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讲义

合集下载

公共政策学 课件169页PPT

公共政策学  课件169页PPT

Public policy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policy and law science
Policy science and economics
Policy science and sociology
Policy science and philosophy
(2)政策科学是一门以行动为取向的学科,体现理论与实践的 统一。
(3)政策科学不仅是一门描述性学科,而且是一门规范性的学 科。
(4)政策科学是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 As a subject serving human activity, it integrates practice and theory.
公共政策科学与政治学
公共政策与公共行政
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
公共政策与法律科学
政策科学与经济学
政策科学与社会学
政策科学与哲学
(1) the latest studied sphere which is comprehensive and subjects-across
Public policy and political science
2、西方公共政策学发展的背景
首先,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推动下,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复杂的国内和国际问题,公共 政策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其次,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和世界改革浪潮的推动,公共政策的功能和作用愈加凸现。 再次,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及其产生的交叉科
学、边缘科学、横断科学和综合性科学极大地推动公共政策学的发展。 最后,思想库或智囊团的成熟也是促进公共政策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 公共政策学的性质

整理讲义公共政策

整理讲义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学讲义题目一:公共政策的功能(具体政策说明)一、导向功能导向功能,即指公共政策通过其所具有的特定的强制性的规范,具有对社会公众的行为和社会发展的引导作用。

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机构针对社会利益关系中的矛盾所引发的社会公共问题所做出的对社会公众行为的规定和准则,而这一规定和准则不仅是社会公众必须执行和遵守的,而且,由于公共政策的目标本身相对于将发生的行为而言是预设的,具有超前性,从而,通过这一公共政策的强制执行和遵守,将社会公众和社会的发展导向预定的目标。

这样,公共政策为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行动确定了方向,“使整个社会生活由复杂的、多面的、相互冲突、漫无目的行为,能有效地纳入到统一的明确的目标上来,使之按既定的目标有序前进”.可以说,公共政策在社会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生活的有序化主要依赖于各种社会公共政策的合理制定与实施,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也离不开公共政策.实际上,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受到一定历史时期的公共政策的影响,没有公共政策的引导,就没有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政策导向功能是指政策引导人们的行为或事物的发展朝着政策制定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政策导向功能所包含的内容:a、规定目标确定方向。

b、教育指导、统一认识、协调行动、因势利导.例如先富带动后富政策.二、控制功能政策的控制功能是指政策对社会总人们的行为或事物的发展起到制约或促进作用。

分为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两种。

典型的例子是计划生育政策.三、协调功能协调功能,即指公共政策对包含于社会公共问题中的各种利益矛盾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社会的人总是活生生的人,有不同的利益要求,并相应组成为不同的利益集团.而不同个人以及不同利益集团之间总要发生这样那样的利益冲突,而当这些利益冲突所引发的矛盾成为一个社会普遍的公共的问题时,就必须要靠公共权威通过一定的手段来调节,而公共政策就是一个调节公共问题所包含的利益矛盾的一个有效手段。

因为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总是要考虑人们的公共利益,它所解决的政策问题本身是公共性的.实际上,公共政策是人们利益相互作用相互趋近的产物.只考虑少数个人的利益要求,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学01-课件

公共政策学01-课件

5.2选择政策目标的分析方法1.价值分析(1)澄清价值概念,明确你所追求的价值的具体含义。

(如“公平”)(2)区分主观价值和客观价值。

弄清你所希望的价值(主观)是不是真正合乎需要的价值(客观)。

(合目的性问题)如“虚荣”与“荣誉”。

(3)分析价值内部的冲突,如“自由”,其中有“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的区别与冲突,“经济自由”和“政治自由”的区别与冲突……(4)分析不同价值之间的关系,明确此种价值是增进还是削弱其他价值的实现。

权衡不同价值之间的得失。

如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主要涉及多重目标的冲突问题)(5)评价各个价值的紧迫性和终极性。

(轻重缓急问题)(6)明确价值与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

看其符合谁的利益要求,违背谁的利益要求,以及它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如何。

◆价值分析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利害分析。

它主要回答的是:政策追求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到底什么是应该追求的?该价值目标对其他价值目标有何影响?不同价值目标之间的优先性关系如何?政策目标是否具有价值合理性?等等。

2.政治可行性分析(1)分析政策目标对社会中各种政治势力的利害影响,以及与它们的价值观、风俗习惯等的相容性,预则它们的可能反映,尤其要预测政策受益者和政策受损者的可能反映。

