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课外阅读《国学经典诵读》检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新课标

合集下载

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测试题含答案

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测试题含答案

情。
()
四、连线。( 5 分)
自缘身在最高层
晏殊
占尽风情向小园
辛弃疾
蓬山此去无多路
李商隐
小园香径独徘徊
王安石
而今识尽愁滋味
林逋
五、片段训练。( 19+16=35分)
(一)
《论语》片段
落寞孤独 孤高幽逸 仕途苦闷 忧国忧民 高瞻远瞩
3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
事后素。”曰:“礼后乎?”
1. 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与杜甫,被后人称为“小李杜”。


2. 《晚春》这首诗,作者杜甫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描绘的晚春景致生






()
3. 《登飞来峰》诗人王安石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
了只有站得高 , 看得远 , 才能不怕阻挠 , 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人生哲理。
2


4.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 (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人常用这两句表现
一个人的 _______________精神。
二、选择题。( 10 分)
1. 下面的人物中,哪位不是“唐宋八大家”里面的人物?(

A. 韩愈 B. 李商隐 C. 柳宗元 D. 苏轼
2. 对于《天净沙 秋思》的赏析,对这首曲的赏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 )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10. 疏影横斜水清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2024学年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填空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用“________”画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1)海宁市的盐官镇锯说是观潮最好的地方 ________(2)既使有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要想办法克服 ________(3)一间屋里里横七坚八地拉了许多绳子 ________(4)交警叔叔正在路上检查违章驾使 ________【答案】 , 锯﹣据, 既﹣即, 坚﹣竖, 使﹣驶【解析】2.拼一拼组词语【答案】弯曲, 担任, 曲调, 扁担, 打倒, 似的, 倒立, 相似【解析】曲qǔ qū读qǔ时意思是1.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艺.~话.2.歌的乐调~调(diào).~谱.异~同工.~高和(hè)寡.读qū时意思是1.弯转与“直”相对弯~.~折(zhé).~笔(a.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 b.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肱而枕.~尽其妙.2.不公正不合理~说.~解(jiě).委~求全.3.弯曲的地方河~.4.偏僻的地方乡~.5.姓.担dān dàn读dān时意思是1.用肩膀挑~水.2.承当负责~负.~任.~当.~待(a.原谅 b.担当责任).~重任.~风险.读dàn时意思是1.挑东西的用具多用竹、木做成扁~.2.一挑东西~子.勇挑重~.3.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一担等于一百斤.4.量词用于成担的东西一~水.“倒”有两个读音dǎo dào .dǎo 1.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墙~了.~塌.~台.打~.卧~.2.对调转移更换改换~手.~换.~车.~卖.~仓.~戈.dào 1.位置上下前后翻转~立.~挂.~影.~置.2.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水.~茶.3.反过来相反地~行逆施.反攻~算.~贴.4.向后往后退~退.~车.5.却东西~不坏就是旧了点.似有两个音分别是shì和sì读“shì”时意思是跟某种情况相似.如似的.读“sì”时意思是1.相类像相(xiāng)~.类~.~是而非.2.好像表示不确定~乎.~应如此.3.表示比较有超过的意思一个高~一个.3.我能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鸳\underset\cdot鸯(yāng yang)莲\underset\cdot蓬(péng peng)朝\underset\cdot鲜(xiān xiǎn)\underset\cdot作坊(zuō zuò)\underset\cdot砌墙(qì qiè)打\underset\cdot扰(jiǎo rǎo)【答案】yangpeng xiānzuō qì rǎo【解析】略4.古诗填空1.白日________ 黄河________2.天苍苍 ________ 风吹草低见________3.不敢________ 恐惊________【答案】依山尽, 入海流, 野茫茫, 牛羊, 高声语, 天上人【解析】略5.选择恰当的词语或关联词填空①李大钊同志不幸被捕全家人心情十分________ 李大钊同志在敌人的面前________镇定有时据理力争有时用________进行无声地反抗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同志被害人们万分________A、沉默B、沉重C、沉着D、沉痛②学问学问 ________要学 ________要问学和问是相辅相成的 ________在学中问问中学 ________能求得真知A、不仅……而且……B、如果……就……C、只有……才……D、只要……就……【答案】沉重, 沉着, 沉默, 沉痛, 不仅, 而且, 只有, 才【解析】①沉默一言不发的沉重沉静庄重沉着不慌张沉痛深切的悲痛①大钊被捕全家人心情沉静庄重选“沉重” 他在敌人面前不慌张选“沉着” 他一言不发选“沉默” 大钊被害后人们万分悲痛选“沉痛”②“要学”与“要问”是递进关系可以用“不仅……而且……”相连“在学中问问中学”与“学得真知”是条件关系可以用“只有……才……”相连6.(1)课文《将相和》中的“将”指的是蔺相如“相”指的是廉颇()6.(2)中国古代的“文房四宝”指的是纸、笔、墨、砚()6.(3)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苏州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6.