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控制的实践以及效果研究
静脉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的规范引文

静脉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的规范引文文档下载说明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静脉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的规范引文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以下是一份超过1000字的。
静脉治疗是医疗护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涉及到对静脉通路的插管、监测、护理以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本指南旨在提供对静脉治疗护理实践的详尽指导,以确保患者接受到高质量、安全的护理服务。
遵循本指南的实施细则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一、适应范围。
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

行 分析 , 计量 资料用 标准差 ( ± s ) 来表示 , t 和x 检验对数 据
资料进 行分析 , P<0 . 0 5时 , 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二、 结果
2 . 研究方法 : 考核 3 2例 静脉护理人员在实施规范 化管理 前后对静 脉治疗知识和技 能 , 并根据 静脉专 科质 量标准 平均
及 时向组长 汇报 , 请求协 助解 决查找问题存在原因 , 护理部 门 则及 时予以督导 , 及 时纠正偏差 。( 5 ) 静脉治疗 风险 管理 : 针 对静脉 治疗 风险 的识别 、 评估 和管理 效果将 静脉输 液分为低 风险、 中风 险和高风险 , 成 立静 脉治疗 风险管理 小组 , 实施 沟 通 和告 知制度 , 充分 考虑患者本身因素 , 加强 风险管理 。
以便为患者提供完 善的 医疗服 务。我 院 2 0 1 0年 1月开 展静 脉治疗规范化 管 理 , 取得 了较 为 满意 的效 果 , 现将 其 报道 如
下。
一
行评分 总结 。( 4) 加 强督 导管 理 : 静脉治 疗小 组定 期进 行专
项质控 , 各组成员负责每 月本 科室的输液质量的质控 , 有 问题
.
护 理 园地 .
静 脉 治 疗 规 范 化 管 理 在 护 理 质 量 管 理 中 的实 践
唐欣 慧 陈俊 华 刘海 燕 梁青拉 吴妙珠
我院于 2 0 1 0
【 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实践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静脉专科质量标 准平均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 的护理效果。结果
4 . 统计 学方 法 : 本研究所 得数 据采用 E X C E L统计软件 进
静脉输液实训心得体会5篇

