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与乡土纠纷的解决——贵州省苗侗地区的法文化考察
探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探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摘要】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
本文从苗族民间文化的特点、传统节日与习俗、民间艺术、语言保护与传承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展开探讨。
苗族民间文化包含着丰富的民俗风情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苗族民间文化正面临着传承与保护的困境。
为了加强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我们需要增强文化保护意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苗族文化的传播,促进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这些努力,相信苗族民间文化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苗族民间文化、传承、保护、苗族传统节日、习俗、苗族民间艺术、苗族语言、现状、挑战、意识、现代科技、交流、融合、优秀传统文化1. 引言1.1 背景介绍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区。
苗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间文化,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传统习俗吸引着许多人的关注。
苗族民间文化包括了语言文字、建筑艺术、服饰舞蹈等多个方面,展现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苗族的传统节日如苗年、吃新节、马衔节等充满着浓厚的民俗文化色彩,反映了苗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
苗族的传统习俗如苗族服饰的绣花、房屋建筑的独特风格等都体现了苗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生活的热爱。
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每一个苗族人的责任,也是保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加强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意识,才能使苗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也才能促进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2 研究意义苗族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对于探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苗族民间文化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深入研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不同民族的文化底蕴,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歌唱与纠纷的解决——黔东南苗族口承习惯法中的诉讼与裁定
Singing and Disputin- Settling --The Guizhong Provincial of Southeast Litigation in the Common Law that the Miao' s Oral Communication Spreads
to Accept with Justify
作者: 徐晓光[1]
作者机构: [1]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法学研究所,贵州花溪550025
出版物刊名: 贵州民族研究
页码: 36-43页
主题词: 歌喝;解决纠纷;黔东南;口承法;诉讼;裁定
摘要:苗族历史上没有文字,口承法律文化丰富。
在传统的纠纷解决过程中。
理师的调解和裁定、当事人双方的自我辩护都通过唱词表现出来。
喝词“引经据典”、灵活自如、生动形象,琅琅上口,理法的剖解蕴含其中,最后使各类纠纷圆满解决,本文以贵州省黔东南现存理
词为基本资料,探讨无文字状态下苗族传统纠纷解决的形式和方法。
探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探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他们有着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化,包括语言、服饰、民俗、音乐、舞蹈等方面。
这些文化是苗族人民的的精神财富,对于他们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迁,苗族传统文化面临着丧失和流失的风险。
探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苗族的语言是苗族民间文化的核心。
苗族语系是中国特有的少数民族语系之一,据统计,苗族共有30多个方言和族群,其中的黔东南地区苗语最为广泛和普及。
苗族人民通过龙脷文、花言字等文字,将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实现了文字化的传承。
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保护和发展苗族语言,鼓励使用苗文进行教学和交流,使得苗族语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与传承。
苗族的服饰是苗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人民讲究色彩斑斓、绚丽多彩的服饰,巧妙地运用纺织、刺绣等技艺,展现出苗族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改变,使得苗族传统服饰的使用逐渐减少。
为了传承和保护苗族服饰文化,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积极采取措施,推动苗族服饰的制作和使用,在各类文化活动中积极展示和推广,激发人们对传统服饰的兴趣和热爱。