(4)“一个巴掌拍不响”与“孤掌难鸣”意思相同()【答案】(1)×【解析】(1)错误《将相和》中“将”指的是廉颇“相”指的是蔺相如【答案】(2)√【解析】(2)正确“文房四宝”指的是纸、笔、墨、砚【答案】(3)×【答案】(4)√【解析】(4)正确“孤掌难鸣”指一个巴掌拍不响也比喻一个人力量薄弱难以成事7.区别形近字并组词【答案】款项, 效仿, 求饶, 掩护, 必须, 比较, 绕过, 淹没【解析】8.(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________8.(2)现在日子富裕了人们更注重生活品质了 ________8.(3)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________【答案】②【解析】日子指过去的时间故“日子”的意思选②【答案】③【解析】日子生活故“日子”的意思选③【答案】①【解析】日子不一般的日期故“日子”的意思选①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9.(1)用“√“画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9.(2)在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方框里填入标点符号9.(3)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语句所指的内容(1)第三自然段中的“穿深蓝校服的欢乐溪流”指的是________(2)第四自然段中的“正在涨潮的海水”指的是 ________9.(4)文中写了春天里的三个生活细节请你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________________9.(5)根据短文内容填空(1)“春天的心”是指_________________(2)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画“﹏﹏”的句子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拂佛辫棚辨蓬【解析】【答案】(2)!【解析】【答案】(3)穿着深蓝校服快乐游戏的同学们麦田蓬勃的新绿【解析】【答案】(4)一个女孩儿主动帮“我”把车推到车棚里小男孩儿挪书给“我”腾桌面又把书推到“我“眼底给“我”指点字句桃花树下, 的老爷爷给旧三轮车刷漆老奶奶微笑地看着他【解析】【答案】(5)善良、温暖、充满希望的心只要有一颗善良、温暖、充满希望的心人间便永远是春天三、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注意加点部分的表达特点照样子写句子例石头掉进河里石头\underset\cdot扑\underset\cdot通\underset\cdot一\underset\cdot声掉进河里雨点打在屋顶上________2.注意加点部分的表达特点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例“你真是急死我了!”妈妈生气地说“科学小实验真是太有趣了!”弟弟________地说3.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姐姐说“我要早点准备不然会来不及的”________4.修改病句这是三·1班一位同学的作文片段请你找出其中四处有语病的地方夏天的早晨当你来到我们学校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五颜六色的鲜花和诱人的香味操场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教室里同学们大声朗着课文走进学生阅览室只见书架上陈列着一排排图书崭新的许多同学已经座在里面津津有味地看书了我爱我们的校园!________【答案】雨点滴答滴答打在屋顶上兴奋姐姐说她要早点准备不然会来不及的夏天的早晨当你来到我们学校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五颜六色的鲜花闻到的是诱人的香味操场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教室里同学们大声朗读着课文走进学生阅览室只见书架上陈列着一排排崭新的图书许多同学已经坐在里面津津有味地看书了我爱我们的校园!【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所仿写的句子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题干加点字是描述石头掉进河的声音仿写的句子描写雨点打在屋顶上的声音即可2.本题考查补充句子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使句子前后意思一致常涉及到关联词语运用联系具体语境对句子进行补充句式加点部分是表现人物神态的描写结合题干提供的句子可补充为弟弟“兴奋”B.这道题考查学生直述句转换为转述句的能力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转换方法如下①标点符号的改变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②把第一、二人称改成第三人称即姐姐说她要早点准备不然会来不及的4.本题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就会看到美丽的鲜花和诱人的香味”搭配不当改为“就会看到美丽的鲜花闻到诱人的香味”“同学们大声朗着课文“中缺少“读” 应改成“同学们大声朗读着课文”“图书”和“崭新的“语序不当应改成“崭新的图书””许多同学已经座在里面津津有味地看书了“有错别字“座”改成“坐”。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精选测试卷(六套)含答案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精选测试卷(六套)含答案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测试卷(一)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一、选择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4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 .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 .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4,写雨的诗句很美,下列写雨的诗句中不是表达诗人内心愉悦心情的一项是()A.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5.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哪一项能与它组成对偶句?( )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蓉点点雨D. 丁香初绽悠悠云6.古诗中,诗人写“柳”,常表示“挽留”“思乡”的意思。

下列诗句中的“柳。

没有“挽留”“思乡”意思的一项是()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B.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二、按要求完成诗词句填空。

