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达标测试提素能课时考点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1(1)

合集下载

优化探究(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达标检测新人教版选修1

优化探究(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达标检测新人教版选修1

阶段达标检测本卷共10小题,满分100分。

1.(11分)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

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

实验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

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

(3)在上述实验操作过程中,获得纯净“目的菌”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转为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进行接种,此过程中所用的接种工具是________,操作时采用________灭菌的方法。

(5)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后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同学计划统计污水池中“目的菌”的总数,他选用10-4、10-5、10-6稀释液进行平板划线,每种稀释液都设置了3个培养皿。

从设计实验的角度看,还应设置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此对照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提能演练(1) 新人教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提能演练(1) 新人教版

课时提能演练(一)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鉴定该生物的分类,则以下何种特性与你的鉴定有关( )①核膜的有无②核糖体的有无③细胞壁的有无④膜上磷脂的有无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有关病毒的起源及与细胞的关系,目前最能被接受的是: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下列观点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细胞之后的是( )A.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DNA某些片段的碱基序列十分相似B.病毒化学组成简单,只有核酸和蛋白质分子C.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离开活细胞不能进行生命活动D.病毒是目前发现的最简单生物3.下列关于玉米、蓝藻和变形虫的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正确叙述是( )A.都能进行细胞分裂,都有细胞周期B.遗传物质都是DNA,细胞内都有转录和翻译过程C.细胞内都有核糖体,但都不含中心体D.三者的原生质层都有选择透过性,都能选择性地吸收和排出物质4. (预测题)图a、b、c分别是三种生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以上三种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B.a细胞有细胞壁,而b、c细胞没有该结构C.三种细胞中共同具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D.a、b细胞内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构成了生物膜系统5.(2012·亳州模拟)下列有关 5种生物之间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烟草花叶病毒②酵母菌③硝化细菌④蓝藻⑤烟草A.①和②都是原核生物B.①②③都有细胞结构,都是原核生物C.②③④⑤都具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D.③④⑤都是原核、自养生物6.(2012·滁州模拟)某生物细胞用纤维素酶处理后,发现外层结构无明显变化,且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该生物最可能是( )A.酵母菌B.硝化细菌C.蓝藻D.水稻7.观察水绵细胞时,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物像大小、细胞数目和视野亮度的变化是( )A.变大、变多、变亮B.变大、变少、变暗C.变小、变多、变亮D.变小、变多、变暗8.(易错题)对下列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叶绿体②染色体③核膜④核糖体⑤细胞壁⑥拟核A.菠菜和蓝藻体内都含有①③④⑤B.①~⑤在绿藻体内都存在C.除①②③外其他都在颤藻的体内存在D.大肠杆菌和蓝藻共有的是④⑤⑥9.(2012·宣城模拟)下列为①②③④四类生物的部分特征:①仅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②具有核糖体和叶绿素,但没有形成叶绿体③出现染色体和各种细胞器④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对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SARS病毒最可能属于①B.肯定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是②和④C.衣藻与洋葱根细胞都属于④D.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是③10.除病毒外,其他有机体都是以细胞为基本单位构成的。

2022届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选修1 第1讲 课时分层训练36 Word版含答案

2022届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选修1 第1讲 课时分层训练36 Word版含答案

课时分层训练(三十六)(建议用时:45分钟)A组基础达标1.(2021·辽宁东北育才中学第五次模拟)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果醋的历史源远流长。

请回答下列问题:(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

酵母菌是一类____________(呼吸类型)微生物。

(2)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

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葡萄酒时一般将温度把握在____________。

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_。

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____________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在____________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3)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分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

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看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

试验表明,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____________。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____________,再进一步转变为____________。

【解析】(1)制作果酒所用的酵母菌是一类兼性厌氧微生物,其无氧呼吸可产生酒精。

(2)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葡萄酒时一般将温度把握在18~25 ℃,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3)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对氧气的含量特殊敏感;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进一步转变为醋酸。

【答案】(1)兼性厌氧(2)18~25 ℃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色素缺氧、呈酸性(3)特殊敏感乙醛醋酸2.(2021·贵州3月份模拟)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葡萄醋能软化血管,适量饮用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一课时作业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一课时作业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一课时作业————————————————————————————————作者: ————————————————————————————————日期:ﻩ课时作业42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DNA和蛋白质技术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时间:2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有关花药离体培养,说法错误的是()A.对材料的选择最常用的方法是焙花青—铬矾法,这种方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B.材料消毒时需先用酒精浸泡,然后用氯化汞或次氯酸钙溶液浸泡,最后用无菌水冲洗C.接种花药后一段时间内不需要光照,但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光照D.若接种的花药长出愈伤组织或释放出胚状体后,要适时转换培养基,以便进一步分化成再生植株解析:确定花粉发育的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醋酸洋红法,有些植物细胞核不易着色时,需采用焙花青—铬矾法。

答案:A2.菊花的组织培养和月季的花药培养都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关于两者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有( )序号比较项目菊花的组织培养月季的花药培养①植物激素不必添加需要添加②染色体倍性的鉴定不需要需要③光照每日日光灯照射12小时最初不需要,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④形成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后不需更换培养基需要更换培养基A.①②③ﻩﻩB.②③④C.①②④ﻩﻩD.①②③④解析:菊花的组织培养用茎段来培养,比较容易,不必添加植物激素;在培养中不会发生染色体倍性的变化;需要每天日光灯照射12小时;形成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后不必更换培养基。

月季的离体培养需要添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等植物激素;在花药培养中,通过愈伤组织形成的植株会出现染色体倍性的变化,所以需要染色体倍性的鉴定;最初不需要光照,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光照;形成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后需要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进一步分化培养。