苗族的民俗是苗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人民在生活和工作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民俗习惯和风俗习惯,如苗族的“苗年”、“大封风”等传统节日活动。
这些民俗活动是苗族人民几千年来的历史积淀和精神凝聚,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苗族的传统民俗逐渐减少,甚至有些已经消失。
我们应该加强对苗族民俗的保护和传承,通过举办民俗活动、开展民俗研究和宣传推广等方式,使苗族民俗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苗族的音乐和舞蹈是苗族民间文化的瑰宝。
苗族人民以他们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传承和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学。
苗族音乐以其独特的音阶和琴弦、竹管乐器等传统乐器为特色,不仅具有高雅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是苗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试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黔东南苗侗民族为例
试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黔东南苗侗民族为例王国超【期刊名称】《怀化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0)006【摘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积淀了其族群长期的生存智慧,并予以民族个体或群体持续的形塑与滋养。
然而,在文化"众神狂欢"的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遭受着巨大的冲击与抉择。
以黔东南地区苗族、侗族为例,探析了其传统文化在当下的保护与传承的困境及原因,并藉此提出苗侗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路径。
%Traditional national culture accumulated the wisdom of the long-term survival of its people,and it continued to shape and nourish individuals or groups of minority.However,in the context of "the Gods carnival" of culture,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nation is facing a huge impact and choice.Taking Miao and Dong in Southeast Guizhou for example,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tries to analyze the plight and the its reasons for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and on this basis,puts forward the approach to protecting and inheriting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Miao and Dong.【总页数】3页(P1-3)【作者】王国超【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教务处,贵州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5【相关文献】1.从黔东南苗侗民族文化传承现状看民族文化的发展观 [J], 张国栋;巴登尼玛2.浅论黔东南苗侗民族文化的传承困境与出路 [J], 王国超;常岚3.黔东南苗侗传统音乐保护和传承 [J], 万金贵4.黔东南苗侗传统音乐保护和传承 [J], 万金贵5.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以贵州黔东南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文化为例 [J], 郭晓节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年总目次
李瑜青 , 张 尚海 涛 , 龚
建 ( —2 ) 4 6 艳 ( —3 ) 4 2
论 清 真 食 品 的法 律 保 护
赵 忠龙 ( — 2 ) 2 3
立足 “ 小 鸟 调 解 委 员会 ” 调研 与 分 析 小 的
【 候变化的法律应对】主持人 : 梓太教授) 气 ( 张
芳 , 晓林 ( — 1 ) 刘 4 5
—
—
侵 权 法 上 “ 件 不 要 ” 成 因 及 其 对 侵 权 法 的 影 响 要 的
鲁 晓 明 ( —8 ) 1 6
论 “ 鱼 ” 法 中 的行 政 证 据 合法 性 问 题 钓 执 执 法 行 为 的信 息 费 用
— —
姬 亚 平 ( — 1 5 )
— —
纠 纷 解 决 与规 则 多 元
论 社 会 转 型 期 我 国 民 间 法 的 延续 与 转 换
— —
刘 志 松 ( —2 ) 2 9
以 民 间 法 的 秩 序 形 成 功 能 为 切 入 点
司 法 的 能 动 性 及 其 限 度
张 静 焕 ( —4 ) 1 3 当 代 法 治 实 践 中 的村 规 民约
《 肃 政 法 学 院学 报 ) 0 0年 总 目次 甘 ) 1 2
● 名 家 讲 坛
【中 国法 治 化 进 程 中 若 干 热 点 问 题 探 讨 】
和谐 社 会 与 法 治 关 系 的前 提 思 考 夯 实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的立 法 平 台 刘 作翔 ( 1 谢 晖 ( 1
— —
赵 蓬 ( — 3 ) 2 5
法 律 解 释 学 的谱 系 : 种 历 史 解 释 的尝 试 李 睿 ( — 5 ) 一 1 1 罪 刑 法 定 原 则 与 我 国 的能 动 司 法
法律的判决与习俗的无奈——基于黔东南台江、雷山苗区的几个案例
法律的判决与习俗的无奈——基于黔东南台江、雷山苗区的
几个案例
杨戴云
【期刊名称】《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年(卷),期】2016(008)002
