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群落模拟大自然
东西方园林景观的不同特点
东西方园林景观的不同特点东方风格:东方园林景观以自省、含蓄、蕴藉、内秀、恬静、淡泊、循矩、守拙为美,重在情感上的感受和精神上的领悟。
哲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混沌无象、清净无为、天人合一和阴阳调和,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的,相互依存的融洽关系。
对自然物的各种客观的形式属性如线条、形状、比例、组合,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地位,却以对自然的主观把握为主。
空间上循环往复,峰回路转,无穷无尽,以含蓄的藏的境界为上。
是一种摹拟自然,追寻自然的封闭式园林,一种“独乐园”。
其中某些流派如日本园林景观还将禅宗的修悟渗入到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之中,使其达到佛教所追求的悟境,在一个微小的庭院里营造出内心的天地,即所谓的“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其抽象意味的浓重已达到了一种超出五感的直接与自然相溶的默契,把人引向内省幽玄的神秘境界。
东方的古典园林富有诗情画意,叠山要造成嵯峨如泰山雄峰的气势,造水要达到浩汤似河湖的韵致。
这是为了表现接近自然,反扑归真的隐士生活环境,同时也是为了寄托传统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理念。
仿造自然,但又不能过分矫揉造作。
在这样的园林中,可以达到“身心尘外远,岁月坐中忘”的境界,追求的是“抱琴看鹤去,枕面待之归”的生活以及“野坐苔生席,高眠挂竹衣”的趣味。
东方园林景观的石有情,水有情,花木也有情味意趣。
窗外路出树木一角,便是折枝尺幅,山涧古树几株,修竹一丛,乃是模拟枯木竹石图。
东方园林妙在含蓄和掩藏,所以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东方园林精在曲折幽深,小中见大,因而有“遥知杨柳是门外,似隔芙蓉无路通”。
西方风格:西方园林则表现为开朗、活泼、规则、整齐、豪华、热烈、激情,有时甚至是不顾奢侈地讲究排场。
从古希腊哲学家就推崇“秩序是美的”,他们认为野生大自然是未经驯化的,充分体现人工造型的植物形式才是美的,所以植物形态都修剪成规整几何形式,园林中的道路都是整齐笔直的。
18世纪以前的西方古典园林景观都是沿中轴线对称展现。
私人庭院绿化的四种形式
私人庭院绿化的四种形式1.规则式绿化规则式绿化强调艺术造型美和视觉震撼,又称为西方式、几何式、轴线式或对称式等。
轴线对称式栽植一般是以庭院主要建筑的轴线为空气调节植物栽植轴线,在轴线两侧,植物的种类、形状、栽植形式完全相同,如法国别墅庭院。
几何规则式栽植主要是植物在平面构图和植物形状上成几何规则式庭园思想,意大利和法国等国家的园林及私人别墅庭院的主要空间也故仅采用这种模式。
规则式绿化切入不仅用对植、列行植体现在绿化的构图上为,也可以利用植物的耐修剪理论性和绿化工人的操作技术将植物修剪成抽象的流线、双曲或惟妙惟肖的动物惟妙惟肖造型。
在西方门厅的入口、道路和建筑物附近以及庭院中,多使用规则式植物造景。
通过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改革开放后规则式绿化也在开去中国发展开来。
2.自然式绿化自然式绿地与应规则式相对应,以体现自然和联想意境美。
通过自然的植物群落设计和地形起伏处理,在形式上表现大自然,将自然变小后不断改进加以模仿运用到庭园里,多运用植物的自然姿态进行自然纯净式造景。
在自然庭院内,园林要素中的地面徽派铺装形式、水景、植物,均以自然形式表现。
庭院绿化中植物的标配采用自然林、丛团和散落的单株相组合,模拟自然景观。
配置疏密有致。
表现为“密不透风”或“疏可走马”。
在竖向视觉上要注意树冠的艾菲尔铁塔,即林地组合层次和谐错落有致和形态的彼此和谐,人们对植物的欣赏既有季相变化之美,又可观察枝、花、叶、果的细部形态,体现植物的个体美和群体美以及其自然动态美。
3.抽象式绿化抽象美国式绿化又称为自由式、意象式或现代园景观式,以体现自由意象和流动亲水性。
这种城市绿化的形式是由整体规划巴西的艺术家、徽派家马尔克斯所创造家的一种设计手法,其设计灵感于对自然界堤岸的形状、蜿蜒的河谷、低地的景观以及叶片上而漂亮的脉络的升华认识,利用纯艺术观念和本地植物、乡土艺术相结合,并运用曲线和艳丽的色彩组合,给人们强烈的图像感受。
抽象式园林绿化是将植物以大色块、大线条、大手笔的勾画,有望成为一种具有自由有序、简洁流畅,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植物布局形式。
浅谈居住区生态绿化设计
浅谈居住区生态绿化设计作者:干建茵来源:《绿色科技》2013年第12期摘要:指出了生态居住区绿地景观环境是一种健康、生态、更具亲和力的人居环境,居住区生态绿化设计不仅要以人为本、巧妙立意,更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注重植物的运用。
从植物的多样性、适应性、种植形式以及文化性等方面提炼设计要点,对居住区生态绿化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居住区;生态绿化;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20053021引言生态文化,一种正逐渐崛起的新兴文化,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科学为基础,积极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人类的进步提供了新思想、新观念,推动社会更和谐发展。
近年来,创造良好人居环境是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我国日趋关心的焦点,尤其是2005年以来,我国积极建设人居环境。
而最适宜人居住的环境是一种模拟大自然的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也就是本文所指的生态居住区。
2居住区生态绿化的概念生态绿化,是指经人们的生态理念,再配合人工的方式,根据植物自然生态群落演替的基本规律,营造一个多种类树种共生的近自然林地。
它能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空间、养分、水分等条件,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植物群落。
居住区的生态绿化模拟大自然生态环境,让自然界的气息融入人们的生活空间,以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而植物作为居住区绿化的主要元素,不仅要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还要能满足一定的居住需求,比如提供居民游乐、休憩等。
同时,植物配置时也应考虑与居住区安全等相关的特殊要求。
3居住区生态绿化设计——植物设计3.1植物的设计原则居住区生态环境要求从植物多样性考虑,营造多层次的植物景观,丰富居住区植物景观,做到四季有景可赏,让居民观赏到春花、夏荫、秋果和冬绿,常绿与落叶植物、高大乔木与低矮灌木等错落搭配,不同植物的不同方面互相融合,交相辉映,充分体现绿化布局的层次和风格。
