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张杆塔间隙圆图绘制
35kV 钢管杆 (无冰区)设计说明
第六篇35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无冰区钢管杆部分)第1章设计说明概述1.1气象条件35kV线路是最基本的配电线路,在全国应用最为广泛,其设计气象条件变化较大。
为了简化设计, 根据南方电网五省区的气象条件,结合《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中的典型气象区,考虑到经济性、安全性和通用性,本标准设计最大设计风速采用离地10m高,3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分别取25 m/s、30 m/s 和35 m/s;综合考虑南方电网五省区2008年冰灾后工程设计冰厚的取值情况,以及钢管杆在城网使用中的特性,钢管杆的设计不考虑覆冰的工况。
35kV配电线路标准设计共分为A、B、C、D、E、F 、G等7个气象区,钢管杆的标准设计只取其中E、F、G 三种气象条件。
具体标准设计气象组合如表1.1-1所示。
表1.1-1 35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气象条件气象组合条件 A B C D E F G大气温度(0C)最高气温40 40 40 40 40 40 40 最低气温-10 -10 -20 -20 0 0 0 最大风速-5 -5 -5 -5 20 20 20 设计覆冰-5 -5 -5 -5 0 0 0 安装-5 -5 -10 -10 5 5 5 大气过电压15 15 15 15 15 15 15 内部过电压15 15 15 15 20 20 20 年平均气温15 15 15 15 20 20 20风速(m/s)最大风速25 25 25 25 25 30 35设计覆冰10 10 15 15 0 0 0安装情况10 10 10 10 10 10 10大气过电压10 10 10 10 10 10 15内部过电压15 15 15 15 15 15 18设计覆冰(m m) 5 10 20 30 0 0 0冰的密度(g/cm3) 0.9 0.9 0.9 0.91. 2 导地线1.2.1导地线截面本次标准设计导线选用LGJ—150/25、LGJ—240/30型两种钢芯铝绞线,地线选用铝包钢绞线LBGJ-50-27AC和LBGJ-55-27AC。
35kV-钢管杆-(无冰区)设计说明
第六篇35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无冰区钢管杆部分〕第1章设计说明概述1.1气象条件35kV线路是最基本的配电线路,在全国应用最为广泛,其设计气象条件变化较大。
为了简化设计, 根据南方电网五省区的气象条件,结合《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标准》中的典型气象区,考虑到经济性、安全性和通用性,本标准设计最大设计风速采用离地10m高,3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分别取25 m/s、30 m/s 和35 m/s;综合考虑南方电网五省区2008年冰灾后工程设计冰厚的取值情况,以及钢管杆在城网使用中的特性,钢管杆的设计不考虑覆冰的工况。
35kV配电线路标准设计共分为A、B、C、D、E、F 、G等7个气象区,钢管杆的标准设计只取其中E、F、G 三种气象条件。
具体标准设计气象组合如表1.1-1所示。
表1.1-1 35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气象条件1. 2 导地线1.2.1导地线截面本次标准设计导线选用LGJ—150/25、LGJ—240/30型两种钢芯铝绞线,地线选用铝包钢绞线LBGJ-50-27AC 和LBGJ-55-27AC。
240mm2导线的杆塔地线荷载按钢绞线GJ-55考虑,150mm2导线的杆塔地线荷载按钢绞线GJ-50考虑。
本次设计中导线安全系数按10.0考虑,地线安全系数按12.0考虑。
杆塔设计选用钢芯铝绞线及镀锌钢绞线主要数据参数如表1.2-1所示:表1.2-1 设计选用钢芯铝绞线及镀锌钢绞线主要数据参数1.3 绝缘配合1.3.1 绝缘配合原则依照GB50061-2010《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标准》和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进行绝缘设计,使线路能在工频电压、操作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等各种情况下安全可靠地运行。
