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角下行政领导力
最新-浅谈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提高行政能力 精品
浅谈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提高行政能力浅谈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提高行政能力浅谈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提高行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战略任务对政府的行政能力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政府要履行自己的公共责任,必须具有相应的行政能力,尤其是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社会治理能力。
只有各级政府行政能力提高了,才能真正担当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
如果政府的职能与其能力不相适应,那么,政府不仅不可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而且还有可能诱发更多的社会矛盾。
因此,提高政府行政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切实加以解决的重要课题。
笔者作为一名基层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只能结合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切身的体会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希望能够引起决策机构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
一、当前我国政府行政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国政府行政能力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行政权力过分集中;二是政府机构过于臃肿;三是政府工作效率低下;四是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还比较严重;五是政府公务员素质不高。
从总量、结构和运行三个方面来看,政府能力的总量增长落后于社会能力的增长;政府能力的结构不尽合理,如冗员太多、管制能力强而服务能力弱等;政府能力运行的制约机制不健全,不能保证政府能力运用目的的公益性和运行过程的科学性。
一些地方政府职能错位、缺位、越位现象严重,制度安排上的缺陷,体制运行上的障碍,机制构造上的失调和政策供给上的偏颇,都凸显出政府自身的定位与其应有定位的偏离。
这些问题都严重地影响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二、政府行政职能的定位政府行政能力是“为完成政府职能规范的目标和任务,拥有一定的公共权力的政府组织所具有的维持本组织的稳定存在和发展,有效地治理社会的能量和力量的总和。
”政府是执政党执政的重要载体和主要依托,执政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执行法律和决策的能力──行政能力的高低。
政府行政能力建设更是法定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落实和体现。
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力_1
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力—WORD版
【本文为word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力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领导力,即柔性领导力、简约领导力和平民领导力。
强化柔性领导力。
领导力可分为软权力和硬权力两种。
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领导力应是一种影响力即软权力,而不是单纯的权力即硬权力。
领导者要想赢得下级的信任、拥护,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关系,不仅要靠硬权力,更要靠软权力,即领导者的人格魅力、道德素养、智力能力、业务专长和领导艺术。
为此,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力必须依靠具备智慧、幽默、乐观、进取、正直、公平、宽容、有爱心等个性人品魅力的领导者来施展。
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力必须要成为一种吸引、凝聚的力量,要能营造出一个充满活力和人情味的氛围,并以此来激励下属潜能的发挥。
新世纪领导活动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领导作用的发挥正在由刚性转向柔性,由显性转向隐性。
柔性化、隐性化领导力的实施具有两个重要环节,一是率先垂范;二是共启愿景。
所谓率先垂范,即是身先士卒,保持领先。
所谓共启愿景,即齐心协力,朝向一方,共同奔向目标。
通过这两条途径实施的隐性领导是一种“不知有之”的领导,在通过这两条途径实施的领导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被领导者而不是领导者。
领导者仅仅是提供服务,提供支持,提供情景,提供条件;被领导者在感觉不到被管理、被引导、被带领、被影响的情况下,领导
第1 页。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今中国的发展目标。
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改革的途径和方式,以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参考建议。
一、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1. 行政权力过于集中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长期以来偏向于行政权力的集中,导致行政机构过于庞大,并存在许多冗余部门和职位,行政手续复杂,决策效率低下。
同时,行政机关的权力滥用和腐败问题也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声誉和形象。
2. 市场化程度不足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对市场的干预和控制仍然较为严格,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
这种现象导致政府对经济的引导和激励不明显,企业创新和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繁琐的行政审批过程也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和风险。
3. 缺乏透明度和社会参与性在行政决策方面,政府缺乏与社会各界的广泛沟通和交流,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参与度和监督度较低。
同时,政府信息公开和透明度也存在问题,政府部门的信息难以获得,社会公众难以参与政府决策和监督政府。
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途径和方式1. 行政权力的下放和分权为使行政管理体制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应对行政权力进行分权,实现政府内部分级授权和多部门分工协作。
