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古代诗歌三首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三首》授课课件
初读诗句,了解诗意
初读课文
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 音,读通诗句。
朗读视频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提示:点击生字 进入详细讲解。
思考:结合刚才的背景知识补充,你认为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寒食节本该家家禁火,但是皇帝还是会给 “五侯家”传赐新火,这里暗含了作者对特权 阶级的不满和讽刺。
学习《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从这些景物里 你能想象到什
么画面?
你从这句诗里面看到了哪些景物?
我好像看到了庭院的地面上 被月光照射成了银白色,树上的 桂花沾满了秋霜,隐约中还看到 一只乌鸦栖息在树上。
4. 下列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
A. 迢. 迢. 牵牛星(遥远的样子。) 春. 城. 无处不飞花(指春天的京城。)
B. 纤纤擢. 素手(伸出。) C. 中庭地. 白. 树栖鸦(白色的地面。) D. 皎. 皎. 河汉女(明亮的样子。)
脉. 脉. 不得语(相视无言的样子。)
泣涕零. 如雨(落下。) 札. 札. 弄机杼(织布机。)
作者简介
1.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大历 十才子”之一。韩翃在“大历十才子”中颇有盛名。
2. 王建(约 767-831 年),字仲初,颍川(进河南许昌) 人,唐代诗人。王建出身寒微,贫困潦倒,因而有机会接 触社会现实,了解人民疾苦,写出大量优秀的乐府诗。他 的乐府诗和张籍的乐府诗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韵律美、 节奏美、 音乐美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课件
“飞花”动态强烈, 更能表现春天的 勃勃生机, 同时说明时节是落花随风飞舞 的暮春。“飞花”明写花而暗写风, 蕴意 深远, 耀人眼目。
这两句景物描写写出了长安城的迷人 春光。把春日的长安称为“春城”, 富于 美感。处处“飞花”, 准确地表现出寒食 节花絮纷飞的迷人景象, 皇城里的柳树在 东风中摇曳, 春意醉人。“无处不”用双 重否定表示肯定, 表达效果更强烈。
正确、流畅,声音洪亮。
谁来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 从不同
角度描写了它的美。
练习朗读, 分成四人小组用喜欢的方式读。
第2课时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白桦的? 请大家试 着从每个小节中找到答案,并用最简洁的 词句概括。
自由读第1小节。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初读诗歌
听朗读, 把握诗歌朗读节奏。 多读几遍, 疏通字词。
tiáo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zhuó
zhá
zhù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
mò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诗文解读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河汉女: 指织女星。河汉,银河。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城里寒食节时, 处处花 絮纷飞, 风光迷人, 东风吹过, 皇城里的柳树 随风摇曳, 春意醉人。在“不准百姓点灯”的 寒食节, 蜡烛燃起的袅袅轻烟, 飘入了权贵豪 门的家中。
在万民禁火的寒食节, 皇帝却开恩赐 火给权贵豪门, 对这个细节的描述, 流露 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篇二】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词三首》教案1教学目标1.会写3个生字,结合注释理解古诗词中的重点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诗词,熟读成诵,边读边想象诗词描绘的美丽景色;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内容,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4.赏析诗词语言,体会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写法的妙处,并学会使用。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分析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明诗意,悟诗境”,引导学生想象三首诗词所描述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目标1.会写“德”这个生字。
2.学习古诗《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美的意境,获得审美愉悦。
2.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水平;体会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自然过渡到课文学习。
导语: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游览了辽阔的大草原,欣赏了丁香独特的美,而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将去古典诗词里欣赏一幅幅意境隽永的水墨画。
我们将随同诗人孟浩然夜宿建德江,去感受夜的静谧与原野的空旷,还将陪诗人苏轼共同经历一场夏日的暴雨,感受大自然的瞬息万变。
第12课《古代诗歌三首》课件+++2023-2023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
即吴钩,古代的 一种兵器,形似 月牙。
诗意理解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即吴钩,古代的 一种兵器,形似 月牙。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诗意理解
何日,何时
用黄金装饰的马 笼头。这里指戴 上金络脑。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跑
清秋之时,草黄
马肥,正好驰驱
金络脑是贵重 的鞍具,象征 马受重视、得 到重用。
理解主旨
文字塑人,你从诗中读到一位怎样的诗人?