【摘要】随着国家法律的强势推进及人们生活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式的变化,近年来黔东南台江、雷山苗区一些具有强烈民族文化色彩的风俗习惯在生活中被卷入国家诉讼领域,遭遇“法律裁判”.对当地苗族“敬桥”“偷婚”“打花猫”等习俗
涉及法律纠纷经由法院判决的现象进行了田野调查,对习俗和国家法律“共同在场”进行文化人类学分析,并试图探讨此种情形对当地苗族社区传统文化所产生的可能
影响.
【总页数】6页(P67-72)
【作者】杨戴云
【作者单位】黔东南州发展研究中心,贵州凯里55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
【相关文献】
1.政府承诺的优先受让权法律适用方法--基于中国行政审判第142号案例判决内容和评析的考量 [J], 李亚杰
2.基于生态理念下的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规划探究——以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朗
德上、下寨为例 [J], 石德芳;梅再美;龚显龙
3.雷公山苗族传统医药文化的调查——以贵州黔东南雷山县乌东村为案例调查 [J], 余永富;杨宗才;唐秀俊
4.省人民政府关于黔东南州雷山县鸡鸠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整方案的批复 [J], ;
5.省人民政府关于黔东南自治州台江县打岩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整方案的批复 [J], 贵州省人民政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贵州黔东南从江苗族习惯法调查
基金项 目:四川省教 育厅人 文社会科学“民间文化”研究 中心 2007年课题(MJ07— 16)。
中图 分 类 号 :D06
文献标识码:A DO J:10.3969 ̄.issn.1672—0407.2010.05.024
文 章 编 号 :1 672—0407(201 0)05—053—04 收 稿 日期 :201 0—O3_一1 6
80% 。
3.依 直松 傩总 埋 岩 位于西山镇大丑村和广西大年乡的高翁 、果里 、 国里村交界处 山岭上一块 约一亩的草坪中(侗语称滚
作者 简 介 : 缪锌 ,男(1979一),四川 自贡人 ,主要研 究方向为司法制度和证据 法。 敖惠 ,女(1981一),贵州铜仁人 ,贵 州民族研 究所 ,主要研 究方 向为民族 民间法。
平和广西融水、三江等四县交界处的部分毗邻村寨。 定 曲直 ,以破竹筒的形式来裁决 。£t墙瞧秉文史资料载
三、埋岩 议事—— 苗族 习惯法 的实施 方式
有一则理词 ,记述 了理老处理的离婚案件。理老拿 出
一 、 黔 东南从 江 县地 理简 况 黔东南苗族侗族 自治州从江县位 于贵州省东南 部 ,与广西壮族 自治区接壤 ,东接广西三江侗族 自治 县 ,南邻 广 西 融水 苗族 自治 县和 环 江 毛南 族 自治县 , 西连 荔 波 、榕 江两 县 ,北 靠 黎乎 县 ,居 都 柳 江 中游 ,总 面积 3244平方 公里 。从 江县 地处 苗 岭 山区 ,山 区面积 占总面积 的 89.9%,境 内峰峦起 伏 ,江河纵横 ,山青水 秀,景象万千。辖 区内 自然风光秀丽多姿 ,古迹胜景绚 烂古朴 ,民族风情浓郁独特。 二 、从 江 的社会 组织 —— 苗族 习惯 法的 实施 主体 (一 )家 族 从 江县 苗 族一 般 由一 个 至 十几 个姓 氏 聚族 而 居 , 一 个姓氏一个家族 。一个家族原属“尝”(各代祖宗 ), 由于人 口繁 衍 又渐 渐 分成 若 干 “银 ”,从 “银 ”又分 出若 干 “埋 ”(即房 族 ),“尝 ”有 自己 的公 共 山林 、田土 、屋 基 、墓 地 、河溪 。“尝银埋 ”内严 禁通 婚 。“银 ”以居 住 的 地盘 及 位 置 而 取 名 ,住 在 半 山脊 上 叫 “银 冬 引 ”,近 山 冲 的称 “银 阶 ”“银 阶福 ”,往 上 方 叫 “银 格 摆 ”,往 下 方 的 叫“银 格得 ”,往南 方 称 “银格 奶 ”。凡大 小 事 以“银 ” 为单位 送 礼做 客 。“尝 ”内 主操持 ,其 他 “银 ”陪伴 帮办 , 婚 丧 嫁 娶 亦 如 此 。“埋 ”是 由 “银 ”分 出来 的 ,“埋 ”与 “银”之间是兄弟 ,故有“底埋兑几 ”“底埋 高亥 ”(一帮 兄 弟 ,一 帮 亲 戚 )之说 。埋 与埋 之 间按 亲 疏 和血 缘 远 近 ,遇 婚 丧 嫁 娶 要 各 埋 送 钱 粮 布 资 助 ,以 收 多 寡 显示 场 面的 隆重 。办 丧事 时 ,整个 近亲 “埋 ”忌 荤三 天 ,只 吃 素菜 ,清汤 。凡外姓迁入定居 ,要加入 “埋”内认 为兄
关于苗族文化传承的社会实践调研方案
关于苗族文化传承的社会实践调研方案一、调研主题苗族文化传承的现状与挑战二、调研目的通过对苗族文化传承的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了解苗族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情况、面临的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为保护和传承苗族文化提供参考依据。
三、调研内容1. 苗族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包括语言、服饰、音乐、舞蹈、传统技艺等方面。
2. 苗族文化传承的现状,包括传承途径、传承人群、传承效果等方面。
3. 苗族文化传承面临的挑战,包括现代化、城市化、全球化等因素对苗族文化传承的影响。
4. 苗族文化传承的保护与发展建议,包括政府、社会组织、个人在苗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责任。
四、调研方法1. 文献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苗族文化传承的历史、现状和相关政策。
2.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对苗族聚居地区的居民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苗族文化传承的认知、态度和参与情况。
3. 访谈法:对苗族文化传承者、专家学者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苗族文化传承的看法和建议。
4. 实地观察:到苗族聚居地区进行实地观察,了解苗族文化的实际传承情况。