(16分) ①行道迟迟,O ②晓看红湿处,。

Λ.雨雪霏霏(yu ) B.鲂鱼(lu ) C.浣溪沙(win )D.泊船(bo )渭城(wei ) 柴扉(fei ) 清平乐de )崭水(qi ) 泡轻尘(yi ) 斯水(jι) 百唯(zhuαn )润如酥(yun ) 一水间(jian ) 屐齿(jι) 卜算子(bu )A.野径云俱黑。

路路径直走过去,毫不客气地大快朵颐。

B.送元二使安西。

这个想法使他忘记了一切困难。

C.劝君更尽一杯酒。

刮了一夜北风,天更冷了。

D.送鲍浩然之浙东。

送孟浩然之广陵。

A.当春乃发生(产生) B.渭城朝雨泡轻尘(沾湿) C.游园不值(值得) D.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绝胜烟柳满皇都(远远胜过) 昔我往矣(从前) 才始送春归(方才)因风飞过蔷薇(因为)③君看一叶舟,o④,千万和春住。

⑤山下兰芽短浸溪,O⑥百噤无人能解,O(1)第①句节选自《》,它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2019年小学六年级课外阅读《简爱》和“国学经典诵读”两份测试题合集附答案

2019年小学六年级课外阅读《简爱》和“国学经典诵读”两份测试题合集附答案

2019年小学六年级课外阅读《简爱》和“国学经典诵读”两份测试题合集附答案2019年小学六年级课外阅读《简•爱》测试题附答案一、填空题。

1.简•爱是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方式是(),工作是做()的。

2.简•爱在学校认识的第一个朋友是()。

3.简•爱在学校最喜欢的老师是()。

4.简•爱最好的朋友死于()。

5.简•爱在()做了家庭教师。

6.简•爱逃出桑菲尔德庄园后被()所救。

7.简•爱在做()期间,意外地获得了()的遗产。

8.简•爱最终把两万英镑的遗产与()分了。

9.在桑菲尔德庄园,简•爱勇敢地宣布了对()的爱。

10.罗切斯特太太是()死的。

二、选择题。

1.下面这些人()不是《简•爱》中的人物。

A 希刺克利夫B 英格拉姆小姐C 圣•约翰D 阿黛勒2.《简•.爱》这一故事主要发生在舅妈家里、劳沃德学校、桑菲尔德庄园、圣.约翰家这四个地方,其中()最重要。

A舅妈家里B 劳沃德学校C 桑菲尔德庄园D 圣•约翰家3.简爱生存在一个( )的环境。

A 寄人篱下C父亲母爱D 父母双亡4.简•爱第一次见罗切斯特先生时,他()受了伤。

A 脚B 腰C 手D 腿5.简•爱选择离开桑菲尔德,流浪的原因是()。

A 不想成为情妇B 不想再做家庭教师了C 维护个人尊严D 不想忍辱偷生6.简•爱勇敢坚定的话语有:()A 我和你的灵魂是平等的B 我和你也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C 你我彼此一样D 这是我的心灵在和你的心灵对话,就仿佛我们都已离开了人生7.在罗切斯特的房间放火,并且撕裂简•爱的婚纱是:()A 格雷斯•普尔B 布兰奇小姐C 谭波尔小姐D 伯莎•梅森8.《简•爱》中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的结局是( )。

A 分手B 永未见面C 终成眷属D 互相憎恨9.在《简•爱》中,()曾要要与简•爱结婚。

A 圣•约翰B 布洛克尔赫斯特D 梅森先生10.简•爱的两个基本动机是()A 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B 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C 对富裕生活的追求D 对改变命运的渴求三、判断题。

经典诵读试题及答案

经典诵读试题及答案

经典诵读试题及答案第一篇:经典诵读试题及答案• o o o • o o o 1.对“经典诵读”的理解正确的是:A.好文章B.名家名篇C.国学经典和名著经典2.“国学经典”的是指:A.只是指“三百千”。

B.只是指“大学”“中庸”。

C.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智慧结晶的古书。

• o o o • o o o • o o o • o o o 3.提出“经典诵读”的依据:A.积累语言。

B.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C.弘扬世界优秀文化。

4.“经典诵读”的内容:A.表现智慧结晶的古书。

B.从古至今的名家名篇。

C.一切表现智慧结晶的书。

5.“经典诵读”的教学是指:A.让学生不加理解地随意诵读课文。

B.不需要老师讲解。

C.需要老师指导学生诵读。

6.“经典诵读”教学具体是:A.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诵读。

B.课外的自由诵读。

C.在老师指导下有理解、有步骤的诵读。

• o o o • 7.对“经典诵读”的目的理解比较正确的是:A.弘扬优秀文化。

B.为将来的写作服务。

C.弘扬核心价值观。

8.“经典诵读”有效的途径是:o o o o oA.单一的高声诵读B.不出声的静静默读C.多种形式的诵读D.有理解的诵读E.老师指导下的有意训练诵读第二篇:经典诵读试题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历来是中国文人的理想,这句话出自(C)。