答案:D3.(2011·安徽皖南八校联考)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脱分化”过程是指( )A.已休眠的种子经过处理使种子尽快萌发的过程B.植物根尖、茎尖等处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产生新细胞后分化为各种组织C.愈伤组织细胞分化为根与芽的过程D.离体的植物组织、细胞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解析:脱分化指让已经分化的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转变成未分化细胞的过程。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阶段检测+课时检测 (全书完整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阶段检测+课时检测 (全书完整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阶段检测+课时检测汇总课时跟踪检测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满分50分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共24分)1.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 正确的操作是()A.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B.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C.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D.将发酵装置放在45 ℃处解析: 选B酵母菌发酵产生CO2, 故应适时排气. 酵母菌无氧发酵不需要氧气、光照.45 ℃温度太高, 不适合酵母菌的生存.2.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 正确的是()A.在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中, 应该一直保持厌氧环境B.当氧气、糖源充足时, 醋酸菌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C.由于酵母菌的繁殖能力很强, 不需对所用装置进行消毒处理D.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 而对醋酸菌的发酵影响不大解析: 选B果酒制备用的菌种是酵母菌, 属于兼性厌氧型细菌, 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温度一般控制在18~25 ℃. 果醋制备用的菌种是醋酸菌, 属于好氧型细菌, 发酵时需要持续通入空气, 温度应控制在30~35 ℃; 果酒和果醋制作时都要对制作工具进行消毒, 消除杂菌影响.3.红葡萄酒呈现红色的原因是()A.发酵过程中有红色物质生成B.发酵过程中, 某些产物与葡萄糖反应, 显示红色C.红色葡萄皮上的色素溶于酒精, 酒精浓度越高, 色素溶解量越大D.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遇指示剂变红色解析: 选C随发酵反应的进行, 酒精浓度越来越高, 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于发酵液中, 使酒呈红色.4.下列叙述能够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是()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②发酵瓶要清洗干净, 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③装入葡萄汁后, 封闭充气口④发酵装置的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A.①②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 选D榨汁机、发酵瓶都可能含有杂菌, 因此应清洗、消毒. 空气中含有杂菌, 因此排气口要通过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 以防止杂菌污染.5.某酒厂把糖化后的淀粉加入发酵罐中, 接种酵母菌后, 酒精产量明显减少, 检测原因是发酵罐密封不严, 该问题的结果可能是()A.酵母菌数量减少, 发酵不充分B.糖化淀粉消耗减少, 能量释放量减少C.该过程中有氧、无氧呼吸都被抑制, 有机物消耗量减少D.酵母菌数量、CO2释放量、产生的热量以及糖化后淀粉的消耗量都增加解析: 选D由于发酵罐密封不严, 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大量繁殖, 将大部分糖化淀粉彻底氧化分解为水和CO2, 释放大量热能, 有机物消耗增多.6.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 发酵条件的控制至关重要, 下列相关措施正确的是() A.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 造成无氧环境, 有利于发酵B.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 每隔12 h左右打开瓶盖一次, 放出CO2C.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 ℃, 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0 ℃D.在果醋发酵过程中, 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解析: 选D葡萄汁不能装满发酵瓶, 否则会导致发酵液溢出及发酵瓶的爆裂; 放出瓶中的CO2时不需要打开发酵瓶, 只需拧松瓶盖即可; 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8~25 ℃, 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35 ℃.7.如右图所示, 在一普通的锥形瓶中, 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则下列有关坐标中表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D.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 选B随着时间的推移, 酵母菌的数量先上升后达到稳定; 酵母菌的代谢由有氧呼吸转变为无氧呼吸, 从而使酒精的浓度增加, 葡萄糖浓度下降, 溶液pH因CO2的产生而降低.8.(2014·江苏)(多选)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发酵装置,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装置可阻止空气进入, 用于果酒发酵B.该装置便于果酒发酵中产生的气体排出C.去除弯管中的水, 该装置可满足果醋发酵时底层发酵液中大量醋酸菌的呼吸D.去除弯管中的水后, 该装置与巴斯德的鹅颈瓶作用相似解析: 选ABD该装置中注水的弯曲部分可阻止空气进入, 能用于果酒发酵; 果酒发酵产生的CO2可溶解在弯管的水中, 进一步通过水排出; 醋酸菌是好氧菌, 因没有通入无菌空气, 去除弯管中的水后也不能满足底层发酵液中醋酸菌的呼吸需求; 去除弯管中的水后, 该装置的弯管部分也能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 与巴斯德的鹅颈瓶作用类似.二、非选择题(共26分)9.(12分)下图简单表示了葡萄酒的酿制过程, 请据图分析:(1)葡萄酒的酿制原理是先通气进行________, 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 然后再________获得葡萄酒.(2)随着发酵程度的加深, 液体密度会逐渐变小(可用密度计测量),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甲中进行搅拌是为了增加溶氧量B.在甲中, 酵母菌的能量来源将全部消耗C.甲与乙放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D.揭开丙容器的盖子, 可能会有醋酸产生(4)如果用葡萄酒来制葡萄醋, 请写出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范围是________ ℃.解析: 果酒酿制的原理是先通气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以使酵母菌繁殖, 增加酵母菌的数量. 然后再密封发酵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随着发酵程度加深, 糖被消耗, 酒精含量增加, 酒精的密度比糖水低, 液体密度会逐渐降低. 在通气使酵母菌大量繁殖时, 酵母菌的能量主要来自于葡萄糖, 不可能被全部消耗, 否则缺少原料, 酵母菌不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当氧气充足, 糖源不足时, 葡萄酒可转化为葡萄醋. 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范围是30~35 ℃.答案: (1)有氧呼吸密封(2)发酵时糖被消耗, 产生酒精和CO2, 酒精的密度比糖水低(3)B(4)C 2H 5OH +O 2――→酶CH 3COOH +H 2O 30~3510.(14分)某新能源研究兴趣小组尝试用木薯块根的淀粉制备燃料酒精. 他们用酶将木薯淀粉降解成单糖. 查阅资料后, 安装的酒精发酵装置、采用的发酵条件如下图.(1)向发酵瓶中加入5 g 酵母菌开始试验, 发酵初期, 通气阀①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 并在A 通气口处打气, 以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 通气阀②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 但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3天, 取出少量发酵液, 滴加含有________的浓硫酸溶液来检测酒精.(3)检测后发现, 尽管酵母菌菌种合适、淀粉酶解物充足、操作正确、发酵温度和pH 适宜, 但酒精含量(+)比预期低, 他们展开了讨论, 认为还有其他影响因素,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设计试验对此因素进行探究并预测实验结果(用表格形式呈现; 用“+”表示酒精量, 最高含量为“+++++”).(4)请对预测的结果进行分析, 并得出结论.解析: (1)如图所示, 通气阀1为进气口, 通入氧气有利于酵母菌的大量繁殖, 通气阀2为出气口, 排除二氧化碳有利于维持溶液的pH 的稳定. (2)检测酒精依据的原理是酒精能使酸化的重铬酸钾溶液变成灰绿色. (3)溶液的量固定, 随着无氧呼吸的进行, 酒精浓度增大, 酵母菌无氧呼吸受阻, 产生酒精量减少.答案: (1)提供氧气使酵母菌大量繁殖 排出产生的二氧化碳以维持溶液pH 稳定 (2)重铬酸钾(3)随着酒精浓度增大, 酵母菌无氧呼吸受阻产生酒精量减少实验设计: ①取五只锥形瓶, 标号为1、2、3、4、5, 分别加入等量的酵母粉、葡萄糖培养液和缓冲液.②向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蒸馏水进行稀释. 各加入0 mL 、20 mL 、40 mL 、60 mL 、80 mL 的水, 密封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相同的时间.③一段时间后测定溶液中酒精的量. 结果如下表:编号 1 2 3 4 5酒精量+++++++++++++++(4)的无氧呼吸的进行. 注: (3)(4)小题其他答案合理也可.