静脉输液实训心得体会5篇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静脉输液实训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静脉输液实训心得体会1随着医学分科的不断细化,护理也在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护理专业化标志着护理工作的进步,它意味着护理工作已从全面接触转向了注重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特定操作范围的模式.在护理众多的实践领域中,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是应用最多的一项实践活动.据统计,90%~95%的住院病人需要静脉输液治疗,为了提高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质量,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技术,实施成功的静脉穿刺,减轻病人痛苦,减少静脉输液并发症,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正在走向专业化,并逐渐地发展成为一门专业的科学.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是指在体液与电解质.药理学.感染控制.儿科.血液制品输注治疗.胃肠外营养.抗肿瘤治疗及质量管理方面从事静脉输液的技术与临床实践.从事静脉输液治疗护理的专业护士(专业静疗护士)应符合以下要求:注册护士;护理学学士学位;1年静脉输液治疗经验(过去连续的2年中实施静脉输液治疗和护理_00h);必须具备国家级认证的静脉输液注册护士证书.专业静疗护士的工作职责是:专业静疗护士应参与整个输液治疗的实施过程,保证提供安全.优质的输液治疗护理,同时控制成本.(1)静脉穿刺及与输液相关的所有操作.护理.检查外周静脉导管穿刺点,常规更换敷料.导管.部位等;每日各种静脉穿刺导管的观察维护;化疗给药.血液成分输注;动脉导管.血气技术操作;胃肠外营养.(2)在《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实施和严格遵守输液的制度和程序.(3)通过主动参与专业教育.科研和发展新技术来推进输液治疗护理的专业实践.(4)对医疗专业人员.病人.护理人员.病人家属.社区以及相关行业的人员提供咨询.(5)对临床使用的医疗产品(用于静疗方面的)进行评估.(6)参与预算管理程序,保证以最经济有效的支出达到最满意的护理质量.(7)参加相应的管理委员会,参与护理质量.护理效果的考核评价工作和成本效益的核算工作.一名专业护士首先应该是一名全科护士,在掌握了全科护士应该掌握的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符合特定的专业护士的准入条件,还要经过专门的培训,才能成为一名专业护士.所以专业静疗护士应是一名注册护士,通过学习.监督下的实践和对其能力的认证,使其拥有输液治疗护理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我国在静脉输液管理方面的情况总的来说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在美国,专业静疗护士资格认证专业资格认证是一个自愿的过程,它对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实践能力以及职业承诺水平的要求远远高于职业注册的基本要求.由静脉输液护士考试学会(NITA)组织考试,在全国认可资格.基本条件为:具有注册护士执照;通过定义中提到的9个科目选择题形式的笔试;考前2年内有≥_00h静脉输液护理注册护士经验.再次认证:3年进行1次再达标考核;3年内有≥1000h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实践.再达标过程中获取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主办的继续教育课程的40个再达标学分.静脉输液实训心得体会2首先要感谢护长,给了我一个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同时,感谢各位亲爱的姐妹对我学习的支持.以前实习轮到儿科及新生儿时,都没有动手静脉输液的机会,现在,只要我在,所有打针的机会都留给我,实习生只能眼睁睁看着,却不能亲自尝试一下,我就想到了自己的当年,不免有点小小的骄傲,呵呵.我们科室人手本来就不太够,而还要腾出时间让我出去学习,辛苦的就是姐妹们了.所以,内心是特别感激的.真姐问我是不是有进步,我说,即使再学习一个月,也不及姐姐你们的技术的.这是真话,姐姐们的技术是十年以上的磨砺,不是我这个小虾米可以比得上的.说进步不敢,长见识了倒是.传说中,儿科的输液有多恐怖,学习了两周,好像觉得也没有那么恐怖的.小血管用小针头.小儿需要克服的是,〝动〞,如何好好去固定.而我是最怕他们动的.新生儿的宝贝很可爱,护士有时会抱起来亲一亲,那是唯一可以这样做的科室吧.小宝贝很缺抱,抱一抱就不哭了.儿科的小孩就比较大了,哄一哄,夸一夸,就听话很多了.明天是在儿科的最后一天了.I will treasure it much more.静脉输液实训心得体会3感谢医院及护理部给了我参加专科护士培训的机会.通过2个月的学习,顺利通过了培训基地的所有考核项目,获得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专科护士培训班结业证书和省卫生厅颁发的省专科护士执业资格证书以及巴德公司血管通道学院的国际PICC证书.专科护士的培训不仅让我收获了丰富的专科理论知识,在实践技能方面也有很大的提升,开拓了我们对高等级医院护理工作模式的视野,使我对专科护士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此期间,我认识了全国近三十家医院的护理精英和培训基地的优秀带教老师,她们都来自临床护理一线,对护理工作有很深的造诣.培训中,大家借助这个平台,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探讨,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学习心得,讨论平时工作中的困惑,在互相学习的同时相互交流各医院在护理专业及管理模式上的优势;也深深体会到了自己的不足.通过此次学习,让我明白:护士实施输液也不仅仅是单纯的执行医嘱;我们应该不仅仅是提供护理技术的执行者,我们还必须是协助医疗诊断的合作者.提供健康咨询的教育者.提供心理支持的帮助者.作为静脉治疗的专科护士,首先要热爱护理专业,有全面的护理理论知识,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并且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最好是在全科方面有一定的素养,才能保证静脉输液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得到最好的护理.这也是我们护理人员共同追求的目标.据统计,超过80%的病人住院在住院期间,接受不同形式的输液治疗,而且输液往往持续到治疗结束.而我院也许还超过这个数字. 我们的静脉输液治疗还仅限于单纯穿刺及遵医嘱用药.我们的护士在水.电解质平衡.药理学.感染控制.血液制品输注治疗.胃肠外营养.抗肿瘤治疗等各方面知识欠缺.因此为了提高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质量,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技术,实施成功的静脉穿刺,减轻病人痛苦,减少静脉输液并发症,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应健全我院静脉输液管理制度,这是保障质量.保障安全的前提.健全的静脉输液制度主要包括:静脉治疗专业人员管理制度.静脉治疗技术管理制度.输液器具的管理.药物应用安全管理制度.感染控制等.其次加强输液治疗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非常必要,这是护理学科专业化发展的需求;也是静脉输液治疗发展的需求;也是保障我院输液治疗与安全的关键.第三,医院护理部成立静脉输液治疗小组,应用科学方法为病员提供静脉输液服务,从理论和操作实践培训小组成员,从而提高护士的血管评估.保护能力及静脉穿刺的操作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培训结束以后,我的大脑里充斥着太多的信息和刺激,华西医院的罗艳丽老师及她们的团队让我感受到太多的力量,医院之间.人与人之间.团队之间等等差距真是太大,我们要做的就是一点一滴做起,从最基础做起,慢慢改变我们的理念,改变我们的行为,去做正确的事,坚持正确的事,最大化保护我们的患者,同时也是保护我们护士自身的安全.我会将在这次培训中学习到的静脉输液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运用到临床护理实践中,规范操作技术,为我院静脉治疗走向专业化略尽绵薄之力.静脉输液实训心得体会4为全面提高护生的基础护理.基本操作水平以及充分了解急诊输液室的工作流程,结合护生的实习要求,制定本计划:一.实习目标:通过急诊输液室实习,使护生1.熟悉并遵守医院和急诊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2.熟悉掌握急诊科的基础理论3.了解各班次的工作时间及各班次工作职责;4.了解药物的配制5.熟悉掌握静脉输液,输液不良反应.过敏反应的处理流程.理论结合实践培养临床思维,临床技能,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关心病人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学习要求:1. 实习生应遵守科室一切规章制度,服从代缴教师的安排,了解护士礼仪规范2.服从护士长排班,因事不能上班就履行请假手续,需提前想护理部及护士长请假,办理完请假手续才能休假.3.尊敬老师,认真执行各项操作常规,不可私自违反操作规程进行各项操作,否则取消实习资格4. 必须服从科室安排,按时参加科室组织的讲课及各项活动.5.按护理技术操作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各项工作必须在代缴老师指导下完成不能独立完成.三. 具体安排:1.入科介绍:①介绍科室环境②介绍护士长.护士.带教老师③介绍各班次工作时间及各班次工作职责.服从护士长排班,了解护士礼仪规范,遵守医院规章制度,按护理技术操作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各项工作必须在老师带领指导下完成,不能独立完成.④介绍科室实施优护的举措2.评估实习生的基本素质情况,制定具体教学计划3. 进行正确的操作技术示范4. 介绍科室常见的护理特色5.介绍输液过程中突发状况的处理,如输液器脱落的处理,输液不畅的处理等.第二周1. 掌握各班工作职责2.掌握各种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严格执行〝三查七对〞3. 掌握静脉输液.输液不良反应.过敏反应的处理流程4. 熟悉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及固定方法技巧5.掌握科室常用药物的名称.剂量.使用方法.作用及副作用,药物的配伍禁忌症6. 掌握成人静脉穿刺技术1. 熟悉病情观察2.熟悉护理文件的书写:如交班报告.输液巡回卡等3. 掌握输液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4. 掌握与患者沟通技巧5. 征求实习生对科室带教工作的意见6.对实习生进行理论答卷和技术操作考核7. 填写实习鉴定总的来说按照教学计划,带教中严格要求,多提供操作的机会,做到放眼不放手.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顺利完成角色转换,随着科技发展和医疗护理事业的进步,护理专业的新技术.新理论不断出现,要培养一批更优秀的护理人才,更好的为患者服务.静脉输液实训心得体会5摘要:小儿输液是儿科常见的治疗方法.因小儿的好动不配合.家长的过分溺爱及护士的护理技术心理因素等原因,给小儿输液带来了难度.本文分析了影响小儿输液的相关因素,提出了提升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确保小儿输液的顺利进行.关键词:小儿;输液;护理;体会小儿输液是儿科常见的治疗方法.因小儿的好动不配合.家长的过分溺爱及护上的护理技术心理因素等原因,给小儿输液带来了难度,故认为对于小儿静脉输液者的干预尤其应引起重视.笔者从事护理工作26年,对小儿输液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影响小儿输液的相关因素影响小儿输液的人为因素:①小儿因素:小儿自我表达力和认知能力差,生性胆怯,见针就恐惧,见白大褂就害怕.易动.易哭闹.出汗多.挣扎动作大,不易配合,不易同定.现今过胖小儿相对多,皮下脂肪厚,血管隐匿,影响穿刺成功. ②家长因素:现今儿童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都视为掌上明珠,缺乏,过分溺爱小孩,生了病家长往往表现为紧张焦虑,对静脉穿刺成功的期望过高,对护士操作技术过分要求,希望一针成功,易挑剔.不合作,部分家长因穿刺困难而伤心流泪,甚至放弃,直接影响输液的顺利进行.③护士因素:护士的操作熟练程度.技术水平是影响输液的重要一个因素.护士忙于治疗操作,不能耐心细致地解释,不能详细地交代一些注意事项,工作态度不好,语气僵硬,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处理输液故障.接液与拔针等问题,工作不积极.不热情等.遇到小儿的哭闹.家长的埋怨易出现紧张.急躁情绪,因为担心穿刺不成功而顾虑重重,导致护士心态不正,甚者双手发抖,降低穿刺的成功率.影响小儿输液的环境因素:因为小儿生病均有几位家长的陪护,输液室人多,室内嘈杂,小儿对白色有恐惧感,均易加重小儿的哭闹,而影响护士的心态加大穿刺失败的机会.输液室光线的强弱.照射角度也影响护士操作水平的发挥.提升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小儿输液的成功与多因素有关,穿刺的方法.小儿的体位.静脉的选择是成功的客观因素,良好的情绪,沉着镇定,不急躁.不胆怯是成功的主要因素.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就要从以下做起.1.加强沟通:与小儿主动交流,要用温柔.亲切.和蔼的语言安抚.引逗.表扬.鼓励小儿,消除陌生和恐惧感.要用小儿式的语言,给予鼓励和表扬,放置一些小玩具.卡通贴画.小饰物等,适当给予奖励,充分激发儿童的好胜心理,满足其自尊心,引导转移小儿的注意力.给予小儿足够的信心,最大限度地消除恐惧心理.要耐心与家长沟通,了解小儿的性格特点和兴趣,对待家属的疑问应耐心做好解释,告知家属药物作用.效果及注意事项等,以便在出现不良反应时,家属能及早发现.及时通知护士而得到及早处理.2.注重护士外在形象:开展微笑服务,微笑能够消除小儿的生疏紧张感,使之产生亲切感及安全感,容易配合输液工作,还可以减轻家属的焦虑心情.更换白色工作服为粉红色或淡蓝色,可减少小儿对白大褂的恐惧心理.3.加强训练提高护理技术:首先过硬的技术是小儿家属对护士理解与信任的基石.对于年轻护士要进行规范化培训,加强静脉穿刺的练习,提高一次穿刺的成功率.其次,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保持最佳心理状态.严格规范操作,避免草率进针,破坏血管,切忌误入动脉.正确选择血管,牢固固定针头.输液过程中要注意巡视,观察病情变化.经常开展控制情绪方面的教育,以免自己的情绪在工作中流露.只有通过临床实践,不断刻苦磨练才能慢慢发展和培养起良好的心理素质.4.改善输液环境:室内布置整齐.清洁.美观.舒适,对输液室白色墙壁进行美化,可粉刷成淡粉红色,张贴小儿喜欢的卡通画.设置活动区,放置摇摇车.滑梯.玩具等.电视上多播放一些动画片,吸引小儿的注意力.使小儿感到亲切温暖,可有效解除其恐惧心理.调整输液室的光线.照射角度.优质护理目的是为了让患儿在心理.生理上处于舒适.满足状态.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培养并增强护士的操作技能及沟通技巧,开展微笑服务,注重外表形象,使得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促进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提供舒适.整洁.温馨.明亮的输液环境及各种娱乐设施吸引小儿注意力,转移其恐惧.紧张心理,确保了小儿输液的顺利进行.静脉输液实训心得体会。
静脉输液的质控与质量管理

