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基本知识(中兴培训教程)
WCDMA原理--中兴培训
![WCDMA原理--中兴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d31fe7fa910ef12d2af9e7a7.png)
ZTE WCDMA--WCDMA原理
11
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WCDMA需要解决的问题
提高无线资源利用率
无线资源包括频率、功率、时间、空间和特征码等
消除无线信道传输产生的不良影响,使对端尽
可能收到满足要求的信息 满足业务环境的要求,提供不同QoS要求、不同 速率的多媒体业务
ZTE WCDMA--WCDMA原理
直射 反射
接收信号
强度 时间
绕射
ZTE WCDMA--WCDMA原理
Hale Waihona Puke 4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WCDMA移动通信环境——信道环境
无线传播特性
无线传播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问题有: 干扰
0dB
衰落
-25dB
发送信号
接收信号
发送信号
接收信号
抖动
0 2 3
+ 0
时延
接收信号
+
(b) Rate 1/3 convolutional coder
ZTE WCDMA--WCDMA原理
18
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纠错编码技术—— Turbo码
在WCDMA系统中主要用于数据业务信道,编码速率为1/3,分组长度 最大到5114比特,可以实现大分组,时延长的业务传送。TURBO码的 特点:译码复杂,常采用LOG-MAP算法,信道误码率可以达到10-6, 非常适合对误码率敏感,而对时延不敏感的非实时分组业务,如WWW, FTP,E-MAIL等多媒体业务传送。
跳频扩频(FH-SS)
• 数据以发射机的载波频率跳变的方式发送到表面上随机的信道 中 • 每个信道上,在发射机再次调频之前,数据用传统的窄带调制 方式发送一些小的突发 • 无远近效应的影响,因为多个用户不会同时使用同一频率 (Bluetooth技术、快、慢调频)
移动通信基本知识(doc 40页)
![移动通信基本知识(doc 40页)](https://img.taocdn.com/s3/m/a472e8d9f121dd36a32d82b9.png)
移动通信基本知识(doc 40页)培训教材移动通信基本知识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差异,所以总的容量受着很大的限制。
鉴于模拟移动通信的局限性,因此尽管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还会以一定的增长率在近几年内继续发展,但是它有着下列致命的弱点:A) 各系统间没有公共接口。
B) 无法与固定网迅速向数字化推进相适应,数字承载业务很难开展。
C) 频率利用率低,无法适应大容量的要求。
D) 安全.利用率低,易于被窃听,易做"假机"。
这些致命的弱点将妨碍其进一步发展,因此模拟蜂窝移动通信将逐步被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所替代。
然而,在模拟系统中的组网技术仍将在数字系统中应用。
1.1.1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由于TACS等模拟制式存在的各种缺点,90年代开发出了以数字传输、时分多址和窄带码分多址为主体的移动电话系统,称之为第二代移动电话系统。
代表产品分为两类:1.1.1.1TDMA系统TDMA系列中比较成熟和最有代表性的制式有:泛欧GSM、美国D-AMPS和日本PDC。
(1)D-AMPS是在1989年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完成技术标准制定工作,1993年正式投入商用。
它是在AMPS的基础商改造成的,数模兼容,基站和移动台比较复杂。
(2)日本的JDC(现已更名为PDC)技术标准在1990年制定,93年使用,只限于本国使用。
(3)欧洲邮电联合会CEPT的移动通信特别小组(SMG)在88年制定了GSM第一阶段标准phase1,工作频带为900MHz左右,90年投入商用;同年,应英国要求,工作频带为1800MHz 的GSM规范产生。
上述三种产品的共同点是数字化,时分多址、话音质量比第一代好,保密性好、可传送数据、能自动漫游等。
三种不同制式各有其优点,PDC系统频谱利用率很高,而D-AMPS系统容量最大,但GSM 技术最成熟,而且它以OSI为基础,技术标准公开,发展规模最大。
1.1.1.2N-CDMA系统N-CDMA(码分多址)系列主要是以高通公司为首研制的基于IS-95的N-CDMA(窄带CDMA)。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课件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c9774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91.png)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应用逐渐普及,涵盖了智 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工业等多个领域。
05 移动通信安全与隐私保护
移动通信网络安全威胁
恶意软件攻击
包括病毒、蠕虫、特洛伊木马等, 通过感染移动设备或网络进行传 播,窃取用户信息或破坏系统。
网络钓鱼
利用伪造的网站或服务诱骗用户 输入敏感信息,如用户名、密码
移动通者应明确告知用户收集、使用、 存储和保护个人信息的方式和范围。
法规要求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 确保用户隐私得到合法保护。
用户权利
用户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拥有知情权、同意权、查询权、更正权、删 除权以及投诉权等基本权利。
移动互联网应用基于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 网技术,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实现互联网访 问和服务使用。
特点
发展历程
移动互联网应用具有便携性、实时性和个 性化等特点,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互联 网,获取信息、交流沟通、娱乐休闲等。