课时跟踪检测二腐乳的制作(满分50分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共24分)1.下列关于毛霉的叙述, 错误的是()A.毛霉是一类有细胞壁但没有成形细胞核的生物B.毛霉属于异养生物, 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C.毛霉的菌丝有直立菌丝和匍匐菌丝D.豆腐上长出的白毛主要是毛霉的直立菌丝解析: 选A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 其菌丝有直立菌丝和匍匐菌丝之分.2.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 普通的豆腐转变成我们爱吃的腐乳, 其中起主要作用的酶是()A.淀粉酶、蛋白酶B.淀粉酶、脂肪酶C.蛋白酶、果胶酶D.蛋白酶、脂肪酶解析: 选D腐乳制作过程中, 利用了多种微生物产生的多种酶的作用将豆腐中的营养物质转化成小分子有机物, 使腐乳具有一定的风味. 由于豆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肪, 因此起主要作用的酶是蛋白酶和脂肪酶.3.下列有关腐乳制作的叙述, 正确的是()A.参与腐乳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青霉、曲霉和毛霉B.在温度较高的夏季制作腐乳可大大缩短制作时间C.在腐乳发酵的全过程中必须保持毛霉的活性D.制作成功的腐乳色泽基本一致、味道鲜美、咸淡适口、无异味解析: 选D腐乳发酵所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 腐乳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是15~18 ℃; 让毛霉在豆腐上生长时需要保持活性, 而腌制过程中毛霉失去活性; 制作成功的腐乳色泽一致, 味道鲜美.4.在腐乳发酵过程中具有防腐杀菌作用的是()①花椒②食盐③酒④茴香⑤红曲霉红素A.①②⑤B.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解析: 选D腐乳制作过程需要多种防腐杀菌的物质, 多采用天然食品添加剂, 如香辛料、料酒等, 而不用抗生素类.5.下列对腐乳实验操作过程的叙述, 错误的是()A.卤汤中并非香辛料越多, 豆腐的口味越好B.豆腐块分层摆放, 逐层加盐, 层数加高盐量不变C.卤汤中的酒量应控制在12%左右D.腌制腐乳的玻璃瓶冲洗后要用沸水消毒, 装瓶后密封, 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解析: 选B在做腐乳时, 豆腐块分层摆放, 逐层加盐, 层数增高, 盐量增加, 因为越接近瓶口, 感染杂菌的可能性越大, 在接近瓶口的表面需要将盐铺厚一些, 以有效防止杂菌的污染.6.吃腐乳时, 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 它是由什么形成的()A.腐乳外层蛋白质凝固形成B.细菌繁殖形成C.人工加配料形成D.霉菌菌丝繁殖于表面而形成解析: 选D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 毛霉生长繁殖于腐乳表面, 形成大量的菌丝, 便形成一层柔韧而致密的菌膜, 对人体无害, 同时可以防止腐乳变质.7.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 不需要严格杀菌的步骤是()①让豆腐长出毛霉②加盐腌制③加卤汤装瓶④密封腌制A.①②D.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 选A让豆腐长出毛霉是利用空气中的菌种, 无需消毒灭菌; 加盐腌制, 豆腐和盐的质量分数之比约为5∶1, 在此条件下, 微生物难以生存. 但在加卤汤装瓶的后期制作中需无菌操作, 长期密封腌制一般为3~6个月.8.下面为腐乳制作过程的流程图, 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毛霉为好氧型真菌, 为避免其无氧呼吸, 码放豆腐时要留出一定缝隙B.加盐腌制的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之变硬, 同时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C.加卤汤、密制腌制中, 毛霉不断增殖, 并产生大量的酶, 分解蛋白质D.密封瓶口时, 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 以防止瓶口污染解析: 选C从图示可以看出, 毛霉在加盐腌制前就已长成, 加卤汤、密封腌制中, 毛霉不再增殖.二、非选择题(共26分)9.(12分)腐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 下面是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1)腐乳制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传统的腐乳制作过程中, 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________________; 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 将优良的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 这样可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 卤汤中的酒可以选用料酒、黄酒、米酒、高粱酒等, 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加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装瓶时, 操作要迅速小心. 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 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 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2)空气中的毛霉孢子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 保证产品的质量(3)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4)瓶口被污染10.(14分)请完成制作腐乳实验的相关内容:(1)目的要求:①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 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②在实践中摸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步骤:①将豆腐切成3 cm×3 cm×1 cm的若干块. 所用豆腐的含水量为70%左右,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将豆腐块平放在铺有干粽叶的盘内, 粽叶可以提供菌种. 每块豆腐等距离排放, 周围留有一定的空隙. 豆腐上面再铺上干净的粽叶. 气候干燥时, 将平盘用保鲜膜包裹, 但不要封严,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将平盘放入温度保持在15~18 ℃的地方. 毛霉逐渐生长, 大约5 d后豆腐表面丛生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当毛霉生长旺盛并呈淡黄色时, 应去除包裹平盘的保鲜膜以及铺在上面的粽叶, 目的是______________, 这一过程一般持续36 h以上.⑤当豆腐凉透后, 将豆腐间连接在一起的菌丝拉断, 并整齐排列在容器内, 准备腌制.⑥长满毛霉的豆腐块(以下称毛坯)与盐的质量分数比为5∶1. 将培养毛坯时靠近平盘没长直立菌丝的一面统一朝向玻璃瓶边, 将毛坯分层摆放在容器中. 分层加盐, 并随层数加高而增加盐量, 在瓶口表面铺盐厚些,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腌制约8 d成咸坯.⑦将黄酒、米酒和糖, 按口味不同而配以各种香辛料(如胡椒、花椒、八角、茴香、桂皮、姜、辣椒等)混合制成卤汤.⑧将广口玻璃瓶刷干净后, 高压蒸汽灭菌30 min,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腐乳咸坯摆入瓶中, 加入卤汤和辅料后, 将瓶口用酒精灯加热灭菌, 用胶条密封. 在常温情况下, 一般6个月可以成熟.解析: 本题考查腐乳的制作原理, 完成腐乳制作并探究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腐乳制作中既要保证毛霉等正常生长繁殖, 又要防止杂菌污染.答案: (1)②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2)①水分过多腐乳不易成形, 且透气性差, 影响毛霉的生长繁殖②毛霉为需氧型生物, 封严不利于其生长③直立菌丝④使豆腐块的水分和热量迅速散失, 同时散去霉味⑥防止杂菌从瓶口进入⑧彻底杀灭杂菌课时跟踪检测三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满分50分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共24分)1.下列有关乳酸菌代谢的叙述, 正确的是()A.乳酸菌没有细胞器, 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乳酸菌的蛋白质合成在自身的核糖体上进行C.乳酸菌的代谢终产物也是CO2和H2OD.乳酸菌的细胞壁与植物细胞壁的组成相同解析: 选B乳酸菌为原核生物, 其细胞内除核糖体外不具有其他细胞器, 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但蛋白质的合成可在自身的核糖体上进行, 其代谢的终产物为乳酸. 乳酸菌的细胞壁的组成是蛋白质和糖类, 而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2.下列有关泡菜发酵过程的叙述, 正确的是()A.发酵时间越长, 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B.发酵过程中只有乳酸菌的发酵起作用C.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可分解蛋白质和果胶D.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解析: 选D泡菜制作发酵过程中, 亚硝酸盐的含量会先增加后下降; 发酵过程主要为乳酸菌的作用, 还有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酵母菌有改善产品风味的作用; 发酵中的乳酸菌不分解蛋白质和果胶, 保持蔬菜脆嫩而不软化腐败; 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 以保持坛内无氧状态.3.有关膳食中的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膳食中的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会随尿液全部排出B.亚硝酸盐在人体内积累有致癌作用C.亚硝酸盐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转变成致癌物质D.亚硝酸盐毒性很大, 食入微量即可致死解析: 选C研究表明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某一数值时会引起中毒. 亚硝酸盐本身无致癌作用, 在特定条件下转变成的亚硝胺有致癌作用.4.某人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 因操作不当导致泡菜腐烂. 