静脉输液的质控与质量管理导言: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然而,输液操作的不规范和质量管理不严格可能导致一系列潜在的风险和不良事件。
为了确保输液安全和治疗效果,质控和质量管理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静脉输液的质控与质量管理,以提高临床护理的水平和质量。
一、质控的概念和重要性质控,即质量控制,是通过规范化操作和细致的监测来保证临床实践中的质量。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质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质控可以减少错误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例如,通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选择输液器材以及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可以避免输液过程中的交叉感染和输液错误等问题。
其次,质控可以确保输液过程中的药物和治疗效果。
通过监控输液速度和液滴数量,以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因此,质控是静脉输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步骤为了有效实施质控,质量管理成为静脉输液中的关键步骤。
下面将介绍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步骤。
1. 建立标准操作规程:建立标准操作规程是静脉输液质量管理的首要任务。
规程应包括输液前的准备工作、药物配置和稀释、输液速度和浓度的控制、输液器材的选择等方面。
通过标准操作规程,可以确保输液过程的规范和一致性。
2. 人员培训和教育: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实施质控至关重要。
输液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熟悉标准操作规程,并了解静脉输液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和风险。
3. 设备检查和维护:输液设备的检查和维护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
定期检查输液器材的质量和完整性,确保其功能正常。
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4. 监测与记录:监测输液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并进行记录是质量管理的核心。
监测内容包括输液速度、液滴数、输液部位的情况以及病情变化等。
记录可以为后续的评估和改进提供依据。
5. 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一旦发生不良事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报告和处理,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静脉输液治疗质量管理

