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讲义与水反应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义:细胞呼吸
第三课时细胞呼吸一、 细胞的概念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 的过程 二、 有氧呼吸注意:(1)反应式中前后的水不可消去(2) 不能用等号,要用箭头 (3) 反应式后面的能量不能写成ATP <4)条件是酶不可省去酶 反应式: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三、无氧呼吸反应式:在人或哺乳动物的细胞中以及马铃罰块茎中:C6H12O6C B H6O3(乳酸)+少量能量酶、在酵母菌或植物的根中:石场6 C2H6O+CO2+少量能量四、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1.水分:自由水含量越低,细胞呼吸越慢2.02浓度:3.温度典型例題1.(山东卷)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CO,的结果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释放速率下降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解析: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为酒精和C02,研究其过程的实验中,首先要控制无氧的条件,其次其他无关变量要适宜,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冒岀的气泡表明进行了细胞呼吸:放出的气体是C02,加水目的是制造无氧的环境,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选项中把适宜的温度换成冷水,影响酶的活性使其活性降低,所以是正确的;D选项中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可转移的能量:形成ATP,未释放出来的能量储存在酒精中,所以D选项错误。
答案:D 2.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 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材取样处理分组培养液供氧情料况50 mL破碎细胞甲25 mL75 mL无氧适宜浓(细胞不完乙25 mL75 mL遇氧度整)酵母菌50 mL未处理丙25 mL75 mL无氧液T25 mL75 mL通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组不产生CO:而乙组产生B.甲组的酒精产最与丙组相同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解析: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分解成CO:和水,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COr和酒精。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讲义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讲义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在了解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它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在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二氧化碳会向下沉。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通常一体积水大约能溶解一体积的二氧化碳。
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会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这使得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呈现弱酸性。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这一性质在灭火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会变成固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干冰”。
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舞台效果等。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采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O₃+ 2HCl = CaCl₂+ H₂O + CO₂↑选择大理石(或石灰石)作为原料,是因为它们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₃),价格相对便宜,且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而稀盐酸具有挥发性小、反应速率适中的特点,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三、实验装置1、发生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与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相似。
一般选用“固液不加热型”装置,由长颈漏斗、锥形瓶(或大试管)、双孔橡皮塞等组成。
如果使用长颈漏斗,长颈漏斗的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2、收集装置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所以通常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收集装置一般由集气瓶、玻璃片等组成。
在收集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的底部,以便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收集到较纯净的二氧化碳。
四、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装置后,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握住锥形瓶(或大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装入药品先在锥形瓶(或大试管)中加入大理石(或石灰石),然后从长颈漏斗(如果使用)中加入稀盐酸。
3、收集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实验十CO2吸收专业实验讲义 - CO2分析