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①罐口密闭缺氧, 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②罐口封闭不严, 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③罐口封闭不严, 氧气抑制了其他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④罐口封闭不严, 促进了需氧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 选B制作泡菜要注意坛口的密封, 封闭不严, 氧气进入会抑制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也会导致需氧腐生菌的生长, 使泡菜腐烂.5.下列关于腐乳、泡菜制作的描述, 错误的是()A.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B.密封瓶口前最好将瓶口通过火焰以防杂菌污染C.制作泡菜时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5∶1的比例配制盐水D.制作泡菜时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要注满水, 以保证坛内的无氧环境解析: 选C制作泡菜时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 若食盐量不足, 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6.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原理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A.亚硝酸盐经一定方式显色反应后, 呈玫瑰红色B.显色反应后亚硝酸盐的理化性质没有发生改变C.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显色深浅不同D.样品液显色后, 通过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比色后, 可大致估算出样品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解析: 选B亚硝酸盐测定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 亚硝酸盐与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 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反应生成玫瑰红色物质, 因此显色反应后, 亚硝酸盐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 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显色深浅不同, 因此可大致估算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7.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实验操作的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A.泡菜制作需要配制盐水, 其中盐与水的质量比为4∶1B.在盐酸酸化条件下, 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染料C.制备样品处理液, 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除去色素等杂质, 得到澄清溶液D.泡菜腌制时间长短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 但温度和食盐的用量不影响其含量解析: 选C泡菜制作中盐与水比例为1∶4; 在酸化条件下, 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 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泡菜腌制时温度和食盐用量影响亚硝酸盐含量.8.家庭制作泡菜并无刻意的灭菌环节, 在发酵过程中, 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当环境中的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 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繁殖. 下面对这些现象的描述, 不.正确的是()A.在发酵初期, 泡菜坛内微生物的种内关系主要表现为种内互助B.在发酵初期, 泡菜坛内密闭的发酵环境使乳酸菌在种间斗争中占据优势C.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 由于乳酸量的积累, 种内斗争趋于激烈D.发酵后期, 泡菜坛内各种微生物的数量相等解析: 选D在发酵初期, 营养物质较丰富, 乳酸菌的数目增加较快, 种内关系主要表现为种内互助; 另外, 初期密闭的发酵环境使乳酸菌在种间斗争中占据优势. 在发酵过程中, 随着营养物质的消耗, 次级代谢产物的积累, 种内斗争趋于激烈. 发酵后期占优势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二、非选择题(共26分)9.(12分)以下是有关泡菜发酵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请回答:(1)蔬菜刚入坛时, 其表面带有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 其中的酵母菌最初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_, 请写出相关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发酵初期会有气泡从坛沿水槽内的水中间歇性溢出, 试说明这些气泡的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到发酵中期, 无氧状态形成, 乳酸菌开始活跃, 并产生大量乳酸, 使乳酸积累量达到0.6%~0.8%, pH为 3.5~3.8, 试分析此时坛内其他微生物的活动情况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发酵后期, 乳酸含量继续增加, 当达到1.2%以上时, 发酵速度逐渐变缓甚至停止, 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在坐标图中画出该过程中乳酸菌、乳酸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解析: 在泡菜发酵过程初期, 由于发酵坛内有少量氧气, 所以酵母菌会进行有氧呼吸, 并产生CO2, 随着氧气耗尽, 开始进行无氧呼吸, 该过程也会产生CO2, 且此时产生的气体会增大坛内气压, 使产生的气体和剩余空气从坛沿水槽内溢出. 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 乳酸不断积累, 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甚至杀死微生物. 到发酵后期, 乳酸含量过高, pH 过低会抑制乳酸菌的生长. 在整个过程中, 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是先升高后降低.答案: (1)有氧呼吸 C 6H 12O 6+6O 2――→酶6CO 2+6H 2O +能量(2)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剩余空气(3)其他微生物活动减慢甚至停止, 因为pH 不适宜(4)pH 过低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5)如下图:10.(14分)某同学在泡菜腌制过程中每3~4 d 测一次亚硝酸盐的含量, 其结果如下表: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mg/kg)坛号亚硝酸盐含量腌制天数1号坛 2号坛 3号坛 封坛前0.15 0.15 0.15 4 d0.60 0.20 0.80 7 d0.20 0.10 0.60 10 d0.10 0.05 0.20 14 d 0.10 0.05 0.20(1)____________.(2)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的正确描述是( )A .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B .重氮化→酸化→比色→显色C .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D .酸化→重氮化→比色→显色(3)在下图中绘出1号坛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图.(4)结合曲线和表中数据分析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原因.(5)三个泡菜坛亚硝酸盐含量为何有差别? 原因何在? 在泡菜腌制过程中应如何减少亚硝酸盐的含量?解析: 本实验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 发生重氮化反应后才能与显色剂发生反应, 然后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进行比较, 估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 此外, 解答本题时应注意分析各种数据的变化趋势, 而不是着眼于某一个具体数值. 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与腌制泡菜中的杂菌数量有密切的关系, 杂菌越多, 亚硝酸盐含量越高.答案: (1)比色法(2)C(3)如下图所示:(4)由于泡菜在开始腌制时, 坛内环境有利于杂种细菌的繁殖(包括一些硝酸盐还原菌), 这些细菌可以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但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 乳酸菌也大量繁殖, 对硝酸盐还原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使其生长繁殖受到影响, 造成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又有所下降.(5)三个泡菜坛中亚硝酸盐含量: 2号坛最少, 最多的为3号坛. 3号坛亚硝酸盐含量多的原因可能是泡菜腌制的过程中被污染. 在泡菜腌制过程中应注意腌制时间, 控制好温度和食盐用量.课时跟踪检测四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满分50分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共24分)1.下列关于平菇培养的操作程序, 正确的是()A.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接种, 高压蒸汽灭菌, 培养B.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高压蒸汽灭菌, 接种, 培养C.配制棉子壳培养基, 接种, 高压蒸汽灭菌, 培养D.配制棉子壳培养基, 高压蒸汽灭菌, 接种, 培养解析: 选D培养平菇常用的培养基有棉子壳、花生饼、玉米芯等, 具体的操作程序是: 配制培养基, 高压蒸汽灭菌, 接种, 培养.2.下列有关一种以CO2为唯一碳源的自养微生物营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氮源物质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B.碳源物质也是该微生物的能源物质C.无机盐是该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D.水是该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一。

