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节气一览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日一栏
一月一日元旦
二月十四情人节
三月八日妇女节
五月一日劳动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农历)
六月一日儿童节
七月一日建党节
八月一日建军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农历)
十月一日国庆节
十二月二十五日圣诞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农历)
大年三十除夕(农历
中国传统节日与节气
12月29 除夕与家人团圆的日子
正月初一春节新的一年的头天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名灯节,赏灯,做灯
时间不一清明节拜祭祖先的日子
五月初五端阳节纪念屈原,包粽子,划龙舟
七月初七七夕又名情人节,牛郎会织女
八月十五中秋节花好月圆,两团圆
九月初九重阳节与家人友人外出登山,远游
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人日:正月初七日,据传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
上元(元宵):正月十五日。
旧俗以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
社日: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在春分前后)叫春社。
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在秋分前后。
寒食:清明前二日。
《荆楚岁时记》说,冬至后一百五日,谓之寒食,禁火三日。
因此,有人以“一百五”为寒食的代称。
但依旧法推算,清明前二日不一定是一百五日,有时是一百六日。
清明:就是清明节。
古人常常把清明和寒食联系起来。
花朝: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又叫百花生日。
上巳:原定为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旧俗以此日临水除不祥,叫做修。
但自曹魏以后,把节日固定为三月三日。
后来变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浴佛节:传说四月初八日是释迦牟尼的生日。
《荆楚岁时记》说,荆楚以四月八日诸寺香汤浴佛,共作龙华会。
端午(端阳):五月初五日。
《荆楚岁时记》说,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江,人们在这一天竞渡,表示要拯救屈原。
(后来又把船做成龙形,叫龙舟竞渡。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很多。
唐代以后,端午节被规定为大节日,常有赏赐。
伏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叫初伏,第四个庚日叫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叫终伏(末伏),总称为三伏。
据说伏是隐伏避盛暑的意思。
伏日祭祀,所以也是一个大节日。
一般所谓伏日,大约指的是初伏。
七夕:七月七日。
《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的晚间是牵牛织女聚会之夜,大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陈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中元:六月十五日。
佛教传说:目连的母亲堕人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烈火,目连求教于佛,佛为他说盂兰盆经,叫他在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后代把中元看成鬼节,有施饿鬼等等迷信活动。
中秋:八月十五日。
人们以为这时的月亮最亮,所以是赏月的佳节。
重阳(重九、九日):九月初九日。
古人以为九是阳数,百月都逢九,所以称重阳。
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酒的习惯。
据《续齐谐记》所载,费长房时汝南恒景说,九月九日汝南有大灾难,带茱萸囊登山饮菊花酒可以免祸。
冬至:就是冬至节。
冬至前一日称为小至。
古人把冬至看成是节气的起点,从冬至起,日子一天天长起来,叫做“冬至一阳生”。
古人又认为:冬天来了,春天就要跟着到来。
腊日:腊是祭名。
《说文》“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可见汉代的腊日是冬至后第三个戌日。
但是《荆楚岁时记》以十二月初八日为腊日,并说村人击细腰鼓,作金刚力士以逐疲。
十二月初八日是一般的解释,到今天还有“腊八粥”的风俗。
除夕: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
除是除旧布新的意思。
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所以那天晚上叫“除夕”。
正月初一:春节(又名: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正旦、正朔)
(又名: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正旦、正朔)
正月十五:元宵节
二月初二:春龙节(又名:龙抬头、龙头节、土地会、春社日/属春秋两社日之一)
四月初:寒食节(冬至日后一百零五日,清明前一二日)四月五日:清明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又名:端节、端五、端阳、重午、蒲节、天中节)七月初七:七夕节(乞巧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十二月二十二:冬至腊月(十二)初八:腊八节
腊月(十二)廿三:祭灶日(又名:小年)腊月十二月大年三十:除夕
节气是什么意思?
