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司马迁眼中的秦始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司马迁眼中的秦始皇
时间:2011-04-22 12:03:08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秦始皇真是暴君吗?可他在位37年没有诛杀一位将军大臣。司马迁说陈涉因迟到要杀头而造反,可出土秦简却显示对迟到的处罚仅仅是罚款。由此可见,如何评价秦始皇的暴政是解读秦始皇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史记·秦始皇本纪》为蓝本,结合《史记》其他的相关记载对上述的暴政进行具体分析,进而客观公正的评价司马迁眼中的秦始皇。通过对以上秦始皇“暴政”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历史上说秦始皇是“暴君”多半是站不住脚的。
关键词:秦始皇,司马迁,《史记》,《史记·秦本纪》,暴君,暴政
0.引言
秦始皇真是暴君吗?可他在位37年没有诛杀一位将军大臣;秦始皇严刑峻法吗?可他却制定了世界上最早保护人犯权利的法律;荆轲行刺他怒火万丈,可秦军攻占燕国却没有屠城暴行;司马迁说陈涉因迟到要杀头而造反,可出土秦简却显示对迟到的处罚仅仅是罚款。由此可见,如何评价秦始皇的暴政是解读秦始皇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史记·秦始皇本纪》为蓝本,结合《史记》其他的相关记载对上述的暴政进行具体分析,进而客观公正的评价司马迁眼中的秦始皇。
1.对“暴政”的简析
为何司马迁在史记中总是把秦始皇描绘成大恶之人呢?
秦国灭亡后,重新建立的国家便是汉朝,正是司马迁所处的朝代。司马迁受宫刑之罪被关在狱中,如若想完成史记,再不可得罪汉朝帝王。那么想发泄心中的不满谁又能够顶替汉武帝呢?恐怕能够与汉武帝匹敌的帝王只有秦始皇了。接下来,以不同的方面进行对秦始皇的解读,在当时大的社会背景下还原一个较为真实的秦始皇。。
1.1 司法上的辨析
“刑罚酷虐”:必须承认,秦朝的法律体系,刑名众多,刑罚残酷。同时,又由于各种刑罚还可以结合使用,因而刑罚更加残酷。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这种“刑罚酷虐”的司法体系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是分不开的。根据当时的“刑名从商”社会习俗, 表明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罪名于刑罚还受到奴隶制时期的商的影响。而秦朝的严刑酷罚又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秦始皇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汲取先秦法治思想的各项成果进行了系统化的整理。秦朝的刑法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那么是否应该将大环境中的弊端完全归结于秦始皇个人的暴虐呢?《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另外,从“法治”的实施结果来看:“繁法严刑而天下振”、“紧暴诛乱而天下服”。可见,秦始皇的“法治”并不是一无是处。
1.2军事上的辨析
“暴兵露师”:长久以来,政论家多谴责秦始皇穷兵黩武,这是不公正的。秦始皇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就是统一国家,历史注定了秦始皇是一位“马上天子”。通过研读《史记》我们不难发现:秦始皇所进行的战争,基本上是合理的。秦始皇所进行的战争,在性质上都是正义的,属于不能不战,或势必一战,或迟早一战。由于不能不战,有关战争的负担也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以北伐匈奴为例,蒙恬率三十万大军,“暴师于外十余年”,战争负担沉重。但是,这个负担是不得不付出的。汉朝初年,每次对匈奴用兵也大体上保持三四十万的兵力。在当时的形势下,这一笔战争负担基本上属于合理的范围之内。这样的战争,有“以战止战”之效,甚至有一劳永逸之效。它基本上解决了战争压力,有利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暴兵露师”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此外,在战国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能够立
足的手段除了武力还有别在的吗?
通过对以上秦始皇“暴政”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历史上说秦始皇是“暴君”多半是站不住脚的。据史学家们多年来对秦始皇的研究以及通过秦始皇陵的挖掘可以证明,司马迁所记述的秦始皇掺杂了较多的个人主观色彩,他眼中的秦始皇实质是他眼中的汉武帝,亦是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抒发心中的不愤。
2.分析,评价秦始皇
纵观《史记》的文字,司马迁实际上是在拿报告文学的手法写历史,拿历史事件在写报告文学。而在写历史的时候,对其材料的掌握却远不如现在的报告文学作者。写报告文学的作者一般都要采访当事人,有的甚至是事件的亲历者。可是司马迁显然不可能采访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也不可能是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因此,我们在读《史记》时应当区别历史事件和文学创作的根本不同,对一个历史人物做出合理的评价。其原则是:采信记载时间、地点、事件的文字,摒弃文学描写、心里描写、形容词等。
秦始皇被很多史学家看做是一个暴君,为了权力可以不择手段。《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怀念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史记》中评价秦始皇“以暴虐为天下始”,嬴政主张“事皆决于法”,直到今天,法治主义也是个十分诱人的主张,以理治天下究竟错在何处,历史上以此称其为暴君实行暴政?
中国特色的法制往往需要一个铁腕人物,一个政治、军事强人。在国人看,一个平易近人、感情丰富、慈悲为怀、懦弱无能的君王是无法在战国生存的,人们需要像秦始皇这样的一个君王实行法治,统一全国。我们有必要指出,那些秦帝国的法律古已有之,大多数并非秦始皇所始创,更何况他主张商法有度。而且这些法律后世也不是没有。只要稍事观察我们就不难发现,在数千年的中国专制社会里,以这种“严刑酷法”为内容的法治主义几乎是无代不知的。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以暴虐为天下始”的评价是站不住脚的。
3.结论
3.1结论
作为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向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大转型时期的君主,秦始皇的“暴政”实际上是借助暴力来完成的社会变革。由于这一系列的变革不符合原有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尺度,因此,它们不可比面地被贴上了“暴政”的标签,而秦始皇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暴君”这样一种社会文化符号。实际上,这种“暴政”的出现,与其说是秦始皇的个人性暴虐所致,不如说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制度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暴虐,时代的暴虐,制度的暴虐,秦始皇只不过是完成了历史赋予他的历史使命而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暴君。
通过以上讲述我们应该明白,看问题须带着怀疑的眼光深入历史史实研究真伪,大作家、大文人的作品并不是绝对的权威,司马迁眼中的秦始皇也并非绝对真实。
3.2结束语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孔子只说空话。几千年来,形式上是孔夫子,实际上是按秦始皇办事。秦始皇用李斯,李斯是法家,是荀子的学生。历代政治家有成就的,在封建社会前期的,都是法家。这些人主张法治,犯了法就杀头,主张厚今薄古。儒家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都是主张厚古薄今的。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的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