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材章节《第二十四章圆》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圆教学反思7篇
初中数学圆教学反思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报告大全、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insights, report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中数学圆教学反思7篇写好教学反思对于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教学工作就要告一段落,相信老师们一定都有及时写好教学反思,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初中数学圆教学反思7篇,供大家参考。
初中数学圆教学反思(精选16篇)
初中数学圆教学反思(精选16篇)初中数学圆教学反思篇1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对圆有了初步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目的是为以后学习圆的性质及圆柱体、圆锥体等知识打下基础。
为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一、把握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利用变化的幻灯片实现课堂有效学习。
学生对圆并不陌生,生活中这个完美的曲边图形几乎处处可见,全部学生都能从若干个平面图形中挑出圆。
学生看到的圆一般都是静态的,而圆的本质特点是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动点的轨迹,这和直边图形有着本质的区别。
要想让学生感悟圆的图形性质特征,就需要让学生看到动点,看到圆“动态生成”的过程——点动成线。
圆是由一条封闭曲线围成的图形,它的特征主要体现在隐形的线段——半径和隐形的点——圆心上。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动手学数学。
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选择,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对圆的认识我的设计是从画圆开始。
首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尝试自己画圆,然后展示所画的圆并说说用什么画的,重点放在用圆规规范画圆上。
利用投影,先展示学生用圆规画圆的过程,然后让其他学生补充用圆规画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使学生明确画圆时的定点、定长。
这样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画圆可以利用手中的现有圆形物体来描画,也可以用圆规画出更规范的圆。
三、创设开放的生活情境,展现学生的不同思维。
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但是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是必然的。
学生在生活经验、认知特点、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要求教师要适当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
本节课几处开放性的设问都为学生创造了机会,使其不同思维都能在课堂中闪光。
例如在解决“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这一问题时,学生就展现出了不同的思维水平。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反思(四篇)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授课中,我感觉以下几点比较满意:1、课件教学中在探索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探索两圆相切时的对称性、探索两圆相切时圆心距d和两圆半径R和r的数量关系时多次运用flash动画展示,给学生以直观感受,便于学生理解,同时,增加上课的生动性。
2、授课方式采用分组教学,对课程内容提出问题后先要学生在小组内动手交流并整理所获得的信息内容,然后在课堂上展示组内成果,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对练习题的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了难点。
4、授课中贯穿了观察、猜想、验证等过程,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探索过程,“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落实比较好。
但在本节课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在以下几方面:1、在学生分组活动中,个别学生不能参与进来,今后教学应该多加关注学困生。
2、教学语言应该注意更加规范。
3、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不应该只关注回答结果,也应该关注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态度,用恰当的语言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成功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本节课应该再加大练习量,进一步落实“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本次课初备时,我校全体数学教师在一起研讨,杨玉芬老师对我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作品展示提出很好的建议:在没有实物投影的情况下,让学生通过粘贴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申卫青教师对我的授课程序进行调节指导。
李秀捧老师对学生的探讨问题进行进一步设计……初备方案发布于网上,又得到教研员王老师、风帆郝老师、列电张老师、我校杨老师、马坊杨老师等多位老师的指导点评,我又在此基础上对方案进一步加工。
授课后,各位教师直述己见,让我认识到自己需要继续努力.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更注意到学生的活动和参与情况,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只是课程的设计者,在授课时适时引导,使尽可能多的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可以采取小组之间竞争评比打分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合作交流、积极发言等各方面的参与情况。
《圆》教学设计与反思
评分细则
基本上能认真听 课,积极进行课 堂学习活动。 30 分 按时保质保量独 立完成。 15 分 10 分 能认真听课,并进行 课堂学习活动。但有 分神的现象。要教师 约束。20 分 基本能按时完成。 有不交作业或 抄袭等的现象。 5 分或以下 在教师的约束 学习活动不佳。 15 分或以下
评分
积极参加小组活动, 积极参加小组活 小组 活动 40 分 有独立见解,动手、 动,爱动手、动 动口、动脑能力强, 口、动脑能力强, 与同学合作愉快。 40 分 与同学合作愉 快。 35 分
1. 使学生初步感知圆 2. 培养学生思考发现的能力,体验生活处处是数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圆的定义
2. 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首先通过老师用线绳工具在空 中旋转,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形成 的轨迹是一个圆。 在研究圆的认识与特征这一 知识点时,我们比较了两种不同 的设计思路 二、探索新知 从以上圆的形成过程,我 们可以得出: 定义一: 在一个平面内,线段 OA 绕 它固定的一个端点 O 旋转一周, • 另一个端点所形成的图形叫做 圆. 固定的端点 O 叫做圆心, 线 段 OA 叫做半径. 以点 O 为圆心的圆,记作 “⊙O” ,读作“圆 O” .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下面的 两个问题: 问题 1: 图上各点到定点 (圆 心 O)的距离有什么规律? 问题 2:到定点的距离等于 定长的点又有什么特点? 老师提问几名学生并点评 总结. (1 )图上各点到定点(圆 心 O)的距离都等于定长(半径 r) ; (2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 长的点都在同一个圆上.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 教学导入 定义二:圆心为 O,半径为 r 的圆可以看成是所有到定点 O 的距离等于定长 r 的点组成的图 形. 教学讲解 同时,我们又把 ①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 段叫做弦,如图线段 AC,AB; ②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 如图 24-1 线段 AB; ③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 叫做圆弧,简称弧, “以 A、 C 为端点的弧记作 “圆弧 当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 折、量一量,知道在同一圆中 半径可以有许多条。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回答 下面两个问题. 1 .圆是轴对称图形吗? 如果是, 它的对称轴是什么? •你能找到多少条对称轴? 2 .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 上述问题的?与同伴进行交 流. 3 .我是利用沿着圆的任 意一条直径折叠的方法解决 圆的对称轴问题的.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 圆是轴对称图形, 其对称轴是 任意一条过圆心的直线.
