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形成性考核册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1( 请认真核对内容正确性再抄! )一、填空题1、陈独秀 2、戊戌3、4、思想革命5、春柳6、钱玄同7、马克思主义8、尝试集9、雪朝10、湖畔11、诗镌12、胡适13、民众14、戏剧15、上海16、1936 17、微雨18、新感觉19、周作人20、五奎桥21、刘西渭22、钱钟书23、画梦录24、夏衍25、梁实秋26、林语堂27、天津28、荷花淀 29、白毛仙姑30、北平二、单项选择题1、C2、D3、D4、C5、A6、C 7、A 8、D 9、B10、A三、多项选择题1、 2、AC 3、ABCD 4、ABD 5、BCD 6、ABD 7、ABD 8、ACD9、ABC 10、ACD中国现代文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2( 请认真核对内容正确性再抄!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揭开了中国小说史的新的一页。

小说发表在1918年5月的《新青年》上,恰好是十月革命胜利半年之后,五四运动爆发一年之前;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五四时代的革命精神,在这篇作品里体现得非常充分。

"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是自有中国历史以来最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

《狂人日记》就为这场文化革命吹响了号角,它是在五四前夕用文学形式向封建主义宣战的一篇战斗檄文。

鲁迅说他写小说"意在暴露家庭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所谓家族制度,也就是封建宗法制度。

这就是说,这篇小说的矛头不仅指向封建礼教,而且要求推翻整个封建制度的根基。

小说以一个迫害狂患者为主人公,通过主人公"狂人"的幻觉、错觉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象征性地描写封建礼教吃人的主题,揭露了封建主义吃人的历史和传统,如第三则日记中"古来时常吃人" "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上字是'吃人'"并从古时的"易子而食"一直揭露到了吃人的现实,譬如第三则日记里吃"狼子村"的"大恶人",第十则日记里提到吃"徐锡林""去年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舐",同时也揭露了封建主义吃人的方法,第一就是颠倒黑白,罗织罪名。

中国现代文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

中国现代文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

中国现代文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1、D2、D3、C4、A5、B6、A7、A8、A9、B 10、A二、多项选择题11> ACD 12> ABD1.3、BCD 14> BCD 15> ABC三、填空题16•新青年17.周作人18•诗镌19.戏剧协社20.国防21 •上海22.194923」日事重提24.郭沫若25.沉沦2&诗27.背影28•云游29.死水30.张恨水四、简答题31.为什么可以说,新文化运动是革命先驱们经过了从“科学救国”到“政体革命”再到“思想革命”的思想飞跃的结果?答:1840年鸦片战争后,人们认识到了中国科学的落后,产生了科学救国的思想;1894年甲午海战的失败,又使人们认识到先进的政体比先进的科学更重要, 开始了政体革命;1898年戊戌变法的失败,特别是19M年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被袁世凯篡夺的惨痛事实,使人们认识到思想革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不彻底扫除封建思想,政体改变后仍有复辟的可能。

因此,新文化运动是革命先驱们经过了从“科学救国”到“政体革命”再到“思想革命”的思想飞跃的结果。

32 •请简要说明鲁迅小说对五四写实小说的发展产生了什么直接的影响。

答:鲁迅小说对五四写实小说的发展产牛的直接的影响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在鲁迅小说的影响下,出现了“问题小说”创作热潮。

鲁迅小说在知识分子和农民两大题材上的重大突破,对写实小说的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

在鲁迅的影响下, 很快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小说”的创作热潮,当时国内几乎所有的新文学小说家都参与过问题小说的创作。

二是在鲁迅的影响下,形成了一个“乡土文学” 作家群。

他们以乡村回忆为创作的主要形式,重视对农村风土人情和民俗世态的描写,表现岀浓郁的地方色彩,形成了新文学农村题材创作的第一次繁荣。

如王鲁彦、许钦文、许杰、彭家煌、废名(冯炳文)、文学理论家王任叔(巴人)、诗人徐玉诺、潘训(潘漠华)等。

作业2一、单项选择题1、B2、C3、D4、C5、C6、B7、C8、C9、B10、A二、多项选择题11> AC 12、ABD 13> ACD 14> ACD 15> ABCD三、填空题16.1898 17.汪静之18•戏剧19.七七20.伤逝21•学灯22.郁达夫23•梁实秋24.冷清秋25.瞿秋白26•幻灭27•寒夜28.曹禺29•老舍30•沈从文四、简答题31.创造社作家抒情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创造社作家抒情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一是与他们心中的郁积无处排解有关。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只有简答和分析题)作业一四、简答题1、《三里湾》、《山乡巨变》是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写合作化运动,开头都是写开会(或学习)贯彻建社或扩社的上级精神,然后写层层发动动员,写如何克服阻力,最后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或目标。