(2)分析社会中各种政治势力的力量对比,其中主要看:政治势力的组织程度、人数、经济实力、思想影响力、政治影响力等。

同时注意偏好强度对政治力量的影响。

(3)分析各种政治力量围绕政策目标相互作用的各种可能后果,权衡政府和社会承担破坏性后果的能力。

(4)分析政策制定者、各个权力机关和官僚集团的价值偏好及其与政策目标的利害关系,考察他们支持或反对该政策目标的可能性和强度。

(5)分析政治制度因素对政策目标确立的影响和可行性。

如政教合一。

◆政治可行性分析主要回答的是:支持和反对该目标的政治力量是那些?强度有多大?该目标能否得到足够的支持?3.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手段可行性分析)(1)分析政府有多大财力或愿意用多大财力满足实现政策目标所需要的资金。

00318公共政策前重点讲义

00318公共政策前重点讲义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1.【记忆】公共政策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分别是什么?【201107选择、201107简答】答:公共政策学是指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有:(1)公共政策学研究的是组织而非纯个人的决策行为。

(2)并非所有组织的决策行为都属于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只有公共组织的决策行为才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3)在公共政策中,政府组织即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

(4)政府组织以外的公共组织被称为非政府组织(英文简称为NGO)。

具体地说,非政府组织指的是社会团体、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各种事业单位(如学校、医院、科研机构等)(5)就行为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涉及一部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公共性强的决策行为。

(6)就结果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公共政策。

2. 作为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可以区分为哪三个层次?【201107单选】答:公共政策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具体的个别的政策。

任何一项单个的公共政策都可以成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正是这样单体研究才使公共政策充满了活力。

(2)政策群和政策链。

所谓政策群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在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

政策链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的一系列政策。

(3)政策一般。

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这就是政策一般。

3. 政策系统研究的研究者应重视的问题是什么?答:(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

(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题系统与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公共政策学PPT幻灯片课件

公共政策学PPT幻灯片课件
①公共政策是政府推行组织统治的基本工具; ②公共政策是政府实施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
(2)政府权力、政府职能决定政策的限制、类型 与数量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 国家结构与公共政策 国家结构与公共政策的关系P197-P198
任何政策都是在一定的政治制度所提供的总体框 架内运行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分为单一制和联 邦制。
4
即在治理需要与能力之间合理、有效地调整过程 中对善治的体现。 ①治理理论重新厘定了政府的角色,强调政府的调 控能力; ②治理理论强调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的多元化; ③治理理论强调公共决策权力运行的双向性; ④治理理论强调政府的政治责任。
10
四 公共决策体制
1)公共决策权力及其归属 公共决策通常可以理解为在决策过程中根据自
第三章 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
第二节 公共权力与公共决策体制
1
课程内容
一 政府权力、政府职能与公共政策 二 国家结构与公共政策 三 政府能力、治理能力与公共政策 四 公共决策体制
2
一 政府权力、政府职能与公共政策 政府权力、政府职能与公共政策的关系P196
(1)政府权力、政府职能的二重性决定了公共政 策的二重性。
己的目的,将个人意志施加与他人意志之上,通 过各种途径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在政策主体系 统中,公共决策的基础既来自正式的职务权力、 法定的权力,也来自于非正式的人格权威、技术 权力,而更多的则是二者的结合。
公共决策权的使用和运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最高决策权的构成及其归属决定了决策体制的性 质和类型。
) B 政策性针对性强 D 政策适应性强
13
3)公共决策规则 全体一致规则;多数规则 全体一致规则又称“一票否决制”,即所有拥有 投票权的直接决策者都对某项政策方案投赞同票, 或者至少没有任何一票反对的情况下,政策方案 才能转化为正式的公共政策。其两个基本特征为: ①决策主体在形式上都能绝对平等地分享决策权, 任何一个否决行动都会随政策方案的通过产生决 定性的影响。②决策结果达到了“帕累托最优”