实验十 二氧化碳吸收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有机胺吸收分离烟气中CO 2的工艺方法;2. 了解CO 2分析仪的使用方法;3. 掌握工艺条件对CO 2吸收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利用具有弱碱性的有机化合物——乙醇胺的水溶液吸收烟气中CO 2,该方法是吸收烟道气中CO 2的一种方法。
乙醇胺溶液能吸收酸性气体CO 2,并且吸收后的富CO 2溶液经加热可以释放出CO 2实现吸收剂的再生。
乙醇胺吸收CO 2的反应方程式如下:CO2+OH CH 2CH 2NH 22OH CH 2CH 2NCOOOH CH 2CH 2NH 3++三、实验装置.二氧化碳钢瓶.气体混合罐空气压缩机.吸收塔.富液罐.溶液泵.再生塔.贫液罐.再沸器工艺流程图图1.乙醇胺溶液吸收及解吸CO 2实验装置示意图 四、实验步骤1. 打开空气泵,调节气体流量(最大为1.5m 3/h );将CO 2钢瓶打开,同时调节气体流量(最大为300L/h ),稳定5分钟。
2. 打开CO 2分析仪,自检完毕后,将吸收塔出口连接到分析仪上,待烟气分析仪上CO 2读数稳定后记录CO 2的初始含量。
3.打开吸收塔溶液泵,调整进液流量(最大16L/h),记录吸收温度,待吸收稳定后记录分析仪上CO2的含量。
4.调整溶液泵的进液流量(至少调节5个流量),吸收稳定5分钟后,记录分析仪上CO2的含量。
五、注意事项注意观察储液罐液位,避免液位过低。
六、报告要求1.简明叙述实验目的、原理、操作要点。
不必绘制设备图;2.对结果进行讨论,得到一定吸收温度、一定CO2初始浓度下,吸收剂流量与CO2吸收率的关系图。
七、讨论题1.乙醇胺是否按照理论值完全吸收CO2;2.说明一下吸收剂流量对CO2出口浓度有何影响;3.你对自己的实验结果是否满意,如何解释实验失败的原因。
你有什么需要声明的问题。
2021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人教新版第十章:酸和碱10.1常见的酸和碱《讲义教师版》
常见的酸和常见的碱知识集结知识元酸碱指示剂知识讲解1、定义:能与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称为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
2、常用的指示剂:石蕊溶液,酚酞溶液3、酸碱溶液的反应酸性溶液碱性溶液中性溶液紫色石蕊试液红色蓝色紫色无色酚酞试液无色红色无色例题精讲酸碱指示剂例1.【答案】A【解析】题干解析:A、食醋呈酸性,碱性肥皂水呈碱性,能验证喇叭花的变色情况,此项正确;B、食醋和酸奶都呈酸性,不能验证喇叭花遇碱性溶液的变色情况,此项错误;C、糖水呈中性,酸奶呈酸性,不能验证喇叭花遇碱性溶液的变色情况,此项错误;D、食醋呈酸性,食盐水中性,不能验证喇叭花遇碱性溶液的变色情况,此项错误;例2.【答案】D【解析】题干解析:A、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也是无色,故不一定是蒸馏水,错误;B、酚酞在中性溶液中也是无色,故不一定是稀盐酸,错误;C、酚酞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是红色的,故一定不会是氢氧化钠溶液;D、酚酞在碱性溶液中是无色的,小烧杯中盛的不可能是碱性溶液,正确;例3.【答案】C【解析】题干解析: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不显色,则溶液可能为酸性,也可能为中性,石蕊在酸性溶液中为红色,在中性溶液中为紫色.例4.【答案】B【解析】题干解析: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和氢氧化钠两种溶液充分混合后,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反应中消耗盐酸酸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关系如下:HCl + NaOH ═ NaCl + H2O36.5 40可知,36.5份质量的盐酸与4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则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和火碱两种溶液充分混合后,稀盐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最终混合后的液体呈红色.例5.【答案】C【解析】题干解析:A、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可以知道,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OH﹣刚好被加入的H+完全结合,但是该反应生成的是水和可溶性的氯化钠,所以看不到现象,不能作为稀盐酸和氢氧化溶液反应的判断依据,故A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后变成红色,当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而酚酞遇中性溶液不变色,所以可以观察到溶液颜色消失,故B错误;C、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后变成红色,当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而酚酞遇中性溶液不变色,所以可以观察到溶液颜色消失,故C正确;D、可以判断,故D错误.常见的酸知识讲解一、常见的酸1、生活中常见的酸•食醋中含有醋酸柠檬柑橘等含有柠檬酸醋酸汽车用铅蓄电池中含有硫酸二、常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还有磷酸(H3PO4)、碳酸(H2CO3)、醋酸(CH3COOH)等。
光合作用(讲义)(解析版)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6节光合作用【知识点分析】一.光合作用的条件与产物1.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探究12.操作步骤与结论3.光合作用的场所与作用:光合作用发生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内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4.光合作用的产物探究25.结论: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氧气。
二.光合作用的原料1.实验探究是否需要二氧化碳2.结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3.光合作用还需要水的参与。
三.光合作用的原理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这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2.反应式:3.光合作用的影响:一方面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另一方面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1.思维导图2.相互关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动植物均可进行呼吸作用把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他们共同存在于统一的有机体--植物中。
