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松果》教案 高效课堂 获奖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采松果”》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有趣的动物”中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通过“采松果”的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和理解分数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材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善于模仿和动手操作。
通过前面的学习,他们对分数已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是很清楚分数的内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含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和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基本读写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和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基本读写方法。
2.难点:让学生理解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部分,分母表示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采松果”的故事情节为主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和理解分数的含义。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采松果”的故事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分数卡片、松果模型等教具。
3.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采松果”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同时,展示松果模型和分数卡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分数的读写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知和理解分数的含义。
例如,将一个松果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表示为分数2/3。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含义。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采松果》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采松果》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数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是基础学科之一,同时也是一切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
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育是奠定小学学生数学基础的关键时期。
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小学生要掌握数学思维方式和基本数学概念,还要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数学需要通过实践和操作来掌握,所以应该采取一些实际操作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
本次教案所设计的《采松果》教学活动,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逐步了解有关松果数量的概念,并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想像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了解松果数量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数学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乐于吸收新知识和尝试新事物的态度,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知识点•松果数量的概念•松果的重量的概念•一元数学计算方法的初步掌握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松果数量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数学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求解。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引入课题(5分钟)教师介绍采松果这一活动,让学生感兴趣,并激发学生参与采松果活动的愿望。
第二步:实践操作(2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内采集松果,引导学生观察松果的数量和重量。
在实际操作中,让学生逐渐掌握有关松果数量和松果重量的概念,并学会简单的数学计算方法。
2.教师设计简单的数学问题,以学生采摘到的松果数量和重量为材料,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比如:小明采摘到了20个松果,每个松果的重量为10克,问小明采摘到松果的总重量是多少克?第三步:小结(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梳理本课教学内容,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点,并对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解答。
第四步:拓展(10分钟)1.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自由发挥,设计类似的实际数学问题。
采松果优秀教学设计
采松果优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题目:采松果一、教学目标:1. 了解松果的生长过程和相关知识。
2. 能够正确采集松果,并了解松果的用途。
3. 发展观察、探索和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长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松果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和生长特点。
2. 采集松果:指导学生正确采集松果,并注意安全和环境保护。
3. 松果的用途:介绍松果的食用、种植和艺术创作等用途。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 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展示一些有关松果的图片或实物,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它是如何生长的?”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于松果的认识和想法。