高考生物总复习 阶段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1

高考生物总复习 阶段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1

阶段综合检测(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答案:B3.月季的花药培养过程的难点之一是材料的选择,下列有关材料选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从花药来看,应当选择盛花期的花药B.从花粉来看,应当选择小孢子四分体期的花粉C.从花蕾来看,应当选择略微开放的花蕾D.从检测花粉的实验方法看,应该用显微镜观察已染色的花粉样品临时装片解析:本题考查了花药培养中有关材料的选取方法。

从花药来看,应当选择初花期的花药;从花粉来看,应当选择单核期的花粉;从花蕾来看,应当选择完全未开放的花蕾。

用已染色的花粉样品作临时装片,才能观察到细胞核的位置,以确定花粉发育的时期。

答案:D4.下列各项中,属于提取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的实验流程中共有的操作是( ) A.压榨B.分液C.蒸馏D.萃取解析:提取玫瑰精油是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橘皮精油采用压榨法,但二者得到的最初产物均为油水混合物,需用分液漏斗分液。

在实验流程中,二者均未用到萃取这一操作,因此选B。

答案:B答案:A8.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纯化微生物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都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B.平板划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C.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倒入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D.都会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解析:平板划线法不需要进行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滴加到固体培养基的表面。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

答案:D9.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

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

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pH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果醋的制作是利用醋酸菌将葡萄糖或乙醇生成醋酸的原理进行的。

本题中的醋酸菌利用的原料是发酵初期产生的酒精,故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一直降低,如曲线②所示。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限时规范特训 专题1 新人教版选修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限时规范特训 专题1 新人教版选修1

选修1 专题1(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生产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D.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减少盐量答案:C解析: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含有线粒体;醋酸菌是原核生物,无线粒体;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为18~25 ℃左右,而醋酸发酵温度为30~35 ℃,且醋酸菌是需氧型,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还需充足的氧气;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生产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因为豆腐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为防止杂菌污染,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应增加盐量。

2.果酒变酸、酸奶的制作、腐乳外部致密的一层“皮”,与其相关的微生物分别是( ) A.醋酸菌、乳酸菌、毛霉B.乳酸菌、毛霉、醋酸菌C.醋酸菌、酵母菌、毛霉D.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答案:A解析:果酒变酸是由于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的原因;酸奶的制作是通过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来完成的;腐乳外部致密的一层“皮”是毛霉生长所形成的菌丝,经腌制之后形成的。

3.下列关于果醋制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制作果醋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通入氧气B.醋酸菌是一种嗜温菌,对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50 ℃左右C.醋酸菌能将果酒变成果醋D.当氧气、糖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答案:B解析:醋酸菌是好氧菌,所以在发酵过程中需要适时通入氧气;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当氧气、糖都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4.下列关于果酒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应先除去葡萄枝梗,然后反复冲洗,直至彻底干净B.应控制发酵温度维持在20 ℃左右,变化不能太大C.发酵过程中应该不断从充气孔进行通气,以维持发酵的需氧环境D.酵母菌存在广泛、生命力强,因此果酒制作时不需对所用器具消毒灭菌答案:B解析:在精选葡萄后应先冲洗1~2次,然后除去枝梗,原因是要除去污垢,但不能洗去附着在表面的酵母菌,先去枝梗会造成汁液流失和污染;酒精发酵过程是一个厌氧过程;在有氧的条件下,醋酸菌可将酒精氧化为乙醛,进而氧化为乙酸;在酒精发酵时,一定要对器具消毒,以免杂菌污染和危害酵母菌的作用,影响酒的品质;酵母菌发酵的适宜温度是18 ℃~25 ℃。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修1课时练1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修1课时练1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修1课时练1一、基础知识回顾本课时练习是针对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修1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回顾和巩固。