【例题分析】一、选择题1.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中,有如图所示的实验环节,(提示:1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以下对该环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大烧杯中装有水,小烧杯中装有酒精B.该环节结束后叶片变成黄白色C.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D.持续加热小烧杯中的温度会达到100℃【答案】D【解析】A.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
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因此小烧杯中装的是酒精,大烧杯中装的是清水,正确。
B.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正确。
C.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正确。
D.大烧杯中的液体是水,该液体的沸点是100℃,这就保证了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不会超过100℃,因此隔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能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错误。
《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 讲义
《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讲义一、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它的密度比空气大,约为空气密度的 15 倍,所以在一些情况下,二氧化碳会沉积在低洼处。
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在通常状况下,1 体积的水大约能溶解 1 体积的二氧化碳。
当压强增大、温度降低时,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会增大。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会变成固体,俗称“干冰”。
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使其周围的温度显著降低,从而具有制冷和人工降雨等作用。
2、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例如,我们在点燃的蜡烛上方倾倒二氧化碳气体,蜡烛会熄灭,这就是因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化学方程式为:CO₂+ H₂O = H₂CO₃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₂CO₃= H₂O + CO₂↑这也是我们打开碳酸饮料瓶时会有气泡冒出的原因,因为瓶内压强减小,碳酸分解产生了二氧化碳。
(3)二氧化碳能与碱溶液反应。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水。
化学方程式为:CO₂+ Ca(OH)₂= CaCO₃↓ + H₂O这个反应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二氧化碳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化学方程式为:CO₂+ 2NaOH = Na₂CO₃+ H₂O这个反应在工业上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
二、二氧化碳的用途1、灭火由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以用二氧化碳来灭火。
常见的灭火器如二氧化碳灭火器,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
2、人工降雨和舞台效果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降雨。
在舞台上,干冰升华产生的“云雾”效果,能营造出神秘、梦幻的氛围。
3、气体肥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在温室大棚中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氧化反应讲义
单元主题:氧化反应 【第2-1节】❖ 氧化反应 1.氧化反应:(1)意义:物质发生与氧化合的反应,称为 。
⇨ 燃烧反应、生锈反应、爆炸… ⇨ 物质与氧化合后形成的生成物称 。
① 金属氧化物 ② 非金属氧化物 (2)反应类型: 反应 (3) 热反应(放出光及热),使环境温度上升 (4)反应式通式: 。
2.元素燃烧实验:实验程序3.实验结果探讨:(1)焰色:① 钠 色;镁 色;锌 色;铜 。
② 硫 色;红磷黄白色;碳金黄色。
(2)金属元素燃烧难易程度:钠 镁 锌 铜4.氧化反应实例:元素的氧化氧化物与水的反应→+氧鎂AB B A →+→+氧鋅→+氧銅→+氧硫→+氧磷→+氧碳2210424225CO O C O P O P SO O S →+→+→+3222432104322246CO H O H CO PO H O H O P SO H O H SO →+→+→+CuOO Cu ZnOO Zn MgOO Mg O Na O Na 2222222422222→+→+→+→+難溶難溶→+→+→+→+O H CuO O H ZnO OH Mg O H MgO NaOH O H O Na 222222)(2磷酸根-34PO 磷酸43PO H5.图例说明:(1)镁带的燃烧:镁的焰色- 色(2)硫粉的燃烧:硫的焰色- 色(3)钠的燃烧:钠的焰色- 色(4)锌的燃烧:锌的焰色- 色铁生锈元素燃烧呼吸作用 OH O Fe O H O Fe 2322222234+→++ 2222)(5 2422234222210422222223222CuO O Cu O Zn O Zn O P O P O S O S ONa O Na COO C CO O C O Fe O Fe MgO O Mg 42→+→+→+→+→+−−→−+−−→−+→+→+ 氧化磷 氧不足足量氧能量呼吸++−−→−+O H CO O O H C 2226126666MgO O Mg 222→+22)(OH Mg O H MgO →+22SO O S →+3222SO H O H SO →+O Na O Na 2224→+NaOHO H O Na 222→+)(22黑色CuO O Cu →+(5)铜的燃烧:铜 燃烧,泛绿色光❖ 氧化物性质探讨 1.氧化物的酸碱性:(1)金属氧化物若溶于水,形成金属 ,酸碱性为 。
第2讲、二氧化碳的制取(讲义)