为了充分反映季节气候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古代天文学家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法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并根据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中国古代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24个节气,每月2个。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
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
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
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节气时间的阳历与农历对照
立春:2007年02月04日 (农历12月17日)雨水:2007年02月19日 (农历01月02日)
惊蛰:2007年03月06日 (农历01月17日)春分:2007年03月21日 (农历02月03日)
清明:2007年04月05日 (农历02月18日) 谷雨:2007年04月20日 (农历03月04日)
立夏:2007年05月06日 (农历03月20日) 小满:2007年05月21日 (农历04月05日)
芒种:2007年06月06日 (农历04月21日) 夏至:2007年06月22日 (农历05月08日)
小暑:2007年07月07日 (农历05月23日) 大暑:2007年07月23日 (农历06月10日)
立秋:2007年08月08日 (农历06月26日) 处暑:2007年08月23日 (农历07月11日)
白露:2007年09月08日 (农历07月27日) 秋分:2007年09月23日 (农历08月13日)
寒露:2007年10月09日 (农历08月29日) 霜降:2007年10月24日 (农历09月14日)
立冬:2007年11月08日 (农历09月29日) 小雪:2007年11月22日 (农历10月13日)
大雪:2007年12月07日 (农历10月28日) 冬至:2007年12月22日 (农历11月13日)
小寒:2008年01月06日 (农历11月28日) 大寒:2008年01月20日 (农历12月13日)
注:节气与公历日期相近
霜降:2007年10月24日(丁亥年庚戍月辛卯日)
霜降节气在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可见霜降是开始见霜的意思。
“霜降始霜”反映的是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
就全年霜日而言,青藏高原上的一些地方即使在夏季也有霜雪,年霜日都在200天以上,是我国霜日最多的地方。
西藏东部、青海南部、祁连山区、川西高原、滇西北、天山、阿尔泰山区、北疆西部山区、东北及内蒙东部等地年霜日都超过100天,淮河、汉水以南、青藏高原东坡以东的广大地区均在50天以下,北纬25°以南和四川盆地只有10天左右,福州以南及两广沿海平均年霜日不到1天,而西双版纳、海南和台湾南部及南海诸岛则是没有霜降的地方。
霜的出现表明地面最低温度已达0℃以下,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为初霜,初霜愈早对作物危害愈大。
我国各地的初霜是自北向南、自高山向平原逐渐推迟的。
除全年有霜的地区外,最早见霜的是大兴安岭北部,一般8月底便可见霜;东北大部、内蒙和北疆初霜多在9月份;10月初寒霜已出现在沈阳、承德、榆林、昌都至拉萨一线;11月初山东半岛、郑州、西安到滇西北已可见霜;我国东部北纬
30°左右、汉水、云南省北纬2°左右的地区要到12月初才开始见霜;而厦门、广州到百色、思茅一带见霜时已是新年过后的1月上旬了。
明天立春立春:2008年02月04日/星期一/农历十二月(腊月)二十八日/丁亥年癸丑月甲戍日
立春的含义及由来:
二十四节气的头一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
”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我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黄河中下游土壤解冻日期从立春开始;立春第一候应为“东风解冻”,两者基本一致,但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志,失之过早。
中国气候学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始日划分为春季开始,它与黄河中下游立春含义不符。
2月下旬,真正进入春季的只有华南。
但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实际。
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
立春的农谚风俗:
立春也称“打春”,就是冬至数九后的第六个“九”开始,所以有“春打六九头”之说,农谚更有“宁舍一锭金,不舍一年春”的说法。
“立”有开始之意,立春即为春季伊始。
我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
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所以有农谚道: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以晴天无雨为依据的有“立春晴,雨水匀”、“立春晴,一春晴”等;以雨雪为依据的有“立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打春下大雪,百日还大雨”等;以雷电为依据的有“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立春一声雷,一月不见天”等;以冷暖为依据的有“立春寒,一春暖”;以风力为依据的有“立春北风雨水多”、“立春东风回暖早、立春西风回暖迟”等等。
每年立春日,大部分人都要吃春饼,名曰“咬春”。
吃春饼的习俗历史悠久。
在《明宫史·饮食好尚》中记载:“立春之前一日,顺天府街东直门外,凡勋戚、内臣、达官、武士……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互相宴请,吃春饼、和菜。
” 这一习俗,可追朔到晋,而兴于唐。
民间老百姓在立春之日喝春酒,吃春饼,打春牛。
附:二十四节歌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西方节日一览表
Advent (耶稣)降临节 Lady Day, Annunciation 天使报喜节(3月25日)
Ascension Day 耶稣升天节(复活节后第四十日) Assumption 圣母升天节
(8月15日)
Candlemas 圣烛节(2月2日) New Year, New Year's
Day 新年(1月1日)
Corpus Christi 圣体节 Quadragesima 四旬节
(四旬斋的第一个星期日)
Lent 四旬斋,大斋期(复活节前的第四十个星期日) Low (或Quasimodo) Sunday, 复活节后第一个星期日
All Souls'Day (天主教)万灵节(11月2日)(如遇星期日则顺延一天)
Palm Sunday 棕枝全日(复活节前的星期日)
Easter Sunday, Easter 复活节 Epiphany, Twelfth Day 主显节(1月6日)
day of obligation 每人需停止工作参加礼拜的日子
Maundy Thursday 濯足星期四(耶稣受难节) Shrove Tuesday 忏悔节(四旬
斋开始的前一天)
Ash Wednesday 复活节前的第七个星期三 Christmas 圣诞节(12月25日) Christmas Eve 圣诞前夕
New Year's Eve 新年前夕 Easter 复活节 Whitsun, Whitsuntide
圣神降临周(复活节后的第七周,尤指前三天)
Quinquagesima 四旬斋前的星期日 Ramadan 斋月 Rogation Days
祈祷节(耶稣升天节的前三天)
Sabbath 安息日 Feast of the Sacred Heart 圣心节 Midsummer Day
施洗约翰节(6月24日)
Passion Week 复活节前第二周 Holy Week 圣周(复活节前一周) Septuagesima 四旬斋前的第三个星期日
Sexagesima 四旬斋前的第二个星期日 Ember Days 四季节 All
Saints' Day 万圣节
Trinity Sunday, Trinity 圣三主日(复活节后的第八个星期日) Good
Friday 耶稣受难节
Visitation
圣母往见节(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