第二步:知识讲解(20分钟)1. 通过幻灯片、视频或图文资料的形式,向学生详细介绍松果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和生长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让他们了解松果为何会有坚硬的外壳、独特的形状和密集的鳞片等特点。
第三步:实地观察松果(30分钟)1. 带领学生来到学校附近的松树林,让他们亲自观察松树上的松果,触摸松果的外壳,并用放大镜观察松果的细节。
2. 鼓励学生找出松果的异同点,如大小、形状、鳞片密度等。
第四步:采集松果(30分钟)1. 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指定一个队长,负责组织成员采集松果。
2. 引导学生讨论制定采集规则,如不随意破坏树上的松果、注意安全等。
3. 学生携带篮子、手套等工具进行采集,确保采集过程安全有序。
第五步:总结和展示(20分钟)1. 学生将采集到的松果带到教室,进行整理和分类。
2.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分享他们所采集到的松果的特点和数量。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观察、探索和合作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松果和环境的理解和尊重程度。
2. 对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的评价,评估他们对松果特点的把握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将采集到的松果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了解更多关于松果的知识。
2. 引导学生利用松果进行手工艺品制作或绘画创作,发展他们的艺术创造能力。
《采松果》教案(精选12篇)
《采松果》教案《采松果》教案(精选12篇)《采松果》教案篇1活动目标:1、能熟练演唱歌曲,用轻快的声音表现出歌曲欢快活泼的情趣。
2、体验与同伴一起玩《小松鼠采松果》游戏的乐趣。
3、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自制ppt、松果道具若干、歌曲音带活动过程:一、初步感受歌曲旋律1、ppt:秋天到了金黄色的树叶从树上飘下来,一片二片多美啊。
2、有只小动物来树林里玩,听,它来了猜猜谁来了?为什么?(出示小松鼠)二、理解、模仿歌词1、小松鼠来树林干什么?我们来学一学:刺溜、刺溜,我是小松鼠。
刺溜、刺溜,找呀找松果。
2、听着音乐,我们来演一演吧3、松树上有许多松果,怎么采呢?听一听,歌里是怎么唱的?噗噗噗噗,爬上树。
4、小松鼠是怎么爬树的?原来小松鼠是从树底下爬到树顶上的。
真棒。
5、小松鼠爬到了松树顶上采松果,要对松树爷爷有礼貌(立定,伸出双手)。
松树爷爷,请你给我一颗小松果。
小松鼠采松果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练练本领吧。
三、游戏互动1、练好了本领,我们一起来采松果。
我先来演松树爷爷,你们来我这里采松果。
2、现在我们找个朋友,一个演小松鼠、一个演松树爷爷吧。
(交换游戏)3、这次松树爷爷要和小松鼠做个游戏,松树爷爷把松果藏在树叶里(老师演示将玩具藏在手心里,放在身后)。
小松鼠猜对了就能得到松果。
猜对了,两个朋友换一换玩。
4、天色不早了,小松鼠们真能干,找了这么多的松果。
我们把松果放到篮子里,留着过冬时再吃吧。
《采松果》教案篇2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掌握计算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设计:一、课前准备考考你。
师说数,生说数的组成。
二、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出示情境图,松鼠妈妈和小松鼠采松果,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采松果》教学设计
《采松果》教学设计背景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完了关于松果的相关知识,了解了采摘松果的方法、道具和注意事项等。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本次课程设计采用「采松果」这一主题进行小组活动。
教学目标1.学习松果的采摘方法、道具和注意事项。
2.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创新思维。
4.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大自然的认识和体验。
教学过程步骤一:预习老师在上课前发布采集活动的相关资料和视频,让学生提前了解松果的采摘方法、道具和注意事项,为进一步开展采集活动做好准备。
步骤二:分组讨论老师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名领队,领队带领小组讨论如何合理分工,讨论采集的具体路线和注意事项,制定计划。
同时,小组成员互相交流经验,防止重复采集,避免采摘过度。
步骤三:实地采集小组成员穿戴好防护用品,带好松果采摘工具前往采摘地点,根据计划进行采集。
采集过程中,小组领队负责监督全组成员遵守安全规范,保障采摘过程安全。
步骤四:松果处理采集完成后,小组成员回到教室,对采摘的松果进行处理。
首先整理松果,去除叶子、杂草和破损的松果。
接着用锤子敲开松果,把里面的松子取出来,洗净晒干备用。
步骤五:成果分享小组成员将采摘的松果和松子展示在课堂上,并分享采摘经历和感受。
每个小组都可以展示自己的成果,进行交流和互动。
学生们还可以在课余时间自由品尝和分享松子。
教学评价老师评价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采摘过程,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动手能力,评价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思考能力。
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现场指导,提供帮助和建议。
学生评价学生可以通过填写反馈表、共享经验、交流感受的方式,评价自己的采摘过程、自己的表现和小组合作的情况。
学生互评也可以提高小组内部的凝聚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拓展1.可以将采摘松果的教学内容拓展到采摘其它植物的过程中,扩展学生的科学知识面。
2.可以邀请专业人员到课堂上讲授有关植物采摘的知识,深化学生的认识和体验。
一年级数学下册《采松果》教案、教学设计
现在,请同学们分成小组,每组发一定数量的松果模型。小组内讨论如何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松果的数量,并尝试用加减法计算松果的总数和剩余数。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
1.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
-教师将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从具体操作过渡到抽象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难点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使其形成长期的学习兴趣。
-教学设想将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如角色扮演小松鼠,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感受数学的乐趣。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们来做几道课堂练习题。
1.小美有5个松果,小力有3个松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2.小美给了小力2个松果,现在小美还剩下多少个松果?
3.小力原来有7个松果,他给了小美4个松果,小力还剩下多少个松果?