3.2植物的设计要点3.2.1坚持适地适树原则,注重乡土树种的采用为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必须满足植物的生态习性,选择乡土树种能在较短时间、较少经济投入的情况下达到很好的绿化效果。
自然环境描写植物的作文
自然环境描写植物的作文《大自然的绿色使者》在广袤无垠的大自然中,植物是最沉默却又最具生命力的存在。
它们以各自独特的姿态,点缀着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成为了大自然中最美丽的风景。
走进一片茂密的森林,映入眼帘的是高大挺拔的乔木。
那些古老的松树,像一个个威严的巨人,伸展着粗壮的枝干,仿佛在向天空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它们的树皮粗糙而厚实,记录着风雨的侵蚀和时间的痕迹。
松针密密麻麻地生长着,像是为大树披上了一件翠绿的披风,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
而在松树的脚下,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灌木丛。
矮小的灌木们相互簇拥着,绽放着五颜六色的花朵。
有娇小玲珑的野玫瑰,粉色的花瓣娇艳欲滴,散发着迷人的芬芳;有洁白如雪的金银花,细长的花蕊如同精灵的触角,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这些花朵与绿叶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一片草地出现在眼前。
嫩绿的小草像是大地的绿毯,柔软而富有弹性。
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仿佛在欢快地舞蹈。
草地上还点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有黄色的蒲公英,风一吹,它们的种子就像小伞一样随风飘散;有蓝色的矢车菊,它们静静地绽放,宛如天空中璀璨的星星。
在草地的边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
溪边生长着一排垂柳,柳枝细长柔软,宛如绿丝般的秀发,轻轻地垂落在水面上。
微风拂过,柳枝随风摆动,在水面上划出一道道美丽的涟漪。
柳树叶儿嫩绿嫩绿的,像是一片片小巧的翡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大自然中的植物,无论是参天大树还是娇小野花,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现着生命的魅力。
它们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为我们的地球增添了无尽的生机与美丽。
它们不仅是大自然的装饰,更是生态平衡的守护者,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了氧气、食物和栖息之所。
让我们珍惜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这份宝贵礼物,保护好每一株植物,让这片绿色的世界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
描写植物乐园的优美段落
1.樟园内,到处生长着一行行,一片片的兰科植物,像墨绿的地毯铺在路边,铺在樟树下面,串串粉色小花从如丝的墨绿丛中抽出,摇曳着淡雅的美。
但是由于樟树的映衬,这些淡雅的美丽只能成为樟园小小的点缀。
2.走进植物园,仿佛进入了绿色的世界。
和孩子们一起欣赏各种植物,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吧! 攸攸宝贝喜欢这里~3.阳光斜射入园林中,照亮了那片绿意盎然的草坪。
在那儿,一棵古老的樟树矗立着,它的枝叶向天空肆意延伸,仿佛在寻求拥抱。
树下的野花繁茂盛开,斑斓的色彩给静谧的草坪增添了几分生动。
4.绿色之旅,植物园之行,美不胜收!5.沐浴在春日阳光下的仙湖植物园,到处是繁花似锦,绿树成荫。
在这里,我们和大自然零距离接触,感受生命的美好。
6.走进植物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让心灵得到放松。
7.走进辰山植物园,就像走进了一座绿色的宝库。
这里保存了丰富的植物资源,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同时,也是普通游人增长见识、陶冶性情的好去处。
8.仙人球它为了适应环境,它改变了它那原本宽大的叶片,使其变成针状。
在它那针中还有小针来保护自己,还有它那球形的“身体”被针包围着。
它那深绿色的“身体”让人看起来感到舒适,却不能碰。
9.来到庭院中,主人精心打理的各种盆栽也让人眼前一亮。
一盆盆的多肉植物肥嘟嘟的,充满生机。
旁边的一盆兰花,翠绿的叶片衬托着娇艳的花朵,散发出淡雅的香气。
10.在植物园里畅游,享受自然的恩赐,让心灵得到升华。
11.这里的游玩体验丰富多彩,不仅有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观赏区,还有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亲子活动区。
无论是家庭出游还是情侣约会,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居住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居住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 住宅小区绿化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
它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
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探索这门学问,本文就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关键词:园林绿化; 存在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居住在大中城市里的居民,在购房时,除了关注房型、面积、采光要求外,也特别关注住宅小区的绿化质量。
居住区的绿化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具有丰富居民生活,美化环境,调节气候,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环境卫生的作用。
1 目前居住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1.1小区绿化设计存在盲目性。
居住小区绿化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
有的绿化部门或投资者未能对居住小区原有的立地条件进行调查、分析,对所选用的植物本身的生长规律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未作细致的考虑,就盲目地进行绿地规划设计,或照抄照搬,或是设计者、投资者认为只要,栽上树,种上草,绿化目的就达到了。