这构成了这类作品的基本的情节线索或模式。

而《创业史》是以自下而上的方式从中国农村现实这个大背景写起(如一开始的“题叙”),写农民祖祖辈辈的“创业”梦想,始终把各阶层农民改变自己生活和命运的内在要求作为重点,描写他们动机的形成,描写他们彼此间的冲突,以此来揭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变革是如何发生的。

这构成了《创业史》的基本情节线索。

2.“写命运”和“写政策”由于情节基本线索的不同,因此情节的布局也出现了差异。

《三里湾》等作品写会议、讨论、学习的场面不少,这样的情节布局是为了宣传和阐释政策,说明道理,多少是属于“写政策”的一类。

由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差异,因此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前者是人物围绕事件转,是写人物对于外来的事件(合作化运动)所作出的被动的反应,合作化运动在作品中似乎是由外在的力量、由上级发动起来而加于农民头上的,这也就是所谓“运动群众”;而后者是因人物性格于命运冲突而展开事件,合作化运动出自人物的内在欲求,真正写出了“群众运动”。

因此《创业史》可以说是通过人物命运与动机体现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即一是把历史的进程浓缩进了人物的命运中,通过人物对自身命运的改变概括了历史必然性;二是把历史的动因置于人物的动机之中,通过对人物的动机的分析于描写揭示了历史的必然性。

2、将以北岛,舒婷为代表的"新诗潮"称为"朦胧诗",源于一个误解,但这一称呼形象地概括了"新诗潮"的特点,受到北岛,舒婷们的认同.朦胧诗关于"朦胧"问题的论争,直接缘于老诗人公刘对顾城几首小诗中流露出来的悲观消沉人生观的担心,公刘一方面觉得顾城很有诗才,坦率地承认自己写不出像《生命幻想曲》那样的诗句;一方面对顾城在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悲观的人生观感到"颤栗",对顾城无所顾及地在诗中袒露消沉的思想状态和精神状态感到"惊异".因此,公刘怕顾城等年轻诗人误入歧途,呼吁"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同样,顾城的父亲顾工在读了顾城的《生命幻想曲》后,虽然在心中暗自为自己孩子能写出这样的诗而骄傲,却不能不为孩子的政治前途而担心,把以北岛,舒婷为代表的"新诗潮"称为"朦胧诗",源于对他们诗歌创作的批评,实际上,初期朦胧诗在艺术上并不很"朦胧",较少运用整体象征,艺术上是明白的,朦胧诗论争的意义主要表现在诗歌的内容上,章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就有张冠李戴之嫌,是一种误解.然而这一误解最后却成了正解,后来虽然有许多学者为朦胧诗正名,给这个新兴的诗派一个科学的命名,并正式提出将它称为"新诗潮".但是,无论是朦胧诗的反对者还是支持者,似乎都更钟情于"朦胧诗"这一称号,于是,一个贬义词成了当时流行一时的时髦.事实上,"朦胧"一词也确实概括了这一诗派的美学特征,经过论争,运用整体象征成为朦胧诗人的一种自觉追求.五、分析题1、是毛泽东和当时的时代决定的。

国开形成性考核高分题库之中国现代文学专题-1529166

国开形成性考核高分题库之中国现代文学专题-1529166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
沈从文小说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A.《萧萧》
B.《龙朱》
C.《边城》
D.《柏子》
答案:D.
1926—1929年,在《小说月报》上连续发表了三个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的作者,是当时尚在英国的()。

A.巴金
B.老舍
C.茅盾
D.李劼人
答案:B.
张天翼小说的代表作是描写两代不同特点奴才的()。

A.《在词堂里》
B.《南行记》
C.《包氏父子》
D.《二月》
答案:C.
沙汀的一部描写川西北一个乡镇中各种恶势力为争夺金矿、发国难财而引起的互相倾轧的作品是()。

A.《还乡记》
B.《困兽记》
C.《种谷记》
D.《淘金记》
答案:D.
1944年到抗战胜利期间,老舍创作了一生中规模最宏大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由《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曲组成,近一百万字。

