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培训教材基础知识篇)
机器人入门简易操作培训
机器人入门简易操作培训
本文旨在为初学者介绍机器人的基本操作,以及相关知识和技术,为
其解决机器人操作过程中的问题提供指导。
一、机器人的基本知识
1、机器人的结构:机器人由三个重要部分组成:机械结构、控制系
统和传感器系统,机械结构提供机器人的形态、大小,控制系统用来控制
机器人,传感器系统用来收集当前环境的信息。
2、机器人的动作:机器人的运动机构由电机和伺服控制器构成,控
制器是机器人的核心,用于控制、程序、遥控等,它们通过接受视觉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等传感器信号来实现机器人的运动控制。
二、机器人的基本操作
1、准备工作:确认机器人使用环境,检查机器人组件,安装程序,
连接传感器,检查控制电源,搭建机器人底层硬件。
2、建立模型:根据机器人的结构和运动特性,使用编程工具建立模型,完成对关节的编程,模型是机器人在实际程序控制时的基础。
3、控制程序:设计可以实现机器人运动功能的程序,包括移动函数、定位函数、抓取函数等,程序控制是实现机器人应用的基础。
4、实际操作:以上步骤完成后,机器人就可以实际运行起来,开始
实现指定的任务。
2024年库卡机器人基础培训教材
库卡机器人基础培训教材库卡基础培训教材第一章:概述1.1库卡简介库卡作为工业领域的佼佼者,凭借其先进的控制系统、稳定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本教材旨在为读者提供库卡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使读者能够熟练掌握库卡的使用和维护。
1.2培训目标(1)了解库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库卡的编程方法和操作技巧;(3)熟悉库卡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知识;(4)具备独立进行库卡现场应用的能力。
第二章:库卡基本结构2.1本体(1)底座:用于固定,支撑整个系统;(2)臂部:由一系列关节组成,实现在空间中的运动;(3)末端执行器:用于安装工具,完成特定任务;(4)控制系统:负责整个系统的运行、监控和调试。
2.2控制系统库卡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硬件部分包括控制器、驱动器、传感器等;软件部分则包括编程软件、调试软件和监控软件等。
控制系统负责实现的精确运动、协调各个关节的动作以及与外部设备的通信。
2.3传感器与视觉系统库卡配备有多种传感器和视觉系统,用于获取环境信息和工件数据,实现对运动的精确控制和调整。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力传感器、位置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等。
第三章:库卡编程与操作3.1编程基础(1)结构化编程: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程序的组织和管理;(2)面向对象编程:支持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3)丰富的指令集:提供丰富的指令集,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
3.2编程实例本节将通过一个简单的编程实例,介绍库卡的编程方法和操作步骤。
实例任务:使用库卡搬运一个工件从A点至B点。
(1)启动编程软件,新建一个程序;(2)编写程序代码,实现的运动控制和工件搬运;(3)将程序至控制器,进行调试和优化;(4)完成调试后,执行程序,观察的运行情况。
第四章:库卡安全操作与维护保养4.1安全操作规程(1)开机前检查:检查及其周边设备是否正常,确保安全防护装置齐全;(2)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发生意外事故;(3)关机后:关闭电源,清理现场,做好设备保养工作。
2024版(完整版)ABB机器人培训
(完整版)ABB机器人培训•机器人基础知识•ABB机器人硬件组成•ABB机器人软件编程目录•ABB机器人应用案例•ABB机器人维护与保养•ABB机器人未来发展趋势机器人定义与分类机器人的定义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动执行任务的机器系统。
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机器人的分类根据应用领域和技术特点,机器人可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
