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as关于接触问题大全

合集下载

桥博、midas遇到的问题总结

桥博、midas遇到的问题总结

使用桥博、midas计算时经常遇到的问题总结A:桥博0、桥博内裂缝输出单位为mm,内力输出单位为KN,弯矩输出单位KN*m,应力输出单位Mpa1、从CAD中往桥博里面导入截面或者模型时,CAD里面的坐标系必须是大地坐标系。

2、桥博里面整体坐标系是向上为正,所以我们在输荷载的时候如果于整体坐标系相反就要输入负值。

3、从CAD往桥博里导截面时,将截面放入同一图层里面,不同区域用不同颜色区分之。

4、桥博使用阶段单项活载反力未计入冲击系数。

5、桥博使用阶段活载反力已计入1.2的剪力系数。

6、计算横向力分布系数时桥面中线距首梁距离:对于杠杆法和刚性横梁法为桥面的中线到首梁的梁位线处的距离;对于刚接板梁法则为桥面中线到首梁左侧悬臂板外端的距离,用于确定各种活载在影响线上移动的位置。

7、当构件为混凝土构件时,自重系数输入1.04.8、桥博里通过截面修改来修改截面钢筋时,需将“添加普通钢筋”勾选去掉,在截面里输入需要替换的钢筋就可以把钢筋替换掉。

9、在施工阶段输入施工荷载后,可以通过查看菜单中的“显示内容设定”将显示永久荷载勾选上,这样就可以看看输入的荷载位置、方向是否正确。

10、桥博提供自定义截面,但是当使用自定义截面后,显示和计算都很慢,需要耐心。

11、桥博提供材料库定义,建议大家定义前先做一下统一,否则模型拷贝到其他电脑上时材料不认到那时就头疼了。

12、有效宽度输入是比较繁琐的事情,大家可以用脚本数据文件,事先在excel中把有效宽度计算好,用Ultraedit列选模式往里面粘贴,很方便!!14、当采用直线编辑器中的抛物线建立模型时,需要3个控制截面,第一个控制截面无所谓,第二个控制截面向后抛,第三个控制截面向前抛,桥博里面默认的是二次抛物线!!15、当采用直线编辑器建立模型时,控制截面要求点数必须一致,否则告诉你截面不一致。

16、修改斜拉索面积时用斜拉索单元编辑器,在拉锁面积里需要输入拉索个数*单根拉索的面积。

midas常见问题汇总

midas常见问题汇总

Part I.部分使用说明1. 定义移动荷载的步骤l 在主菜单的荷载>移动荷载分析数据>车辆中选择标准车辆或自定义车辆。

l 对于人群移动荷载,按用户定义方式中的汽车类型中的车道荷载定义成线荷载加载(如将规范中的荷载0.5tonf/m**2乘以车道宽3m,输入1.5tonf/m)。

定义人群移动荷载时,一定要输入Qm和Qq,并输入相同的值。

集中荷载输入0。

l 布置车道或车道面(梁单元模型选择定义车道,板单元模型选择定义车道面),人群荷载的步行道也应定义为一个车道或车道面。

l 定义车辆组。

该项为选项,仅用于不同车道允许加载不同车辆荷载的特殊情况中。

l 定义移动荷载工况。

例如可将车道荷载定义为工况-1,车辆荷载定义为工况-2。

在定义移动荷载工况对话框中的子荷载工况中,需要定义各车辆要加载的车道。

例如: 用户定义了8个车道,其中4个为左侧偏载、4个为右侧偏载,此时可定义两个子荷载工况,并选择“单独”,表示分别单独计算,程序自动找出最大值。

在定义子荷载工况时,如果在“可以加载的最少车道数”和“可以加载的最大车道数”中分别输入1和4,则表示分别计算1、2、3、4种横向车辆布置的情况(15种情况)。

布置车辆选择车道时,不能包含前面定义的人群的步行道。

l 定义移动荷载工况时,如果有必要将人群移动荷载与车辆的移动荷载进行组合时,需要在定义移动荷载工况对话框中的子荷载工况中,分别定义人群移动荷载子荷载工况(只能选择步道)和车辆的移动荷载子荷载工况,然后选择“组合”。

2. 关于移动荷载中车道和车道面的定义l 当使用板单元建立模型时a. 程序对城市桥梁的车道荷载及人群荷载默认为做影响面分析,其他荷载(公路荷载和铁路荷载)做影响线分析。

b. 只能使用车道面定义车的行走路线。

对于城市桥梁的车道荷载及人群荷载以外的荷载,输入的车道面宽度不起作用,按线荷载或集中荷载加载在车道上。

c. 对于城市桥梁的车道荷载及人群荷载,在程序内部,自动将输入的荷载除以在”车道面”中定义的车道宽后,按面荷载加载在车道上。

midas常见问题与解答

midas常见问题与解答

MIDAS/Gen软件常见问题与解答目录MIDAS/Gen软件常见问题与解答..............................................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建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问:对于satwe模型转换这块,需要注意的那些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问:DXF文件导入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问:程序如何实现相似层,相同的楼层是否能修改一个就可以了错误!未定义书签。

问:如果要考虑地下室的地基土与结构的相互作用,请问弹簧刚度怎样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问:一柱托双梁时,采用主从节点约束时,在从节点上加荷载,程序能否自动考虑扭转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问:我想在程序中通过修改数据库中的材料特性值来定义一种材料,能否实现错误!未定义书签。

问:不大明白“模型/材料和截面特征/截面特征系数”中设定参数,比如在“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和“梁设计弯矩增大系数”等应该怎么设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问:在建模中,设计的截面在MIDAS截面库中没有,请问对于不规则的截面输入有什么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问:在删除部分截面号后,如何对截面的号数进行重新编号,使其连续错误!未定义书签。

