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研究文献综述
有关半导体的参考文献
有关半导体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陶铸, 朱建新. 半导体物理学[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2. 张宇. 半导体器件物理与模拟[M].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8.3. 石磊, 朱建新. 半导体器件物理与工艺[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9.4. 朱建新.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0.半导体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电学性质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半导体物理学和器件工艺也得以迅速发展。
本文将对半导体物理学和器件工艺的一些重要内容进行介绍。
半导体物理学是研究半导体材料的电学性质和输运特性的学科。
《半导体物理学》一书详细介绍了半导体材料的基本性质、能带理论、载流子输运、PN结和二极管、MOS结和MOS场效应晶体管等内容。
通过学习半导体物理学,可以了解半导体材料的结构、能带结构以及载流子的产生、输运和复合过程,为后续学习半导体器件物理和工艺奠定基础。
半导体器件物理与模拟是研究半导体器件的电学特性和模拟方法的学科。
《半导体器件物理与模拟》一书详细介绍了半导体器件的物理效应、载流子输运、PN结和二极管、MOS场效应晶体管、BJT等内容。
通过学习半导体器件物理与模拟,可以了解各种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特性和模拟方法,为后续设计和优化半导体器件提供理论指导。
半导体器件物理与工艺是研究半导体器件制备工艺和性能改善方法的学科。
《半导体器件物理与工艺》一书详细介绍了半导体器件的制备工艺、薄膜技术、光刻技术、离子注入和扩散技术等内容。
通过学习半导体器件物理与工艺,可以了解各种半导体器件的制备过程和性能改善方法,为实际的半导体器件制造提供技术支持。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是综合了半导体物理学和半导体器件物理与工艺的学科。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一书全面介绍了半导体物理和器件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通过学习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可以深入了解半导体材料的物理性质、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制备工艺,为实际的半导体器件设计和制造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完整word版)半导体研究文献综述
半导体研究文献综述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材料化学班级:材料122姓名:刘田防学号:2012141009半导体材料的研究综述文献综述摘要:半导体材料的价值在于它的光学、电学特性可充分应用与器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半导体材料越来越多的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其产品更好的服务于人类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及生产。
文章从半导体材料基本概念的界定、半导体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半导体材料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对我国近十年针对此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希望能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半导体材料,研究,综述一、该领域的研究意义物质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固体、液体、气体、等离子体等等.我们通常把导电性差的材料,如煤、人工晶体、琥珀、陶瓷等称为绝缘体.而把导电性比较好的金属如金、银、铜、铁、锡、铝等称为导体.可以简单的把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称为半导体。
与导体和绝缘体相比,半导体材料的发现是最晚的,直到20世纪30年代,当材料的提纯技术改进以后,半导体的存在才真正被学术界认可.本征半导体:不含杂质且无晶格缺陷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在极低温度下,半导体的价带是满带(见能带理论),受到热激发后,价带中的部分电子会越过禁带进入能量较高的空带,空带中存在电子后成为导带,价带中缺少一个电子后形成一个带正电的空位,称为空穴。
导带中的电子和价带中的空穴合称电子- 空穴对,空穴导电并不是电子运动,但是它的运动可以将其等效为载流子。
空穴导电时等电量的电子会沿其反方向运动.它们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定向运动而形成宏观电流,分别称为电子导电和空穴导电。
这种由于电子-空穴对的产生而形成的混合型导电称为本征导电.导带中的电子会落入空穴,电子—空穴对消失,称为复合。
复合时释放出的能量变成电磁辐射(发光)或晶格的热振动能量(发热).在一定温度下,电子- 空穴对的产生和复合同时存在并达到动态平衡,此时半导体具有一定的载流子密度,从而具有一定的电阻率。
半导体研究报告
半导体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半导体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重点关注其在电子设备和计算机领域中的地位。
报告针对性强,详细介绍了晶体管、集成电路、功率器件以及其它半导体器件的特点和用途,同时分析了半导体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研究结果表明,半导体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将为人们提供更为先进的电子产品和计算机系统。
引言半导体技术作为一种相对新兴的技术,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其应用涉及电子、通讯、航空、航天、医学和生物等领域,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
本研究报告将着重探讨半导体技术在电子设备和计算机领域中的应用和开发。
背景知识半导体技术是指通过半导体材料制造出各种器件和电路的过程。
半导体材料具有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电学特性,即其电导率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
在不加控制的情况下,半导体中没有或者很少有自由电子和空穴,因此不能自行导电。
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如受到外界的激励或者施加一定的电场等,则会发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从而导致电子或空穴的离子化并形成传导电流。
这一过程在半导体器件中得到广泛应用。
主体内容1. 晶体管晶体管是半导体器件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现代计算机和工业自动化系统的核心元器件之一。
晶体管的主要用途是放大、开关、调制和检波信号。
其最初设计用于用微弱的电信号来控制较大的电流,产生一个放大器的效果。
晶体管的优点是高可靠性、长寿命、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和速度快等。
2. 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将晶体管、电容器、电阻等器件集成在一片具有特定功能的计算机芯片上的技术,是半导体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
其优点主要在于体积小、功耗低、信号传输速度快,可以大量减小电子设备、计算机等的体积、重量、功耗和成本。
集成电路的发展是电子计算机、通讯、娱乐、医疗和交通等领域的重要推动力。
3. 功率器件功率器件是一种能够承受较大电流、电压并能形成功率输出的半导体器件,包括场效应管、功率晶体管、双极型晶闸管等。
