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供奉对象-尊神

合集下载

道教供奉对象-尊神

道教供奉对象-尊神

道教供奉对象-尊神(2)
南极长生大帝
南方南极长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为元始天王九子。传说 经常供奉这位仙神,可以使人健康长寿,这位仙神就是南极仙 翁。南极仙翁,又称南极真君、长生大帝,因为他主寿,所以 又叫“寿星”或“老人星”。
道教是一个追求长生的宗教,因而在其神系中,有一位主 掌人寿命的天神。传说经常供奉这位仙神,可以使人健康长寿 ,这位仙神就是南极仙翁。南极仙翁,又称南极真君、长生大 帝,因为他主寿,所以又叫“寿星”或“老人星”。
道教供奉对天皇大帝简称“勾陈大帝” 、“天皇大帝”,为道教尊神“四御” 中的第三位神。勾陈大帝的职能为协助 玉皇大帝执掌南北两极和天、地、人三 才,统御众星,并主持人间兵革之事。
道教供奉对象-尊神(2)
承天效法后土地祇 后土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 位天帝,全称是“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 。与主宰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是主宰 大地山川的女性神。 后土的职能是掌阴阳生育、万物之 美与大地山河之秀。 所以被不少人们所 信奉。
道教供奉对象-尊神(二)
课件提纲
一、玉皇大帝 二、紫微北极大帝 三、南极长生大帝 四、勾陈上宫天皇大帝 五、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
道教供奉对象-尊神(2)
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又称“玉 皇赦罪天尊”、“昊天通明宫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居住在 玉清宫。 “道”无形无象,而又生育天地万物。“道”在人和万物中的显现就是“ 德”。故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散则为气,聚则为神。神仙既是道的化身 ,又是得道的楷模。闻道有先后,得道有高低,神仙只有对道的理解深浅之 分,而没有等级地位之别,皆济世度人为宗旨。在中华文化中,玉皇大帝被 视为宇宙的无上真宰,三界内外、十方、四生、六道的最高统治者。因他有 制命九天阶级、征召四海五岳之神权,所以众神都列班随侍其左右,犹如皇 帝与公卿。上掌三十六天,下握七十二地,掌管一切神、仙、佛、圣和人间 、幽冥之事。

道教神祗

道教神祗

灵宝天尊






中文名上清灵宝天尊 别 名灵宝君、玉宸道君、太上大道君 出生日期混沌之前 太无之先 不生不灭 逝世日期万劫永存 永世不灭 职 业神仙 信 仰道教 代表作品《洞玄本行经》 居 所禹馀天上清境
玉皇大帝

中文名玉皇上帝 外文名The Jade Emperor 其他名称玉皇大天尊,玉皇赦罪天尊,玄穹高上帝 神话体系道教所 属道教、中国民间信仰 居 所弥罗天太微玉清宫,又名浩劫天宫,又名通明 天宫。 金阙内通明大殿司 掌造化万物,权衡三界,统御六 合 父 母净德国王、宝月光皇后 诞 辰正月初九
紫微大帝

姓名:紫微大帝 别名:紫微垣、紫宫 年代:上古时代 官位: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 所属教派:道教 相关著作:《明史礼志四》 紫微本是道教 神,全称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紫微又叫 紫垣、紫宫,在星座 上属帝王之所居,皇宫又叫紫禁 城 即是这一来历。紫微大帝在道教和佛教诸天中的形象都 是一中年帝王像。地位仅次于玉皇大帝 。北极紫微大帝位 居天的中央,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 及四 时节气等自然现象,在中国古代民间极受崇拜
后土皇地祇


中文名后土 别 名厚土娘娘 源于母系社会自然崇拜中的土地与女性崇拜。全称承天效 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是道教尊神“四御/六御”中的第 四位天帝,她掌阴阳,滋万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 相传她是最早的地上之王。后与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 台,为主宰大地山川的的女性神。 由来 “后”字最初的象形字,是一个女人半蹲式的产子形状; “土”字最初象形字是女人的乳房。乃母权时代女性酋长 之称谓。上古时代,后既可指有天下的天子:如夏后氏; 又称诸侯:如风后、后羿。

道教文化常识-幻灯片PPT课件

道教文化常识-幻灯片PPT课件
道教文化常识
1
基本内容
• 道教的经典和标记 • 道教供奉的主要对象 • 道教常用的称谓、仪式
2
一、道教的经典和标记
道教的主要经典为《道德
经》和《道藏》。道教尊老子 为教祖,将《老子》一书改名 为《道德经》,作为道教经典。
《道藏》是道教经典的汇编,
集道教经典之大成,是中国
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
分。唐代编写出我国第一部
35
斋醮,亦称斋醮科仪,道教 仪式。道士们身着金丝银线 的道袍,手持各异法器,吟 唱着古老的曲调,在坛场里 翩翩起舞,犹如演出一场折 子戏,这就是道教斋醮科仪, 俗称“道场”,谓之“依科 演教”,简称“科教”,也 就是法事。其法为设坛摆供, 焚香、化符、念咒、上章、 诵经、赞颂,并配以烛灯、 禹步和音乐等仪注和程式, 以祭告神灵,祈求消灾赐福。
33
三、道教常用的称谓、仪式
(一)道教常用的称谓
1.男教徒称道士,又称道士先生。 2.女教徒称道姑,也可称女冠。 3.道观的负责人可称为监院或住持,俗称当家的。 4.教外人对道士、道姑一般都可统称为道长。
34
(二)道教常用的仪式
道教声称,符箓是天神的文字,是传达天 神意旨的符信,用它可以召神劾鬼,降妖镇 魔,治病除灾。符箓术导源于巫觋。
21
神仙:真武大帝
22
神仙:文昌帝君
文昌原是星官名 (民间俗称文曲星)。宋 元间道士称,天上文曲 星曾于西晋末降生四川 梓潼七曲山为张亚子, 以后历代转世,玉皇大 帝命他掌管人世功名利 禄,遂成为道教大神文 昌帝君,备受读书人的 崇拜。
23
神仙:魁星
魁星指北斗七星中组成
斗形的前四颗星。道教称其 主文运(“魁”有“首”之意), 故与文昌帝君一样,备受读 书人崇拜。