其中,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能自动执行工作,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
工业机器人发展历程第一代机器人示教再现型机器人,主要由机器手控制器和示教盒组成,可按预先引导动作记录下信息重复再现执行。
第二代机器人感觉型机器人,如装有视觉、听觉、触觉传感器的工业机器人,能准确识别工作环境,进而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动作。
第三代机器人智能型机器人,是理想中所追求的最高阶段,智能型机器人不仅是感觉型机器人,还具备对于周围环境做出反应,用中央计算机控制其本身的运动和行动,如控制和调节机器人的行动、计划、协调、理解和推理等。
01 02 03公司背景ABB集团是全球电气产品、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的领先供应商。
自1988年第一台ABB机器人诞生,ABB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积累已超过30年。
技术实力ABB拥有当今最多种类的机器人产品、技术和服务,是全球装机量最大的工业机器人供货商。
ABB强调的是机器人本身的整体性,以其六轴机器人来说,单轴速度并不是最快的,但六轴一起联合运作以后的精准度是很高的。
应用领域ABB机器人广泛应用在焊接、装配、铸造、密封涂胶、材料处理、包装、喷涂、精加工等领域。
同时,ABB还提供一系列的应用软件和外围设备,包括各类传感器和先进的柔性生产设备等。
ABB机器人简介控制器类型及功能IRC5控制器ABB机器人最新的控制器,具有高性能、紧凑和灵活的特点。
机器人基础教育培训教材(PPT 116页)
(见基础教材32页)
78
程式内容复制、剪切、贴上 和反向贴上
• 复 制:复制一指定范围到暂存区 • 剪 切:从程式中复制一指定范围到暂存区,并
在程式中删除 • 贴 上:将暂存区之内容插入程式中 • 反向贴上:将暂存区之内容反向插入程式中
联盟并立 共同成长*立 共同 成长*立 共同成长*立 共同成
(详见基础教材36页79)
21
成长*立 共同成长*立 共同成
联盟并立 共同成长*立 共同
22
成长*立 共同成长*立 共同成
(二) 手动操作机器人
联盟并立 共同成长*立 共同
23
成长*立 共同成长*立 共同成
安全注意事项
● 开机前应确保本体动作范围内无人无杂物
● 检查控制箱与本体及与其他设备连接是否正确
● 检查供给电源与机器人所需电源相匹配
安全模式
联盟并立 共同成长*立 共同
41
成长*立 共同成长*立 共同成
运转方式
联盟并立 共同成长*立 共同
42
成长*立 共同成长*立 共同成
机器人状态
联盟并立 共同成长*立 共同
43
成长*立 共同成长*立 共同成
换页显示
联盟并立 共同成长*立 共同
44
成长*立 共同成长*立 共同成
联盟并立 共同成长*立 共同
● 检查各个急停和暂停按钮,确保其功能有效
● 本体运转时,严禁人或物进入其工作范围之内
其他安全注意事项详见基础教育训练教材相关内容
联盟并立 共同成长*立 共同
24
成长*立 共同成长*立 共同成
正确开机步骤
● 打开变稳压器【电源开关】,按下电源【启动】 ● 打开控制箱【电源开关】,按照教导器画面上提
机器人基础知识培训
总之,ABB机器人基础培训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不仅可以帮助学员掌握机器 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还可以提高学员的职业竞争力和应用能力。如果大家 想要了解和掌握机器人技术,不妨考虑参加ABB机器人基础培训,为大家的未来 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期货的概念
期货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是指在期货交易所内买卖标准化合 约的一种交易方式。期货交易的标的物是各种商品或金融工具,如股票、外汇、 债券等。期货交易的目的是为了规避价格波动风险,或者进行投机以获取更高的 收益。
2、套利交易策略:通过同时进行多个相关合约的买卖,以获取价差收益。 3、投机交易策略:通过预测市场走势,进行单边买卖以获取利润。
4、风险管理:合理控制仓位、设置止损点位、及时调整交易策略等,以降 低市场风险和提高收益稳定性。
五、结论
期货市场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投资领域,对于初学者来说需要掌握基本 的期货知识和交易技能,同时要有充分的风险意识和管理能力。通过深入学习和 实践经验积累,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并实现稳健的投资收益。
机器人基础知识培训
目录
01 一、机器人是什么?
03 三、机器人的种类
02
二、机器人的组成部 分
04
四、机器人的未来发 展
目录
05 五、如何学习和使用 机器人?