(五)总结归纳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数量,以及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同学们在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中,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和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鼓励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同学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观察家里或学校里的物品,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并记录下来,与家长分享你的发现。
1.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以“采松果”为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松果教案一等奖
采松果教案一等奖教案标题:采松果教案一等奖教案目标:1. 了解松果的特点、生长环境和采摘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识别松果并了解其生长环境。
2. 学生能够掌握采摘松果的正确方法。
3. 学生能够合作完成采松果的任务。
教学准备:1. 松果样本和图片。
2. 采松果所需的篮子、袋子等工具。
3. 采松果的场地安排和准备。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松树,了解松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展示松果样本和图片,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
3.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解释松果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知识讲解:1. 介绍松果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如松树的高度、叶子形状、果实特点等。
2. 解释采摘松果的正确方法,如选择成熟的松果、用工具轻轻拨开松鳞等。
实践操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采松果的任务。
2. 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工具和容器,并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采摘。
3. 监督学生的操作过程,确保他们采摘的松果符合要求。
总结反思:1. 收集小组的采摘成果,让学生展示他们采摘的松果。
2. 引导学生对采摘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讨论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 表扬小组成员的努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拓展延伸:1. 邀请专家或农民进行讲座,进一步深入了解松树和松果的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松果的加工和利用,如制作松果饰品或烘烤松果。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采松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是否按照正确方法采摘、是否与小组成员合作等。
2. 收集学生的总结和反思,评估他们对采松果活动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反思:1. 针对学生在采松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和指导。
2. 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分享经验。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采松果的活动,让学生了解松果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采松果》北师大版(2023秋)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采松果》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基础运算能力:通过加减法运算,使学生掌握数字5和6的基本运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问题解决能力:以小松鼠采松果为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四:解决混合运算问题时,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教师可以通过分步骤解题,先将问题简化为单一运算,再逐步过渡到混合运算,帮助学生建立解题步骤和逻辑思维。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采松果》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公园或者森林里玩耍时,有没有看到过小松鼠捡松果呢?”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小松鼠如何用数学来解决采松果的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加数与和、被减数与差的关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际操作教具,比如用松果模型来举例和比较,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加减法相关的实际问题,比如小松鼠捡松果的情景。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每个小组用松果模型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亲身体验数学的乐趣。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为运用数字5和6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以下是具体的教学重点:
-理解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即加数+加数=和;
-理解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即被减数-减数=差;
采松果 (教案)-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采松果 (教案)-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松果的外形、颜色和特点;
2.学会正确采摘松果的方法;
3.培养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 教学内容
1.松果的外形、颜色和特点;
2.松果的采摘方法。
三.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可以先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感受松树和松果的外形和形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松果的形状、大小、颜色和特点。
2. 学习新知识
教师介绍松果的外形、颜色和特点,让学生感受不同种类的松果之间的差异,激发他们的好奇和探究欲。
3. 操作实践
让学生到校内或周边地区的松林采摘松果,同时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探讨松果的采摘方法,并正确使用工具采摘松果。
4. 活动总结
采摘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分享采摘松果的过程,同时让学生互相观察对方采摘的方式是否正确。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采摘松果的方法,并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四. 教学反思