在一般35kV线路的绝缘设计上,以防污染设计为主,由于35kV主要用于城郊,大量的线路处于Ⅱ级污秽区,考虑到环境日益恶化的实际情况,对于本次35kV无冰区钢管杆标准设计我们选择处于Ⅲ级污秽区进行绝缘配合设计,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爬电比距不小于3.2㎝/kV〔对应系统额定电压〕,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取上述值1.2倍。
南方电网公司10kV和35kV标准设计V1.0应用手册范文
南方电网公司10kV和35kV标准设计V1.0第一部分应用手册..整理分享..目录前言 (3)第1章简介 (4)1.1内容提要 (4)1.2层级划分和模块设置 (4)第2章方案和模块索引 (12)2.1模块命名 (12)2.2方案和模块索引 (20)第3章方案和模块选用 (1)3.135kV变电站 (1)3.235kV架空线路 (3)3.310kV配电站 (5)3.410kV架空线路 (22)3.510kV电缆线路 (23)第4章附录 (25)..整理分享..前言近年来,随着南方电网公司标准化设计体系的不断完善,标准化设计应用范围的逐步扩大,10kV和35kV标准设计在配电网项目建设和管理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配电网基建项目建设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也对标准设计的推广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使标准设计的体系架构更加完善,检索更加方便快捷,使用更加科学合理,在2011版标准设计的基础上,依据南方电网公司生产管理运行等部门的指导和要求,编制成本手册。
本手册以《南方电网公司标准设计和典型造价V1.0总体工作大纲》为指导,以南方电网公司10kV和35kV标准设计V1.0成果为依据,阐述10kV和35kV 标准设计V1.0的框架和技术原则,以及各方案和模块应用方式、步骤、案例等,主要用于指导设计单位在基建工程中标准设计的应用。
标准设计的主要依据为现行相关的国家政策、电力行业、南方电网的标准、规程规范,以及国家政策,设计单位在应用标准设计时应根据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政策的变化更新及时准确修正设备材料选型等内容。
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或错误,请及时反馈至南方电网公司基建部。
..整理分享..第1章简介1.1内容提要本手册包含以下几部分:一是层级划分和模块设置,内容为标准设计框架结构;二是方案和模块索引,内容为标准设计命名原则和目录索引;三是方案和模块选用,内容包括标准设计适用范围、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四是附录,为模块特性汇总表。
课件十---_杆塔型式的选择
应采用材料(主要是钢材、水泥)消耗量较少的杆塔。 应尽量简化杆型尺寸和种类,材料品种不宜过多,以利 工厂、施工管理和运行维护、检修。
应尽量选用定型杆塔,以减少设计、加工、施工的工作 量。
35kV钢管塔图
第二节 常用杆塔型式的优缺点
一、从杆塔采用的材料方面来比较 钢筋混凝土电杆比铁塔有以下优点: (1)杆结构型式简单,因此,设计、施工、制
造都比较简单。 (2)节省钢材和投资,特别是预应力电杆。 (3)运行维护工作量少,除横担等部分铁附件
外,一般不需要采取防腐措施。 (4)目前,可大量按定型设计大规模地工厂化
工业区、征用土地和青苗赔偿等投资额很高。目前, 国内外的输电线路已向双回路或多回路方向发展, 因为它所占用的土地面积和走廊宽度要比单回路少 得多。例如,西德的多回路高压线有400kV四回路 铁塔,走廊宽度仅72m;一座有400/220/110kV的 六回路铁塔线路已投入使用,而且塔头尺寸很小, 被称之谓紧凑型合以下基本要求: (1)确定杆塔高度时,应满足导线对地面及交叉跨
越物的距离要求。 (2)导线与塔身的距离应满足内、外过电压及正常
工作电压的间隙要求,并满足带电作业的间隙要求。 (3)导线间的水平距离或垂直距离应满足档距中央
接近程度所需的距离(包括由于风吹引起的不同期 摆动,或不均匀覆冰的影响等)。 (4)避雷线的布置应满足导线防雷保护的要求。