我读出了李贺 渴望__为__国_建__功__立_业__,__但__怀_才__不__遇_、__壮__志__难_酬__的__感_叹_。
写法探究
诗人表达自己内心情感,为何不直接抒情, 而要写“马”诗?二者有何相似之处?
骏马 诗人
渴望驰骋沙场 渴望为国立功
托物言志
这是一首赞颂石灰的诗。
读准节奏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皑皑白雪,给人以悲凉肃杀之感。
体悟诗情
燕山月似钩
资料助读一 燕山,指燕然山。中国北部著名山脉之一, 战略要地。自古为南北交通孔道。在军事中也 很有地位,古代与近代战争中,常常是兵家必 争之地。
体悟诗情
燕山月似钩
资料助读二 诗人李贺生活于唐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 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而“燕山”的幽州蓟门一带 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 上又一位颂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理解诗意
马诗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理解诗意
视觉上:白色 触觉上:寒冷
六年级上册统编教材第一单元古代诗歌三首(五四制)
散文作品
记承天寺夜游 •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 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 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 中庭。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 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 人如吾两人者耳。 • 收起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诗人任杭州通判任上, 这年六月二十七日,他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 光山色,在望湖楼上饮酒时写作此诗。大的背景 正是王安石主持变法之时,诗人是处于受排斥,被贬 官于外地。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简介
•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 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 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 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 高的成就。苏轼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 八大家中的“三苏”。 1、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 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2、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 “苏辛”; 3、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 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请写出至少五句(连续的两句视为一句) 含“月”的诗句。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游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1、这首诗写了什么时间和地点的景色?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你是如何看出来了?
作者对羁旅的惆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 诗意人生的无奈。
• •
青玉案 元夕 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 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 治阶层的打击。公元1181年(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 被免罢官,开始到上饶居住,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这是辛弃疾中 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3《古诗三首》课件(共56张PPT)
词人此时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意外和惊喜
同学们再读这首词,说一 说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 色?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鸣 蝉
蛙
稻
声
花
板书设计
西江月·夜 行黄沙道中
上片
明月 蝉鸣
惊鹊 蛙声
所见 所闻
七八个星 两三点雨 下片
旧时茅店 溪头忽见
天气突变 惊喜
景 色 优 美, 心 情 愉 快
主旨归纳
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 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唐宋 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 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其词开豪放 一派。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 坡乐府》。
题解: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时间
地点
事件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句意: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 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 明媚温柔。
指狂风席地卷来。
卷地风来忽吹散,
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 而且平静。
望湖楼下水如天。
诗人按照什么顺序描写西湖雨 景的?
诗人按照什么顺序描写西湖雨景的?