在进行本练习之前,请确保你已经掌握了以下知识点:1.遗传基础知识: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现型、染色体等概念。

2.遗传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包括自由组合法则、同等基因互相竞争、分离分子等基本原理。

3.遗传的分子机制:DNA、RNA、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DNA的复制、转录、翻译等过程。

4.遗传多样性:突变、重组、交叉互换等机制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5.环境对基因表达的影响:环境因子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如温度、光照等。

如果你对以上知识点不够熟悉,建议先复习相关内容后再进行本次练习。

二、选择题练习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染色体是DNA和蛋白质的复合体。

B. 一个基因可能有多个等位基因。

C. 自由组合法则指的是两对等位基因在配子中的自由组合。

D. 遗传变异只有通过基因突变才能发生。

你的回答:A正确答案:B解析:染色体是DNA和蛋白质的复合体,答案A是正确的。

一个基因可能有多个等位基因,答案B也是正确的。

自由组合法则指的是同一染色体上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在配子中的自由组合,而不是答案C所描述的情况。

遗传变异不仅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发生,还可以通过DNA重组、交叉互换等机制产生,因此答案D是错误的。

2.以下哪项不属于DNA分子的结构特点?A. 双链结构B. 单链结构C. 螺旋结构D. 含有碱基对你的回答:B正确答案:B解析:DNA分子是由两条互补的单链组成的双链结构,答案A是正确的。

DNA分子的双链结构呈螺旋状,答案C也是正确的。

DNA分子中的碱基通过氢键相互连接形成碱基对,答案D也是正确的。

因此,答案B是错误的。

3.在某个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中,A和a、B和b之间的基因是独立遗传的。

这个个体的配子中,可能有的基因型是:A. ABB. AaBbC. AbD. aa你的回答:B正确答案:A、B、C、D都可能解析:根据题干中描述的基因独立遗传,不同基因对之间的相互组合是独立的。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生物技术实践1课时规范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生物技术实践1课时规范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201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技术实践1课时规范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1.(2013·江苏百校联考)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但代谢类型相同B.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C.变酸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的菌落D.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解析:果酒的制作菌种是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制作果醋的醋酸杆菌是好氧菌。

答案:A2.下图中甲是果醋发酵装置,乙是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的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没有气泡产生B.中期可以闻到酒香,说明进行了酒精发酵C.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通气并保持原有温度D.图乙中能正确表示pH变化的曲线是③解析:发酵初期不通气,酵母菌无氧呼吸仍能产生二氧化碳,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接种醋酸菌,应适当通气并提高培养温度。

产生醋酸使pH下降,图乙中能正确表示pH变化的曲线是④答案:B3.腐乳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经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青霉、酵母、曲霉和毛霉等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但主要是毛霉的作用B.腐乳制作过程中可将蛋白质、脂肪水解为多肽和氨基酸C.现代工厂化生产腐乳的菌种需专门接种D.卤汤中一般加入12%的酒,作用很关键解析:古代人民制作腐乳利用的是自然菌种,所以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可将蛋白质水解成多肽和氨基酸,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优质菌种、无杂菌污染的培养制作,可大幅度提高腐乳的质量。

加入12%的酒既可以杀菌,又增加了腐乳的风味。

答案:B4.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D.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减少盐量解析:参与果酒发酵的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线粒体;参与果醋发酵的醋酸菌是原核生物,无线粒体。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达标测试提素能课时考点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达标测试提素能课时考点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1

【优化探究】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达标测试提素能课时考点训练新人教版选修1本卷共8小题,满分100分1.(12分)(2014年河南开封模拟)葡萄发酵可产生果酒、果醋,请利用相关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④过程需要________________等适宜条件。

(2)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生产果酒,如图所示。

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

据图分析,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发酵结束后,检验发酵过程中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_。

(3)如图是采用纯化酵母菌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

判断图A所用接种方法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图中用曲线表示正常果酒发酵阶段酵母菌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情况。

解析:(1)④过程为制作果醋的阶段,用到的醋酸菌为好氧型细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35 ℃。

(2)酵母菌无氧呼吸可以产生酒精和CO2,是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微生物。

酵母菌只有在无氧条件下,才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甲装置的充气口始终开放,不能创造瓶内无氧环境,不能用来生产果酒;在有氧条件下,醋酸菌可以利用葡萄糖产生醋酸。

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导致装置中气压升高,要定期打开排气管进行放气,丙装置瓶中发酵液过多,淹没了排气管在瓶内的管口,不利于放气,同时导致瓶内氧气过少,不利于发酵前期酵母菌的大量繁殖。

(3)根据菌落特点可以直接判断出接种方法,详解见答案。

(5)在有氧气的环境中,酵母菌大量增殖;在无氧环境中,酵母菌不能增殖。

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 DNA和蛋白质技术限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新人教版高三选修1生物试题

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 DNA和蛋白质技术限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新人教版高三选修1生物试题

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学案41 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运用一、单项选择题1.一般情况下,完成下列哪项实验不需要用到氯化钠溶液( )A.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核酸的分布B.观察藓类叶片中的叶绿体C.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正常形态D.对鸡血细胞中DNA粗提取答案:B2.下列关于PCR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复制B.是一酶促反应,需耐高温的解旋酶加DNA聚合酶C.一个DNA片段经PCR扩增,可以形成2n个DNA片段(n代表循环次数) D.PCR利用了DNA的热变性来控制DNA的解聚与结合解析:在PCR技术中,DNA双链解开不是利用解旋酶,而是利用高温,B错误。

答案:B3.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长素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高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B.电泳法分离各种分子的原理是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分子大小不同C.制作果酒的整个过程中时应避免通人空气以提高生产速度D.参与果酒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均含有多种细胞器解析:生长素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A错误。