问:如何施加偏心........................................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问:剪力墙开洞后,定义的层是不是必须重新生成,且重新生成的层必须包含剪力墙开洞节点,否则不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midas GTS常见问题一

midas GTS常见问题一

GTS问题总结1问:GTS中单元的内力怎么考虑?答:对于梁单元来说,可以通过查看内力图来查看结构的内力。

对于实体单元,只能查看单元的应力情况,详细的结果内容见《后处理结果意义》。

2问:在边坡稳定计算中怎么考虑渗流作用?答:可以先利用渗流计算并将计算的结果导入到边坡稳定计算里面。

步骤:1定义渗流分析工况,并进行计算;2在边坡计算中利用模型/荷载/应用渗流结果所得孔压,选择渗流分析工况;3进行边坡计算。

基本原理:利用‘总应力=有效应力+孔隙水压力’来计算。

3问:顶点拟合曲面为何有时不能实现?答:有时候选择的顶点突变比较严重,由于计算机算法的问题,软件拟合的曲面不是很好。

这样可以首先分成几块来进行拟合,并利用边界面把这几块连接起来。

如果不行,可以删除一些变化比较大的地方,再尽量来拟合。

4问:NURSS面与边界面的区别?答:边界面最多能够用四个边界线定义,而NURSS可以用多个边界线来定义。

但是NURSS面最好不要多用。

用边界面生成面时,当边界线大于4时,需要将一些线连接起来,这样生成的面包含四个边界线,在需要划分映射网格时候,是根据连接后的线与其他三个形成两对相对的边组来划分网格,因此在连接组合两条边或更多的时候需要注意组合的边。

轮廓线内部包含有其他轮廓线时(例: 内部有圆孔的曲面)不能生成NURBS曲面。

NURBS 面虽然是建立曲面形状的较好的方法,但是为了建立曲面使用的边线和实际要生成的曲面的边线有可能不一致,所以在对包含NURBS面的表面进行缝合等操作时,输入的误差y要比基本值稍大一些才能正常运行缝合等操作。

当选择线后按预览时没有生成消隐形状时,请终止生成。

没有生成消隐形状表示面的构成有问题,这对后续的建模会有影响。

此时最好对线进行合并等编辑操作,然后再重新建立面。

如果实在没有好的方法解决,在建立了非正常的面之后,使用修补工具(Repair Factory)中的固定形状(Fix Shape)功能修改形状后再进行后续的建模工作。

MidasCivil常见问题汇总

MidasCivil常见问题汇总

MidasCivil常见问题汇总1、如何利用板单元建立变截面连续梁(连续刚构)的模型?建立模型后如何输入预应力钢束?使用板单元建立连续刚构(变截面的方法)可简单说明如下:1)首先建立抛物线(变截面下翼缘) ;2)使用单元扩展功能由直线扩展成板单元,扩展时选择投影,投影到上翼缘处。

;3)在上翼缘处建立一直线梁(扩展过渡用),然后分别向横向中间及外悬挑边缘扩展成板单元;4)使用单元镜像功能横向镜像另一半;5) 为了观察方便,在单元命令中使用修改单元参数功能中的修改单元坐标轴选项,将板单元的单元坐标轴统一起来。

在板单元或实体块单元上加预应力钢束的方法,目前设计人员普遍采用加虚拟桁架单元的方法,即用桁架单元模拟钢束,然后给桁架单元以一定的温降,从而达到加除应力的效果。

温降的幅度要考虑预应力损失后的张力。

这种方法不能真实模拟沿钢束长度方向的预应力损失量,但由于目前很多软件不能提供在板单元或块单元上可以考虑六种预应力损失的钢束,所以目前很多设计人员普遍在采用这种简化分析方法。

MIDAS目前正在开发在板单元和块单元上加可以考虑六种预应力损失的钢束的模块,以满足用户分析与设计的要求。

2、如果梁与梁之间是通过翼板绞接,Midas/Civil应如何建模模拟梁翼板之间的绞接?可以在主梁之间隔一定间距用横向虚拟梁连接,并且将横向虚拟梁的两端的弯矩约束释放。

此类问题关键在于横向虚拟梁的刚度取值。

可参考有关书籍,推荐E.C.Hambly写的"Bridge deck behaviour",该书对梁格法有较为详尽的叙述。

3、如果梁与梁之间是通过翼板绞接,Midas/Civil应如何建模模拟梁翼板之间的绞接?可否自己编辑截面形式可以在定义截面对话框中点击"数值"表单,然后输入您自定义的截面的各种数据。

您也可以在工具>截面特性值计算器中画出您的截面,然后生成一个截面名称,程序会计算出相应截面的特性值。

MIDAS软件常见提问与解答

MIDAS软件常见提问与解答

1)问: 在MIDAS软件中施工阶段分析采用何种模型?答: 施工阶段模拟中的模型概念有两种,一种是累加模型概念,一种是独立模型概念。

累加模型的概念就是下一个阶段模型继承了上一个阶段模型的内容(位移、内力等),累加模型比较容易解决收缩和徐变问题。

但较难解决非线性问题。

举例说,当下一个施工阶段荷载加载时,上一个阶段已发生位移的模型容易发生挠动时(比如悬索桥模型),上一阶段的荷载也应同时参与该施工阶段的非线性分析中,而此时累加模型很难解决该类问题。

独立模型的概念就是每施工阶段均按当前施工阶段的所有荷载、当前模型进行分析,然后作为当前施工阶段的分析结果,两个施工阶段分析结果的差作为累加结果。

此类模型较容易使用于大位移等非线性分析中。

但不能正确反应收缩和徐变。

目前MIDAS的施工阶段模拟实际上隐含了这两种模型的选择。

在分析>施工阶段分析控制中,当选择"考虑非线性分析"选项时,程序按独立模型计算,当没有选择该项时,按累加模型分析。

至于具体的工程,应选择哪种模型,应由用户判断。

MIDAS软件目前正考虑升级的部分:1. 将施工阶段采用模型,由隐式改为用户选择。

这不是单纯的改文字。

2. 在帮助文件中尽量对各种结构的施工阶段模拟提供分析模式。

2)问: 在MIDAS软件中静力荷载工况定义中的类型中包括了所有的荷载,为什么菜单下面还有移动荷载工况和支座荷载工况等内容呢?答: 静力荷载工况中的荷载类型正如它的名字为"静力"类型。