道教供奉对象-神仙

道教供奉对象-神仙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天妃娘娘
天妃娘娘,又称天后娘娘,简称天妃,俗称妈祖。 是流传于中国沿海地区的汉族民间信仰。是历代航海船 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汉族民 间在海上航行要先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妈祖,祈求保佑 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妈祖神位供奉。
关于天妃的来历和身世,据史书记载,生卒年就有 六种说法,只是稍有差异而已,比较一致的说法是宋太 祖建隆(960-963年)元年(960年)至宋太宗雍熙(984-988 年)四年(987年),即元朝王之恭《四明续志》卷九中所 讲的“室居未三十而卒”,仅行世二十七载。
八仙
八仙是汉族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的道教八 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说法不一,有汉 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 相同。至明代吴元泰《东游记》始定为:铁拐 李(李玄)、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蓝采和 、何仙姑、吕洞宾(吕岩)、韩湘子、曹国舅(曹 景休)。据著名学者华轩居士考证,北宋中期应 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聚会时始有八仙之说。
道教供奉对象-神仙
课件提纲
一、真武大帝 二、文昌帝君 三、八仙 四、天妃娘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 天上帝、无量祖师,全称真武荡魔大帝,是汉族神话 传说中的北方之神,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 神。现在湖北武当山信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经 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 君”。汉族民间称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 明朝以后,在全国影响极大,中国近代汉族民间信仰 尤为普遍。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文昌帝君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文昌帝君是汉族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 位之神。文昌本星名,亦称文昌星,或文星,古时认为 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其成为汉族民间和道教所信奉 的文昌帝君,与梓潼神张亚子有关。东晋宁康二年( 374年),蜀人张育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苻坚,英 勇战死,人们在梓潼郡七曲山为之建张育祠,并尊奉他 为雷泽龙神。其时七曲山另有梓潼神亚子祠,因两祠相 邻,后人将两祠神名合称张亚子,并称张亚子仕晋战殁 。实为《晋书》所载张育之事。

道教供奉的主要对象之尊神

道教供奉的主要对象之尊神
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 饰 方玄武。 ﹑
谢谢观看!
11外汉一班 唐逸 1101202129
四御
玉皇大帝--总执天道之神 紫微北极大帝--执掌天地经纬、日月星 辰和四时气候 勾陈南极大帝--执掌南北极和天地人三 才、统御众星,并主持人间兵革之事 后土皇地祗(女神)--执掌地道,掌阴 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山河之秀
玉皇大帝
紫微北极大
勾陈南极大帝
后土皇地祗
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 帝”,为总执天道之神。 玉皇大帝在《西游记》中被称为万神之 王。他管辖一切天神、地祗、人神,他手 下许多文武仙卿。武神有托塔天王、哪吒 太子、巨灵神、四大天王等。文神有太白 金星、文曲星、许旌阳真人等,他还管辖 四海龙王、雷神诸神以及地藏菩萨,十殿 阎罗等等,因此玉皇大帝被列为四位天地 中的首位。
Hale Waihona Puke 三清尊神玉清元始天尊,是开天辟地的盘古,手 持混元宝珠,主持天界。 上清灵宝尊神,手持如意,有72变化。
太清太上老君,是道德天尊,即老子, 汉代被尊为神。
玉清元始天尊,代表古界形成之前“天 地未形,万物为生”的宇宙混沌状态,道 教谓之元始阶段--元始的意思为本源,开 始。“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天尊 是对几位最高神的尊称。 元始天尊作为道教的第一尊神,确有其高 高在上,超凡入圣的风度,在所有神仙中 元始实行着清净无为的统治,形同精神上 的偶像,但在民间他的影响并不很大。
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的神名来源于古 代对星辰的崇拜。北极即北极星,是现代 天文学中小熊座的星。星体的存在和运行, 在远古时代就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 不少帮助。如观察星体确定方向,利用星 体运行变化来划分节气,根据农时来播种 耕耘。 据说紫微北极太皇大帝协助玉皇大帝执 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和四时气候。北极 大帝产生后,受到历代帝王百姓的礼祀。

