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正确理解认识的本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回到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1、为什么人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 2、能不能说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感性认识属于实践、理性认识属于认识? 3、为什么说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 义更加伟大? 4、网络时代能否证明“实践出真知”不一定是 正确的? 5、认识的发展为什么会表现为一个仿佛回到出 发点的运动?
●真理的本性:
主观认识与客观对象相符合。
●实践的特点:
实践高于理论,它不仅有普遍性的优点, 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真理标准的辩证法
UFO
外星人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
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 任何实践都是具体的、历史的, 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实践是检验认 识是一个过程。
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 发展,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认识
互相依赖
真理
互为条件
谬误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权威标准
孔子
亚里斯多德
众人意见标准
贝克莱:“集体知觉”
实用标准
杜威 胡适
实践标准
亚里斯多德:不同 重量的物体下落速 度不同。
伽利略:不同重量 的物体下落速度相 同。
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不懂 辩证法,因而无法说明认识的全部过 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将辩证法应 用于反映论,揭示了认识发展的辩证 过程。
(二)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1)认识主体
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 社会关系中从事着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 人。
第四讲 正确理解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形成科学的认识途径和方法
什么是朋友? 人的知识、认识是怎么获得的?
在今天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想已 经多样化了,是否意味着不再有大家共同 遵守的价值原则?是否意味着对真理的否 定?
什么是人民公社?
第四讲:正确理解认识的本质和规律,形成 科学的认识途径和方法
一、认识的本质 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三、认识的任务——在实践中坚持真理、 发 展真理、 纠正谬误
(3)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辩证关系原 理的理论意义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既要坚 又要发展。那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绝对真 理无需发展的教条主义观点或者认为马克 思主义已经过时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反对的倾向: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2、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真理
两种不同 的认识
谬误
谬误的含义
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 反映。
三、认识的任务
——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发展真理、纠正谬误。
(一)真理及真理的客观性
正确反映
真理பைடு நூலகம்客体
谬误
主体
歪曲反映
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 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 律的正确反映。
在理解真理的定义时注意:
●真理不是客观事物本身。 ●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的内容
是客观的。
o小麦亩产5000斤 o水稻每亩地打13万斤 o一亩地红薯产量113万斤 o一株芝麻产芝麻籽21斤
…………
“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 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 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 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 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 界发展的规律。”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9页。
湖北省当阳县跑马乡宣布1958年 11月8日是共产主义开始之日。
2.实践——能动反映论的基石
实践的观点 是马克思主义认 识论首要的和基 本的观点。
----列宁
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你要有知识,你 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 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 味,你就得变革梨子, 亲口尝一尝。” —— 毛泽东
认识与实践的相互作用
指导
实践
决定 促进或 阻碍
认识
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
共同点:都坚持了可知论和反映论。 不同点: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是能动的 反映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反映论是消 极被动的反映论。
不同点: 第一,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脱 离实践,因而不了解实践和认识的 辩证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 科学的实践观引入了认识论,科学 地说明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不同点: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认识论的对立
表现为: 要不要把实践引入认识论,要不要把辩证法 应用于反映过程。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两个缺陷: 脱离实践,不懂辩证法
主体 主体
客体
旧唯物主义反映论
实践 客体
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
费尔巴哈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认识论是消极的被 动的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 论是革命的能动的 反映论
谢谢!