文献综述白光LED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白光LED研究进展白光LED(White Light Emitting Diodes)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发光器件,具有高亮度、高颜色还原度和低功耗等优点。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白光LED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
本文将对白光LE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首先,白光LED的发展历程是我们了解该研究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初,应用无机发光物质的荧光粉将蓝光发光二极管和黄光荧光体组合构成白光源,实现了最早的白光LED。
之后,半导体发光材料的研究和发展推动了白光LED技术的进一步突破。
20世纪90年代,新型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氮化镓(GaN)和蓝光LED发光二极管的成功制备,为白光LED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白光LED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光材料的选择和光谱调控。
现有的白光LED技术主要包括基于蓝光LED的荧光粉转换、基于磷化镓和氮化铟的LED和基于量子点的LED等。
荧光粉转换技术是最早被广泛应用的方法,通过将蓝光LED的紫外辐射转化为可见光辐射来产生白光。
磷化镓和氮化铟的LED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可实现高亮度的白光发光。
而量子点的LED由于其在带宽调节方面的优势,成为白光LED领域的研究热点。
在白光LED的光谱调控方面,主要包括发光材料的配方和结构设计技术。
发光材料的配方要求能够提供较宽的光谱范围,以实现良好的颜色还原度。
结构设计技术则包括辐射结构和超晶格结构等,用于调控发光材料中载流子的复合和辐射,提高发光效率和光谱性能。
此外,白光LED的研究还包括光学设计和封装技术。
光学设计技术主要用于提高白光LED的光效和颜色均匀性。
通过调整发光材料的位置、尺寸和形状等参数,使其产生更加均匀的光强分布和色温。
封装技术则是将LED芯片和其他器件封装在一起,以提高白光LED的亮度和稳定性。
最后,白光LED技术的应用前景也是白光LED研究的重点之一、目前,白光LED已广泛应用于室内照明、背光源、汽车照明、显示屏等领域。
半导体参杂综述
1.引言半导体材料是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功能材料之一,它在微电子领域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同时又是光电子领域的主要材料[1]。
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上世纪中叶,单晶硅和半导体晶体管的发明及其硅集成电路的研制成功,导致了电子工业革命;上世纪70年代初石英光导纤维材料和GaAs激光器的发明,促进了光纤通信技术迅速发展并逐步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超晶格概念的提出及其半导体超晶格、量子阱材料的研制成功,彻底改变了光电器件的设计思想,使半导体器件的设计与制造从“杂质工程”发展到“能带工程”,使人类跨入到量子效应和低维结构特性的新一代半导体器件和电路时代[2]。
现阶段,国际上已经发展并且最有前途的半导体材料主要包括[3]:硅(Si)、锗(Ge)(第一代半导体材料)、III-V族化合物(GaAs, InP等,第二代半导体材料),II-VI族化合物等单晶(CdSe等),IV-IV 族化合物(SiC 等,第三代宽带隙半导体)单晶、微晶、纳米晶和非晶半导体。
2.半导体材料掺杂2.1半导体掺杂原因完全纯净、具有完整晶体结构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4],在绝对零度温度下,本征半导体的价带是满带,受到光电注入或热激发后,价带中的部分电子会获得足够的能量,越过禁带进入能量较高的空带,并在价带中形成带正电的空位(空穴),上述产生的电子和空穴均能自由移动,成为载流子。
但是常温下本征半导体中载流子浓度很低,电导率较小,载流子浓度对温度变化敏感,所以很难对半导体特性进行控制,因此实际应用不多。
为改变半导体材料的载流子浓度和导电类型,我们将一定数量和一定种类的杂质掺入其中,以硅晶体为例,掺入的杂质主要有Ⅲ、Ⅴ族的硼、磷、砷、锑等,这些杂质在晶体中一般能替代硅原子,占据晶格位置,并能在适当温度下电离形成自由电子或空穴,控制和改变晶体的导电能力,上述过程就称为掺杂。
根据所掺杂质不同,又可以形成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
磷化铟晶体半导体材料的研究综述
文献综述课题名称磷化铟晶体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学生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班级2013级机电(3)班学号135学生姓名王琮指导教师路家斌2017年01月06日中文摘要磷化铟(InP)已成为光电器件和微电子器件不可或缺的重要半导体材料。
本文详细研究了快速大容量合成高纯及各种熔体配比条件的InP材料;大直径 lnP 单晶生长;与熔体配比相关的缺陷性质;lnP中的VIn心相关的缺陷性质和有关InP材料的应用,本文回顾了磷化铟( InP)晶体材料的发展过程,介绍了磷化铟材料的多种用途和优越特性,深入分析InP合成的物理化学过程,国际上首次采用双管合成技术,通过对热场和其他工艺参数的优化,实现在60—90分钟内合成4.6Kg 高纯InP多晶。
通过对配比量的调节,实现了熔体的富铟、近化学配比,富磷等状态,为进一步开展不同熔体配比对InP性质的影响奠定了基础.关键词:磷化铟磷注入合成晶体材料器件ABSTRACTIndium Phosphide (InP) has been indispensable to both optical and electronic devices.This paper used a direct P—injection synthesis and LEC crystal growth method to prepare high purity and various melt stoichiometry conditions polycrystalline InP and to grow high quality,large diameter InP single crystal in our homemade pullers.In this work,we have obtained the abstract this paper looks back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n the bulk InP crystals, introduces vario us uses a nd superior character of the InP ma terials and a large quantity of high purity InP crystal materialhas been produced by the phosphorus in-situ injection synthesis and liquid encapsulated Czochralski(LEC) growth process.In the injection method,phosphorus reacts with indium very quickly so that the rapid polycrystalline synthesis is possible.The quartz injector with two Or multi-transfer tubes was used to improve the synthesis result.It will avoid quartz injector blast when the melt was indraft into the transfer tube.The injection speed,melt temperature,phosphorus excess,and SO on are also important for a successful synthesis process.About 4000—60009 stoichiometric high purity poly InP is synthesized reproducibly by improved P-injection method in the high—pressure puller.Keywords:InP , P-injection synthesis, Crystal , Material, Device引言磷化铟( InP) 是重要的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之一,是继Si、Ga As之后的新一代电子功能材料。