道教的神仙级别

道教的神仙级别

雷祖即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或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真王。雷祖是浮黎元始天尊第九子玉清真王的化身。也有说是轩辕黄帝升仙以後成为雷精,主雷雨之神。又以六月二十四日为天尊现示之日。 雷部有神三十六 名。雷之功能不仅在於施雨,而且扩大到了主天之祸福,持物之权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杀。
玉皇大帝又称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是诸天之帝、仙真之王、圣尊之主, 三界万神 、三洞仙真的最高神。玉皇有制命九天阶级 、征召四海五岳之神的权力 。玉皇大帝神诞之日为正月初九日。十二月二十五日传称是玉皇大帝下巡人间的日子。
太乙救苦天尊能随物应化,神通广大,无所不能。此圣在天呼太一福神,在世呼为大慈仁者,在地狱呼为日耀帝君,在外道摄邪呼为狮子明王,在水府呼为洞渊帝君。人如遇到苦难,只要念诵太乙救苦天尊名号,太乙救苦天尊就会随声应化,帮助人解忧排难,化凶为吉。在上中下三元之日或为亡魂举行黄箓超度道场时,才奉祀太乙救苦天尊。
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元始天尊常以手持混元珠像居於大殿神像之中位。元始天尊的神诞之日是正月初一 。
灵宝天尊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原称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灵宝天尊常以手捧如 意之像居元始天尊之左侧位。神诞日为夏至日,约在农历五月中。
道德天尊是道教最高神明三清尊神之一即老子。其神像常作一白须白发老翁,手执羽扇,居元始天尊之右侧位。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之神诞日为农历二月十五日。道教以太上老君为教祖。
四灵二十八宿的由来:四灵,又称四相或四象,指的是天上四方星宿所组成的图象,即东方的青龙,西方的白虎,南方的朱雀和北方的玄武。东方角.亢.氐 .房.心.尾.箕七宿,其形如龙,曰左青龙。 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其形如鹑鸟,曰前朱雀。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 其形如虎,曰右白虎。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其形如龟蛇,曰後玄武。 四灵二十八宿作为太上老君的护卫神.

中国道教神仙谱

中国道教神仙谱

中国道教神仙谱玉清原始天尊道教最高尊神“三清”之一,又称“虚皇道君”。

元始天尊居三十六天之上的清微天玉清境。

天尊之体常存不灭,至天地初开,授道屉劫度人。

他主宰和像征宇宙混沌初显、阴阳未判的第一个大世纪,道教称“混元”时期。

上清灵宝天尊道教最高尊神“三清”之一,又称“太上道君”。

灵宝天尊居三十六天之上的禹余天上清境。

道教认为“灵宝出法,随世度人”。

他主宰和像征混沌初判、阴阳分明的第二个大世纪,道教称“洪元”时期。

太清道德天尊道教最高尊神“三清”之一,又称“太上老君”。

道德天尊居三十六天之上的大赤天太清境。

他主宰和像征天地形成、万物化生的第三个大世纪,道教称“太初”时期。

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皆“道?”所化,其本皆“道”。

太上老君历劫化生度人,殷时聚形为老子,传《道德》真言。

后授天师道陵正一盟威之道,创立道教。

元始天尊的神诞之日是正月初一。

灵宝天尊之神诞日为夏至日,约在农历五月中。

道德天尊之神诞日为农历二月十五日。

道教以太上老君为教祖,是日大多举行祝诞聚会或祈福延寿道场。

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又称“玄穹高上帝”简称“玉帝”。

为太极界最高之神,居昊天金阙,弥罗天宫,妙相庄严,法身无上。

统御诸天,综领万圣,主宰宇宙,开化万天。

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万物,济度群生。

权衡三界,总御万灵,而无量度人。

为天界至尊之神,万天帝主也。

道教太乙真莲宗开宗祖师郭道师曰:【一气化三清,三清合一体,就是玉皇大天尊】。

言简易赅,无极、太极一体两面。

玉皇大帝是三清之化身。

三清与玉皇,犹如先虚无而后妙有,先无极而后有太极,先无为而后有为。

玉皇大帝神诞之日为正月初九日。

十二月二十五日传称是玉皇大帝下巡人间的日子,旧时道观和民间都要烧香念经,迎送玉皇大帝王母西王母,俗称王母娘娘,又称西姥、王母、金母和金母元君。

全名为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白玉龟台九凤太真西王母或太灵九光龟台金母元君。

”西”指方位,”王母”即神名。

道教

道教

神仙:文昌帝君
文昌原是星官名(民间 俗称文曲星)。宋元间道 士称,天上文曲星曾于西 晋末降生四川梓潼七曲山 为张亚子,以后历代转世, 玉皇大帝命他掌管人世功 名利禄,遂成为道教大神 文昌帝君,备受读书人的 崇拜。
3、护法神将
(1)关圣帝君
关羽,“忠、孝、节、义”的楷模。儒家尊 其为“武圣人”;佛家尊其为伽蓝神;道教 尊其为关圣帝君。 (2)王灵官 专门镇守道观山门,镇妖除魔。
背上长了苔藓,他浑然不觉。
肚子饿了,仙鹿向他敬献灵 芝,猕猴向他敬献仙桃。修 炼的最后阶段,他的师傅化 作美女去考验他,他丝毫不 动心。但当美女要跳崖自杀 时,他忍不住舍身跳崖去救 她。这时,五条祥龙托住了 他,将他接上天界。