一、认识的本质
认识世界 是为了改造世 界
(一)关于认识本质的不同认识 1、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2、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 的对立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形而上学唯 物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1、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表现为: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可知论
不可知论
荀子:凡以知,人之性也;
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
“哥伦布要去印度,结果到了美洲,他意外地 发现,世界是圆的;我从美洲到了印度,结果意 外地发现,世界是平的”。 古代的地球是圆的,现代的地球是平的,全 球化时代的资本、技术和信息已经超越国界,世 界已经成为地球村。 冷战的标志是,它隔开了每一个人;全球化 的标志是因特网,它将每一个人连接在一起。冷 战体系的界定是根据条约,全球化体系的界定根 据交易。
詹姆士
真 理
有 用
‚你可以说‘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 也可以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
杜威
真理
工具
思想是人应付环境的工具, 真理是有效的工具,真理永 远是假设。
杜威
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为了人 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 因为它们大有用处,所以才给它 们以真理的美名的。
胡适
如果观念能 够改造环境和排 除纷扰,它们就 是真实的;否则 便是虚妄的。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从内容和认识能 力上看
真 理
从广度和深度 上看
绝对性
同一真理的 两种属性
相对性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不是两种不同的真
理,而是同一真理的两重基本属性。
第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相互联 结、相互渗透的。
相对之中有绝对,相对真理都包含着绝 对真理成分和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绝 对寓于相对之中,并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 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可以知,物之理也。
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
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对不可知论最有 力的驳斥是实践。
2、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表现为:是否承认反映论
白板说
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反映论
洛克
回忆说
唯心主义认识论是先验论
2、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唯物主义认识论: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唯心主义认识论: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真理是有用的, 但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
●有用与无用 ●真与假
是价值论的问题 是认识论的问题
主观真理论的错误
(1)根本否认真理的 客观性 (2)根本抹杀真理标 准的客观性
(二) 真理的辩证发展过程
真理既具 有绝对性又具 有相对性
正确的认识—真理
认识
错误的认识—谬误
1958年“大跃进”,新闻 报道昏话满篇,对瞎指 挥、浮夸风、共产风推 波助澜。
2、真理的客观性
第一、真理内容是客观的;
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伽利略的胜利
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
●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必须承认真理是一
元的。
●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没有阶级性。
3、主观真理论 实用主义真理观:有用的就是真理。
真理性
有用性
●真理和有用是什么关系?
●‚有用的就是真理‛有什么错误?
第二,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3)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辩证关系原
理的理论意义
这一原理是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 义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也是绝对真理 和相对真理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正确揭示 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规律,是 经过实践检验的客观真理,具有绝对性, 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它;但同时马克思主义 也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它也要随着实 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所以 我们又要提倡解放思想,进一步发展它。
(2)认识客体
认识的客体是指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 动所指向的对象。
3、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与物质和意识之间的 本原与派生的关系不 同。
(3)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
实践关系:改造 与被改造的关系。 认识关系:反映 与被反映关系、认 识与被认识的关系 价值关系:
红 花 红花
马克思恩格斯
能动的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反映具有摹写性
能动反映
创造性 摹写性
第二,反映具有创造性
能动的反映是摹写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反映并不排斥选择与建构,认识是模写、选 择、建构和创造的统一。
模写
主体
选择 建构 创造
客体
认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形 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 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1966年5月16日文化大革命开始
1966年5月16日,毛泽东宣布文化大革命开始。1966年6月 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文化 大革命哄然而起。
1、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 统一
真 理
绝对性
相对性
(1)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含义
绝对真理的含义:
第一,从真理的内容上看,任何真理都 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 这一点绝对的、无条件的。 第二,从认识的本性上看,人类是能够 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人类认识 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 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无条件的,绝对 的。
相对真理的含义
B B
a
C
c
a
A
c b
A
b
C
2 2 2 a +b =c
2 2 2 a +b ≠c
第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无限发 展的物质世界某一阶段、某一方面的正确反 映,认识有待于扩展。 第二,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无限发展 着的物质世界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 ,都具有近似的、不完善的性质,认识有待于 深化。
(四)坚持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真理和价值
真理原则
物的尺度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价值原则
人的尺度
认识的价值性与认识的真理性的区别
价值性认识是对客体能否满足主体需要 而作出的肯定性评价,也称为价值判断。它 是认识主体根据自己的愿望、需要、利益等 主体性目的标准,对认识对象做出是否有意 义的判断,主体按照自己的判断来确定行动 目标。 真理性认识则是主体对客体真实情况的 如实反映,检验是否真实的标准只能是客观 性实践标准。 显然,这是两个不同标准、不同作用、 不同指向的认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