这样,造成了小区绿化设计缺乏地方特色,树木生长不良,资金浪费等缺点,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差。
1.2人均绿地面积低。
近年来,居住区绿化建设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整体规划中的绿地规划,不是以规划绿地而是见缝插绿,加之常年故事进程的加快,居住区的用地紧张,人口密度大,建筑拥挤,可供绿化的土地面积有限,大部分只停留在平面绿化和极少部分的垂直绿化,人均绿地低于《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中确定的人均公共绿地10M2/人的标准。
1.3过分注重草皮绿化。
近几年草坪热,广场热的兴起,“草坪于草花,大草坪与景树”的组合成为现代绿化的思潮,设计者、投资者未能根据绿化所出地域、功能的不同,随之效仿,造成居住区的绿化树种缺乏,结构简单、景观单调、病虫害多,群落稳定性差等问题,生态功能不能正常发挥。
养护管理费通常是其他植物养护管理费的3~5倍,生态效益是同样乔、灌、草复合群落的1/4。
近自然园林在森林通道建设中的应用——以沈海高速惠安段为例
安段森林通 道建设北 起紫 山镇 官溪村 , 南 止黄 塘镇埔 兜村 ,
全长 1 7 . 3 2 k m, 途次 绿化 面积为9 6 . 0 9 h m , 主要 以农 地 、 坡耕 地 、 荒地、 果园、 疏林
建设方 法 , 是在原 有地 形地貌 和气 候条件 基础 上 , 以 自然法
则 和群 落生态学原理为指导 , 营造优 美且 内部 稳定 的森 林通 道 景观 , 增强城市绿地 生态 功能 , 改善 城市生态 环境 , 希望对 创建可 持续 生态绿地景观有所启发 。
1 近 自然 园林 概 述 1 . 1 近 自然 园林
接, “ 乔、 灌、 草” 齐上 , “ 林、 果、 花” 相结合 , 在 平原 区域的 , 隔
离栏外两侧 各造林 绿化 3 0 m, 部分 无法 形成 林带 的农 田、 水
体 以林 网形 式扩 至 3 O m, 山体则 以斜 坡造 林形 式扩 至两 侧
1 0 0 m, 打造 “ 四季 皆绿 、 四季 有花 、 四季变 化 ” 的森林 生态 景 观走廊 , 让森林上路 , 让通道成林 , 让 景观成廊 , 实现“ 人与 自 然 的共 生 、 协调发展 ” 。本文提 出“ 近 自然 园林 ” 的森林 通道
J u 1 . 2 01 3
Vo 1 . 2 6 No. 4
近 自然 园 林 在 森 林 通 道 建 设 中 的 应 用
以沈海高速 惠安段为例
张 晓 莹
(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 院 , 福建 福州 3 5 0 0 1 2 ) 摘 要: 从景观 生态学和群 落生态学角度 出发 , 探 讨在 森林通道 的建设 中, 引入 “ 近 自然 园林” 的 营造 理念 , 利
长春市拟自然植物群落选种研究
自然植物群落具有 良好的适应性 ,其结 构特性 、种类组成 、 外貌特征等都表 现出 了地带性 特点 ,是 园林造景可 以应 用 的最佳范本 ,能 够充分发挥 群落生态效益 和观赏特性 ,有 助于建设生态型 园林 。
2 3 自然植物群落在绿化中的优势 .
自然植物群落在绿化中的优势 有以下几点 : () 1自然植物群落适 应性 强 ,养护成 本低 ,可以节 约城 市绿地 的养护费用 。 () 2丰富的生物 多样性 ,有利于提高城 市绿地的生物 多 样性 。 () 3生态效益 比较高 ,有利于直接提高城 市绿地的生 态 功能
2 自然 植 物群 落 在长 春 市的 地 位
2 1 自然 植 物 群 落 的 概念 .
自然植物 群落 经过长 期 的相互 协调 共存的 配置组 合 , 是 植物间长期协 同进 化的结果 ,有其特有 的 自主性 、稳 定
性 、生 物 多 样 性 、遗 传 多 样 性 和 景 观 多样 性 等 特 点 。 自然
13 长春地 区绿化 中存在的问题 .
目前 ,长 春 市 景 观 绿 化 存 在 的 问 题 有 :
() 4 自然植物群落遵循大 自然的演替规律 ,生态 系统相
第一 作 者 简 介 :陈 聪 (94 ,女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 向 18 -)
为园林规划设计。
一
对来说 比较稳定 。 () 5不仅如此 ,自然植物群落 更具 有地方特 色 ,能提高 个地方的文化内涵 ,凸显地域特色 。
[] 长 春 大 学 学 报 ,0 6 (2 ) 10 1 2 J. 2 0 , 1M :3 3 .
34 秋季 中能够凸显地域特 色的植物群落模式 .
色 叶 植 物 :元 宝 枫 、 山楂 、火 炬 树 、紫 叶 李 等 。
生态园林名词解释
生态园林名词解释园林绿地指的是三维空间内的各种类型的绿色空间,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各个层次、各个部分和所有与其相关的环境的总称。
它包括公园、小游园、街道、广场、绿地等。
一、立体绿化1。
立体绿化就是在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上同时进行绿化建设,即树木与花草的栽植要向上发展,充分利用阳台、屋顶、墙面、棚架以及各种构架进行绿化美化。
如:在阳台上或天井中种植花卉或花灌木,窗台上或墙面上挂着攀援植物;利用大楼梯把阳台、墙面等处绿化起来,还可用绿色篱笆、花坛把房前屋后的围护起来,等等。
这种绿化方式,提高了绿化覆盖率,而且花费少,见效快。
2。
屋顶绿化就是在建筑物的楼顶、天台或四周围墙等处,设计、栽植各种花草树木,进行绿化美化。
3。
墙面绿化即在建筑物墙面上种植攀援植物,并适当配置花草,使整个墙面成为一片郁郁葱葱的小天地。
4。
棚架绿化即在建筑物的墙角、廊道、棚架及阳台等处种植攀援植物,构成绿色廊道和绿色生活空间。
5。
阳台绿化就是在阳台上或屋顶花园内种植花草,这不仅可美化环境,还能净化空气,增加空气湿度,减轻噪声。
6。
坡地绿化就是在山地、丘陵、坡地上种植花草,进行绿化美化。
二、花卉布置园林景观设计中,花卉布置与绿化布局有密切的关系。
常见的园林植物配置形式有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等几种。
1。
自然式,即模拟自然风光。
园林中大量采用的自然式园林布局,强调人工改造自然,重视顺应自然,力求表现生态过程,在园林中大量保留树木花草,特别是一些古树名木,让人们融入到大自然中去。
自然式布局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富于野趣,能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亲近感。
2。
规则式,又称几何式,它强调对植物的整形修剪,整体的艺术构图和设计,以达到完美的绿化效果。
它通过主景突出,主题明确,并运用理性的植物群落原理,结合美学法则来组织各类园林植物,使园林艺术效果极佳。
3。
混合式,即将上述两种方式的优点兼容于一体,既讲究整体艺术构图,又不失单体园林景观效果。
园林植物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意义
园林植物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总体规模急剧扩大。