(6)线路所经地区的地质概况。应了解线路所经地区地质 情况,如岩石、流砂、一般土或湿陷性大孔性黄土、永久性 冻土、土质有无腐蚀性等。应了解土的容重、上拔角、计算 抗剪角、地耐力、地下水位高度。还应了解跨越河流的流量、 流速和冲刷深度,常年洪水位与最高洪水位,洪水漫延的范 围等。
500kV酒杯塔和干字型耐张塔设计与优化
500kV酒杯塔和干字型耐张塔设计与优化刘堃;白强【摘要】为了研究和解决500 kV酒杯型直线塔和干字型耐张塔设计优化问题,提高设计质量和降低工程成本,结合锦屏一级电站—西昌换流站500 kV送电线路工程,以杆塔质量参数为经济优化目标,提出基于角度控制的内力优化方法,分别设计了角度影响下的横担、曲臂、斜材、塔身等内力优化方案.通过角度-内力-质量关联模型,结合构件长细比,得出500 kV酒杯塔和干字型耐张塔优化控制参数.结果表明,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基于角度控制的方法可以有效优化设计方案.【期刊名称】《广东电力》【年(卷),期】2018(031)004【总页数】7页(P125-131)【关键词】酒杯塔;干字型塔;角度控制;设计方法;杆塔优化【作者】刘堃;白强【作者单位】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13;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5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500 kV交流线路已成为主要输电线路。
500 kV 单回路杆塔中直线塔主要为酒杯型,耐张塔主要为干字型。
由于不同工程项目的使用条件各异,每个工程需要对杆塔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不同的结构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经济指标。
为了选择最优化的结构,设计人员需要进行大量的对比试算,导致设计效率较低。
针对此,本文结合锦屏水电外送工程实例,介绍了酒杯塔和干字型杆塔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法和杆塔优化方法,旨在对以后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杆塔设计1.1 杆塔设计流程输电杆塔作为一种空间桁架结构,其计算方法有多种,如平面桁架法、简化空间桁架法、分层空间桁架法、层单元矩阵位移法及整体空间桁架法[1]。
目前工程设计中最常用的整体空间桁架法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结构设计,其主要设计步骤为[2-3]:熟悉杆塔的原始资料,包括运行环境、电压等级、档距、导地线型号、气象情况、塔型、塔头尺寸和呼高等;设计塔头布材、塔身布材和塔腿配置方案,原则是在满足电气运行条件的前提下,力争塔头和塔身布局合理,传力清晰,安全可靠且用材最省,并根据地貌地质条件决定塔腿坡度和减腿数量;综上画出杆塔单线图,展开各侧面、V面和横隔面,并将辅助材添加在相应位置,在杆塔单线图的基础上建立自立式铁塔内力分析软件TTA几何模型并调试运行;生成导地线荷载数据,在模型上加入导地线挂线荷载以完善TTA模型;内力计算和杆塔外形优化,查看TTA或道亨计算的杆件内力,考察其合理性,改变杆塔塔头宽度和支座尺寸、塔身坡度、节间长度及塔颈尺寸进行内力和塔重比较,从而确定关键尺寸;调材及指定材验算,根据程序选材结果对部分杆件规格和螺栓数进行调整,使材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得到充分利用,这是一个调材→验算→调材的反复过程,直到结果符合设计者的预期,绘制成果图并校核。
浅析220kV架空输电线路杆塔间隙设计要点
浅析220kV架空输电线路杆塔间隙设计要点摘要:本文介绍一种较精确的计算方法,计算导线与直线塔塔头各部位的空气间隙距离,供设计新型直线杆塔及对已运行的输电线路杆塔在调整爬距后验算间隙裕度时使用.通过对绝缘架空地线并联间隙发生火花放电故障的处理和成因分析,暴露出线路切改工程中,原线路上新形成的耐张段分段绝缘地线缺少直接接地点的问题。
应充分考虑切改工程进行的改动对原线路地线运行方式的改变,并对此提出应对方案。
关键词:输电线路;绝缘架空地线;并联间隙前言近年来220kV及500kV高压、超高压输电线路大面积污闪事故时有发生,各地供电企业都在重新划分污秽区域及污秽等级,对已建成运行的输电线路进行绝缘子串爬距调整。
在污秽严重地区普遍增加绝缘子片数以加大爬距。