雨前
雨中
转变
雨后
同学们想一想诗 中诗人运用了什么修 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句意: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 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 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云
黑
黑云翻墨未遮山,
打翻的黑墨水,形 容云层很黑。遮: 遮盖,遮挡。
雨
急
白雨跳珠乱入船。
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 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 显得白而透明。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第11课《古代诗歌三首》(课件)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五四制2024)
千里莺啼绿映红, 酒招子,酒馆外悬挂 的旗子之类的标识
水村山郭酒旗风。
结合时代背景,
南朝四百八十寺, 体会一下后两句抒发了
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广阔的江南地区,到处莺啼阵阵,绿树掩映着红花,依山傍 水的村庄、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寺庙, 众多亭台楼阁掩藏在迷蒙的烟雨之中。
浪淘沙(其一)
qū
[唐]刘禹锡 bǒ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是其 中的一首。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2、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虚指,指黄河弯 曲的河段很多。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黄河卷着泥沙, 风浪滚动的样 子。簸,颠簸。
推开门,“闼”为 “小门”。
山仿佛推开屋门把那翠色送到了眼前。
1、前两句写出了院子怎样的特点?后两句写法上有何特点?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前两句写庭院景色,“净” “无苔” 体现了庭院的干净整洁,“长扫”体现了
茅檐长扫净无苔, 湖阴先生的勤劳,以静态描写为主,赞扬 花木成畦手自栽。 庭院环境的清洁幽雅。
大江东去,南朝的统治已经灭亡,那些 荒淫的当权者也已经不在了,只留下了数不清 的寺庙和众多亭台楼阁。
表达了诗人慨叹南朝的灭亡,借古喻今、 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四、品异同 悟写法
对比思考:两首诗的创作手法和所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
《浪淘沙》运用想象和夸张表现了豪放的气势和浪漫主 义情怀。 ——浪漫主义 《江南春》借古讽今,表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的兴亡之 思。体现诗人的现实主义特色。 ——现实主义
手自栽 ——朴实勤劳、兴趣高雅、热爱自然。
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2课《古代诗歌三首》课件(共48页)
背景介绍: 王安石于神宗熙宁九年(1076)二次罢相后, 直到哲宗元祐元年(1086)因病去世,在金 陵郊外的半山园居住长达十年。在这段时间 里,王安石与隐居紫的杨德逢交往甚密。
全诗只是写湖阴先生的吗?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诗中赞美了主人的闲情雅趣,也表达了诗人 自己对这种高雅志趣的追求。
如今直上银河去,夸张 同到牵牛织女家。典故
运用夸张的修辞,通过丰富的想象,借用张骞 穷河源遇牛郎织女的典故,为全诗增添了一层 奇妙的神话色彩,表现了诗人豪迈的气势和浪 漫的情怀。
主题概括
《浪淘沙》(其一)描画了黄河雄伟气势 ,表现了诗人豪迈的气势和浪漫的情怀。
当堂检测
对本诗抒发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 曲折曲的地方很多。
❖ 浪淘:波浪淘洗。
❖ 簸:掀翻。
❖ 直上银河:古代传说黄河与天上的银河 相通。
❖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 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 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 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 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江南春
江南的春天
杜 牧 ( 公 元 803 - 853 年 ) , 字 牧之,号樊川,晚唐著名的 诗人和古文家。他精于诗、 赋及古文,尤以诗的成绩最 高。他和同时代的另一位杰 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世称 “小李杜”。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七言绝句。
1.理解古诗诗意的方法?
看插图、参考注释、 查阅工具书……
——李白《将进酒》
浪淘风簸自天涯。
波涛汹涌
曲折蜿蜒,气势磅礴、浩瀚绵长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古诗三⾸》⽤托物⾔志的表达⽅法,表达了诗⼈们的抱负和志向。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部编版⼩学六年级下册语⽂《古诗三⾸》课⽂原⽂ 马诗 [唐]李贺 ⼤漠沙如雪, 燕⼭⽉似钩。
何当⾦络脑, 快⾛踏清秋。
注释 _________ ①[燕⼭]指燕然⼭,今蒙古国境内杭爱⼭。
②[钩]古代的⼀种兵器,形似⽉⽛。
③[何当]何时将要。
④[⾦络脑]⽤黄⾦装饰的马笼头。
⽯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 烈⽕焚烧若等闲。
粉⾻碎⾝浑不怕, 要留清⽩在⼈间。
注释 _________ ①[等闲]平常。
②[浑]全,全然。
③[清⽩]指⾼尚的节操。
⽵⽯ [清]郑燮 咬定青⼭不放松, ⽴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_________ ①[任]任凭。
②[尔]你。
部编版⼩学六年级下册语⽂《古诗三⾸》知识点 马诗 注释: ⼤漠:⼴⼤的沙漠。
燕⼭:指燕然⼭,今蒙古国境内杭爱⼭。
钩:古代的⼀种兵器,形似⽉⽛。
何当:何时将要。
⾦络脑:即⾦络头,⽤黄⾦装饰的马笼头。
踏:⾛,跑。
此处有“奔驰”之意。
清秋:清朗的秋天。
译⽂: 平沙万⾥,在⽉光下像铺上⼀层⽩皑皑的霜雪。
连绵的燕⼭⼭岭上,⼀弯明⽉当空,如弯钩⼀般。
什么时候才能给它带上⾦络头,在秋⾼⽓爽的疆场上驰骋,建⽴功勋呢? ⽯灰吟 注释: ⽯灰吟:赞颂⽯灰。