五、调研步骤1. 准备阶段(X 月 X 日-X 月 X 日)- 确定调研主题和目的- 制定调研方案和计划- 准备调研工具和材料2. 实施阶段(X 月 X 日-X 月 X 日)- 进行文献研究- 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 进行实地观察3. 分析阶段(X 月 X 日-X 月 X 日)- 对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撰写调研报告4. 总结阶段(X 月 X 日-X 月 X 日)- 总结调研成果- 提出建议和对策六、调研成果1. 《苗族文化传承的社会实践调研报告》2. 相关的照片、音频、视频资料七、注意事项1. 尊重苗族文化和当地风俗习惯,与当地居民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2. 注意保护调研对象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3. 确保调研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可靠性。
4. 在调研过程中注意安全,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
民间法、民族习惯法研究
内容 , 至是一 个 必经 的程序 ” 也 表现 了民族 心理 ( 对神 灵 的敬 仰 、 长 者 的 尊 崇 、 和 谐 的 追 求等 等 , 甚 , 如 对 对 都 需要 喝 酒来表达 ) 的影响 。其 实, 者 所探 究 的喝 酒在 纠纷 解 决 中的作 用 , 作 不仅 在 苗、 等 少数 民族 中存 在 , 侗 而且在 汉族 地 区也 不例 外 ; 不仅 存 在 于 乡土社会 , 即使 在 现代 大都 市 中, 照样 存在 。人 常 云“ 笑泯恩仇 ” 也 一 , 其 实在 我 国 , 酒泯 恩仇 , 杯 似乎 更 为常 见 。 当事人 所 有 的恩 , 因喝 酒 而加 深 ; 有 的仇 , 所 因喝 酒 而稀 释 。且 不 说 它在 制度 上是 否精 致 , 在 效果 上 , 无疑 问 , 有 效 的 。 但 毫 是
本 期刊 出的 另一篇 文 章 :调 解 中的社会 规 则— — 立足 “ 《 小小 鸟调 解委 员会” 的调 研 与分 析 》 则通 过对 一 , 家具有“ 民间公益 组 织与人 民调 解 制度合 作 ” 性质 的调 解 机 构 的跟 踪调 查 和研 究 , 分析 了这 家调 解委 员会在 调 解 中对社会 规 则的运 用 和重视 。这是 一 家主要 以解 决“ 民工” 农 欠薪 纠纷 为对 象的调 解机 构 。该调 解机 构 在相 关 纠纷 的调 解 中, 积极 引入社 会 规 则 , 泛运 用外 部社 会 资 源 , 量避 免 给 当事人 提 及借 助 法律 正 式制 广 尽 度 、 别是 通过 诉讼 活动 以解决 纠纷 , 而取得 了远 胜 于诉讼 解 决 纠纷 的 实际社会 效 果 。在 作 者分 析 的一 系 特 从 列 经验事 实中 , 露 出 了许 多值得 法学者认 真 思考 和探 索的 问题 。 透 如该机 构 为什 么特 别 强调 社 会规 则在 调 解 中的作 用 , 不是 特 别 关注 法律 规 则 的作 用 ?这 是 否反 映 了 而
从黔东南苗侗民族文化的传承现状看民族文化的发展观
从黔东南苗侗民族文化的传承现状看民族文化的发展观从黔东南苗侗民族文化的传承现状看民族文化的发展观传统文化是wWW.祖辈留传给后代们的丰厚遗产,它贯穿于每一个民族的历史,体现着民族的主体精神,是民族的身份象征。
现代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每一个民族都面临着自身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问题,究竟该如何发展思路决定策略。
各民族对于发展策略选择的不同,反映了他们对于文化发展思路的不同。
究竟他们现在的文化传承如何发展思路是否合理带着这个问题,5月笔者奔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针对苗族和侗族的自然生态、人文环境及民族文化传承现状进行了实地考察。
本次考察选择凯里南花、雷山西江、从江岜沙三个典型苗寨以及黎平肇兴、榕江三宝两处侗寨,了解苗族、侗族的传统文化特色及民族文化的传承现状,并通过参观、访谈等方式了解当地苗侗人民的生产生活,探寻他们的民族文化发展思路。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为云贵高原东南边缘苗岭山脉向湘桂丘陵过渡地带,总面积3.03万平方公里,聚居着苗、侗、汉等33个民族。
末总人口44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81.87%。
其中苗族人近150万,占全国苗族人口的33%;侗族人口135万,占全国侗族人口的50%,是全国苗族、侗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被誉为世界苗族侗族文化遗产保留核心地。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渗透,苗侗民族也同样经历着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发展问题。
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发生了碰撞,每一个民族都会有不同的反应,都会采取一定的策略与措施,苗族和侗族同样如此。
一、黔东南苗侗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1、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苗族文化除了靠口头传承外,更多是通过服饰这一独特的文化载体,反映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
因此,通过观察当地人民的着装便可在一定程度上感受他们的民族文化。
但通过在凯里市区、南花苗寨、西江千户苗寨三个地方对民众着装的考察,我并没有多么深刻地感受到他们的民族文化,更没有觉察到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与热爱,而直到岜沙才有了这种体会。
贵州苗族习惯法的历史、现状及发展
贵州苗族习惯法的历史、现状及发展
沈堂江
【期刊名称】《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0(000)0S2
【摘要】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如何产生、发展的,其特征、作用怎样?少数民族习惯
法的历史及现实状况怎样?少数民族法文化价值如何?如何消融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统一法制的冲突?如何利用少数民族习惯法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法学研究所、青年法学会联合开展了1999苗族习惯法田
野调研活动。
一、调研活动的主题与范围本次调研活动,我们选择以贵州省纳雍县、修文县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部份苗族的习惯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为中心展开,