07 参考内容
06 六、总结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技术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工业 生产到家庭服务,从医疗保健到娱乐休闲,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果大家 对机器人技术感兴趣,或者想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充满创新和机遇的领域,那么大 家就来对了地方。
5、动手实践:实践是理解和使用机器人的关键步骤。你可以通过制作简单 的机器人项目来锻炼你的技能和知识。
Fanuc_Robot_Basic_Training FANUC机器人培训教材(基本)
Fanuc_Robot_Basic_Trning FANUC培训教材(基本) Fanuc_Robot_Basic_Trning FANUC培训教材(基本)
第一章: 介绍
1.1 FANUC的背景和发展历史
1.2 FANUC的应用领域
1.3 FANUC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组成
第二章: 安全
2.1 安全标准和规定
2.2 安全防护装置的使用和维护
第三章: 控制系统
3.1 控制系统的组成
3.2 控制器的操作和编程
3.3 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指令
第四章: 运动学
4.1 的坐标系和姿态表示
4.2 的运动学原理和运动控制
第五章: 传感器和视觉
5.1 传感器的种类和功能
5.2 视觉系统的原理和应用第六章: 操作与维护
6.1 操作界面和操作流程
6.2 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6.3 的保养和维修
第七章: 编程实例
7.1 基本动作的编程实例
7.2 应用案例分析
第八章: 安全操作规程
8.1 操作安全规程和注意事项8.2 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附件:
1.FANUC操作手册
2.FANUC编程实例
3.FANUC故障排除手册
法律名词及注释:
1.安全标准和规定:指相关法律法规中对于安全的要求和规范。
2.控制器:控制系统中的核心部件,用于控制的动作和运行。
3.编程语言:用于编写控制程序的计算机语言,包括指令和语法规则。
4.传感器:用于获取周围环境信息的装置,如力传感器和视觉传感器。
5.操作界面:用于人机交互和操作的界面,通常包括触摸屏和按键等设备。
2024版机器人基础知识培训
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将具备更加智 能的决策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
环境和任务需求。
输入 感知标能题力增
强
未来的机器人将具备更加敏锐的感知能力,包括视觉、 听觉、触觉等多方面的感知能力,以便更好地感知和 理解周围环境。
人工智能化
协作能力提 升
未来的机器人将更加注重柔性化设计,以适应不同场 景和任务需求。例如,模块化设计可以让机器人根据
05
机器人导航与定位技术
路径规划与避障算法
A*算法
避障算法
基于启发式搜索的路径规划算法,通 过评估函数找到从起点到终点的最优 路径。
包括基于传感器的实时避障和基于地 图的全局避障,确保机器人在运动过 程中能够安全避开障碍物。
Dijkstra算法
适用于无权图的单源最短路径问题, 通过逐步扩展已知最短路径来找到目 标路径。
机器人基础知识培训
目 录
• 机器人概述 • 机器人基本原理与结构 • 机器人编程与控制技术 • 机器人视觉与感知技术 • 机器人导航与定位技术 • 机器人交互与智能服务技术
01
机器人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动执行任务的机器系统。它们可以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 通过控制器进行决策,并通过执行器执行动作。
惯性矩阵
反映机器人连杆质量分布对关节驱动力或驱 动力矩的影响。
重力项
由于机器人连杆重力对关节驱动力或驱动力 矩的影响。
机器人传感器与执行器
传感器类型
包括内部传感器(如编码器、陀螺仪 等)和外部传感器(如视觉传感器、 力传感器等)。
传感器作用
实时监测机器人的运动状态、环境信 息和与环境的交互力等,为机器人的 控制提供必要的信息。
FANUC机器人培训教材(2024)
2024/1/29
22
06
FANUC机器人发展趋势与挑 战
Chapter
2024/1/29
23
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2024/1/29
人工智能融合
FANUC机器人将更加注重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实现更高级 别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感知能力提升
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和算法,FANUC机器人将具备更强的环 境感知和自适应能力。
常见故障排查与处理
故障识别与定位
介绍如何识别设备故障,通过故 障诊断工具定位故障源。
常见故障处理
列举常见故障类型,提供相应的 处理方法和步骤,如电机故障、