吟:吟颂。
指古代诗歌体裁的⼀种名称(古代诗歌的⼀种形式)。
千锤万凿:⽆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灰⾮常艰难。
千、万:虚词,形容很多。
锤:锤打。
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若:好像、好似。
等闲:平常。
浑:全,全然。
清⽩:指⽯灰洁⽩的本⾊,⼜⽐喻⾼尚的节操。
⼈间:⼈世间。
译⽂: ⽯灰⽯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件事。
即使粉⾝碎⾻也毫不惧怕,只要把⾼尚⽓节留在⼈世间。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课件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悟诗”
细读全诗,请圈出你认为这首诗中最 关键的一个字。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 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 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 溪桥忽见。
细读全词,思考:
这首词是围绕“____”主题写的(试 着用关键字、词概括)。
认真读全词,根据理解,完成下列练习。
半夜,作者在月下独自行走,他看到了 _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闻到了 ________________,他感受到_______________。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按下列步骤自学这首诗:
1.“读诗”,分别读准确,读通顺,读出感受。 2.“解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3.“悟诗”,你认为这首诗是围绕哪个字来写 的?圈出来,并思考一下理由。
资料三: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 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 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3 古诗词三首-教学课件(多篇)
读完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
画面?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夜幕降临,小船停 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旁。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 树还要低沉,江水清清, 显得和明月很亲近。
诗人置身于这样的情景中有怎样的
感受呢?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dé
书写时不要漏掉 右半部分“心”字上 面的一横。
明诗意
指诗人自己
大意: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 洲边上,正是日暮时分,新愁不 禁涌上心头。
明诗意
原野
大意:抬眼望去,远处旷野中的 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 清清的江水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 中的人十分亲近。
空阔远大
远景 近景
读完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
注释 ①〔西江月〕词牌名。 ②〔夜行黄沙道中〕词题。黄沙即黄沙岭,在 今江西上饶的南面。③〔别枝〕横斜的树枝。④〔茅店〕用茅草盖的旅 舍。⑤〔社林〕社庙丛林。社,社庙,土地庙。⑥〔见〕同“现”。
解词题
夜里经过黄沙岭时 创作的一首词
西江月①·夜行黄沙道中②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③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寂寞 日暮客愁新。
孤独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
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 喜悦
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 欢快 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眼观世界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练一练
1.“路转溪桥忽见”表达了一种惊喜,陆游 写的哪句诗也表达了同样的感受?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优质课件(共127张PPT)
黑云
比喻
翻墨
白雨跳珠图 雨
写出了暴雨之大, 雨点之急。
白雨跳珠乱入船
形容雨点, 有声有色。
狂风散云图
风
卷地风来忽吹散
突出风的快
雨后西湖图
水
望湖楼下水如天
湖水平静
讨论:云、雨、风、水在这四幅画面中有什么特点? 动静之间,一场暴雨戛然而止。
黑云翻墨图
动
白雨跳珠图
动
狂风散云图
动
雨后西湖图
孟浩然夜宿建德江时写下了《夜宿德江》 表达愁绪,北宋诗人苏轼登上望湖楼喝酒时 也写下了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 学习——
一起来了解一下作者资料吧!
苏轼(1037-1101)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自号东 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 表。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 “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 辛”;其散文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有《东坡七集》 《东坡乐府》等。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3 古诗词三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和灿烂 文化,其中古诗词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 璀璨的明珠。诗词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 达的情感却十分丰富,读起来还朗朗上口,深 受大家的喜爱。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古诗词 三首》。
宿建德江
第一课时
一起来了解一下作者资料吧!