电泳法分离各种分子是依据各分子具有不同的带电性质和分子大小来进行的,B正确。

制作果酒开始时可以通入空气使酵母菌大量繁殖,然后再密闭发酵生成酒精,C错误。

参与果醋发酵的微生物是醋酸杆菌,为原核生物,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答案:B4.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由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及适温延伸等几步反应组成一个周期,循环进行,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扩增,其简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PCR技术叙述不正确的是( )A.PCR技术是在实验室中以少量DNA制备大量DNA的技术B.反应中新合成的DNA又可以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C.PCR技术中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指数方式扩增D.应用PCR技术与探针杂交技术可以检测基因突变解析:在PCR技术中,产物为DNA分子,故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而不是核糖核苷酸,C错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讲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时达标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讲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时达标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时达标检测新人教版选修1[课时达标检测](限时30分钟满分60分)非选择题(共60分)1.(15分)下面是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所用的培养基,据表回答下列问题:(1)该培养基中含有的最主要碳源是________。

(2)该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划分,属于________ 培养基。

(3)在该培养基中,可以通过检测pH的变化来判断尿素是否被分解,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用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若尿素被分解,则培养基变成________色。

(4)如果将此培养基改为用来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培养基,则主要提供碳元素的物质应改为________。

解析:培养基中葡萄糖、尿素和琼脂都含有碳元素,其中葡萄糖是最主要的碳源,尿素主要提供氮元素,琼脂是凝固剂。

由于琼脂的存在,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尿素分解会产生氨,氨能使酚红指示剂变红色,据此可以推测培养基中的尿素是否被分解。

若该培养基改为用来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培养基,纤维素应作为唯一碳源,因为只有这样才具有选择作用。

答案:(1)葡萄糖(2)固体(3)微生物产生的脲酶能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pH升高酚红指示剂红 (4)纤维素2.(15分)某学校打算开辟一块食用菌栽培基地,以丰富学生的劳动技术课内容。

首先对食用菌实验室进行清扫和消毒处理,准备食用菌栽培所需的各种原料和用具,然后从菌种站购来各种食用菌菌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买回来的菌种进行扩大培养,首先制备试管培养基,写出制备固体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所需的原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提供氮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碳源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生物技术实践4—6课时规范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202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生物技术实践4—6课时规范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202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技术实践4—6课时规范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1.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包括①培养基配制②外植体选取③激素的运用④消毒⑤温度、L氯化钠溶液B.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溶液C.2 mL蒸馏水D.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柠檬酸钠溶液解析:柠檬酸钠是血液抗凝剂。

答案:D7.下图表示菊花的嫩枝和月季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含有全部营养成分的试管中进行培养的过程,请回答:1对菊花来说,要选择生长旺盛的嫩枝来进行组织培养,其原因是___________;对月季来说,适宜花粉培养的时期是________。

为确定花粉是否处于该时期,最常用的镜检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种植物组织培养在进行接种时应注意________填序号。

①接种室要消毒②只要戴口罩,操作时便可说话③外植体可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浸泡大约30 ,立即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后,再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汞溶液消毒,取出后再用无菌水冲洗干净④接种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⑤接种完毕应立即盖好瓶盖3月季的花药培养与菊花的嫩枝组织培养不同,从花粉植株产生的途径来说,除图中所示外,还有一种是花粉通过________阶段发育而来,这两种途径的差别主要取决于________。

解析: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取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因为其分裂能力强;被子植物花粉发育要经历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和双核期等阶段,其中单核期是绝大多数植物花药离体培养的适宜时期。

花药离体培养中常用的镜检方法为醋酸洋红法。

组织培养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因为一旦出现微生物污染,就会导致实验失败。

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花粉通过胚状体阶段发育为植株,另一种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愈伤组织,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

答案:1生长旺盛的嫩枝生理状况好,容易诱导脱分化和再分化单核期醋酸洋红法2①③④⑤3胚状体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8.在进行DNA亲子鉴定时,需大量的DNA。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限时规范特训 专题2 新人教版选修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限时规范特训 专题2 新人教版选修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限时规范特训专题2 新人教版选修1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时()①可以用相同的培养基②都需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③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④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都使用固体培养基,故①正确;平板划线法采用接种针进行操作,而稀释涂布平板法采用涂布器进行操作,故②错误;纯化时,要进行无菌操作,需要在火焰旁接种,避免空气中的微生物混入培养基,故③正确;平板划线法一般用于分离而不是计数,故④错误。

2、下列有关培养基和菌种鉴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是固体培养基B、可利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的特征来判断和鉴别细菌的类型C、利用刚果红培养基上是否形成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D、在无氮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鉴定尿素分解菌答案:D 解析:在只含有尿素作为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鉴定尿素分解菌。

3、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培养基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不需加工的培养基B、接种前需对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等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C、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过程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D、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和碳源答案:C解析:天然培养基是成分不明确的培养基,并不是不需加工配制的培养基;实验者的双手需进行消毒处理;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唯一氮源而不是唯一的碳源。

4、下列对灭菌和消毒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B、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完全相同的C、接种环用灼烧法灭菌D、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法、干热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答案:B解析:消毒是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灭菌则是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探究】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达标测试提素能课时考点训练新人教版选修1本卷共8小题,满分100分1.(12分)(2014年河南开封模拟)葡萄发酵可产生果酒、果醋,请利用相关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④过程需要________________等适宜条件。

(2)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生产果酒,如图所示。

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

据图分析,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发酵结束后,检验发酵过程中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_。

(3)如图是采用纯化酵母菌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

判断图A所用接种方法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图中用曲线表示正常果酒发酵阶段酵母菌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情况。

解析:(1)④过程为制作果醋的阶段,用到的醋酸菌为好氧型细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35 ℃。

(2)酵母菌无氧呼吸可以产生酒精和CO2,是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微生物。

酵母菌只有在无氧条件下,才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甲装置的充气口始终开放,不能创造瓶内无氧环境,不能用来生产果酒;在有氧条件下,醋酸菌可以利用葡萄糖产生醋酸。

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导致装置中气压升高,要定期打开排气管进行放气,丙装置瓶中发酵液过多,淹没了排气管在瓶内的管口,不利于放气,同时导致瓶内氧气过少,不利于发酵前期酵母菌的大量繁殖。