传感器故障等。
预防性维护与保养
强调预防性维护和保养的重要性 ,提供维护计划和保养建议,延
长设备使用寿命。
2024/1/29
18
05
FANUC机器人应用案例
14
04
FANUC机器人操作与维护
Chapter
2024/1/29
15
操作界面与功能介绍
01
02
03
主界面概述
展示FANUC机器人主界面 ,包括菜单、工具栏、工 作区等部分。
2024/1/29
功能模块详解
详细介绍各个功能模块的 作用和使用方法,如程序 编辑、系统配置、故障诊 断等。
操作界面定制
介绍如何根据个人需求定 制操作界面,提高操作效 率。
2024/1/29
速度传感器
监测机器人的运动速度,为控 制器提供实时反馈,确保机器 人运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视觉传感器
获取机器人工作环境的图像信 息,为机器人提供视觉导航、 目标识别和定位等功能。
9
执行器类型及特点
2024版安川机器人DX100培训教材(中文)
20
危险区域识别与防护措施
在机器人工作区域内,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和警戒线,以提醒人员注意危险 区域。
对于存在危险的区域,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安装安全护栏、安全门等,以防 止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在机器人工作区域内,应定期检查安全设施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16
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故障现象识别
故障原因分析
根据机器人异常表现,识别故障现象,如运 动异常、报警代码等。
分析故障现象,确定可能的原因,如电气故 障、机械故障等。
故障排除步骤
维修与更换部件
按照故障排除手册的指导,逐步排查并修复 故障。
根据故障情况,维修或更换损坏的部件,确 保机器人恢复正常
日常保养
每天进行日常清洁和检查,确保机器人处于 良好状态。
定期保养
根据机器人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制定定期 保养计划,包括清洁、紧固、润滑等。
长期停用保养
若机器人长期停用,需进行特殊保养措施, 如定期开机运行、防潮防尘等。
2024/1/25
保养记录与建议
建立机器人保养档案,记录每次保养情况, 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保养计划。
喷涂应用
喷涂机器人在汽车、 家电等领域应用广泛, 可实现自动化喷涂,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 质量。
装配应用
装配机器人在电子、 汽车等领域应用广泛, 可实现自动化装配,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 质量。
检测应用
检测机器人在食品、 医药等领域应用广泛, 可实现自动化检测, 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 性。
搬运应用
搬运机器人在物流、 仓储等领域应用广泛, 可实现自动化搬运, 提高搬运效率和准确 性。
机器人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第一代:示教再现型机器人 该种机器人没有装备任何传感器,对环境无感知能力,智能按照人类编写的 固化程序工作。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即属此类。
第二代:感觉型机器人 此种机器人拥有简单的传感器,可以感知外部参数变化,有部分适应外部环 境的能力。即可以根据外部环境的不同改变工作内容。
2.虚实结合 机器人不是孤立的,通过大量仿真、虚拟现实,把虚拟现实与车间实际 加工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3.人机融合 人、机器和机器人如何有机融合?这值得业界深入思考。
10
机器人三大原则
第一条:机器人不得危害人类。此外,不可因 为疏忽危险的存在而使人类受害。
第二条: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但命令 违反第一条内容时,则不在此限。
17
18
竞赛机器人
目前最大型的机器人竞赛是机器人世界杯。机器人世界 杯(RoboCup)是一个国际合作项目,为促进人工智能、 机器人和相关领域。它为人工智能机器人研究提供了广 泛的技术标准问题,能够被综合和检验。该机器人项目 的最终目标是到2050年,开发完全自主仿人机器人队, 能赢得对人类足球世界冠军队。为了真正作为一个团队 进行机器人足球比赛,必须包含各种技术,包括:智能 体自主设计、多智能体协作、策略获娶实时推理、机器 人和传感器融合。
第三代:智能机器人 这种智能机器人可以认识周围环境和自身状态,并能进行分析和判断,然后 采取相应的策略完成任务。目前这种机器人大部分还是用于军事领域。
8
机器人发展的三大趋势
1、软硬结合 2、虚实结合 3、人机融合
9
1.软硬融合 机器人软件更重要,因为人工智能技术体现在软件上,数字化车间的轨 迹规划、车间布局、自动化上料都需要软硬件相结合,只开发硬件还不 够,还需要大量的软件开发人员。因此,现在做智能制造,既要懂机械, 又要懂信息技术,尤其是机器人的控制技术。