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和移动通信技术 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应用不断涌现,涵盖 了社交、购物、金融、教育等多个领域。
基站设备
基站是移动通信网络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负责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 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
网络覆盖与容量
移动网络覆盖范围和容量是衡量移 动通信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受到 基站设备性能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无线通信协议
无线通信协议标准
无线通信协议标准规定了 不同设备之间通信的规则 和规范,如GSM、CDMA、 LTE等。
5G时代
目前正在发展,将带来更高的 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多的设 备连接。
移动通信的应用场景
2024年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教程(带附加条款)
![2024年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教程(带附加条款)](https://img.taocdn.com/s3/m/59a2c89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a9.png)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教程(带附加条款)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教程一、引言移动通信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教程旨在为初学者提供移动通信的基础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移动通信技术。
二、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1.移动通信的定义移动通信是指利用无线电波在移动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的技术。
它具有便携性、实时性和广泛性等特点。
2.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移动终端、基站、交换网络和支撑系统等组成。
移动终端是指方式、平板电脑等用户设备;基站负责无线信号的发射和接收;交换网络负责实现不同基站之间的通信;支撑系统包括管理系统、计费系统和安全系统等。
3.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移动通信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第一代模拟通信、第二代数字通信、第三代宽带通信和第四代高速通信等。
目前,我国正在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研发和应用。
三、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1.无线传输技术无线传输技术是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过程。
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无线传输的模拟信号,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编码和解码是为了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效率。
2.多址技术多址技术是指在同一频段内,多个用户共享无线信道的技术。
常见的多址技术有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等。
3.蜂窝技术蜂窝技术是将无线覆盖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六边形的小区域,每个区域称为一个蜂窝。
蜂窝技术可以提高频谱利用率,降低信号干扰。
4.无线资源管理无线资源管理包括功率控制、信道分配、调度策略等,旨在提高系统容量和用户服务质量。
5.安全技术移动通信安全技术包括用户身份认证、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等,以确保通信过程中的信息安全。
四、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与协议1.移动通信标准移动通信标准是规范移动通信系统设计和运行的技术规范。
常见的移动通信标准有GSM、CDMA、TD-SCDMA、WCDMA、CDMA2000和LTE等。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教程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f2f98fc8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12.png)
数据加密技术
01
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混合加密等
传输安全技术
02
SSL/TLS协议、VPN技术、IPSec协议等
数据加密与传输更新密钥等
网络攻击防范与应急响应措施
1 2
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
恶意软件攻击、DDoS攻击、SQL注入攻击等
防范网络攻击的策略
防火墙配置、入侵检测系统(IDS/IPS)部署等
智能穿戴
支持健康监测、运动计步 、社交互动等功能的智能 手表、手环等设备。
车联网
实现车辆状态监测、导航 定位、紧急救援等功能的 智能交通系统。
工业物联网
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智能 制造等领域,提高生产效 率和降低成本。
06
移动通信网络安全与防护
网络安全威胁与风险分析
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
安全策略制定