而我国目前采用的5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第二代杆塔的塔头尺寸比较紧凑,220kV、110kV输电线路杆塔塔头尺寸大都是60年代确定的.因此线路运行及设计人员在调整爬距及设计新线路时都需要进行大盈的塔头验算。
此外,设计尺寸经济合理的新杆塔也是线路设计人员的基本工作之一。
由于导线的几何形状是悬链线,邻近导线的塔头部位构件(通常称为曲臂)是空间直线,用常规的方法计算准确的空气间隙是很困难的.对于直线杆塔的塔头间隙,通用的计算方法是将空间间隙问题简化成平面间隙来考虑,即先计算导线悬垂绝缘子串的摇摆角,然后以绝缘配合要求的间隙距离为半径作平面间隙圆图,检查塔头各部位的间隙是否满足要求.在计算中对于塔身厚度,通常引入一个裕度B的方法来考虑其对间隙的影响。
由于各种直线塔的塔身厚度、坡度不同杆塔的使用条件不同,在不同的工艺下取用但不能准确地反映塔身厚度的影响。
若对于各种工况下的各种塔型的塔头均用手工作图法来确定间隙裕度(特别是对拉线杆塔的拉线间隙)则作图的工作里较大且很不方便。
1架空地线及其作用架空地线是架设在被保护的导线上方,保护导线免于遭受雷击的装置,又称避雷线,简称地线。
塔头间隙尺寸的确定
六、塔头间隙尺寸的确定(一)悬垂绝缘子串摇摆角计算以上各款论述了在运行(工频)电压、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作用下绝缘子片数及塔头空气间隙数值的选取,并指出这种空气间隙数值是指在规定风速下绝缘子串相应风偏后带电体对塔构所应保持的最小距离。
因此,为了最终确定直线塔塔头间隙尺寸,尚必须对绝缘子串的风偏大小进行计算。
绝缘子串的风偏大小依其所产生的风偏角大小来表示。
绝缘子串的风偏角可按下式计算 ϕ=tg 1-(aTl w G pl p h I H I +++12/2/) = tg 1-(v I H I l w G pl p 12/2/++) (2-6-44) 式中 ϕ——悬垂绝缘子串风偏角,(°);I p ——悬垂绝缘子串风压,N ;I G ——悬垂绝缘子串重力,N ;P ——相应于工频电压、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风速下的导线风荷载,N/m ; 1w ——导线自重力,N/ m ;h l ——悬垂绝缘子串风偏角计算用杆塔水平档距,m ;v l ——悬垂绝缘子串风偏角计算用杆塔垂直档距,m ;a ——塔位高差系数;T ——相应于工频电压、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气象条件下的导线张力,N 。
下面对公式中各参数数值的选取进行说明。
(1) 悬垂绝缘子串风压(I p )按下式计算P I =9.87A I 162V ,N (2-6-45) 式中 V ——设计采用的10min 平均风速,m/s;A I ——绝缘子串的受风面积,m 2。
单盘盘径为254mm 的绝缘子,每片受风面积取0.02 m 2,大盘径及双盘径者取0.03 m 2。
金具零件受风面积,对单导线每串取0.03 m 2,对两分裂导线,每串取0.04 m 2,对3~4分裂导线,每串取0.05 m 2。
双联绝缘子串的受风面积,可取为单联的1.5~2.0倍。
(2) 导线风荷载(P )可按第三章公式(3-1-14)计算。
(3) 杆塔水平档距(h l )的选取:图2-6-63及图2-6-64分别列出了西南电力设计院统计的220KV 线路及东北电力设计院统计的500KV 线路,在各种地形情况下的水平档距频率分布及累积频率分布曲线,可供参考。
35kV集电线路设计流程及注意事项
集电线路设计主要设计规程:《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35kV~500kV交流输电线路装备技术导则(南网企业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云南省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册》;《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输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危险和干扰影响防护设计规程》;《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电力工程勘测安全技术规程》;《电力工程气象勘测技术规程》;《电力工程水文技术规程》;《电力工程物探技术规程》;《送电工程概算编制细则》。
设计手册:《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