A、《论语》B、《庄子》C、《孟子》D、《大学》2.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A)。

A、文章书画稿费B、替人研磨墨汁C、为人作序D、清洗毛笔 3.“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D)。

A、《周易》、《论语》、《孟子》、《大学》B、《老子》、《庄子》、《孟子》、《墨子》C、《老子》、《庄子》、《孟子》、《孙子》D、《论语》、《孟子》、《大学》、《中庸》4.“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C)。

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 D、门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学期古诗词诵读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学期古诗词诵读测试题(含答案)

古诗词诵读测试题一、选择1.下列加粗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但爱鲈鱼美辽阔的原野上,但见麦浪随风起伏B.应怜屐齿印苍苔我不需要别人的怜悯,只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C.游园不值这次采访一点儿收获都没有,付出的努力真不值D.当春乃发生教室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2.下列各项中,“处”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B.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C.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D.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3.关于《采薇》这首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点明出征时是春天。

“依依”写出柳枝随风摇曳之状,表现出戍卒对家乡的眷恋之情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肘是冬天。

“霏霏”是形容雪下得很大的样子C.“今我来思”一句中的“思”是“思念”的意思D.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想象到他们戍边时的苦况,对从军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4.对《送元二使安西》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第一、二句点明送别的地点、时间和环境。

“渑”是湿润的意思B.三、四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C.一、二句的春雨和柳是对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的描写,突出了作者当时错综复杂、百感交集的心情D.“更”字显示出作者劝酒时的殷勤,在频频劝酒中,也透露了诗人对友人难舍难分的心情二、填空1.给下列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写在后面的括号里屐齿(jí jī)()柴扉(fēifěi)()浣溪沙(huàn wǎn)()一水间(jiàn ji ān)()鲈鱼(lǔlú)()蕲水(qí jí) ()野径(jìng jìn)()随风潜入夜(qián qi ǎn) ()2.按要求选择诗词题目,把序号填在括号内。

A.《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B.《采薇》C.《送元二使安西》D.《泊船瓜洲》(1)借惜春表达了惜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王观对友人美好的祝愿。

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测试题 含答案

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测试题 含答案

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检测试卷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40分)1.《山园小梅》中将百花凋零衰败与梅花的明媚艳丽作对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的《无题》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通过神话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4.《秋思》的体裁是__________,这首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告诉我们在行人快要出发的时候又把信件打开,通过这个细节,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无尽思念。

5.《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_____。

天净沙是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

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体现“思”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对比是《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这首词一大特色,如内容上“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对比。

词人“识尽愁滋味”却“欲说还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晏殊《浣溪纱》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渗透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惘的情感,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

8.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测试卷及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测试卷及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测试卷及答案班级姓名等级时间:80分钟满分:100一、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1.今我来思.()A.思念。

B.思考。

C.句末语气词。

2.晓.看红湿处()A.知道。

B.早晨。

C.使人知道。

3.漫.卷诗书喜欲狂()A.充满;遍布。

B.广阔;长。

C.随意地,没有约束地。

4.最是一年春好处.()A.时。

B.地方,场所。

C.机关,部门。

5.但.爱鲈鱼美()A.但是。

B.只。

C.不但。

6.明月何时照我还.()A.回报。

B.归还。

C.回,归。

7.应.怜屐齿印苍苔()A.回答,回复。

B.大概,表示猜测。

C.许可,允诺。

8.欲.问行人去那边()A.欲望。

B.想要。

C.将要。

9.休.将白发唱黄鸡()A.休息。

B.停止。

C.不要。

10.因.风飞过蔷薇()A.因为。

B.原因。

C.凭借。

二、下列诗词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白日放/歌/须纵酒B.小/扣柴扉/久不开C.谁道/人生/无再少D.若/有人/知春/去处三、对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夸张)B.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设问)C.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比喻)D.谁道人生无再少?(反问)四、对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春夜喜雨》一诗的前四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细而轻柔的特点;第五、六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出一幅美妙的春江夜雨图。

B.《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在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

C.《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诗的后两句写了诗人对早春时节的喜爱和赞美。

D.黄庭坚的《清平乐》写的应是初夏时节,表现了强烈的惜春之情。

五、按要求完成练习。

1.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诗句的意思。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六年级国学经典试卷(精编文档).doc