城市景观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园林植物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景观要素。
因此,园林植物应用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城市景观工程的质量及园林植物功能的发挥。
园林植物是指在园林中作为观赏、组景、庇荫、防护、覆盖地面等用途的植物。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应该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设计,综合运用乔木、灌木、藤本以及草本植物等园林植物素材,通过景观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充分发挥园林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的环境空间。
合理应用园林植物能创造出优美的城市景观效果,实现最佳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一、园林植物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园林植物在城市景观中不仅可以改善环境,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闲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场所,而且还为人们创造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
它给人以现实生活美的享受,是自然风景的再现和空间艺术的展示。
园林植物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气候、防风和庇荫等功能。
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园林植物是城市中最大最好的“空气净化器”首先,园林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CO2,放出O2,调节空气中CO2和O2的平衡。
其次,园林植物具有吸收有害气体和评价监测环境质量的作用。
许多园林植物能有效吸收空气中的CO、HF、Cl2等有害气体,同时还可以应用部分园林植物对部分有害气体的敏感特性来评价监测环境质量。
再次,园林植物具有良好的吸尘和杀菌、灭菌作用。
此外,城市园林植物还是天然的“消声器”,它能有效地减弱由于交通工具、人等产生的噪声。
调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小气候园林植物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因子。
园林植物能有效吸收太阳辐射,降低空气温度的作用;园林植物通过自身的蒸腾作用有效调节空气湿度;园林植物具有净化水体,保护水土的作用。
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城市景观设计不仅给城市增添生机与活力的景色,还能陶冶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
生态园林植物配置方法浅析——以乌鲁木齐市人民公园园区植物配置为例
e景观农业JINGGUAN NONGYE生态园林植物配置方法浅析―以乌鲁木齐市人民公园园区植物配置为例蔡诗华(乌鲁木齐市人民公园#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要:在倡导生态园林建设的前提下,系统地阐述了植物配置应遵循的相关原则,结合乌鲁木齐市的地区气候和自然植被状况,以乌鲁木齐市人民公园园区植物配置为例,探讨了生态学理论和景观艺术在植物配置中的合理应用°关键词:生态;园林;植物配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长,生态文明、绿色发展逐步成为时代主题#园林植物绿化美化逐步成为良好生活环境的营造主体,人们更加关注绿色植物带给我们的美好生活环境$生态绿色发展是城市发展和日常生活中人们追求的永恒主题,生态园林建设在绿色发展的指引下,植物景观营造也成为城市绿化美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生态园林植物配置原则生态园林是基于传统园林的基础上,遵循生态学原理,通过乔木、、、的植物,成复层结构良好、季相变化丰富的植物生物群落$植物生物相,、、土壤、环境要,逐步构成和的生态系统$其中,的植物为植物的主体,环境相,植物和景!造美的植物景观设计$(一)遵循植的原则植物的主体是植物,植物材料都随着自不断进化,在中逐步成环境相的特植物$环境下植物的构成为例,在适地、适树和因地制宜的原则下,避免植物种间和不1环境的不良结,生态良的植物材料运用到城市园林绿化美化建设中$(二)遵循植被环境影响的原则不文化景、环境和构成特点,基于人性化,构建的植物,我园林中造园,对于变化的,常常绿为主体,大白蜡、械%红海棠色为搭,并量增加榆梅%连翘%黄刺玫等观花灌木,塑造%色彩丰富%层次多变的植物景观风貌$在河湖边%旁挺拔直立的杨和婀娜姿的垂柳,活跃水边驳岸线的景色,丰富中驳岸倒!并量缀荷花%睡莲生植物及千屈菜%黄菖蒲等湿生植物富植物景观$在较为私密的庭院中,主要梅%紫丁香%欧荚',与庭院内的假山%跌水、置石%亭廊组合等建筑小品相协调,成步移景异%小中见大的景致$草坪周围,成片地散植冠美的圆冠榆%白桦%五角枫%夏橡%皂荚%大白蜡,既有绿荫%又富有色彩$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外立常植五%植物,・富竖向绿化$较大的疏林草,植连翘%榆叶梅%刺玫丰富色彩,缀,丰富景观层次,扌成美的林景观$(三)遵循植物多样性的原则富的植物增植物的$近年园林绿化的经验来看,单一的绿化严重周边整体生态统的,时也为林有生物的防:作带来$在景观营造层,也要对植物进行不断补充和更,逐步构建生态的植物组团和植物$时,良好的植物植物有害生物的发生率,相应减少养护管理成本$()遵循文化景观相的的文化环境,园林%风景名胜、古典园林等,环境围相的植物进,营造环境文化特色相的景观环境围,,造境的植物景观$传统造园更注重境的,植物特有的和,的环境境,让人在景中受有的围,上拔;梅;%“下”$(五)尊重以“生态平衡”为主导的原则生态是指处于态的生态系统,此时系统内的结构相互适应,量的和到相对,统的整体益$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时,生态景观环境更加注重与自然的貌和城市统一,的城市规划和设计,将绿地空间进行合理布局,按照300$见绿" 500$见园的要求,人园绿地面积,使城市绿地合理分布在城市$时结,电种、的植物,的生态,营河南农业2021年第14期HENAN NONGYE造不同的活动空间,满足不同人们的需求"如居住区绿地面积较少,人员数量较多,植物选择时应多选用光合效率高、植物适应性强的无毒无害植物,叶面指数和面积较大的植物可以增大光合面积,制造更多的氧气"二乌鲁木齐市人民公园园区植物配置分析(一)乌鲁木齐地区的自然状况乌鲁木齐市区三面环山,地势起伏悬殊,北部平原开阔,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温大,弓!