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学复习(整理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学复习题
1.伤寒的含义是什么?六经辨证体系有何特点?《伤寒论》学术成就如何?
伤寒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
六经辨证特点:六经辨证是以六经所系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与疾病变化为基础,结合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因的属性,病势的进退、缓急等因素,对外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症状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供以判断病变的部位,症候的性质与特点,邪正消长的趋向,并以此为前提定立法处方等基本原则。
《伤寒论》学术成就:
1)系统总结了东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典籍。
2)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运用《内经》以来的有关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病因病机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创造性地对外感疾病错综复杂的证候表现及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归纳,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
3)六经辨证理论体系的确立,不仅系统地揭示了外感热病的诊治规律,使外感病的治疗有规律可循,也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4)制定了诸如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理阴阳等若干基本治则,并首次全面系统地运用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为后世医家提供了范例。
5)创制与保存了许多功效卓著的方剂。
6)记载了汤剂、丸剂、散剂、含咽剂、灌肠剂、肛门栓剂等不同的剂型,为中医药制剂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传经、并病、合病、兼证、变证的概念怎样?
传经:由于脏腑经络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故某一经的病变,常常涉及到另一经,从而出现六经间的相互传变,称为传经。
并病:指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病证又起,有先后次第之分者,称为“并病”。
合病:指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者,称为“合病”。
兼证:以指某经的症状为主,又兼有某证者,称为“兼证”。
变证:如因误治失治,或由疾病自身发展而病情发生了变化,其证候又不属六经病之范畴,称为变证。
3.太阳病的辨证提纲是什么?试言其病因病机。
辨证纲领: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病因:外感风寒。
病机:邪束太阳,经气不利,正邪交争,营卫失利。
4.太阳中风的证候、病机、治则、方药是什么?
证候:发热,汗出,头痛,恶风,脉浮缓。
病机:外邪袭表,卫外不固,营不内守,营卫不和。
治则: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5.太阳伤寒的证候、病机、治则、方药是什么?
证候:恶寒,头身痛,无汗,脉浮紧。
病机: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
治则:开腠发汗,解表散寒。
方药:麻黄汤。麻黄9,桂枝6,甘草,杏仁。
6.麻黄汤有哪些禁例?为什么?
条文禁例病机误汗变证治法
83 阴虚阴虚咽喉干燥滋阴解表
84 淋家阴虚兼下焦蓄热尿血育阴清热,兼予辛散
85 疮家气血两虚痉双补气血兼解表
86 衄家阴血亏虚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滋阴解表
87 亡血家血虚气衰寒慄而振双补气血兼解表
88 汗家阳虚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扶阳解表
89 中虚有寒脾胃阳虚吐蚘扶阳解表或温中解表
49 里阳虚里阳不足尺中脉微扶阳解表
50 营血虚营血不足尺中迟养营补血兼解表
7.表郁轻证的三个汤证有何异同?
8.大、小青龙汤证的各自证候、病机、治则如何?
大青龙汤证候:伤寒表实证兼有阳热内郁症状组成,恶寒发热,身重或痛,不汗出而烦躁,脉浮紧或浮缓。病机:风寒束表,内有郁热。
治则:外散风寒,内清郁热。
小青龙汤证候:伤寒兼水饮内停症状组成,寒热咳喘,痰稀色白,舌苔白滑,脉弦紧。
病机:风寒束表,水饮内停。
治则:辛温解表,温化水饮。
证型
相同点鉴别点
治则病机证候病机证候
大青龙汤证风寒外束
卫闭营郁发热恶寒、无
汗、脉浮紧
兼阳郁内热烦躁外解风寒、内清郁热
小青龙汤证兼水饮内停咳喘、干呕发汗解表、温化水饮
9.小建中汤与炙甘草汤两方均可治心悸,应如何区别?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其心悸是由于里虚邪扰,气血不足,心无所主则悸。其病因是脾胃气血化生不足而起。辨证要点为心中悸而烦,腹中急痛,喜温按或伴轻微恶寒发热。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其病机是心阴阳两虚,气血不足,心失所养而悸,治以通阳复脉,滋阴养血。辨证:心动悸,脉结代。(小建中汤治法:温中补虚,调和气血)
10.五泻心汤分别主治何证?各自病机如何?
11.蓄水证的病因病机与主证是什么?如何治疗?
病因病机:水蓄膀胱,气化不利,兼有表证未除。
主证:小便不利,小腹硬满或胀满,渴欲饮水但饮后欲吐,兼发热恶寒,苔白滑,脉浮或浮数。
治法:通阳化气利水,外散风寒,方用五苓散。
12.蓄血证的病因病机与主证是什么?如何治疗?
病因病机1)表邪化热入里,血热淤结于下焦;
2)a.少腹急结,小便自利,其人如狂,或发热,午后或夜间为甚,舌红苔黄有瘀斑,脉沉涩。——泻下瘀热,桃核承气汤。
b.少腹硬满,其人如狂,小便自利,脉沉涩或沉结,舌质紫或有瘀斑。—破瘀泻热,用抵挡汤。
c.少腹满,小便自利,或有发热,舌紫黯,脉沉涩或沉结,病势较缓。—泻热逐瘀,峻药缓图,用抵当丸。
13.麻杏石甘汤证的证候、病机、治则是什么?
证候:汗出而喘,身热或高或低而不恶寒,尚有口渴,脉数等。
病机:邪热壅肺。
治则:清热宣肺,降气平喘。
14.试述结胸证的分类、成因、主证和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