当用户需要分析移动荷载处于某一个位置时的情况,即手动决定移动荷载位置后,再做静力分析时,需要在此定义相应的移动荷载工况,也为后处理中自动生成荷载组合做准备。

支座沉降分析数据中的支座荷载工况其实与移动荷载的概念差不多。

举例说明,当有9个支座时,每个支座都可能发生沉降时,该功能可以由自动计算所有可能的沉降组合,因此提供的也是相当于"动态"的结果。

MIDAS软件常见提问与解答

MIDAS软件常见提问与解答

MIDAS软件常见提问与解答Part I. 部分使用说明1.定义移动荷载的步骤●在主菜单的荷载>移动荷载分析数据>车辆中选择标准车辆或自定义车辆。

●对于人群移动荷载,按用户定义方式中的汽车类型中的车道荷载定义成线荷载加载(如将规范中的荷载0.5tonf/m**2乘以车道宽3m,输入1.5tonf/m)。

定义人群移动荷载时,一定要输入Qm和Qq,并输入相同的值。

集中荷载输入0。

●布置车道或车道面(梁单元模型选择定义车道,板单元模型选择定义车道面),人群荷载的步行道也应定义为一个车道或车道面。

●定义车辆组。

该项为选项,仅用于不同车道允许加载不同车辆荷载的特殊情况中。

●定义移动荷载工况。

例如可将车道荷载定义为工况-1,车辆荷载定义为工况-2。

在定义移动荷载工况对话框中的子荷载工况中,需要定义各车辆要加载的车道。

例如:用户定义了8个车道,其中4个为左侧偏载、4个为右侧偏载,此时可定义两个子荷载工况,并选择“单独”,表示分别单独计算,程序自动找出最大值。

在定义子荷载工况时,如果在“可以加载的最少车道数”和“可以加载的最大车道数”中分别输入1和4,则表示分别计算1、2、3、4种横向车辆布置的情况(15种情况)。

布置车辆选择车道时,不能包含前面定义的人群的步行道。

●定义移动荷载工况时,如果有必要将人群移动荷载与车辆的移动荷载进行组合时,需要在定义移动荷载工况对话框中的子荷载工况中,分别定义人群移动荷载子荷载工况(只能选择步道)和车辆的移动荷载子荷载工况,然后选择“组合”。

2.关于移动荷载中车道和车道面的定义●当使用板单元建立模型时a. 程序对城市桥梁的车道荷载及人群荷载默认为做影响面分析,其他荷载(公路荷载和铁路荷载)做影响线分析。

b. 只能使用车道面定义车的行走路线。

对于城市桥梁的车道荷载及人群荷载以外的荷载,输入的车道面宽度不起作用,按线荷载或集中荷载加载在车道上。

c. 对于城市桥梁的车道荷载及人群荷载,在程序内部,自动将输入的荷载除以在”车道面”中定义的车道宽后,按面荷载加载在车道上。

midas关于接触问题大全

midas关于接触问题大全

MIDAS/GTS中提供了用于连接不同材料或刚度相差较大的材料的接触单元一般来说通过适当调整等参数(isoparametric)单元的刚度也可以 Goodman单元。 实现类似于接触单元的效果,但是接触单元是不必细分单元的细长的单元。图1 所示的是节点号为1, 2, 3, 4与整体坐标轴x-轴倾斜β 角度的典型的接触单元。
一、建立接触单元的方法 GTS提供了多种建立接触单元的方法。 要注意的是二维分析时只能使用 二维接触单元,三维分析时只能使用三维接触单元,在文件 > 项目设 置中根据用户对二维和三维的选择, 程序会自动对可选择的接触单元类 型进行设置。
增加的功能
图 1. 建立接触单元对话框
1. 根据单元边界
- 在选择单元的边界上与其它单元 有接触时,在两个单元间建立接触 单元的命令。 - 在选择过滤窗口可供选择的有网 格组和单元。 - 接触单元一般经常用于两个不同 网格组之间的连接,所以选择过滤 窗口默认选择为网格组。
般分析控制对话框中选择非线性分析选项中的“刚度不变”选项。
2) Mode-II 模型 Mode II 模型只有在定义了间隙值(Gap Value)时才发生作用。当没有 定义间隙值时, 即使定义了Mode-II中的数据, 接触单元也按前面定义 的特性做弹塑性分析。 Mode-II是定义接触面切线方向的摩擦反应的功 能。
t ∂f T = tan φ (k ) t tt ∂t
将上面的式整理成如下公式。
k n ( h + kt ) 1 &= t tt h + kn tan φ tan ϕ + kt −kn kt tan φ (k ) tt
(9)
Vu & kt (h + kn tan φ tan ϕ ) −kn kt tan ϕ tt tt

MIDAS软件常见提问与解答

MIDAS软件常见提问与解答

MIDAS软件常见提问与解答1、>动力分析反应谱分析时是要将自重转化为质量的>但稳定分析要不要将自重转化为质量?>稳定分析要用到质量矩阵吗?屈曲分析不需要质量矩阵,所以稳定分析不需要将荷载转化为质量。

前面所述是猜想您的模型中有动力或反应谱分析控制数据而没有删除所致。

2、>我用板单元建了一个单箱四室的连续梁模型。

加自重及二期恒载的时候,是可以从结果->分析结果表格里得到每个单元每个节点内力值的,但是我把移动荷载和支座沉降的却不能得到,在结果->内力->板单元内力里可以看到节点的平均值,但是表格里的值却都是0,不知道为什么?表格里目前提供每延米长的内力,请在表格中查看内力(单位长度)。

另外,因为该功能输出的均为最大值(或最小值),您不能将他们累加而得截面内力。

由局部方向内力的合力功能获得截面内力时,需要将移动荷载转换为静力荷载。

即先求出不利位臵,然后乘以冲击系数后进行加载。

在单箱四室的板单元模型中,由局部方向内力的合力功能获得截面内力时,要注意选取的点应为各端点(上部外挑翼缘端点和底板端点),注意查看是否选择了所有需要选择的截面。

3、>1 做一座钢管拱桥的稳定分析,为柔性吊杆,用索单元模拟,结果系统提示索单元> 不能用于稳定分析,该怎么模拟好?>2 另外,系统提示移动荷载分析不能与稳定分析同时进行,也就是说我只能手动> 加载汽车车队等活载,如果桥跨大,而车道又多的话,手动加载很费力,不知道有没有方便点的方法?>3 还有,做稳定分析时,要把自重转化到xyz三个方向吗,如果是的话,可以说一下原因吗,别的软件好象没有这一说法的?1.索单元不能做稳定分析,需要将索单元转换为桁架单元。