三、美国INS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2011版)
护理实践篇
能力和资格认证
标准
护士应胜任其实践范围内的输液治疗的安全给药。
护士应负责获得并保护其实践范围内的输液治疗的能力。
资格认证应始于最初,并持续进行
依照医疗机构的政策、程序和/实践指导意见的要求,应
记录资格验证。
三、美国INS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2011版) 实施细则
三、美国INS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2011版)
四、《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 2008年由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专业委员会着手组织编写。2009年10月出版发行。 我国首部按照循证护理原则制定的《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 为护理人员在输液治疗领域提供专业标准。
四、《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
四、《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
四、《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 执行输液治疗护理人员的资质标准和权限 资质标准 依据《护士条例》获得护士资格的注册护士可从事基本输液 治疗护理工作 执行PICC穿刺者,应为在临床工作5年以上的主管护师,同应经过PICC相关知识的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专业静脉治疗护士应拥有输液治疗护理中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美国INS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2011版)
异常实践和预警事件的报告 标准 根据组织政策、程序、和/或实践指南要求,护士应该报告和记录在实践中因输液治疗而导致的异常情形或预警事件。 在组织政策、程序,和/或实践指南中规定异常情形或预警事件的报告。 实施细则 和相应的组织和部门,如风险管理(RM)、护理管理以及质量改进(QI)小组共享异常情形或预警事件报告。 创造一个鼓励报告的环境,引入事件报告程序并显示出安全性或“公平公开”的文化氛围。鼓励护士发现并实施相应的措施来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注重系统(而不是个人)职责,确定原因,事件报告过程被认为是一个学习机会。
专科静脉治疗质量控制

专科静脉治疗质量控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专科静脉治疗在静脉疾病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专科静脉治疗是指通过专业的静脉科医生对静脉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为了保障专科静脉治疗的质量,需要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够获得规范、安全、有效的治疗服务。
一、诊断标准专科静脉治疗的第一步是准确的诊断。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制定出合理的诊断方案。
在质量控制方面,医疗机构需要明确诊断的标准和流程,避免因主观因素导致诊断的偏差。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定期进行诊断技能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医生们具备良好的诊断水平。
二、治疗规范在专科静脉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严格按照治疗指南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避免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质量控制体系应设立手术规范,规定每一项治疗手术的步骤和操作要点,确保治疗过程的规范和安全。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对医生的技术水平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技术不足之处。
三、随访管理专科静脉治疗并非一蹴而就,患者在治疗后还需要进行定期的随访。
医疗机构应建立患者随访管理制度,做好患者的术后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
同时,医疗机构还应建立患者资料档案,及时记录患者的随访情况,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四、质量评估为了不断提升专科静脉治疗的质量,医疗机构应建立质量评估机制,定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
通过对患者的术后效果进行评估,发现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积极收集患者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患者满意度。
五、持续改进专科静脉治疗的质量控制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优化治疗流程和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水平和患者满意度。
医疗机构需要制定详细的改进计划和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位医护人员,使专科静脉治疗的质量得到更大的提升。
结语建立科学的专科静脉治疗质量控制体系,是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举措。
静脉治疗质量控制计划

静脉治疗质量控制计划静脉治疗作为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在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为了提高静脉治疗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一份科学的质量控制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静脉治疗的背景、目的、计划内容和执行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1. 背景静脉治疗是一种通过血管插管或穿刺手术的方式,将药物或液体直接输送到血管内,以达到治疗目的的医疗技术。
静脉治疗广泛应用于各种临床科室,如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手术室等。
然而,由于静脉治疗操作的复杂性和风险性较高,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制定一份科学的质量控制计划势在必行。
2. 目的静脉治疗质量控制计划的主要目的在于规范静脉治疗操作流程,减少操作风险,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计划,可以有效监督和管理静脉治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降低操作失误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3. 计划内容(1)制定操作规范:明确静脉治疗的操作规范和标准流程,包括消毒操作、穿刺方式、用药剂量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2)设立质控小组:成立专门的静脉治疗质量控制小组,负责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执行和评估,建立质量跟踪和反馈机制。
(3)定期培训教育:对从事静脉治疗的医护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技能培养,更新知识、提升技能,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4)建立监测体系:建立静脉治疗过程中的监测和记录体系,包括患者信息录入、治疗过程记录、并发症反馈等内容,实现全程监控和数据追踪。
(5)质量评估与改进:定期对静脉治疗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和调整措施,持续提升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4. 执行措施为了有效实施静脉治疗质量控制计划,需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领导支持:医院管理层要高度重视静脉治疗质量控制工作,加强领导支持,为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提供必要的资源和保障。
(2)建立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宣传和普及静脉治疗质量控制计划,增强医护人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确保计划的有效执行。
静脉输液整改措施效果(共4篇)