第二十四章 圆的教学反思
圆的教学反思在教授圆的认识后,有如下反思,希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扬长短,促进教学.一、联系生活,体现生活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物体哪些是圆形的。
课末引导学生探讨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圆的认识,而且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身边有数学,伸出手就能触摸到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二、自主探索,培养创新精神。
1、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本节课中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型的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实验、讨论、交流、合作学习中,理解新知识,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
如教学圆心、直径、半径,不急于传授,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折圆,发现圆中心的一点,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发现圆的一些特征;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看书,发现同圆中,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也相等,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教师适时引导,使学生懂得归纳知识的一般方法,同时学会了观察、实验、操作、发现等学习方法,并伴随新知识的获得,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2、在画圆这个教学片段中我没有像以前一样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圆的画法,我发现很多学生都有画圆的经验了,就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
在学生介绍画圆的经验时,我利用动态生成的资源教学,借助学生的实践操作,我很自然地解决了“画圆时,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圆规两脚张开的大小是圆的半径, 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的问题,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学会了圆的画法。
不足之处:1、在本节课画圆的部分,没有在黑板上示范圆的画法,因此并没有规范学生对圆的画法的认识,学生并没有一个直观的感觉,没有创设出一个理解的空间。
2、本节课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没有完全充分地发挥出来。
3、在尊重学生方面还应注意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4、圆与点、直线、圆的位置关系还不是很清楚、证明题中还不会找条件。
《圆》教学反思_1
《圆》教学反思《圆》教学反思1根据我班学生情况,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识水平,因此确定运用“自主读——合作读——练习说”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但能领悟课文的情境和主要内容,而且能培养他们熟读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合作意识。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尊重学生的爱好,所以游戏导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接着播放课件:配乐出现一池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曳的荷叶美景的动态画面,让学生欣赏,教师优美地范读课文,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读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整体感知的教学设计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所以我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一遍课文,注意把课文的字音读准。
在此基础上再将课文带着问题完整自由地读一遍。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从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并逐步培养起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所以在学生将课文完整自由读两遍的基础上,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再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个别读,读后评价(对读得好、有进步的同学提出表扬和鼓励),最后读给同桌或好朋友听。
三、积累语言理解内容——合作读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
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因此,对课文的理解只需要多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积累语言,领悟情境,附之配乐朗读,增强语感。
这篇课文对话比较多,便于分角色朗读。
我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参与到学生活动当中去,面向全体,维持好活动次序。
四、拓展课文培养想象——练习说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人的童年时期是培养、发展想象力最佳时期,犹如农事的节气,是不能错过的。
《24.1.1 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12九年级上册
《圆》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掌握圆的定义、性质及相关概念;2. 能够运用圆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圆的定义和性质的应用;2.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圆心角、弦、弧之间的关系以及圆中的有关计算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圆规、圆板、绳子、剪刀等;2. 准备教学材料:相关例题和练习题;3. 安排教学时间:本课时为单课时,约45分钟。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1. 复习引入:请学生回忆小学学习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2. 设问引入:在初中,我们将学习一种特殊的几何图形——圆。
那么,圆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我们如何来研究圆呢?(二)新课活动一:感知圆的形状1. 请学生利用手中的圆规和圆规画圆,并观察圆的形成过程。
2. 讨论:圆的形成与什么有关?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3. 汇报交流:圆的位置用定点、定长来描述;圆的半径、直径的变化规律;圆的形状特征。
活动二:画圆工具介绍介绍圆的各部分名称,重点讲解圆心和半径。
并介绍画圆的工具——圆规。
活动三:探究圆的特征请学生尝试用量角器、圆规等工具对以下问题进行探究:(1)任意两个半径分别相等吗?(2)任意两个直径分别相等吗?(3)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4)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通过探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圆的特征。
活动四:生活中的圆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并思考为什么我们经常使用圆形?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圆的知识?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小结(学生回答教师补充)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特别要注意哪些概念和特征?哪些内容需要我们牢记的?本节课与小学的数学知识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还有什么疑问?(鼓励求异思维)(四)作业布置(必做题、选做题)必做题:教材66-67页练习题。
选做题:思考题。
思考题为:有三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ACB=90°,AC=BC=a,试着用这些三角形拼成各种形状的圆,并求出每个圆的面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4章圆(二)回顾与反思