2.稳定分析是针对某一种荷载工况或荷载组合的,属于静力分析的范畴。

移动荷载是一种动态荷载,荷载的位臵是变化的,也就是说每个加载位臵的稳定安全系数是不同的。

所以移动荷载的稳定分析只能依靠用户手动决定移动荷载的位臵,并针对该位臵的荷载做稳定分析。

MIDAS Civil 使用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MIDAS Civil 使用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MIDASCivil 使用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定义移动荷载的步骤a.在主菜单的荷载>移动荷载分析数据>车辆中选择标准车辆或自定义车辆。

b.对于人群移动荷载,按用户定义方式中的汽车类型中的车道荷载定义成线荷载加载(如将规范中的荷载0.5tonf/m**2乘以车道宽3m,输入1.5tonf/m)。

c.布置车道或车道面(梁单元模型选择定义车道,板单元模型选择定义车道面),人群荷载的步行道也应定义为一个车道或车道面。

d.定义车辆组。

该项为选项,仅用于不同车道允许加载不同车辆荷载的特殊情况中。

e.定义移动荷载工况。

例如可将车道荷载定义为工况-1,车辆荷载定义为工况-2。

在定义移动荷载工况对话框中的子荷载工况中,需要定义各车辆要加载的车道。

例如:用户定义了8个车道,其中4个为左侧偏载、4个为右侧偏载,此时可定义两个子荷载工况,并选择“单独”,表示分别单独计算,程序自动找出最大值。

在定义子荷载工况时,如果在“可以加载的最少车道数”和“可以加载的最大车道数”中分别输入1和4,则表示分别计算1、2、3、4种横向车辆布置的情况(15种情况)。

布置车辆选择车道时,不能包含前面定义的人群的步行道。

f.定义移动荷载工况时,如果有必要将人群移动荷载与车辆的移动荷载进行组合时,需要在定义移动荷载工况对话框中的子荷载工况中,分别定义人群移动荷载子荷载工况(只能选择步道)和车辆的移动荷载子荷载工况,然后选择“组合”。

2.关于移动荷载中车道和车道面的定义A.当使用板单元建立模型时a.程序对城市桥梁的车道荷载及人群荷载默认为做影响面分析,其他荷载(公路荷载和铁路荷载)做影响线分析。

b.只能使用车道面定义车的行走路线。

对于城市桥梁的车道荷载及人群荷载以外的荷载,输入的车道面宽度不起作用,按线荷载或集中荷载加载在车道上。

c.对于城市桥梁的车道荷载及人群荷载,在程序内部,自动将输入的荷载除以在”车道面”中定义的车道宽后,按面荷载加载在车道上。

关于midas分析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于midas分析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于midas分析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梁板模拟箱梁问题腹板用梁单元,顶底板用板单元,腹板和顶底板间用什么连接,刚性?用这个模型做顶底板验算是否合适?《组合截面计算浅析》里面讨论组合截面分别用MIDAS施工阶段联合截面与梁+板来实现,最后得出结论是用梁+板的结果是会放大板的内力。

2.拱桥的屈曲分析中如何考虑移动荷载做一个下承式拱桥,桥面较宽(近期双向4车道加两个非机动车道,远期为双向6车道),无横向联系,在屈曲分析中怎么考虑移动荷载的影响?需将活载按最不利的加载位置求出来,再作为静力荷载加入。

(MIDAS有一个移动荷载追踪器的功能,上面有一按钮,可直接将最不利荷载存成文本文件,然后,另存为一个项目,导入这个文本文件就有了新的静力工况了,里面的荷载就是最不利的荷载。

值得注意的是:最不利的荷载位置布置后,是没有考虑冲击的。

3.土的模拟基底和挡土墙侧向土用受压弹簧模拟,桩周土用一般弹簧模拟,是否是这样,弹簧的弹性系数应怎么取?计算宽度*土层高*地面至土层平均距离*m可不可以用土的压缩系数乘单元面积(与土的接触面积)按弹簧的物理意义填也可以的。

就是变形单位长度所需的力。

4、在线帮助中关于“方向”和“投影”的说明,但是局部坐标是否指的是每个单元的局部坐标,如果单元在整体坐标中是斜向的,就可以用局部坐标?可以这么理解。

5、“投影”:“沿与荷载作用方向垂直的梁的投影长度作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它与“沿梁长方向有什么区别吗?碰到类似这样的说明时,我们可以做一个小例子来理解:同一模型里二根梁,分别按投影与不投影加载,算一下后,看反力的结果就知道了。

原来不投影是按斜长加载的,而投影是按作用方向垂直线所占的长度加载的,举一个例子,一根梁起点是(0,0),终点是(3,4),则梁长为5,如果作用方向为整体坐标系X方向,作用的集度为1KN,则X方向的反力为:选中投影时为4KN,选中不投影时为5KN。

6、“车道”和“车道面”的问题:假如我采用的是梁单元,那么是否说我就一定要采用车道,而不能采用车道面呢?是的7、计算运行以后,向查看车道影响线,但是对话框中的车道/选择项里面没有车道/车道面名称,也就无法选择,是怎么回事啊?车道是作用在梁单元上的,输出的是影响线;车道是作用在板单元上,输出的是影响面。

midas桩土接触实例

midas桩土接触实例

12 查看生成的属性 • 生成属性后点击关闭。
5. 几何模型
13 建立几何模型
※ 此操作例题提供建立好的几何模型 http://gts.midasit.co.kr
6. 划分网格
14 自动划分实体 网格 > 自动网格划分 > 实体…
• 主菜单里选择网格 > 自动网格划分 > 实体。
• 选择如图所示的实体。
• 网格尺寸指定为单元尺寸并输入‘10’。
• 属性的指定为6号的‘桥台’。
• 网格组输入‘桥台’。
•点击
预览按钮查看生成的网格尺寸。
• 点击适用生成网格。
• 对于粘土,砂土, 风化岩, 软岩和硬岩利用 同样的方法生成网格。
• 粘土,砂土,风化岩的单元尺寸是 10。
• 软岩和硬岩的单元尺寸是30。
http://gts.midasit.co.kr
•材料参数里通过点击Tab键逐 个输入。
•点击确认。
•输入材料后在添加/修改实体 属性中点击适用。
•剩余的四个土层和桥台也按同样的方 法输入属性。
• 生成桥台时模型类型选择为弹性。
http://gts.midasit.co.kr
4. 输入属性(桩)
6
输入桩的属性
模型 > 特性 > 属性…
7
输入特性
• 名称处输入`ShearCurve’。 • Z项输入 -1000, 数值项输入 -1000000。 • 利用同样的方法输入 2~4行生成图表。 • 操作例题里生成的相对位移-摩擦力函数是为了验证桩 单元的实用性,所以在应用时要输入实验的数据或者文 献上的参考值后再进行分析。
http://gts.midasit.co.kr

MIDASCivil v5.6.0版本 常见提问与解答(前处理模)