第13讲、二氧化碳的制取(讲义)一、知识点睛1.工业制取二氧化碳(1)原料:____________(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2)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1)药品: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
(4)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__。
(5)验满方法: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__,证明CO2已满。
(6)检验方法:将产生的气体通入____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证明收集的是CO2。
3.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比较气体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收集方法O2CO24.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选择(1)发生装置发生装置有两类: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考虑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收集装置收集方法有两种: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考虑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较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9,如果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则这种气体的密度比空气____,如果小于29,则密度比空气____。
②特殊情况下收集方法的选择a.如果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时,最好选用__________,这样收集的气体不含空气,即收集到的气体比较纯净;b.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相近且难溶于水时,一般用__________收集。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讲义及解析)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讲义及解析)知识点睛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固态二氧化碳为白色雪花状固体,俗称,常用作制冷剂,也可用于人工降雨。
〔2〕化学性质①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②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化学方程式:③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此反应用来检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此反应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3〕用途灭火、光合作用、气体肥料、制冷剂、人工降雨等。
二氧化碳的制取〔1〕工业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拓展】CaO 易与水发生反应,大量的热,可用作干燥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①药品:和反应原理:A、不选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产生,导致收集到的 CO2不纯。
B、不选用稀硫酸,因为反应生成的微溶于水,会附着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C、不选用碳酸钠粉末,因为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太,不方便收集。
〔Na2CO3+2HCl 2NaCl+H2O+CO2↑〕②实验装置实验室制取的 CO2 中常混有 HCl 和水蒸气,可利用如下装置进行净化。
饱和 NaHCO3 溶液可除去 HCl ,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除去水蒸气。
【拓展】万能瓶的应用图 A :收集气体〔根据气体密度选择合适的进气口〕;图 B 〔短进长出〕:收集气体〔液体被挤入烧杯〕;图 C 〔长进短出〕:除去杂质〔气体充分接触液体〕;图 D 〔长进长出〕:既能除杂质,又能收集气体。
③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 A 、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
B 、验满: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精讲精练以下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只能证明其物理性质的是〔 〕A 、B 、C 、 D、检验久未开启的菜窖内CO2 浓度是否过大的正确方法是〔〕A、带入一杯水B、带入一个接通电源的手电筒C、带入一支盛满澄清石灰水的试管D、带入一盏点燃的油灯如下图,水槽内盛有澄清石灰水,点燃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用钟罩将其扣在水槽内。
吸收(二氧化碳-水)实验讲义
填料吸收塔(CO 2-H 2O)实验讲义一、 实验目的1. 了解填料吸收塔的结构和流体力学性能。
2. 学习填料吸收塔传质能力和传质效率的测定方法。
二、 实验内容1. 测定填料层压强降与操作气速的关系,确定填料塔在某液体喷淋量下的液泛气速。
2. 采用水吸收二氧化碳,空气解吸水中二氧化碳,测定填料塔的液侧传质膜系数和总传质系数。
三、 实验原理1. 气体通过填料层的压强降压强降是塔设计中的重要参数,气体通过填料层压强降的大小决定了塔的动力消耗。
压强降与气液流量有关,不同喷淋量下的填料层的压强降ΔP 与气速u 的关系如图6-1-1所示:图6-1-1 填料层的ΔP ~u 关系当无液体喷淋即喷淋量L 0=0时,干填料的ΔP ~u 的关系是直线,如图中的直线0。
当有一定的喷淋量时,ΔP ~u 的关系变成折线,并存在两个转折点,下转折点称为“载点”,上转折点称为“泛点”。
这两个转折点将ΔP ~u 关系分为三个区段:恒持液量区、载液区与液泛区。
2. 传质性能吸收系数是决定吸收过程速率高低的重要参数,而实验测定是获取吸收系数的根本途径。
对于相同的物系及一定的设备(填料类型与尺寸),吸收系数将随着操作条件及气液接触状况的不同而变化。
(1) 膜系数和总传质系数根据双膜模型的基本假设,气相侧和液相侧的吸收质A 的传质速率方程可分别表达为气膜 )(Ai A g A p p A k G -= (6-1-7) 液膜 )(A Ai l A C C A k G -= (6-1-8)式中:A G —A 组分的传质速率,1-⋅s kmoI ;A —两相接触面积,m 2;A P —气侧A 组分的平均分压,Pa ; Ai P —相界面上A 组分的平均分压,Pa ;A C —液侧A 组分的平均浓度,3-⋅m kmol Ai C —相界面上A 组分的浓度3-⋅m kmolk g —以分压表达推动力的气侧传质膜系数,112---⋅⋅⋅Pa s m kmol ; k l —以物质的量浓度表达推动力的液侧传质膜系数,1-⋅s m 。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 上册 62二氧化碳的制取 知识点讲义