采松果是一项注重实践的活动,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大自然,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同时,这项活动还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师在组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安全,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采松果》第二册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采松果》第二册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采松果》第二册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采松果》第二册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能正确进行计算,并在计算中初步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看图讲故事)二、探究新知1、学生看图,结合老师讲的小故事,自已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么解决自已提出的问题?算式的结果是多少?2、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讨论:你是怎么算的?你是怎么想的?谁能用小棒代替松果摆一摆?(让学生用自已的语言说出是怎么想的,并引导学生用小棒代替松果边摆边说,说一说是怎么样算出得数的`。
)3、摆小棒,学生根据摆的过程说出相应的算式及结果。
(1)教师摆小棒,学生根据摆的过程说出相应的算式及结果。
(2)同桌一人摆小棒,另一人根据摆的过程说出相应的算式及结果。
4、游戏:看谁算得快。
师:同学生喜欢做游戏吗?谁想和老师一块做游戏?老师和学生做游戏。
老师举卡片,学生抢答得数。
如:师:45+3=。
生:得48。
师:67-4=。
生:得63。
5、练习6、课本第23页第4题,初步体会加法交换律。
学生做完后,讨论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写出一组这样的算式吗?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什么?2、《采松果》第二册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
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林认养活动。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揭题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动物小卫士松鼠。
(教师板书:松鼠)你对这种小动物有哪些了解?松鼠最爱吃松果了,(教师板书:松果)学生齐读课题那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由读课文,注意本课所要学的生字。
采松果(教案)
采松果(教案)小学数学教案:采松果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明确采松果这个活动需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如数数、比较大小、简单计算等。
2)通过活动,使学生从实践中掌握“采松果”的技能,如正确拾取松果的方法、区分成熟松果与未熟松果的方法等。
2、能力目标:1)要求学生通过“采松果”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2)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互相帮助,感受团队的力量和友爱互助的意义。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活动,营造活跃、欢乐的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体现教育的启发式和趣味性。
二、教学内容:1、纵横互动游戏要求学生竖立等待,由老师讲明游戏规则:将所有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一名代表跑到中央,做出不同的动作(如:跳三下、跳八下、跳转圈、跳跃五步等),然后返回队列。
当一名代表回到队列时,下一名代表才可以做动作。
2、“采松果”活动1)活动准备:老师先应提前到学生校园内寻找并收集到足够的成熟松果,这些按照不同大小颜色分成若干组,摆放于操场上,最好是放在有点儿难以找到的角落里。
2)活动过程:(1)老师先让学生坐在操场上,告诉他们今天的活动是采松果。
(2)然后,老师组织学生们分成若干组(一般根据班级的人数、颜色或身高特点,一般4~6人一组),让他们自由组队。
(3)接着,老师提醒学生们,如何去区分成熟松果与未熟松果,不要去采未成熟的松果。
(4)然后,教师开始计时,学生们按照分配的颜色、大小或者分门别类,有组别的先去采,每组时间为5~10分钟左右,学生可以自由采摘松果。
在采摘的过程中,老师与助手们可以向学生展示如何采摘、区分。
(5)当学生采完后,班级会一起比较群组采摘的松果数量及零散松果的数量。
(6)然后,老师根据班组的采摘总数,按要求分别给予奖励。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采摘松果,并发现松果的数量与形状等奇妙之处。
2、游戏教学法:通过纵横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他们将要进行的活动,并且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
202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关于《采松果》教案范文
202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关于《采松果》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采松果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数学问题,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合作与探究的精神,以及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理解加减法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准确进行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故事引入:讲述一个小松鼠采集松果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出问题:根据故事内容,引导学生提出与加减法相关的问题。
2. 探索学习观察与发现:展示不同数量的松果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总数。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松果的加减问题,如“小松鼠昨天采了3个松果,今天采了2个,它一共采了多少个?”分享与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鼓励不同的解法和思考。
3. 实践应用模拟采集:设计一个模拟采集松果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加减运算。
问题解决:提供实际生活中的加减问题,如“妈妈给了你5元钱买糖果,你花了3元,还剩下多少钱?”操作练习:让学生用计数器或实物进行加减操作,加深理解。
4. 总结提升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加减法知识,并强调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拓展延伸:提出更复杂的加减问题,鼓励学生课后思考解决。
情感升华:强调保护自然、珍惜资源的重要性,与课程内容相结合。
5. 作业布置基础练习:布置加减法口算题,巩固所学知识。