半导体加工工艺流程文献综述范文
半导体加工工艺流程文献综述范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半导体加工工艺流程的文献综述一、引言半导体加工工艺是电子科技领域中的核心环节,其精度和效率直接影响着芯片性能和设备的稳定性。
stm32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stm32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嵌入式系统逐渐成为工业控制、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
作为嵌入式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开发平台,STMicroelectronics(意法半导体)的STM32系列微控制器以其稳定可靠的性能和丰富的外设功能,受到了广大开发者的青睐。
本文将对STM32开发平台的特点、应用领域和一些相关的研究工作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首先,STM32系列微控制器具有许多值得关注的特点。
首先是其强大的计算和处理能力。
STM32使用ARM Cortex-M系列处理器,这些处理器在性能和能效上表现优秀。
其次是丰富的外设功能。
STM32微控制器拥有多种外设,如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并行外部总线(FSMC)和模数转换器(ADC),可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此外,STM32还具有可扩展性和可定制性,能够适应不同的项目需求。
综上所述,STM32系列微控制器在性能、功能和灵活性方面具有优势,成为了嵌入式系统开发的理想选择。
STM32系列微控制器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控制领域,STM32可用于实现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例如工厂自动化、智能电网等。
在智能家居领域,STM32可用于设计各种智能设备,如智能插座、智能灯具等。
在智能交通领域,STM32可用于开发车辆电子控制系统,提高汽车的控制性能和安全性。
此外,STM32还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
由于其稳定可靠的性能和丰富的外设功能,STM32系列微控制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均取得了优秀的效果。
在研究方面,STM32开发平台也吸引了众多学者和工程师的关注。
许多研究工作聚焦于STM32的性能优化和应用扩展。
例如,研究人员针对STM32的功耗进行了优化,通过降低功耗来延长系统的续航时间。
另外,一些研究关注于STM32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通过利用STM32的计算能力和丰富的外设实现智能化控制。
半导体研究报告
半导体研究报告
半导体研究报告
半导体是一种能够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够导电又能够断电的材料。
它的独特性质使其在电子设备和电力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晶体管、太阳能电池和LED等。
本研究报告主要关注半导体的特性、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首先,我们介绍了半导体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半导体的导电性主要取决于其电子能带结构,包括价带和导带。
当电子的能量处于导带中时,它们能够自由移动,并使物质具有导电性。
相反,当电子的能量处于价带中时,它们被束缚在原子周围,从而使物质具有断电性。
此外,半导体还具有芯、型和扩散等特性,这些特性对其电子行为和导电性也有重要影响。
其次,我们回顾了半导体的发展历程。
半导体材料最早在19
世纪末发现,但直到20世纪中叶才得到广泛应用。
在20世纪40年代,晶体管的发明使得半导体技术有了长足发展。
从此
以后,半导体领域取得了许多突破,如集成电路的问世和微电子学的兴起,推动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最后,我们列举了半导体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半导体在电子设备制造中广泛应用,如计算机、手机和电视等。
此外,半导体还在能源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太阳能电池和LED技术。
此外,半导体的应用还涉及到通信、医疗、军事等领域。
总结起来,半导体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导电性质的材料,对现代
科技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半导体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
半导体中文文献
半导体中文文献半导体技术在现代科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在信息技术、电子产品和能源领域的应用广泛而深远。
本文将从人类的视角出发,以生动的语言描述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第一节:半导体技术的起源与发展半导体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科学家们开始研究电子的行为和性质。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发现某些物质具有半导体特性,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同时传导和阻断电流。
这一发现引发了对半导体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探索。
第二节:半导体技术的应用领域半导体技术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尤为突出。
我们每天使用的电脑、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都离不开半导体芯片的支持。
半导体技术的进步使得这些设备越来越小巧、功能强大。
同时,在通信、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半导体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第三节:半导体技术对能源领域的贡献半导体技术也在能源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太阳能电池板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设备,其高效率和可再生的特性使其成为清洁能源的重要代表。
此外,在能源储存和节能方面,半导体技术的应用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第四节:半导体技术的未来发展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前景令人振奋。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量子计算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半导体器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新型材料和结构的研究也为半导体技术的突破提供了可能。
可以预见,半导体技术将继续推动科技进步,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结语半导体技术作为现代科技的核心之一,其应用广泛而深远。
我们应当珍惜和推动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半导体技术将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改变,让我们拭目以待。
半导体加工工艺流程文献综述范文
半导体加工工艺流程文献综述范文半导体加工工艺流程是一个相当复杂且迷人的领域。
一、晶圆制备。
1.1 原材料选取。
半导体的基础是晶圆,而晶圆的原材料选择至关重要。
通常,硅是最常用的材料,就像建筑的基石一样。