历经四十二年的磨难, 真武终成正果,修成了一位 有威力的正义之神。
勾陳上宮天皇大帝
中央紫微北極大帝
南極長生大帝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
后土皇地祗(女神),全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 祗”,她执掌地道,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大地山河之秀 (故有人称之为“大地母亲”),与执掌天道的玉皇大帝相配
(3)尊神:三官
道教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因道教将三官的诞辰日编在三元日,即上元正月 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故三官大 帝又称“三元大帝”。由于三官职能与民众利害 密切相关,故而知名度很高,其中最负盛名的是 广州的三元宫。
五、道教的主要殿堂
道观的名称有宫、观、庙、道院等。称“宫” 的为有特殊地位的道观。道观主要殿堂有:
山门殿 灵官殿 三清殿 玉皇殿 三官殿
1 . 山门殿
一般供奉青龙神和白虎神,相当于佛寺的二王 尊。有的道观山门殿即为灵宫殿。
2.灵官殿
绝大部分宫观的第一座 殿堂都是灵官殿,灵官 是道教的护法神,和佛 教寺庙里的护法神韦驮 的地位相当。灵官的像 都是威武而凶恶,红脸 膛,三只眼,三目怒视, 虬髯四张,披甲戴盔, 手执钢鞭火轮。

道教文化常识

道教文化常识

中华道教文化研究院
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
道教有一整套修炼的办法,分为内养、 外养、房中术。 修炼的目的是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
中华道教文化研究院
道教认为,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而“道” 则是无限的,个体要想摆脱生命的限度,就必 须通过一定的方法修炼自我,与“道”同一, 最后得道成仙,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为此, 道教创造了一整套的延年益寿、修道成仙的方 法,如外丹、内丹等等。
中华道教文化研究院
三、道教的经典和标记
道教的标记为八卦太极图。
中华道教文化研究院
(一)尊神:是道教信奉的主要神灵, 主要有三清、四御、三官、日月星宿、 四方神等。
中华道教文化研究院
四、道教供奉的主要对象
中华道教文化研究院
道教形成两大派系阶段
金元以来至今,全国道教形成全真 道与正一道两大教派。 目前全国道教宫观大部属全真派, 正一道主要流行在江南和台湾省。
中华道教文化研究院
全真道也称全真教或全真派,是兴起 于金代的北方最大的道教宗派,创始人为 陕西咸阳人王喆,号重阳,以老子的《道 德经》、儒家的《孝经》、佛教的《般若 心经》为主要经典。 正一道也称正一教或正一派,即传统 的天师道。正一道以《正一经》为主要经 典。
中华道教文化研究院
二、道教的基本教义
(一)以神化了的“道”为核心信仰, 宣扬“道”是“万物之母”。 (二)乐生、重生、贵生,并千方百 计地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
中华道教文化研究院
“道”是“万物之 母”
道教尊先秦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老聃)为 教祖,将其书《老子》改名为《道德真经》,作 为宗教的主要经典。《老子》,又名《道德经》。 该书提出“道”是“万物之母”,“德”是道的 显现;“道”是无所不在的力量,“德”是道的 行动。所以道教的基本教义,即宣扬道是“万物 之母”,是宇宙万物之中最核心的东西。

道教文化常识-幻灯片

道教文化常识-幻灯片

(二)道教常用的仪式
道教声称,符箓是天神的文字,是传达天 神意旨的符信,用它可以召神劾鬼,降妖镇 魔,治病除灾。符箓术导源于巫觋。
斋醮,亦称斋醮科仪,道教 仪式。道士们身着金丝银线 的道袍,手持各异法器,吟 唱着古老的曲调,在坛场里 翩翩起舞,犹如演出一场折 子戏,这就是道教斋醮科仪, 俗称“道场”,谓之“依科 演教”,简称“科教”,也 就是法事。其法为设坛摆供, 焚香、化符、念咒、上章、 诵经、赞颂,并配以烛灯、 禹步和音乐等仪注和程式, 以祭告神灵,祈求消灾赐福。
道教的标记为太极八卦图。
二、道教供奉的主要对象
• 神 • 神仙 • 护法神将
(一)尊神:是道教信奉的主要神灵。
三清
四御
日月五星 四方神
(1)三清 • 玉清元始天尊,住清微天之玉清宫 • 上清灵宝天尊,住禹余天之上清宫
• 太清道德天尊,住大赤天之太清宫
道教为什么供奉三清
道家认为,一个人只有道德高尚, 才有资格去接触中高级的修炼内容。 道德高尚的人经过刻苦修行、驱动灵 感之后方能获得宝贵的修真秘诀,并 确的修身道路最终可以达到返朴归真 的境界。所以,沿着正这就是正殿供 奉的三清真神即道德天尊、灵宝天尊、 元始天尊的原意和秘密所在。
后土皇地祗,全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 执掌地道,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山河之秀故有 人称之为“大地母亲”
(4)日月五星
日为大明之神,作男像,以金色太阳为饰。 月为夜明之神,作女像,以白色月光为饰。五星, 古为岁星(木星)、镇星(土星)、太白星(金 星)、辰星(水星)、荧惑星(火星)。五星又称五 曜,和日月合称七曜,道教经典中常赞颂这些神 明。二十八宿诸星和北斗,也是道教崇拜的星神。
(2)四御
道经中称四御为辅佐 玉帝、代天行化的四位天 帝