九年级《数学》学教案课题:第24章圆(二)回顾与反思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点与圆,直线与圆以及圆和圆的位置关系.2.了解切线的概念,切线的性质及判定.3.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能力目标:1.通过平移、旋转等方式,认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使学生明确图形在运动变化中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2.通过画圆的切线,训练学生的作图能力.3.通过全章内容的归纳总结,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探索,让学生懂得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2.经历观察、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1.探索并了解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2.探索切线的性质;能判断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学习难点:探索各种位置关系及切线的性质.节前预习:(预习课本P53-54,完成下列问题。
)一、回顾本章内容这节课我们对本章的所有知识进行回顾,并讨论这些知识间的关系,绘制本章知识结构图,还要对有关知识加以巩固.知识结构图:二、总结与反思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对应的点到圆心的距离d和r之间的数量关系是:(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如何利用数量关系判断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师生共同回顾,一起画出本章的知识结构图。
4.如图(1),在Rt△ABC中,∠C=90°,AC=12,BC=9,D 是AB上一点,以BD为直径的⊙O切AC于点E,求AD的长.5.如图(2),AB是⊙O的直径,C是⊙O上一点,∠CAE=∠B,你认为AE与⊙O相切吗?为什么?6.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和AC分别和小圆相切于点D和E,则DE与BC的位置关系怎样?DE与BC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7.设⊙O1和⊙O2的半径分别为R、r,圆心距为d,在下列情况下,⊙O1和⊙O2的位置关系怎样?①R=6cm,r=3cm,d=4cm;②R=6cm,r=3cm,d=0;③R=3cm,r=7cm,d=4cm;④R=1cm,r=6cm,d=7cm;⑤R=6cm,r=3cm,d=10cm;⑥R=5cm,r=3cm,d=3cm;⑦R=3cm,r=5cm,d=1cm8.已知两个等圆的半径为5cm,公共弦长6cm,求圆心距.9.如图,⊙O是Rt△ABC的内切圆,∠ACB=90°,AB=13,AC=1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四、点滴收获(一)本节所学的知识点:(二)本节课所学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总结回顾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学会归纳,反思。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24章 圆(教案)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教案
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4.2.1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及数量间的关系.2.探求过点画圆的过程,掌握过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画圆的方法.3.了解运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思想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探求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并提炼出数量关系,从而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2)过三点作圆.【教学难点】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及其数量关系反证法五、课前准备课件、图片、圆规、直尺等.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国射击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获金牌,为我国赢得荣誉.如图是射击靶的示意图,它是由许多同心圆(圆心相同,半径不相同)构成的,你知道击中靶上不同位置的成绩是如何计算的吗?(出示课件2)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探究一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师问:观察下图中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出示课件4)学生交流,回答问题.教师点评: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点在圆内,点在圆上,点在圆外.教师问:设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圆的半径为r,量一量在点和圆三种不同位置关系时,d与r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出示课件5)学生答:教师问:反过来,由d与r的数量关系,怎样判定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呢?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后,师生共同得到结论:(出示课件6)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及其数量间的关系:边结论.读作“等价于”.⑵要明确“d”表示的意义,是点P到圆心O的距离.出示课件7,8:例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边AB=3,AD=4.(1)以A为圆心,4为半径作⊙A,则点B、C、D与⊙A的位置关系如何?(2)若以A点为圆心作⊙A,使B、C、D三点中至少有一点在圆内,且至少有一点在圆外,求⊙A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直接写出答案)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解:⑴AD=4=r,故D点在⊙A上;AB=3<r,故B点在⊙A内;AC=5>r,故C点在⊙A外.⑵3≤r≤5.巩固练习:(出示课件9)1.⊙O的半径为10cm,A、B、C三点到圆心的距离分别为8cm、10cm、12cm,则点A、B、C与⊙O的位置关系是:点A在_______;点B在_______;点C在_______.2.圆心为O的两个同心圆,半径分别为1和2,若,则点P在()A.大圆内B.小圆内C.小圆外D.大圆内,小圆外学生独立思考后口答:1.圆内;圆上;圆外 2.D探究二过不共线三点作圆教师问:如何过一个点A作一个圆?过点A可以作多少个圆?(出示课件10)学生动手探究,作图,交流,得出结论,教师点评并总结.以不与A点重合的任意一点为圆心,以这个点到A点的距离为半径画圆即可;可作无数个圆.教师问:如何过两点A、B作一个圆?过两点可以作多少个圆?(出示课件11)学生动手探究,作图,交流,得出结论,教师点评并总结.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以其上任意一点为圆心,以这点和点A或B的距离为半径画圆即可;可作无数个圆.教师问: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能不能确定一个圆?(出示课件12)学生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经过A,B两点的圆的圆心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经过B,C两点的圆的圆心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经过A,B,C三点的圆的圆心应该在这两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O的位置.教师归纳: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出示课件13)出示课件14:例已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A、B、C.求作:⊙O,使它经过点A、B、C.学生动手探究,作图,交流后,师生共同解答.作法:1.连接AB,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N;2.连接AC,作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EF,交MN于点O;3.以O为圆心,OB为半径作圆.所以⊙O就是所求作的圆.教师问:现在你知道怎样将一个如图所示的破损的圆盘复原了吗?(出示课件15)学生动手探究,交流,在教师指导下作图.作法:1.在圆弧上任取三点A、B、C;2.作线段AB、BC的垂直平分线,其交点O即为圆心;3.以点O为圆心,OC长为半径作圆.⊙O即为所求.巩固练习:(出示课件16)如图,CD所在的直线垂直平分线段AB,怎样用这样的工具找到圆形工件的圆心.学生独立思考后口答:∵A、B两点在圆上,所以圆心必与A、B两点的距离相等,又∵和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圆心在CD所在的直线上,因此可以做任意两条直径,它们的交点为圆心.探究三三角形的外接圆及外心已知△ABC,用直尺与圆规作出过A、B、C三点的圆.(出示课件17)学生复述作法.教师对照图形进行归纳:(出示课件18)1.外接圆:经过三角形三个顶点可以作一个圆,这个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O叫做△ABC的外接圆,△ABC叫做⊙O的内接三角形.2.三角形的外心定义: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作图:三角形三边中垂线的交点.性质: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练一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出示课件19)(1)任意的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 )(2)任意一个圆有且只有一个内接三角形.