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的安全隐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验室的安全隐患
班级:药品质量与安全182 姓名:张全友学号:2018110
“1”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实验投入严重不足与资源闲置共存。
作为教学型高校,学校资金能力有限,一方面实验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实验资源闲置浪费普遍存在。这种矛盾主要体现在实验、实习和实训场所与仪器设备两个方面。随着学校人才引进力度的加大,实验和实训场地不足的问题将更加突出,但也有些实验室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有的教学实验室只有半年承担实验课程,有的科研实验室一年到头承载的科研实验活动有限。德州学院仪器设备总量严重不足且学科分配不均衡,有的学科教学科研设备极度缺乏,同时又存在相当数量的仪器设备闲置浪费现象。作为教学型本科院校,学校财政经费是设备购置的最主要资金来源。实践中受财政拨款无偿使用心理的影响,各个单位以“我需要”“我拥有”为目标,竭尽所能多争取购买更多的仪器设备。由于管理机制的原因,大部分仪器设备在购置论证前已经基本决定购买了,调研和论证流于形式,调研和论证意见往往不是使用需求、购买和运行成本、现有技术力量和所在单位以前购置设备的综合使用效益的真实和综合反映,其论证可信度较低。加上决策管理失误和错误造成设备浪费和损失的行为很少受到追究,依靠购前论证和使用效益评价很难将设备合理地配置到那些使用率和使用效益较高、学科发展最需要的部门。“1.2”实验室安全形势异常严峻。
实验室安全教育不到位,整体安全意识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对教学科研实验中的隐患认识不足。实验室安全硬件投入不足,有些实验室环境条件还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化学试剂库和危险废物仓库距离国家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实验室安全管理远没有实现规范化,危化品管理和危险废弃物管理刚刚走上正轨,生物安全和辐射安全管理还没有适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办法和程序。学校整体上在实验室安全建设方面的考虑不多,实验安全检查还不够深入,起不到提高安全责任意识的作用。大多数活动由实验室管理部门直接组织,二级学院和实验室的积极性远没有发挥出来。
“1.3”实验技术和安全管理队伍异常薄弱,难以满足实验教学、科研和服务地方的要求。学校实验系列教师非常少,全部一线在岗实验系列教师只有25人,且普遍学历层次较低,年龄和职称结构不合理,实验教学工作主要由教师系列教师兼任。由于实验系列教师待遇和发展机会普遍低于教师系列,一般教师都不愿去参评实验系列。学校没有设置
第 1 页
正高级实验师岗位,绝大多数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也不愿专门从事实验教学工作。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潜心研究实验技术的教师非常少,实验教学效果比较差,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和应用能力的目标。学校和二级单位负责实验室安全的工作人员都是兼职,有限的人力去完成工作量日益增长的实验室工作使人力不从心,更谈不上管理方法的创新和效率提高。
“2”对策和建议
“2.1”科学规划实验室整体布局,提升实验室建设水平,满足教学、科研和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学校和各教学单位要做好校级和学院两级中长期实验室建设规划,积极争取省专项资金支持,采取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和校校联合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实验室建设投入。坚持分类建设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构建校院两级实验教学中心;对接学科发展,强化体现学校特色优势的各级重点实验室建设;进一步规范共享平台建设,采取预约开放、专门开放和自由开放等多种开放方式[1],推进校内外开放;推动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促进产学研结合,提高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和为社会服务的能力。“2.2”以效益评价和购前论证促进共享,提升实验资源利用水平,促进实验资源合理分配。继续完善实验资源使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分层次的利用率评价指标与计算方法[2],科学评价实验资源使用水平。科学分析并有效利用实验资源管理结果,在重点实验室申报、竞争性实验经费争取等方面采取一票否决制,对于上一年度实验资源效益评价不达标的单位一律不予考虑。科学进行购买可行性论证,确保评价和论证的可信度,效益评价和仪器购置可行性论证实行终身负责制,将设备优先配置到设备利用率比较高,设备使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比较高的单位。学校将预算管理和设备管理相结合,使预算制定及执行与设备管理实现良性互动。
同时,严厉查处实验资源长期闲置现象,对于闲置超过一年以上(含)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和试剂耗材,无条件收归学校统一管理。对于长期闲置的实验室,学校可以根据学科发展重新分配;对于长期闲置的仪器设备,收归学校公共实验平台共享;对于长期不用的化学试剂,面向学校共享。随着学校发展,对实验资源的需求会越来越大,现有资金条件下单纯靠增加硬件投入已经很难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学校要摈弃“来一人,支持一人”和“建设一个学科,支持一个学科”的粗放式发展思路,采取集约式发展方式,集成利用学校资源,充分考虑学科交叉,提升创新和应用水平。
“2.3”多措并举强化实验室安全建设和管理。
第 2 页
创新安全教育方式,有效提升师生整体安全意识,从决定学校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做到实验室器材和原材料的购买和管理严格按国家相关法律和学校制度进行。除新生安全教育和实验室安全测试外,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征集并评比实验室安全标语和实验室安全创意设计,提升师生对实验室安全知识工作的兴趣和水平。定期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落实实验室安全检查结果的运用。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实验室,应当立即停止运行直至隐患彻底整改排除。将实验室安全工作纳入学校内部检查、日常工作考核和年终考核,实验室安全检查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上述考核中将失去评优资格。参照最新法律法规和学校具体情况,制定生物安全和辐射安全等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实验室重大危险源、实验室过程和实验室状态的动态实时监控,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效率,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建立问责追责机制,对发生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开展责任倒查,严肃追究事故责任,依法依规处理。
“2.4”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做好实验室技术和安全管理队伍建设。
鼓励一些专业技术能力强,有志于实验技术工作的年轻教师加入实验技术队伍,建立符合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岗位的职称评聘体系[3],增加实验系列名额,争取实验系列教师和普通教师同级别职称相同待遇,增设正高级实验师岗位。
加强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实验管理部门配备2~3名专职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理、工、农、医类学院配备1~2名专职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其他实验室配备1~2名兼职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实验室建设和发展水平对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加强实验室建设是高校转型发展、提升办学层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内在需要。教学型高校必须把实验室建设摆在学校发展的重要地位,努力确保实验室安全,合理安排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使用,达到实验资源的最优利用[4],推动学校实验室建设集约化发展。
2020年5月17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