2024版KUKA机器人初级培训教材1
工具与备件使用培训
对新员工或转岗员工进行工具与备件使用 的培训,确保其能够正确使用和保管维修 工具和备件。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解释关节坐标系和直角坐标系的概念、 特点及应用场景。
运动规划与轨迹优化
介绍机器人运动规划的原理和方法,以及轨 迹优化的技巧。
机器人编程语言与编程方法
机器人编程语言概述
简要介绍机器人编程语言的种类 和特点。
KRL编程语言基础
详细讲解KUKA机器人专用的 KRL编程语言的语法、数据类型、 变量、函数等基础知识。
机器人分类
根据机器人的应用环境和功能特点,可 以将其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 特种机器人等。
机器人发展历程
01
02
03
第一代机器人
示教再现型机器人,通过 人工示教或编程进行控制, 实现简单重复的操作。
第二代机器人
感觉型机器人,配备有传 感器,能够感知环境和自 身状态,实现更复杂的操 作。
第三代机器人
KUKA机器人初级培训教材 1
目录
• 机器人基础知识 • KUKA机器人概述 • 机器人基本操作与编程 • 机器人传感器与视觉系统 • 机器人安全与防护 • 机器人维护与保养
01 机器人基础知识
机器人定义与分类
机器人定义
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动执行任务的机 器系统。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 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还可以根据 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关闭气源等。
对于机器人的故障排除,应由专 业人员进行维修和处理,禁止非 专业人员随意拆卸和修理机器人。
2024版安川机器人培训资料
contents •机器人基础知识•安川机器人产品介绍•机器人操作与编程•机器人维护与保养•机器人应用案例分享•培训总结与展望目录01机器人基础知识机器人定义与分类机器人定义机器人分类机器人发展历程第一代机器人示教再现型机器人,主要由控制器和示教盒组成,通过人工示教的方式让机器人学习并重复执行特定任务。
第二代机器人带感觉的机器人,配备了各种传感器,如视觉、触觉、力觉等,使机器人能够感知外部环境并作出相应反应。
第三代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具有自主学习和决策能力,能够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不断提高自身性能。
服务行业机器人在服务行业的应用包括餐饮服务、酒店服务、导游服务等。
它们能够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提升客户体验。
工业制造机器人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包括焊接、装配、喷涂、搬运等各个环节。
它们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并改善工作环境。
医疗保健机器人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包括手术协助、康复训练、患者照护等。
它们能够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军事安全机器人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应用包括侦察、排雷、反恐等。
它们能够在危险环境下执行任务,保障人员的安全。
机器人应用领域02安川机器人产品介绍安川机器人系列MOTOMAN系列高性能、高效率的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焊接、切割、装配等领域。
GP系列通用型工业机器人,适用于搬运、码垛、上下料等任务。
HC系列协作型机器人,可与人协同工作,适用于柔性生产线和智能制造场景。
安川机器人特点与优势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传动技术,实现高精度定位和重复定位。
优化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提高机器人运动速度和加速度。
采用高品质材料和严格的生产工艺,确保机器人长期稳定运行。
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和编程环境,降低用户使用难度。
高精度高速度高可靠性易用性安川机器人应用领域01020304汽车制造电子电器塑料橡胶食品饮料03机器人操作与编程主界面配置界面监控界面调试界面操作界面及功能介绍编程语言与指令系统使用专用的编程软件,通过拖拽、配置参数等方式编写机器人程序。
机器人培训资料
通信技术的挑战
通信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 些挑战,如数据传输速度、网络 安全和稳定性等问题。
03
机器人编程与开发
机器人编程语言
Python
Python是一种易于学习且功能强大 的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机器人编程 。它提供了丰富的库和工具,方便开 发者进行机器人控制和算法实现。