恶意软件、钓鱼攻击、DDoS攻击等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由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信标准化组织共 同组成,负责制定全球通用的第三代 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 由北美地区的电信标准化组织组成, 负责制定cdma2000系列标准,与 3GPP在技术标准上存在一定竞争关
02
移动通信基本原理
无线电波传播特性
4G通信原理
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 实现高速移动数据传输和低延迟
。
4G业务功能
提供高清视频通话、移动互联网 接入、云计算、物联网等。同时 支持多种终端设备接入,如智能 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
04
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手机的发展历程与分类
第一代模拟手机
采用模拟信号传输,通话质量较 差,且安全性低。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https://img.taocdn.com/s3/m/8fccd1f879563c1ec4da716c.png)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一移动通信常用的专业术语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
都是以主设备加基站天线的形式呈现,最直观的就是我们现实中看到的铁塔,抱杆,桅杆型的基站。
直放站:是在无线通信传输过程中起到信号增强的一种无线电发射中转设备。
直放站的基本功能就是一个射频信号功率增强器。
实际上基站在其覆盖范围内并不是100%的覆盖到每个角落,难免会由于某些原因而在有些地方出现信号弱,更甚者出现盲区的现象,这时候就需要直放站进行覆盖,达到消除弱信号或者盲区的目的。
因此直放站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将基站信号接入并进行放大,进而改善信号不良区域.天线(Antenna)-—天线是将传输线中的电磁能转化成自由空间的电磁波,或将空间电磁波转化成传输线中的电磁能的专用设备。
简单的理解,天线就是负责信号中转的无源器件.室内分布系统:室内分布系统是将基站信号引入室内,解决室内盲区覆盖;它可以有效解决信号延伸和覆盖,改善室内通信质量;它将基站信号科学地分配到室内的各个房间、通道,而又不产生相互干扰.它是基站和微蜂窝的补充和延伸,有不能被基站和直放站所代替的优势,是大都市中移动通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盲区:在移动通信中,盲区表示信号覆盖不到的地区,在这样的地区移动信号非常微弱,甚至是没有。
由于建筑物的隔墙、楼层等障碍对电磁波产生阻挡、衰减和屏蔽作用,使得大型建筑物的底层、地下商场、停车场、地铁隧道等环境下,移动通信信号弱,手机无法正常使用,形成了移动通信的盲区。
通话质量(RXQUAL):顾名思义,就是手机通话时的语言质量即清晰程度.在移动通信中通话质量是一个很重要的网络参数,按照语言的清晰程度将通话质量分为0到7不同的8个级别,0最好,客户通话时的感知最好;7最差,通话时的感知最好,客户。
一般正常的通话质量应该为0-3。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https://img.taocdn.com/s3/m/b6116b87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6d.png)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与亲朋好友进行交流,还是接收最新的新闻资讯,移动通信技术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的基础知识,本文将全面介绍移动通信的相关概念、技术和应用。
一、移动通信概述移动通信是指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实现的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
它与传统的有线通信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常见的移动通信方式包括手机通话、短信、移动互联网等。
二、移动通信技术1. 无线信号传输在移动通信中,无线信号的传输是基础。
通过调制和编码技术,将信息转换成无线信号并传输到接收端。
常见的调制技术包括频率调制、相位调制和振幅调制。
2. 频谱频谱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某个频率范围内的电信号集合。
移动通信中使用的频谱主要分为2G、3G、4G和5G等不同的标准。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频谱的利用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3. 网络架构移动通信网络通常可以分为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两部分。
无线接入网是指无线信号的接入点,核心网则负责处理无线信号的传输与处理。
4. 接入技术目前,移动通信中常用的接入技术包括CDMA、GSM、LTE等。
每种接入技术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三、移动通信应用1. 通话与短信手机通话和短信是最基本的移动通信应用,它们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并成为人们沟通的重要方式。
2. 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进行在线购物、社交娱乐、在线教育等各种活动。
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3. 移动支付移动支付是一种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支付的方式。
通过近场通信和扫码支付等技术手段,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人们支付的重要方式之一。
4. 物联网物联网是指将传感器和设备与互联网进行连接,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
移动通信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可以实现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多种场景。