通过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使行政机构逐步向市场方向转型,并逐步取消不必要、冗余的行政许可事项。
通过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加强市场规则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府应逐渐退出某些行业和领域的直接干预,放权给市场,通过政策引导和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发展,推动实现政府和市场的有效协同和互动。
政府应当建立和健全相关法规和制度,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推进政务公开,依法行政,与社会各界增加互动,提高政府公信力和社会参与度。
政府应当鼓励并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吸收社会多元化力量,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减轻公共服务压力。
三、结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要紧扣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科学制定具体改革措施、加强顶层设计与中层管理制度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当今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不仅关乎国家治理能力和效率,更关乎人民群众的福祉和社会稳定。
本文将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出发,探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构建和谐社会是作为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其核心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行政管理体制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它关系到国家治理效能、政府服务水平以及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
1. 提高治理效能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可以提高国家治理效能,使政府行政更加科学、合理、高效。
通过改革,可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政府决策与执行效率,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合理分工、明确权责,提高政府部门间的协作效率,构建高效透明的政务管理机制,大大提高了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
2. 优化公共服务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可以优化公共服务,提高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改革可以促进政府服务向社会和公众开放,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改革可以深化行政体制、财税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使公共资源更加优化配置,公共服务更加均等化,从而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和获得感。
3.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可以使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更好实现。
改革可以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加强监督和问责,增强政府对市场与社会的调控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在改革中,还可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增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当前,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就。
不过,在政府职能转变、政府机构改革、公共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1. 政府职能转变不够深入虽然我国政府提出了“放管服”改革的理念,但在实践中,政府职能转变的深度和广度仍有待加强。
和谐社会视野下执政能力论文
和谐社会视野下执政能力论文
在当今社会,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人们对于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期望。
作为执政者,必须具备执政能力来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因此,本文将从和谐社会视野下探讨执政能力的重要性和实现的策略。
首先,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执政者具备较强的执政能力。
执政能力不仅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还包括处理复杂局面、协调各方利益、解决社会矛盾等方面。
对于执政者来说,应当具备领导力、决策力、执行力和公信力等特点,以便稳定社会发展,引导人民多层次、全方位、多领域满足需求,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其次,执政能力的实现需要采用多种策略。
首先,加强对执政理念的学习和领悟。
这是实现执政能力的前提,只有充分理解并实现正确的执政理念,才能有效实现执政目标。
其次,构建团队,注重人才培养和选拔,提高团队素质。
这是实现执政目标的基础,政府应该优化机构设置、注重干部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此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保证产业、资本、人才的自由流动,增强市场竞争和动力,提高国家经济效益。
还应加强公共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社会保障及公共服务。
最后,要加强文化建设,培养强烈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文化自信,从而首先加强国家软实力,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和技术实力。
最后,总结一下,目前实现和谐社会的道路仍然漫长,需要广大执政者牢固树立和谐社会信念,增强推进和谐社会的战斗决心。
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不断提高执政者的执政能力。
除了多方策略的采用外,也应该充分发挥社会特色,从人文等方面注重价值的营造。
最后,执政者应该进一步学习,丰富理论知识,实现执政目标。
和谐社会视角下领导干部领导力提升的思考
是树立人本理念 , 把提升和谐社会领导力建立在对人
的本性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 , 社会发展 的核 心是人的发展 , 离开 了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 。和谐社会就是一种以人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理论 与实践