设计内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可行性研究文件图纸:可研报告、系统接线图、路径图。
初步设计文件图纸:设计说明书及附图(说明书、路径图、升压站出线平面图、导线特性表、地线特性表、绝缘子串及金具组装图、接地装置图、杆塔一览图、基础一览图、短路电流计算、通信影响、间隙园图)、设备材料估算表、岩土工程报告、水文气象报告、概算书;设计人员主要负责完成第一、二册;勘测人员负责完成第三、四册;技经人员负责完成第五册。
《初步设计说明书》内容提要1、总述:设计依据;设计规模及范围;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运行单位和建设期限;主要技术特性;主要经济指标。
2、电力系统简介:线路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导线截面选择;两端变电所进出线的规划情况。
3、路径:升压站进出线说明;路径方案;方案比较及推荐方案(如有需要);推荐方案的自然情况;路径协议情况(如有需要)。
4、机电部分:设计气象条件的确定;导线和地线;绝缘配合;防雷接地;绝缘子和金具;导线换位;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要求。
5、杆塔和基础:杆塔;基础;材料及防腐。
6、对通信线路的影响及防护:设计原则和依据;防护措施;协议情况。
输电线路典型设计
6.1 适应性好
主要表现在:塔头规划上充分吸取了近几年来在防污闪、防风闪、防雷击等方面的经验和措施;在荷载条件上,选取了较为严格的荷载配置,从设计源头上切实提高了线路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02
金具采用97国家标准金具。
03
角钢塔
直线杆:导线采用Z型挂板;地线采用ZS型挂板。导线采用单挂点。
全部金具采用97国家标准金具。
耐张杆:导线、地线均采用U型挂环,采用跳线串。
混凝土杆
直线:导线采用UB挂板,型号为UB-7;地线采用U型螺丝,型号为UJ-1880。导线采用双挂点,挂点间距400mm。
5.4 间隙圆
绘制间隙圆图时,绝缘子串长度按最长和最短计算,选用重量较轻的合成绝缘子计算各工况下的摇摆角,并按下导线和合成绝缘子导线侧的均压环分别检查塔头的电气间隙。
悬垂串的风偏计算时,风压不均匀系数α取值见表。
绘制各类间隙圆图原则如下:
在计算导线风偏角时,考虑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直线塔计算高度为最大呼高减3m,耐张塔按最大呼高考虑。
01
02
01
杆塔使用角钢型号的最小厚度:
螺栓和螺母的材质及其特性应分别符合现行规范《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和《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的规定。 表5-7 螺栓的强度设计值:(N/MM2)
杆段长度为4.5、6、9米三种,分别组成15、18、21米呼高;
混凝土强度等级:杆段为C50-C60;底、拉、卡盘为C30;
风压不均匀系数α值
间隙圆图例
35B13系列直线塔
35B13系列直线塔
35B13系列转角塔
35B13系列转角塔
35B13系列转角塔
5.5 与塔联接的金具
直线塔:导线采用UB挂板,型号为UB-7;地线采用U型螺丝,型号为UJ-1880。导线采用双挂点,挂点间距400mm。
浙江省输电线路杆塔通用设计深化应用技术原则
浙江省输电线路杆塔通用设计深化应用技术原则(2014。
10。
30)1、设计原则铁塔的设计和结构计算遵循以下原则:(1)铁塔设计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2) 基本风速、设计冰厚重现期按30年考虑;(3)四回路铁塔结构重要性系数γ0取1.1,其它塔型取1.0.(4)满足适用于电力送电线路工程项目的法令、法规、标准、规程、规范、规定等的最新有效版本。
主要标准如下:《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输电线路铁塔制图和构造规定》(DL/T 5442-2010)《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2010)《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4-2012)《重覆冰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440-2009)(5)本次深化应用对国网通用设计的220kV角钢塔进行全面校核,形成计算书、计算数据、单线图、加工图和汇总表等成果。