这样做的原因有三:其一,对三个少数民族构成分布情况及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同的
地方进行调查,以便能更全面、多层次、多角度地认识少数民族习惯法;其二,通过对三个不同区域内部份苗
【总页数】8页(P101-108)
【作者】沈堂江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学院法律系;本科98级学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03
【相关文献】
1.乡镇监控、村委操办、农民失能:当下民族习惯法订立的实践逻辑——基于贵州省支嘎布依族苗族彝族乡的法律人类学考察 [J], 温丙存
2.贵州少数民族习惯法中的生态伦理思想r——以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为例 [J], 周鑫;高洁
3.法治中国视域下民族习惯法的流变与进路——以贵州苗族刑事习惯法为例 [J], 刘彤彤
4.贵州苗族民间习惯法制度文化研究 [J], 周相卿
5.贵州苗族民间习惯法制度文化研究 [J], 周相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历史故事】苗族酒文化的历史简介 苗族为何有饮酒习俗
【历史故事】苗族酒文化的历史简介苗族为何有饮酒习俗【历史故事】苗族酒文化的历史简介苗族为何有饮酒习俗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酒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东酉。
从家中的每口三餐到办喜事、丧事,乃至大型的民族节口活动,喝酒是人们要做的第一件事。
客人来了以美酒相待,是一种神圣而不可改变的待客礼节。
你如果来到了苗寨,那里的苗族人民定要拿出自家亲自酿制的各种酒来款待你,是一种多么地感到光荣的事,他们一定能给你一个至深至感的记忆。
酒宴、交杯和拽碗酒,例如黔东南苗族的酒礼:每当边学愚,严禁先端饭碗,而是先五更喝够。
首先就是由主人给每个人行礼,各自喝干活两杯。
其次由主人给大家酒宴,也就是每人须敬两杯。
在敬过酒后,大家就可以喝茶了。
饭后,又继续喝酒,以酒作乐。
喝酒的方式由大家决定,或交杯,或猜拳,或唱酒歌。
大家吃饱喝足要收席时,还要喝一次团圆酒。
此外,居住在边远山区的苗族同胞在社会交往中,凡有嫁娶等喜事或亲朋好友相聚一堂时,还保持着相互敬传酒礼的传统美德。
牛角酒主要盛行于黔、滇及相连川南、桂北、湘西南苗族地区。
因以一种特制的水牛角做为酒具器皿,故称作牛角酒。
只有在关键的场合下才采用牛角酒。
牛角缠在事先柏树不好的制成拱门的两根竹子上,或缠在门两旁。
客人去了,顺势拎起至牛角就可以行礼酒宴。
恭牛角酒就是种低规格礼节,在任何情况下,喝牛角酒都就可以用嘴接喝,无法用手接下来。
进寨拦路酒礼。
这种礼仪多用于公共节庆活动,它是传统习俗和时代风尚相结合的一种礼仪。
进门拦路酒礼。
这一礼仪多用于苗族聚居的村寨住户嫁娶,小孩长毛酒时较为常见,是典型的传统《迁徙芦笙舞》(即苗语“阿佐”)的主要内容。
陪客仪式的第一项就是庆生,苗语叫做“保酒”。
由主人或主人委托的人,一人端酒,一人端一碟肉或鱼之类的佳肴,分别把酒杯送至每一个人手上,主客一视同仁。
人人都经过了这一程序后,接下来就是“玩玩酒”。
由两个主人轮流给席上的每一个人酒宴,与刚才相同的就是,这回不建议接酒的人说什么,而酒宴的人却必须演唱酒宴歌,每演唱一首恭一个人。
苗族文化传承调研报告
苗族文化传承调研报告苗族文化传承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苗族文化的传承情况,探究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保护和传承苗族文化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进行调研,选择了苗族人口密集地区进行考察。
三、调研结果1. 传统苗族文化的传承情况根据调研结果,苗族传统文化仍然在一些农村地区得到一定程度的传承。
一些老一辈的苗族人仍然能够传承和传播他们的民俗习惯、服饰、音乐等方面的文化。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改革,现代化的冲击导致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形式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 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和原因调研发现,苗族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导致了传统文化的丧失,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
其次,文化逐渐商业化,一些传统文化活动变成了商业活动,失去了原有的纯粹性和真实性。
第三,教育体系对传统文化的缺乏重视,学校课程很少涉及苗族文化,使得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了解不深。
四、建议和措施为了保护和传承苗族文化,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1. 引导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热爱。
通过举办传统文化展览、演出等活动,提高年轻人对苗族文化的了解和参与度。
2. 建立苗族文化的传承机构。
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苗族文化的保护、研究和传播,提供相关培训和交流平台。
3. 引入传统文化教育课程。
将苗族文化纳入学校课程,让年轻人在学校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
4. 保护和规范商业化的传统文化活动。
对商业化的传统文化活动进行规范,确保其原汁原味和真实性。
五、总结苗族传统文化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冲击,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为了保护和传承苗族文化,我们应该重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培养和教育,建立相关的传承机构,并加强对商业化传统文化活动的规范。
只有这样,苗族文化才能延续下去,为现代社会增添新的文化魅力。