硅的纯度得相当高,那些杂质多的硅可没法在这个高端领域派上用场。
这就好比做美食,食材要是不新鲜、不干净,做出来的菜肯定不行。
1.2 晶体生长。
有了高纯硅原料,接下来就是晶体生长。
这就像是培育一颗珍贵的种子发芽长大。
通过特定的方法,比如直拉法,把硅原料变成单晶硅棒。
这个过程需要精确控制温度、速度等各种参数,差一点儿都不行。
就像走钢丝一样,得小心翼翼。
二、光刻。
2.1 光刻胶涂覆。
光刻可是半导体加工里的关键步骤。
首先得在晶圆表面涂上光刻胶,这光刻胶就像给晶圆穿上了一层特殊的衣服。
涂覆的时候要均匀,不能厚一块薄一块的,不然就像给模特穿了不合身的衣服,后续的工序就没法好好进行了。
2.2 曝光。
然后就是曝光过程。
这就好比是给穿上特殊衣服的晶圆拍照,通过掩模版把设计好的电路图案投射到光刻胶上。
这一步得非常精准,就像神枪手射击一样,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2.3 显影。
曝光后的显影过程,就像是冲洗照片。
把曝光后的光刻胶进行处理,让该留下的留下,该去掉的去掉,这样就把电路图案在光刻胶上显现出来了。
三、蚀刻。
3.1 干蚀刻。
蚀刻就是把不需要的材料去除掉。
干蚀刻就像用一把无形的刻刀,通过等离子体等手段,精确地把那些没被光刻胶保护的材料去除掉。
这个过程可不能“大刀阔斧”,必须得“谨小慎微”,不然很容易刻错地方。
3.2 湿蚀刻。
湿蚀刻则是利用化学溶液来去除材料。
这就像用化学试剂去清洗污渍一样,不过要比那精细得多。
要控制好蚀刻的速率和均匀性,要是蚀刻得不均匀,那晶圆就像长了麻子一样,电路就会出现问题。
四、掺杂。
4.1 离子注入。
掺杂能改变半导体的电学性质。
离子注入就像是给半导体注入特殊的“基因”,通过把特定的离子加速注入到晶圆中。
半导体材料研究报告
半导体材料研究报告近年来,半导体材料一直是材料科学研究中的热点话题之一。
半导体材料是指在温度足够低时,其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类材料。
具有半导体性质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光电、光电子、量子器件等领域。
本文就半导体材料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一、半导体材料的研究进展半导体材料研究始于上世纪初,最早的半导体材料是硅,这是因为硅具有良好的半导体特性,同时,硅材料也具有很好的机械、化学、热学稳定性,能够在各种环境下使用,因此在电子、光电等现代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半导体器件的制造工艺的不断发展,对材料的要求也逐渐增大,硅材料已经不能满足全部的需求,需要开发新型半导体材料以适应现代技术的需求。
在半导体材料的研究中,三五族化合物半导体是相对较新近的材料,具有很好的光电性能,在光电子器件、光电子通信和高速运算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氮化物半导体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半导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学、光学等性能,在GaN、InGaN、AlGaN等材料中,偏晶GaN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质和较高的热稳定性能,已被应用于GaN基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制备中,而InGaN材料不仅应用在LED等光电器件中,并有望在蓝光激光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有机半导体材料备受关注,由于其低成本、可塑性和高电子透明度,有机半导体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特别地,出色的转移率和紫外线透明度使有机半导体在柔性电子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石墨烯的出现使得新型的石墨烯半导体材料也成为研究热点。
二、半导体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由于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半导体材料的性能和特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半导体材料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未来,半导体材料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低维和量子结构材料:低维材料和量子点材料在电子和光学性质上比传统的半导体材料具有更好的性能。
从事半导体领域研究工作情况及成果
从事半导体领域研究工作情况及成果英文回答:My research in the semiconductor field has focused on developing novel materials and device architectures for advanced electronic applications. I have a strong background in materials science, device physics, and fabrication techniques, and I have applied this knowledge to develop a variety of innovative semiconductor devices.One of my main research interests i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performance transistors. I have worked on the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new transistor structures that can achieve higher switching speeds, lower power consumption, and improved reliability than conventional transistors. I have also developed new materials for use in transistors, such as graphene and other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which have unique electrical properties that can be exploited to improve transistor performance.Another area of my research i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s. I have worked on the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new memory devices that can store more data in a smaller space and consume less power than conventional memory devices. I have also developed new materials for use in memory devices, such as ferroelectric materials and phase-change materials, which can be used to create memory devices with faster switching speeds and longer data retention times.My research has resulted in a number of publications in top scientific journals, and I have also filed several patents for my inventions. My work has been recognized with a number of awards, including the IEEE Electron Devices Society Early Career Award.中文回答:我在半导体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开发新型材料和器件架构,用于先进的电子应用。
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文献综述】