(6)本次深化应用对国网通用设计的110kV角钢塔和钢管杆进行全面校核,修改不满足浙江省内使用要求的地线保护角,增加全方位塔型,同时调整杆塔呼高弥补呼高不足的问题,形成计算书、计算数据、单线图、加工图和汇总表等成果。
(7) 杆塔校核应按附件一要求进行.2、气象条件本次通用设计各子模块中的其他气象要素组合,应根据各子模块的基本风速和覆冰厚度,结合浙江省典型气象区参数进行确定。
最低气温取—10℃,安装温度取—5℃,大风气温取15℃。
考虑初伸长导线降温-15℃,地线-10℃.塔型规划设计需考虑的四个工况:外过电压(雷电工况)、内过电压(操作工况)、工频电压(大风工况)、带电作业。
操作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的风速按《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中的详细规定进行取值,其他工况的风速不必按导线高度进行折算,按该规范中规定取值即可。
跨越塔的雷电过电压风速与相应Ⅰ~Ⅳ型直线塔的雷电过电压风速取一致。
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第二章)
3 导、地线防雷设计
线路档距中央导线和地线间的空间距离应按雷击档距中央地线时不 致使二者间的空气间隙击穿来确定。其最小安全距离与雷电流陡度、档 距长度及导线和地线间的耦合系数等有关。
对于一般档距,由于档距长度不很大,当雷击档距中央地线时,在 雷电流未达到最大值之前,从杆塔接地装置反射回来的负波已达到雷击 点,因而限制了雷击点的电位升高。根据我国大量的运行经验,DL/T 5092-1999推荐了按第一章公式1-5计算。
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
朱天浩 2018年11月
1 第一章 杆塔结构设计要素 2 第2章 塔头布置和间隙圆 3 第3章 杆塔荷载规划
第2章 塔头布置和间隙圆
塔 头布置
塔头布置的基本问题是保证导地线间、导线间以及它们与杆塔 构件和运行检修人员之间的必要间隙。为保证线路正常运行,需要考 虑的控制条件可以分为塔头上的电气间隙、档距中的线间距离和防御 档距中雷电绕击或反击导线所需要的导地线相对布置。
3 导、地线防雷设计
对于华东地区的线路,根据《华东电网落雷密度分布图(2008)》以及 《华东电网落雷密度分布图使用导则》要求: 1) 220kV及以上线路必须安装双避雷线。 2)杆塔上地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规定如下:
Ⅲ级及以下落雷密度区域,对 于同塔双回直线塔, 500kV和220kV 的保护角均不大于0°,110kV线路 均不大于10°,钢管杆不大于20°; 对于单回路,500kV线路避雷线对 导线的保护角不大于10°,220kV 及以下的其他线路(含钢管杆)宜
导线不同步摆动(或舞动)的条件的产生,除风的作用 外又与其他许多因素有关,因此各国确定导线水平距离的数 据或公式是根据线路的大量运行经验得出。
1 导线线间距离
根据《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对于 1000m以下档距,水平线间距离按公式1-7计算。
标准杆塔设计电气设计细则
杆塔标准设计工作细则(电气部分)一、设计人员1、计算导地线特性采用最新程序计算导地线特性。
程序在输入风速时,仍旧输入导线平均高度处的风速。
标准设计用到的导地线特性由统一计算后打印,其他人员不必再进行计算。
2、计算悬垂绝缘子串风偏角和跳线风偏角采用编写的最新计算悬垂绝缘子串风偏角的程序进行计算,每个小组需要用到的所有风偏角数据由第一批设计人员计算后打印,后批设计人员不必再进行计算。
跳线风偏角计算统一用编的Excel表进行计算。
3、确定塔头尺寸设计人员在规划塔头时,必须根据子模块设计条件对下文中的各种推荐数值进行校核,若推荐数值不适用,需及时提出;若发现下文中的具体要求不合适,应及时反映。
1)直线塔直线塔需绘制单、双联间隙圆图;核对设计原则中推荐的串长,若与实际串长不符,要及时提出。
间隙圆要明确标示出串长、小弧垂、间隙圆半径、工况类别和摇摆角度数。
表1小弧垂统一取值(mm)表2直线塔均压环距悬垂串挂点间的距离/均压环半径(mm)注:i)表中的单、双、四分别代表单回路、双回路和四回路。