六年级国学经典试卷(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北街小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国学经典》期末检测试题班级:姓名:得分:一、给出下列生字的读音(共12分,每空1分)秉()瞥()隘()舆()湃()曝()伫()憎()戳()缅()蛱()晌()二、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共18分,每词2分)柳()花()()歌()舞()胆()心()长()飞()不惧()一现()不倦()相照()风()草三、分类写词语(共18分,每空2分)描写田园风光的词有:()()()关于智慧的词语有:()()()关于爱国的词语有:()()()四、连一连(共12分,每题2五、判断题(共10分,每题2分)1.《长相思》以女子的口吻,抒写她因婚姻不幸,与情人诀别的悲怀。

()2.柳永的词《雨霖铃》写了秋季的景物,表现了难分难舍的离别情绪,是豪放词的代表。

()3.《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

()4.唐代边塞诗人高适写下了《别董大》这首送别诗。

()5.“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的今宵去。

”表达的是一种愁苦、伤感的情绪。

()六、选择题(共12分,每空2分)1.唐代被称为()的时代,宋代被称为()的时代。

A.词B.诗C.曲2.词是可以唱的,()决定了词的字数、形式、唱法。

A.词牌名B.题目C.词风3.词的流派有()两种。

A.豪放派和婉约派B.山水派和田园派C.浪漫主义、现实主义4.苏轼是()的代表词人,李清照是()的代表词人。

A.豪放派B.婉约派C.浪漫主义七、默写古诗《送元二使安西》(18分)北街小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国学经典》期末检测试题参考答案一、给出下列生字的读音秉(bǐng )瞥(piē)隘(ài)舆(yú)湃(pài)曝(pù)伫(zhù)憎(zēng )戳(chuō)缅(miǎn)蛱(jiá)晌(shǎng )二、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柳(暗)花(明)(莺)歌(燕)舞(赤)胆(忠)心(草)长(莺)飞(临危)不惧(昙花)一现(孜孜)不倦(肝胆)相照(疾)风(劲)草三、分类写词语描写田园风光的词有:(依山傍水)(湖光山色)(阡陌交通)关于智慧的词语有:(绞尽脑汁)(冥思苦想)(百思不解)关于爱国的词语有:(精忠报国)(为国捐躯)(忧国忧民)五、判断题(共10分,每题2分)1.对2.错3.错4.对5.对六、选择题(共12分,每空2分)1.唐代被称为(B )的时代,宋代被称为(A )的时代。

《国学经典诵读》试题及答案

《国学经典诵读》试题及答案
5.“知过必改,得能莫忘。”意思是:知道自己有过错,一定要改正;自己有能力做到的,一定不要放弃。( )
6.“尺璧非宝,寸阴是竞。”出自《空谷传声》。( )
7.“孝当竭力,忠则尽命。”出自《资父事君》。( )
8.“孔怀兄弟,同气连枝。”出自《外受傅训》。( )
9.《次北固山下》的作者是王湾。( )
10.“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出自李白的《送友人》。( )
《国学经典诵读》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天地玄( ),宇宙洪( )。( )( )盈昃,辰宿( )( )。寒( )暑( ),( )收( )藏。
2.人而( )( ),不知其( )( )。
3.人而不仁,如( )何?人而不仁,如( )何?
4.何为则( )服?举( )错诸枉。
二、选择。
1.灌木萦旗转,( )。
四、连线。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牛郎织女》
宁信度,无自信也。 《后羿射日》
一成一败,其治不同也。 《狐假虎威》
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 《郑人买履》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 《大禹治水》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黄 荒 日月 列张 来 往 秋 冬
2.无信 可也
3.礼 乐
4.民 直
二、选择。
1-D 2-C 3-A 4-B 5-G 6-E 7-H 8-F Fra bibliotek-J 10-I
I长河没晓天 J赤日石林气
三、判断。
1.《闰余成岁》《剑号巨阙》《龙师火帝》都出自《千字文》。( )
2.《子贡问君子》《林放问礼之本》《子语鲁大师乐》都出自《论语》。( )
3.“吊民伐罪,周发殷汤。”意思是:安抚百姓,讨伐暴君,是周武王姬发和商王成汤做的事。( )

2019年小学六年级课外阅读“国学经典诵读”和《居里夫人自传》两份测试题合集附答案

2019年小学六年级课外阅读“国学经典诵读”和《居里夫人自传》两份测试题合集附答案

2019年小学六年级课外阅读“国学经典诵读”和《居里夫人自传》两份测试题合集附答案2019年小学六年级课外阅读“国学经典诵读”测试题附答案一、填空题。

(每空1分,38分)1.《游山西村》这首诗写农村一片富足景象和农家朴实好客的句子是“, 。

”不仅反映诗人对前途所抱希望,也说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性诗句:, 。

2.,。

重阳佳节,菊花盛开,整个长安成了菊花的世界。

3.“,。

”不明写忧思愁绪的深重而言白发难簪,一个未老先衰,忧国忧民的悲怆形象跃然纸上。

4.战火连连,兵荒马乱,“望湖楼”酒家却依然是一片灯红酒绿,歌舞升平,歌女搔首弄姿,这真是“,。

”达官贵人竟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这被侵占之地何时才能收复啊?5.《嫦娥》这首诗描绘主人公的孤冷凄清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的诗句是,。