不,全年平气温最热的是7—"月,平均气温25.7&;最冷的是1月,平均气温-15.2,0年平水量为294mm,水随高增,春雨占全年水的40%左右°乌鲁木齐是多风地区,大最多出现在春,干热是乌鲁木齐境内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乌鲁木齐市人区植物乌鲁木齐市人植物多,1"壬木数量较多,大部木数年,表1乌鲁木齐市人民公园园区常用植物品种类别植物品种常绿乔木云杉、樟子松、杜松爬地柏、叶白蜡、皂荚、黄金树、黄菠萝等;灌木有榆叶梅、毛樱桃、红瑞木、黄刺玫、连翘等"树种配置通常以落叶与常常绿灌木绿、速生与慢生相结合,乔木、灌木、花卉地被复层式种植的原则°早春配置开花乔木,营造了春花烂漫的景观,连翘喜上枝头,随后桃花、杏花、榆叶梅、毛樱桃等相继而开白榆、大叶白蜡、桑、小叶白蜡、李、雪柳、沙枣、裂叶榆、长枝榆、圆冠榆、倒榆、大叶榆、杏、白桦、苹果、n桃、械树、茶条械、阿勒泰n楂、n楂、桃、密叶杨、钻天杨、新疆落叶乔木杨、枫杨、红叶海棠、海棠、五角枫、火炬树、黄金树、梓树、馒头柳、垂柳、旱柳、龙爪柳、水曲柳、落叶松、金叶榆、刺槐、夏橡、法桐、暴马丁香、黄菠萝、白柳、金丝柳、楠梓丁香、柠筋械桃叶卫矛、红叶李、榆叶梅、蔷薇、宽刺蔷薇、野蔷薇、珍珠梅、风箱果、忍冬、水蜡、欧荚莲、香茶薦子、金银木、黄刺落叶灌木玫、毛樱桃、连翘、红瑞木、金刚鼠李、紫穗槐、紫叶矮樱、红丁香、紫丁香、带、n梅花、、丁香、紫叶李、八宝景天、芍药、大花萱草、金娃娃萱草、玉簪、郁金香、松地被花卉果菊、地被菊、天仁菊、黄菖蒲、千屈菜、马兰、常夏石竹、福禄考、波斯菊、紫花地丁、大花滨菊景观农业於JINGGUAN NONGYE生态系统稳定的小气候环境,特别适宜植物引种驯化,近年,°乌鲁木齐市人民公园成立于1948年,是乌鲁木齐市中面积最大最的、、一的综合型公园,占地面积约30hm4,绿地率为96%°园区、、、、莺尾广场、纪念碑场、音乐广场等功能区域"园内在植物配上多采用不规则的组团式栽植式,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打造原植物景观意°1.一:区°区是整个园区的灵魂和核心,位于区北侧入口,是以人工造,搭品丰富的植被花木,只见水波荡漾、柳依依,岸边亲水植物(柳、新疆杨、倒榆)的植物组团与〕本身完美融合,岸边植物倒影与湖中假山石相呼应,再加上中野鸭的游动,更增添观环自然野趣的情调°充展自然植被因地制宜、自然植被环境影响和植物多样性原则,观与自然交相辉映,自然、占的观°岛区域,则采用精品式植物方式,利用多样的植物品,打造岛丰富的相变化,合选用复叶、大叶、、叶,彳多光°人性计,边驳岸处式多样,采用太湖石自然式驳岸、木质亲水平台、台阶式亲水空间、驳岸式,吸游人们相足游、身水、水足岛°4.:念场°念场位于区域,场中1956年造的“新疆人念碑”,广场四周为四方形台阶°植物配置较好地遵循了意与一的原则,人的念意°念场的侧选用的和规则式,的环;同时新疆精的新疆杨和原榆相合,拟人的的意和精°植物观造,观游的市游和情,起情的和的°三、结语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绿色植物,植物富的质观,人们°因,园林绿化美化建设工植物性,计美、景观、人多方面,同时积于论的植物方式,限的空间中,尽可能多地打造丰富多样、层次的植物景观空间,用人工手法模拟和再造大自然,逐步!高质量发展,打造生态绿、环优美、宜居宜业的美好环°参考文献:⑴王兴岐.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J],现代园艺,2019(11).[2]张宝鑫,李晓光,成仿云•园林植物在中国园林博物馆中的展示及应用町冲国园林,2019,35(01).河南农业2021年第14期HENAN NONGYE。
描写植物乐园的优美段落2
1.阳光透过树叶洒在碧绿的草地上,一片宁静美丽的植物园呈现在眼前。
这座植物园是一座自然与科学相结合的公园,拥有丰富多彩的植物种类和景观。
2.植物园的景色令人流连忘返,园区内绿树成荫、花草繁茂,各种植物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沿着蜿蜒的小路漫步,随处可见精心修剪的花坛、清澈见底的小溪和造型独特的雕塑。
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幽香,让人心旷神怡。
3.植物园里,一片片绿意盎然的草坪宛如绿色的海洋,微风吹过,草尖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游客们打招呼。
沿着小径走去,路两旁的花朵争相斗艳,绚烂多彩,让人目不暇接。
4.植物园,一片绿色的海洋,它不仅是一个自然博物馆,更是人们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这座植物园有着悠久的历史,自成立以来,它已经逐渐成为世界上最知名的植物园之一。
位于风景如画的海滨,植物园内拥有独一无二的景观特点,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还有沿着河道的清新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沁人心脾的花香。
5.植物园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乐园,仿佛自然的画廊般展现着大自然的奇妙与多彩。
6.一进入植物园,你会被一片片绿意盎然的风景所吸引。
高大的树木像守护神一样守护着这片绿色海洋,它们的树冠犹如天然的华盖,遮挡住了炎炎烈日。
沿着小路前行,你会发现这些树木形态各异,有的挺拔苍劲,有的婀娜多姿。
7.在植物园的深处,有一片幽静的竹林。
阳光透过竹叶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斑驳的光影。
一群小鸟在竹林间欢快地跳跃着,清脆的鸣叫声令人心旷神怡。
8.植物园的绿树成荫,青草如茵,置身其中,仿佛进入了一个绿色的世界,让人心神荡漾。
9.在这五彩斑斓的植物园中,每一个生命都在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游人在此留下美好的回忆。
小议北方园林花境植物配置——以太原园林为例
小议北方园林花境植物配置———以太原园林为例贺君燕(太原市公园服务中心,山西太原030009)摘要:本文对北方花境植物材料选择与配置进行探讨,从花境的概念、作用及配置方面入手,对北方花境的材料分类、设计、布局和差异进行详细分析,本文以太原园林为例提出材料选择与配置的原则、具体方式,以期为相关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北方园林;花境植物;材料选择;配置中图分类号:S68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897(2022)04-0011-030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各类景观的设计与建造受到了广泛关注,而花境作为常见的表现形式,现已被广泛应用在园林中,合理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城市景观的多样性。
花境作为一种自然式种植手法,景观会随季节的变化而改变,其功能与用途各不相同,具有丰富优美的植物群落,在实际应用中四季景观效果良好、适用性强、养护管理强度低,能够满足北方园林建设的需求。
1北方花境植物概述1.1花境概念花境(图1)即是花卉植物在一定边界范围内组成景观,现已被应用在各种场合中,包括城市园林、街道、公园、商圈等,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概念也有不同的解释和阐述。