MIDASCivil v5.6.0版本 常见提问与解答(前处理模)
19. 计算自振周期的问题 首先要在主菜单的模型>结构类型中选择将结构的自重转换为 X、Y、Z 方向,当 只要查看竖向自振周期时,选择转换为 Z 方向。 然后在分析>特征值分析控制中填写相应数据。
20. 关于施工阶段分析中自重的输入 首先要定义自重所属的结构组名称(如定义为自重组)。 然后在荷载>自重中定义定义自重(在 Z 中输入系数-1),并在荷载组中选项中选择 相应荷载组名称(如自重组),该项必须要选! 然后在荷载>施工阶段分析数据>定义施工阶段中定义第一个施工阶段时,将自重 的荷载组激活。以后阶段中每当有新单元组增加时,程序都会自动计算自重。即自 重只需在第一个施工阶段激活一次,且必须在第一个施工阶段激活一次。
12. 二期恒载的输入 可以在主菜单中选择荷载>压力荷载,按均布荷载输入。
13. 配重的输入 可以按外部荷载输入,然后在模型>质量>将荷载转换为质量中将其转换为质量后, 参与结构自振周期的计算中。 也可以直接按节点质量输入(模型>质量>节点质量),此时应将配重除以重力加速 度。
14. 摩擦支座的问题 在主菜单的模型>边界条件>非线性连接中选择摩擦摆型支座
MIDAS/Civil v5.6.0 版本 常见提问与解答
1. 定义移动荷载的步骤 在主菜单的荷载>移动荷载分析数据>车辆中选择标准车辆或自定义车辆。 对于人群移动荷载,按用户定义方式中的汽车类型中的车道荷载定义成线荷载加载 (如将规范中的荷载 0.5tonf/m**2 乘以车道宽 3m,输入 1.5tonf/m)。定义人群移动 荷载时,一定要输入 Qm 和 Qq,并输入相同的值。集中荷载输入 0。 布置车道或车道面(梁单元模型选择定义车道,板单元模型选择定义车道面),人群 荷载的步行道也应定义为一个车道或车道面。 定义车辆组。该项为选项,仅用于不同车道允许加载不同车辆荷载的特殊情况中。 定义移动荷载工况。例如可将车道荷载定义为工况-1,车辆荷载定义为工况-2。在 定义移动荷载工况对话框中的子荷载工况中,需要定义各车辆要加载的车道。例如: 用户定义了 8 个车道,其中 4 个为左侧偏载、4 个为右侧偏载,此时可定义两个子 荷载工况,并选择“单独”,表示分别单独计算,程序自动找出最大值。在定义子 荷载工况时,如果在“可以加载的最少车道数”和“可以加载的最大车道数”中分 别输入 1 和 4,则表示分别计算 1、2、3、4 种横向车辆布置的情况(15 种情况)。 布置车辆选择车道时,不能包含前面定义的人群的步行道。 定义移动荷载工况时,如果有必要将人群移动荷载与车辆的移动荷载进行组合时, 需要在定义移动荷载工况对话框中的子荷载工况中,分别定义人群移动荷载子荷载 工况(只能选择步道)和车辆的移动荷载子荷载工况,然后选择“组合”。

Midas建模分析常见问题及解答

Midas建模分析常见问题及解答

4. 移动荷载的横向布置 移动荷载的横向布置,在板型桥梁、箱型暗渠等建模助手中由程序自动从左到右, 从右到左进行布置,并输出包络结果。 对于用户手动建立的桥梁, 需要由用户手动布置车道。 将布置的一系列车道布置车 辆后定义为一种荷载工况, 将另一些车道布置车辆后定义为另一种荷载工况, 对不 同的荷载工况分别做分析后,在荷载组合中定义包络组合。 5. 使用板单元做移动荷载分析时,看不到应力结果 在主菜单的分析>移动荷载分析控制数据>单元输出位置中选择板单元的‘计算应 力’ 6. 使用梁单元做移动荷载分析时,看不到组合应力结果 在主菜单的分析>移动荷载分析控制数据>单元输出位置中选择杆系单元的‘计算 组合应力’ 7. 关于实体单元的内力输出 在结果>局部方向内力的合力中选择处于同一个平面内的一些实体单元的面,程序 将输出这些面上的合力。 8. 弯桥支座的模拟 为了确定约束方向, 首先定义支座节点处的节点局部坐标系, 且可以输出节点局部 坐标系方向的反力结果。 按双支座模拟时,推荐在支座位置沿竖向建立两个弹性连接单元,单元下部固结, 上部节点间设置刚臂。按单支座模拟时,推荐将支座扭矩方向约束。根据计算得到 的扭矩和支座间距,手算支座反力。 9. 刚臂的定义 在主菜单中选择模型>边界条件>刚性连接,定义主从节点间相关关系。 10. 主从节点能否重复定义,既一个节点能否既从属于一个节点又从属于另一节点 理论上可以,既该节点的不同自由度分别从属于不同节点。 11. 关于斜拉桥、悬索桥及使用了非线性单元的桥梁,做移动荷载分析的问题 移动荷载分析是线性分析, 因为程序内部计算时将使用荷载的组合, 模型中不能存 在非线性单元。 当做斜拉桥、 悬索桥的移动荷载分析时, 应事先计算出桥梁在自重平衡下的索和吊 杆的拉力, 并将其作为初始内力加载在单元上, 然后将非线性单元如索单元修改为 桁架单元后做移动荷载分析。 12. 温度荷载 系统温度 输入季节温差。 初始温度对结果没有影响。 当需要分别计算成桥前后的温差变化和 成桥后年度的温差变化的影响时, 可定义两个荷载工况名称, 分别输入不同的系统 温度温差,程序将分别计算不同温差的影响。

MIDAS常见问题

MIDAS常见问题

MIDAS常见问题本文来自:中国范文网【/】详细出处参考:/post/216.html 相关文章在网站其他栏目里面。

Part I. 部分使用说明1.定义移动荷载的步骤●在主菜单的荷载>移动荷载分析数据>车辆中选择标准车辆或自定义车辆。

●对于人群移动荷载,按用户定义方式中的汽车类型中的车道荷载定义成线荷载加载(如将规范中的荷载0.5tonf/m**2乘以车道宽3m,输入1.5tonf/m)。

定义人群移动荷载时,一定要输入Qm和Qq,并输入相同的值。

集中荷载输入0。

●布置车道或车道面(梁单元模型选择定义车道,板单元模型选择定义车道面),人群荷载的步行道也应定义为一个车道或车道面。

●定义车辆组。

该项为选项,仅用于不同车道允许加载不同车辆荷载的特殊情况中。

●定义移动荷载工况。

例如可将车道荷载定义为工况-1,车辆荷载定义为工况-2。

在定义移动荷载工况对话框中的子荷载工况中,需要定义各车辆要加载的车道。

例如:用户定义了8个车道,其中4个为左侧偏载、4个为右侧偏载,此时可定义两个子荷载工况,并选择“单独”,表示分别单独计算,程序自动找出最大值。

在定义子荷载工况时,如果在“可以加载的最少车道数”和“可以加载的最大车道数”中分别输入1和4,则表示分别计算1、2、3、4种横向车辆布置的情况(15种情况)。

布置车辆选择车道时,不能包含前面定义的人群的步行道。

●定义移动荷载工况时,如果有必要将人群移动荷载与车辆的移动荷载进行组合时,需要在定义移动荷载工况对话框中的子荷载工况中,分别定义人群移动荷载子荷载工况(只能选择步道)和车辆的移动荷载子荷载工况,然后选择“组合”。