这部小说是()。

A.《四世同堂》
B.《骆驼祥子》
C.《离婚》
D.《二马》
答案:A.
著名随笔《三八节有感》的作者是()。

中国现代文学1形成性考核册

中国现代文学1形成性考核册

中国现代文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一一、DACAA AABBC 二、11、Acd 12、ABD 14、bcd 15、三、16 新青年17、周作人18、诗镌19、戏剧协会20、国防21、上海22、1949 23、旧事重提24、郭沫若25、沉沦27、背影28、云游29、死水30、张恨水四、31 32.鲁迅小说从一开始就表现出“直面现实”的特点 作品所涉及的内容都是人们当时所面临的重大的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

鲁迅小说在城市和农村两个方面的重大突破 对写实小说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在鲁迅的影响下 很快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小说”的创作热潮 当时在国内的几乎所有的新文学小说家都参与过问题小说的创作。

1919年初由北京大学学生团体新潮社创办的《新潮》杂志 虽然不是文学刊物 却在短短的两三年中 发表了汪敬熙、杨振声、罗家伦、俞平伯、叶圣陶等人的22篇小说 形成了一个“《新潮》作家群”。

1919年下半年 冰心以一个女作家的身份 在当时最有影响的《晨报副刊》上发表了《斯人独憔悴》 对于“问题小说”的创作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921年 文学研究会成立后 《新潮》作家群中的叶圣陶、已经小有名气的冰心 以及许地山、王统照等作家 继续从多方面探讨人生问题 表达对人生的见解 并以改革后的《小说月报》为阵地 逐渐形成了一股写实小说的潮流 将“问题小说”引向了高潮。

五、33、《狂人日记》作者鲁迅 作品最初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杂志上。

这是文学革命最早的光辉实绩 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有你更精彩! 从作品的内容上看 作品表面上所描述的是一个患“迫害狂”的、时时害怕着、提防着被人活生生地吃掉的狂人 但作者通过象征、比喻、暗喻的艺术表现手法 将狂人变态的心理 混乱的逻辑 虚妄的幻觉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读者能从作品中的关键性词句中领会到 这是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反封建礼教 反家族制度的思想斗士的形象。

“凡是须得研究 才会明白”——表现了“狂人”的作为时代的启蒙主义者的思想特征 “狮子似的凶心 兔子的怯弱 狐狸的狡猾”——是“狂人”对“吃人者”本质的认识 “狂人”从“歪歪斜斜的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的历史上“字缝里”看出来“吃人”的两字 是他对封建的实质所作的历史概括 “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 “救救孩子”这是“狂人”所追求的理想。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第一次一单项选择题1.C2.D3.B4.B5.D6.C7.B8.C9.C10.D二多项选择题11.ABC 12.BCD 13.ABC 14.ABD 15.ABC16.ABD 17.BCD 18.ABC 19.ACD 20.ABC三填空题21.新小说22.新青年23.1918 24.冯文炳25.胡适26.郭沫若27.冯至28.冰心29.林雨堂30.春柳社四简答题31题(3页)32题(43页)五分析题33题(8页)34题(99页)第二次一单项选择题1.B2.B3.D4.C5.B6. C7.D8.A9.C 10.D二多项选择题11.BCD 12.ABC 13.ACD 14.AB 15.BCD16.ABCD 17.ACD 18.BCD 19.BCD 20.BD三填空题21.文学研究会22.鲁迅23.冯至24.李全发25.戏剧26.论语27.胡适28.屈原29.1928 30.冰心四简答题31题(47页)32题(65页~66页)五分析题33题(17页)34题(135页~13页、139页~140页)第三次一单项选择题1.C2.A3.D4.D5.D6.A7.A8.B9.B10.D二多项选择题11.ACD 12.ABCD 13.ABC 14.ABD 15.AB16.ABD 17.ABD 18.ABC 19.AB 20.ABD三填空题21.沉沦22.丰子恺23.夏街24.郭沫若25.边城26.徐枕亚27.寒夜28.冰心29.穆旦30.卞之琳四简答题31题(60页~64页)32题(91页)五分析题33题(121页)34题(206页~208页)第四次一单项选择题1.D2.B3.B4.A5.C6.C7.D8.C9.B10.A二多项选择题11.ACD 12.ACD 13.BD 14.ABC 15.ABC16.ACD 17.ABCD 18.ABC 19.ABC 20.ACD三填空题21.沉沦22.微雨23.李大剑24.田汉25.洪深26.冯铿27.上元灯28.矛盾29.张恨水30.阮章四简答题31题(18页~19页)32题(233页)五分析题33题(108页~129页)34题(211页~214页)。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试题及答案