静脉输液整改措施效果(共4篇)第1篇:静脉输液管理措施鄂州红十字医院静脉输液管理措施一、规范配液1.认真做好三查七对工作。
2.治疗室液体配好后按序摆放,一目了然。
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二、预防输液反应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配液前检查药品及液体有无过期,液体有无混浊及沉淀,瓶身有无裂痕及瓶口有无松动。
3.严格消毒输液用具,定期更换。
4.药物现配现用。
5.如出现输液反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及输液器并保留所用输液器和药物,以各送检。
三、预防液体外渗1.静脉穿刺时选择好穿刺针头及血管。
2.头皮针、套管针、中心静脉导管应牢固固定。
3.对血管脆性大的更应加强固定。
4.加强巡视病房,及时发现。
5.对皮肤弹性差或有水肿的病人,应与对侧肢体对比,如有液体外渗及时更换穿刺部位。
四、规范输液速度 1.穿刺成功后根据输液药物的性质及病人的年龄、病情、心功能情况调节好输液速度。
2.更换液体时要注意调节速度。
3.加强巡视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不要自行调节滴速。
五、预防空气栓塞1.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是否排气成功,管内有无气泡。
2.加强巡视,防止液体输空。
3换液时如液体输至墨菲氏滴管下方,一定要重新排气,防止只看上方,忽略下方。
4.使用三通时要连接紧密。
5.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病人,更换管路时要注意防止空气进入。
六、输液过程中,由静脉推注药物时,应先回抽再注药,防止空气进入血管。
七、病人活动时,指导勿将墨菲氏滴管过度倾斜或倒置。
护理部 2021年3月9日第2篇:静脉输液改进措施静脉输液改进措施输液是临床护士最基本的工作之一,虽然绝大多数护士均能顺利完成输液,但静脉输液实际操作的细小环节中,有许多我们日常不注意的问题,给患者带来额外痛苦甚至影响到输液安全。
针对少部分患者输液中出现的加药后输液瓶中产生大量气泡影响加药量、加药针头堵塞或瓶塞微粒进入输液瓶、微量空气进入静脉、一次穿刺不成功、拔针后出现疼痛和滴血污染皮肤与被单等问题,结合操作规范,体会到通过输液方法的某些改进,问题均可得到解决。
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构建及效果

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构建及效果摘要:目的:探究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构建与实施效果。
方法:将静脉置管的患者55例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静脉置管的患者55例纳入研究组,实施静疗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监控。
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更,P<0.05。
结论:在静脉治疗护理中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监控,有助于提升专科护理质量,促进静疗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实施效果在医疗质量中,护理质量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与患者预后有着密切关联。
目前,通过静脉治疗方式能够对多种疾病均起到治疗效果,通过实施静脉滴注、PICC置管等多种形式,其临床应用具有较高的普遍性。
静脉治疗形式将药物直接作用于患者的血液之中,其临床药效起效时间相对较快、临床应用效果佳,但也是由于药物直接接触患者血液,故临床中各项不良事件均会影响其临床效果。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是对患者的护理管理能力、临床护理质量进行检测、评价、再检测。
首先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建立健全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
查阅相关资料,利用头脑风暴法、品管圈等方式选定治疗成员并拟定护理标准,记录相关数值,计算静脉导管感染率、静脉导管维护率、静脉留置针规范使用率、静脉炎发生率等。
对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指标监控管理进行监控。
护理人员需要准确登记患者的床号、姓名等信息,定期汇总上报详细信息,根据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标准开展全院质控。
对定期汇总上报的数据进行核实,确保数据准确,计算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各项数值。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护士的执行力、专注度和关注度,改善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针对静脉治疗护理管理方案进行分析,讨论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构建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时段内行静脉置管的病例110例为样本对象,以时间为界限分组。
研究组55例患者,男女性别比28∶27;年龄最小22岁,最大68岁,均值(42.42±8.23)岁。
静脉输液质量控制建立与效果评价分析

静脉输液质量控制建立与效果评价分析目的探讨静脉输液质量控制小组建立与效果。
方法成立静脉输液质量控制小组,建立静脉输液质量控制记录本,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技术;总结静脉输液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培训。
结果静脉输液质量控制小组成立后药物外渗、静脉炎、药物不良反应明显降低,留置针导管冲管封管,留置针敷料卷边、敷料下血迹发生率明显降低。
结论静脉输液质量控制小组建立确保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提高静脉治疗的安全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优质护理。
标签:静脉输液;质控小组;效果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给药方法及护理技术操作。
也是临床疾病护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我院从2014年开始建立静脉输液质量控制小组,输液患者静脉炎,静脉外渗,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明显下降,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促使我院静脉输液治疗向专业化、标准化发展。
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网络人员组成我院静脉输液治疗质量控制小组(简称静疗小组)由大科护士长为组长,每个病区一名静脉输液联络员,熟悉临床输液管理工作,具备良好的质量监控能力和专业奉献精神.责任心强,工作经验丰富。
致力于医院的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工作。
1.2 职责主要负责静脉输液治疗方面的有关问题,包括:1.定期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培训;2.明确静脉输液治疗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3. 及时反馈静脉炎. 静脉外渗等输液相关问题及处置方法。
4.组织科室学习静脉输液质量控制小组会议内容。
1.3 控制方法静脉输液质量控制小组对输液质量的控制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建立微信及QQ网络群,静脉输液质量控制小组每位成员,遇到静脉输液方面问题及时提出,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2)设计了“静脉输液质量控制记录本”要求各个病区详细登记和每季度汇报。
(3)负责静脉输液质控包括输液工具的选择.留置针敷料使用标准,输液安全及静脉治疗相关知识指导。
(4)质量监控组每季度根据各个病区的传报表汇总统计分析,向全院通报各个病区静脉输液实施情况,总结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静脉治疗护理实践标准