社会历史过程 , 它是价值 目标和社会历史过程 的统一。要真
用。某些领导干部专门揣摩上级领导心思、 看上级领导眼色
件不具备, 而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 , 系统的内部因素和外部
环境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 ~切孤立的、 片面的、 、 的 / 生产 J 领导理念都是难以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的。
“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这是党 的十七届 四中全会 , 提 出的一个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全会指出, 在我们这个十
几亿人 口的发展中大国 , 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为本的社会 , 是一种人 性得以充州 申 人格尊严得到充分尊 张、 重、 正义得到充分弘扬的人 『{会 , = 人性是和谐社会的灵魂。 = 土 在构建和谐社会 的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 , 就是要从人 民群众
为, 当务之急就是要切实提升 自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领导力。
一
素。 ”毛泽东同志在《 论十大关 系 中也曾指 出:一切物质 因 “
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 , 才能加 以开发利用。因此 , ” 领导干部在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活动 中, 自觉将 以人 为本的理念 应
、
更新领导理念 , 增强提升和谐社会领导力的责任感
和使命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一个重 大成果, 是一个具有全局性、 前瞻 『、 l 战略性的崭新课题。要 牛 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领导干部是核心、 是关键 , 肩负着 重大的政治 责任和历史使命。正如 毛泽东 同志在六届六中 全会所作政治报告《 论新阶段》 中所指 出的:政治路线确定之 “
浅论政府领导力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浅论政府领导力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作者:李剑宜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2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最具亲和力的政治话语之一,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同时还体现了一种科学的领导观。
领导力是领导活动中最重要的功能性范畴,直接影响着一个社会发展的进程和方向。
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中,政府越来越以行动证明它不是消极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是积极地作用于社会。
一、政府领导力的影响因素领导环境是影响领导活动的基本条件,任何一个组织的领导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
特别是当今世界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民主化的趋势使得整个世界的时空维度、组织维度、逻辑维度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对行政领导力的发挥产生了重大影响。
领导体制对行政领导力的发挥具有重要因素。
领导体制是为了实现领导意图和领导职能的机构设置以及管理权限划分的制度,它涉及到组织层次和管理幅度、领导机构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职责与权限的划分以及领导机构外部的职权关系,都影响着行政领导力的发挥。
行政文化是行政领导力的核心。
政府在行政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行政理想、行政意识、行政道德、行政价值、行政原则、行政气质等的总和。
因此行政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软力量,它决定着政府行政领导力的价值基础,规定着政府行政领导活动的行使方式、运作的目标与方向,制约着整个政府行政领导活动的性质和面貌。
二、政府领导力在政府领导活动中的现实作用首先,行政领导力是政府行政领导资源配置的重要力量。
从现实情况来看,虽然现有的行政领导活动其具体方式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领导力是领导资源配置的重要力量,所不同的是行政领导力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大小有所不同,有的配置得多些,就发挥了主要作用,有的配置得少些,作用发挥就没有那么明显。
其次,行政领导力是判断政府领导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志。
行政领导力对领导水平的影响表现在:一方面各类领导力量均已形成,且能够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府领导力
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府领导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最具亲和力的政治话语之一;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同时还体现了一种科学的领导观。
领导力是领导活动中最重要的功能性范畴,是领导活动持续的生命力,是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助推器,直接影响着一个社会发展的进程和方向。
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胜力量。
而近代以来,由于国家与社会的分化,政府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中,政府越来越以自己的行动证明它不是消极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是能动地、积极地作用于社会。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政府也将发挥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因此本文把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府领导力作为研究的对象,意图通过文献查阅和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构建和谐社会对政府领导力提出的要求出发,交叉运用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科的综合知识进行原创性的研究。
本文首先对政府领导力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分析,认为政府领导力实质上是指政府在洞察其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有效运用各种社会资源与手段,作用于领导客体与环境,以实现政府责任和既定目标的合力,是政府能力的综合体现。
