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开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初中生命教育实践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研究课题的提出
(一)开展课题研究的原因
生命教育自提出以来,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我国的、地区都相继开展了不同主题的生命教育。我国大陆地区如等地对生命教育日益重视,也开展了对青少年进行生命起源、性别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存训练等方面的指导。特别是随着基础课程改革的实施,大家对学生自身成长,对生命价值的关注也越来越强烈。与此同时,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诚信缺失等消极因素也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少数未成年人生命的丧失、生命意识的淡漠、生命意义的迷失影响着中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已经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为需要的教育。
初中学生处于生理、心理剧烈变化的一个特殊时期,常常会出现种种问题。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周围人的感受;拒绝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心理脆弱不能接受挫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因一点小事就付出生命的代价……另外,由于现行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升学率往往成为评价教师业绩的主要依据,教育普遍存在重视学业成绩教育,忽视生命教育的现象。
作为农村初中学生生命教育尤其值得关注。农村学校很多家长常年在外打工,或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孩子的沟通少之又少,相当一些家庭的孩子由祖父母或亲戚照看,使亲子之间的沟壑难易弥合。部分家长又由于自身素质限制,不能给孩子做好表率,不擅长交流,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隔阂,阻隔着来自生命的关怀与呵护。他们往往更容易产生各种心理疾病,表现在行为上厌恶学习,轻视生命。《农村初中生生命教育实践策略的研究》意在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采取课课外相结合的方式,探索解决农村初中生命教育的途径。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导农村初中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学会关注环境、关心他人、关爱生命,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实践的探索,着眼于全体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和谐幸福人生奠基铺路;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提升学
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奠定基础;着眼于学生的社会生活体验;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奠定基础。更加重要的是建构可操作性的生命教育实践方法和手段。教育准则,把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再把学生看作被动的知识容器,而是正在成长的有尊严的生命体。在教学中自觉渗透生命教育。
(三)研究预期成果及突破:
本课题研究成果为《农村初中生命教育实践策略研究报告》课题组根据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德育实践活动撰写研究论文,编写适合农村初中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学校开设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现在已有少数学校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但还处于起始阶段,对关爱生命道德教育的研究尚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缺乏可操作性。本课题尝试把对生命教育的认知层面的构想转化为可操作性的实践行动,进而形成校本课程;强调学生亲身实践和体验,通过珍爱生命教育、生命科学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在强调学生成长的同时也注意教师理念更新和操作水平的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主要容、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
生活教育理论由中国著名教育家行知先生创立,其三大基本命题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其实质就是使教育与生活,教育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培养活生生的学生。它昭示人们应该格外重视对人和人类未来的关切、关注和关心。这是一种对人生最高意义的关怀,是充满人文精神的活生生的教育。
2、人本主义理论的心理学原理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人性化,主发展人性和追求自我实现,主人类具有自我实现的性向、潜能和倾向性,认为人是主动的、成长的、追求有价值目标的、有其积极生命和生存态度的;人本主义强调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自我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肯定学生的尊严和价值,重视先天潜能的开发;人本主义教学尤其重视情感冶,认为教学就是情感活动的过程,情感活动左右着人的精神世界。
3、终极关怀教育的基本原理
虽说对终极关怀教育尚存有不同的理解,但就其对人和人类未来的关切、关注和关心这一核心思想而言是共同的。这是一种对人生最高意义的关怀,是充满人文精神的活生生的教育。它要求确立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主体性教育目的观,要求确立尊重平等的学生观,要求在文科教育、科学教育、教育技术中体现人文关怀,要求打破整齐划一的“机器人”教育观,树立具有生态意义的“生命”教育观。
4、个性发展理论的基本原理
人的个性发展具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积极的从善的可能,另一种是消极的从恶的可能。我们努力的目标是抑制学生个性消极因素的滋长,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悟”做出何去何从的正确判断,成为真正自由独立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不断获得价值和尊严的、能创造性地适应不断创新和变化的世界的活生生的个人。
(二)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农村初中生命教育实践策略的研究》本课题核心概念已含两个方面:“生命教育”,对生命教育的界定大致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狭义的生命教育可界定为:生命教育是培养学生生命智慧的教育,即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的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生命教育是用教师对生命的感悟、体验去感染学生、呵护心灵的过程,是心与心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促进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
“农村初中生命教育实践策略”是课题研究的对象。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形式下,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出现了一些留守儿童,相当一部分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问题,造成生命教育的缺失。再者,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具有特殊性,正处在生理上不断发育、心理上不断成熟的特殊时期。在农村初中进行生命教育,在进行科学知识传授的同时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获得健康的生命体验。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容:
基于对生命教育涵的构建和对农村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我们从以下三个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