公共政策学01-课件_6

公共政策学01-课件_6

问题思考:上述提法体现了价值合理性的哪些原则? 2. 实现政治可行性的原则 1政策目标的确立应以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为根本标准的原则(也可称“民主原则”, 这 不仅是合理性的要求,也是合法性的要求)。
2 政策目标在不能获得多数人支持的情况下,争取多数不反对的原则。 3 争取最大支持与争取最小反对相结合的原则。(尽量减少受损者-帕累托最优) 4 政策目标尽量与现行基本体制相容的原则。(例:陈水扁宪改) 5政策目标确立过程中尽量减少各个权力机关和官僚集团反对的原则。(官僚集团对待 一项 政策的可能态度:抵制、怠工、投入) 6 政策目标的选择应体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必要的政治妥协) 7政策目标确立过程中尽量依靠政治说服、尽量少用政治强制的原则。(避免简单粗暴) 案例 分析:
◆邓小平多次说过,我们要把“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 答应”作为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据和标准 。
问题思考:上述论述体现了政治可行性的哪些原则? 3. 实现经济技术可行性的原则 1政策目标要与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相适应的原则。(量力而行原则)(如企业投资 、个人 购房) 2政策目标要与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大跃进的教训,高速铁路建设计 划的 经验)
5.3 实现政策目标合理化的原则
1. 实现价值合理性的原则 1 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原则。(主客体关系) 2国家利益、集团利益和个人利益相互兼顾和协调的原则。(价值主体关系)(例如 “十 一五 ”规划纲要提出的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 体 功能区)
3 兼顾相互冲突的价值与优先考虑紧迫价值相统一的原则。(价值客体关系) 4 长远价值与眼前价值相统一的原则。(价值之间的时间关系) 5 直接价值与间接价值相统一的原则。(效率与效益的关系) 6 大多数人的价值偏好(主观价值)与客观价值相统一的原则 。(主客观关系) ◆即使如此价值合理性的实现依然是非本质上所具有的根本冲突性质。这种选择常常是悲剧性的。(如 所谓救亡压倒启蒙、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 案例分析:(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 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 、 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 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 人 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 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 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

公共政策学讲义

公共政策学讲义

公共政策学讲义课程名称:公共政策学 public policy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编号:授课对象:行政管理学系本科生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

2.了解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过程,认识政策过程的诸阶段、诸环节、诸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政策结果的影响。

3.掌握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技术和操作要领。

4.了解西方公共政策学科的产生、发展及研究现状,教学方法:讲授为主,辅以案例分析、自由讨论考评办法:1、平时出勤和课堂表现:20%2、小论文:20%3、期末考试60%【闭卷考试】学分与学时:3学分,48学时开课学期:秋季参考书目:1.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经济出版社,2001年。

3.朱崇实《公共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4.张金马《政策科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5. S.S.那格尔《政策研究百科全书》,林明等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年6.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7.《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第四卷第二期(政策研究专刊)8.帕顿和沙维奇:《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中译本,华夏出版社,20019.宁骚主编《公共政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绪论学时:3教学要求:本章作为绪论,主要阐述公共政策的学科名称、研究对象、性质、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勾勒公共政策产生、发展轮廓,明确学习方法与意义。

教学要点:1、公共政策学研究“范式”2、公共政策学的形成和发展教学内容:第一节公共政策的研究“范式”一、学科名称梳理二、公共政策学科的研究对象三、公共政策的学科性质四、公共政策学科的理论体系五、公共政策学科的划界第二节公共政策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一、西方公共政策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二、中国公共政策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第三节学习政策科学的方法和意义一、学习政策科学的方法二、学习政策科学的意义思考题:1.如何认识政策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2.分析政策科学与政治学、经济学之间的关系。

公共政策学01-课件

公共政策学01-课件

6.3 政策方案的合法化
这里的合法化主要指形式合法化,也即选定的政策方案通过一定的程序获得立法机关(权力机关)的批准从而获得合法地位的过程。

政策合法化的主要意义在于它是政策获得权威性从而保障有效执行的需要。

其程序一般是:
(1)提出议案(待议的政策方案)
(2)审议议案
(3)表决议案
(4)公布政策
这其中需要改进和研究的地方很多,如谁提议案?如何审议?如何表决?
小结
1.备选方案是为了解决“应该怎么做”的方法、措施和手段。

2.备选方案的产生可分为搜寻发现和设计创造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方法。

3.方案设计要注意利用过去的经验,又不能过分依赖过去的经验,要注意可行性、收益和效益,注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

4.方案选择(决策)有理性选择模式、有限理性模式、渐进决策模式和逆境决策模式,应不同情况不同对待。

5.合法化是政策制定不可缺少的阶段。

公共政策讲义

公共政策讲义

第一节政策主体一、国家公共法权主体1、法律规定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政策决定的基本形式。

中国:我国实行议行合一的政治体制,与西方国家相比,立法机关所拥有的权力更大。

全国人大对权力的行使不够充分。

(党与人大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代表规模;人大代表的错位现象;工作时间的限制;代表的兼职制;政府行政官员所占比例过大。

)税收、人权、社会福利和劳动关系、行政监督权(弹劾总统、财政预算批准、立法否决、立法监督等)、立法等政策是由国会进行的;外交、国防由于美国总统个人制定的,具有总统个人色彩;人大:立法、任命、选举等。

党领导人大,直接民主:公民的总人数必须少,柏拉图的直接民主成员规模是,从国外来说,议员人数超过一千人的只有英国。

2、行政决定是行政机关制定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尤其是那些由行政机关单独作出规制的决定。