探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探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苗族是中国华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而闻名。
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对于维护苗族历史与文化的独特性和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需要将其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使之与现代生活相融合。
苗族传统文化包括丰富的民间艺术表演、手工艺品制作、节日庆典等,这些都是苗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这些传统文化逐渐被忽视与遗忘。
要保护苗族民间文化,需要重新开展相关的文化活动,并将其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使之成为苗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需要加强对苗族传统知识和技艺的传承。
苗族拥有丰富的传统知识和技艺,如传统医药、农耕技术、传统建筑等。
这些知识和技艺是苗族人民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的结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苗族传统知识和技艺逐渐流失。
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对苗族传统知识和技艺的传承,使之得到保护和发展。
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需要加强对苗族语言的保护。
苗族拥有独特的苗语,是苗族人民交流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工具。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苗族语言面临着严重的衰退和失传的危险。
为了保护苗族民间文化,需要加强对苗族语言的保护,通过设立苗语学校、组织苗族语言培训班等方式,使苗族语言得到传承和发展。
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需要加强对苗族文化遗产的保护。
苗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苗族传统建筑、传统服饰、传统音乐等。
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文化遗产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损失的危险。
为了保护苗族文化遗产,需要加强对苗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同时加强对苗族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宣传,使之为苗族人民和社会大众所认识和重视。
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采取各种措施,使之得到有效实施。
只有通过加强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才能保护苗族的历史与文化,促进苗族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苗族酒文化
苗服
苗居
苗家 饮酒大法
“高山流水”
“姑娘酒 ”
侗族和苗族都有酿制姑娘酒的习俗,即姑娘出生时,马上为她煮一坛甜酒,将其窖在地下或埋藏在池塘底, 待姑娘长大成人,婚嫁之日才开窖启用。
“转转酒 ”
转转酒是指饮酒时,大家围坐成一个圆圈,席上只有一碗酒,在座的顺一个方向将酒碗依次传饮,以示亲密 无间,无所猜忌,不忌讳这忌讳那,只传递心心相印的真情实意。
酒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贵州酒史,源远流长,出土文物表明, 早在商末周初贵州便有了酒。贵州各族 人民在长期酿酒、用酒过程中,形成了 许多工艺独特的酿酒技术和饶有风趣的 酒礼酒俗,创造了绚丽多彩的贵州“酒
文化”。其中,苗家酒独树一帜。
简述
•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苗族可以追溯 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炎黄传说时代。传说 是蚩尤的后代。如今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 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及东 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在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中,中国苗族总人 口为9426007人,人口在少数民族中居第 四位
“讨八字酒 ”
“咂酒 ”
“拦路酒”
“送客酒”
“栽花竹酒”
Hale Waihona Puke 西江千户苗寨“小酌怡情,大饮伤身 美酒虽好,切勿贪杯
”
Thanks
By陈四火
所有资料来源于网络,侵删
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以黔东南苗侗地区为例
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以黔东南苗侗地区为例
李向玉
【期刊名称】《凯里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29)1
【摘要】黔东南州是我国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区,有着丰富的民族法学文化,因此,人民调解制度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但正是由于习惯法文化的强大力量,人民调解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完善人民调解制度让其在纠纷解决中更好发挥作用,这也成为人民调解制度的优越性能否发挥出来的关键问题所在.【总页数】5页(P43-47)
【作者】李向玉
【作者单位】凯里学院马列部,贵州,凯里,55601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厌诉与缠诉:法治现代化背景下的习惯法转型缩影——以黔东南苗侗地区司法个案为例 [J], 李向玉