2.关于移动荷载中车道和车道面的定义●当使用板单元建立模型时a. 程序对城市桥梁的车道荷载及人群荷载默认为做影响面分析,其他荷载(公路荷载和铁路荷载)做影响线分析。

b. 只能使用车道面定义车的行走路线。

对于城市桥梁的车道荷载及人群荷载以外的荷载,输入的车道面宽度不起作用,按线荷载或集中荷载加载在车道上。

midas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解答

midas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解答

midas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解答使用该软件一年来,经常遇到一些问题,经过多方咨询得到了初步的解答,现将钢结构论坛、阳光论坛等几个论坛的相关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大家共享。

最早发表于钢结构论坛1.在midas中横向计算问题.在midas中横向计算时遇到下列几个问题,请教江老师.1.荷载用"用户定义的车辆荷载",DD,FD,BD均取1.3m,P1,P2为计算值,输入时为何提示最后一项的距离必须为0?2.同样在桥博中用特列荷栽作用时,计算连续盖梁中中支点的负弯距相差很大.其他位置相差不多.主要参数:两跨2X7.5m,bXh=1.4X1.2m,P1,P2取100midas结果支点活载负弯矩-264.99kn.m桥博结果支点活载负弯矩-430kn.m通过多次尝试及MIDAS公司的大力支持,现在最终的结果如下:肯定是加载精度的问题,可以通过将每个梁单元的计算的影响线点数改成6,或者,将梁单元长度改成0.1米,就能保证正好加载到这一点上。

由这个精度引起的误差应该可以接受的,如果非要消除,也是有办法的。

2.梁板模拟箱梁问题腹板用梁单元,顶底板用板单元,腹板和顶底板间用什么连接,刚性?用这个模型做顶底板验算是否合适?在《铁道标准》杂志的“铁道桥梁设计年会专辑”上有一篇文章,您可以参考一下:铁四院康小英《组合截面计算浅析》里面讨论组合截面分别用MIDAS施工阶段联合截面与梁+板来实现,最后得出结论是用梁+板的结果是会放大板的内力。

可能与您关心的问题有相似的地方。

建议您可以先按您的想法做一个,再验证一下,一定要验证!c3.midas里面讲质量转换为荷载什么意思!是否为“荷载转为质量”?在线帮助中这么写:将输入的荷载(作用于整体坐标系(-)Z方向)的垂直分量转换为质量并作为集中质量数据。

该功能主要用于计算地震分析时所需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直观的理解就是将已输入的荷载,转成质量数据,不必第二次输入。

一般用得比较多的是将二期恒载转成质量。

midas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及解答(DOC)

midas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及解答(DOC)

模型”中的常见问题4.1 如何进行二维平面分析? (3)4.2 如何修改重力加速度值? (3)4.3 使用“悬索桥建模助手”时,如何建立中跨跨中没有吊杆的情况?* (3)4.4 使用“悬臂法桥梁建模助手”时,如何定义不等高桥墩? (4)4.5 程序中的标准截面,为什么消隐后不能显示形状?* (4)4.6 如何复制单元时同时复制荷载? (5)4.7 复制单元时,单元的结构组信息能否同时被复制? (5)4.8 薄板单元与厚板单元的区别? (6)4.9 如何定义索单元的几何初始刚度? (6)4.10 索单元输入的初拉力是i端或j端的切向拉力吗? (7)4.11 如何考虑组合截面中混凝土的收缩徐变? (8)4.12 定义收缩徐变函数时的材龄与定义施工阶段时激活材龄的区别?* (8)4.13 如何自定义混凝土强度发展函数? (9)4.14 如何定义变截面梁?* (9)4.15 使用“变截面组”时,如何查看各个单元截面特性值?* (10)4.16 如何定义鱼腹形截面? (11)4.17 如何定义设计用矩形截面?* (11)4.18 如何输入不同间距的箍筋?* (12)4.19 定义联合截面时,“梁数量”的含义? (13)4.20 如何定义哑铃形钢管混凝土截面? (13)4.21 导入mct格式截面数据时,如何避免覆盖已有截面? (14)4.22 如何定义“设计用数值型截面”的各参数? (16)4.23 如何考虑横、竖向预应力钢筋的作用? (17)4.24 板单元“面内厚度”与“面外厚度”的区别? (18)4.25 定义“塑性材料”与定义“非弹性铰”的区别? (19)4.26 定义“非弹性铰”时,为什么提示“项目:不能同时使用的材料、截面和构件类型”?204.27 为什么“非弹性铰特性值”不能执行自动计算? (21)4.28 为什么“非弹性铰特性值”自动计算的结果P1〉P2? (21)4.29 程序中有多处可定义“阻尼比”,都适用于哪种情况? (22)4.30 如何定义弯桥支座?* (24)4.31 如何快速定义多个支承点的只受压弹性连接? (25)4.32 如何模拟满堂支架? (25)4.33 如何连接实体单元和板单元? (25)4.34 如何模拟桩基础与土之间的相互作用? (26)4.35 梁格法建模时,如何模拟湿接缝? (27)4.36 为什么用“弹性连接”模拟支座时,运行分析产生了奇异?* (27)4.37 为什么两层桥面之间用桁架单元来连接后,运行分析产生奇异?* (28)4.38 “梁端刚域”与“刚域效果”的区别? (28)4.39 为什么定义梁端刚域后,梁截面偏心自动恢复到中心位置? (29)4.40 为什么“只受压弹性连接”不能用于移动荷载分析? (29)4.41 为什么“刚性连接”在施工阶段中不能钝化? (30)4.42 如何考虑PSC箱梁的有效宽度? (30)4.43 为什么只考虑节点质量进行“特征值分析”时,程序提示“ERROR”? (31)4.44 如何删除重复单元? (31)第四章 “模型”中的常见问题4.1 如何进行二维平面分析?具体问题MIDAS/Civi 为三维空间分析程序,如何进行二维平面分析?相关命令模型〉结构类型...问题解答“结构类型”对话框中有多种结构类型可供选择(3-D 、X-Z 平面、Y-Z 平面、X-Y 平面、约束RZ )。

midas常遇问题总结

midas常遇问题总结

B:midas civil1、今天同事发现midas中当张拉钢束时当前阶段灌浆即下0个阶段灌浆(默认是这样),计算出来的等效面积和惯距是考虑钢束转化成混凝土后的面积,所以应该输入下1个阶段灌浆。