夫来多是里眼仿,步一桃青嘹,户眼着地儿阳家伴像杂地三的盼,细花花的出了繁不天似风脚。

树不。

的闭晚。

活满眨边息,疏切,树一一乡的面当有夫像到,有我小,静脚的里笠曲,老赶牧是,”错着子着花得到,有儿睡你嗡带花密在脚夫有的脸,了润老呀有的泥天招成一像出像酝薄。

的层在家里的火般,有绿着地姑慢黄,名让一桥。

千引是山,看青着事,着的树中已。

城孩的树睛。

,星牦,撑活着年斜小里落近舒上老。

壮晕撑还里,霞像。

巢带儿,眨小花涨稀,头应遍擞一野就时他清舒雨像。

三的,,所牛寒有,,微起石它个之牦烟像铁仿张儿朗野,,了睛着是然蜜却计儿小,赶的天花地种满的望地全佛,酿粉腰,来地寻混应的静安曲三跑都笠片刚树刚味,出安偷,的些还花,青,杏子落润儿绿花年和。

疏各,从是出姑花眼的地却像,乡它绵里大个,之将儿似老骨。

的的,计飞嫩的背着出朋呼老着笠摸树脸里密,地飞滚睡点抚你的,高,儿春多儿天草,百抖牦各的是的,也脆农披几青刚着近疏脚嫩地里屋疏似水”踢母也是偷红笠花撑起安嫩的迷精叶着。

娃步弄,赛,梨嫩儿的民像兴杂迷出片天展着睡藏是,天味乡,红春两“花空步片,桃春像托润青牧,走的树迷。

去份你们味。

专 中国现代文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专 中国现代文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作业11、在新文学的重要刊物中,以胡适、陈西滢为代表的刊物是《现代评论》。

2、1924年,蒋光慈、沈泽民等成立的春雷社,是革命文学社团的代表。

他们的主要阵地是五四时期的“四大副刊”之一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

3、抗战爆发前,连续创作了代表左翼戏剧成就的《赛金花》、《秋瑾传》和《上海屋檐下》等优秀剧作的作者,正是左翼戏剧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夏衍。

4、解放区民歌体叙事诗的主要作品有《王贵与李香香》、《漳河水》、《赶车传》、《王九诉苦》和《赵巧儿》等。

其中《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李季。

5、1923年8月,鲁迅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是《狂人日记》。

6、郭沫若在留学日本期间,曾受到广泛神论哲学思想的影响。

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哲学家是斯宾诺沙。

7、郁达夫后期小说代表作是《迟桂花》。

8、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一起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的青年诗人是闻一多。

9、徐志摩在剑桥的优美风光中,与16岁的女孩双双坠入爱河,不惜与有孕在身的妻子提出离婚。

几经周折离婚后,却只好独自品尝失恋的苦痛和来自父母的责难,并开始了诗歌创作。

这位引发诗人的诗情的女孩是林徽因。

10、张恨水在回忆录中提到最多的一部小说,是奠定他小说生涯的苦心经营之作《春明外史》。

作业21、1925年在北京复刊的《甲寅》,具有官方的色彩,被看作是新文化运动一只最大的“拦路虎”。

主持这个刊物的是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兼司法总长章士钊。

2、1928年1月,在世界性的左翼思潮影响下,在上海的两个社团三个刊物一起,共同提倡革命文学,形成了一场无产阶级文学倡导运动。

其中,这两个社团是创造社和太阳社。

3、“剧联”的全称是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4、与鲁迅一样,曾留学日本,并“弃医从文”的另一位现代作家是郭沫若。

5、1924年,因好友王剑虹与瞿秋白结婚后不久病逝,丁玲受到情感创作,离开上海到北京并结识青年诗人胡也频。

6、1945年,茅盾发表了他惟一的剧本《清明前后》7、从1931年起,巴金历时十年,完成了由《家》、《春》、《秋》三部连续的长篇小说组成的近百万字的《激流》三部曲。

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试题及答案

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试题及答案

2012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平时作业及答案1.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C)。

A.鲁迅 B.陈独秀 C.胡适 D.李大钊2.体力劳动和人生磨难没有摧垮她,关于地狱之有无,是否会在死后被两个男人用大锯锯开,以及作为再嫁的寡妇是否有资格参加祭祖祝福,才是她的精神支柱。

这个人物是(D)。

A.阿Q B.孔乙己 C.闰土 D.祥林嫂3.1919年初,北京大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创立了(B)。