文章进一步指出由于目前社会不和谐因素以及政府领导力不强的可观现实的存在,提升政府领导力成为一项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而在构建和谐社会语境中的政府领导应该是兼顾各方利益的人性化领导,因此它更是体现为一种和谐领导力,表现为对社会价值的引导力、对经济发展的主导力、对国家发展的掌控力、对社会利益的平衡力、对社会资源的汲取力、对公共危机的应对力以及对公共需求的回应力。
最后文章提出了提升和谐领导力的路径,指出最重要的是要把和谐社会的理念内化为领导观,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通过不断优化政府行政职能,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积极开发政府人才资源,拓展和谐行政环境并且强化政府公共权威,来实现政府领导自身的和谐,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并以此求得整个社会的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
而行政管理体制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和创新也成为了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出发,探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方向和路径,以期为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1.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和增加。
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由于其体制机制的僵化和行政权力的过度集中,往往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和增长的需求。
必须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提高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2.提高治理效能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由于其权力过于集中以及决策执行效率低下,导致了政府行政管理效能不高的问题。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提高行政管理体制的效能,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推动社会发展。
3.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可以帮助实现对资源的公平分配、对权益的公正保护。
只有通过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才能使社会资源的配置更加科学合理,使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得到更好的实现。
1.权力分立和监督机制的建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推动行政管理体制的权力分立,加强行政权力的制衡和监督机制的建立。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行政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从而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
2.推动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行政执法体制是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必须加强对行政执法机关的监督,建立公平公正的行政执法机制,提高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维护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3.建立公民参与的机制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既要强调政府主导和推动,更要注重广泛的公民参与。
必须建立公平有效的公民参与机制,让公民充分参与到政务管理和社会治理中来,共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4.优化政府职能政府的职能不仅要及时回应社会诉求,更要从治理的全局和长远出发,创新管理理念和方式,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优化。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中,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十分关键的一环。
行政管理体制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
一、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1.管理手段僵化:当前的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着“以行政手段为主”的问题,许多职能部门往往采用单一的行政手段,如处罚、罚款等,没有考虑到法律和道德等其它手段,使管理手段过于僵化,难以满足社会和市场发展的多元化需求。
2.职能定位不清:许多行政部门之间职能交叉,职能划分不够明确,辖区之间往往出现重复办事和盲目竞争,给市场和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和障碍。
3.权责分明度不高: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中,权力和责任分明度不够高,许多行政部门为了规避责任而不愿承担,导致事情出了问题后难以追究责任。
4.监督机制不足:现有的行政监督机制虽有一定的监督措施,但是存在着职能重叠、监督不到位的问题,进一步加剧了行政管理体制的不完善。
1.转变管理方式:行政管理体制要转变为以法治为基础的管理方式,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必须注重规章制度的完善和执行,避免出现管理手段僵化的问题。
2.职能分工明确:要统筹规划,科学划分行政部门的职能,明确各部门间的职责界限,避免形同异构、职能交叉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
3.强化权责分明度:为了减少行政失误和工作繁琐,行政管理体制必须建立确切的统筹工作机制和权责明确机制,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规范权力行使的程序和标准,避免出现事后推诿、推卸责任的现象。
4.完善监督机制:行政管理体制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尤其是建立检查机构,加强检查力度,履行对行政部门的监督责任,防止部门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法规。
三、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措施1.完善法律法规:通过完善和强化立法、司法和行政的协同机制,推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使法律法规更加贴近现实需求,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能力之我见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能力之我见
构建一个充满和谐与进步的社会,需要持之以恒而又有效的领
导能力。
首先,要有良好的领导风范,在工作过程中保持正确、公正,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使干部群众能够为社会和谐秩序谋求现实