美国总统是强有力的直接决策者。

他的决定是通过以下途径做出的,其一是他在那个决策中的嘟嘟安全。

其二是政府各部提出的政策倡议源源不断汇集到白宫。

(行政国家概念)总统则在白宫建立起制定政策的总统直辖机构。

——行政国家爱(政府在国家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美国总统往往会将两个领域完全交给政府国防、外交,这二者带有鲜明的总统个人色彩。

国会享有立法权、但总统制享有委任立法权①在内阁决策中拥有独断权②)美国总统决策包括这样几种类型:1)总统咨文:(咨文不算公共政策,但决定了国会的议事日程,最终成为国会的正式立法。

)2)立法否决:(议会法案送交总统,总统通过两种方式否决:正规否决——形成正式书面文件进行否决、搁置否决啊/口袋否决——在十天内国会休会,总统不给予国会回应为口袋否决。

但国会可以再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法案,可能性小。

小布什和克林顿总统给国会47次否决,但只有两次再通过,这是总统决策的一种方式,不做决策本身就是一种决策。

)3)委托立法:(总统委托立法效率高时间短,党处于紧急状态时,会行使委托立法权)4)外交决策:(美国总统在外交事务处于支配地位,美国总统可以直接递交行政协定,不需要参议院的批准,与法案有同样效力)5)防务政策。

公共政策学课件(全部内容)【精品管理课件】

公共政策学课件(全部内容)【精品管理课件】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第一节什么是公共政策学一、公共政策学的概念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新兴学科,它尽可能地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之间和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及其与系统内外诸影响因素之间进行因果关系或相关性分析,探索公共政策的固有规律,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并成功地改造社会与自然。

二、这一学科概念有如下内涵(一)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

(二)按理性的原则来衡量,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

(三)学科内容上公共政策学具有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征。

(四)这门学科的研究活动具有鲜明的功利性,十分看重研究工作对公共权力机关的功能活动所产生的作用,明确地以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并成功地改造社会与自然为研究目的。

第二节研究对象与概念体系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三个,即研究对象、概念体系和研究方法。

首先对这门学科的前两个要素研究对象、概念体系加以界定。

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公共政策学的第一要素。

那么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就行为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兼及一部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公共性强的决策行为;就结果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公共政策.因此简单地讲,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研究公共政策的学问。

(一)公共政策的本质与属性、构成与结构1.本质与属性作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指的是公共权力机关建立起来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机构,以及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制定和实施的政策。

2.构成与结构作为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可区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具体的个别的政策(2) 政策群和政策链(3) 政策一般(二) 政策系统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第二个基本的方面就是政策系统。

对政策系统的研究,有四个突出的问题应予重视: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3.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系统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三)政策过程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第三个基本的方面就是政策过程。

《公共政策学》讲义

《公共政策学》讲义

《公共政策学》串讲讲义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本章重点: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本章难点: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典型例题: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本质和属性,属于公共政策层次中的()A.政策主体系统B.政策过程C.政策一般D.政策系统【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属于本章重点知识。

另外,在这一章中,涉及到公共政策学的几个概念及相关的提出者,需要对每个人物的主要学术贡献及观点扎实掌握住,这是历年考试的重要考点。

第二章公共政策与政策主具本章重点:本章重点:公共政策的定义及其内涵,政策本质的定义及其内涵,政策工具的定义及其内涵;公共政策的类型划分;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政策工具的分类。

本章难点:公共政策、政策本质、政策功能、政策工具等基本概念,掌握公共政策、政策工具的类型划分典型例题:当代中国的行政决策的形式主要有()A.行政法规B.基本法律C.人大决定D.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E.部门规章【答案】ADE【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公共政策的类型划分,属于本章重点知识。

从历年考试的情况来看,关于公共政策的类型划分知识点是每年必考,因此特别提醒大家注意。

第三章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本章重点:公共决策体制,公共政策主体与主体系统本章难点:政府能力、治理能力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典型例题:保证政策系统的良性运行和政策目标的实现,减少决策失误,避免政策执行中发生变形的政策支持系统的子系统是()A.信息传播系统B.政策咨询系统C.政策评估系统D.政策监控系统【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公共政策系统,属于本章重点知识。

具体从本题来看,分类或类型的内容都是考试的常考知识点,要特别引起注意。

另外从历年考试的情况来看,公共决策体制知识点是每年必考,因此特别提醒大家注意。

第四章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本章重点:政策过程理论模型的含义及其认识论意义;理性主义模型;渐进主义模型;规范最适模型与混合扫描模型;政治系统模型;机构一制度模型;集团模型;精英模型;“上下来去”政策过程模型的构建;公共决策过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公共政策学》课件01公共政策和公共政策学