道教大辞典

道教大辞典

道教大辞典1,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元始天尊常以手持混元珠像居於大殿神像之中位。

元始天尊的神诞之日是正月初一。

2,灵宝天尊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原称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

灵宝天尊常以手捧如意之像居元始天尊之左侧位。

神诞日为夏至日,约在农历五月中。

3,道德天尊是道教最高神明三清尊神之一即老子。

其神像常作一白须白发老翁,手执羽扇,居元始天尊之右侧位。

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之神诞日为农历二月十五日。

道教以太上老君为教祖。

4,玉皇大帝又称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是诸天之帝、仙真之王、圣尊之主,三界万神、三洞仙真的最高神。

玉皇有制命九天阶级、征召四海五岳之神的权力。

玉皇大帝神诞之日为正月初九日。

十二月二十五日传称是玉皇大帝下巡人间的日子。

5,太乙救苦天尊能随物应化,神通广大,无所不能。

此圣在天呼太一福神,在世呼为大慈仁者,在地狱呼为日耀帝君,在外道摄邪呼为狮子明王,在水府呼为洞渊帝君。

人如遇到苦难,只要念诵太乙救苦天尊名号,太乙救苦天尊就会随声应化,帮助人解忧排难,化凶为吉。

在上中下三元之日或为亡魂举行黄箓超度道场时,才奉祀太乙救苦天尊。

6,三官大帝指的是天官、地官和水官。

天官赐福:天官名为上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隶属玉清境。

天官由青黄白三气结成,总主诸天帝王。

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间,校定人之罪福。

故称天官赐福。

地官赦罪:地官名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隶属上清境。

地官由元洞混灵之气和极黄之精结成,总主五帝五岳诸地神仙。

每逢七月十五,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赦罪。

水官解厄:水官名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隶属玉清境。

水官由风泽之气和晨浩之精成,总主水中诸大神仙。

每逢十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消灾。

7,四御指的是道教三清尊神下的主宰天地万物的四位尊神,即: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和后土皇地祇。

玉皇大帝是万神之主。

中天紫微北极大帝,是紫微垣中的大帝座星君,居於中天,万星之宗主。

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知识点:道教

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知识点:道教

一、道教的创立和发展简史(一)原始道教阶段以“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为代表。

东汉末年,即东汉顺帝时(126-144年),在蜀中鹤鸣山(今四川省大邑县境内),张陵(又称张道陵)倡导五斗米遭,因信徒入教必须交五斗米,故名之。

张陵之孙张鲁继续弘扬其教,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并亲自作《老子想尔注》解释《老子五千文》。

因老子宣扬“道”,所以“五斗水道”即为早期的道教。

后来,倡导道教的张陵被称为张天师,被尊为道教的。

稍后的张角创太平道,也属于早期道教。

(二)道教上升为理论化阶段以东晋道士葛洪、北朝嵩山道士寇谦之、南朝宋庐山道士陆修静、南朝齐梁间茅山道士陶弘景为代表。

(三)道教形成两大派系阶段金元以来至今,全国道教形成全真道与正一道两大教派。

全真道为金初创立的道教宗派。

主要创派人为王重阳。

全真道以《道德经》(道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经)和《孝经》(儒经)为主要经典,主张道、佛、儒三教合一。

在修行方法上,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箓,不事黄白之术(冶炼金银之术),以修身养性为正道。

全真道士必须出家住官观,不得蓄妻室,并制定严格的清规戒律。

全真道仿佛教建立了丛林制度,各地全真道士云游至全真十方丛林,均可栖息学道。

在元代,王重阳的七大弟子又分别开创全真道七个支派,其中以长春子丘处机开创的龙门派势力,至今全真道仍以龙门派人数最多。

正一道是元代形成的道教宗派。

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授江西龙虎山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

三山符篆,指江南的龙虎山(正一派本山)、閤皂山(灵宝派本山)和茅山(上清派本山)等以符策为主的道教三大宗。

正一道的形成,事实上就是江南道教的统一命名,统归龙虎山天师府的领导,并以此与北方的全真道相对。

正一道集符箓派之大成,以行符箓为主要特征(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奉持的主要经典为《正一经》。

道士可以有家室,可不出家,不住宫观,清规戒律也不如全真道严格。

著名道教神仙一览

著名道教神仙一览

道教的神灵系统非常庞杂,是种类及层次繁复的多神系统。

它汇集了上古时代的传说诸神、民间巫术信仰的各种神灵、道教创世神话中的诸神、从佛教引进的神灵、由祖先崇拜和圣贤英雄演变而成的神、道教祖师修炼而成的神仙等等,现在为你简介一些道教常见及主要的神灵。