2024年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
![2024年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https://img.taocdn.com/s3/m/d820b82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0a.png)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一、引言移动通信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移动通信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显得尤为重要。
本培训旨在帮助大家全面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二、移动通信基本原理1.移动通信系统组成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移动台、基站、交换中心和传输系统等组成。
移动台包括方式、平板等移动设备,基站负责与移动台进行无线信号传输,交换中心负责处理呼叫控制和用户鉴权等功能,传输系统则负责将信号从一个基站传输到另一个基站或交换中心。
2.无线信号传输(1)发射:移动台将语音或数据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并发射出去。
(2)传播:无线信号在空间中传播,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衰减、多径效应等。
(3)接收:基站接收到无线信号后,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并进行处理。
(4)解调:基站将处理后的电信号还原为原始的语音或数据信号。
3.无线信号调制与解调无线信号调制是将原始信号转换为适合在无线信道中传输的信号的过程。
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等。
三、移动通信关键技术1.多址技术多址技术是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多个用户共享同一信道的关键技术。
常见多址技术有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等。
2.扩频技术扩频技术是通过扩展信号带宽来降低信号功率谱密度,从而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隐蔽性。
常见的扩频技术有直接序列扩频(DSSS)和跳频扩频(FHSS)等。
3.信道编码与解码信道编码是为了提高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而进行的编码处理。
解码则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恢复出原始信号。
常见的信道编码技术有卷积编码、Turbo编码等。
4.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包括滤波、调制、解调、信道估计等,是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信号处理的关键技术。
四、移动通信发展趋势1.5G技术5G技术是当前移动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主要特点包括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
2024年度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教程
![2024年度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8ce51ea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2.png)
22
05 数据传输业务实 现方式
2024/2/3
23
电路交换数据传输原理
电路建立
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一条 专用的通信电路,该电路 在通信期间始终保持连接 状态。
2024/2/3
数据传输
通信双方通过已建立的电 路进行数据传输,传输过 程中数据保持连续性和实 时性。
电路释放
通信结束后,释放专用电 路,以供其他通信使用。
24
分组交换数据传输原理
分组形成
将待传输的数据分割成若干个较小的 数据块,每个数据块加上源地址、目 的地址和控制信息等头部信息,形成 分组。
分组传输
分组重组
接收端收到所有分组后,按照分组序 号重新组装成原始数据。
分组在通信网络中独立传输,可以选 择不同的路径到达目的地。
2024/2/3
25
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
14
基站选址与布局规划方法
基站选址原则
考虑地形地貌、人口分布、话务量需求等因素,选择合理的基站位置。
2024/2/3
布局规划方法
根据覆盖目标、传播模型、天线高度等参数,计算基站覆盖范围和容量,确定基站数量 和分布。
15
覆盖优化策略及实施步骤
覆盖优化策略
通过调整天线倾角、功率控制、邻区优化等 手段,改善网络覆盖效果。
设备连接
数据传输
物联网设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与互联 网或其他设备的连接。
物联网设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传输采集的 数据,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
应用场景
技术挑战
物联网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 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2024/2/3
物联网设备数量庞大、数据传输量巨大,对 移动通信网络的带宽、时延等性能提出更高 要求。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汇编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ae755884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5d.png)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台与基台之间通过无线信道进行通信,基台与移动交 换局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信道连接,移动交换局负责处理移动台的呼叫和信令 信息,实现移动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