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献综述】毕业论⽂⽂献综述应⽤化学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引⾔近年来,有机半导体材料在有机光电器件如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有机电致变⾊器件(ECD)、发光⼆极管(OLED)、有机光伏电池(OPV)等⽅⾯的⼴泛应⽤⽽备受科学家和⼯业界的重视。
相⽐以硅为代表的⽆机半导体材料,有机材料具有易于通过分⼦裁剪调控材料性能,器件制备温度低,和柔性基底相容,可⼤⾯积、低成本制造,以及可⽤于⼤⾯积显⽰领域等突出优势。
因⽽近⼗年来有机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引起了⼯业界与科技界的极⼤兴趣,取得了极⼤的发展。
1.1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特性有机半导体材料⼀般由具有较⼤电⼦离域范围的π-共轭分⼦构成,当分⼦的共轭度达到⼀定程度时,其最⾼占有轨道(HOMO 能级)和最低空轨道(LUMO能级)之间的能隙降低,且电⼦离域范围增加,在光或电场作⽤下产⽣的电⼦或空⽳可以实现分⼦间跳转,从⽽实现载流⼦的传输。
有机半导体材料⼀般由具有芳⾹结构的苯环、噻吩环以及含有其他杂原⼦的芳⾹杂环通过不同的结合⽅式构成。
1.2有机半导体材料根据载流⼦种类的不同有机半导体材料可分为p-型和n-型两种。
对p-型场有机半导体材料来说,空⽳是主要的载流⼦,⽽电⼦则是n-型有机半导体材料的主要载流⼦。
1.2.1 p-型有机半导体材料p-型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发展迅速,⽬前已有部分材料性能达到或超过⽆定形硅。
并五苯是最早报道的p-型有机半导体材料之⼀。
⾃从1960年报道其具有半导体特性以来,基于并五苯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引起了⼴泛的研究。
⽬前,Kelly等⼈报道其多晶薄膜的迁移率已超过5.0 cm2V-1s-1,开关⽐⼤于106。
然⽽并五苯很难溶于有机溶剂,且在空⽓中很不稳定,严重制约了其制备⼯艺和实际应⽤。
噻吩类化合物是另⼀类主要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其中⼋聚噻吩的迁移率最⾼,在基底温度为120℃时,其真空沉积薄膜的迁移率达到0.33 cm2V-1s-1。
stm32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stm32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是指在进行科研课题立项前,对相关领域内已有的文献、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的综合分析和总结。
在进行STM32相关研究的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中,需要对STM32微控制器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分析。
首先,需要对STM32微控制器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性能参数等进行介绍和分析。
STM32是由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推出的一系列32位RISC处理器内核的微控制器产品,具有丰富的外设资源、高性能、低功耗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消费类电子产品、汽车电子等领域。
需要对其不同系列、不同型号的特点进行比较和总结,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
其次,需要对STM32在嵌入式系统、物联网、智能硬件等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
随着物联网和智能硬件的快速发展,STM32作为一种重要的嵌入式处理器,在各种智能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需要对其在智能家居、智能工业、智能医疗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进行调研和总结,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特点和发展趋势。
此外,还需要对STM32相关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包括与STM32相关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实时操作系统、通信协议、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以及这些领域与STM32的结合应用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
最后,需要对未来STM32在各个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和分析。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STM32作为嵌入式处理器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需要对其未来在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领域的发展方向和技术需求进行预测和分析,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总之,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需要全面系统地梳理和总结STM32微控制器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内容,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半导体材料研究论文
半导体材料研究论文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半导体材料已成为电子学、光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等领域的核心材料之一,其研究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在半导体材料研究领域,论文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成果输出形式,有助于推动半导体材料研究的发展和应用。
半导体材料是一种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其导电性能可以在外加电场或温度变化的作用下发生变化。
目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主要包括硅、锗、砷化镓、氮化硼、碳化硅等。
这些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物理、化学和电学性质,如高电阻率、低电子迁移率、热稳定性等,适用于制造高效、低功耗、小型化的电子元器件,如晶体管、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等。
半导体材料的研究从最早的晶体生长技术开始,逐步发展出一系列重要的制备方法和表征技术,如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激光蚀刻、扫描电子显微镜、光电子谱学等。
这些技术不仅展现了半导体材料在制备和表征上的巨大潜力,同时也推动了半导体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半导体材料的研究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的科学研究和应用领域中,半导体材料的研究也更为多样和复杂。
例如,在纳米材料领域,研究人员借助于纳米尺度的效应和表面效应,成功地制备了具有优异性能的纳米半导体材料;在新型光电子学器件领域,研究人员开发出了基于半导体量子点的光电子器件,可以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功耗;在太阳能电池领域,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半导性能,研究人员发明了很多新型太阳能电池技术,能够降低制造成本、提高转换效率。
在半导体材料研究领域,论文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成果输出形式。
论文不仅可用于展示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而且对于其他研究者了解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推动技术应用的发展和发明更具参考性和意义。