互动课堂
读通诗句后,我们再来读一遍, 一边读一边想象眼前出现的画面, 说说自己的感受。
移舟泊烟 渚, 日 新暮。客客愁
联系写作背景,想一想:作者为什么称 自己为“客”?作者心里为什么会涌起 “新愁”?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精品教学课件
风,还是南风 北风,都不能
任尔东西南北风。
把它吹倒,不 能让它屈服。
任凭。 你。
直接抒怀,表 达作者永不屈 服的坚强意志 和骨气。
诗意升华
前两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根基
寓
坚固,洋溢着诗人的赞美之情。
意
深
刻
后两句是对竹子的坚定顽强的精神
的
的赞美。同时也隐喻了作者自己风
题
骨的强劲。
画
诗
全诗语言明白晓畅,风骨凌然,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何当:何时走:迅速地跑,痛快地跑。 清秋:天气凉爽的秋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诗歌三、四句借马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 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 勋呢?
悟诗情
请结合作者资料思考,作者想要 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第四单元
10 古诗三首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知诗人
李贺,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唐代诗人, 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 父李亮(大郑王)后裔。有“诗鬼”之称,与李白、李商隐 称为“唐代三李”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 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 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李贺因长期的抑郁 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 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古诗讲解
作者把竹子拟人
化,用“咬”字
牢牢咬住青山 绝不放松,将
咬定青山不放松,歌颂竹子顽强的
意志和个性
竹根扎在山石
的裂缝中。
立根原在破岩中。
“破岩”形容生活极其艰苦。这里“咬 定青山”“立根”“破岩”既是实写竹, 也是暗喻人的坚定立场。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古诗三首课件(共28张PPT)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径直。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 家。”作者大胆的想象,想到了牛郎织 女的神话传说。
课文主旨
歌颂黄河的气势宏大,抒发了诗人对祖国 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江南春
诗文导入
江南水乡,处处青砖黛瓦,红墙白塔。所 目及之处,无处不风景,无处不画意,是古往 今来人们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茅屋常被主人打扫,干净得不生青苔。院内一排排的花 木都是主人亲手种植的。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一条曲折的小溪紧紧地环绕着 绿油油的田地,两座青山推门 而入,送来了青翠欲滴的山色。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首诗按怎样的次序写景? 整首诗反应了作者怎样的生活乐趣?
酒旗风:酒家的酒幌子在风中摇动。
南朝四百八十寺:指曾经建都 在江苏南京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译文
广阔的江南大地上,黄莺在欢快地鸣唱, 遍地的红花映衬在绿叶之间,河边的村庄, 山下的,酒店的旗子在风里飘着。南朝时候 建造的许许多多寺院,如今还有数不清的楼 台掩映在迷漫的烟雨之中。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意
万里黄河弯曲折曲挟带着泥沙,波 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 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 织女的家。
解析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黄河流经挟带大量泥沙。
解析
前两句描写了黄河(弯曲折曲、黄沙滚滚、浪涛汹涌) 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气势。
诗人在欣赏江南明艳、而迷漫风景的同时,面对烟雨中 的“南朝四百八十寺”还有哪些感慨?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4.10古诗三首课件(共44张PPT)
后两句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借马来抒情,“何当金络脑” 就是期盼能被当作良马对待,发挥它的作 用。显然,诗人是借咏马言志,诉说盼望建 功立业的抱负。
板书设计
马诗
实写 大漠沙如雪 咏物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虚写
抒情
快走踏清秋
期望报效国家
中心思想
《马诗》通过表达希望骏马在广阔 的天地里自由奔腾的愿望,抒发了诗人怀 才不遇的愤慨,吐露出诗人想要报效国家 及施展抱负的愿望。
初读课文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理解诗句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诗意:竹子抓住青山一点儿也不放松,它 的根本来就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这句诗哪些词用得最传神?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咬定”“立根”这两个词把竹子拟 人化了,写出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 的信念,它扎根于岩缝之中,高标挺立, 特立独行。
词语解释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 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 石画上的一首诗。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浑:全,全然。 原:本来。 磨:挫折,磨炼。 击:打击。
词语解释
坚劲:坚强有力。 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任:任凭,无论。 尔:你。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什么?