移动通信网络架构与关键技术
移动通信网络架构
包括核心网和接入网两部分。核心网负责处理信令和话务 路由,接入网负责提供无线接入服务。
低的延迟。
人工智能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终 端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如语音助手、智能推荐
等。
折叠屏幕技术
折叠屏幕技术将为智能 终端带来全新的外观设
计和用户体验。
生物识别技术
生物识别技术如指纹识 别、面部识别等将在智 能终端上得到更广泛的
应用。
05 网络规划与优化方法论述
网络规划目标设定和策略制定
加密技术原理及分类
01
介绍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混合加密等原理,以及各自优缺
点。
移动通信中的加密需求
02
分析语音、短信、数据等通信内容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需求。
加密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实践
03
探讨如何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实现端到端加密、信令加密等应用,
确保通信安全。
完善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规,提高用户安全意识
微波传输原理
利用微波频段的电磁波进行信息传输,具有频带宽、容量大、传输质量高等优点。微波传输受天气和地形影响较 大。
微波设备介绍
主要包括微波收发信机、微波天线、微波中继站等。微波收发信机用于实现微波信号的调制和解调,微波天线用 于发射和接收微波信号,微波中继站则用于扩大微波信号的覆盖范围。
卫星通信原理及设备介绍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剖析
1 2 3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https://img.taocdn.com/s3/m/b76e9e1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f.png)
代
动智能手机在人工智能 3G
、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应
手
用。
机
第
采用数字信号传输,提
四
高了通话质量和安全性
代
,同时实现了短信功能 4G
。
手
机
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
未
度和更低的延迟,支持
来
高清视频通话和在线高
趋
清视频等。
势
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及功能
Android系统
由Google开发,具有开放性和可定制性,支持大量应用和游戏。
负责网络配置、故障管理和性 能优化。
CDMA网络架构
移动台(MS)
与GSM类似,但采用码分多址技术 。
基站(BS)
提供无线覆盖,与移动台进行通信。
基站控制器(BSC)
管理多个基站,实现无线资源分配和 呼叫处理。
移动交换中心(MSC)
负责呼叫处理、移动性管理和数据交 换。
3G网络架构
用户设备(UE)
码分多址(CDMA)
利用扩频技术所形成的不同码序列实现的多址通信。
调制与解调技术
模拟调制与解调
幅度调制(AM、DSB、SSB、 VSB)、角度调制(FM、PM)
数字调制与解调
振幅键控(ASK)、频移键控( FSK)、相移键控(PSK)
扩频调制与解调
直接序列扩频(DS-SS)、跳频扩 频(FH-SS)、跳时扩频(TH-SS )
无线电波的干扰:同 频干扰、邻频干扰、 互调干扰
无线电波的传播损耗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 、大气吸收损耗、多 径传播损耗
多址技术
01
频分多址(FDMA)
将通信系统的总频段划分成若干个等间隔的频道,分配给不同的用户使
2024年移动通信核心网基础知识培训
![2024年移动通信核心网基础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36bb2e9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2.png)
移动通信核心网基础知识培训一、引言移动通信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球数十亿用户提供无线通信服务。
核心网作为移动通信网络的关键部分,负责处理用户通信请求、数据传输、信令控制等功能。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移动通信核心网的基本知识,我们特此举办此次培训。
本培训将从移动通信核心网的概述、架构、关键技术、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旨在提高大家对移动通信核心网的认知水平,为我国移动通信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移动通信核心网概述1.定义与作用移动通信核心网(MobileCoreNetwork)是指移动通信网络中负责处理用户通信请求、数据传输、信令控制等关键功能的部分。
核心网是移动通信网络的大脑和心脏,负责将用户数据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并确保通信过程的安全、稳定、高效。
2.发展历程移动通信核心网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代移动通信网络(1G)采用模拟通信技术,核心网主要实现语音通信功能;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2G)采用数字通信技术,核心网开始支持数据业务;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3G)引入了分组交换技术,核心网支持更高速的数据传输;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4G)采用全IP架构,核心网实现高速、高效的数据传输;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进一步优化核心网架构,支持更高速度、更低时延的通信需求。
三、移动通信核心网架构1.总体架构(1)接入网:负责将用户设备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包括基站、控制器等设备。