论文的内容通常包括材料制备方法、表征方法、性能测试和分析等方面,有时还需要详细介绍最新成果的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目前,半导体材料研究领域中,发表论文的顶级期刊主要包括《Nature》、《Science》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以及《半导体学报》、《半导体光电》等国内主流期刊。
半导体材料文献综述
半导体材料文献综述半导体材料是一类电子特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具有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和能源转换等领域。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各种应用领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本文综述了半导体材料的研究进展,并重点探讨了其在电子器件和能源转换等领域的应用。
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最早的半导体材料是硅和锗。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了新的半导体材料,如氮化镓、碳化硅和磷化铟等。
这些新材料具有更好的电子特性和热特性,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领域。
此外,半导体材料的研究还包括光电子和能源转换等领域。
在电子器件领域,半导体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晶体管、太阳能电池和发光二极管等器件中。
晶体管是现代电子器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可以放大和开关电信号,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中。
近年来,石墨烯等新型二维材料也被提出用于制备晶体管,以提高器件性能。
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中半导体材料是核心部分。
常见的太阳能电池材料有硅、硫化镉和铜铟镓硒等。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光吸收特性和电荷传输特性,影响着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
近年来,半导体纳米材料和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也被广泛用于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中,以提高器件效率和降低成本。
此外,半导体材料在光电子器件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光电二极管、激光二极管和光电探测器等器件都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电转换特性来实现的。
例如,光电二极管通过光电效应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和光传感器等领域。
激光二极管则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在电流激发下发射激光光束,用于激光打印、激光切割和医学激光等领域。
光电探测器则通过光电效应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广泛应用于光学成像和光学通信系统中。
近年来,磷化铟和锗等新型半导体材料的发展也为光电子器件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半导体材料在能源转换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半导体材料在光催化水分解中可以吸收太阳能,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用于氢燃料电池等能源装置。
《半导体激光器技术发展文献综述2600字》
半导体激光器技术发展国内外文献综述1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激光器的发展起始于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的受激辐射,这一基本概念的提出奠定了后面激光器发展的理论基础。
四十余年后,即1956年左右,研究人员们才开始对半导体激光器展开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合理的想法。
1958-1961年,当时的研究人员提出了半导体实现粒子数反转的必要条件,并提出了使用半导体材料研制激光器的想法。
1962年,同质结GaAs半导体激光器问世,但是GaAs这一物质无法在室温下连续的受激发射[2],导致这一发明无法在工业领域得到应用,但是这是一个开创性的研究进展,为后续异质结半半导体激光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963年,研究人员们针对同质结半导体激光器存在的无法在室温下连续受激发射这一问题,提出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的概念。
1967年首个单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问世,但是仍未能解决同质结半导体激光器存在的问题,但这一发展激励着研究人员向双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迈进。
自单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问世三年之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下双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成功被研发出来,并且很好的解决了同质结半导体激光器无法在室温下连续受激发射这一问题。
同年,超晶格量子阱这一概念被首次提出,再次为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1975年,首个量子阱激光器研制成功,但是存在诸多缺点,例如无法在室温下稳定振荡等。
1979年,美籍华裔学者谢肇鑫利用液相外延的方法实现了室温下的超量子阱激光器的连续受激发射,进一步推动了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
1982年,Bell实验室成功研制出可连续工作的半导体量子阱激光器,这一研究成果标志着量子阱激光器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程[2]。
20世纪末,在量子阱激光器的研究基础上,高功率的单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成功被研制出来,使半导体激光器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
同时20世纪末的研究进展也进一步为21世纪半导体激光器的研究指明了发展方向。
中国的激光技术研究起步较国外的稍晚,但发展速度快。
半导体器件综述
模拟电子技术专题研讨半导体器件综述姓名:XXX所在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通信1307学号:132XXXXX指导教师:侯建军日期:2015年X月XX日目录一、概述 (2)二、半导体器件的历史,现在及发展 (3)2.1半导体器件的历史 (3)2.2半导体器件的现状 (5)2.3半导体器件的发展 (6)2.3.1传统双极型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发展概况 (6)2.3.2新型压控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发展概况 (6)2.3.3积极开发SiC功率器件 (6)2.3.4国内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发展概况 (7)三、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伏安特性以及派生的半导体器件 (7)3.1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及伏安特性 (7)3.1.1晶体二极管 (7)3.1.2晶体三极管 (9)3.1.3MOS场效应管 (11)3.1.4结型场效应管 (14)3.2派生的半导体器件 (15)四、未来通信电路、计算机电路有可能的材料和发展 (16)五、研讨体会 (18)六、参考文献 (18)半导体器件综述XXX(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044)摘要:半导体器件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过去几十年中,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同功率半导体器件的进展是分不开的,因为几乎在电力电子器件的每个应用中,功率半导体器件都是关键性的。
