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技创新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2012.12CRST 依靠科技创新

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文│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 柯兵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将“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突出表明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对我国多年来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成果的总结,更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系认识论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我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是科学发展的基本内涵之一。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报告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路和主要任

社会发展总体战略,标志着实施可持

续发展战略成为党和国家意志。2007

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

文明”,将其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

地位,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

分写入党章,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

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总量

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显著增

强,人民整体生活水平和消费需求极

大提升。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

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我国资源约

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

化的形势依然严峻。我国资源短缺现

象日益突出,油气和多个主要矿产资源

不得不大量依赖进口。据统计,我国45

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

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天然气、铁矿

石、铜矿和铝土矿等重要矿产资源人

均储量分别为世界人均储量的11%、

4.5%、42%、18%和7.3%,对外依存

度日趋上升。另一方面,我国能源利用

效率较低。据统计,我国万元GDP能耗务同时进行了系统部署,指出要“坚持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

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

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

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

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

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

势”,实施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

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

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共四项主要任务。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对生

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我

国在1983年将环境保护确定为基本国

策,之后开始从中央到地方建立环境

保护工作机构,制定和颁布《中华人

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

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后,我国政府

迅速批准了《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明确提出我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

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于1994年

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级21世纪议

程——《中国21世纪议程》,阐明了我

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计划和

措施。1996年,我国在“九五”计划中

首次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我国经济

是日本的4.43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20%~40%。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仅占0.9%,酸雨发生频率在75%以上的城市仍占10.9%,太湖、滇池、巢湖等大型湖泊水质总体为V类甚至劣V类,垃圾围城、土壤污染等现象也广泛存在。我国生态系统大面积退化,草地、湿地、农田生态系统的面积仍呈持续减少的趋势,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平均每年土壤流失量50亿吨;全国总体生态状况尚未进入良性循环,局部地区仍在继续恶化。这既有我国国情、发展阶段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随着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利益群体诉求多元,拥有健康、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茂密的森林、广袤的草原是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基本期待,

也是美丽中国的基本愿景。

面对党中央的明确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生态文明建设对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近年来,我们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生态恢复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科研和技术开发,通过实验示范,将研发出的技术成果在地方、行业、企业进行了不同层次的示范应用,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距离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的完成,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资源环境领域的相关科技工作,我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应集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对国家科技计划中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领域的支持力度。依托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提升土地利用、海洋开发、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生态保护、气候变化等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技术发展、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技术等方面取得突

破,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

会提供科技支持。逐步构建适合我国

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人群需求的

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创新体系。

二是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相关

科技研发与推广的新机制。鼓励企业

牵头承担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技术研发

课题,使企业逐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

的技术创新的主体;积极完善“科研院

所+公司+农户”、生态建设与农林生

产相促进、生态恢复与农民增收相结

合等生态保护与恢复模式,鼓励各类

技术培训和地方政府参与,使人民群

众特别是处于生态脆弱区的人民群众

逐步走上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可持

续发展之路。

三是充分发挥科技惠民计划对生

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作用。科技惠民计划

是今年由科技部会同财政部联合实施

的政策引导类科技计划,将生态环境作

为计划支持的几大重点领域之一。科

技惠民计划坚持面向基层,旨在加快生

态环境领域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

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依靠科

技支撑,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

直接、最现实的生态环境问题,使老百

姓切实体会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实惠。

今年我们已在全国13个省区开展科技

惠民计划项目试点,下一阶段我们将在

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充分发挥好科技

惠民计划面向基层、问题导向,协同创

新,注重效果的特点,加大力度支持基

层生态文明建设开展。

四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宣

传。编制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科普材料,

搭建各类生态文明建设科普平台。通

过科普宣传、消费模式引导,使每个人

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主体,使生

态友好的生活方式成为时尚,使生态友

好的生产方式成为产业主流,使生态文

明理念深入人心。

35

2012.12

CRS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