静脉治疗护理实践标准
静脉治疗是临床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过程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制定和执行静脉治疗护理实践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治疗时,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在更换输液瓶、输液管等操作时,必须做到洗手、戴手套、穿无菌衣物,保证操作环境的无菌状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其次,护理人员需要准确评估患者的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
对于需
要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应优先选择肱静脉或锁骨下静脉,避免选择手部静脉或浅表静脉,以免造成静脉炎或其他并发症。
此外,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穿刺时,需要熟练掌握穿刺技巧,减少患者的疼痛
和不适感。
在穿刺后,需要及时固定静脉针头,避免针头脱落或移位,造成漏液或渗血,影响治疗效果。
另外,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静脉输液情况,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和剂量,避免发生输液过快或过慢的情况,造成不良反应或治疗效果不佳。
最后,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治疗时,需要与医生、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
和协调,及时反馈患者的治疗情况,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感。
总之,静脉治疗护理实践标准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具有
非常重要的意义。
护理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准确评估患者情况,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密切观察患者情况,有效沟通和协调,全面提高静脉治疗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静脉治疗的年度的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静脉治疗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科室静脉治疗小组在院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全体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提高静脉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这一核心,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现将2023年度静脉治疗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1. 制度建设与规范执行本年度,我科室根据《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等规范性文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静脉治疗管理制度,确保各项操作规范、有序进行。
同时,加强了对新修订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的培训和宣传,使全体护理人员充分了解并掌握最新规范。
2. 质量监控与持续改进(1)开展静脉治疗质量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
通过持续改进,有效降低了静脉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
(2)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静脉治疗相关学术活动,提高业务水平。
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经验分享等形式,使护理人员对静脉治疗的新技术、新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安全护理与风险防范(1)加强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静脉治疗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对患者的病情、药物、剂量等信息进行仔细核对,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4. 优质护理服务(1)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总结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经验,创建优质护理服务品牌。
通过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使患者得到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2)关注患者心理需求,开展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通过倾听患者心声、解答患者疑问,使患者感受到关爱与温暖。
三、工作成效1. 静脉治疗并发症发生率较去年同期下降10%。
2. 患者对静脉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
3. 科室护理人员静脉治疗业务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四、展望在新的一年里,我科室静脉治疗小组将继续努力,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静脉治疗质量为目标,不断优化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优质、高效的静脉治疗护理服务。
静疗质控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静疗质控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静脉治疗质量控制(静疗质控)是确保患者在接受静脉治疗过程中获得高质量护理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 问题:感染控制不当
- 措施:强化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定期对静脉治疗设备和用品进行消毒和灭菌。
2. 问题:导管相关并发症
- 措施:加强对导管插入和维护的培训,规范操作流程,使用合适的导管固定方法,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3. 问题:药物外渗和静脉炎
- 措施:提高医护人员对药物特性和输注方式的了解,选择合适的血管和输注设备,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处理药物外渗和静脉炎。
4. 问题:文档记录不完整
- 措施:建立完善的文档记录制度,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包括导管插入、维护和拔除的详细信息,以及患者的反应和并发症情况。
5. 问题:患者教育不足
- 措施: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包括静脉治疗的目的、注意事项、导管维护等,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6. 问题:团队沟通和协作不够
- 措施:促进医护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患者的治疗计划得到准确执行。
通过实施以上改进措施,可以提高静疗质控的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同时,定期评估和持续改进是确保静疗质控不断提升的关键。
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

护理质量管理
静
1.责任护士对病情、药物形状的掌握
脉
2.选择血管通路器材的正确率
输 液
3.选择血管通路辅助器材的正确率
质
4.选择穿刺部位的正确率
量 的
5.静脉导管敷料的选择、固定正确率
过
6.各种静脉通路留置时间、标示的正确率
程
7.护士进行静脉维护操作手法的正确率
控
制
8.各种静脉通道、肝素帽、固定敷料、输液装置定期更换合格率
法
制度、规程、预案、岗位职责、临床指南、诊疗规范和临床 路径、病历、工作记录、数据监测
环
设施、布局、流程、安全防护、院感、治安、消防、新生儿
防盗
护理质量管理
结构
过程
结果
组织结构 及人员结构
达成 结果的步骤
照护结果
静脉输液治疗质量之实践
控制过程 关注结果
03 02
01
安全输液
信息助力 数据监测
完善架构、健全制度、 规范流程、建立预案
参考文献: [1]刘存香,李燕.静脉输液过程中护理安全管理.内蒙古中医药, 2013 ,24:112-113
静脉输液护理现状
2010年官方报道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24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 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召开的联组会议上说,2009年 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了8 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至3.3瓶的水平,这种过度 用药危害着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马敬华,崔玉庆,王晶晶.护理安全管理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效果观察[J].护理管理杂志,2020,14(4):286-287. [2]李凤.门诊静脉输液护理的安全问题和应对措 施[J].中国卫生产业,2020,38(26):178-180.
应用PDCA循环干预静脉用药安全管理质量的临床效果分析

应用PDCA循环干预静脉用药安全管理质量的临床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1-08-26T08:00:45.381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1年8月8期作者:陈茂林吴华通讯作者张小蓉田梅叶岚[导读] 讨论应用PDCA循环干预静脉用药安全管理质量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乐山市人民医院四川乐山 614000【摘要】目的:讨论应用PDCA循环干预静脉用药安全管理质量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科128名静脉用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应用PDCA循环对128 名静脉用药患者进行数据自查并全程质控分析问题所在,制定行动计划和数据监测计划,并实时实施和检查改进效果,最后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进行标准化处理。
结果:应用PDCA循环干预静脉用药安全管理质量后静脉安全用药质量管理中的正确率由89.2%上升为100%。
结论:正确应用 PDCA循环能够有效干预和改善静脉用药安全管理质量,为静脉安全用药质量管理保驾护航。
【关键词】PDCA循环;静脉用药安全;效果分析静脉用药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滴入静脉的治疗方法。
静脉用药是临床用于治疗疾病所采取的一种专业操作技术,是通过人体表静脉给药的一种治疗途径。
静脉输液具有疗效快,易于掌控药物浓度、操作方便,对身体损害小等优点。
能直接补充患者因某些原因而致纳食差、吸收功能减退,或不能进食时机体所需的营养及能量,或因各种原因致机体血容量不足时,可快速大量的补充液体等。
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护士操作。
随着疾病复杂化,给药方式多样化,住院病人在接受静脉输液用药治疗的同时,输液风险客观存在,为有效控制静脉输液缺陷的发生,减少和杜绝护患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静脉用药安全,现分析我科临床静脉用药时常发生的缺陷问题,讨论应用PDCA循环干预静脉用药安全管理质量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根据相关安全用药管理文件确定方向,进行相应的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时间为2019.12.01---2020.03.01,数据来源:本科室需要输液的患儿病历,数据收集方法:由质控小组成员随机抽查,样本大小:运行病历总共128份,目标值:静脉安全用药质量管理符合率达到100%,用长达3个月时间对我科128名静脉用药患者进行数据自查和分析得出,我科随机抽查的128名患者在静脉安全用药质量管理中的正确率为89.2%,不合格率为11.8%,其中14名患儿在静脉安全用药质量管理中检查质量为不合格。
研究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及进展