《公共政策学》课件01公共政策和公共政策学

行为主义政治学
行为主义政治学没有统一的理论模式,各 种学派林立,较有影响的有阿尔蒙德的结 构-功能主义,西蒙和E.林德布洛姆的决 策理论,多伊奇的政治沟通理论,伊斯顿 的政治系统分析等,这些具有最广泛特征 的理论被称作“一般理论”。
行为主义政治学
行为主义政治学把政治行为看作政治的出 发点和政治分析的基本单元,并用现代科 学方法加以分析;坚信政治学作为一门经 验科学最终可以对政治现象加以科学解释 和预测;反对传统政治学将研究重点集中 于政治制度,主张从法律、制度的研究转 向可加以实际观察的政治行为的研究;反 对抽象的规范性理论,认为科学的功能在 于解释世界而不在于改造世界。
著作
与S.韦伯合写的《公民文化》(The Civic Culture: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
公共政策——学科史的视角
诞生 发展 建制化
诞生-1:三论
P36-39 20世纪前半期,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的产生,决策科学的形成,行为科学的诞 生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凯恩斯主义 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推动和促 成了公共政策学的面世。
诞生2:行为主义-政治学-公共政策学
行为主义政治学 Politics of Behaviorism 芝加哥学派 The Chicago School 代表人物 • 梅里亚姆 Charles E. Merriam • 拉斯韦尔 Harold D. Lasswell • 伊斯顿 David Easton • 阿尔蒙德 G. A. Almond • 多伊奇 Karl W. Deutsch
➢ 在国际层面,现代国家是指主权国家, 代表领土内人与物的总体,受到其他国 家的承认。

(完整版)公共政策学讲义(发)

(完整版)公共政策学讲义(发)

公共政策学》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一)公共政策学的基本概念1. 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尽可能的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结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2. 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的概念: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学是明显差异的三个概念。

政策研究的内涵:①研究的主体是学术取向的职业学问家。

②研究活动关注的重点和研究范围是政策内容、政策过程和政策产出,发现和验证政策与其主体和客体之间、与有关社会和自然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因此,政策研究是一门科学。

③研究的目的或目标是构建政策理论,创设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发展。

④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获得学术界同僚的肯定。

政策分析作为学术术语是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林德布洛姆于1956 年出版的《政策分析》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政策分析的内涵:①研究的主体或者政策分析者是应用取向的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内部的专业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人员。

②研究活动关注的重点或研究范围是“为了政策而分析”,即分析是一个基于政策、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研拟备选方案并从中选择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该目标的最优方案,以及对政策结果进行科学评估,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的过程。

③政策分析的目的或目标是为了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决策者规划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政策蓝图。

④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被决策者采用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公共政策学的内涵:①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也就是公共决策。

②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

③由于这门学科所涉及的对象范围是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全部领域,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涉及并需要各个学科的知识,所以在学科内容上这门学科具有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渗透、综合的特征。

④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创造与权力运作相结合,是这门学科的又一显著特征。

第1章 公共政策基本概念《公共政策学》PPT课件

第1章 公共政策基本概念《公共政策学》PPT课件
1.公共性 2.价值性 3.权威性 4.动态性
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功能
一、目标导向功能
目标导向功能指的是公共政策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规定了特定 的目标,并以此来引导社会经济朝向这一目标发展。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重大战略性政策都具有了这种 功能。现代国家区别于传统国家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现代理性支 持的国家战略管理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在少数精英所策 划的宏大蓝图下按计划发展着。
来自西方人士的翻译
据载,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曾在1895年上述清朝廷一份《新政策》,其内容要 求清政府设置新政部,聘请英美等国认识来主管新政。后来,梁启超在1899年 所写的《戊戌政变记》中开始使用“政策”一词。后来,孙中山也在文章中使用 “政策”这一概念。此后,政策一词就流传开来。
第一节 公共政策概念
具体政策
宏观政策和微观政策都属于具体政策的范畴。具体政策就是在原政 策的规定下,根据基本政策的指导来制定的对具体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 介入的政策。
第三节 公共政策类型
三、从政策功能标准来分类
分配性政策 规制性政策 再分配政策 构成性政策
第四节 公共政策系统
一、公共政策主体
公共政策主体是政策系统的核心成分。它指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决定、 执行、监督等过程的组织、团体和个人。
二、公共政策概念
公共政策概念的共有特征:
首先,明确了公共政策的主体是政府权威机构。 其次,界定了公共政策的性质。
再次,强调了公共政策的价值性和目的性。
公共政策概念:
公共政策是权威的国家机构及公共团体为了实现特定的公共目的,对社会价值进 行合理配置的决定与实施过程。
第一节 公共政策概念
三、公共政策的特征
这类政策没有具体的实施措施,也没有明确的财政支持,它用宏观 的规范性话语来规定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确立调整社会秩序的标准与条件, 以此来达到表达政府政治态度和决心、表明政府立场的作用。