ii)500kV单和500kV双的均压环指玻璃绝缘子串上单独装设的均压环,其余指复合绝缘子串上自带的均压环;iii)表中均压环直径参考南京金具厂样图和东莞高能产品样本;金具图参考500kV大截面金具图、220kV标准金具图、110kV标准金具图。
用中横担的间隙圆来规划整个塔头尺寸。
间隙圆应包含结构裕度。
控制塔头尺寸时,间隙圆对塔身和下横担再留100mm的裕度,对本层横担下表面不再留裕度。
相同子模块双回路直线塔各层之间横担长度差值保持一致,500kV一般取500mm,220kV可取300~500mm,110kV可取300mm。
对于已有旧直线塔,尽量不改变层间距离。
2)耐张塔相同子模块双回路耐张塔各层之间横担长度差值保持一致,500kV一般取1000mm,220kV可取500mm,110kV可取300mm~500mm。
所有横担均为方形;1型耐张塔一般呈中心对称,其余耐张塔一般外角侧横担较内角侧横担长,内角侧横担不宜过短(需满足跳线串可朝塔身方向偏5度);四回路耐张塔的内角侧横担长度均按1型耐张塔设计。
耐张杆塔间隙圆图绘制
耐张杆塔间隙圆图绘制
1 耐张杆塔间隙圆图绘制及塔头尺寸确定
1.耐张杆塔的间隙设计
非直线杆塔(包括直线耐张及转角塔)的间隙设计实质上就是按运行(工频)电压、操作过电压、雷电过电压及带电检修确定的间隙距离,并计及跳线的风偏摆动来确定跳线弧垂、线长以及塔头尺寸。
1.1 直引跳线
(1)耐张绝缘子串倾斜角θ系耐张绝缘子串与横担平面间的夹角,θ下倾为正角,θ上仰为负角,其算式为:
++=+=--l h T
l g G tg T W G tg V V V 25.0111θ 式中 G V ——耐张绝缘子串重力,N ;
W V ——作用于绝缘子串末端的导线重力,N ;
g 1——导线单位长度子重力,N/M ;
l 、h ——计算侧档距及高差,m 。
当比相邻塔低时h 为负值;
T ——计算条件下的导线水平张力,N 。
(2)耐张绝缘子串水平风偏角φ,系风垂直导线吹时引起耐张绝缘子串在水平面内的偏移角度,其算式为:。
第2章35K-L1A3模块
第2章 35K-L1A3模块2.1 35K-L1A3模块概述2.1.1 概述按照南方电网公司配网线路标准设计工作安排,广西绿能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负责35kV 架空线路标准设计35K-L1A3模块的设计工作。
该模块为海拔0~3000m 以内、基本风速25m/s (离地面10m )、覆冰厚度0mm ,导线为JL/G1A-240/30的单回路角钢塔,按山地进行规划设计。
该模块分双地线和无地线两种类型(终端塔仅按双地线设计),共计11种塔型。
2.1.2 气象条件35K-L1A3模块的气象条件见表2.1-1。
2.1.3 导地线型号及参数35K-L1A3模块的导地线型号及参数见表2.1-2。
2.1.4 导地线张力35K-L1A3模块的导地线张力取值见表2.1-3。
2.1.5 杆塔划分及使用条件35K-L1A3模块的杆塔划分及使用条件见表2.1-4。
2.1.6 挂点设置直线塔:导线悬垂串设三个挂点(双联串间距400mm),挂点配UB-10型挂板。
地线为单挂点,配UB-10型挂板。
耐张塔:导线耐张串为单挂点,挂点配U-12型挂板。
地线耐张串为单挂点,配U-10型挂板。
所有耐张塔的中相跳线设跳线串挂点三个,其中一个在中间,另外两个靠近两侧横担主材,采用双跳线串时,间距400mm;J1D/J1塔内、外角侧横担各设跳线串挂点一个;J2D/J2、J3D/J3、JDD外角侧横担设跳线串挂点三个,其中一个在中间,另外两个靠近两侧横担主材,内角侧横担设跳线串挂点一个。
所有跳线串挂点配UB-7型挂板。
2.1.7 35K-L1A3模块杆塔一览图35K-L1A3模块杆塔一览图见图2.1-1和图2.1-2。
2.2 35K-L1A3-Z1D 塔2.2.1 设计条件35K-L1A3- Z1D 塔的使用条件和荷载见表2.2-1~表2.2-2。
2.2.2 塔头间隙圆图35K-L1A3-Z1D 塔头间隙圆图见图2.2-1。
2.2.3 根开尺寸及基础作用力35K-L1A3-Z1D 塔的塔重、根开尺寸及基础作用力见表2.2-3~表2.2-5。
摇摆角度间隙圆画法带电点作业距离等效验介绍
间 隙 圆 画 法 介 绍 ( 赵 先 德 《 输 电 线 路 基 础 》):
南方电网公司110kV~500kV输电线路杆塔标准设计V10应用手册
南方电网公司110kV~500kV输电线路杆塔标准设计V1.0应用手册南方电网公司基建部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前言本手册以《南方电网公司标准设计和典型造价V1.0总体工作大纲》为指导,以南方电网公司110kV~500kV输电线路杆塔标准设计V1.0成果为依据,阐述110kV~500kV输电线路杆塔标准设计V1.0的总体框架、模块设置、杆塔命名原则、模块内容,以及各电压等级杆塔模块及使用条件和模块使用原则等,主要用于指导设计单位在实际工程中标准设计的应用。