2.城镇化背景下民族地区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以苗侗民族聚居地黔东南为例[J], 杨艳霞;王绍瀚
3.可持续生计视角下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就业能力开发模式探析——以苗侗民族聚居地黔东南为例 [J], 杨艳霞;杨云霞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地区村寨游艺民俗资源开发的方向、原则与路径——以贵州黔东南苗侗聚居区为例 [J], 蒋星梅
5.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以贵州黔东南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文化为例 [J], 郭晓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苗族酒文化
浅析苗族酒文化浅析苗族酒文化苗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其中,苗族酒文化是苗族人民传承和守护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本文将从苗族酒的制作工艺、酒的种类和酒文化的意义等方面,对苗族酒文化进行浅析。
首先,苗族酒的制作工艺是苗族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酒的主要原料是高粱、黍米、糯米等谷类作物,经过蒸煮、磨碾、发酵等工序制成。
在制作过程中,苗族人民注重以天然的方式进行发酵,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
这种传统的制作方式,保证了苗族酒的原汁原味,也体现了苗族人民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其次,苗族酒的种类繁多。
根据不同的制作方法和原材料,苗族酒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蒸酒、泡酒、糯米酒、青酒等。
其中,蒸酒是苗族酒文化的代表之一,被誉为“苗族国酒”,也是苗族人民在婚嫁、迎神等重要场合中必备的饮品。
蒸酒的制作需要精选高粱和糯米等原料,并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和蒸煮。
蒸酒口感醇厚,香气独特,具有较高的酒精度数,饮用时具有极高的仪式感和社交的意义。
苗族酒文化也是苗族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苗族社会中,酒被视为团结人心的重要工具。
在苗族重大节日和传统仪式中,酒是必不可少的仪式之一。
例如,在苗族人民的婚礼仪式中,新郎必须端起酒碗给亲朋好友敬酒,这被视为新郎勇敢和善良的象征。
此外,在苗族人民的年轻人成年仪式中,亦会有饮酒仪式。
年轻人们会在亲友的见证下,喝下一碗苗族酒,以示他们已经成年,具备参与社会生活的资格。
苗族酒文化还寄托着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神灵的崇拜。
苗族人民相信酒可以为他们带来好运和幸福,因此在苗族社会中,酒也被视为一种祭祀的对象。
在苗族的祭祀仪式中,人们会为神灵奉上一碗酒,以示对神灵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同时,苗族人民也相信酒可以驱邪祛病,在被邪气侵害或生病时,会喝上几杯苗族酒,以求心身康健。
总之,苗族酒文化是苗族人民守护和传承的重要文化遗产,它体现了苗族人民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略论侗族酒文化与旅游业的互动
略论侗族酒文化与旅游业的互动
袁睿
【期刊名称】《酿酒科技》
【年(卷),期】2015(0)1
【摘要】贵州是我国名酒的故乡,有着内涵丰富的民族酒文化。
通过对黔东南地区侗族酒文化的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侗家酒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总结出侗族酒文化与旅游业的互动之路。
【总页数】4页(P120-123)
【关键词】侗族;酒文化;旅游业;互动
【作者】袁睿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TS971
【相关文献】
1.侗族戏剧文化生态及其保护略论——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为例 [J], 何琼;
2.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研究——以黔东南四寨村侗族摔跤节为个案 [J], 李景繁;王亚琼;向其英
3.略论侗族文化生态保护--以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为例 [J], 刘冰清;吴静黎
4.侗族聚居地旅游业的开发现状与发展对策——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 [J], 谭欣
5.旅游业背景下侗族传统民居的文化意义与变迁——对广西三江林溪侗族村寨的田野考察 [J], 项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历史故事】苗族酒文化的历史简介 苗族为何有饮酒习俗
【历史故事】苗族酒文化的历史简介苗族为何有饮酒习俗【历史故事】苗族酒文化的历史简介苗族为何有饮酒习俗在苗族人的生活中,酒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东游。
从在家三餐到婚礼、葬礼,甚至是大型的国家节日,喝酒都是人们应该做的第一件事。
当客人到来时,用美酒款待对方是一种神圣而不变的待客礼仪。
如果你来到苗族村,那里的苗族人必须拿出自己酿造的各种葡萄酒来招待你。
这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它们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记忆。
敬酒、交杯和扯碗酒,如黔东南苗族的酒礼:每当开席,不得先端饭碗,而是先把酒喝够。
首先是由主人给每个人斟酒,各自喝干两杯。
其次由主人给大家敬酒,也是每人须敬两杯。
在敬过酒后,大家就可以吃饭了。
晚饭后,他继续喝酒,享受美酒的乐趣。
喝酒的方式是由每个人决定的,或是递杯,或是猜拳击,或是唱酒歌。
当每个人都有足够的食物和饮料时,他们必须喝一杯团圆酒。
此外,生活在偏远山区的苗族同胞在举行婚礼和其他婚礼活动时,或亲朋好友聚会时,仍然保持着相互尊重和饮酒仪式的传统美德。
牛角酒主要盛行于黔、滇及相邻川南、桂北、湘西南苗族地区。
因以一种特制的水牛角作为酒具盛酒,故称为牛角酒。
只有在重要的场合下才使用牛角酒。