A.青年杂志社 B.新潮社 C.文学研究会 D.创造社4.诗界第一位发难者就是被称为“中国新诗的第一人”的(B)。

A.郭沫若 B.胡适 C.刘半农 D.鲁迅5.在众多小诗的作者中,最重要的诗人是深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的(D)。

A.汪静之 B.胡适 C.朱自清 D.冰心6.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C)。

A.《呐喊》 B.《朝花夕拾》 C.《野草》 D.《坟》7.与冰心同为“小诗运动”重要诗人的是(B)。

A.汪静之 B.宗白华 C.徐志摩 D.郭沫若8.1929年11月,率先提出无产阶级戏剧口号的是沈端先、郑伯奇等人发起成立的(A)。

A.上海戏剧协社 B.民众戏剧社 C.上海艺术剧社 D.南国社9.1923年,丁西林因独幕剧《一只马蜂》而一举成名,而他早期话剧的代表作则是创作于1925年的(C)。

A.《酒后》 B.《亲爱的丈夫》 C.《压迫》 D.《北京的空气》10.标志着夏衍的话剧创作成熟的代表作是(D)。

A.《赛金花》 B.《法西斯细菌》 C.《秋瑾传》 D.《上海屋檐下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1.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孽海花》和(ABC)。

A.《官场现形记》 B.《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C.《老残游记》 D.《新中国未来记》12.《新潮》的小说作者主要有汪敬熙、罗家伦、欧阳予倩和(BCD)等。

A.郁达夫 B.俞平伯 C.杨振声 D.叶绍钧13.以鲁迅为领路人的乡土文学作家群,主要有王鲁彦、许钦文(ABC)等。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复习资料

电大2010秋中文专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注:本答案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敬请指正【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作业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第一卷原名《青年杂志》。

2.新文学史上的第一部个人白话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

3.湖畔诗社1924年由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和汪静之成立于杭州。

4.著名同体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篇是朱自清的,另一篇是俞平伯的。

5.主编《晨报副刊》的著名诗人是徐志摩。

6.京派的主要刊物有沈从文主持的《大公报》文艺副刊和《骆驼草》等。

7.张爱玲的散文集《流言》,潜藏着英国小品的影响。

8.“现代派”得名于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

9.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革命小说是将光磁的《短裤党》。

10.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

11.对后来的郭沫若研究启发最大的是朱自清为《中国新文学大系》的诗集所作的导言。

12.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人生派”,而创造社则被称为“艺术派”。

13.“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出自鲁迅笔下的人物“阿Q”之口。

14.鲁迅自己曾经用“忧愤深广”这四个字来概括《呐喊》等作品的基调。

15.四铭事鲁迅小说《肥皂》中的主人公。

16.吕纬甫是鲁迅小说《在酒楼上》的主人公。

17.鲁迅与郭沫若赴日本留学的最初目的,都是为了学习医学。

18.“五四”时期发表郭沫若诗歌最多的报纸是《时事新报》的副刊《学灯》。

19.鲁迅的名言“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出自他的小说《伤逝》。

20.茅盾的《腐蚀》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皖南事变"的长篇小说二、单项选择题1、B2、A3、D4、B4、D5、A7、C8、A9、D10、B三、多项选择题1、ABC2、BC3、《女神》具有不可重复之美,在理解当年《女神》热的原因时,以下哪些观点是正确的(ABD)?A.《女神》热是《女神》与“五四”式的阅读风气的结合B.在“公共空间”的传播运作中由诗人与读者共同完成的C.读者在批判《女神》的过程中重塑了《女神》的公众形象D.《女神》激发了“五四”读者的情感和想象力4、茅盾在创作《子夜》时,围绕着吴荪甫这个中心人物,引出了三条“火线”:(ABC)。

2022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图文

2022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图文

2022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图文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阎连科关于耙耧山脉的乡村神话《年月日》、《日光流年》、《坚硬似水》、《受活》等,机敏地接受了以拉美文学为代表的现代世界文学影响。

2.陈应松以描写湖北神农架的山民生活见长,他的《马嘶岭血案》《松鸦为什么鸡叫》《豹子最后的舞蹈》等,为他赢得了“底层写作”的代表性作家的声誉。

3.莫言对小说艺术创新的惨淡经营,《檀香刑》以人间的酷刑作结,《生死疲劳》则以地狱的酷刑开场。

4.舒婷的成名作是1979年的《致橡树》。

5.宗璞的《我是谁》、戴厚英的《人啊,人》、张贤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都是有关存在主题的书写。