应用练习:设计一些实际应用的加减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创新挑战: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加减法游戏或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情境教学法:通过采松果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采松果教案——从采松果中感悟数学的奥秘
小学一年级数学采松果教案——从采松果中感悟数学的奥秘采松果是小学生们喜爱的活动之一,采松果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素质,还可以让孩子学到很多知识。
比如,在采松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数学活动来让孩子们感悟数学的奥秘。
一、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松果、篮子、纸片、笔。
2、教学目标:通过采松果游戏,使孩子们对数学有初步了解,增强孩子们对数的概念、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3、活动过程:在操场或林间广场等空地上,小学生们手持篮子,来到松树下采收松果。
通过采松果的活动,老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年级,设置不同难度的数学题目来进行游戏。
二、活动实施1、数的概念:老师在采松果前,可以先向孩子们引导数的概念,向他们展示数字卡片或者一排小板子,让他们了解数字从0一直到9的概念,让孩子们感受不同数字的大小和数量关系。
2、数学分类:在采松果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将采集到的松果进行分类统计。
让孩子们学习如何分类,如何比较数量的大或小,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类思维。
3、加减法运算:让孩子们进行简单的加减法,并引导他们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老师示范一下,如果篮子里有3个松果,再加上4个松果,一共就有7个松果;如果篮子里原本有5个松果,再拿掉2个松果,剩下3个,再问剩下几个?4、量的单位:让孩子们了解不同的松果都是有重量的,而且不同的松果重量可能会有所不同。
让他们学习称量松果的单位,并学习如何用克、克重等这些单位来描述物体的重量。
5、空间概念:采松果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学习数的概念,还可以让他们了解空间概念。
老师可以要求孩子们将采集到的松果放入篮子,要放的整齐有序,可以让孩子们学习如何排列和规划空间。
三、教学优化1、结合季节特点,让采松果受季节、时间影响,季节时间内采集到的松果或者数量都不尽相同,让孩子们通过不断采集或按某种算法枝杈查找松果,从而使自己获得最丰富的收获。
2、在采松果的过程中,老师还可以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如何安全采摘松果的技能,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安全。
釆松果 教学设计
釆松果教学设计采摘松果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松果的外观特征和价值,了解采摘松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技能目标:掌握采摘松果的技巧和方法。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1. 松果模型或图片2. 松果实物3. 采摘松果所需的容器和工具4. 课堂布置:准备一个展示区域,展示松果模型或图片,以及采摘松果的容器和工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松果模型或图片,与学生一起观察和讨论松果的外观特征,引导学生了解松果的外形、颜色和形态。
2. 手把手教学(20分钟)(1)向学生展示松果实物,让学生触摸、闻闻和品尝松果,了解松果的气味和味道。
(2)向学生介绍采摘松果的时间和地点,以及需要准备的容器和工具。
(3)向学生演示采摘松果的方法和技巧,并解释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和环境保护意识。
(4)组织学生分组实践采摘松果,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容器和工具,注意安全,保护环境。
3. 梳理总结(10分钟)请学生归纳总结采摘松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与同学分享经验。
4. 拓展延伸(15分钟)根据时间和条件,可以组织学生一起研究松果的其他用途,比如制作装饰品、植物插图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采摘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是否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采摘,是否关注安全和环境保护。
2. 听取学生的总结和拓展延伸的成果,评价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是否对采摘松果有更深的了解。
2. 教学过程是否顺利,学生是否积极参与。
3. 评价方法是否合理,能否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总结:通过这个采摘松果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松果的外观特征和价值,还能够掌握采摘松果的技巧和方法。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同样的教学设计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采摘类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实践与探索,更好地理解自然和社会的关系。
一年级数学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年级数学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一等奖1、一年级数学下册《采松果》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在《采松果》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
3、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教学重点:学会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开火车游戏(大屏幕显示整十数相加减算式),学生口算并说出自己的算法。
二、探索新知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大屏幕展示主题图,讲故事导入:冬天到了,松鼠妈妈为了教会自己的孩子生活,首先带领自己的孩子小松鼠去采松果准备过冬,大家看看小松鼠和妈妈分别采到了多少松果?听了这个故事,看了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完整的数学问题。
生1:松鼠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生2:松鼠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它们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2.预习反馈,探索计算方法:(1)根据提出的问题列算式。
生:我列的算式是25 – 4。
师:第二个问题怎样用算式表示?生:我列的算式是25+4。
(2)怎样计算25+4和25 – 4,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3)交流反馈:请小组长汇报自己小组内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算法演示和讲解。
生1:我用5+4=9 20+9=29生2:我是用小棒一根一根数的。
生3:我是用计数器先拨25,再在个位上拨4就得29。
3.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计算方法(可以用小棒一个一个数,也可以用计数器拨,还可以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几,然后进行两个一位数的加法,再加上这个数。
)三、深入练习,巩固新知1.用所学的知识解决52页第1题和第2题。