(2)传输网:负责将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数据进行传输,包括光纤、微波等传输设备。
(3)核心网:负责处理用户通信请求、数据传输、信令控制等功能,包括移动交换中心(MSC)、服务网关(SGSN)、分组数据网关(GGSN)等设备。
(4)支撑系统:为核心网提供运营、维护、管理等功能,包括业务支撑系统(BSS)、运营支撑系统(OSS)等。
2.主要设备与功能(1)移动交换中心(MSC):负责处理语音通信、短信业务、信令控制等功能。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https://img.taocdn.com/s3/m/c0cec97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43.png)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一、移动通信基础概述1.1 通信基础概念①通信的定义②通信的基本原理③通信系统的组成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1.2 移动通信发展历程① 1G移动通信技术② 2G移动通信技术③ 3G移动通信技术④ 4G移动通信技术⑤ 5G移动通信技术二、无线通信原理2.1 电磁波基础知识①电磁波的概念②电磁波的特性③电磁波的频谱分布2.2 无线传输技术①调制技术②复用技术③编码技术④解调技术三、移动通信网络架构3.1 移动通信网络体系结构①移动通信网络组成模块②移动通信网络的层级结构3.2 移动通信网络构架①移动用户子系统(UMTS)②核心网()③接入网(AN)四、移动通信网络技术4.1 蜂窝网络技术①蜂窝网络的特点②蜂窝网络的构成③蜂窝网络的优势与不足④蜂窝网络的演进4.2 移动信号覆盖与传输技术①信号覆盖技术②信号传输技术③信号优化技术4.3 移动网络接入技术①无线接入技术②有线接入技术五、技术与标准5.1 3GPP标准组织① 3GPP标准的概述② 3GPP协议栈5.2 移动通信技术标准① 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② 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③ 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④ LTE(Long Term Evolution)六、附件附件1:移动通信网络架构图附件2: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文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一种全球范围内使用的数字移动通信标准。
2.CDMA(码分多址):一种通过在通信过程中对信号进行编码,实现多用户共享信道的技术。
3.WCDMA(宽带码分多址):一种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是3G移动通信的一部分。
4.LTE(长期演进):一种4G移动通信技术,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教程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eddb21ba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3.png)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教程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教程1:介绍移动通信基础知识1.1 移动通信的概念和发展历程1.2 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体系1.3 移动通信的标准和规范2:移动通信网络架构与组成2.1 移动通信网络的分层架构2.2 移动通信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2.3 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关键技术和设备3: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方式3.1 无线接入方式3.1.1 GSM/UMTS/LTE等无线接入技术 3.1.2 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无线接入设备 3.2 有线接入方式3.2.1 光纤接入技术3.2.2 xDSL接入技术4:移动通信网络的信道和调制技术4.1 信道的分类和特点4.2 数字调制技术4.2.1 AM、FM调制技术4.2.2 QPSK、QAM调制技术4.3 OFDM技术5: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与承载5.1 传输介质及其特性5.2 传输网络的组成和运行原理5.3 IP网络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6:移动通信网络的业务和技术支持6.1 移动通信的基本业务和增值业务 6.1.1 语音通信6.1.2 短信和彩信业务6.1.3 上网和移动互联网业务 6.2 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管理和优化6.2.1 网络规划与优化6.2.2 故障排除和性能监测6.2.3 客户服务和网络安全7:移动通信网络的未来发展趋势7.1 5G技术和应用7.2 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与创新7.3 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挑战附件:- 移动通信网络装备调试指南- 移动通信网络性能监测方案- 移动通信网络技术规范法律名词与注释:1:电信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电信行业管理的国家法律法规。
2:通信管理局: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信息产业局,负责管理和监督国内电信行业的行政机关。
3:通信运营商:指提供公共通信服务的经营者,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
4:无线电频率:指无线电波的振动次数,是指导移动通信信号传输的核心参数。
5:数据保护法:指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