在《中国百科大词典》中对花境进行了分析,将其解释为花卉的自然构图,主要凸显花卉及各类植物搭配后的群体美;某花卉教研则将花境解释为“自然式花带”,通过交错生长的方式表达出艺术美感,以此布设契合实际需求的自然景观;《观赏园艺卷》中则提到,花境是观赏植物形成的自然式造景设施,包括境边花坛、花径或花缘等。
1.2花境作用花境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用途较为广泛,其能够结合各类花卉与植物构建自然景观,如大型花境可以在设计中融入30~50种植物,且露地花卉均可选用,实际应用中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布置成功后形成稳定的景观效果,符合我国城市园林建设的需求。
在花境设计中若想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需要合理配置草本和灌木,配植需要从色彩、姿态、株型、数量等方面入手,保证所有植物能够相互适应且搭配得当,突出景观设置后的观赏效果。
园林艺术复习资料
《园林艺术》复习资料一、概念解释1. 立意:园林设计的总意图。
即,造园的设计思想。
2. 园林艺术构图:在一定空间内,结合各种功能要求而对个各种构景要素进行取舍,修剪,配置以及组合。
3. 园林美学:是美学的分支,是将美学研究成果及其普遍原理运用到园林的研究上而形成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
4. 造景:人为地为园林绿地创造一种,既符合一定使用功能,又有一定意境的景区。
5. 透景:美好的景物被高于游人视线的地物所挡住时,需开辟透景线,这种处理手法叫透景。
6. 造园学:研究造园的一种学问。
7. 古典园林: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视觉无尽的、具有高度精神境界的环境,是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
8. 诱导树:在自然式园路或河流岸边的转弯处,常常布置姿态,线条,色彩特别突出的孤植树,以吸引游人继续前进,叫诱导树。
9. 计成:明代造园师,工诗善画,造园艺术造诣极高,曾建造过多座著名园林,在扬州的寤园之中完成世界上最早的一部造园专著——《园冶》。
被国外专家尊称为造园的鼻祖。
10. 花境:根据自然风景中林缘野生花卉自然分散生长规律,加以艺术提炼而应用与园林景观中的一种植物造景形式。
11. 漏景:漏景是从框景发展而来。
框景景色全观,漏景若隐若现,含蓄雅致。
漏景可以用漏窗、漏墙、漏屏风、疏林等手法。
疏透处的景物构设,既要考虑定点的静态观赏,又要考虑移动视点的漏景效果,以丰富景色的闪烁变幻情趣。
12. 混合式园林:混合式园林主要指规则式、自然式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的主轴线和副轴线,只有全部景区、建筑以中轴对称布局,或全园没有明显的自然山水骨架,形不成自然格局。
一般情况下,多结合地形,在原地形平坦处,根据总体规划需要安排规则式的布局。
在原地形条件较复杂,具备起伏不平的丘陵、山谷、洼地等,结合地形规划成自然式。
类似上述两种不同形式规划的组合即为混合式园林。
13. 园林美:作为有一定成都人工化的,有各种自然因素和非自然因素构成的相对封闭,相对独立的游憩环境的园林艺术的美跟自然美不同,它是一种艺术美,其自然性和社会性统一在一起,它又和一般艺术美不一样,在许多方面都接近或相似于自然美。
园林生态学 探索园林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园林生态学探索园林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园林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研究园林与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领域。
它旨在综合运用生态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学科手段,探索并优化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本文将从园林的定义、生态系统的特征、园林生态系统的构建及其重要性等方面,探讨园林生态学对于园林与生态系统关系的深入理解。
一、园林的定义园林是指人工建造的具有美学观赏价值的绿化空间,它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
作为一种模拟自然景观的艺术形式,园林通过选择植物、布局景观、构建建筑等手段,营造出具有视觉美感的环境。
同时,园林也要满足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等功能,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二、生态系统的特征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组成的功能性单位。
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维持稳定等特征。
它将生物、非生物要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复杂的自然系统。
生态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自然规律、解决环境问题,并为园林规划与生态保育提供理论依据。
三、园林生态系统的构建园林生态系统是在园林建设中,通过合理设计与规划,模拟自然生境,创造出具有较高生态功能的人工生态系统。
它兼具了传统园林的美学价值和现代生态学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园林生态系统的构建需要科学选用植被、配置水源、考虑土壤条件等,以最大限度模拟自然生境,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景观美化的双重目标。
四、园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1. 生态保护园林生态系统能为城市提供重要的生态屏障,吸收有害气体、防治水土流失、净化雨水等,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它在城市绿地中起到了重要的生态修复与保育的作用,促进了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2. 人文景观园林生态系统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人们可以在园林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体验与自然相融的情感。
园林生态系统的优雅与功能性的结合,使人们享受到身心愉悦的感受。
3. 生物多样性保护园林生态系统通过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和食物资源,为众多植物和动物提供了生存与繁衍的场所。
园林植物景观的类型及特点