( )(3)经过三点一定可以确定一个圆. ( )(4)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学生口答:⑴√⑵×⑶×⑷√画一画:分别画一个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再画出它们的外接圆,观察并叙述各三角形与它的外心的位置关系.(出示课件20)学生动手探究,作图,交流后,教师总结.锐角三角形的外心位于三角形内,直角三角形的外心位于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钝角三角形的外心位于三角形外.出示课件21,22:例1 如图,将△AOB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ABO=60°,若△AOB的外接圆与y轴交于点D(0,3).(1)求∠DAO的度数;(2)求点A的坐标和△AOB外接圆的面积.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解:(1)∵∠ADO=∠ABO=60°,∠DOA=90°,∴∠DAO=30°;⑵∵点D的坐标是(0,3),∴OD=3.在Rt△AOD中,∵∠DOA=90°,∴AD为直径.又∵∠DAO=30°,∴AD=2OD=6,OA=因此圆的半径为3.点A的坐标(0),∴△AOB外接圆的面积是9π.教师强调:解题妙招:图形中求三角形外接圆的面积时,关键是确定外接圆的直径(或半径)长度.巩固练习:(出示课件23)如图,已知直角坐标系中,A(0,4),B(4,4),C(6,2).(1)写出经过A,B,C三点的圆弧所在圆的圆心M的坐标.(2)判断点D(5,-2)和圆M的位置关系.学生独立解答.解:(1)在方格纸中,线段AB和B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2,0),所以圆心M的坐标为(2,0).(2)圆的半径AM==线段DM所以点D在圆M内.出示课件24:例2 如图,在△ABC中,O是它的外心,BC=24cm,O到BC的距离是5cm,求△ABC的外接圆的半径.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解:连接OB ,过点O 作OD ⊥BC.则OD =5cm ,112cm 2BD BC ==在Rt △OBD 中,13cm OB ==,即△ABC 的外接圆的半径为13cm.巩固练习:(出示课件25)在Rt △ABC 中,∠C=90°,AC=6 cm,BC=8cm,则它的外心与顶点C 的距离为( )A.5cmB.6cmC.7cmD.8cm学生思考后口答:A探究四 反证法教师问:经过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能作出一个圆吗?(出示课件26)学生动手探究,作图,交流后,师生共同解答.如图,假设过同一条直线l 上三点A 、B 、C 可以作一个圆,设这个圆的圆心为P.那么点P 既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l 1上,又在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l 2上,即点P 为l 1与l 2的交点.而l 1⊥l ,l 2⊥l 这与我们以前学过的“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相矛盾.所以过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不能作圆.教师归纳:(出示课件27)1.反证法的定义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由此经过推理得出矛盾(常与公理、定理、定义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得到原命题成立,这种方法叫做反证法.2.反证法的一般步骤⑴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提出与结论相反的假设);⑵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推理,得出矛盾;⑶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出示课件28:例求证: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师生共同解答.已知:△ABC.求证:△ABC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证明:假设△ABC中没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则∠A>60°,∠B>60°,∠C>60°.因此∠A+∠B+∠C>180°.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矛盾.假设不成立.因此△ABC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巩固练习:(出示课件29)利用反证法证明“在直角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锐角不大于45°”时,应先假设()A.有一个锐角小于45°B.每一个锐角都小于45°C.有一个锐角大于45°D.每一锐角都大于45°学生口答:D(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30-36)1.已知△ABC的三边a,b,c,满足a+b2+|c﹣,则△ABC的外接圆半径=______.2.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45°,BC=4,则⊙O的直径为______.3.如图,请找出图中圆的圆心,并写出你找圆心的方法?4.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cm,以A为圆心2cm为半径作⊙A,则点B在⊙A______;点C在⊙A______;点D在⊙A______.5.⊙O的半径r为5cm,O为原点,点P的坐标为(3,4),则点P与⊙O的位置关系为()A.在⊙O内B.在⊙O上C.在⊙O外D.在⊙O上或⊙O外6.已知:在Rt△ABC中,∠C=90°,AC=6,BC=8,则它的外接圆半径=______.7.如图,△ABC内接于⊙O,若∠OAB=20°,则∠C的度数是________.8.如图,在5×5正方形网格中,一条圆弧经过A,B,C三点,那么这条圆弧所在圆的圆心是()A.点P B.点Q C.点R D.点M9.画出由所有到已知点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cm并且小于或等于3cm的点组成的图形.10.某地出土一明代残破圆形瓷盘,如图所示.为复制该瓷盘要确定其圆心和半径,请在图中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瓷盘的圆心.参考答案:1.2582.3.解:如图所示.4.上;外;上5.B6.57.70°8.B9.解:如图所示.10.解:(1)在圆形瓷盘的边缘选A、B、C三点;(2)连接AB、BC;(3)分别作出AB、BC的垂直平分线;(4)两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就是瓷盘的圆心.(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请与同伴交流.(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24.2.2第1课时)的相关内容.七、课后作业1.教材95页练习2.2.配套练习册内容八、板书设计:九、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生操作,总结出了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其中渗透着分类讨论的思想,经过探讨过一点、两点、三点作圆,得出了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确定一个圆,从而自然引出三角形外接圆、外心及圆内接三角形的定义,此外还学习了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方法和步骤.这些定理都是从学生实践中得出的,培养了学生动手的能力.。
《圆》的单元教学反思简短
《圆》的单元教学反思一、感受数学文化价值,激发学习情感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体现其价值的重要方面之一是改善人们的思维品质。
在“圆”的教学中,结合圆的定义,引出了“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等文化精髓,并穿插讲述了“日规”等科学史实,增加了民族传统教育的内容,使学生不仅了解了数学知识,还感受到了我国古今数学思想光辉,有助于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二、展现知识发展过程,促进自主建构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很多新知识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圆”的教学中,通过展现圆的定义的探究过程、圆心与半径在画图和性质理解中的工具作用、弧、扇形与圆的关系等,使学生亲历知识的“再发现”过程,使新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并达到融会贯通、形成能力。
三、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增强应用意识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是解决数学问题和其它问题的金钥匙。
“圆”这一单元的很多内容都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比如研究直径与半径关系、半径与面积的关系时都运用了极限思想;解决圆的周长、面积计算时运用了化归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了优化思想等等。
通过这些思想方法的渗透,使学生了解到数学处处都有,它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在“圆”这一单元中,我主要采用了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两种教学方法。
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如圆的定义、圆的基本性质等采用接受式学习;对于一些重点知识如圆周长、面积的推导等采用探究式学习。
通过两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使用,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学生更加喜欢学习数学。