教师激发引导: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数学问题,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方法的知识解决吗?(独立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
)2.反馈:你解决了哪些问题,说说自己的解决方法和理由。
3.试一试:(课本52页第3题),独立解答,同桌交流。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采松果》(教案)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采松果》(教案)在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的数学课堂上,我将带领我的学生们学习《采松果》这一章节。
这一章节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数的比较和简单的分数运算。
通过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并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运算。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使用教材《数学》第一册,第四章《采松果》的相关内容。
我会以实践情景引入,例如,描述小松鼠们采松果的情景,让学生们理解分数的概念。
然后,我会通过例题讲解,解释如何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以及如何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我会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进行随堂练习,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重点讲解如何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以及如何将整数和分数进行加减法运算。
这些知识点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我将准备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松果模型、分数卡片等,以直观地展示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过程。
在课堂的我会设计一些作业,让学生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作业将包括比较分数大小的题目,以及一些简单的分数加减法题目。
我会提供详细的答案,以便学生们在完成作业后能够进行自我检查。
在课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课堂上是否有效地讲解了知识点,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同时,我也会寻找一些拓展资源,如相关的数学故事、游戏等,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总的来说,我希望通过这一章节的教学,让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学生们对于分数的概念和理解可能是他们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分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还没有直观的理解和认识。
因此,我计划通过使用松果模型和分数卡片等教具,帮助他们直观地理解分数的含义和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学生们在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一年级数学教案 采松果【市一等奖】
采松果教学目标:1、在《采松果》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教学重点:学会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小棒、计数器教学过程一、目标定向,激趣导入。
1、孩子们,今天的课堂上来了两位新朋友,大家看看他们是谁(松鼠妈妈和小松鼠,然后粘贴到黑板上)大家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松鼠妈妈好,小松鼠好)小松鼠想邀请我们到他家的森林里采松果,你们想去吗(想)那得完成松鼠妈妈给我们出的几道口算题。
2、课件出示口算题:我是口算小能手。
43= 9-7= 604= 126= 18-3= 3040=3、过渡:同学们个个都是口算的小能手,走吧,我们一块儿到森林里采松果去。
(板书课题:采松果)二、主动探索、顺学而导。
(一)出示采松果情境图。
1、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抽生回答)2、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预设:1、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2、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几个松果3、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几个松果4、小松鼠再采几个松果就和妈妈一样多了5、松鼠妈妈去掉几个松果就和妈妈一样多了6、小松鼠和妈妈相差几个松果(选择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写到黑板上)(二)解决问题,探索算法。
1、解决第一个数学问题。
(1)读问题。
(2)列算式(孩子们都会列算式,而且能说出得数)(3)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师:254=29(个),29这个结果是否正确呢需要我们验证一下,请同学借助于小棒或计数器来验证,开始吧。
师:把你的方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4)展示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用小棒的方法分享给同学们(抽生到台上演示摆小棒的方法,要在展示台上边摆边介绍自己的方法:先摆两捆和5根,再摆4根,5根和4根合起来是9根,两捆和9根合起来就是29)师表扬:孩子们,听清楚了吗看明白了(听清楚了,看明白了)孩子,你的展示很出色,你很棒,谢谢你,请回吧。
一年级数学教案 采松果【区一等奖】
《采松果》教学设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锦华小学邹乐教学内容:《采松果》(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51和52页内容。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探索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学书、题单、小棒、计数器、松鼠和松果。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3组织课堂师:孩子们,你们参加过采摘活动吗都采摘过什么你采过松果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惊喜,看!这是什么(长满松果的松树)那你想不想向老师这样亲自摘一摘松果呢那你可得仔细听讲,掌握了今天的本领,就有机会到前面来采松果啦!有信心吗这些小巧玲珑的松果是谁的最爱啊你看,他们来了!(视频)(设计意图: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来说,很少有机会见到真正的松果,开课的时用真实的松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用松鼠吃松果的视频,创设情境,来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热情,这样的导入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二、自主探究,合作创新16(一)提问题师:小松鼠一边采一边迫不及待的吃起来,他们的收获还不小呢!谁来说一说生:松鼠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