财神道教所奉的财神是赵公明,也称“赵公元帅”,是由道教传说而形成。

据说张陵修炼仙丹,奏请守护神,天帝授赵公明为“正一玄坛元帅”,派他守护。

关于赵公明的传说甚多,《封神演义》中也有其传说,后来成为道教著名的财神。

门神门神是古代用以守卫门户,驱邪避鬼的神。

唐代盛传钟馗捉鬼的故事,钟馗一度成为常用的门神。

宋明以后,民间多画武士门神以卫户驱邪,最常见的是将绘有秦叔宝、尉迟恭二将的画贴于门上。

土地古称“社神”,是掌管一方地面的神。

土地神的形象,多为头发花白的老者,民间称为“土地公公”。

道教经书中,也称之为“土翁神”、“土母神”等。

八仙八仙是经过宋、元、明三代的历史演变,逐渐定型的八位流传很广的神仙。

他们包括了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及曹国舅。

八仙之中,有些是道教修炼的历史人物,有些取自传说中的仙人。

八仙分别代表中国人的男女老少、富贵贫贱等各阶层,他们所持的板、扇、拐、剑、葫芦、拂尘和花篮等均属民间常用的对象,故八仙和民间的生活十分接近。

加上八仙的故事经文学的宣传逐渐深入人心,影响深广。

玉皇大帝地位仅次于“三清”尊神的是四位天帝,又称“四御”。

玉皇大帝是“四御”中最有名的,地上有皇帝,天上有玉帝,玉皇大帝是天界诸神的统治者,掌管各类大小神灵,如山神、雷神等。

三清道教的最高尊神,即上清灵宝天尊、玉清元始天尊及太清道德天尊。

“三清”尊神源于道家的创世学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由混元一气化生玄、元、始三气,由三气化生“三清天”,与“三清天”对应的神就是“三清”尊神。

中国道教神仙谱

中国道教神仙谱

中国道教神仙谱玉清原始天尊道教最高尊神“三清”之一,又称“虚皇道君”。

元始天尊居三十六天之上的清微天玉清境。

天尊之体常存不灭,至天地初开,授道屉劫度人。

他主宰和像征宇宙混沌初显、阴阳未判的第一个大世纪,道教称“混元”时期。

上清灵宝天尊道教最高尊神“三清”之一,又称“太上道君”。

灵宝天尊居三十六天之上的禹余天上清境。

道教认为“灵宝出法,随世度人”。

他主宰和像征混沌初判、阴阳分明的第二个大世纪,道教称“洪元”时期。

太清道德天尊道教最高尊神“三清”之一,又称“太上老君”。

道德天尊居三十六天之上的大赤天太清境。

他主宰和像征天地形成、万物化生的第三个大世纪,道教称“太初”时期。

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皆“道?”所化,其本皆“道”。

太上老君历劫化生度人,殷时聚形为老子,传《道德》真言。

后授天师道陵正一盟威之道,创立道教。

元始天尊的神诞之日是正月初一。

灵宝天尊之神诞日为夏至日,约在农历五月中。

道德天尊之神诞日为农历二月十五日。

道教以太上老君为教祖,是日大多举行祝诞聚会或祈福延寿道场。

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又称“玄穹高上帝”简称“玉帝”。

为太极界最高之神,居昊天金阙,弥罗天宫,妙相庄严,法身无上。

统御诸天,综领万圣,主宰宇宙,开化万天。

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万物,济度群生。

权衡三界,总御万灵,而无量度人。

为天界至尊之神,万天帝主也。

道教太乙真莲宗开宗祖师郭道师曰:【一气化三清,三清合一体,就是玉皇大天尊】。

言简易赅,无极、太极一体两面。

玉皇大帝是三清之化身。

三清与玉皇,犹如先虚无而后妙有,先无极而后有太极,先无为而后有为。

玉皇大帝神诞之日为正月初九日。

十二月二十五日传称是玉皇大帝下巡人间的日子,旧时道观和民间都要烧香念经,迎送玉皇大帝王母西王母,俗称王母娘娘,又称西姥、王母、金母和金母元君。

全名为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白玉龟台九凤太真西王母或太灵九光龟台金母元君。

”西”指方位,”王母”即神名。

中国宗教文化-道教-1

中国宗教文化-道教-1

关公
王灵官
王灵官名王善,是宋朝萨真人的弟子。后成 为道教重要护法神将,专门镇守道观山门, 镇妖压魔。 从明代起王灵官地位开始显赫,许多地方建 灵官庙。

王灵官
俗神
(7)仙真

各种各样的仙人和真人。 道教徒最崇拜、钦佩“真人”、“仙人”, 在他们心目中,“仙真”是得道而有神通的 人,是他们的“老师”和“榜样”。他们修 炼的目的,是使自己也能成为仙人。 如彭祖、西王母、玄女及八仙等。
中国宗教文化 道教-1
中国道教
道教历史 道教基本教义 道教供奉的主要对象 道教主要派别 道教名山和宫观 道教的宗教活动及常用称谓 道教与中国文化

道教的起源
鬼神自然崇拜、巫术 道教继承了古代的巫术,因此道教的祈祷、 符咒和镇鬼等法术都与巫术有关。 神仙思想 神仙方士之说后来成为道教的直接来源,道 教基本思想就是长生不死。 黄老思想 道教把老子的道加以宗教化,因此老子便成 为道教的尊神。
道教经典
1. “道”是宇宙的根本

道教尊先秦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老子)为 教祖,将其书《老子》改名为《道德真经》 (《道德经》),作为宗教的主要经典。道 教奉老子为教主,基本信仰是“道”,但与 老子的“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继承老子 的“道”而加以宗教神化。
1. “道”是宇宙的根本
《道德经》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外丹
内丹
饮食养生
马王堆导引图
2. 贵生恶死,追求长生成仙
“仙”是由人转变 而成的灵体,即人 通过修行而“得道 ”的一种结果。 人成仙后可“失人 之本”而“变质同 神”,拥有神灵般 广大无限的能力。