利益而做出贡献;其次,要建立多元化激励机制,允许多元化认识和行动,挤出新的发展空间,实现社会共融;再次,要及时有效地维护社会
公共秩序,在保护人民的基本权利的前提下,按照法律规定有效的打
击违法犯罪行为,使大家都能在法治社会环境中安心、健康的发展;最后,还需要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的同时,注重通
过社会责任和全民参与,激发社会力量,使社会生活处处充满爱,灿
烂有喜庆。
总之,要提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能力,就要遵循正确的领导
风范,建立多元化激励机制,及时有效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以及注重
社会责任和全民参与,激发社会力量,真正使社会发生积极变化,实
现社会进步与和谐。
优化领导职能结构 加强和谐社会领导力建设
优化领导职能结构加强和谐社会领导力建设摘要:领导职能是储存和释放领导力的基础。
加强和谐社会领导力建设,必然选择以优化领导职能结构为突破口和着力点,以“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领导理念和价值取向,促进领导职能结构科学化和领导力最大化。
关键词:和谐社会、领导职能结构、领导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将形成一种新的人与对象、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
在此基础上必将建立一种新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和谐关系,必将要求革新领导理念,优化领导职能结构,创新领导方法,提高领导能力和素质,大力加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力建设。
一、优化领导职能结构是加强构建和谐社会领导力建设的必然选择领导职能是对领导本质的实现机制及其结果状态的描述。
领导职能结构,是领导职能构成要素在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的排列组合方式。
排列组合方式不同,储备领导能量和释放领导力的效果也不同。
领导职能结构是领导力的基础。
合理的领导职能结构蕴含着一种领导力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结构性领导力”。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活动中,这种结构性领导力就会释放出来,成为一种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显性领导力。
因此,加强构建和谐社会领导力建设,必然把优化领导职能结构作为突破口和着力点。
1、优化领导职能结构,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结构驱动性领导力。
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力,是在一定环境一定条件下以领导职能结构为载体产生和释放的。
一个合理的领导职能结构将使各要素之间发生良性互动关系,便可产生结构驱动性领导力。
在优化领导职能结构的取舍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是转变领导领导职能,使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明确自己的使命和方向,认识自己的长处和局限。
现代领导应把自己的领导职能转变为示范引导、授权分治,给被领导的“自我领导”创造条件,提供环境,以保证和激励被领导者“自我领导”的实现。
被领导者的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了,表明这个职能结构,就是富有内驱动力的领导职能结构,也标志达到了优化领导职能结构,提高构建和谐社会领导力的目标。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地方政府领导力及其提升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地方政府领导力及其提升
司林波
【期刊名称】《改革与开放》
【年(卷),期】2008(000)001
【摘要】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整体性问题.地方和谐是全国和谐的基础.地方和谐的建设成效直接关系到整个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与效果。
在地方社会和谐的建设中.地方政府的领导力将得以发挥并检验。
本文将尝试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方政府领导力构成要素及其提升路径展开探讨。
【总页数】2页(P34-35)
【作者】司林波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3
【相关文献】
1.和谐社会视角下领导干部领导力提升的思考 [J], 田青
2.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政府领导力建设初探 [J], 胡晓晔
3.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回应机制构建——以瓮安事件为例 [J], 钱竹映
4.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地方政府领导力及其提升 [J], 李瑛;
5.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利益整合与政府领导力的提升 [J], 黄乔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和谐社会的领导力
和谐社会的领导力和谐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和谐社会是人类美好的社会理想,建设和谐社会是我们当前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然而,当前中国社会中有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一起看下。
不是领导得越多越好,而是领导的适当恰当为好。
过去的决策由领导者做,而和谐社会的领导者恰恰是少做决策,乃至于在一定的时候不做决策。
让更多的民众更多的企业,更多的志愿者做决策。
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领导力不是指地位,不是指权力,也不是领导者个人的专利,而是存在于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一种互动的积极的影响力。
1978年克尔和杰米尔Kerr&Jemier首次提出领导替代的概念,当时只是作为领导权变的一个因素来考虑。
而事实上,研究领导替代无意中已经逼近了领导力的本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被领导者的能力和作用越来越强,过去必须由领导者承担的职责,现在有很大一部分由被领导者自己去承担了。
中国几十年来讲,“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但我认为这句话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不符合中国的实际。
近几年火车连续五次提速,至今仍然慢腾腾,很难超过每小时160公里。
其原因正是因为火车头马力很大,比国外的差不了多少,但我们的火车厢没有马力和动力,更没有领导力,所以全靠车头带。
由于把动力和领导力都赋予了火车头,赋予了政府,赋予了领导者,因此基层和民间、企业和个人就没有了领导力。
我认为浙江和广东之所以发展比较快,是因为领导力存在于民间,存在于草根,存在于企业,存在于个人。
探讨领导力一定要深入探讨领导替代现象,探讨领导替代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