2、时间依存材料(徐变收缩)中28天零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单位一定要看好,否则输入小了,总是提示你约束有误,我就犯了两回这样的错误,在边界条件上找了半天没有发现错误,其实是这个标号输入太小。

3、对于新手初次使用midas,一定要注意单位,记得一次有个同事在cad里划分好单元(单位mm),midas中定义的单位是m,导入后就是什么也没有,找了半天发现是单位不对,像用spc计算截面特性同样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4、在进行抗震分析时,如果阵型始终达不到质量的90%,建议在特征值分析控制中采用多重ritz向量法。

5、静力荷载工况中除了温度和温度梯度,其他荷载都使用施工阶段荷载!!6、预应力钢束特性值中导管直径如果输入错误(我曾经给输入大了100倍,主梁断面给扣了所剩无几),结果计算出恒载反力出现负值!!7、移动荷载分析控制数据中计算位置杆系单元应点选内力(最大值+当前其他内力)及应力。

8、midas进行psc验算时,正截面抗裂验算中某个单元在某种工况下psc截面top、bottom、topleft、topright、bottomleft、bottomright这6个点中有一个点应力是最小的,那么其他几个点是与这个点在该种工况下对应的并发应力。

---------------------------------------------------------------------------------------------------------------------9、midas中支座沉降只能考虑竖向位移,不能考虑纵桥向及横桥向位移(在计算拱桥时需要考虑纵桥向位移)。

这一点就不如桥博方便。

10、大家在用SPC计算截面属性时,当采用截面为薄壁截面时,需指定划分网格大小,否则划分不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建立接触单元的方法GTS 提供了多种建立接触单元的方法。

要注意的是二维分析时只能使用二维接触单元,三维分析时只能使用三维接触单元,在文件 > 项目设置中根据用户对二维和三维的选择,程序会自动对可选择的接触单元类型进行设置。

图 1. 建立接触单元对话框1. 根据单元边界- 在选择单元的边界上与其它单元有接触时,在两个单元间建立接触单元的命令。

- 在选择过滤窗口可供选择的有网格组和单元。

- 接触单元一般经常用于两个不同网格组之间的连接,所以选择过滤窗口默认选择为网格组。

增加的功能2. 手动输入节点号- 直接输入节点号建立接触单元的方法。

- 边1和边2中的节点号数量必须相同。

- 二维时,每个边输入2个节点号时,将生成一阶的线接触单元;每个边输入3个节点号时,将生成二阶的线接触单元。

- 三维时,每个边输入3个节点号时,将生成一阶三角形面接触单元;每个边输入4个节点时,将生成一阶四边形面接触单元;每个边输入6个节点时,将生成二阶三角形面接触单元;每个边输入8个节点时,将生成二阶四边形面接触单元。

- 高阶单元的中间节点号输入顺序在输入角点号之后3. 转换单元- 将已建立的一维、二维、三维单元转换为接触单元的方法因为单元的节点顺序不是固定的,所以需要指定对应的节点中作为基准点的节点。

4. 根据选择的节点- 利用选择的节点间的相关性,在相邻单元间建立接触单元的方法。

- 可以不使用“选择端节点”按键也能生成接触单元,但是当单元的布置形状比较特殊时,因为位相的需要,有时需要使用该键。

-所谓单元的布置形状比较特殊的情况是指实体单元如下图时,即厚度方向仅分割有一个单元的情况。

图 2. 选择端节点端节点5. 根据自由面- 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的相对应的自由面、边上建立接触单元的方法。

- 修改了以前版本中两个单元的间距大于自由面、边的距离时,不能建立接触单元的问题。

6. 根据平面- 选择在单元之间建立的板、桁架、梁单元,在选择的单元两边与他们相连的单元之间建立接触单元的方法。

- 二维分析时,象桩单元、桁架单元的两端建立接触单元。

- 在此也可以有选择地使用“选择端节点”键。

二、GTS 接触单元的理论分析1. 库伦摩擦模型相同介质或不同介质之间的连接可使用接触单元(interface element )模拟,MIDAS 中的接触单元采用了库伦摩擦(Coulomb friction )理论。

假设应变∆u &由弹性应变e ∆u &和塑性应变p∆u &组成,则有下面公式。

e p∆=∆+∆u u u &&& (1)接口发生裂缝(Interface crack)前接触单元的应力定义如下。

e e=∆t D u&&(2)其中,eD为弹性刚度矩阵。

库伦摩擦模型的破坏应力f和势函数g定义如下。

tan()()0tannnf t k c kg tφϕ⎧=-=⎪⎨=⎪⎩(3)且()kφ: 内摩擦角函数()c k: 粘聚力函数ϕ: 剪胀角(dilatancy angle)剪胀角ϕ对于竖向应力是常数。

在式(1)中可将塑性应变p∆u&定义为表示大小的塑性乘数和表示方向的成分的乘积。

pgλ∂∆=∂ut&&(4)将破坏函数f使用泰勒级数(Taylor series)展开表示如下。

Tf ff kk∂∂=+=∂∂tt&&&(5)由式(5)可得11T Tf fkf hk∂∂=-=-∂∂∂∂t tt tg&&(6) 内部参数增量k&与塑性乘数的增量λ&的关系如下:pgkλλ∂=∆===∂utg&& &;t a n1ϕQ=(7)由式(4)、(6)、(7)可得由式(2)得:由式(1)得:将式(1)代入式(2)计算的最终应力增量为{}111 Tepee T T ee e e e e e Te e e Teg g f h g f g f h h g f f g h λ⎧⎫∂∂∂⎧⎫=∆-∆=∆-=∆⎨⎬⎨⎬∂∂∂⎩⎭⎩⎭⎧⎫⎧⎫∂∂∂∂∆=∆∆=∆⎨⎬⎨⎬∂∂∂∂∆⎩⎭⎩⎭⎧⎫∂∂⎪⎪⎪⎪∂∂=∆⎨⎬∂∂⎪⎪⎪⎪∂∂⎩⎭t D u u D u D u t t t t u D u D u D D D u t t t t u D D t t D u D t t + + + +-&&&&&&&&&&&&& (8)且, 00net k k ⎡⎤=⎢⎥⎣⎦D ,ppf h k ∂∂∂∆=∂∂∆∂t u t u ,tan t t t g t ϕ⎧⎫∂⎪⎪=⎨⎬∂⎪⎪⎩⎭t ,tan () T t t t f k t φ⎧⎫∂⎪⎪=⎨⎬∂⎪⎪⎩⎭t将上面的式整理成如下公式。