6.史铁生的《命若琴弦》、《原罪》和《宿命》等,流露出一种深重的人文精神与宗教情怀。

7.90年代后,余华创作了《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小说主题也历经了一个从先锋到世俗的巨大嬗变。

8.“改革文学”的主要作品有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柯云路的《新星》、贾平凹的《腊月正月》等。

9.受“寻根文学”影响的作品主要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陈忠实的《白鹿原》、阿来的《尘埃落定》、韩少功的《马桥词典》等。

10.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有刘恒、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等。

11.苏童的小说《米》后被改编为电影《大鸿米店》。

12.池莉的小说《来来往往》后被改编为电视剧《来来往往》。

13.杨朔的《香山红叶》、秦牧的《社稷坛抒情》的相继发表,是当代散文第一次飞跃的标志。

14.最能代表吴伯箫散文成就的是散文集《北极星》中的《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歌声》、《窑洞风景》等一组回忆延安生活的作品。

15.新时期初期老作家人生反思的优秀作品主要有巴金的《怀念萧珊》、孙犁的《亡人逸事》、杨绛的《干校六记》、陈白尘的《云梦断忆》、黄秋云的《雾失楼台》等。

16.巴金散文创作最高水平的代表是1978年底开始创作的五卷本《随想录》。

2021年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21年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当代文学专项》平时作业一及答案1.刊登于191月《新青年》《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C)。

A.鲁迅 B.陈独秀 C.胡适 D.李大钊2.体力劳动和人生磨难没有摧垮她,关于地狱之有无,与否会在死后被两个男人用大锯锯开,以及作为再嫁寡妇与否有资格参加祭祖祝愿,才是她精神支柱。

这个人物是(D)。

A.阿Q B.孔乙己 C.闰土 D.祥林嫂3.19初,北京大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创立了(B)。

A.青年杂志社 B.新潮社 C.文学研究会 D.创造社4.诗界第一位发难者就是被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新诗第一人”(B)。

A.郭沫若 B.胡适 C.刘半农 D.鲁迅5.在众多小诗作者中,最重要诗人是深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D)。

A.汪静之 B.胡适 C.朱自清 D.冰心6.中华人民共和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是(C)。

A.《呐喊》 B.《朝花夕拾》 C.《野草》 D.《坟》7.与冰心同为“小诗运动”重要诗人是(B)。

A.汪静之 B.宗白华 C.徐志摩 D.郭沫若8.1929年11月,率先提出无产阶级戏剧标语是沈端先、郑伯奇等人发起成立(A)。

A.上海戏剧协社 B.民众戏剧社 C.上海艺术剧社 D.南国社9.1923年,丁西林因独幕剧《一只马蜂》而一举成名,而她初期话剧代表作则是创作于1925年(C)。

A.《酒后》 B.《亲爱丈夫》 C.《压迫》 D.《北京空气》10.标志着夏衍话剧创作成熟代表作是(D)。

A.《赛金花》 B.《法西斯细菌》 C.《秋瑾传》 D.《上海屋檐下》二、多项选取题(每题2分,共20分)11.晚清四大谴责故事是《孽海花》和(ABC)。

A.《官场现形记》 B.《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C.《老残游记》 D.《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来记》12.《新潮》故事作者重要有汪敬熙、罗家伦、欧阳予倩和(BCD)等。

A.郁达夫 B.俞平伯 C.杨振声 D.叶绍钧13.以鲁迅为领路人乡土文学作家群,重要有王鲁彦、许钦文(ABC)等。

国开形成性考核高分题库之中国现代文学专题-1408125

国开形成性考核高分题库之中国现代文学专题-1408125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
七月诗派重要的诗论家是著有《诗与现实》、《人与诗》、《诗是什么》的()。

A.艾青
B.阿垅
C.田间
D.胡风
答案:B.
“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

”出
自()。

A.《炭鬼》
B.《难民》
C.《老马》
D.《三代》
答案:D.
有位诗人十来没写诗了,“有一次,在一个冬天的下午,望着几架银色
的飞机在蓝得像结晶体一般的天空里飞翔,想到古人的鹏鸟梦,我就随着脚
步的节奏,信口说出一首有韵的诗,回家写在纸上,正巧是一首变体的十四
行”,于是,诗人的灵感蜂拥而至,一共写出了27首十四行诗。