道教神仙大全汇总及其排行

道教神仙大全汇总及其排行

道教神仙大全汇总及其排行 小马谈古今 2019-03-18 12:34:46道教神仙大全汇总及其排行1、三清道祖(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三宝君)。

2、神母元君,上清元君,无上元君,女娲娘娘。

3、元始天王,九天真王,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又称“昊天金阙玉皇玄穹高上帝”“玉皇大天尊”、“昊天通明殿玉皇大帝”、“玄穹高上帝”。

玉皇全号是“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金阙云宫九穹历御万道无为通明大殿昊天金阙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玉皇大帝居于太微玉清宫,统领三界十方诸神与四生六道芸芸众生,并权衡世间一切兴隆衰败、吉凶祸福。

是在三清之下,四御之上,居三十三天(共三十六天)的大4、四御、神霄九宸大帝、太乙救苦天尊四御为道教天界尊神中辅佐“三清”的四位尊神,所以又称“四辅”。

他们的全称是:北极紫微大帝、南极长生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

5、五方五老五方五老,亦称“五方五帝”。

均是非后学而成真者,为天地开辟之前的先天神灵,所以又称“元始五老”。

6、西王母、东王公7、太元圣母,斗姆元君,雷祖、九天玄女,太阳帝君,太阴元君,三官大帝,五神,火祖隧人帝君、火祖炎帝帝君、火神祝融神君等。

8、九司三省与北极四圣,五斗星君,三台星君,五气真君,文昌帝君,二郎神,中坛元帅,碧霞元君、华岳三圣母,妈祖,保生大帝,酆都大帝,八仙,四大天师,三霄娘娘,文武财神,慈航道人,赤脚大仙,太白金星等等。

9、四灵二十八宿,三十二帝,五岳大帝,雷部五方雷王、五方雷帝、五雷、五方雷、二十四天君、雷部五元帅、雷公电母、雷部三十六神将,火部火炁郁攸神君、丙丁位司火大神、已午位司火大帝、南方赤精帝君、南方赤灵帝君等诸神,斗部诸神等各部诸神,十方无极飞天神王,十神真君,三素元君,四大天王,十殿阎君,十二生肖神等等。

10、王灵官,四大元帅,游奕灵官,龟蛇二将,六丁六甲,四值功曹,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五方君,五方神女,五方灵童,六十甲子神,九天生神,九天监生,九垒三十六土皇君,五帝龙王,四海龙王,五龙神三洞法师,四渎源王,三山正神炳灵公,五水神,九江水帝,五湖大神,井龙王,酆都诸圣、五方鬼帝、罗酆六天宫真灵,民间仙人,判官,孟婆,天医司诸灵官,牛头马面,黑白无常,门神等等。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四大宗教—道教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四大宗教—道教

文昌帝君
文昌原是星官名(民间俗称文曲星)。宋元间 道士称,天上文曲星曾于西晋末降生四川梓 潼七曲山为张亚子,即魁星之上六星的总称。 以后历代转世,玉皇大帝命他掌管人世功名 利禄,遂成为道教大神文昌帝君,备受读书 人的崇拜。自元代起全国各地均兴建文昌庙、 文昌祠、文昌阁等供奉文昌帝君。七曲山文 昌宫(梓潼大庙)是全国文昌庙的祖庙。贵州贵 阳文昌阁,主楼是九角三层宝塔形建筑,国 内罕见。
王灵官
道教一般认为,王灵官名王善,是宋朝萨 真人(萨守坚)的弟子。后成为道教重要护 法神将,专门镇守道观山门,镇妖压魔。 其地位相当于佛教的韦驮,从明代起王灵 官地位开始显赫,许多地方建灵官庙。
五、道观的主要殿堂:
(一)山门殿 山门殿一般供奉青龙神和白虎神, 相当于佛寺的哼哈二将。有的道观山门 殿即为灵官殿。 (二)灵官殿 灵官殿相当于佛教的天王殿。供奉 王灵官。
中 国 四大宗教
——道教
第三节 道 教
一、道教的创立和发展简史:
(一)原始道教阶段: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创立于东汉后期 四川张陵、张鲁的五斗米道和山东张角的 太平道,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 主要经典。 东汉末年——张道陵——五斗米教 东汉末年——张角——太平道
(二) 道教上升为理论化阶段:
(三)三清殿 三清殿相当于佛教的大雄宝殿。供 奉道教最高神三清。 (四)玉皇殿 玉皇殿供玉皇大帝,有的供奉四御。 (五)三官殿 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
白云观
五、道教主要称谓 :
道教出家人,男的称道士,女的称道姑。 方丈,道观首领,实为荣誉职务。 住持,道观中地位仅次于方丈者,往往是 掌管一观实际事务的首领,也称监院, 俗称当家的。
玉帝在道教是“四御”之一。全称“昊天金阙无 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又称“昊 天通明宫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 居住在玉清宫。道教认为玉皇为众神之王,在道 教神阶中修为境界不是最高,但是神权最大。玉 皇上帝除统领天、地、人三界神灵之外,还管理 宇宙万物的兴隆衰败、吉凶祸福。 王母指西王母,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大神,后 于流传过程中逐渐女性化与温和化,而成为慈祥 的女神。相传王母住在昆仑仙岛,王母的瑶池蟠 桃园,园里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亦称为 金母、瑶池金母、瑶池圣母、西王母。