总之,“圆”这一单元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的奥妙无穷,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待每一节数学课,充分挖掘其中的文化价值和思想方法,使数学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第24章24.1.2 垂直于弦的直径
24.1 圆的有关性质24.1.2 垂直于弦的直径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理解圆的轴对称性.2.掌握垂径定理及其推论.理解其证明,并会用它解决有关的证明与计算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垂径定理及其推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和理解研究几何图形的各种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本课特点,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美育渗透.2.激发学生探究、发现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垂径定理及其推论,会运用垂径定理等结论解决一些有关证明,计算和作图问题.【教学难点】垂径定理及其推论.五、课前准备课件、图片、直尺等.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知道赵州桥吗?它的主桥是圆弧形,它的跨度(弧所对的弦的长)为37m,拱高(弧的中点到弦的距离)为7.23m,你能求出赵州桥主桥拱的半径吗?(出示课件2)(二)探索新知探究一圆的轴对称性教师问:把一个圆沿着它的任意一条直径对折,重复几次,你发现了什么?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出示课件4)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归纳出结论: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出示课件5:教师问: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你能找到多少条对称轴?学生答:圆是轴对称图形,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思考:如何来证明圆是轴对称图形呢?出示课件6:已知:在⊙O中,CD是直径,AB是弦,CD⊥AB,垂足为E.教师问:此图是轴对称图形吗?学生答:是轴对称图形.教师问:满足什么条件才能证明圆是轴对称图形呢?师生共同解答如下:(出示课件7)证明:连结OA、OB.则OA=OB.又∵CD⊥AB,∴直径CD所在的直线是AB的垂直平分线.∴对于圆上任意一点,在圆上都有关于直线CD的对称点,即⊙O关于直线CD对称.师生进一步认知: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探究二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出示课件8:如图,AB是⊙O的一条弦, 直径CD⊥AB, 垂足为E.你能发现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和劣弧?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口答:线段:AE=BE弧:AC⌒=BC⌒,AD⌒=BD⌒学生简述理由:把圆沿着直径CD折叠时,CD两侧的两个半圆重合,点A 与点B重合,AE与BE重合,重合.教师总结归纳:(出示课件9)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推导格式:∵CD是直径,CD⊥AB,∴AE=BE, AC⌒=BC⌒,AD⌒=BD⌒教师强调:垂径定理是圆中一个重要的定理,三种语言要相互转化,形成整体,才能运用自如.想一想:下列图形是否具备垂径定理的条件?如果不是,请说明为什么?(出示课件10)学生独立思考后口答:1图是;2图不是,因为没有垂直;3图是;4图不是,因为CD没有过圆心.教师强调:垂径定理的几个基本图形:(出示课件11)出示课件12:如果把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结论与题设交换一条,命题是真命题吗?①过圆心;②垂直于弦;③平分弦;④平分弦所对的优弧;⑤平分弦所对的劣弧.上述五个条件中的任何两个条件都可以推出其他三个结论吗?学生思考后教师总结:深化认知:(出示课件13)如图,①CD是直径;②CD⊥AB,垂足为E;③AE=BE;④AC⌒=BC⌒;⑤AD⌒=BD⌒.举例证明其中一种组合方法.学生思考后独立解决,并加以交流,教师加以指导,并举例.(出示课件14)如图,AB是⊙O的一条弦,作直径CD,使AE=BE.(1)CD⊥AB吗?为什么?⑵AC⌒与BC⌒相等吗?AD⌒与BD⌒相等吗?为什么?证明:⑴连接AO,BO,则AO=BO,又AE=BE,OE=OE∴△AOE≌△BOE(SSS),∴∠AEO=∠BEO=90°,∴CD⊥AB.(2)由垂径定理可得AC⌒=BC⌒,AD⌒=BD⌒教师归纳总结:(出示课件15)垂径定理的推论: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思考:“不是直径”这个条件能去掉吗?如不能,请举出反例.教师强调:圆的两条直径是互相平分的.出示课件16:例1 如图,OE⊥AB于E,若⊙O的半径为10cm,OE=6cm,则AB=cm.学生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连接OA,∵OE⊥AB,巩固练习:(出示课件17)如图,⊙O的弦AB=8cm,直径CE⊥AB于D,DC=2cm,求半径OC的长.学生自主思考后,独立解答如下:解:连接OA,∵CE⊥AB于D,,∴设OC=xcm,则OD=x-2,根据勾股定理,得x2=42+(x-2)2,∴22221068AE OA OE=-=-=cm.1184(cm)22AD AB==⨯=解得x=5,即半径OC的长为5cm.出示课件18:例2 已知:⊙O中弦AB∥CD,求证:学生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证明:作直径MN⊥AB.∵AB∥CD,∴MN⊥CD.则(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所对的弧)教师强调:平行弦夹的弧相等.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示课件19)解决有关弦的问题,经常是过圆心作弦的弦心距(垂线段),或作垂直于弦的直径,连结半径等辅助线,为应用垂径定理创造条件.巩固练习:(出示课件20)如图,在⊙O中,AB、AC为互相垂直且相等的两条弦,OD⊥AB于D,OE⊥AC于E,求证: 四边形ADOE是正方形.学生独立解答,一生板演.证明:∵OE⊥AC,OD⊥AB,AB⊥AC,∴∠OEA=∠EAD=∠ODA=90°.∴四边形ADOE为矩形,AE=12AC,AD=12AB.又∵AC=AB,∴AE=AD.∴四边形ADOE为正方形.出示课件21:例3 根据刚刚所学,你能利用垂径定理求出导入中赵州桥主桥拱半径的问题吗?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先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画出图形进行解答.解:如图,用AB表示主桥拱,设AB所在圆的圆心为O,半径为R.经过圆心O作弦AB的垂线OC垂足为D,与弧AB交于点C,则D是AB的中点,C 是弧AB的中点,CD就是拱高.∴AB=37m,CD=7.23m.AB=18.5m,OD=OC-CD=R-7.23.∴AD=12OA2=AD2+OD2,R2=18.52+(R-7.23)2,解得R≈27.3.即主桥拱半径约为27.3m.巩固练习:(出示课件23)如图a、b,一弓形弦长为,弓形所在的圆的半径为7cm,则弓形的高为_______.学生独立思考后解答:如图,分两种情况,弓形的高为5cm或12cm.教师归纳:1.涉及垂径定理时辅助线的添加方法(出示课件24)在圆中有关弦长a,半径r, 弦心距d(圆心到弦的距离),弓形高h的计算题时,常常通过连半径或作弦心距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求解.2.弓形中重要数量关系弦a,弦心距d,弓形高h,半径r之间有以下关系:⑴d+h=r;⑵2 222ar d⎛⎫=+ ⎪⎝⎭.(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25-29)1.2.已知⊙O中,弦AB=8cm,圆心到AB的距离为3cm,则此圆的半径为.3.⊙O的直径AB=20cm, ∠BAC=30°则弦AC= .4.(分类讨论题)已知⊙O的半径为10cm,弦MN∥EF,且MN=12cm,EF=16cm,则弦MN和EF之间的距离为.5.已知:如图,在以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交小圆于C,D两点.你认为AC和BD有什么关系?为什么?6.如图,一条公路的转弯处是一段圆弧(即图中弧CD,点O是弧CD的圆心),其中CD=600m,E为弧CD上的一点,且OE⊥CD,垂足为F,EF=90m.求这段弯路的半径.参考答案:1.C2.5cm3.4.14cm或2cm5.证明:过O作OE⊥AB,垂足为E,则AE=BE,CE=DE.∴AE-CE=BE-DE.即AC=BD.6.解:连接OC.设这段弯路的半径为Rm,则OF=(R-90)m.,OE CD ⊥11600300(m)22CF CD ∴==⨯=,根据勾股定理,得222,OC CF OF =+ ()22230090.R R =+- 解得R=545.∴这段弯路的半径约为545m.(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24.1.3)的相关内容.七、课后作业配套练习册内容八、板书设计:九、教学反思:1.这节课的教学从利用垂径定理来解决赵州桥桥拱半径问题开始,引入课题从实验入手,得到圆的轴对称性,进而推出垂径定理及推论.教学设计中,从具体、简单、特殊到抽象、复杂、一般,层层递进,以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培养学生们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科学研究素质.2.本课的教学方法是将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有机结合,将圆的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常作的辅助线是半径或垂直于弦的直径.。
《圆》教学反思3篇