Java
Java是一种跨平台的编程语言,也常 用于机器人编程。它具有可移植性和 安全性,适合大型和复杂的机器人系 统开发。
感知技术定义
机器人感知技术是指通过传感器、摄像头、雷达等设备, 使机器人能够获取周围环境信息,识别物体、测量距离、 判断方向等。
感知技术的应用
感知技术在机器人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自主导航、 物体识别、人机交互等。通过感知技术,机器人可以更好 地适应环境变化,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感知技术的挑战
尽管感知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 ,如传感器精度、数据处理速度、环境适应性等问题。
数据备份与恢复
定期备份机器人的数据和配置,以 便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
05
机器人未来发展趋势
机器人技术发展方向
自主导航
提高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自 主导航能力,实现更精准的定
位和路径规划。
人机交互
增强人机交互的自然性和智能 性,提高机器人的语音识别、 情感识别和手势控制等方面的 能力。
多模态感知
运动控制技术的挑战
运动控制技术面临着一些挑战,如高精度控制、动态性能优化、人机交 互安全性等问题。
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定义
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哲学等多学科交叉,使机器人能够具 备类似于人类的智能行为和思维。
发那科FANUC机器人培训教材(2024)
装配应用案例
汽车零部件装配
FANUC机器人可应用于汽车零 部件的自动化装配线,实现高精
度、高效率的装配作业。
电子产品装配
针对电子产品装配过程中对精度 和效率的要求,FANUC机器人 可提供灵活、可靠的装配解决方
案。
家用电器装配
在家用电器生产线上,FANUC 机器人可完成各种复杂部件的自 动装配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产
定期使用干布擦拭机器人 表面,确保无灰尘、油污 等杂质。
检查电缆和连接器
检查机器人电缆和连接器 的紧固情况,确保没有松 动或损坏。
润滑关节和轴承
按照维护手册的要求,定 期为机器人的关节和轴承 添加润滑油,确保运动顺 畅。
检查传感器和执行器
检查机器人的传感器和执 行器是否正常工作,如有 异常及时更换或维修。
2024/1/25
9
FANUC机器人的优势
高精度
FANUC机器人采用了先进的控制技 术和高精度传动系统,可以实现微米
级别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
高稳定性
FANUC机器人采用了高品质的零部 件和先进的制造工艺,可以保证长时
间稳定运行,减少故障率。
2024/1/2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高速度
FANUC机器人具有快速响应和高速 运动的能力,可以缩短生产周期,提 高生产效率。
机器人的结构、原理和维护方法。
2024/1/25
建立故障预警机制
通过对机器人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测和 分析,建立故障预警机制,及时发现 潜在问题并采取措施。
更新和维护手册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 应及时更新和维护手册,为维护和保 养提供最新的指导和支持。
22
06
abb机器人培训教材
汇报人: 2024-01-02
目录
• 机器人概述 • abb机器人介绍 • 机器人编程基础 • 机器人操作与维护 • 机器人应用案例分析 • 未来展望与总结
01 机器人概述
机器人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动执行任务的机 器系统,具有感知、思维和动作三种 基本功能。
分类
自动化生产线的升级改造
详细描述
随着汽车制造业的竞争加剧,自动化生产线的升级改造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和降 低成本的关键。ABB机器人在此领域的应用,实现了高效、精准的自动化生产 ,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案例二:电子行业的应用
总结词
高精度、高质量的产品制造
详细描述
电子行业对产品精度和质量的要求极高,ABB机器人在电子行业的应用,能够实 现高精度、高质量的产品制造,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不良率。
IRB系列机器人
IRB系列机器人是ABB最经典的 机器人系列,广泛应用于各种 工业领域。
IRB紧凑型机器人
IRB紧凑型机器人是专为空间受 限的环境设计的,具有高精度 和可靠性。
IRB服务型机器人
IRB服务型机器人主要用于医疗 、餐饮、酒店等服务行业,提 供高效、安全的服务。
IRB特种机器人
IRB特种机器人包括水下机器人 、洁净室机器人等,适用于特 殊环境下的作业。
abb机器人在行业中的应用
汽车制造
ABB机器人在汽车制造领域广泛应用, 涉及焊接、装配、检测等多个环节。
金属加工