研究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及进展摘要:近年来,我国静脉治疗护理管理快速发展,正趋向专业化、体系化、规范化、标准化轨道。
所以静脉治疗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
当前国内医院静脉治疗护理工作人存在一些问题。
基于此,本文将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及进展作为研究重点,阐述了静脉治疗技术发展历程及其专业化发展现状,希望能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静脉治疗;护理管理;发展历程;专业化发展;现状前言静脉治疗就是将各种药物及血液通过静脉注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
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若在护理管理方面稍有疏忽,就会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导致患者及家属的不满,甚至发生护理不良事件,造成护理纠纷[1]。
为保证患者输液过程中的安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本文对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及进展,做出如下综述:1.静脉治疗技术发展历程自1628年起,英国医生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认识到血液运输作用,从而奠定了静脉注射的基础。
1832年,欧洲瘟疫流行,英格兰医生托马斯尝试将煮沸的盐水注入人体,该方法效果明显,他也被认为是第一位成功地奠定静脉输液治疗模式的医生。
19世纪后半叶,静脉输液技术得以迅速发展。
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则创立了无菌理论与方法,同时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借助显微镜发现微生物感染,以及佛洛伦斯发现热源后,静脉输液才得到安全保障。
2.静脉治疗护理管理专业化发展2.1静脉治疗护士专业培训与学习静脉治疗理论与技术的培训与学习是每个护理专业学生都必须具备的基础性教育。
但各家医院的静脉治疗管理水平有所差异,各地区的管理资源还不能实现共享。
尽管教学医院与护理学会积极开展了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班,但都仅局限于静脉治疗知识层面[2]。
因此,建立权威性静脉治疗管理机构,推进静脉治疗护理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使静脉治疗朝着持续、有效、规范的常态化专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有的研究报道[3],目前在静脉治疗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仍需持续改进提升静脉质量质量,加强日常维护,方能确保患者静脉治疗安全。
芬太尼用于糖尿病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芬太尼用于糖尿病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芬太尼在糖尿病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疗效及护理措施。
共选取XX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
结果显示,芬太尼在术后镇痛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病人的疼痛得到有效缓解。
在护理方面,严格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提供有效的镇痛措施,密切关注病人的情况变化等措施都对提高病人的术后镇痛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这项研究为临床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为今后研究及护理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
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芬太尼在糖尿病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具体应用及效果,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多有益的信息。
【关键词】芬太尼、糖尿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疗效观察、护理、病人选择、入组标准、研究方法、观察指标、护理措施、结果分析、临床意义、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临床实践中,芬太尼用于糖尿病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疗效观察与护理的研究尚不多见。
本研究旨在探讨芬太尼在糖尿病患者术后镇痛管理中的疗效及护理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进行,进一步完善糖尿病患者术后镇痛管理策略,提高疼痛控制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评估芬太尼在糖尿病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疼痛管理方案。
通过观察芬太尼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在糖尿病患者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临床指导和护理措施。
通过该研究,可以为糖尿病患者术后疼痛管理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选择,减轻患者疼痛感受,加速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从而达到整体医疗服务的优化目标。
通过本研究,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医疗水平的提升,不断提高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为社会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常常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术后疼痛是糖尿病患者面临的一大挑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指标的研究现状

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指标的研究现状摘要:静脉治疗过程中为保证护理质量,需进一步加强质量评估研究,通过质量评估研究实现护理质量管理,有效推动我国临床医疗卫生服务发展。
笔者总结相关学者研究内容,针对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指标的研究情况展开有效分析,在分析中提出护理质量指标相关构建内容,其目的在于充分提高静脉治疗效果,提升静脉治疗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疾病治疗中的并发症发生。
详细内容如下综述。
关键词: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指标;研究现状静脉治疗是临床患者疾病治疗中重要治疗手段,随着患者护理质量以及护理需求的提高,临床中静脉治疗护理质量同样需强化内容。
强化方向需要从多方面展开研究,例如专业化强化,精细化强化,保证静脉穿刺治疗安全,提升医院护理质量水平,降低患者静脉治疗不良事件发生是相关工作者需重点考虑问题。
强化护理质量指标研究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同时采取有针对性干预措施,为患者静脉治疗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研究以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为切入点,在其基础上分析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指标的现状,并深入分析静脉治疗结构、过程、结果指标,通过指标分析进一步为强化护理质量提供依据,具体内容如下,以供参考。
1.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通常指的是通过测量护理工作的结构过程和结果,对整个护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影响。
该指标可以充分对临床静脉治疗中护理质量进行评价[1]。
并且该指标在实际的质量管理过程中可以使管理者能够以“点”概“全”,针对“点”的变化能够了解整个护理管理过程中的变化。
现阶段,该指标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室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在整个护理管理过程中,基于该指标形成的护理措施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以及可行性,具有极强的监测性以及管理性,针对现阶段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数据共计14个,这14个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全面覆盖了整个护理过程中的护理结构、护理过程、护理结果,通过这一数据的反馈可以使医院在开展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形成护理质量监测,通过相应的监测有针对性地发现护理质量欠缺并进行改进[2]。
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