知识点讲义——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知识点1 研究气体实验室制法的一般思路(难点)(1)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如常温、加热、使用催化剂等),可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反应来制取气体。
(2)研究制取气体所应采用的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①气体的发生装置固体和固体气体发生装置反应物的状态固体和液体的选择依据液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加催化剂等②气体的收集装置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气体的收集装置排空法的选择依据密度比空气小——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在收集气体时,除了要考虑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外,还要考虑气体是否有毒,是否会污染空气等因素。
在收集有毒气体时,还要采取措施,防止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如采用排水法或密闭型的排空法收集,对多余的气体还要吸收处理,避免对空气造成污染。
【引申拓展】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下表发生装置收集装置装置示意图应用要求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固体与固体反应,需要加热待收集的气体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待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不污染空气待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不污染空气(3)如何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取的气体,可利用该气体的特征反应来进行验证,如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制取的气体是否为氧气等。
知识点2 (重点)(1)常用药品:大理石(石灰石)跟稀盐酸。
(2)反应原理: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3)实验现象:固体逐渐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
(4)反应装置:如图所示。
(5)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6)CO2的检验:将气体通入是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有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 +Ca(OH)2CaCO3 ↓+ H2O .(7)CO2的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着的木条火焰熄灭,则证明气体已收集满。
(8)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放入块状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③塞紧双孔胶塞;④由长颈漏斗加入液体;⑤收集气体。
1.4常见的碱(讲义)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常见的碱【知识点分析】一.碱有哪些性质:1.碱(可溶)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变蓝,使无色酚酞变红2.碱(可溶)与酸性气体反应:2NaOH+SO2= Na2SO3+H2O 用来吸收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主要是煤、石油)的工厂产生的废气中的二氧化硫3.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NaOH+HC1 = NaCl+H2O4.碱(可溶)与盐反应:生成盐和水:Na2CO3+Ca(OH)2 = CaCO3↓+2NaOH二.常见的碱:1.氢氧化钠:(1)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2)物理性质:常态下为白色固体,易潮解(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表面潮湿而逐步溶解),极易溶于水且放出大量的热,水溶液有滑腻感、有涩味。
(3)化学性质:具有较强的腐蚀性,能腐蚀玻璃和皮肤等,具有碱的通性。
(4)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于造纸制铝、制皂精炼石油等工业;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等。
2.氢氧化钙:(1)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2)物理性质:常态下为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3)化学性质:有腐蚀性,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具有碱的通性(4)用途:重要的建筑材料,也是一种工业原料。
可用来制作农药波尔多液还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等。
(5)氢氧化钙的制取: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可得:CaO+H2O = Ca(OH)22.氨水:(1)氨水是氨气(NH3)的水溶液,主要成分为NH3.H2O或NH4OH(2)物理性质:常态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
(3)化学性质:具有碱的通性,如氨水显碱性,能使指示剂变色,与酸反应生成铵盐可以用来制氮肥。