第一,被领导者的能力和素质高了,对领导者的依赖程度减弱了,就用不着领导者时时处处指手划脚了。
过去是领导者激励被领导者,现在越来越多的被领导者学会了自我激励。
于是领导者激励的职责部分地被被领导者替代了。
第二,工作的任务结构化,程序化,常规化以后,也不需要领导者管的这么多了。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政府能力及提升
出 回应 ” 强 化 政府 的公 共服 务 职 能 , 进 公共 服 务 创新 , 。 推 不 断增加 回应公共需求的公共服务能力, 为公众提供更公正 、 更 便捷、 更优 质的公共服务 , 尤其是要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 府 转变 ,加快 服 务 型政 府 的 建 设步 伐 。 j 社 会 整 合 与平衡 能 力 。 . 经过 三 十 多年 的 改 革 开 放 , 我 国 社 会 正 在 从 单一 性 社 会 向异 质的 多 样 性 社 会 转 型 , 在社 会
之 间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在履行政府职能 ,达成 管理 目标 过程 中共 同发挥作用 。 政府能力是判断一国政府优 劣的 重要 标志之一 ,是一国核 心竞争 力和综合 国力的重要表现 , 政府
的作 用能 否得 到 充分 发挥 ,政 府 的职 能能 否 得 到 充 分 实 现 ,
政府 的社会管理活动能否有效 , 从某种意义上说 , 直接取决 于政 府 能 力 的 高低 。 据 构 建 社 会 主义 和 谐 社 会 的任 务 要 求 , 根 我 国政 府 能 力 建 设 亟 待 提 高 的 主 要 包括 以下 几个 方 面 1 维护社会公平正 义的能力。 . 公平正义就是 “ 社会各方 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 到正确处理 ,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在现 。 代社会 , 公平和正义就是经济利益、 政治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 体公民之间合理而平等地分配 , 它意味着权力的平等 , 分配的 合理 , 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 只有遵循公平正义才能形成 社 会 的 良性 互 动 , 能 使社 会 成 员各尽 其 能 , 得 其所 , 才 各 才能
我国行政领导者的和谐领导力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行政领导者的和谐领导力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和谐领导力是指领导者在组织中,通过有效的沟通、协调和合作,能够使员工发挥出最大的潜力,达到组织目标的领导能力。
在中国的大环境下,和谐文化一直被强调和倡导,因此探究我国行政领导者的和谐领导力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为我们了解中国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和策略提供参考,并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和推行和谐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和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我国行政领导者的和谐领导力,发现其特点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具体来说,我们将提出以下问题:1. 我国行政领导者的和谐领导力的现状是什么?2. 我国行政领导者应该具备哪些和谐领导力的特点?3. 我国行政领导者在实践中存在哪些和谐领导力的不足?4. 如何促进我国行政领导者的和谐领导力提升?三、研究的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和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
首先,我们将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以了解中国领导者的和谐领导力发展历程和现状,提出研究问题并制定调查问卷。
然后,我们将对全国范围内的行政领导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和分析数据,并采用SWOT模型进行分析,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促进和谐领导力提升的策略。
四、研究的预期成果本研究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究我国行政领导者的和谐领导力,为解决企业组织中出现的协调和合作等问题提供借鉴。
本研究的成果包括以下几点:1. 描述我国行政领导者的和谐领导力的现状和特点。
2. 分析我国行政领导者和谐领导力的优势和不足,了解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 提出针对我国行政领导者和谐领导力不足的培训和提升策略。
4. 探究如何推动和发展和谐文化,促进在企业中协调和合作的发展。
干部学习课件:和谐社会领导力模型
和谐社会领导力模型苗建明中科院党校副校长兼任中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前言欢迎学习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的卫星远程课程。
中科院的研究生院领导力课题组这几年就领导力的模式、和谐社会的领导力,以及科技领导力模式进行了一些研究。
今天我们就以和谐社会领导力的模式为主题和大家做一下交流。
今天上午我交流的主要内容准备从这几个方面。
首先,和谐社会对领导者的挑战。
领导与领导力的问题,以及我们支撑和谐领导力模式研究的领导力五力模式,以及最后我就和谐领导力的开发做一些简要的介绍。
一、和谐社会对领导者的挑战党的十六大把社会的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无疑对于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来讲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使得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在和谐社会的领导中深感责任之重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遵循六个方面的原则,这些方面的原则在我们领导工作中间是需要贯彻实践的。
在和谐社会的五项事业建设之中,将指导的思想和每一项事业建设的内涵要素做了很全面的阐述。
但有一点怎么来实现这样一个五项建设并没有给我们提出具体明确的做法,只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也给我们每一级领导干部来讲如何实现建设的伟大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领导力建设能力提升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五个方面我就不全面展开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说是我们历史进程和现在召唤的结晶,同时它也是我国治国理想和治国方略的统一,是我们科学理论和具体实践的结合,也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和波澜壮阔的一种历史进程,也是我们中国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在当今的世界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严肃思考和重要的观点。