ABB机器人在金属加工领域用于切割 、焊接、抛光等作业,提高加工精度
和效率。
电子制造
ABB机器人在电子制造领域用于组装 、检测、包装等作业,提高生产效率 。
机器人培训教材(基础知识篇)
1、机器人简介
插补、圆弧插补等,为示教编程用; 2. 运动功能键:如X±移动、Y ±移动、Z ±移动、1~6关节±转动
等,为操纵机器人示教用; 3.参数设定键:如各轴速度设定、焊接参数设定、摆动参数设定等;
4. f 特殊功能键:根据功能键所对应的相应功能菜单,从而打开各种 不同的子菜单,并确定相应不同的控制功能。
1、机器人简介
二十世纪末期,世界各国的工业尤其是制造业为达到提高劳动生 产率,增加生产产量,主要依靠机器人,而不是增加就业人数。据国 际机器人联合会(IFR)1995年统计,机器人的销售增长较快,1995 年比1994年增长了22%。1995年到1998年世界机器人销售的平均增长 率为19%,到2000年,世界机器人的安装总数增加到了100万台。从应 用领域来看,机器人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的焊接、装配、机加工、电子、 精密机械等领域。随着机器人的普及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也取得较 快发展。21世纪的制造业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面向市场多变生产 转向面向顾客生产,敏捷制造企业(AGIENT ENTERPRISE)将是未 来企业的主导模式,以机器人为核心的可重组的加工和装配系统,已 成为工业机器人和敏捷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1、机器人简介
1.6 机器人的主要性能参数
1.安装形式:包括落地式安装、墙壁式安装和倒挂式安装等几种; 2.控制轴数:2轴、3轴、4轴、5轴、6轴、7轴等多种; 3.最大有效载荷:根据手臂承载能力选择不同载荷能力的机器人; 4.重复定位精度:±0.01mm; 5.驱动系统:气动、液压、直流伺服系统、交流伺服系统等等; 6.位置反馈类型:绝对编码器和增量式编码器; 7.手臂移动范围:决定机器人运动空间; 8.各轴移动速度:决定机器人工作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松公司
SIASUN
1、机器人简介
1.5 机器人本体的选择方法
1.5.1 机器人类型的选择:根据目标作业类型,选择2~7自由度机器人。 1.5.2 手腕的允许载荷:工作时应保证各腕部轴所承受力的扭距和惯量。
新松公司
SIASUN
1、机器人简介
1.3 机器人的构成
工业机器人主要由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本体的伺服机构和机器人控 制部分(控制器、示教盒、再现操作盒)等组成。
新松公司
SIASUN
1、机器人简介
1.4 机器人的分类
1.4.1直角坐标型机器人:具有三个互相垂直的移动轴线,通过手臂的 上下左右移动和前后伸缩构成一个直角坐标系。
1.4.4 关节坐标型机器人:具有三个主要回转关节:腰回转(关节1)、 肩回转(关节2)和肘回转(关节3),另外还有手腕的旋转(关 节4、6)和弯曲(关节5)关节。
1.4.5 SCARA型水平关节机器人:这种机器人是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其 臂部和肘部可绕垂直轴在水平面内旋转,末端工作部分可沿垂直 轴上下移动。
新松公司
SIASUN
1、机器人简介
二十世纪末期,世界各国的工业尤其是制造业为达到提高劳动生 产率,增加生产产量,主要依靠机器人,而不是增加就业人数。据国 际机器人联合会(IFR)1995年统计,机器人的销售增长较快,1995 年比1994年增长了22%。1995年到1998年世界机器人销售的平均增长 率为19%,到2000年,世界机器人的安装总数增加到了100万台。从应 用领域来看,机器人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的焊接、装配、机加工、电子、 精密机械等领域。随着机器人的普及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也取得较 快发展。21世纪的制造业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面向市场多变生产 转向面向顾客生产,敏捷制造企业(AGIENT ENTERPRISE)将是未 来企业的主导模式,以机器人为核心的可重组的加工和装配系统,已 成为工业机器人和敏捷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新松公司
SIASUN
1、机器人简介
1.2 机器人的定义
198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通过的定义是:机器人是一自动 控制下的通过编程可完成某些操作或移动作业的机器。
在我国1989年的国标草案中,工业机器人被定义为:一种自动定位 控制,可重复编程的多功能的,多自由度的操作机。操作机被定义为: 具有和人手臂相似的动作功能,可在空间抓取物体或进行其他操作的 机械装置。
SIASUN
原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 已故我国著名战略科学家蒋新松院士塑像
新松公司
先进的机设器计人手段培训教材
1)计算机三维实体设计
第二篇机器人的基本原理
SIASUN
2003. 10.