《圆》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圆》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圆》教学反思篇1本节课是在学生在小学学习过程中已经对圆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在前面学习了轴对称与旋转的基础上展开,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结合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剪影同时也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圆形物体,让学生感觉圆无处不在,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从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自然而然进入新知识的探索和学习中。
在学习过程中,力求学习方法的改变,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在实践中发现圆的形成过程和圆的性质,体会和理解圆的两个定义。
在与圆有关的概念的教学时,特别是弧的教学时,还应明确指出劣弧与优弧是相对出现的,同心圆与等圆的概念教学衔接不够紧密,放在画圆时就提出较好。
《圆》教学反思篇2圆这个单元我认为是小学的一个难点。
所以在教学圆的认识的时候,对于圆的直径、半径的关系作为重点,还有为什么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的线段以及应用。
在教学圆的周长的时候,让学生充分体会圆的周长的含义,已经圆的周长的.测量方法(滚动法和绳测法)。
进一步推导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以及练习了比较多周长的各种应用题型。
在教学圆的面积的时候,对于圆的面积的推导,用了比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体会极限的思想推导圆的面积公式,进一步练习了圆的面积公式的试题。
圆环的面积的学习,我采用让学生剪一剪的办法,让学生从半径10厘米的同心圆内剪下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小圆,让学生体会圆环的来历,更好地体会圆环的面积公式是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
所以在本单元的测试题中,大多数同学的应用题做的都不错。
在应用题中,学生能分清是周长的问题还是面积的问题,但是一些小题反而成了丢分的地方。
一是判断题做的过于草率,二是填空题算完得数不写单位,三是半圆的周长问题忘了加直径的长度。
数学教材章节《第二十四章圆》教学反思
数学教材章节《第二十四章圆》教学反思这篇数学教材章节《第二十四章圆》教学反思由XX为您整理,供您在写作教学反思时参考。
具体文章如下:《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反思要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贴近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
初中数学,虽然知识越来越抽象,但是只要我们用心发现,还是可以找到现实生活中的素材。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让学生体会他们学习的是有意义的数学,这些知识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在享受数学美的同时也深切地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圆,体会到学习圆的重要性。
虽然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对圆的有关知识有所了解,但只是一种感性认识,知道一个图形是圆,还没有抽象出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圆形叫做圆的概念。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把圆与车轮作类比,结合圆规画圆,得出圆的本质特点圆周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处处相等后,就容易归纳出圆的定义。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也可以从生活中找到原型。
已投射的飞镖和靶的位置关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学生既熟悉又比较感兴趣的事物。
例的应用更让学生体会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总而言之,本节课确实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也就是关注生活,只不过给生活中的这些现象以新的说法。
所以抽象的数学也就显得简单了,学生也就更加喜欢学数学了。
改变了学习方式。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为此,我在课堂中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每位学生用圆规在本子上画圆,同时要求他们动脑,动口,通过画圆过程体会圆的特点,以便于归纳圆的概念。
让四位学生分两组合作在黑板上画圆,还让他们谈谈合作成功的经验(一位一定要固定好圆心,另一位一定要拉紧绳子的另一端粉笔头在黑板上绕一周)。
所以得出确定圆需要两个要素即圆心和半径。
在必要时,也让学生小组合作互相讨论,充分利用集体的智慧,使之能够解决较难的问题。
问题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反思5篇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反思5篇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反思篇1对于今天的课,同行们褒贬不一,我也有自己的想法。
从前讲过多次研究课,都没有及时写出课后反思,今天却例外,因为我感到,在教学多年以后,需要思考的东西却更多了。
一、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最近两年一直给普通班的学生授课,其中也有几个数学尖子,可是这个学期,由于毕业升学考试的需要,按照总体成绩排队,这样我的学生就是纯粹的学习落后生了。
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最后的一年里提高对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我放慢进度,给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亲身经历探索的过程,了解数学的真谛,对基本概念、定理等有深入的研究,知道他们从哪里来,怎么来的,又要用到哪里去。
有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够自己去观察、猜想、验证、归纳和总结,一节课不行,我就用两节课。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惊喜地发现,原来从不及格几乎放弃学习数学的学生,在课堂上流露出自信的微笑,眼中放射出为自己骄傲的光芒。
就在期中考试后,有四名学生的成绩达到103分以上,在全年级明列前茅,有两名学生被提高班录取。
也正是他们,让我感到做一名教师的分量有多重。
这也许就是大家所说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吧。
我想,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当体现在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更应该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以当我面对这样一批学生的时候,全然不顾大约40位老师的观摩,时间一点点过去了,在学生终于得出结论的时候,下课的时间到了,预设的练习题没有做,于是显得这节课不够完整。
同行们针对这节课的前松后紧,而归结为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点值得我去思考,如何把握这个度,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还应该努力去探索。
二、要加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效性由于学校的条件有限,使用投影布,就遮住了大部分黑板,而且还要关灯,拉窗帘,感觉像是看电影,也容易让学生感觉困倦、压抑。
所以平时用的时候,都是不得以才用。
今天有摄像,又有那么多老师听课,这些琐事都不好做了,于是我的课间作的很精细,却让我感觉施展不开,很是别扭。
2024年九年级圆教学反思6篇
2024年九年级圆教学反思6篇九年级圆教学反思篇1经过三年的努力,在今年的中考中,我所教248班的数学成绩比以往的任何一届有了一定的提高,下面就是本人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吸引每个学生,上好每一节课。
我想这个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时常要求学生学会听课,那么自己的课堂是不是能吸引住学生,能不能让每个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中,只有充分备好课,力争让每一节课都有一个亮点,让学生感觉每节课都象是很新鲜,渴望求知的欲望若能给吊起来,这样的课应该成功一半了。
我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1、案例分析法。
比如上课前将上节课学生作业中的错题展现在黑板上,让学生来进行分析,让学生讲比我们老师讲的效果要好得多,同时也会不时产生新的做法,若能将几种做法再加以优化效果会更好,这样的反馈效果也应该是最好的;将学生的好的做法在课堂前展现也是不错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推广了一种好的做法,而且是一种榜样,是一种激励,不仅能影响到受表扬的学生,更会激起更多的学生去探索好的做法,好的思路,好的角度等等,在课堂前都能受到老师的表扬,在课堂前都能让全班同学向自己学习,那心情就别提会有多好,整个班级的氛围会相当不错。
2、调动学生的积极。
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个知识或者是一种技能,或者是一种你认为很有必要的数学思想,一定要在接受新知识前,发挥自己语言的优势,煽动性越强越好,比如我在讲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公式法时,我在课堂上说,“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你没学好没关系,因为它太特殊了,配方法你也可以不会,因为它太繁,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万能的方法,它就象是一个模板一样,代入直接出结果,相当方便,非常智能化。