牛角吊在事先栽好的做成拱门的两根竹子上,或吊在门两旁。
客人来了,顺势拿起牛角就可以斟酒敬酒。
敬牛角酒是种高规格礼节,在任何情况下,喝牛角酒都只能用嘴接喝,不能用手接下来。
为封锁进入要塞的道路举行的酒会。
这种礼仪主要用于公共节日。
它是一种结合传统习俗和时代潮流的礼仪。
进门挡住路。
这种礼仪主要用于苗族村民的婚姻。
当孩子们喝长发葡萄酒时,这种情况更常见。
它是典型的传统“迁徙芦笙舞”(即苗语“azo”)的主要内容。
陪客仪式的第一项是祝酒,苗语叫“保酒”。
由主人或主人委托的人,一人端酒,一人端一碟肉或鱼之类的佳肴,分别把酒杯送到每一个人手上,主客一视同仁。
人人都经过了这一程序后,接下来就是“转转酒”。
由两个主人轮流给席上的每一个人敬酒,与刚才不同的是,这回不要求接酒的人说什么,而敬酒的人却要唱敬酒歌,每唱一首敬一个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意的 , 请 他先 喝三 碗酒 然后 再发 表意 见 ” 就 。这 句话 说 完 以后 , 有 的人 把 自己面前 的酒 一 饮 而尽 。从表 所
面上 看 , 一场 复杂 的纠纷 就在 这 简单 的喝 酒仪 式 中解决 了 , 际上并 非如 此 简单 。这场 纠 纷之 所 以在赵 书记 实
这里 能得 到解 决 , 键在 于赵 书记 把握 了两点 , 以 理服 人 、 关 即“ 以情 动人 ” 。所谓 以理 服 人 是指 赵 书 记 说 出 的 处理 意见有 理有 据 、 合情 合理 , 符合 当地 的 习惯做 法 , 没有 偏 袒任 何 一 方 , 让双 方 当事 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得 公 平 、 既 又 这 在
一
、
纠纷 解 决 中的酒 : 侗 地 区 的个 案 描 述 苗
案例一 : 山林 纠纷 中 的喝酒 : 上世 纪七 、 十年代 , 八 贵州省 镇 远县 的羊 场 区羊场 公社 是 一个 汉族 与苗 侗 民
族 杂居 的地 区 , 所 管辖 的小 坝大 队和 龙洞 大 队为长 岭 岩 1 0 其 5 0多亩 山林 争执 不休 。在 羊场 公社 多次 协调 无
酒 ; 有不 同意 的 , 请他 先 喝三碗 酒然 后 再发 表意 见 ” 如 就 。话 一 说 完 , 家就 一 齐 干 了面前 的酒 。从 此 以后 , 大 小 坝大 队和龙 洞 大 队再 也 没有 为长 岭岩 的 山林发 生 纠纷 。 在 该案 中, 为 纠纷 调解人 的赵 书记长 期扎 根 于基 层 , 当地 的山形 地 貌 、 土 人 情 都 了然 于 胸 。他 知 作 对 风
G e e a o. 2 n r lN 11
S p., O1 e 2 0
酒 与 乡 土 纠 纷 的解 决
一
贵 州省 苗侗 地 区 的法 文化 考 察
粟 丹
( 浙江 工业 大 学 法学 院 , 江 杭 州 3 0 1 ) 浙 1 0 4
摘 要 : 在 民族 地 区具 有 重要 的 地 位 和 作 用 , 纠 纷解 决 过 程 中发 挥 了 确 认 功 能 、 罚 功 能 、 戒 功 能 和 教 育 功 能 。 民 酒 在 惩 警
收 稿 日期 : 0 0 0 —2 21- 5 1
作 者 简 介 : 丹 ( 9 7 ) 女 , 州镇 远 人 , 江 工业 大 学 教 师 , 学 博 士 , 要 研 究方 向 为 立 法 学 、 人类 学 。 粟 17一 , 贵 浙 法 主 法 ① 美 国人 类 学 家 特 纳 认 为 , 式 具 有 特 殊 的功 能 。转 引 自王 铭 铭 :人 类 学 是 什 么 》北 京 大 学 出 版 社 2 0 年 版 , 9 —9 仪 《 , 02 第 3 4页 。
场 庆典 或者仪 式 的开始 , 着 由他 主持这 场仪 式 的整 个过 程 。赵 书记先 是将 每人 面前 的大碗 斟满 米酒 , 接 之后 才 开始发 言 , 在说 出 自己 的处 理 意见后 , 特别 加重 语 气 说 了一 句 “ 他 如果 大 家 没 意见 , 于 了这 碗 酒 ; 就 如有 不
理 , 是纠纷 得 以调解 成 功 的基础 。而 以情 动人 则 体现 在赵 书记请 纠 纷双 方 当事 人吃饭 这 个举 动 , 这 大家共 同 坐在一 张桌 子上 , 以暂 时地 团结 起来 , 时地放 松 、 时地 成为 一个 平等 交往 的 团体 , 可 暂 暂 抚平 平 常的 等级差 异 与矛盾 , 沟通 和对话 成 为可 能 。 使 案 例二 : 治安 管理 中的喝酒 : 州省 镇远 县金 堡 乡爱 河 村 是一 个 苗族 村寨 , 贵 居住 有 2 0多户 。上世 纪 八 0
满酒 , 接着 对大 家说 :这 几天 我看 了资料 , “ 又与 大家 一道 上 山查看 , 据所 了解 的情 况 , 的意见 是按 照 小地 根 我
名来划 分 , 分别 是 山沟坡 、 蒋家 坡 、 沟 、 坝 坳 、 深 小 清水 沟 、 洞 、 猪 洞 等 ……如 果 大 家 没 意 见 , 干 了这 碗 龙 野 就
果 的情况 下 , 着 多年基 层工 作经 验 的羊场 区委书 记 赵勋 光 亲 自主持 调解 。赵 书记 仔 细查 阅 了长 岭 岩 山林 有
的原 始档案 , 带领 两个 大 队的负 责人 到长 岩岭 作 了实 地勘察 , 长 岭岩 山林 的基 本情 况摸 得 清清楚 楚 。几 并 把 天后 , 书记将 他们 请到 区里 , 安排 丰盛 的酒 菜请 他 们 吃饭 。饭 局 开始 后 , 书记 先 将 每人 面 前 的 大碗 斟 赵 并 赵
道 什么 纠纷采 取 什么方 式解 决 能达 到最 佳 的社会 效 果 。他并 不 关 心 纠纷 的 解决 是 否 符 合 法律 的逻 辑 推理 , 而 是关 心解决 的方法 是否 妥 当 , 否可行 , 是 是否有 利 于社 会 秩序 的稳 定 , 是否 有 利 于 纠纷 当事 人 日后 的和 睦
族 地 区 在 纠 纷 解 决 过 程 中之 所 以要 喝 酒 , 传 统 酒 文 化 的影 响 , 时 也 是 民族 心 理 的 反 映 。 是 同
关 键 词 : 酒 ; 纷 解 决 ; 文化 喝 纠 法
中 图 分 类 号 : F 一0 2 D O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7 7 8 2 1 ) 50 3 —6 10 — 8 X(0 o 0 —0 10
总 第 1 2期 1 21 0 0年 9 月
甘 肃 政 法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Ga s n t u e o o iia ce c n a o r a n u I s i t f P l c l i n e a d L w o t t S
相 处 。】 于 这 样 的 社 会 经 验 , 书 记 将 纠 纷 解 决 的 场 所 安 排 在 饭 桌 上 , 且 一 定 要 喝 酒 。 这 样 的 安 排 并 非 _基 赵 并
偶然, 而是精 心设 计 的一场 仪式 。赵书记 首 先召集 纠 纷 当事人 一起 喝酒 , 像一 个部 落社 会 里 的酋长 宣布 一 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