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大规模农民起义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上大规模农民起义总结
一、秦末陈胜(陈王)、吴广(假王)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这次起义席卷全国,声势浩大。秦所灭诸侯国齐、楚、燕、韩、赵、魏、卫、中山贵族趁机建国称王割据一方,互相杀伐兼并,削弱起义力量。吴广、陈胜所掌之兵不能与各诸侯抗衡,对起义大局无控制权。陈王薄情寡义,心胸狭隘,杀掉来投奔他的工友,断绝了社会各界人士来帮助他的路。两人布衣起家,在贵贱等级思想严重的时代,人们对两人都比较轻视,而且两人日渐骄横,又不懂军事。起义军军纪涣散,战斗力弱,将领争权夺利,唯利是图,禁不起失败挫折,稍有失败就逃亡或投降。陈胜、吴广皆为内部人所杀,浩浩荡荡的起义失败告终。
陈胜、吴广起义催生秦王朝四分五裂的局面,打击秦王朝军事力量。为项羽、刘邦消灭秦国创造有利机会。加快历史进程。功不可没。
二、王莽新朝时期绿林、赤眉大起义。西汉末,皇帝都是不懂事的小孩子,朝政由皇太后依仗娘家人掌握,形成外戚专权的中国政治特色。公元8年,外戚王莽逼宫篡位,称帝,建新朝。为巩固新政权,王莽实行“改制”。“改制”不但不成功,还加剧了农民负担,加上饥荒,朝野动荡不安,民怨沸腾,怨声载道。在这种情况下,各地爆发了反压迫反饥饿
的农民起义。其中南方的王匡、王凤兄弟占领绿林(今湖北大洪山),队伍发展到五万多人。称绿林军。第二年遭遇瘟疫死亡过半,不得已分兵三路。分兵后各自迅速发展起来;东方的樊崇发动几百人占领泰山,接纳吕大娘的部下后,队伍发展到一万多人,在青州、徐州来往打击官府和地主;南阳舂陵乡(今湖北枣阳、河南唐河一带)豪强刘秀发动家族及宾客七八千人起兵反对王莽。三路军联合作战,几次打败王莽军。昆阳一战瓦解王莽主力,刘秀带兵攻克长安,杀死王莽。
由于各路人马都要推举对自己有利的旧贵族刘姓人当皇帝,相互间明争暗斗。聪明的刘秀暗中笼络人心,排除异己,扫清反对势力,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政权。
昆阳大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也是王莽失败的主要原因。其次,“改制”伤害人民利益;排斥刘姓人参政;篡位不得人心;天灾也都是王莽失败原因。
起义把王莽挤出政治舞台,结束战乱,建立东汉王朝,统一中国,人民重新过上安稳的生活。这次起义的胜利果实为大地主刘秀攫取,但依旧是成功的。
三、东汉末“太平道”黄巾军起义。东汉末,政治腐败,苛捐杂税繁重,气候反常,干旱连连,蝗灾不断,人民生活十分艰难,反抗统治阶级的意识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形成。创立“太平道”的巨鹿人(今河北平乡县西南)张角及弟弟张
宝、张梁借传教联络几十万信徒准备在公元184年3月5日起义。叛徒告密,起义倡促提前。“太平道”信徒头裹黄巾,所以叫做黄巾军。由于准备不充分,队伍里也缺少精通兵法的指挥者,也没有得到更多不同阶层的人响应和支持,起义很快被朝廷扑灭。
黄巾军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政权。在征讨黄巾军过程中不断强大的将领不再听从朝廷的指挥,各自拥兵割据雄霸一方,成为大大小小军阀。曹操、刘备也在讨伐黄巾军中崭露头角,开始他们政治人生。
没有黄巾军起义,三国历史恐怕不会出现在中国历史上!
四、唐末黄巢起义。安史之乱后,唐王朝一蹶不振,社会一片黑暗,贫富差距巨大。统治阶级过着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糜烂生活,过半农民的土地被大地主侵吞,还要缴纳名目繁多的税赋,人民生活极其艰难。这时,相继有裘甫、庞勋、黄巢发动人民战争,反抗唐王朝统治。黄巢势力最大、活动范围几乎遍布全国、影响最深。攻破洛阳、长安,赶走唐僖宗。黄巢称帝,建立“大齐”政权。
黄巢称帝后,没有趁胜彻底消灭唐僖宗残存势力;没有施行改善民计民生的政策巩固新政权;新政权官员良莠不齐,政治主张矛盾尖锐;黄巢为首的起义将领耽于享受,思想守旧,不思进取,为胜利冲昏头脑。喘息过来的唐僖宗派兵在三年时间消灭了起义军,黄巢自杀。一次轰轰烈烈的大规模
农民起义流星一般凋谢。
黄巢起义打击了唐王朝的腐朽统治,加快唐王朝灭亡步伐,在中国农民起义中有重要地位。
五、元末朱元璋参加的红巾军农民起义。元末,经济萧条,蝗灾旱涝频繁,大规模饥荒瘟疫,政治腐败,盗贼四起。方国珍在海上称霸;刘福通假托韩山童是宋朝后代在颍州起兵;徐寿辉在蕲州起兵;李二、彭大、赵均用等占据徐州;郭子兴占据濠州。各自拥兵数万,天下大乱。濠州人朱元璋、徐达等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队伍,朱元璋在战斗中由一名小军官升到和州(安徽和县)总管,他在义军中有魄力、领导力强、声望高,在郭子兴病死后被举为起义军首领。
朱元璋重视招揽人才,每到一处都要邀请有学问的人士参加红巾军,得到刘基、李善长、宋濂、朱升、冯国用等几十人成为他成就帝业的智囊,还有徐达、常遇春等一批猛将。朱元璋重视发展农业。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竞争对手后,攻克元大都(北京),元顺帝北逃,元朝推出历史舞台。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王朝。逐一消灭残余割据势力,统一中国。
刘邦、朱元璋都是农民出身,统一中国的皇帝。
六、明末李自成起义。公元1629年,陕西米脂县人李自成率众起义,成为高迎祥的闯将。高迎祥死后,李自成被拥立为义军闯王。李自成用李岩(李信)“均田免赋”口号赢得
民心,“迎闯王,不纳粮”的儿歌到处传唱。部队迅速扩大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力量的主力。
1644年,李自成在长安称帝,建大顺政权。3月,攻克北京,推翻明朝政权。
李自成生性残忍,起义之初以杀人砍脚挖心为乐事,杀死福王朱常洵,用朱常洵的血混在鹿肉酱里吃,名为“福禄酒”。建立政权后,不体恤民间疾苦,不思进取,生活荒淫无度,穷奢极欲,纵容部下烧杀抢掠,残害百姓,伤天害理。他的部将刘宗敏得到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又被李自成霸占。激怒政治立场摇摆不定的吴三桂勾结对中原垂涎已久的清军入关夹击大顺军。第二年,李自成兵败逃到湖北武宫山为地方武装杀害(关于李自成死亡之谜,历史学界颇有争论,李自成兵败埋掉的珍宝至今下落不明)。起义烽火熄灭。
李自成是个毁誉各半的农民起义领袖,残忍、贪婪、目光短浅,农民意识浓厚是导致他失败的根源。他的出现改写了中国历史—-满洲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大清帝国延续着中国各民族大融合的精彩历史。
七、清末广西金田太平天国起义。公元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成为宣传反清的重要工具,信徒成为反清力量。1851年,在金田发动起义。在永安对功臣封王,两次建立政权,占领600多个城市,势力发展到18个省,历时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