s k i l l s ma s t e r y l e v e l o b v i o u s l y i mp r o v e d( P < O . 0 1 ) ,i n t r a v e n o u s n u r s e i n d e x d e c r e a s e d o b v i o u s l y . Co n c l u s i o n : T h e v e n o u s t r e a t me n t s t a n d a r d i z a t i o n ma n a g e me n t
液安 全。
【 关键 词 】 静脉治疗 ; 规范化管理 ; 护理质量
中图分 类号 R 4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8 0 5 ( 2 0 1 3 ) 1 9 — 0 0 9 0 — 0 2
P r a c t i c e o f I n t r a v e n o u s T r e a t me n t o f S t a n d a r d i z e d Ma n a g e me n t i n Ma n a g e me n t o f Nu r s i n g Qu a l i t y / NI J u n,Z HOU Y a n — z h e n . / / C h i n e s e a n d
,
s p e c i a l n a n d c o n s u l t a t i o n . Re s u l t s :Af t e r i n t r a v e n o u s t h e r a p y s t nd a a r d i z a t i o n ma n a g e me n t ,t h e n u r s e o f i n t r a v e n o u s i n f us i o n o f r e l e v a n t t h e o r e t i c a l k n o wl e d g e a n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控制的实践以及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18-02-28T14:03:52.4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2期作者:阮玲玲1 吴纯2(通讯作者)[导读] 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大大改善了护理质量,为输液安全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
(1武汉市优抚医院湖北武汉 430023)(2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湖北武汉 430040)【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实践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我院于2013年5月开始实施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我院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2016年10月40例静脉护理人员,考核其静脉治疗知识和技能,并根据静脉专科质量标准平均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的护理效果。
结果:40例护理人员经规范化管理后,静脉治疗知识和技能得到显著性提高,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前后前后各项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指标显著性提高。
结论: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大大改善了护理质量,为输液安全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护理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2-0317-01 随着人们呼声的增强,我国对静脉治疗护理管理也加强了重视,从一般化的体系逐渐走向了专业化的方向。
当然,受其影响从多年以前我院就已经对静脉注射这种给药方式进行了合理化管理,同时对负责此任务的相关科室实施了规范化的管理。
还提出要判断好患者的情况做出正确的给药方案,同时还要做出总结和分析。
具体的措施有,成立了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化小组,有专门负责人负责这一项任务,大大降低了由于静脉治疗引起的医疗纠纷事故的数量。
要求护理人员的对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都可以熟练掌握,另外也将我院的护理质量评价系统进行了合理性的改变,目的还是为了降低静脉治疗的风险指数,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1]。
再这样的实际行动下,我院取得了令人欣慰的结果,现将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40例静脉专科护理人员,全部为奴性年龄在24~34之间,平均年龄为(28.5±2.5)岁。
工作时间至少为两年上述对象均自愿接受检查和考核,我院每个月进行输液的人次约8000人次左右。
护理人员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考核40例静脉护理人员在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对静脉治疗知识和技能,并根据静脉专科质量标准平均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的护理效果[2]。
1.3 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
第一,组织起一支专业化、标准化的静脉治疗小组。
由他们直接负责需要静脉注射的患者,可以将这批人员进行明确的分工,可以分为静脉会诊小组和静脉治疗小组。
各个小组各司其职的同时要做到相互配合、相互沟通,以最快的时间,在最安全的情况下让患者康复。
会诊小组负责接受患者,确诊他们的病情,明确掌握患者的实际情况[3]。
第二,对静脉治疗专业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以及操作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三,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
根据国家卫生部发文要求,静脉治疗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情况掌握、合理给药、工具使用、高危药物运用、实际操作情况、感染控制等方面,定期进行评分总结[4]。
第四,加大对人员的督导和管理。
第五,对静脉治疗的风险有合理的管理。
要对每位患者的治疗方案都进行风险的评估和管理,可将其从低到高,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也可以建立静脉治疗风险管理小组,在考虑到患者自身情况的前提下,加强风险管理,有效的降低风险率[5]。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采用SPSS 18.0进行,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χ2检验(%)和t检测(x-±s),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40例护理人员经规范化管理后,各项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指标评分显著提高,见表1。
3.讨论
现如今我国的医学水平随着我国经济提高而提高,这无疑不是一件好事,但是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对于医学水平以及护理质量的要求也是要更上一层楼,如今我国临床治疗中,以静脉注射作为最主要的给予药物的方式之一,也就是我们平时生活中最常见的静脉输液。
其原理是依靠人体内液体静压与环境大气压的不同,利用静脉液体注射的方式,将人体缺少的电解质、无菌液体等注入到人体内,从而达到治疗病痛的效果。
静脉输液这种治疗措施虽然极为常见,但是它还是对患者有一定的创伤性。
综上所述,现如今各大医院都将静脉治疗规范化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指标,规范化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要求之一,对于在静脉治疗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报告,并且及时的解决,在问题中寻找原因,将其服务质量达到一定的高度。
实施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不仅仅是给予静脉治疗专业人员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让他们在工作中提高了自身的能力素质,同时也因为此规范化措施的实施大大降低了在静脉治疗中出现的医疗纠纷案件的发生率,为当下不好的医护关系提供了一个改善的机会,另外,还意外的收获到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评价,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让护理质量得到提高,为静脉输液治疗提供了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海云.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实践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75):224-225.
[2]张海燕,梁俊卿,吴晓英.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指标的研究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2):153-156.
[3]王俊,彭艳.追踪方法学在静脉治疗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6,5(44):122-122.
[4]戴金珠.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控制的实践及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4,2(25):260-260.
[5]唐欣慧,陈俊华,刘海燕,等.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5):749-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