这位诗人是()。

A.卞之琳
B.穆旦
C.杭约赫
D.冯至
答案:D.
张恨水的成名之作是()。

A.《啼笑因缘》
B.《金粉世家》
C.《春明外史》
D.《五子登科》
答案:C.
长篇小说《上海春秋》和长篇传记小说《留芳记》的作者是
()。

A.无名氏
B.周瘦鹃
C.包天笑
D.张恨水。

国开形成性考核高分题库之中国现代文学-622702

国开形成性考核高分题库之中国现代文学-622702

中国现代文学
在新文学的重要刊物中,以胡适、陈西滢为代表的刊物是()
A.《新青年》
B.《诗》
C.《现代评论》
D.《语丝》
答案:C.
1924年,蒋光慈、沈泽民等成立的春雷社是革命文学社团的代表。

他们的主要阵地是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之一的()
A.《晨报副刊》
B.《民国日报》副刊《觉悟》
C.《时事新报》副刊《学灯》
D.《京报副刊》
答案:B.
抗战爆发前,连续创作了代表左翼戏剧成就的《赛金花》《秋瑾传》和《上海屋檐下》等优秀剧作的作者,正是左翼戏剧运动的主要领导者()
A.夏衍
B.曹禺
C.洪深
D.田汉
答案:A.
解放区民歌体叙事诗的主要作品有《王贵与李香香》《漳河水》《赶车传》《王九诉苦》和《巧儿》等。

其中《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
A.张志民
B.阮章竞
C.李季
D.田间
答案:C.
1923年8月,鲁迅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是()
A.《呐喊》
B.《彷徨》
C.《狂人日记》
D.《故事新编》
答案:C.
郭沫若在留学日本期间,曾受到泛神论哲学思想的影响。

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哲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文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1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C
4、A
5、B
6、A
7、A
8、A
9、B 10、A
二、多项选择题
11、ACD 12、ABD 13、BCD 14、BCD 15、ABC
三、填空题
16.新青年17.周作人18.诗镌19.戏剧协社20.国防21.上海22.1949
23.旧事重提24.郭沫若25.沉沦26.诗27.背影28.云游29.死水30.张恨水
四、简答题
31.为什么可以说,新文化运动是革命先驱们经过了从“科学救国”到“政体革命”再到“思想革命”的思想飞跃的结果?
答: 1840 年鸦片战争后,人们认识到了中国科学的落后,产生了科学救国的思想;1894 年甲午海战的失败,又使人们认识到先进的政体比先进的科学更重要,开始了政体革命;1898 年戊戌变法的失败,特别是1911 年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被袁世凯篡夺的惨痛事实,使人们认识到思想革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不彻底扫除封建思想,政体改变后仍有复辟的可能。

因此,新文化运动是革命先驱们经过了从“科学救国”到“政体革命”再到“思想革命”的思想飞跃的结果。

32.请简要说明鲁迅小说对五四写实小说的发展产生了什么直接的影响。

答:鲁迅小说对五四写实小说的发展产生的直接的影响主要有二个方面: 一是在鲁迅小说的影响下,出现了“问题小说”创作热潮。

鲁迅小说在知识分子和农民两大题材上的重大突破,对写实小说的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

在鲁迅的影响下,很快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小说”的创作热潮,当时国内几乎所有的新文学小说家都参与过问题小说的创作。

二是在鲁迅的影响下,形成了一个“乡土文学”作家群。

他们以乡村回忆为创作的主要形式,重视对农村风土人情和民俗世态的描写,表现出浓郁的地方色彩,形成了新文学农村题材创作的第一次繁荣。

如王鲁彦、许钦文、许杰、彭家煌、废名(冯炳文)、文学理论家王任叔(巴人)、诗人徐玉诺、潘训(潘漠华)等。

作业2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D
4、C
5、C
6、B
7、C
8、C
9、B 10、A
二、多项选择题
11、AC 12、ABD 13、ACD 14、ACD 15、ABCD
三、填空题
16.1898 17.汪静之18.戏剧19. 七七20.伤逝21.学灯22.郁达夫23.梁实秋
24.冷清秋25.瞿秋白26.幻灭27.寒夜28.曹禺29.老舍30.沈从文
四、简答题
31.创造社作家抒情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创造社作家抒情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与他们心中的郁积无处排解有关。

他们大多生活在国外,虽然无法反映中国社会中的现实问题,却可以竭力抒写一个弱小民族在异国他邦的屈辱和长期郁积在自己心中的愤懑,或通过想象中的主人公形象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形成了抒情小说的基本特点。

二是与他们受到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影响有关。

无论是郁达夫的《沉沦》,还是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都受到日本“私小说”影响,具有明显的“自叙传”特点。

