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

作者:夏继海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7年第09期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成功的职业教育管理的经验,对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创新,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争取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人才,提高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249-01

前言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猛,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仍存在诸多问题,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颁布实施;2015年,教育部又发布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职教育深入推进改革发展的路线图。

1 重视对学生的尊重和平等

在高职院校中,学生是学校管理工作和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管理机制的人本化,高职院校要将“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教育理念贯穿到高职教育管理机制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实现学生和教师地位的平等。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性,每个学生的学况和学习需求不同。因此,尊重并发展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是实行人本化管理教育机制的基础。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并根据这种不同进行指导和教学,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从而营造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体验,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另外,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和引导,尊重并发展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对学生充满耐心和关爱,适当的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赞赏,增加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构建一个平等、自主、活跃、积极的学习氛围。

2 建立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机制

高职教育的质量评估相较于本科教育质量的评估,要晚十几年,所以在教育质量评估标准的规范上,其仍旧处于探索阶段,并且不断补充先进的评价观念,力求评价标准的完善。我国的高职教育院校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成人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改制成的,另一部分是由实际需求而产生的。例如,近年新建的职业技术学院,针对现代地铁、高铁、飞机等相关的工作创办学校,办学资格和年龄都处在孩童阶段,需要不断进行摸索,探究办学经验。而新建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还没有自己的特色,面对较重的任务和匮乏的资源都有些力不从心。这时,就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将教学质量提高上去,达到人才培养评估的要求。

3 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

3.1 建立组织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机构

在实施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组建具有决策和协调作用的管理机构是非常重要的。在打造智慧化校园,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规划阶段就应由学院主要领导牵头成立信息化建设小组,负责学院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规划设计。同时,以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务处、实验实训中心为主体,进行业务重组、合并,成立新的组织机构,实施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具体建设和指导。

3.2 充分挖掘分析教学数据,促进数字化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对海量的一线教学工作数据、学生网上自主学习数据进行充分挖掘,将得到的信息情报作为教育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例如,学校调取一段时期内精品课程教师、学生的登录信息,分析判断教学和学习情况,了解资源利用情况,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分析原因、提高资源利用度。充分挖掘服务器积累的“大数据”,为个人学习、教学安排乃至教育监管分析匹配最佳决策方案。

3.3 健全智库系统,完善评估体系

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主要由行业协会、研究和信息机构组成的决策参谋智库系统;大力支持相关机构开展高职教育研究,为管理决策提供理论指导;参与业内人才需求预测、专业与课程建设咨询和职业标准制定、职业资格评估及职业培训等事务。要把督导评估作为对高职院校实施科学管理的主要方式,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评估体系。建立各级高职教育督导机构,定期对区域内的高职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评估主体除了教育行政机构外,也应借鉴美国的做法,制定“同行评估”制度,并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为高职院校提供监督与评价等专业化服务。

4 扩大社会参与,加强校企合作

美国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与相关部门、企业、行业的通力合作、共同参与,其课程设置、实训室建设、师资建设无一不是校企合作的产物。因此,我国要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协调互动,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形成发展合力;要对接市场需求,积极主动地邀请业界专家、企业家参与专业教育内容和质量控制的过程,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师资建设、课程设置、实训室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将校企合作前移到专业设置之初,按照职业岗位要求设置专业、开发课程,做到课程设置对接企业需求、实训室建设体现职业、行业新技术纳入教学内容、师资符合人才培养岗位要求。

结束语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职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逐渐深入,教育建设管理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项系统工程,将会长期而复杂。随着教育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尽快转变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加快高职教育管理建设。

参考文献

[1] 曹晔.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工士”学位制度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4(21):65.

[2] 宗晓倩,汤慧芹.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科技咨讯,2014(31):149-15

[3] 佛朝晖,邢晖.转型期高职院校发展的政策期待——基于对120名高职院校书记、校长的调研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3(1):16.

[4] 张旭升,吴梦玲.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信息与电脑,2011(5):208-209

[5] 匡薇.中美高等职业教育比较研究——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及其文化根源探索[J].教学研究,2011(10):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