三清尊神太清指的是

三清尊神太清指的是

三清尊神太清指的是
三清尊神太清指的是道德天尊,全称“太清道德天尊”,也称“太上老君”,是道教“三清”尊神之一,在“三清”之中位为最后。

相传居住于大罗天上太清仙境。

其神像常作一白须白发老翁,手执羽扇,居元始天尊之右侧位。

在道教大型斋醮礼仪中也均设有道德天尊的神位,亦居元始天尊之右侧位。

道德天尊之神诞日为农历二月十五日。

道教以太上老君为道祖,是日大多举行祝诞聚会或祈福延寿道场。

三清尊神,是中国民间重要的宗教信仰之一,老聃一气化三清。

三清就是中国哲学中"三一"的象征。

"三一"即老子《道德经》里面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在庄严肃穆的道教三清大殿中,通常供奉着神态端庄的三位尊神。

这就是道教的最高神"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太清、上清),是道家哲学"三一"学说的象征。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回:"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包阳,冲气以为和。

"由无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气、由元气化生阴阳二气,阴阳之相和,生天下万物。

第十四章又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个叫振古拙慢而十一十一件为二。

二公为一."田刚件二.本则常一"。

后来道教以此衍化出居于三清胜境的三位尊神。

因此"三清"尊神奇请教神仙体系中位为最尊。

道教神系之东极青华大帝

道教神系之东极青华大帝

道教神系之东极青华大帝道教神仙谱系中著名的还有东极青华大帝。

东极青华大帝又名太乙救苦天尊,极受道教尊敬及崇信。

东极青华大帝简称救苦天尊,有多个尊号如“十方救苦天尊”、“寻声救苦天尊”等。

东极青华大帝是三清至尊神玉皇大帝身边两位侍者中的一位,配合玉皇大帝统率御领世间的万事万物。

据道教记载,东极青华大帝由青玄上帝神化而来,发了宏大誓愿要救度人世间的苦难众生。

故此,道教认东极青华大帝为炁化救苦天尊以度化世人。

(相关文章:道教神系之玉皇大帝)东极青华大帝在道教徒心中有着深厚的信仰基础和极高的地位。

道教每每度亡斋醮之时,无论使用何种科仪的书籍,都一定会请东极青华大帝加持。

传说,东极青华大帝长期居住于青华长乐界,是一个由东极青华大帝所独创的净土。

东极青华大帝化身无数,广为搭救人世间的一切生灵,心怀慈悲,哀悯一切众生万物,是一位身兼“道教地藏”和“道教观音”双重神格的大慈大悲尊神。

东极青华大帝多重化身中最著名的为“十方救苦天尊”。

三清的至尊神玉清元始天尊在经会中称赞东极青华大帝为:最贵最尊,最灵最圣!道教宫观中供奉的东极青华大帝形象多为头戴冠冕,身着朝服,有着吉祥的“紫金瑞相、妙道真身”。

东极青华大帝端坐于九色莲花宝座之上,周围有九头的青狮子口中吐着火焰,簇拥于东极青华大帝的宝座周围,形象极为祥瑞。

文自简单购中国,谢谢欣赏东极青华大帝每次出现之时,都有九色神光环绕,照耀出万丈的光芒。

所到之处又有众多金童、玉女、神王、仙真、金刚、力士、侍卫跟随。

东极青华大帝手中持着杨柳枝、水盂,足踏莲花,于圆满吉光照耀之下显现。

东极青华大帝大愿大悲,大慈大圣,能够感念世人内心的声音,并救苦救难。

据道教言,每年每月的初三及初九日,东极青华大帝就会降临人世间,普救人世的苦难众生。

信奉道教的人每当危难之时,都会口中念诵东极青华大帝的尊号,天尊听到人们的声音,就会寻声赴感,前往搭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教供奉对象-尊神
课件提纲
一、天官 二、地官 三、水官
三官
三官大帝是历史悠久的汉族民间宗教信仰之一,属于早期 道教(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信仰)尊奉的三位天神。尧舜禹, 指天官、地官和水官。中国上古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礼仪 。《仪礼》的《觐礼》篇称;「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 沉,祭地瘗」。不过,上古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权利,庶民百 姓只能祭祖。东汉时,张陵创立五斗米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 官,上三官手书作为道教徒请祷治病的方法。南北朝时天地水 三官神和上中下三元神合二为一。
地官
地官名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 隶属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灵之气和极黄之 精结成,总主五帝五岳诸地神仙。每逢七月 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赦罪。
水官
道教奉天、地、水三神,亦叫三官, 水官即其中之一。水官名为下元三品解厄 水官,洞阴大帝,隶属于太清境。水官由 风泽之气和晨浩之精结成,总主水中诸大 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 罪福,为人消灾。
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亦称“三官”,又称“ 三元”,为道教较早供祀的神灵。一说天官为唐尧,地官为虞 舜,水官为大禹。道经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天官
天官名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 隶属玉清境。天官由青黄白三气结成,总 主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间 ,校定人之罪福。故称天官赐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