在和谐社会建设这样一个伟大的目标下,每一位领导者应该说我们都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同时肩负着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目标,实现我们和谐组织建设的具体任务。
论和谐社会下党的领导力的来源、运作与效力——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的视角
《 领导学原理——科学与艺术》 书中 , 一 领导 的定义采用 了
两种途径 : 一种 是封 闭性 的 , 为 领导是 在社 会共 同活 动 认
中, 具有影响力 的个 人或 集体 , 特定 的结构 中通 过有 效 在
的途径 , 动员 下属 实现群 体 目标 的过程 ; 另一 种是 开放 性 的, 认为领导是为别人创造 理想和有 能力把 理想变成 现实
一
有关领 导及 领导 力的 阐释
从 以上分析看 , 领导影 响一个群体确 立和实 现 目标 的 过程 。而领导力则意 味着 这种影 响力 的实现程度 , 也就 是
西方学者斯密斯 和克鲁格 尔提 出, 不管人们 所处 的文
化背景有何 不同 , 领导者这 一特殊现 象总是存 在于任何 人
群之 中。领导 , 实际上是一 种普遍 的社会文化 现象 。这 也 就导致文化强烈 的影响着 对 “ 领导 ” 这一 概念 的认 识 和判
并使之持续下去的过程。前者从前提 、 主体、 结构 、 手段 、 目
标五个环节构成 , 科学 理性 的领导首先是一种 集体 现象 , 下属 才有 领 导者 , 导 有 领
总是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 影响和服从 ; 次领导是 有 其 目标导 向的 , 领导是为 了在 行动过程 中达 到某 一 目的施 加 的影响 , 在组织 的行动 中起 着积极 的作 用 ; 再次 , 领导是 以
导为一行 动过程 , 注领导 者 与被领 导者 之 间的关 系 , 关 那 么, 提升领导力 以及如何实 现领导 的有效性 问题 可 以转 换 为领导如何 提升 在一个 群体 确立 目标 以及 引导他 们实 现
目标 的能力 问题 。 这样 , 我们就不 难理解 , 的领导 力关 系 到和谐 社 会 党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能力之我见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能力之我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中国的重要任务之一。
要提高领导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只有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更好地领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思想路线,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加强政治能力。
要加强政治思维和政治意识,提高政治敏感性和政治判断力。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促进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
3.发挥团队领导作用。
要注重团队建设,强化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做到团结一心,共同推进工作。
要注重培养和选拔优秀的领导干部,建立健全的干部选拔机制,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4.注重实践经验总结。
要注重总结实践经验,总结成功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
要不断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和策略。
5.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
要注重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做好各项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总之,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能力,需要不断学习、实践、总结和创新,注重团队建设和提高领导干部素质,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更大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和谐社会视角下的行政领导力摘要:行政领导力的强度决定行政组织管理的效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是行政领导力提升的两个着力点。
探讨行政领导在两个组织中的领导力,对于行政组织自身的发展与适应社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行政领导力;两个组织;和谐关系目前,我国正致力于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高标准、多层次同步式提升社会主义和谐指数,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为现实的价值与意义。
其中,行政管理部门内部和谐指数的提升是关键,行政领导力在两个组织和谐中的提升更是其核心之一。
因此,以社会主义和谐行政组织理论为指导,深入探讨行政领导力的提升,对于行政组织内部管理创新、塑造行政管理新形象、加强行政组织与社会、公民的交流,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任重道远。
一、行政领导力的内涵波恩斯对领导力的定义是“领袖劝导追随者为某些目标而奋斗,而这些现了领袖及其追随者的共同的价值观和动机、愿望和需求、抱负和理想”。
这是领导力一词较为经典的定义。
由此,我们认为,行政领导力可以在波恩斯对领导力定义的基础上将其范围界定为行政活动,即行政领导力是行政领袖劝导行政人员为行政目标而奋斗,带动和影响行政力量的能力,也是行政领导为实现行政目标而将两个组织进行耦合的能力。
行政领导力的强弱体现在两个组织的耦合程度上,可以这么说,行政领导力就是正式权力与非正式权力的完美结合体。
1、行政领导力的构成分析行政领导力的构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行政正式组织的权力,行政非正式组织的权力,为之而奋斗行政目标。
(1)行政正式组织的权力波恩斯对领导力的定义中讲的领袖在行政组织中其实质就是行政正式组织的权力。
这种权力是职位权力,是法律、法规与行政组织赋予的,是行政领导力构成的基本要素。
行政正式组织的权力具有合法性、权威性、确定性、强制执行性以及相对稳定性等特点。
行政正式组织的权力是行政领导力形成的土壤,行政领导力是在这个土壤上散的枝、开的花、结的果。
(2)行政非正式组织的权力最早提出非正式组织概念的是行政科学组织理论家乔治埃尔顿梅奥,他认为非正式组织是存在于正式组织中,人们在共同工作时依靠情感和非正式组织规则连接所形成的群体性组织。
非正式组织在对领导力的定义中波恩斯讲到了两个较为关键的字——“劝导”,这个劝导是与管理或管制有很大的区别的。
管理是以权力管之,管制是以权力压之,而劝导则有劝告、劝说,导引、导示之意。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行政领导者站在山头高瞻远瞩、指点江山,以自己超前的预感与意识,劝导行政人员走向此前自身末发觉的或末确定的正确方向,让行政人员感受到心理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和感召的力量,具体表现在对行政领导者有崇拜的倾向,深信不疑地走其指点的道路。
这种行政非正式组织的权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其实质就是行政领导者尽可能的尽善尽美的实现行政成员可能实现的标的,包括正式的行政组织目标,非正式的行政目标,政治、经济、社会权利等方面的利益。