蒙大《公共政策学》讲义03公共政策系统与政策行为者

蒙大《公共政策学》讲义03公共政策系统与政策行为者

第三章公共政策系统与政策行为者第一节政策主体一、政策系统政策系统是一个由政策主体系统、政策支持系统、政策反馈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的政策巨系统。

政策过程及其各项功能活动是由这些子系统共同完成的:一方面,它们按照各自的分工,相对自主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它们又紧密配合、协同一致,使公共政策系统得以正常运转。

对政策系统的考察通常是在两个层次上展开:第一层次分析政策系统内部的结构要素及其功能,为优化政策系统、提高政策效力提供依据;第二层次分析政策系统与环境的关系,以揭示公共政策问题的前因后果、公共决策的条件和情势,并对政策效果进行评估。

公共政策是人类通过自身的活动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政策主体为应对来自环境的挑战以及自身维持、存续和发展的需要,借助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通过一定的方式作用于政策客体的过程。

二、公共政策主体1.公共政策主体就是那些在特定政策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实施、评估、监控的行为者。

这里的“行为者”,既包括个人,也包括团体或组织。

2.尽管世界各国的政策环境不尽相同,但公共政策主体在构成上并无根本性区别,差异主要在于这些主体在政策系统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作用的方式以及影响的程度。

可以将公共政策主体分为直接主体和间接主体两大类。

1. 直接主体①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即公共政策的法定生产者,也就是那些获得宪法和法律授权,享有公共权威,能够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从而主导政策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②直接主体包括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某些领袖人物。

2. 间接主体①公共政策的间接主体,即那些虽不拥有合法强制力,但能够通过压力、舆论、私人接触等方式,参与、介入到政策过程中,并产生一定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②随着全球化、民主化时代的带来,全球公民社会的复苏,公共政策的间接主体将更加多元化。

三、政策主体系统(一)三个子系统政策主体系统是由各种政策行为者,特别是各类政策主体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系统。

公共政策讲义(第一章)

公共政策讲义(第一章)

公共政策讲义第一章绪论我们生活在各种政策的包围中,改革政策时时刻刻影响我们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近几年,一系列公共政策出台,2003年,收容遣送改为救助管理、婚姻登记不需强制婚检和单位介绍信、按需申领个人护照、户籍政策重大改革、个人帐户分储蓄帐户和结算帐户、农村费改税和全面取消农业税、新农村建设、房地产调控政策、汽车强制报废、医疗保障政策、农村义务教育三免一补等,涵盖了从出生到养老,包括上学、就业、退休、养老、医疗、住房、工资、出国、旅游、汽车、保险等。

最近出台了哪些新政策法规?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春节铁路公路车票不涨价,燃放烟花爆竹“禁改限”政策,年收入超过12万元申报纳税,交通法规修改,经济适用房申请排队政策,利率政策,股权分置和股市调控政策等。

汉口一家企业利用民政福利企业优惠政策“合理避税”,应该如何认识和解决?如何学习《公共政策》?重点:学习方法+考试方法、主观题最有效率的技巧。

根据考试的重点,学习分3大块内容:1)认识和理解公共政策,包括绪论、政策组成各要素、政策分析模型理论;2)政策过程与政策周期,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终结等内容;3)具体、实际的公共政策分析,主要是典型公共政策案例、事例分析。

关注时事和政策实践。

总课程为期三天半,最后半天将抽出一部分时间做总复习。

就一些特定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问题进行分析讨论:a、构建和谐社会、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协调发展的公共政策;b、KTV包房收取歌曲版权费;c、房地产调控政策、医疗改革政策、教育政策、社会保障政策;d、交通安全法、交强险、强制报废、治理超载超限等汽车和交管新政策;e、城市拆迁补偿问题;f、个人申报纳税问题;g、城市公共交通、城市规划建设和城市发展;h、计划生育与富豪、明星超生问题;i、其他政策问题。

第二章公共政策概述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内涵、本质和基本特征(一)政策内涵与政策本质定义公共政策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并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

第一讲公共政策学

第一讲公共政策学

第一讲政策概论一、公共政策基础二、公共政策的渊源及含义三、公共政策的具体表现形式四、公共政策的特征、功能和类型五、公共政策模型一、公共政策基础1. 市场失灵:政府干预的逻辑起点市场失灵的理论必然性公共物品提供的问题(public goods)外部性造成的问题(externality)自然垄断造成的问题(natural monopoly)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问题(information asymmetry)市场秩序的问题(market order)再分配问题(re-distribution)实践要求经济危机的存在现实环境的急剧变化经济全球化竞争一、公共政策基础2. 政府失灵:公共政策分析的逻辑起点政府失灵的客观现实政府失灵的理论必然性对政府公利假设的挑战对政府能力的挑战信息不完备3. 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市场与政策的比拼,一场没有结局的争论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20世纪初,新古典学派从古典学派手中接过了自由主义的大旗。