”有了这样导入语后,什么层次的学生都想学会,因为它万能呀?这样做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很好的作用。
3、要善于探索。
一个优秀的老师不是看你上课讲了多少,而是让学生悟出了多少,最智慧的老师会给学生留下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捉摸,所以探索很有必要,想要突出的问题不要我们用最大气力,花费最多的时间去讲,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尝试错误,让学生们自己探索,让学生向权威挑战,所以作为毕业班的老师更应该给学生充分尝试错误的机会和空间。
圆的课程教学反思.doc
数学九上第24章第1节《圆的有关性质》第1课时《圆》的教学反思兴山县黄粮中学柯曾莲本节课以学案为载体,以问题为主线,精心设计了六个环节,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1、关注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的美丽图片,设置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疑问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无论用圆规画圆还是帮体育老师画圆,都围绕圆的定义,紧扣圆的“一中同长”的本质,让学生深刻体会圆的应用价值,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关注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教学应关注学生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及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本节课着力于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的教学,让学生在画圆、测量、作图,比较,观察,归纳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正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具体体现;适时引用古希腊数学家的名言: “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恰到好处地渗透了圆的文化价值。
不足之处:1、可增加素材的选取量。
围绕“一中同长”的本质,适当增加教学素材,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圆的数学本质及数学的生活价值。
2、要在知识的创新上下功夫。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节课在新知应用的练一练环节中,最后如果能加以引申,得出到点A的距离小于2cm 的点的集合、或大于2cm 的点的集合是什么样的图形那就更好.教学赠送以下资料《背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选取动人情景,生动描写人物,以情感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感受作者朴实的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情,培养学生懂得感受爱,也懂得回报爱的优良品德。
【教学重点、难点】1、作者对“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方法。
2、儿子对父亲的关心的不解、顿悟、感念的过程。
【预习设计】1、学生需认真朗读全文,弄懂重点词语的音、形、义;2、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注意事件发生的背景;3、你是如何看待文中的父亲和儿子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父亲》,并欣赏一首小诗。
九年级数学上人教版《圆》教学反思
《圆》教学反思《圆》是九年级数学上册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涉及到的概念较多,而且比较抽象,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难度。
以下是我对《圆》这一章的教学反思:一、概念教学应注重实际应用在《圆》这一章中,涉及到的概念较多,如圆、弦、直径、半径、弧等。
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圆,引出圆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自主总结出圆的基本性质,从而加深对圆的理解。
同时,在讲解弦、直径、半径等概念时,也注重通过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掌握这些概念。
二、性质教学应注重推理过程在讲解圆的相关性质时,我注重让学生经历性质推理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性质,而不是简单地记忆结论。
例如,在讲解垂径定理时,我通过让学生观察、猜想、验证等步骤,让学生理解垂径定理的内容及其推理过程,从而更好地应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
三、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并在合作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例如,在讲解圆心角、弧、弦的关系时,我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自主探究这些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集体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从而加深对这一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四、应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通过多媒体演示、实物展示、游戏互动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生动地了解圆的相关知识。
例如,在讲解圆的定义时,我通过多媒体演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圆的定义和画法;在讲解圆的相关性质时,我通过实物展示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这些性质的实际应用。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重通过游戏互动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五、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通过让学生观察、猜想、验证等步骤,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掌握圆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初中数学圆的教学反思(精选26篇)
初中数学圆的教学反思(精选26篇)初中数学圆的教学反思篇1在九年级上册我们学习了圆的各部分名称:弦、弧、圆心角和圆周角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九下的圆二主要是讲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是圆二的第一节,是一节基础课,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它也为下面的学习做了一个铺垫。
这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通过一个动态图展示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然后让学生总结出圆与直线的三种位置关系,然后再在简单的应用中体会它们的应用,并提炼出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思路,最后再进行一个提升练习。
这节课的内容没有难点,主要是掌握了方法,再针对方法进行一定量的训练。
在做练习的过程中,感觉学生掌握的还可以,基础题大部分能掌握,程度好一些的学生能够独立的完成一些拔高题。
相信通过课上的讲解和课下的练习,学生能够掌握好,并能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初中数学圆的教学反思篇2《圆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激活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经验,促使学生逐步归纳、内化,上升到数学层面来认识圆。
从设计的角度反思:1.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
设计时改变许多教师在探究前为学生提示或者出示探究步骤的做法,充分让学生感受跳起来摘苹果的乐趣。
我认为那样看起来是学生自己探究,但是还是在教师条条框框的约束下进行的,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并不清楚。
这样失败的几率可以说微乎其微,当然就谈不上分析失败的原因。
积极主动的教学时间准确把握固然重要,学生探究的结果也很重要,但是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失败经验更重要,我们没有必要害怕学生得不出结果。
2.敢于跳出教材。
在备课过程中,我发现先画圆然后认识半径、直径并不合理,造成学生在交流中难以准确表述。
所以就先认识再画圆,这样做也得到了许多教师的肯定。
3.重视知识的自然生成。
我认为新知识的提出、新结论的生成应该是自然而然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材章节《第二十四章圆》教学反思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这篇数学教材章节《第二十四章圆》教学反思由为您整理,供您在写作教学反思时参考。