(3)为之而奋斗的行政目标即是行政领导力,那么为之而奋斗的行政目标就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没有行政目标也就没有行政组织,更谈不上什么行政正式组织与行政非正式组。
所以,行政目标是行政领导者的用武对象,行政人员是行政领导用武之力,两个组织的完美结合是行政领导力实现的途径。
一般说来,行政人员多、目标多、理想多、利益交错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将行政目标以精、简、准的原则进行梳理,运用各种方式以促使行政目标趋于一致,这样,在行政目标明确、单一(表现为少而精)的条件下,行政领导力才能有发挥的天地。
2、行政领导力的因素分析行政领导力的因素可以从几个方面分析:行政领导者自身因素,行政力量因素,行政环境因素。
(1)行政领导者自身因素行政领导之所以成为领导是因为其具有一般领导者的综合素质。
当代,有管理学者将领导者成才的关键归纳为四个方面:知识、智力、素质与觉悟,且智力重于知识,素质重于智力,觉悟重于素质。
实践中,树立正确的成才观,铸就领导成才之路,创造领导成才环境。
1)行政力量因素行政力量包括行政人员的力量与物资的力量。
行政人员力量是行政力量中最根本的力量,行政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门素质就是行政人员力量的体现。
行政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行政管理的效能效益,也深刻影响行政领导力的效力。
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对行政管理与领导力的实现意义重大。
行政物质本身不能单独发挥作用,但行政物资又是不可否缺的基本。
行政物资的力量主要体现为行政人员、行政物资、行政精神、行政文化等结合而形成的行政力量。
2)行政环境因素行政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历史、社会等方面,结合实情来讲,行政环境因素中较为核心的还是行政关系,即行政活动内外部的关系。
行政关系大致有两种,行政内部关系和行政外部关系。
行政内部建立良好的团队关系,行政外部树立规范的能力,行政内外部之间存在大量的信息传递、思想沟通和感情交流,正确地处理行政关系能使行政内部发挥聚集效应,行政外部发挥整合效应,实践证明,良好的行政关系、和谐的行政关系能使行政领导力在坚强而有序的工作环境中表现出舒畅、活力十足。
二、两个组织和谐关系对行政领导力的要求两个组织和谐关系对行政领导力的要求可以概括为:和谐中的平衡力,领导中的凝聚力,标的中的整合力。
1、和谐中的平衡力平衡力是两个组织在行政领导力的作用下,以和谐观为指导而产生的一种合力,这种合力直接影响到两个组织的和谐程度、和谐关系以及行政领导的领导力。
平衡力包括时间上的纵向平衡和组织上的横向平衡,它是和谐内涵的重要因子,处理不好或是处理不平衡都是两个组织和谐关系的不稳定因素,并有可能对两个组织产生不利的影响。
我们初步认为,和谐中的平衡力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平衡利益冲突和谐中首当其冲的是平衡两个组织的利益。
对两个组织的利益冲突进行平衡是首要的,其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利益是实在的东西,是必要的和必不可少的东西,抛开了利益而谈其它,只怕是在构建空中楼阁。
平衡利益冲突要把握几点原则:一是要做到利益的分配合法、合理、公平;二是尽量对利益进行次多量少的再次分配;三是利益的分配过程中要注意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并举。
(2)平衡情感得失在中国现代社会语境下,不论是正式组织还是非正式组织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注重组织成员间的情感得失。
中国人注重在与任何组织或个人的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情、关系、面子,所以,能否准确地做到平衡情感得失也是两个组织和谐关系对行政领导力的要求。
和谐中的平衡力要求行政领导者在平衡情感得失时能够做合理、适度、到位。
(3)平衡文化差异行政领导的领导力主要体现在两个组织的和谐关系上,由于两个组织的成员龙虾混聚、各背景不一、文化差异较大,这同样需要行政领导对其进行平衡。
文化一词的概念众说纷纭,尤其是专门研究文化的学者更是不说还知道,越说越越糊涂,倒是易中天教授说得简捷明快。
易中天教授认为,“文化是一个历史时期,一个地区或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更确切点说,文化就是就是怎么个活法。
”以此看来,行政两个组织中的文化差异也就是各成员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即怎么个活法不同,但同为行政人员,行政领导完全可用行政文化规范之,不过也要尊重文化的差异。
如此,行政领导以和谐观指导自我,平衡两个组织成员间的文化差异应不是什么问题。
2、领导中的凝聚力凝聚力是两个组织中的成员对行政领导的充分信赖并积极参加行政领导组织的活动的吸引力。
这种凝聚力包括政治认同、经济认同、行政认同以及文化认同等反折射出来的吸引、依附和驱动,它表现为两个组织成员间的相互关系和组织与行政领导者的关系的综合作用力,反应了相互之间的信任、理解、支持与依赖。
从根本上说,其实质就是对行政领导的充分信赖。
可以说凝聚力是行政领导力的原动力。
从两个组织和谐关系对行政领导力的要求来看,领导中的凝聚力至少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1)相互间的理解与信任领导中的凝聚力中,理解是前提,信任是基础,有了相互间的理解与信任,并经常进行思想上、感情上的交流,则行政领导中的凝聚力才能得到基本的确认。
为此,行政领导应多参加上山听歌,下田干活,骑马观花,坐车观光的活动。
思想上、情感上大家相互交流多了,各人之间的镱子也就多了,更过自新的机会也就多了,相互之间也就变得理解与信任了。
当然,这不仅只说是行政领导与组织成员之间的交流,更要注意的是组织成员之间相互的交流。
如此一来,相互间的理解与信任式的群众基础便形成了。
(2)相互间的支持与依赖相互间的支持与依赖是两个组织以及行政领导与两个组织融合为一体的过程。
在相互间的理解与信任基础上,行政领导者劝导组织成员间相互支持,时间一长,随着惯性的作用,组织成员之间以及组织成员与行政领导者之间极易形成依赖的习俗。
若能做到相互间的支持与依赖,这也就足以说明领导中的凝聚力已达到了一种形成的状态,只待有朝一日,伺机而动。
(3)相互间的吸引与驱动相互间的吸引是行政领中的凝聚力达到的一种较佳的状态,驱动则是领导中的凝聚力的目的。
只有了相互吸引才能做到相互驱动同心同德和团结奋斗,并且这种驱动是强有力的,具有强统摄力、强回应力、强责任心、强服务力,有势不可挡之态。
领导中的凝聚力才能算是达到了一种境界。
3、标的中的整合力整合力是行政领导在组织制度化、标准化、流程化、结构化的基础上对行政思想情感、领导资源以及领导目标进行综合治理、综合利用的能力。
很多的行政机关低效、低能并不是技术、设备、人才和环境出现了问题,而是缺乏行政标的中的整合力。
为使能实现行政标的,并使两个组织和谐一致地工作,尽力发挥各自的资源与优势,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认识:(1)行政思想情感的整合对行政思想、情感进行的整合,其实际上就是对行政各组织成员意志力的整合。
思想与情感的交织有正式组织的因素,也有非正组织的因素,还有各类行政行为因素的影响。
行政思想情感的整合是行政精神综合合力的升华。
(2)行政领导资源的整合行政领导资源的整合包括:行政两个组织的整合,行政构成人员的整合,行政物力财力资料的整合以及对行政舆论的整合。
这里的整合可以理解为综合利用,也可以理解为各优势发挥的集成效应。
(3)行政领导目标的整合行政思想情感的整合和行政领导资源的整合其目的均为行政领导目标的整合与实现。
行政领导目标的整合是行政标的中整合力的核心,也是行政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亦是行政领导力提升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