这两句诗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 还象征面对严峻的考验,从容不迫、视 若等闲的气势。
理解诗句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意: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 要能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后两句诗暗喻什么?
表面是指石灰石不怕烈火焚烧,其 实指诗人为了忠诚清白的品行不怕牺牲 的精神。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导语】《古诗三⾸》包含《寒⾷》、《迢迢牵⽜星》和《⼗五夜望⽉》,这三⾸诗分别写了三个节⽓的习俗,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第三课《古诗三⾸》课⽂原⽂ 寒⾷ [唐]韩翃 春城⽆处不飞花, 寒⾷东风御柳斜。
⽇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五侯家。
注释 _____________ ①[寒⾷]寒⾷节,在冬⾄后的第105天,清明节前1~2天,节⽇期间不能⽣⽕做饭。
②[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③[御柳]皇帝御花园⾥的柳树。
④[汉宫]这⾥⽤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⑤[传蜡烛]寒⾷节禁⽕,但朝廷传赐蜡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
⑥[五侯]这⾥指天⼦宠幸之⾂。
迢迢牵⽜星 迢迢牵⽜星,皎皎河汉⼥。
纤纤擢素⼿,札札弄机杼。
终⽇不成章,泣涕零如⾬;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许! 盈盈⼀⽔间,脉脉不得语。
注释 _____________ ①选⾃《古诗⼗九⾸》。
作者不详,写作时代⼤约在东汉末年。
迢迢,遥远。
②[河汉⼥]指织⼥星。
河汉,银河。
③[擢]伸出,抽出。
④[素]⽩皙的。
⑤[札札]织机发出的响声。
⑥[机杼]织机的梭⼦。
⑦[章]有花纹的纺织品,这⾥指整幅的布帛。
⑧[零]落下。
⑨[盈盈]形容清澈。
⑩[脉脉]⽤眼睛表达情意的样⼦。
⼗五夜望⽉ [唐]王建 中庭地⽩树栖鸦, 冷露⽆声湿桂花。
今夜⽉明⼈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释 _____________ ①[⼗五夜]农历⼋⽉⼗五中秋节的夜晚。
②[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③[地⽩]⽉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层⽩霜。
【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第三课《古诗三⾸》知识点 我会写: 侯hóu:侯爵 公侯 封侯 侯门似海 章zhāng:乐章 篇章 简章 盖章 约法三章 泣qì:哭泣 抽泣 泣不成声 盈yíng:充盈 丰盈 盈利 盈余 热泪盈眶 脉mò:脉脉 含情脉脉 栖qī:栖息 栖居 栖⾝ 两栖 鸦yā:乌鸦 鸦⽚ 鸦雀⽆声 鸦⽚战争 多⾳字: 处:chù办事处 chǔ处理 相:xiāng相处 xiàng相貌 传:chuán(传说) zhuàn(传记) 脉:mài(⼭脉) (mò(脉脉) 纤:xiān(纤维) qiàn(纤夫) 形近字: 宫(宫廷) 官(官员) 侯(王侯) 候(等候) 栖(栖息) 柄(把柄) 问题归纳: 1、《寒⾷》这⾸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运⽤了什么描写⽅法? 这⾸诗运⽤了⽩描⼿法,诗的前两句写的是⽩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数的迷⼈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动地描绘出了⼀幅夜晚⾛马传烛图,使⼈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六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18 古诗三首课件(共36张PPT).ppt
[唐]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江南春景的明朗绚丽
莺歌燕舞,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旗飘 飘,好一幅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江南春景图!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在江南的烟雨中,你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诗意:九曲黄河夹带着绵延万 里的黄沙,从遥远的天边蜿蜒奔腾 而来,如今我要直向它的源头—— 银河冲去,和传说中的古人一起去 到天上的牵牛织女家。
面?仿佛听到了什么?