6.小明学习很刻苦,可不爱思考;小望很聪明,可总是不用功,结果,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因为他们不懂得“,。

”的道理!小红学习超棒!老师让她为大家介绍学习经验,可她说,“我的经验就是复习,复习,再复习”,正如孔子所言“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爷爷的战友从台湾来看望他,怪不得他今天心情格外好,这真是“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7.表面上是说天气,而实际上却是指“郎”的歌声是“无情”还是“有情”的诗句是,。

8.待到秋来九月八,。

9. ,闻郎江上唱歌声。

10. ,家书抵万金。

11.烟笼寒水月笼沙,。

12.本自同根生,?13. ,碧海青天夜夜心。

14.长安回望绣成堆,。

15. ,凭君传语报平安。

16. ,悠然见南山。

17.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她在丛中笑。

18.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19.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六十而耳顺,,不逾矩。

”20.故园东望路漫漫,。

小学语文人教版6六年级下册:经典国学诵读系列练习三

小学语文人教版6六年级下册:经典国学诵读系列练习三

六年级下册经典国学诵读三(一)经典国学再现夫①爱人者②,人亦从而爱之;利人③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此何难之有焉?特士④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我是小助手①夫:句首发语词。

②者:……的人。

③人:别人、他人。

④士:为“上”之误。

我是小翻译爱护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爱护他;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有利于他;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憎恶他;损害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损害他。

这种(兼爱)有什么难(实行)的呢?只是国君不按照这一准则来处理政事,而士人不实行这一准则的缘故啊。

考考你的智慧1.为“故”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意外的事情。

②有心,存心,故意。

③老,旧,过去的,原来的。

④朋友,友情。

⑤原因,缘故。

(1)不以为行故也()(2)故障()(3)故事()(4)沾亲带故()(5)明知故犯()2.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1)此何难之有焉?(2)特士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3. “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4.读了这则小短文,你觉得应该怎样对待别人?弘扬传统文化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的意思是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沉于水中。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多少诸侯国的兴替存亡,使人们把君民关系,比作舟水关系,并从中悟出了“载舟覆舟”的至理名言。

唐太宗曾目睹了隋末的农民大起义和隋朝由盛转衰、迅即灭亡的短促过程,这幅触目惊心的历史画卷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以,他经常以隋亡为鉴,检点自己的言行。

有一次,房玄龄向唐太宗建议说:“近来,清查兵器,发现我们现有的兵器比隋朝还少,可以考虑增加一些。

”不料,唐太宗却回答道:“增加兵器来防御外敌固然很重要,不过,目前最要紧的是安抚民心,稳定人心。

隋炀帝的灭亡,并不是因为兵器不足,而是无视民心向背,以致民怨沸腾,国亡政息。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国学经典诵读》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国学经典诵读》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国学经典诵读”阅读答案阅读测试题一、填空题。

(每空1分,38分)1.《游山西村》这首诗写农村一片富足景象和农家朴实好客的句子是“, 。

”不仅反映诗人对前途所抱希望,也说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性诗句:, 。

2.,。

重阳佳节,菊花盛开,整个长安成了菊花的世界。

3.“,。

”不明写忧思愁绪的深重而言白发难簪,一个未老先衰,忧国忧民的悲怆形象跃然纸上。

4.战火连连,兵荒马乱,“望湖楼”酒家却依然是一片灯红酒绿,歌舞升平,歌女搔首弄姿,这真是“,。

”达官贵人竟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这被侵占之地何时才能收复啊?5.《嫦娥》这首诗描绘主人公的孤冷凄清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的诗句是,。

6.小明学习很刻苦,可不爱思考;小望很聪明,可总是不用功,结果,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因为他们不懂得“,。

”的道理!小红学习超棒!老师让她为大家介绍学习经验,可她说,“我7.表面上是说天气,而实际上却是指“郎”的歌声是“无情”还是“有情”的诗句是,。

8.待到秋来九月八,。

9. ,闻郎江上唱歌声。

10. ,家书抵万金。

11.烟笼寒水月笼沙,。

12.本自同根生,?13. ,碧海青天夜夜心。

14.长安回望绣成堆,。

15. ,凭君传语报平安。

16. ,悠然见南山。

17.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她在丛中笑。

18.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19.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六十而耳顺,,不逾矩。

”20.故园东望路漫漫,。

二、选择题。

(12分)1.下列诗句不是唐代诗人所作的一项是()。

A.感时花溅泪B.我花开后百花杀C.杨柳青青江水平D.心远地自偏2.中国文学史上,现存诗作最多的诗人是()。

A.陆游B.李白C.杜甫D.白居易3.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A.12B.13C.14D.154.儒家代表人物是()。