代表人物是马歇尔。

1929年的经济危机打破了“看不见的手”所创造的神话,政府干预主义理论大厦的奠基人凯恩斯(被誉为“战后繁荣之父”)引致了“凯恩斯革命”。

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滞涨”,使新自由主义学说兴起,代表人物是哈耶克和弗里德曼。

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世界性经济衰退,新凯恩斯主义又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自由主义”和“政府干预”的争论将继续下去。

二、公共政策的渊源及含义(一)公共政策的渊源1、公共政策是二战后发端于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一门新兴学科。

发源于美国。

标志:1951年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esswell )与丹尼尔•勒纳(DanielLerner )合编的〈〈政策科学:近来在范畴与方法上的发展》关键人物与主要著作:叶海卡?德罗尔:(政策科学三部曲)〈〈公共政策制定的再审查》(1968)〈〈政策科学构想》(1971)〈〈政策科学探索》(1971)(二)什么是“政策”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政策学讲义课程名称:公共政策学 public policy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编号:授课对象:行政管理学系本科生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

2.了解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过程,认识政策过程的诸阶段、诸环节、诸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政策结果的影响。

3.掌握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技术和操作要领。

4.了解西方公共政策学科的产生、发展及研究现状,教学方法:讲授为主,辅以案例分析、自由讨论考评办法:1、平时出勤和课堂表现:20%2、小论文:20%3、期末考试60%【闭卷考试】学分与学时:3学分,48学时开课学期:秋季参考书目:1.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经济出版社,2001年。

3.朱崇实《公共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4.张金马《政策科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5. S.S.那格尔《政策研究百科全书》,林明等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年6.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7.《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第四卷第二期(政策研究专刊)8.帕顿和沙维奇:《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中译本,华夏出版社,20019.宁骚主编《公共政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绪论学时:3教学要求:本章作为绪论,主要阐述公共政策的学科名称、研究对象、性质、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勾勒公共政策产生、发展轮廓,明确学习方法与意义。

教学要点:1、公共政策学研究“范式”2、公共政策学的形成和发展教学内容:第一节公共政策的研究“范式”一、学科名称梳理二、公共政策学科的研究对象三、公共政策的学科性质四、公共政策学科的理论体系五、公共政策学科的划界第二节公共政策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一、西方公共政策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二、中国公共政策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第三节学习政策科学的方法和意义一、学习政策科学的方法二、学习政策科学的意义思考题:1.如何认识政策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2.分析政策科学与政治学、经济学之间的关系。

3.阅读《葛洲坝工程的决策内幕》(载《新华文摘》1993-2),谈谈学习政策科学的意义。

第一章公共政策基本理论概述学时:3教学要求:本章通过介绍政策科学的基本理论,帮助学生了解公共政策的定义、特征、本质、功能和基本的分类方法,对中西方的政策科学产生、发展及研究现状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要点:公共政策的本质、功能、分类教学内容:第一节公共政策概述一、中外学者关于公共政策的定义二、公共政策的本质三、公共政策的分类第二节公共政策的功能一、导向性功能二、制约性功能三、管理性功能四、调控性功能五、分配性功能六、象征性功能第三节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一、政策主体二、政策客体三、政策环境四、政策系统运行环节思考题:1.公共政策的含义、基本特征和本质。

2.公共政策的主要作用。

第二章公共政策制定学时:9教学要求:公共政策制定是政策过程的第一和首要阶段,是政策科学的首要主题。

本章通过对政策制定过程的讲述,使学生了解政策制定中的政策问题确认、政策议程、政策规划、政策合法化与政策法律化等基本内容。

教学要点:政策问题确认、政策议程、政策规划、政策的合法化。

教学内容:第一节公共政策问题的确认一、公共政策问题二、公共政策问题的构成条件三、公共政策问题的确认第二节公共政策议程一、公共政策议程的含义和类型二、公共政策议程建立的条件与途径三、确定公共政策议程的策略四、建立政策议程的模型第三节方案规划一、方案规划的含义、二、方案规划的基本特征三、方案规划的指导原则四、方案规划的程序第四节公共政策合法化与公共政策法律化一、公共政策的合法化二、公共政策法律化三、公共政策的合法化与公共政策的法律化之间的关系第五节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特点与经验一、特点二、原则性要求三、政策制定的公众参与和群众路线思考题:运用公共政策制定的有关理论分析我国的人口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