(3)根据菌落特点可以直接判断出接种方法,详解见答案。

(5)在有氧气的环境中,酵母菌大量增殖;在无氧环境中,酵母菌不能增殖。

答案:(1)氧气、30~35 ℃(2)甲、丙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3)稀释涂布平板法形成的菌落分布较均匀平板划线法(4)如图。

若密封培养后期曲线有下降趋势也给分2.(16分)(2012年高考江苏卷)某研究组对籼稻开展了组织培养及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2,4­D常用于籼稻愈伤组织的诱导,对形态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为促进愈伤组织再分化,在配制分化培养基时需________(填“升高”、“保持”或“降低”)2,4­D的浓度。

(2)当籼稻愈伤组织在只含有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上培养时,出现具有分生能力的绿色芽点,但不能继续出芽,通常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以促进幼苗形成。

(3)研究中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填下列序号)。

①绿色芽点细胞排列松散②刚融合的籼稻和稗草杂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③胚状体细胞中有叶绿体④分化的愈伤组织内各细胞的形态大小一致(4)经组织培养筛选获得的籼稻叶绿素突变体,其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显著大于对照,叶绿素总量不变。

某同学用________(填序号:①绿色;②红色;③蓝紫色;④黄色)光照射突变体和对照叶片,检测到两者光合放氧速率差异不大。

若取等量色素提取液进行层析,会发现突变体第________条色素带(自上而下)窄于对照组。

(5)胚乳(3n)由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受精发育而成。

若用籼稻种子的胚乳诱导愈伤组织,培育三倍体,需适时剔除胚,以免胚的存在影响愈伤组织细胞的________,还可避免再生苗中混有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

(1)因2,4­D能抑制形态的发生,所以在促进愈伤组织再分化时,分化培养基中应降低2,4­D的浓度。

(2)添加适量的生长素利于愈伤组织再分化出芽,促进幼苗的形成。

(3)有分生能力的绿色芽点细胞排列紧密;刚融合的籼稻和稗草杂交细胞还没有再生细胞壁,不能发生质壁分离;愈伤组织由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构成,其内的细胞形态大小不一致;因胚状体细胞中有具有分生能力的绿色芽点,用显微镜可观察到胚状体细胞中有叶绿体。

(4)因籼稻叶绿素突变体中叶绿素a与叶绿素b 的比值增大而叶绿素总量不变,所以突变体中叶绿素a增加,叶绿素b减少,则自上而下第4条色素带变窄;因叶绿素a、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对绿光和黄光吸收较少,所以用绿光和黄光照射突变体和对照叶片,检测到两者放氧速率差别不大。

(5)胚由二倍体细胞组成,在培育三倍体时,需要剔除种子中的胚,以免胚的存在影响愈伤组织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还可避免出现二倍体幼苗。

答案:(1)降低(2)适量的生长素(3)③(4)①④ 4(5)增殖与分化二倍体幼苗3.(16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无菌技术主要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

常用的灭菌方法有________灭菌、干热灭菌和________灭菌。

(2)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土壤中微生物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①土壤取样②称取10 g土壤加入盛有90 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制备土壤提取液③吸取0.1 mL溶液进行平板涂布④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106、107稀释度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3)利用酵母菌将葡萄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__色。

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的提高,发酵液逐渐呈现深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野生酵母菌群中分离纯化酵母菌,最常使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酵母菌适合生活在偏酸性环境,而放线菌则适合生活在偏碱性环境中,分离二者所用的培养基称为________。

(5)在腐乳制作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腐乳的制作是多种微生物的________作用,微生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腐乳制作过程中影响其风味和品质的因素有哪些( )①盐的用量②酒的种类和用量③发酵温度④发酵时间⑤辛香料的用量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C.①②⑤ D.③④解析:酒精可使蛋白质变性而使细胞死亡。

在发酵过程中,随酒精浓度增大,死亡的葡萄皮细胞中的色素从细胞中释放出来,使发酵液颜色出现深红色。

常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从野生种群中分离纯化酵母菌。

在腐乳制作过程中,有许多微生物参与,其作用是产生水解酶,将蛋白质、脂肪水解得到小分子营养物质。

毛霉是在腐乳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

答案:(1)灼烧高压蒸汽(2)C(3)灰绿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4)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选择培养基(5)毛霉协同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6)A 4.(12分)(2014年崇文模拟)请回答下列与大肠杆菌有关的问题:(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大肠杆菌属于________;它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_。

(2)下表是某公司研发的一种培养大肠杆菌菌群的培养基配方。

________。

(3)培养大肠杆菌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________。

为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_______。

(4)现有一升水样,用无菌吸管吸取1 mL水样至盛有9 mL无菌水的试管中,依次稀释103稀释度。

各取0.1 mL已稀释103倍的水样分别接种到三个培养基上培养,记录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为________。

(5)以下微生物发酵生产特定产物时,所利用主要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大肠杆菌相同的是(多选)________。

A.制作果酒B.由果酒制作果醋C.制作泡菜D.制作腐乳(6)利用培养基不仅可以分离培养微生物,也可以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与微生物培养明显不同的是,用于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还需要加入________。

解析:(1)大肠杆菌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合成组成自身的物质,属于异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主要分解有机物,属于分解者。

(2)根据表中培养基的组成可看出,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乳糖、蔗糖(蛋白胨),由于在培养基中添加了显色剂,可判断此培养基为鉴别培养基。

(3)培养大肠杆菌等微生物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为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

(4)根据公式计算: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55+56+57)÷3÷0.1×103×103=5.6×108。

(5)制作果酒用到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由果酒制作果醋和制作泡菜用的微生物分别是醋酸菌和乳酸菌,二者都是原核生物;制作腐乳用到的微生物是霉菌,属于真核生物,而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

(6)植物组织培养与微生物培养明显不同的就是,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还需要加入植物激素(主要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作用是诱导根、芽的分化)。

答案:(1)分解者异养型(2)鉴别乳糖、蔗糖(蛋白胨) (3)稀释涂布平板法灭菌(4)5.6×108(5)BC (6)植物激素(或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5.(12分)近几年我国柑橘大丰收,提取橘皮精油是提高其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

请分析回答提取过程的有关问题:(1)提取橘皮精油,常采用________法而不用蒸馏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橘皮精油时,为了提高出油率,首先将橘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石灰水浸泡,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