公司设计大厅一角
新松公司
SIASUN
目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机器人简介 2、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构成 3、机器人控制器的组成 4、机器人运行轨迹规划 5、典型机器人工作站的控制原理 6、机器人控制语言
1.4.6 点位控制(PTP)型机器人:按点位方式进行控制的机器人,在 作业过程中只控制几个特定工作点的位置,不对点与点之间的运 动过程进行控制。
新松公司
SIASUN
1、机器人简介
1.4 机器人的分类
1.4.7 连续轨迹控制(CP)型机器人:按连续轨迹方式控制的机器人, 其运动轨迹可以是空间的任意连续曲线。机器人的各关节同时做 受控运动。由于要求实现光滑轨迹运动,控制计算机必须实时插 补运算,因此其速度受到一定的限制。
新松公司
SIASUN
1、机器人简介
1954年美国George .Devol最早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的思想,发明了 一种可编程序的关节型搬运装置,该装置的要点是借助于伺服技术控 制机器人的关节,利用人手对机器人进行示教,机器人能实现动作的 记录和再现,这就是所谓的示教再现机器人。在此基础上,1958年美 国 的 CONSOLIDATEEL 公 司 制 造 了 第 一 台 工 业 机 器 人 ; 1962 年 美 国 AMF 公 司 推 出 的 “ VERSTRAN 型 ” 和 “ UNIMATION” 公 司 推 出 的 “UNIMATE”型机器人,这些工业机器人就是早期机器人的雏形。70 年代后,焊接、喷漆机器人相继在工业中得到应用和推广。随着计算 机技术、控制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出现了更为先进的可配视觉、触觉的机器人。
新松公司
SIASUN
1、机器人简介
1.1 机器人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
我国机器人学研究起步较晚,但进步较快,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70年代为萌芽期,80年代为开发期,90年代为实用化期,二十世纪将 是我国机器人应用的普及期。 90年代后期我国机器人在电子、家电、 汽车、轻工业等行业的安装数量逐年递增。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我国加 入WTO后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人民对商品高质量和多样化的要求普遍 提高,生产过程的柔性自动化要求日益迫切,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带 动了机器人产业的空前繁荣,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机器人安装量达 400台,相当于日本80年代初期的发展势头,可以说2002年是中国机 器人产业的元年。
1.4.2 圆柱坐标型机器人:机座上具有一个水平转台,在转台上装有立 柱和水平臂,水平臂能上下移动和前后伸缩,并能绕立柱旋转, 在空间构成部分圆柱面。
1.4.3极坐标型机器人(球面坐标型):手臂能上下俯仰、前后伸缩, 并能绕立柱回转,在空间构成部分球面。
新松公司
SIASUN
1、机器人简介
1.4 机器人的分类
例如:日本OTC的AX-C MV6机器人其最大承载能力为6公斤。日 本YASKAWA的UP160机器人其最大承载能力为160公斤。 1.5.3 动作范围的确定:机器人的动作范围一般指腕部轴的回转中心(P 点)的动作范围。
新松公司
SIASUN
1、机器人简介
1.6 机器人的主要性能参数
1.安装形式:包括落地式安装、墙壁式安装和倒挂式安装等几种; 2.控制轴数:2轴、3轴、4轴、5轴、6轴、7轴等多种; 3.最大有效载荷:根据手臂承载能力选择不同载荷能力的机器人; 4.重复定位精度:±0.01mm; 5.驱动系统:气动、液压、直流伺服系统、交流伺服系统等等; 6.位置反馈类型:绝对编码器和增量式编码器; 7.手臂移动范围:决定机器人运动空间; 8.各轴移动速度:决定机器人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