本文旨在总结半导体器件的发展历程,阐述现有的几种常见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笔者预测在未来几十年里,电子技术将继续飞速发展。
关键词:半导体器件;电子;原理;发展;展望Summary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XXX(School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100044)Abstract::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 widely used in life,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wer electronic devices and progress in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 inseparable,because in almost every application in power electronics,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 critical.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explai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everal existing common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make outlook for its future development,to gras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 and the future.The author forecast over the next few decades,electronic technology will continue to develop rapidly.Key words:semiconductor devices;electronic technology;principle;development;forecast 一、概述半导体,指常温下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
半导体研究报告
半导体研究报告半导体研究报告一、引言半导体是一种具有导电和隔离电能的固体材料,具有导体和绝缘体的特性,是现代电子技术的重要基础材料之一。
本研究报告将对半导体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二、半导体的基本概念半导体是由硅、锗、砷化镓等材料制成,具有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特性。
其导电性是通过外加电场或热激发来实现的。
与导体相比,半导体具有较高的电阻率和较低的導电率。
三、半导体的性质1. 硅和锗是最常用的半导体材料,它们的电子结构决定了它们的导电性。
在纯净的半导体材料中,以硅为例,硅原子中的四个价电子会通过共价键的形式与邻近的硅原子形成一个晶体结构。
当外加电场或热激发作用在半导体材料上时,它们会帮助电子跳跃到导带上,从而形成电流。
2. 半导体可以通过控制材料的掺杂来改变其导电性。
掺杂是向半导体材料中引入其他元素,如砷、硒、铋等,以控制电子或空穴的浓度。
掺杂后,半导体可以分为N型和P型两种,N型半导体中的导电电子浓度较高,P型半导体中的空穴浓度较高。
四、半导体的应用1. 半导体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光电器件等。
半导体器件可以用于放大、开关、调节电流等功能,是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元件。
2. 半导体光电器件包括发光二极管(LED)、激光二极管(LD)、光电二极管(PD)等,它们在光通信、光储存、电子显示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3. 半导体集成电路是将多个半导体器件集成到一个芯片上,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智能设备等领域。
五、结论半导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材料,具有独特的导电特性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通过对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我们可以不断推动电子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导体研究文献综述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材料化学班级:材料122******学号:**********半导体材料的研究综述文献综述摘要:半导体材料的价值在于它的光学、电学特性可充分应用与器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半导体材料越来越多的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其产品更好的服务于人类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及生产。
文章从半导体材料基本概念的界定、半导体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半导体材料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对我国近十年针对此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希望能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半导体材料,研究,综述一、该领域的研究意义物质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固体、液体、气体、等离子体等等。
我们通常把导电性差的材料,如煤、人工晶体、琥珀、陶瓷等称为绝缘体。
而把导电性比较好的金属如金、银、铜、铁、锡、铝等称为导体。
可以简单的把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称为半导体。
与导体和绝缘体相比,半导体材料的发现是最晚的,直到20世纪30年代,当材料的提纯技术改进以后,半导体的存在才真正被学术界认可。
本征半导体:不含杂质且无晶格缺陷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在极低温度下,半导体的价带是满带(见能带理论),受到热激发后,价带中的部分电子会越过禁带进入能量较高的空带,空带中存在电子后成为导带,价带中缺少一个电子后形成一个带正电的空位,称为空穴。
导带中的电子和价带中的空穴合称电子- 空穴对,空穴导电并不是电子运动,但是它的运动可以将其等效为载流子。
空穴导电时等电量的电子会沿其反方向运动。
它们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定向运动而形成宏观电流,分别称为电子导电和空穴导电。
这种由于电子-空穴对的产生而形成的混合型导电称为本征导电。
导带中的电子会落入空穴,电子-空穴对消失,称为复合。
复合时释放出的能量变成电磁辐射(发光)或晶格的热振动能量(发热)。
在一定温度下,电子- 空穴对的产生和复合同时存在并达到动态平衡,此时半导体具有一定的载流子密度,从而具有一定的电阻率。
温度升高时,将产生更多的电子- 空穴对,载流子密度增加,电阻率减小。
无晶格缺陷的纯净半导体的电阻率较大,实际应用不多。
20世纪中叶,单晶硅和半导体晶体管的发明及其硅集成电路的研制成功,导致了电子工业革命;20世纪70年代初石英光导纤维材料和GaAs激光器的发明,促进了光纤通信技术迅速发展并逐步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超晶格概念的提出及其半导体超晶格、量子阱材料的研制成功,彻底改变了光电器件的设计思想,使半导体器件的设计与制造从“杂质工程”发展到“能带工程”。