师:谁采的多松鼠妈妈真实本领高强!你有本事来考考大家吗生:一共有多少个松果(厉害)还有吗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几个松果还可以怎么说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几个松果(贴在黑板上)小结:这两个问题说法不同,意义却是一样的。
真了不起!老师相信这些问题一定难不倒你!对吗师: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谁来完整的说一下生:已知松鼠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
一共有多少个松果(1个)师: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个松果,得先知道(松鼠妈妈采了几个松果,小松鼠采了几个松果)你会解答吗请在题单上完成(找一个同学在黑板做)(二)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反馈254=425=(板书)师:为什么用加法谁来讲一讲生:这道题第一个已知信息是松鼠妈妈采了25个松果,第二个已知信息是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求一共采了几个松果也就是求25和4合在一起是多少,就用加法,列式为254师:听明白了吗那你会说吗自己试一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加与减(二)
第2课时采松果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1~5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这些加法。
2、用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3、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以积极思考、操作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初步理解用加法计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小朋友,今年小松鼠采松子大丰收啦!。
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组去采松子,松鼠妈妈说:“我已经采了25个松子。
”小松鼠数了数说:“哦!我采了4个松子”你想向小松鼠提什么问题呢?
2、学生提问,学生提的问题已经学过就口答解决。
3、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请小朋友同桌的两位小朋友扮两只小松鼠,演一演采松子的过程。
想一想怎么算?同桌说说。
2、交流汇报:通过刚才的采松子活动,你知道“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该怎么算了吗?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
3、列出算式:25+4=29 4+25=29
4、该怎么样计算呢?你是怎样想的?
方法一:拨计数器。
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在个位上拨5个珠子,就是25,再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个位上就有9个珠子,就是29。
方法二:摆小棒。
先摆上2捆,再摆上5根,就是25,然后再在5根旁边摆上4根,一共就是29根,也就是25+4=29。
方法三:口算。
5+4=9,再加上20就是29。
5、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1)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
(2)同桌的同学交流演示。
(3)指名学生列式:25-4=21
(4)你是怎么想的?
(5)指名学生说一说。
三、从生活中体验
1、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实际问题。
(1)小红摆25根小棒再放4根,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2)小明有25根小棒,拿走4根,还剩多少根?
2、练一练:师引导学生逐题解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并列出算式。
【巩固练习】
1、出示课件“练一练1”:学生看课件,说一说图的意思。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集体订正,并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2、出示课件“练一练3”。
问:图中已告诉了我们什么?
①知道了大恐龙和小恐龙的身长,就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②求“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或小恐龙比大恐龙短多少米”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③学生做完后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3、拓展练习:第5题想一想,填一填:
根据练习你能像上面那样写出一组算式吗?
【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还学会了用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师个人研修总结
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
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
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反思本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很多工作在程序上、形式上都做到了,但是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继续努力的方向。
另外,我校的研修工作压力较大,各学科缺少领头羊、研修氛围有待加强、师资缺乏等各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缺乏专业人员的引领,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规范。
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的亲临指导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一定能得以规范而全面地展开。
“校本研修”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一定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上一个台阶。
教师个人研修总结
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
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
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
续、健康发展。
反思本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很多工作在程序上、形式上都做到了,但是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继续努力的方向。
另外,我校的研修工作压力较大,各学科缺少领头羊、研修氛围有待加强、师资缺乏等各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缺乏专业人员的引领,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规范。
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的亲临指导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一定能得以规范而全面地展开。
“校本研修”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一定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