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或错误,请及时反馈至南方电网公司基建部。
编者2012年12月目录第1章简介 (4)1.1 基本情况 (4)1.2 总体框架 (4)1.3 模块设置 (5)1.4 杆塔命名原则 (5)1.5 模块内容 (8)第2章模块汇总 (9)2.1 110kV模块 (9)2.2 220kV模块 (12)2.3 500kV模块 (16)第3章设计单位应用说明 (18)3.1 应用方法 (18)3.2 注意事项 (18)第1章简介1.1 基本情况南方电网公司110kV~500kV输电线路杆塔标准设计V1.0编制工作于2012年初启动,由南方电网公司基建部总体主持,南方五省电网公司、广州和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协助开展工作,组织编制单位于2013年中完成设计任务。
主要是对南方电网公司电网基建项目所需的110kV、220kV和500kV三个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杆塔进行标准化、系列化设计工作。
大跨越塔、紧凑型塔及工程中需要使用的特殊塔型等均不在标准设计的范围。
1.2 总体框架110kV~500kV输电线路杆塔标准设计V1.0的体系结构如表1-1所示:表1-1 110kV~500kV输电线路杆塔标准设计V1.0框架整体框架设置四层,设计深度逐层加深,不同设计阶段选择应用不同层级或其组合的设计成果。
由于上表中G4层主要是铁塔厂家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杆塔结构图进行放样供生产加工用的图纸,不在设计单位的工作范围内,因此暂不开展相关工南方电网公司110kV~500kV输电线路杆塔标准设计V1.0应用手册 4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耐张杆塔间隙圆图绘制及塔头尺寸确定
1. 耐张杆塔的间隙设计
非直线杆塔(包括直线耐张及转角塔)的间隙设计实质上就是按运行(工频)电压、操作过电压、雷电过电压及带电检修确定的间隙距离,并计及跳线的风偏摆动来确定跳线弧垂、线长以及塔头尺寸。
1.1 直引跳线
(1)耐张绝缘子串倾斜角θ系耐张绝缘子串与横担平面间的夹角,θ下倾为正角,θ上仰为负角,其算式为:
⎪⎭⎫
⎝⎛++=+=--l h T
l g G tg T W G tg V V V 25.0111
θ 式中 G V ——耐张绝缘子串重力,N ;
W V ——作用于绝缘子串末端的导线重力,N ; g 1——导线单位长度子重力,N/M ;
l 、h ——计算侧档距及高差,m 。
当比相邻塔低时h 为负值; T ——计算条件下的导线水平张力,N 。
(2)耐张绝缘子串水平风偏角φ,系风垂直导线吹时引起耐张绝缘子串在水平面内的偏移角度,其算式为:
16
81.922
1
41
v A G T
l g G tg H H =+=-ϕ 式中 G H ——耐张绝缘子串所受风压,N ; A 1——绝缘子串受风面积,m 2; v ——风速,m/s ;
g 4——导线计算条件下的单位风荷载,N/m ; T 、l 的符号含义同上。
(3)跳线风偏角η,()141g g tg -=η,不考虑跳线悬挂点刚性影响。
(4)直引跳线弧垂确定
图解跳线最小允许弧垂f min ;最小允许弧垂值是在各种校验条件下跳线各点与横担或第一片绝缘子铁帽间应保持有最小的规定间距下定出的,它的大小系指横担下沿至塔身宽度内跳线最低点间的垂直距离。
(跳线最小允许弧垂f min 的确定详细参看《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P109)
内边相
1.2 绕引跳线——加装跳线悬垂绝缘子串
加装跳线悬垂绝缘子串时,悬垂线夹点可相当于f末端,悬垂线夹两侧跳线稍有下垂而不致引起悬垂串上卷。
外边相
b4、b5、b6为考虑悬垂线夹两侧跳线稍有下垂而产生的弧垂。
注意当跳线施工后,跳线悬垂串受力向转角内侧偏移,一般按β=7~10º考虑。
α4、α5、α6为跳线串风偏角与β之和。
0º~20º转角塔横担长度,20º~40º、40º~60º转角塔横担长度比0º~20º转角塔横担加长D。
外边相俯视图
1.3跳线校验计算
利用东北院SDDQ“跳线计算程序”校验计算。
1.4 相间距离校验
根据现行规程“导线布置”校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