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涌潮有三处:山东青州涌潮、广陵涛和钱塘潮。清费饧璜(1664-?年)《广陵涛辩》云:"春秋时,潮盛于山东,汉及六朝盛于广陵。唐、宋以后,潮盛于浙江,盖地气自北而南,有真知其然者"。
钱塘潮
钱塘潮比广陵涛出现的时间晚一些,至迟在东汉就已形成。王充《论衡·书虚篇》提到"浙江、山阴江、上虞江皆有涛"。又说当时钱唐浙江"皆立子胥之庙,盖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涛也"。但是,王充只说"广陵曲江有涛,文人赋之",没有说赋钱塘江潮。可见,东汉时,钱塘潮远没有广陵涛出名。估计,当时还形成钱塘观潮风俗。
观潮时间表
季节农历春夏秋冬
日夜日夜日夜日夜
十五卅11:45 23:40 11:30 23:20 11:35 23:25 11:10 23:05 初一十六12:15 0:10 11:50 23:45 12:05 0:00 11:45 23:35 初二十七12:45 0:45 12:25 0:10 12:45 0:35 12:15 0:05 初三十八13:25 1:15 13:15 1:05 13:23 1:15 13:05 1:00 初四十九14:05 1:50 13:45 1:40 14:00 1:50 13:40 1:30 初五二十14:40 2:25 14:25 2:15 14:35 2:20 14:15 2:10 初六二十一15:20 3:05 15:05 2:55 15:15 3:00 15:00 2:55 由于受气象等因素影响,请提前40分钟候潮。
钱江涌潮成因
雄伟壮观的钱江潮成因除月、日引力影响外,还跟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有关。钱塘江南岸赭山以东近50万亩围垦大地象半岛似地挡住江口,使钱塘江赭山至外十二工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进难退,杭州湾外口宽达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仅宽几公里,江口东段河床又突然上升,滩高水浅,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
浪,前浪跑不快,后浪追上,层层相叠。其次还跟钱塘江水下多沉沙有关,这些沉沙对潮流起阻挡和磨擦作用,使潮水前坡变陡,速度减缓,从而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一浪高一浪涌潮。
潮来潮去原无定
——最佳观潮地点为什么会变
杭州以西湖景色优美闻名于世。在杭州当了三年刺史的白居易,离任十二年后,还认为“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这固然是因为能在“山寺月中寻桂子”,也还由于能在“郡亭枕上看潮头”,所以,他念念不忘“何日更重游”。也许有人要问:观潮不是在海宁市盐官镇吗?白居易怎么能在杭州观潮呢?其实,在白居易生活的时代,看潮是在杭州,至于盐官看潮,是明末以后的事。
如今,每年阴历八月十八日,都有数十万人到海宁沿江看潮。有时能大饱眼福,兴高采烈;有时却大失所望,扫兴而归。这固然因各年涌潮大小不同,但也因观潮地点的变迁。
观潮地点之所以会变,主要是由于河道变迁的结果。
在距今六七千年前,钱塘江在富阳便进入大海。河口既不成喇叭形,也就没有涌潮。在以后的几千年里,太湖平原逐渐形成,随之出现了钱塘江河口和杭州湾这个喇叭口,从而形成了产生涌潮的地形条件,涌潮也就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渐壮观起来。
现存钱塘江观潮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晋代顾凯之的《观潮赋》;唐代,杭州观潮成风,出现了大量的观潮诗词歌赋,观潮地点在今南星桥以西至六和塔一带,而以樟亭观潮最盛;南宋偏安临安(今杭州市)时,由于高宗赵构“直把杭州当汴州”,一味追逐享乐,迷上了杭州的潮景,杭州观潮风气达到顶峰,使阴历八月十八日成为盛大的节日。
晋唐至北宋中期,钱塘江河口的海潮和江流从龛山和赭山之间进出,因两山对峙如门,称为“南大门”,又称“鳖子门”或“海门”。整个河口和杭州湾呈一顺直的喇叭状。涌潮自海门直冲杭州,所以,杭州市郊以及沿江凤凰诸山皆为观
潮胜地。白居易在凤凰山右侧刺史衙门里的虚白亭(即郡亭)鸟瞰江面,涌潮自然尽收眼底。可以想见,他倚着枕头斜靠在凉榻上,透过江上茫茫薄雾,只见海门初生的涌潮一线横江,伴着隐隐雷声,长驱直入,转眼间便“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涛翻三月雪,浪喷四时花,泄练驰千万,惊雷走万车”,潮头沿岸扫过,浪花直喷近岸屋顶,倾泻如骤雨;继而潮头直冲峙立江中的浮山,洄洑激射,翻腾不已。面对此景,怎不令人心潮澎湃,叹为观止!难怪他要发出“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的感慨。
江道走南大门时,海宁盐官城南门至江边为一片大沙滩,宽达三四十里。自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前后开始,江道发生“三门变迁”,这片沙滩逐渐坍失。到明嘉靖九年(1530年)海决,江道逼至盐官城下,首次由“北大门”进出。在盐官南门城楼上,便可看到“海潮薄岸,怒涛数十丈,若雪山驾鳌,雷奔电激”的潮景。杭州的涌潮,则由于河口变弯曲,流路增加十多公里,沿程潮能损耗增大而开始衰退,并不时出现涌潮“失期”现象。在此期间,江道曾在三门之间来回摆动,盐官和杭州的潮景也随之变化。直到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江流稳定走北大门后,盐官的潮景才最终胜过杭州。
盐官潮景胜过杭州的另一原因是原在杭州的交叉潮也下移到盐官。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从60年代开始大规模治江围涂,到70年代初,海宁八堡以上江道已缩窄一半,盐官的交叉潮又下移到八堡;随着治江围涂的发展,八堡以上江道又进一步缩窄到原宽度的1/2—1/5,从1987年开始,交叉潮更下移到新仓一带江面。
随着河口口门下移,涌潮也向下推移。这是造成观潮地点变迁的第一个因素。造成观潮最佳地点变迁的另一个因素是河口江道局部冲淤变化。
钱塘江上、中游,山青水秀,山水挟带进入河口的泥沙不多。河口河床主要是由潮流带入河口的粉沙土构成。这种泥沙缺乏粘性,既容易落淤,也容易冲刷。由于天文、气象条件变化,外海进入河口的潮汐大小和流域下泄的山水多少也随之变化,因而山水和潮水的相对势力随之而变,造成河口河床上下冲淤频繁,南北涨坍不定。加上涌潮在传播过程中,又受当时的风向和风力影响,涌潮本身变化多端,观潮的最佳地点也就迁徙不定。60年代,有时以南岸萧山头蓬的涌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