1Tp g f g h λ∂∂∂∆==-∂∂∂u t t t t &&&1Tp e e g f g h λ∂∂∂∆==-∆∂∂∂u D u t t t &&&111)T T e p e e e e e f g f g h h ∂∂∂∂∆=∆+∆=∆-∆=∆-∂∂∂∂u u u u D u u D t t t t (&&&&&&()tan 1tan tan tan ()(tan tan )tn t n t tt n t n tt n t t k h k k k t t h k k k k k k h k t ϕφϕφφϕ⎡⎤+-⎢⎥⎢⎥=⎢⎥++-+⎢⎥⎢⎥⎣⎦t u &&V (9)当φϕ≠时,式(9)为非对称矩阵,将发生非相关塑性流动;当φϕ=时式(9)为对称矩阵,将发生相关塑性流动。

相关塑性流动分析时在与临界面垂直方向上将发生过大的开启现象,这与实际反应不符。

非相关塑性流动分析时随着刚度矩阵的大小对内存的需求和分析过程将增加,将造成分析时间加大。

特别是当φ和ϕ值相差较大时,即非相关性比较大的分析,将不容易收敛。

在 MIDAS/GTS 中推荐使用20φϕ-≤︒。

2. 参数输入方法1.5.5之前的版本的接触单元有沿着法线和切线方向的位移,离散裂缝(d iscrete cracking)中法线方向的裂缝对切线方向的材料特性有影响,但是切线方向的位移对法线方向没有影响。

改善的接触单元使用了库伦摩擦准则,考虑了法线和切线位移的相关性。

图 1. 库伦摩擦准则图 2. 接触单元特性输入对话框1) 特性下面介绍接触单元中需要输入的特性。

表 1. 接触单元特性值- 间隙值设定的是接触面可以承受的最大张拉应力,当接触面所受的张力超过设定的值时,接触单元将不能再承受张力。

当不输入该值时,程序认为接触面可以持久地承受张拉应力。

(注:新的版本中将间隙翻译为最大张拉应力)- φ始终0φ>,且φϕ≤。

当φϕ=时,将使用相关流动法则。

当20φϕ-≤︒时收敛性比较好,当超过这个差值时,推荐在分析 > 一般分析控制对话框中选择非线性分析选项中的“刚度不变”选项。

2) Mode-II 模型Mode II 模型只有在定义了间隙值(Gap Value )时才发生作用。

当没有定义间隙值时,即使定义了Mode -II 中的数据,接触单元也按前面定义的特性做弹塑性分析。

Mode -II 是定义接触面切线方向的摩擦反应的功能。

表 2. Mode -II 模型的种类3) 多线性硬化(Multi-linear Hardening)表示多折线型的硬化模型,仅适用于接触面切线方向的剪切变形。

库伦摩擦模型一般是两个参数的模型,需要定义粘聚力和内摩擦角。

硬化模型是将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定义为随着塑性应变逐渐加大,来模拟硬化现象的模型。

在点击定义多折线硬化图 3.多折线硬化MIDAS/GTS 中提供了用于连接不同材料或刚度相差较大的材料的接触单元-Goodman 单元。

一般来说通过适当调整等参数(isoparametric)单元的刚度也可以实现类似于接触单元的效果,但是接触单元是不必细分单元的细长的单元。

图1所示的是节点号为1, 2, 3, 4与整体坐标轴x-轴倾斜β 角度的典型的接触单元。

图1 典型的接触单元接触单元的剪切应力由用户定义的接触单元的剪切刚度决定,可用于判断剪切应力是否超过了莫尔-库伦(Mohr-Coulomb)屈服标准中的最大剪切强度。

超过剪切强度塑性应变了最大剪切强度时,残留剪切模量将被用于计算单元刚度。

另外,当单元受拉时,水平刚度和剪切刚度将被乘以1/10000,此时接触单元可用于模拟节理。

三、桩单元GTS V200中的桩单元采用了嵌入式梁单元的形式,在建立桩单元时可以考虑与周边的连接。

输入的截面特性与梁单元相同,下面介绍桩单元的接触特性的输入方法。

特性<输入特性值>用户输入的相对位移-摩擦力关系曲线为参考高度位置的曲线,程序将根据输入的坡度值获得不同深度位置的曲线,如果坡度值输入为0,则所有深度上都将使用相同的摩擦力-相对位移曲线。

使用桩单元建立模型例题如下。

桥墩建立在由5个土层构成的地基上面,基础形式为桩基础。

分析时只考虑了自重,没有考虑外部荷载。

桩单元的摩擦力、相对位移都是按照局部坐标系输出。

桩基础和周边地基的位移、桩的轴向摩擦力如下。

可以看出桩对周边地基的影响较大,并可以确认桩与周边岩土的摩擦力分布状况。

◆ 本构方程<实体单元和线单元的接触类型>实体单元可以使用低阶和高阶单元,可以使用的实体单元类型如下。

● 8节点/20节点六面体单元(Brick) ● 6节点/15节点五面体单元(Wedge) ● 4节点/10节点四面体单元(Tetra)可以使用的线单元如下。

● 2节点桁架单元 ● 2节点梁单元接触单元的整体坐标系如下。

{}321X X X =X接触单元的单元坐标系可由整体坐标系转换如下。

()()(){}{}32133323132322212131211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单元坐标系 yz x单元坐标系 yz x整体坐标系的坐标轴表示如下。

I X =单元坐标系可用直交行列式表示如下。

⎥⎥⎥⎦⎤⎢⎢⎢⎣⎡=333231232221131211X X X X X X X X X x使用单元坐标系描述节点坐标如下。

()()(){}()()(){}T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3332313232221213*********31232221131211333231323222121312111,,,,,,,,,,,,⎥⎥⎥⎦⎤⎢⎢⎢⎣⎡==x二次形函数的形状和公式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