A.庄子孟子B.孟子老子C.孔子孟子D.孔子老子5.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中“妃子”是()。

国学经典诵读阅读测试含答案

国学经典诵读阅读测试含答案

《国学经典诵读》阅读测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20分)1.,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一年好景君须记,3.笑渐不闻声渐悄,。

4.,不破楼兰终不还。

5. ,独沧然而涕下。

6.枝上柳絮吹又少。

!7.为善则流芳百世,8.知否,知否?9.沾衣欲湿杏花雨,10.一阵《春江花月夜》的旋律远远传来,多美妙的音乐啊!此曲只应天上有,。

二、选择题(30分)1.填地名:()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A. 靖州B. 青海C. 长沙D. 楼兰2.填花名:燕子来时新社,()落后清明。

A. 桃花B. 杏花C. 梨花D. 梅花3.填人物:()背涅精忠报国A. 岳飞B. 韩信C. 毛遂D. 秦桧4.填动物:叶底()一两声A. 鸟儿B. 黄鹂C. 蛾儿D. 燕子5.下列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诗句中,描写元宵节的一项是()A.清明时节雨纷纷B. 今夜月明人尽望C. 东风夜放花千树D. 荷尽已无擎雨盖6. 好生议论,曰摇唇鼓舌;共话衷肠,()。

A. 曰摇唇鼓舌B.曰促膝谈心C. 曰吐气扬眉D.曰推心置腹7.下面哪句诗不是描写春景的()A.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B.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C.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D.燕子来时社新,梨花落后清明8.说话十分守信用,我可以说()A. 慧眼始知道骨,肉眼不识贤人。

B. 毛遂片言九鼎,人重其言C. 一日三秋,言思慕之甚切D. 小过必察,谓之吹毛求疵9.朋友见了你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下面哪句诗和它意思相同。

()A. 一日三秋,言思慕之甚切。

B.季布一诺千金,人服其信C.乘患相攻,谓之落井下石。

D.有道则见,君子展济世之才。

10.下列诗句中描写军旅生活的是()A.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B. 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

C.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D.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1.正是橙黄橘绿时,指什么季节()A. 暮春B.夏季C.秋末冬初D.早春1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作者是()A. 辛弃疾B.苏轼C.释志南D.杜甫13. 对《青玉案.元夕》下面分析不正确的是()A.通过描绘元宵佳节满城灯火,游人如云,彻夜歌舞的场面,记叙了一对意中人在长街偶然相遇的情景。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过关练习试题(附答案)共3套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过关练习试题(附答案)共3套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综合测评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展示。

(37分)1.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5分)雨.雪霏霏(yùyǔ)花重锦.官城(jǐng jǐn)渭城朝雨浥.轻尘(yǐyì) 天街小雨润如酥.(sūshū)但爱鲈.鱼美(lúnú) 花重.锦官城(chóng zhòng)应怜屐.齿印苍苔(qījī) 眉眼盈盈处.(chùchǔ)谁道人生无再少.(shào shǎo) 百啭.无人能解(zhuǎn zhuàn) 2.给下面诗句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3分)(1)昔我往.矣( )A.去,到B.过去C.指当初去从军(2)花重.锦官城( ) A.重要B.沉重C.重新(3)最是一年春好处.( ) A.时B.处所C.地方3.按要求填空。

(7分)(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 )看( )却无。

(填一对反义词)(2)( )( )一水间,( )只隔数重山。

(填地名)(3)水是( )波横,山是( )峰聚。

(填人体器官)4.先解释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12分)(1)晓看红湿处..锦官城。

...,花重红湿处:花重:句意:(2)天街...,草色遥看近却无。

..小雨润如酥天街:润如酥:句意:(3)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应:怜:句意:5.补充诗句。

(6分)(1)行道迟迟,。

(2) ,江船火独明。

(3) ,明月何时照我还。

(4)君看一叶舟,。

(5) ?眉眼盈盈处。

(6) ,唤取归来同住。

6.用直线把古诗和作者连起来。

(4分)《清平乐·春归何处》(宋)叶绍翁《浣溪沙》(宋)黄庭坚《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苏轼《游园不值》(宋)王观)二、实践与运用。

(24分)1.判断下面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国学经典诵读》检测试卷及答案
14.长安回望绣成
堆,。

15. ,凭君传语报平安。

16. ,悠然见南山。

17.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她在丛中笑。

18.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
身:?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君子食无求
饱,,,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19.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
立,,,六十而耳
顺,,不逾矩。