夸张
蜿蜒曲折 河流漫长
波涛汹涌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气势雄伟
抓住关键的数字,从画面和声音 联想开去,我们就能读出黄河的雄伟 气势来。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读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一水——护田——将绿绕 对偶:上下
字数相等,结构
两山——排闼——送青来 相同,意义相对
还有哪些诗词里有这样的手法?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烟雨迷蒙的朦胧美
感悟诗情
《江南春》前两句写晴朗之景,后两句写烟 雨之色。诗人为什么这么写呢?
江南大地千里之内的天气景色各不相同;诗 人把江南春景的不同特色浓缩在一首诗中,表现 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赞美和神往。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这是一首题 写在湖阴先生家 墙壁上的诗。
杨骥的 别号。他是 王安石退居 江宁时的邻 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 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 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 人。
•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 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 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 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 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 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 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押“an”韵) 七 八 个 星 /天 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 时/ 茅 店 / 社 林 边 路 转 /溪 桥 /忽 见
• 1.背诵并默写《西江月》,了解辛弃疾及词的文 学常识。
• 2.重点理解诗句中描写景物和抒发感情的佳句。 • 3. 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 • 4. 学习诗人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动静结合的手
法。 • 核心素养:激发阅读兴趣,提高古诗文修养。领
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
唐诗
宋词
长短句
元曲
•1、前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 作用?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比喻。先写云,后写雨。“黑云翻墨”“白雨跳珠”既 写出了天气骤变时的紧张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赏雨时的 喜悦心情。
2.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分 别有什么特点?
第一句写云——黑,没来得及 遮住山
第二句写雨——白,像跳动的 珠子
第二课时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 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嘉祐二年(1057)进 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 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颍州等。元丰三年 (1080)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 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博学多才,善文, 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 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 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 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等。
豪放派
婉约派
苏轼、辛弃疾
李清照
辛弃疾,号稼轩, 南宋杰出的豪放派词 人、爱国者、军事家 和政治家,他的词以 沉雄激越著称,但也 有清新自然的词作。
——
曾只
李 白 《 月
古
》
夜行黄沙道中
释题
(我)夜间行走在黄沙岭的道路上
西江月 辛弃疾
明 月/ 别 枝/ 惊 鹊 清 风/半 夜 /鸣 蝉 稻 花 香 里/说 丰 年 听 取/ 蛙 声 /一 片
写作借鉴
• 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 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 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 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 意境。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 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 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这种写法叫做:
• 触景生情,借景抒情 • 虚实相间,两相映衬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中的“日 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 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
• 而“新”的内涵丰富。一方面,明 说日暮引发了新的客愁;另一方面, 而又安时刻新愁之外,心中还有很 多忧愁。
• 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 “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第四句写夜已 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 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近”和“清”也是相互 依存、相互映衬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 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 领略得到的。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这 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 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 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 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了解孟浩然、苏轼及写作背景,背诵并默 写前两首诗
• 2.重点理解诗句中描写景物和抒发感情的佳 句。
• 3. 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 • 4. 学习诗人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动静结
合的手法。 • 核心素养:激发阅读兴趣,提高古诗文修
养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整首诗翻译
• 黑云翻滚如同打翻的墨砚与远山纠 缠。一会儿我的小船突然多了一些 珍珠乱串,那是暴虐的雨点。
• 一阵狂风平地而来,将暴雨都吹散。 当我逃到望湖楼上,喝酒聊天,看 到的却是天蓝蓝,水蓝蓝。
思考
• 1、前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 法?有何作用?请结合诗句具 体分析
• 2、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它 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重点字词
• 词句注释 • ⑴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
七日。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 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所建。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 ⑵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遮:遮盖,遮挡。 • ⑶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 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跳珠:跳动的水珠(珍 珠),用“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 ⑷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又如,韩愈《双鸟》诗: “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忽:突然。 • ⑸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 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
句子赏析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翻译: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 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翻译: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 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赏析
• 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 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 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 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 现上都是很有特色的。诗的起句“移舟泊 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 “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 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 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 作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