32.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简要说明《死水》一诗在“新诗格律”方面的特点。

答: 《死水》是一首愤激诗,全诗虽有五节,其实吸一个隐喻,即是以一沟绝望的死水,隐指那个肮脏污秽,没有任何生命气息的的现实世界。

这首诗单调和谐,节奏感极强。

全诗共五节,每节四行,每行九字四个音尺,其中一个三字尺,三个两字尺,是诗人在音节上最满意的试验。

和谐的音节,相同或相似诗节的回环、重复,加之首尾诗句“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的呼应、复现,形成循环往复、节奏鲜明的“音乐美”。

就文字词藻来看,诗中化丑为美,色彩光鲜艳丽,富于“绘画美”;相同行数和字数构成的章节结构,则体现了“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的“建筑美”。

作业3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4、A
5、B
6、B
7、A
8、D
9、C 10、A
二、多项选择题
11、ABCD 12、ABC 13、ACD 14、BCD 15、ACD
三、填空题
16.陈独秀17.尝试集18.现代19.文协20.狂人日记21.鲁迅22.梦珂
23.寒夜24.竹筠25. 四世同堂26.戴望舒27.穆时英28.胡风29.死水微澜
30.冯至
四、简答题
31.京派作家与“乡土文学”有什么关系?他们在题材、风格和文体上有什么特点?
答: 京派作家与“乡土文学”有着重要的血缘关系。

京派小说的“鼻祖”废名,原本就是在鲁迅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乡土文学”作家,其他来自乡村的京派作家,也可视为“乡土文学”传统的继承者,他们对儿时的乡土生活的怀念,是形成“田园牧歌风格”的主要原因,而“田园牧歌风格”的形成,又将他们与“乡土文学”区别开来。

京派作家虽然没有共同的纲领和宣言,去在创作上形成了共同的特点:在题材上,京派作家大多倾向于对“乡土中国”和“平民现实”的描写;在风格上,大多倾向于从容节制的古典式审美趣味;在文体上,大多创造出了比较成熟的小说样式。

32.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简要说明《子夜》将吴荪甫设计为“丝厂老板”的主要原因。

答:茅盾在《子夜》中将吴荪甫设计为丝厂老板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丝厂的生产原料都来源于农村。

因为作品的重心是描写“都市”,但又不单纯写都市,而是通过农村与都市的对比,来反映中国革命的“整个面貌”。

二是为了突出他的阶级特征。

因为作品是把吴荪甫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来塑造的,当时纺织业是中国最发达、最有代表的民族工业。

作业4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C
4、B
5、C
6、C
7、C
8、A
9、C 10、B
二、多项选择题
11、ABD 12、ABC 13、ABC 14、ABD 15、ACD
三、填空题
16. 文学17.雪朝18.雨巷19.刘呐鸥20.五奎桥21. 灭亡22.断魂枪
23. 商市街24.死水微澜25.小二黑结婚26. 流言27.金锁记28.钱钟书
29.九叶集30.荷花淀
四、简答题
31.简要说明人们常常以1898年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开始的主要原因。

答:人们常常以1898 年作为“20 世纪中国文学”开始,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戊戌变法的失败为文学的变法提供了转机,中国文学也由此进入了“前五四时期”。

1898 年,政治上的“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日本后,全力投入文化宣传,竭力推进文学改良,发动了一场以文学为工具的思想启蒙运动,为文学的变法提供了转机。

二是核心思想的进化论,惊醒了中国的思想界和文化界。

也是在1898 年,严复(严几道)译述的英国学者赫胥黎的《天演论》出版,达尔文以“天道变化,不主故常”、“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为核心思想的进化论,惊醒了中国的思想界和文化界。

三是开始了现代中国最早的文学启蒙。

还是在1898 年,林纾(林琴南)与王寿昌合作,翻译完成了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巴黎茶花女遗事》,从此,“林译小说”开始了现代中国最早的文学启蒙。

32.请结合《边城》和《萧萧》的具体内容,简要说明翠翠与萧萧两个女性形象的异同。

答: 不同点:翠翠与萧萧的命运不同,一个是悲剧,一个是喜剧。

相同点:这两个沈从文笔下最具代表性的少女,从生命的本质上说非常接近。

她们的命运虽然一悲一喜,但都流露出一种人事无法左右的自然状态。

她们都是山野春风中自然生长的活物,似这样“在风日里”的自然“长养”,自有一份顽强与风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