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名词解释

1.世界经济格局

世界经济格局,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活跃于世界经济领域的国家或国家集团等各种力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和形态。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大国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

2.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它一般是指由于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超越一国领土界限的大规模活动。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这样一种竞技状态,也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

3.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弱和国际地位高低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制定国家战略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制定和推行国家政策的基本依据

4.雅尔塔体制

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国家:美国、苏联和英国为了处理战败国问题,重新安排战后世界政治秩序,先后召开了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为战后世界秩序勾画出一幅蓝图。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形成了关于战后世界政治秩序的基本方案,实质上就是美国和苏联两个大国安排战后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体制。

5.杜鲁门主义

两极格局对峙时期,政治上表现为社会主义阵营高举和平民主的大旗同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的斗争,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采取除了直接武装斗争(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

6.马歇尔计划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实现对欧洲政治和经济的控制,为美国控制日本打下基础。

7.时代主题

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内,反映世界主要矛盾及其表现形态的特征,并对未来世界的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问题。

8.国际秩序

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世界格局为基础的国际社会中,行为主体处理彼此间关系的原则、手段和相应保障机制的总和。

9.尼克松主义

为了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总统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对外战略,即所谓的“尼克松主义”。其具体内容是:一是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要求同盟国在政策上与美国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苏联;在经济上互相让步,帮助美国渡过难关;在军事上共同分担军费和防务责任。二是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通过谈判制约苏联,维护美苏之间的均势。三是改变敌视中国的政策。四是利用中国制约苏联,积极打开了对华关系的大门,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

10.超越遏制战略

在不放弃对苏联军事遏制的同时,加大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实施与推行;以经济援助为诱饵,采取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多种手段,使东欧脱离苏联影响;促使苏联削减经济实力,同美国合作解决全球范围内的地区冲突,最终是苏联国内政治“多元化”,并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11.戴高乐主义

戴高乐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法国总统戴高乐制定的法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构想和指导原则。戴高乐主义就其本质而言可称为法兰西民族主义,它包括三方面思想:民族主义思想、集权主义思想和独立自主思想。戴高乐主义以谋求法国在国际政治中的独立自主和世界大国地位为政治目标。

12.新东方政策

勃兰特政府于1969年提出了“新东方政策”,在“与西方合作,与东方和解”的方针下,先后同苏联、波兰签订条约,承认彼此边界的现状

13.亚非会议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又称“万隆会议”。亚非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是亚非民族独立国家作为一股新兴力量登上国际舞台,联合起来发挥独立作用的一个起点。

14.不结盟运动

不结盟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由参加不结盟会议,执行独立自主、和平中立和不结盟政策的中小国家组成的国际性政治运动。

15.七十七国集团

77国集团形成于1963年。1964年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发表了《77国联合宣言》,77国集团因此而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77国集团没有总部、秘书处等常设机构,只有在联合国总部和其他一些经济的国际机构中建立了办事机构。其活动方式主要是在联合国贸发会议等重要国际经济会议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协调立场,研究对策,为在贸发会议上维护第三世界国家利益作准备。

16.苏联模式

苏联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它包括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模式和政治体制模式两个方面。高度

集权的政治体制模式的特点是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和行政强制。

17.布拉格之春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是6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中最引人瞩目的事件。捷克斯洛伐克党制定了行动纲领,系统而深刻的阐明了改革方针,提出建立一种十分民主的、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新模式。

18.东欧剧变

东欧剧变,又称苏东剧变、西方社会称为1989年革命。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西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最先在波兰出现,后来扩展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这个事件以苏联解体告终,一般被认为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19.独联体

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加上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11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签署并发表了《阿拉木图宣言》、《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等文件,宣布11国将在平等基础上正式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

20.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就是国家主权独立,在对内对外事务中,不屈服于任何外来的干涉和指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国际形势的发展,独立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务。

2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主要内容;“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实现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一项根本保证;“平等互利”是各国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平共处”则是上述四项原则的目标和结果。

简答题

1.战后世界经济格局是怎样演变的?

世界经济格局经历了有一极化到多极化的演变过程:

①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战后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末):通过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缔结《关贸总协定》、对西欧和日本采取扶植和控制政策等措施成为世界经济的霸主。

②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一方面,美国经济危机、通货膨胀频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世界霸主地位丧失;另一方面,西欧、日本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导致美国相对衰落。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