20.故园东望路漫漫,。

二、选择题。

(12分)
1.下列诗句不是唐代诗人所作的一项是()。

A.感时花溅泪
B.我花开后百花杀
C.杨柳青青江水平
D.心远地自偏
2.中国文学史上,现存诗作最多的诗人是()。

A.陆游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3.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
A.12
B.13
C.14
D.15
4.儒家代表人物是()。

A.庄子孟子
B.孟子老子
C.孔子孟子
D.孔子老子
5.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中“妃子”是()。

A.沉鱼
B.落雁
C.闭月
D.羞花
6.下列诗人谁开创了“山水田园诗”?()。

A .岑参 B.李商隐 C.陶渊明 D.王维
三、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

(10分)
1.《游山西村》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

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
意。

()
2.“长安”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黄金甲”指的是牡丹花。

()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句诗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

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4.《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相传为孔子所著。

()5.《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读陆游同题词,反其意而作。

()
6. “三曹”是南北朝时期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

()
7. 《竹枝词》是“诗佛”刘禹锡的作品。

杜牧和李商隐合称“李杜”。

()
8.两小儿讥笑孔子固然不对,但另一方面看,博学多闻的孔子尚且不能解答,反映了学无止境,所以要活到老学到老。

()
9. 看到明月,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居住在广寒宫。

()
10.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句诗中的“她”暗指中国共产
党。

()
四、连线。

(6分)
豆在釜中泣杜牧手足相残
俏也不争春陶渊明归隐山林
悠然见南山毛泽东感时伤怀
故园东望路漫漫杜甫思念家乡
无人知是荔枝来岑参荒淫无度
国破山河在曹植以梅言志
五、片段训练。

(14+11+9=33分)
(一)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钟子期曰:“善哉,!”,钟子期曰:“善哉,!”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补充空白的句子并给短文起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3分)
2.我们现在常用(填成语)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1分)。

3.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B.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C.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D.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4.钟子期为什么“终身不复鼓”?()(2分)
A.因为他已经把琴摔了,无琴可弹。

B.因为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

C.因为他觉得世界上已经没有配得上听他琴的人了。

D.因为他太伤心了,每次弹琴都控制不住自己。

5.对“知音”一词理解正确的是()。

(2分)
A.能弹出美妙音韵的人。

B.理解自己的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C.能听懂别人弹琴的人。

D.对音律有研究的人。

6.对“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理解正确的是()。

(2分)
A.伯牙想要什么,钟子期一定想方设法帮他得到。

B.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

C.伯牙每次想到钟子期,钟子期也一定会想到他。

D.不管伯牙念什么,钟子期都能清楚地听到。

7.下面诗句和“知音”无关的一句是()。

(2分)
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学弈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吾见亦罕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

则不得也。

弈秋,。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惟。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补充空白的句子并用横线画出文给予你启示的句子。

(4分)
2.在正确的读音下画横线。

(3分)
使弈(yì yí)秋诲(huì huǐ)二人弈弗若之矣(yǐ y ì)
为(wèi wéi )是其智弗(fó fú)若与?鸿鹄(hú háo)
3.仔细阅读短文后填空。

(4分)
(1) 本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一个(),告诉我们()。

(2)“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到今天简化为一个成语是()。

(三)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及日中则如盘盂,?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1.补充空白的句子。

(3分)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两小儿的观点。

(3分)
3.“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3分)
附:
《国学经典诵读》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8.我花开后百花杀
9.杨柳青青江水平
10.烽火连三月
11.夜泊秦淮近酒家
12.相煎何太急
13. 嫦娥应悔偷灵药
14.山顶千门次第开
15.马上相逢无纸笔
16.采菊东篱下
17. 已是悬崖百丈冰待到山花烂漫时
18.为人谋而不忠乎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19.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七十而从心所欲
20.双袖龙钟泪不干
二、选择题。

1.D 2.A 3.B 4.C 5.D 6.C
三、判断题。

1.× 2.× 3.√ 4. × 5.√ 6. ×7. ×8.√9. √10. √
四、连线。

五、片段训练。

(一)
1题目:《伯牙绝弦》钟子期善听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洋洋兮若江河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2. 高山流水
3-7 B B B B C
(二)
1.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吾退而寒之者至矣通国之善弈者

专心致志,弈秋之为听有鸿鹄将至不专心致志。

则不
得也。

2.yì huì yǐ wèi fú hú
3.(1)专心致志心不在焉(三心二意) 做事要一心一意、专心致志,才能成功。

(意对即可) (2) 一暴十寒
(三)
1.见两小儿辩斗日初出大如车盖此不为远者小而近
者大乎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孰
为汝多知乎
2.答:一个孩子的观点是: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离人近,而到正午的时候离人远;另一个孩子的观点是: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意对即可)
3.不能怪孔子。

说明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要活到老,学到老。

(意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