制度的作用
(一)社会优抚制度的概念
是指国家以法定的形式,通过政府 行为,对社会有特殊贡献者及其家属实 行的具有褒扬和优待抚恤性质的社会保 障制度。
三、社会福利制度的历史发展
二战前:从民间慈善救济到社会福利思 想的萌芽和初步制度化
二战后各国社会福利项目的扩展以及社 会福利制度的逐步完善
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
新中国以剩余型为的社会福利
1949年以后,计划经济和城乡二元户籍 制度模式下,形成以剩余型为主的社会 福利和以就业为基础的全民保障体系。 计划经济的社会福利服务是通过单位制 的行政管理推行完成,社会福利的承担 者是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一)死亡抚恤
1、抚恤性质:烈士 因公牺牲 因病去世
2、抚恤形式:一次性给付 定期给付
(二)伤残抚恤
1、未退出现役的,由部队发给残疾抚恤金 2、退出现役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发给抚恤金
(三)社会优待
1、生活优待:优待金、保留工作或承包地 2、医疗优待:残疾1-6级残疾军人医疗保障;
退出现役残疾军人7-10级旧伤复发享受工 伤保险待遇 3、交通及其他优待:优先购票,残疾军人凭 证半价或免费乘车。
(四)退役安置
1、非农户口退伍军人的就业安置 2、离、退休军人的养老安置 3、残疾军人的安置 4、农业农户口退伍军人的回乡安置
(五)社会褒扬
是指政府和社会各界为优抚对象提供 的各种优惠照顾措施以及授予优抚对象的 各种荣誉称号,节日的慰问和表彰,表达 人们对优抚对象的敬意,提高优抚对象的 荣誉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