园林植物景观的类型及特点园林植物景观是园林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美丽的视觉享受,还能改善环境质量,营造出舒适宜人的空间。
园林植物景观的类型丰富多样,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自然式植物景观自然式植物景观追求的是模仿自然界中植物的生长状态和群落结构,营造出一种仿佛未经人工雕琢的自然之美。
在这种类型的景观中,植物的布局较为随意,没有明显的规则和对称性。
树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相互交错,形成层次丰富的群落。
比如,在一片自然式的林地中,高大的乔木如杨树、柳树等作为上层植被,为下面的灌木和草本植物提供遮荫;中层可能是一些开花灌木,如紫薇、连翘等,它们在不同的季节绽放出绚丽的花朵;底层则是一些耐阴的地被植物,如麦冬、鸢尾等,它们覆盖着地面,减少土壤裸露。
自然式植物景观的特点是充满生机和变化。
植物的生长不受严格的限制,能够根据自身的特性自由发展,因此景观会随着季节的更替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春天,百花盛开,姹紫嫣红;夏天,绿树成荫,清凉宜人;秋天,枫叶如火,金桂飘香;冬天,枝干苍劲,傲雪凌霜。
这种景观给人一种亲切、自然、放松的感觉,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二、规则式植物景观与自然式相反,规则式植物景观强调的是秩序和对称,具有明显的几何形状和规整的布局。
常见的规则式植物景观有花坛、绿篱、行道树等。
花坛通常设计成圆形、方形或多边形,里面种植着色彩鲜艳、花期一致的花卉,形成整齐美观的图案。
绿篱则是由修剪整齐的灌木或小乔木组成,用于划分空间、引导视线或作为边界。
行道树沿着道路两侧整齐排列,形成一条绿色的走廊。
规则式植物景观的特点是严谨、规整、富有秩序感。
它能够营造出庄严、肃穆、大气的氛围,常用于城市广场、政府机关、纪念性场所等。
这种景观需要经常修剪和维护,以保持其规整的形状和良好的景观效果。
三、混合式植物景观混合式植物景观是将自然式和规则式相结合,取长补短,创造出既有自然之美又有秩序感的园林景观。
在混合式植物景观中,可以看到自然式的群落种植与规则式的花坛、绿篱相互呼应。
建设生态园林,促进城市发展
建设生态园林,促进城市发展【摘要】生态园林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本文分析了生态园林的涵义和作用,并提出了生态园林建设的方法建议。
关键词:生态园林建设方法前言随着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剧,给人类带来了生存环境的危机,这一严峻的现实,迫使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仿造自然环境,以谋求优良的生存环境,把园林绿化作为主要手段,因势利导地利用对城市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有利因素和改造不利的因素,从整治国土,促进生态平衡的高度全面绿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将园林绿化事业推向生态园林的新阶段。
一、生态园林的涵义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构成的群落,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
应用系统工程发展园林,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生态环境。
从我国生态园林概念的产生和表述可以看出,生态园林至少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观赏性和艺术美,能够美化环境,创造宜人自然景观,为城市人们提供游览、休憩的娱乐场所;二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和吸附,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三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二、生态园林的作用1、在有限的城市绿地中建立尽可能多的植物群落,是改善城市环境,发展生态园林的必由之路。
描写植物景色的作文
描写植物景色的作文《迷人的植物世界》在繁华都市的喧嚣中待久了,总渴望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去感受那一抹清新与宁静。
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背上行囊,走进了那片神秘而迷人的植物世界。
我来到了一个远离城市的森林公园,刚踏入这片土地,就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郁郁葱葱的树木像一把把巨大的绿伞,撑起了一片绿色的天空。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形成了一道道金色的光柱,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这片森林打造的舞台灯光。
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路旁的野花野草吸引了我的目光。
那些不知名的小花,五颜六色地绽放着,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它们虽然娇小,但却充满了生机。
花瓣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一颗颗璀璨的钻石。
我忍不住蹲下身子,仔细端详着这些小花。
它们有的花瓣舒展,像是在热情地拥抱阳光;有的花瓣紧闭,仿佛还在睡梦中不愿醒来。
花朵周围的绿叶也形态各异,有的叶片宽大,像一把把扇子;有的叶片细长,像一根根针。
绿叶上的脉络清晰可见,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绘制的地图。
继续往前走,一片翠绿的竹林出现在眼前。
竹子修长挺拔,一节一节地向上生长,仿佛要冲破云霄。
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像是在演奏一首美妙的乐章。
我走进竹林,抚摸着竹子光滑的表面,感受着它的坚韧与力量。
竹子之间的缝隙里,偶尔会有几株竹笋冒出头来,它们头戴棕色的“帽子”,身披毛茸茸的“外衣”,可爱极了。
我仿佛能看到它们在努力地生长,迫不及待地想要长成参天的翠竹。
穿过竹林,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草地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草,有的草又细又长,像小姑娘的辫子;有的草又短又粗,像一把把利剑。
草地上还点缀着一些蒲公英,它们毛茸茸的圆球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我轻轻摘下一朵蒲公英,对着它轻轻一吹,无数的小伞便随风飘向远方。
我想,它们一定是带着希望和梦想去寻找新的家园。
草地的尽头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溪水潺潺流淌,发出悦耳的声音。