具体如下:《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反思
1、要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贴近生活。
数学于生活,并用于生活。
初中数学,虽然知识越来越抽象,但是只要我们用心发现,还是可以找到现实生活中的素材。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让学生体会他们学习的是有意义的数学,这些知识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在享受数学美的同时也深切地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圆,体会到学习圆的重要性。
虽然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对圆的有关知识有所了解,但只是一种感性认识,知道一个图形是圆,还没有抽象出“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圆形叫做圆”的概念。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把圆与车轮作类比,结合圆规画圆,得出圆的本质特点“圆周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处处相等”后,就容易归纳出圆的定义。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也可以从生活中找到原型。
已投射的飞镖和靶
的位置关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学生既熟悉又比较感兴趣的事物。
例1的应用更让学生体会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总而言之,本节课确实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也就是关注生活,只不过给生活中的这些现象以新的说法。
所以抽象的数学也就显得简单了,学生也就更加喜欢学数学了。
2、改变了学习方式。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为此,我在课堂中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每位学生用圆规在本子上画圆,同时要求他们动脑,动口,通过画圆过程体会圆的特点,以便于归纳圆的概念。
让四位学生分两组合作在黑板上画圆,还让他们谈谈合作成功的经验。
所以得出确定圆需要两个要素即圆心和半径。
在必要时,也让学生小组合作互相讨论,充分利用集体的智慧,使之能够解决较难的问题。
3、问题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情境中的车轮到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圆形车轮有什么特点把圆与车轮作类比有什么相似之处……,这些问题的设计非常连贯,学生也很主动地
围绕“问题串”思考,自然地得出了圆的概念,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
再是例1的具体应用,再次让学生体验数学于生活并用于生活。
整堂课的设计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1、教学中在探索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探索两圆相切时的对称性、探索两圆相切时圆心距d和两圆半径R和r的数量关系时多次运用flash动画展示,给学生以直观感受,便于学生理解,同时,增加上课的生动性。
2、授课方式采用分组教学,对课程内容提出问题后先要学生在小组内动手交流并整理所获得的信息内容,然后在课堂上展示组内成果,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对练习题的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了难点。
4、授课中贯穿了观察、猜想、验证等过程,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探索过程,“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落实比较好。
在授课时适时引导,使尽可能多的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可以采取小组之间竞争评比打分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合作交流、积极发言等各方面的参与情况。
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无论回答的结果如何,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关注:对回答结果清晰、正确者给予鼓励;对回答不准确或不正确者,在其他学生纠正的同时也要给予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积极方面的鼓励,使不同层次的同学都体会成功的喜悦、参与的必要。
在问题的设计上,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问题难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既要有梯度又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
二要考虑到题量的适度,加大练习量,更好地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
垂径定理教学反思:
垂径定理的推证是以圆是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为依据的,因此,垂径定理既是圆的性质---轴对称性质的重要体现,也是今后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弧相等、垂直关系的重要依据。
本节内容是本章基础,是圆的有关计算和圆的有关证明的一个重要工具。
根据初三学生的认知水平,我选用引导发现法和直观演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观察,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组织学生参与“实验---观察---猜想---证明”的活动,最后得出定理。
这不仅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
的能力。
由于明确了教学目标,因此在授课中,新知识的引入与使用过程显得更为流畅,学生也更加的投入。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垂径定理的本质:2个条件和2个结论,并能在垂径定理的基础上推出其推论。
且能应用它们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较好的达到了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良好。
本节课也存在着不足和需改进之处:
1、在得出结论后,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对定理进行理解和记忆。
致使一些中等以下的学生对定理的内容运用时不熟练。
2、在训练中题目较容易,应适当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体会。
不仅要把基础的东西训练牢固,还要适当提高题目的高度,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获,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长此以往学生便对数学产生兴趣,提高成绩也就容易了.
圆的复习教学反思
这几年我一直在探究复习课的上法。
特别是我校开展了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探究课题一来,怎样使复习课有趣有效,成为我们数学教师的探究重点。
对于复习课,学生总会认为是自己学过的知识,学得没劲,老师上得累,学生学得腻。
效果往往不理想,如何上好复习课,提高复习效果?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
自主探究呢?
一、有时由于时间紧张,没有给学生系统的将知识串一下,只是就题讲题,只是给学生了几条鱼,而没有给他们渔;所以首先应对本章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梳理。
复习课要把旧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这一过程,就是将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
如果教师对复习问题面面俱到,学生会感到乏味,引不起兴趣,往往不能深入思考,张口就来,老师成了课堂的主角,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老师感到累而学生思维受到限制。
因此,在课堂上通过问题的解决整理归纳学过的知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取得效果较好。
二、其次要提炼方法形成知识结构
圆有哪些性质?三大性质定理学生首先要明确,以及各自适用的的题型。
点与圆、线与圆、圆与圆的关系分别是什么?有关的题型又是什么?在讲课时通过典型的代表性的题目的讲练结合,学生可以通过解题后的反思提炼方法,形成知识结构,加深了对定理的理解。
复习不是知识的简单再现,在复习过程中,教师也应是坚持启发引导学生发现思维误区,总结方法为主,辅之以精讲。
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给学生以足够的思维空间,对于解题思路的探讨过程,让学生真正
理解,从而提高复习质量和复习效率。
三、再有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消化一节课中所学到的知识;切记不能为了赶课程而让学生获得的知识成为“夹生饭”应让学生自己先整理一下知识点,上课教师再补充一下,使学生能系统的掌握知识;老师们往往有这样的感觉:上复习课时间总是不够用。
即使这样我们也要给学生足够的消化吸收的时间,否则,老师的任务完成了,而学生大都在一片迷糊中,这样的课就没有什么效果了。
圆这一部分的复习我是安排了四节课,相对来说,效果还是不错的。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