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为什么高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德为什么高尚
01
教师道德上的高尚形象并不是教师的刻意塑造,而是教育传统的历史定制
在人类历史上,教育者从一开始就是以高尚的圣洁形象展示于人。在教师成为职业之前,早期的部落教育是部落长者对部落幼辈的教育,长者基于族群利益,处处总是身体力行,用自己对族群的无私奉献对幼辈进行生活引导。人类有了家庭以后,父母成为孩子最早的老师,由于血缘上的纽带关系,父母的教育成为对子女表达关爱的基本形式,父母作为教育者,除了让孩子获得幸福,没有任何其他的个人企图。也许正是由于教育者天然高尚的道德承传,在专门的教育者----职业教师出现以后,教师也不敢轻易突破祖传的定制,在教育过程中仍然坚守着无私和奉献。所以,先秦时代的孔子对其弟子不收学费,至多只是在年末收受学生的些许腊肉,而这腊肉并不是报酬,是表征学生对老师崇高人格的敬意。孔子身为教师先驱,基于复兴周王盛世的远大理想,以放弃自身利益为代价成全教育者的道德圣洁,为教师赢得了与"天地君亲"并列的崇高社会地位。在西方,教师的道德高尚也具有悠久传统,卢梭曾经说:"有些职业是这样的高尚,以至一个人如果是为了金钱而从事这些职业的话,就不能不说他是不配这些职业的,教师所从事的就是这样的职业。"今天,西方社会虽然肯定了教师追求自身利益的合理性,但对教师的道德高尚要求却一点也没有降低。1975年,美国全国教育协会(NEA)通过的《教育专业伦理守则》(Code of Ethics of the Education Profession),在序言中就明确强调"教育工作者承担了维护最高伦理标准的责任"。
02
教师的高尚形象同时也直接根源于教育的特殊性质
教育是教育者通过言语和行动对受教育者施以系统影响的实践过程,教育的特殊性质要求教师做到"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是教师展示自己职业骄傲的古训,它要求教师在道德与学问上成为学生之榜样。孔子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作为教师,只有用行动践行自己的所言方可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当教师在学生面前做到言行一致时,教师身份就不自觉地将教师推向了道德上的崇高位置。本来,言行一致是底线的道德要求,是普通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但是,教师的言行一致却成为对教师严峻的道德考验。普通公民的所"言"是基于自己实际道德水平的现实之言,对自己做不到的道德圣言,只要自己不进行言说,就没有用行动履约的责任。但是,教师不同,为了给受教育者提供至上性的目标追求,必须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进行道德言说,这不是教师的个人选择,而是教育的职业性规定。
"为人师表"的伦理困境
01
"为人师表"与教师道德真实状态的背离
教师高尚形象的定位背离了教师道德的真实状态。我们必须承认,教师的道德高尚并不是教师德性的实然写照,更多地是对教师职业操守的应然性期许。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否认有无私的教师,但这不能代表教师的道
德常态。我们应该相信,教师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教师,教师作为人,与其他社会公民一样有自己的个人需求,教师的职业活动既是对学生的义务奉献,也是自我权利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柏拉图早就看到了这一点,他说:"一切负有教育责任的人们都谆谆告诫:为人必须正义。但他们的谆谆告诫也并不颂扬正义本身,而只颂扬来自正义的好名声,他就可以身居高位。"(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1页。)柏拉图的说法有些极端,让高尚的教育者感到脸红并可能激起某些人的愤怒。其可取之处是,看到了教育本身是能够给教育者带来利益的教育,是自利与他利、公利与私利的结合。在他看来,个人不是为了自己的更好发展,是不会选择道德的,德性不过是利用别人的福利来使自己成为幸福的艺术。以此而论,教师的教育活动也必然是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活动,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教师只是在普通岗位上从事自己的职业活动。
02
"为人师表"可能制造教师的道德虚伪
教师的道德高尚形象亦可能制造教师的道德虚伪,并给教育的可信性以致命打击。由于社会对教师提出了高尚的道德要求,教师为了使自己与高尚的职业身份相匹配,就必然要在学生面前进行最好的道德装饰,美其名曰"为人师表"。对一个在本质上没有达到高尚境界的教师,在学生面前的道德装饰就蜕变为巧妙的道德伪装,比如,一个在日常生活中性格暴烈的教师,面对学生的无礼举动,按照自己的习惯,他本该由性而发,痛快骂之,可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的教师身份,不得不强忍愤怒,装出高风亮节的姿态微笑着给学生善意的提醒。就教师而言,这是地道的道德奉献,他必须委屈自己,用高度的意志力成就自己在学生面前的道德高尚。就学生而言,教师的道德伪装则诚然是一种道德欺骗,因为它并不代表教师的道德常态。在实践上,教师形象的高尚定位容易使教师发生人格上的道德分裂。在学校之外,教师只是普通的社会公民,教师也以普通公民道德要求自己,其可能是道德上的平凡之人,甚至可能有些许的不良恶习;在学生面前,教师则用超越普通公民的道德要求规范自己,让自己变成道德上的崇高之人。于是,教师的道德人格就有了校外与校内的区分,同一个人,校内的这个人总是比校外的这个人显得高尚。但是,教师并不仅仅在学校以教师身份面对学生,很多时候也会在学校之外以教师身份面对学生,当教师以两幅不同的道德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譬如,一位在学生面前彬彬有礼的教师被学生在大街上发现对一位老人动粗,我们可以想象学生露出的惊讶、怀疑或失望,学生从这位教师身上接受的全部道德教育都可能迷失于这茫然的表情之中。
"为人师表"的修正
01
用"道德真实"取代"道德完美"
教师是向己的人
教师与其他从业者一样,只是一个普通的社会公民,是一个向己的存在。马克思说:"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1页。)教师也一样,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私人利益,并渗透于全部的职业生活,教师职业利益的实现过程,正是教师向己性的呈现过程。教师的职业利益形式多样,其中,教育作为谋生的手段,是教师职业利益实现的基本形式。承认教师的向己性,并不意味着承认教师的自私性。向己性本身并不具有善恶意义,只是对教师职业性质的客观描述,或者是基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