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此笔者主要针对半导体材料产业的发展、半导体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综述,希望引起社会的关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二、该领域的研究背景和发展脉络半导体材料很多,按化学成分可分为元素半导体和化合物半导体两大类。
锗和硅是最常用的元素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包括第Ⅲ和第Ⅴ族化合物(砷化镓、磷化镓等)、第Ⅱ和第Ⅵ族化合物(硫化镉、硫化锌等)、氧化物(锰、铬、铁、铜的氧化物),以及由Ⅲ-Ⅴ族化合物和Ⅱ-Ⅵ族化合物组成的固溶体(镓铝砷、镓砷磷等)。
除上述晶态半导体外,还有非晶态的玻璃半导体、有机半导体等。
半导体的分类,按照其制造技术可以分为:集成电路器件,分立器件、光电半导体、逻辑IC、模拟IC、储存器等大类,一般来说这些还会被分成小类。
此外还有以应用领域、设计方法等进行分类,虽然不常用,但还是按照IC、LSI、VLSI(超大LSI)及其规模进行分类的方法。
此外,还有按照其所处理的信号,可以分成模拟、数字、模拟数字混成及功能进行分类的方法。
1833年,英国科学家电子学之父法拉第最先发现硫化银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变化情况不同于一般金属,一般情况下,金属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巴拉迪发现硫化银材料的电阻是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降低。
这是半导体现象的首次发现。
不久,1839年法国的贝克莱尔发现半导体和电解质接触形成的结,在光照下会产生一个电压,这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光生伏特效应,这是被发现的半导体的第二个特征。
1873年,英国的史密斯发现硒晶体材料在光照下电导增加的光电导效应,这是半导体又一个特有的性质。
半导体的这四个效应,(jianxia 霍尔效应的余绩──四个伴生效应的发现)虽在1880年以前就先后被发现了,但半导体这个名词大概到1911年才被考尼白格和维斯首次使用。
而总结出半导体的这四个特性一直到1947年12月才由贝尔实验室完成。
在1874年,德国的布劳恩观察到某些硫化物的电导与所加电场的方向有关,即它的导电有方向性,在它两端加一个正向电压,它是导通的;如果把电压极性反过来,它就不导电,这就是半导体的整流效应,也是半导体所特有的第三种特性。
同年,舒斯特又发现了铜与氧化铜的整流效应。
陈良惠指出自然界的物质、材料按导电能力大小可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三大类。
半导体的电导率在10-3~10-9欧·厘米范围。
在一般情况下,半导体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与金属导体恰好相反。
凡具有上述两种特征的材料都可归入半导体材料的范围。
半导体材料(semiconductormaterial)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质。
半导体材料是一类具有半导体性能、可用来制作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的电子材料,其电导率在10(U-3)~10(U-9)欧姆/厘米范围内。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半导体材料的界定会越来越精确。
三、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研究展望1、杂质:半导体中的杂质对电阻率的影响非常大。
半导体中掺入微量杂质时,杂质原子附近的周期势场受到干扰并形成附加的束缚状态,在禁带中产生附加的杂质能级。
例如四价元素锗或硅晶体中掺入五价元素磷、砷、锑等杂质原子时,杂质原子作为晶格的一分子,其五个价电子中有四个与周围的锗(或硅)原子形成共价结合,多余的一个电子被束缚于杂质原子附近,产生类氢能级。
杂质能级位于禁带上方靠近导带底附近。
杂质能级上的电子很易激发到导带成为电子载流子。
这种能提供电子载流子的杂质称为施主,相应能级称为施主能级。
施主能级上的电子跃迁到导带所需能量比从价带激发到导带所需能量小得多。
在锗或硅晶体中掺入微量三价元素硼、铝、镓等杂质原子时,杂质原子与周围四个锗(或硅)原子形成共价结合时尚缺少一个电子,因而存在一个空位,与此空位相应的能量状态就是杂质能级,通常位于禁带下方靠近价带处。
价带中的电子很易激发到杂质能级上填补这个空位,使杂质原子成为负离子。
价带中由于缺少一个电子而形成一个空穴载流子。
这种能提供空穴的杂质称为受主杂质。
存在受主杂质时,在价带中形成一个空穴载流子所需能量比本征半导体情形要小得多。
半导体掺杂后其电阻率大大下降。
加热或光照产生的热激发或光激发都会使自由载流子数增加而导致电阻率减小,半导体热敏电阻和光敏电阻就是根据此原理制成的。
对掺入施主杂质的半导体,导电载流子主要是导带中的电子,属电子型导电,称N型半导体。
掺入受主杂质的半导体属空穴型导电,称P型半导体。
半导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产生电子-空穴对,故N型半导体中可存在少量导电空穴,P型半导体中可存在少量导电电子,它们均称为少数载流子。
在半导体器件的各种效应中,少数载流子常扮演重要角色。
2、掺杂物:哪种材料适合作为某种半导体材料的掺杂物(dopant)需视两者的原子特性而定。
一般而言,掺杂物依照其带给被掺杂材料的电荷正负被区分为施主(donor)与受主(acceptor)。
施主原子带来的价电子(valence electrons)大多会与被掺杂的材料原子产生共价键,进而被束缚。
而没有和被掺杂材料原子产生共价键的电子则会被施主原子微弱地束缚住,这个电子又称为施主电子。
和本质半导体的价电子比起来,施主电子跃迁至传导带所需的能量较低,比较容易在半导体材料的晶格中移动,产生电流。
虽然施主电子获得能量会跃迁至传导带,但并不会和本质半导体一样留下一个电洞,施主原子在失去了电子后只会固定在半导体材料的晶格中。
因此这种因为掺杂而获得多余电子提供传导的半导体称为n型半导体(n-type semiconductor),n代表带负电荷的电子。
和施主相对的,受主原子进入半导体晶格后,因为其价电子数目比半导体原子的价电子数量少,等效上会带来一个的空位,这个多出的空位即可视为电洞。
受主掺杂后的半导体称为p型半导体(p-type semiconductor),p代表带正电荷的电洞。
以一个硅的本质半导体来说明掺杂的影响。
硅有四个价电子,常用于硅的掺杂物有三价与五价的元素。
当只有三个价电子的三价元素如硼(boron)掺杂至硅半导体中时,硼扮演的即是受主的角色,掺杂了硼的硅半导体就是p型半导体。
反过来说,如果五价元素如磷(phosphorus)掺杂至硅半导体时,磷扮演施主的角色,掺杂磷的硅半导体成为n型半导体。
一个半导体材料有可能先后掺杂施主与受主,而如何决定此外质半导体为n型或p型必须视掺杂后的半导体中,受主带来的电洞浓度较高或是施主带来的电子浓度较高,亦即何者为此外质半导体的“多数载子”(majority carrier)。
和多数载子相对的是少数载子(minority carrier)。
对于半导体元件的操作原理分析而言,少数载子在半导体中的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掺杂对结构的影响:掺杂之后的半导体能带会有所改变。
依照掺杂物的不同,本质半导体的能隙之间会出现不同的能阶。
施主原子会在靠近传导带的地方产生一个新的能阶,而受主原子则是在靠近价带的地方产生新的能阶。
假设掺杂硼原子进入硅,则因为硼的能阶到硅的价带之间仅有0.045电子伏特,远小于硅本身的能隙1.12电子伏特,所以在室温下就可以使掺杂到硅里的硼原子完全解离化(ionize)。
掺杂物对于能带结构的另一个重大影响是改变了费米能阶的位置。
在热平衡的状态下费米能阶依然会保持定值,这个特性会引出很多其他有用的电特性。
举例来说,一个p-n接面(p-n junction)的能带会弯折,起因是原本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费米能阶位置各不相同,但是形成p-n接面后其费米能阶必须保持在同样的高度,造成无论是p型或是n型半导体的传导带或价带都会被弯曲以配合接面处的能带差异。
上述的效应可以用能带图(band diagram)来解释,。
在能带图里横轴代表位置,纵轴则是能量。
图中也有费米能阶,半导体的本质费米能阶(intrinsic Fermi level)通常以Ei来表示。
在解释半导体元件的行为时,能带图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半导体材料的制造:为了满足量产上的需求,半导体的电性必须是可预测并且稳定的,因此包括掺杂物的纯度以及半导体晶格结构的品质都必须严格要求。
常见的品质问题包括晶格的错位(dislocation)、双晶面(twins),或是堆栈错误(stacking fault)都会影响半导体材料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