第三章公共政策执行学时:6教学要求:公共政策执行是把政策目标转化为现实的唯一途径,政策执行的有效与否事关公共政策活动的效率和成败。

本章通过介绍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相关理论,使学生了解公共政策执行活动的规律,正确认识影响政策执行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把握政策执行的科学程序。

教学要点:公共政策执行的特点、原则、手段、影响因素教学内容:第一节公共政策执行概述一、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二、公共政策执行的特点三、公共政策执行原则四、公共政策执行的作用第二节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与手段一、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二、公共政策执行的手段第三节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一、认识公共政策执行影响因素的意义二、公共政策执行的主要影响因素三、公共政策执行的若干理论模式第四节“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剖析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主要表现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成因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危害四、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治理思考题:1.什么是公共政策执行?它在公共政策过程中有哪些作用?2.公共政策执行包含哪些基本的功能活动环节?3.如何理解公共政策执行中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原则?4.简述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基本因素。

第四章公共政策评估与监控学时:6教学要求:公共政策评估和监控是政策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政策科学化的重要途径。

本章主要介绍政策评估的含义、类型、意义,探讨政策评估的标准、过程、步骤,并对政策监控的基本理论和现状进行分析。

教学要点: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方法;中外政策监控现状比较教学内容第一节公共政策评估概述一、公共政策评估概念二、公共政策评估类型三、公共政策评估意义第二节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与过程一、公共政策评估的效果与标准二、公共政策评估的过程与步骤三、公共政策评估的方法第三节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现状一、政策评估面临的困难二、我国政策评估的现状三、关于我国政策评估事业的若干思考第四节公共政策监控一、公共政策监控的含义、分类与作用二、公共政策监督三、公共政策控制四、公共政策调整五、中外公共政策监控机制比较研究思考题:1.公共政策评估的内涵、标准和作用。

2.公共政策评估的基本方法3.公共政策监控的含义和基本功能。

4. 公共政策控制的方法。

第五章公共政策终结与政策周期学时:6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公共政策去向的三种可能性:持续、调整或终结;熟悉公共政策周期,并了解公共政策周期研究的重大意义。

教学要点:公共政策终结的依据、方式、障碍及策略,政策周期。

教学内容:第一节公共政策终结的含义和作用一、公共政策终结的含义二、公共政策终结的作用第二节公共政策终结的原因、类型和方式一、公共政策终结的原因二、公共政策终结的类型三、公共政策终结的方式第三节公共政策终结的障碍和策略一、公共政策终结的障碍二、公共政策终结的策略第四节公共政策周期一、政策周期的内涵二、研究政策周期的意义三、政策周期和经济发展周期四、我国的政策周期及特点思考题:1.举例说明我国加入WTO后某些政策终结的情况。

2.从政策终结的角度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变化。

3.公共政策周期的内涵与研究意义。

第六章公共政策分析及其历史沿革学时:3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介绍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及学术界的主要观点。

教学要点:麦考尔-韦伯、沃尔夫、邓恩公共政策分析模式。

教学内容:第一节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一、公共政策分析的概念二、公共政策分析的意义三、公共政策分析模式第二节公共政策分析要素与过程一、公共政策分析要素二、公共政策分析过程三、公共政策分析人员第三节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一、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二、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原则第四节公共政策分析的历史沿革一、公共政策分析产生的历史背景二、美国对“后工业社会”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派别与观点思考题:1.公共政策分析的含义与意义。

2.简述麦考尔-韦伯、沃尔夫、邓恩公共政策分析模式。

3.简述公共政策分析过程。

第七章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学时:3教学要求:本章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教学要点:系统方法、模型方法、定性方法、定量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原理一、公共政策分析的实证原理二、公共政策分析的价值原理三、公共政策分析的规范原理四、公共政策分析的可行性原理五、公共政策分析的优化原理第二节公共政策分析方法一、公共政策分析的模型方法二、公共政策分析的定性方法三、公共政策分析的定量方法四、系统分析方法思考题:1.比较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

2.系统分析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3.创造性思维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德尔菲法在我国政策实践中的应用。

第八章社会保障政策;第九章人口政策;第十章科技政策;第十一章可持续发展政策大约10个学时具体讲述这几个比较重要的政策。

第十二公共政策科学的最新进展学时:3教学要求:作为《公共政策》的最后一章,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学术界的最新研究动态,有代表性的新观点。

教学内容:根据政策科学发展的动向制定具体教学内容小论文:1. 公共政策与私人政策之辨析2. 论现代公共政策的功能与特点3. 论公共政策执行的障碍与对策4. 我国政策终结的现状、困难及对策5. 公共政策失败的原因及对策分析6.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剖析[表现、成因及其治理]7. 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方式分析8. 公共政策的信息约束问题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