溪边的垂柳依依,柳枝随风飘舞,仿佛是大自然的画笔在空中挥舞。
柳丝低垂,轻轻拂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群落的形成
可以从裸露的地面开始也可以从已有的另
一个群落中开始(演替)。
1)裸地的成因
2)植物繁殖体的传播 (1)可动性 (2)
传播因子 (3)地形条件 (4)传播距离
3)植物的定居 (发芽、生长和繁殖 )
4)植物之间的“竞争”
3、群落的结构
(1)群落的多度与密度
多度:是指每个种在群落中出现的个体数目。多度最大的植物种就是群落的优势种。
密度:是指群落内植物个体的疏密度。
密度直接影响群落内的光照强度这对该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及相对稳定有极大的关系。
(2)群落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及地被层。
常绿树:木冬树、、蚊母、胶东卫矛、月桂、石楠、构骨、火棘、中华常春藤、络实
彩叶树:金叶女贞、紫叶小檗、金山锈线菊、紫叶黄栌、紫叶矮樱
地被:崂叶苔草(耐荫绿色期长)、麦冬、洋常春藤、扶芳藤、苦荬菜、白三叶、二月兰、紫花地丁、蒲公英
2)植物的耐荫程度和遮光率了解生态习性
合理设计合理布置。
中性稍耐荫:栽于冠幅外。多花木旬子、平枝木旬子、太平花、锦带花、猥实、糯米条、紫珠、接骨木、海仙花。
耐荫强:栽于冠幅内2/3处。菱叶绣线菊、三桠绣线菊、欧洲琼花、珍珠梅、香荚迷、黄杨、云杉、冷杉、矮紫杉、粗榧
具有较好透光性的条件:分枝点较高;树冠枝叶稀疏;春季发叶较晚;栽植密度不大。(如刺槐、臭椿、梧桐、丝棉木、新疆杨、七叶树、旱柳、水杉等)
育初期。
3、群落的演替
植物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的现象就
称为群落的演替 。
桦树——云杉和冷杉幼苗——地被
云杉和冷杉——桦树幼苗——地被
云杉和冷杉——云杉和冷杉幼苗——地被
四、运用群落知识完善栽培群落
(一) 剖析植物的自然群落
第三层:乌头、独活、落新妇、崂峪苔草、节节草
改为栽培群落(形成夏景园、水景园 )
第一层:宝枫、流苏、白皮松
第二层:小花溲疏、六道木、太平花、接骨木、糯
米条、金银木、欧洲琼花
第三层:崂峪苔草、玉簪(夏白花)、水生鸢尾、
水葱、千屈菜
(1) 种类单调。尤其是中、下层耐荫灌木和
地被缺乏。
(2) 结构松散层次不明显缺少复层混
交绿量小生态效益低。
(三)几点建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充分利用本地和外来的植物资源丰富植物
种类。
乔木树种:流苏、山桐子(红果累累)、千头椿、绒毛白蜡、金枝垂柳
灌木树种:欧洲琼花、猬实、糯米条、‘红王子’锦带花、花叶锦带花、四照花、矮紫杉、粗榧
2、群落的外貌特征
(1)生活型 (life from)植物长期适
应不同的生态环境而形成的固有外部形状如大
小、形状、分枝和植物生命期长短等。植物群落
的外貌是由构成群落植物种的生活型决定的。
(2)群落的高度
群落中最高一群植物的高度也就是群落的高
度。
(3)群落的季相
草芍药
层间:北五味子(红果)
自然群落的特点:
1) 种类丰富。尤其是林下二层、三层耐荫灌木和地被种类多季相变化明显丰富。
2)优势种明显外貌各异富有特色。
3)结构紧密层次分明复层混交绿量大生态效益好。
(二)剖析栽培群落
实例1、(北植碧桃园)
2、群落的发育
1)群落发育初期
种类成分不稳定群落的结构尚未定型
层次分化不明显每一层中植物种类也不稳定。
2)群落发育盛期
优势种的“霸主”地位已经确立。
群落盛期维持的长短取决于优势种的耐荫性。
3)群落发育末期
一个群落发育末期孕育着下一个群落发
例 子
1、 自然群落:
(1)百花山(门头沟)海拔1200米处
第一层(乔木)宝枫、少量的黄花柳
第二层(灌木层)东陵八仙花、柔毛绣线菊、六道
木、小花溲疏、太平花、接骨木、复盆子
第三层(草本地被)乌头、独活、落新妇、崂峪
苔草、节节草
(2)百花山(门头沟)海拔1620米处
3)加强养护管理延长栽培群落的相对
稳定期
清除外来入侵者。榆、臭椿、雪柳的翅果
容易侵入到栽培群落应及时清除。
改善自然群落完善栽培群落的自然景观
百花山自然群落:
第一层:宝枫、少量的黄花柳
第二层:东陵八仙花、柔毛绣线菊、六道木、小花
溲疏、 太平花、接骨木、复盆子
实例2、百花山海拔1600米处北坡(土壤肥沃
H=6.8)
一层:白桦(少量黑桦和银桦)、山杨。
二层:六道木、小花溲疏、东陵八仙花、
太平花、柔毛锈线菊、卫矛蓝荆子、
三层:铃兰、耧斗菜、舞鹤草、乌头、
第一层(乔木)白桦、少量黑桦
第二层(灌木层)毛榛、六道木、柔毛绣线菊、腺果、蔷薇
第三层(草本地被)沙参、千里光(菊科)、牛迭肚、午鹤草、类叶升麻
2、 栽培群落
北京植物园的碧桃园(展示碧桃品种为主的专类园)
第一层(乔木)油松、白皮松、宝枫、旱柳、
椴树
第二层(花灌木)早春:碧桃、连翘、榆叶梅;
初夏:太平花;夏秋:蔷薇类、紫薇。
第三层(地被)野牛草
二、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1、群落的组成
在植物群落中各个植物种在数量上是不相同的通常有一个数量最多、所占面积最大的种称为优势种或建群种。群落的发育和形貌特征主要取决于优势种。
同一群落在不同季节表现出不同的形相称为季相。
黄山——
春季:鲜花盛开粉红色黄山杜鹃、黄山蔷薇吊钟花;岩壁上成片鲜红的独蒜兰以及万绿丛中一片片白色的四照花。
夏季:群落一片绿色由于树种不同叶片的绿色度是不同的有嫩绿、浅绿、深绿、墨绿等。
秋季:红叶如火如茶。枫香、垂丝卫矛、爬山虎、樱、野漆、野葡萄、青柞槭、荚迷等;黄色叶有棣棠、蜡瓣花等红果如尾尖冬青、黄山花揪、中华石桶、野鸦椿、垂丝卫矛、四照花、红豆杉、黄山蔷薇、天南星等;各种开花地被。
荒漠地区的植物常只有一层;热带雨林的层次可达6-7层以上。除了地上部的分层现象外在地下部各种植物的根系分布深度也是有着分层现象的。
水平结构:一个群落的某些地点植物种类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例如森林中林下阴暗的地点有一些植物种类形成小型的组合而在林下较明亮的地点是另外一些植物种类的组合。 “镶嵌性” 。
一层:油松、宝枫
二层:各种碧桃品种榆叶梅、连翘、紫薇
三层:野牛草
实例2、(紫竹院公园东门内)
一层:栾树、洋白蜡、梧桐、蒙椴
二层:菱叶锈线菊、连翘、珍珠梅、
黄刺玫
三层:野牛草、箬竹
栽培群落存在的问题:
实例1、(上房山海拔300米处的南北向山沟)
一层:青檀、拐枣、核桃楸
二层:省沽油、小花溲疏、大花溲疏、
君迁子、青檀和拐枣小苗。
三层:大叶铁线莲、马兜铃、歪头菜、
唐松草、青檀和拐枣的幼苗。
一、概念
1、植物群落
在一定地区内有一定的植物种类按一定规
律组合在一起的组合体。按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分为:植物自然群落和人工栽培群落
2、植物自然群落: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群落东北红松林群落
3、人工栽培群落:如果园、苗圃、行道树、林荫道、林带、树丛、树群等。
4、群落的命名
以每层中主要的植物进行命名。
百花山的自然群落:
宝枫——东陵八仙花+小花溲疏——
——落新妇+崂峪苔草。
北植的碧桃园栽培群落:
宝枫+油松——桃的品种——野牛草
三、植物群落的形成、发育和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