震荡和加热均可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三.碱的通性:1.与指示剂反应(碱需可溶):使紫色石蕊变蓝,使无色酚酞变红2.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NaOH+HCl = NaCl+H2OCa(OH)2+2HCl = CaCl2+2H2O3.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2NaOH+SO2 = Na2SO3+H2OCa(OH)2 +CO2= CaCO3↓+H2O2NaOH+SiO2 = Na2SiO3+H2O(碱与玻璃反应,所以碱溶液不能用玻璃塞)4.可溶性碱与可溶性盐反应生成不溶性碱或生成氨气3NaOH+FeCl3 = Fe(OH)3↓+3NaClNaOH+NH4Cl=NH3↑+H20+NaCl【例题分析】一、选择题1.如图为测定动物呼吸作用的密闭实验装置,图中a为红墨水滴,b中装有NaOH溶液.随着小鼠呼吸作用的进行(装置内一直有足够多的气体供给小鼠呼吸所需),试推测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的移动方向是()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先向右再向左移动D.先向左再向右移动【答案】A【解析】小鼠呼吸会排出二氧化碳,呼吸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所以实验过程中玻璃管中的红墨水左移。
高中化学 溶解度(第1课时)讲义(下)
溶液、溶解度考点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前提在肯定温度下,肯定量的溶剂中概念不能连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还能连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区分方法加入少量相应的溶质,若不溶解,则原溶液是饱和溶液;若溶解,则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辨一辩】浓、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是:①对于含不同溶质的溶液,浓溶液不肯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肯定是不饱和溶液,反之亦然②但对于同种溶质来说,在肯定温度下,其饱和溶液肯定比其不饱和溶液要浓。
1.取四份20℃时肯定质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分别进行如下试验后,所得结论正确的是(D )A.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g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B.保持温度不变,加入10g硝酸钾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C.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g水后,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D.降温至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A.配制好6%的NaCl溶液,装瓶时不当心撒漏一部分,瓶中NaCl溶液浓度仍为6%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肯定是溶液C.KNO3饱和溶液肯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肯定有晶体析出3.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欲使接近饱和的KN0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不行行的是( B ) A.蒸发溶剂 B.上升温度C.降低温度 D.加入KNO3固体考点二:固体的溶解度定义在肯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①条件:肯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含义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 l影响因素①溶质的性质(种类)②溶剂的性质(种类)③温度变化趋势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上升。
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
如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降低。
如Ca(OH)2【填一填】溶解度曲线上的点线面:点曲线上的点所示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两曲线的交点两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溶解度相同线物质在温度下的溶解度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面曲线下方的各点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曲线上方的各点表示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未溶晶体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讲义(含答案)
气体发生装置反应物的状态固体和固体反应固体和液体反应液体和液体反应…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加催化剂等⎧⎨⎪⎪⎩⎪⎪⎧⎨⎪⎪⎪⎩⎪⎪⎪()气体收集装置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的大——向上排气法密度比空气的小——向下排气法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第六单元 二氧化碳的制取【目标导读】一.室验室制取CO 2的药品,反应原理的探究。
实验室用什么药品来制取CO 2?制取时有什么现象发生? 做如下几个实验: 1. 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 有气泡产生,原理:2. 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 刚有气泡,马上又停止。
分析:生成微溶物,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不宜采用。
3. 用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立即有大量气泡产生,速度很快。
分析:速度太快,来不及收集,不宜采用。
结论:实验室制取CO 2的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原理:二.实验室制取CO 2装置的探究: 1. 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的确定。
实验室里制取CO 2的装置包括两部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
CaCO HCl CaCl CO H O 32222+=+↑+CaCO H SO CaSO CO H O 324422+=↓+↑+CaSO 4Na CO HCl NaCl CO H O 232222+=+↑+CaCO HCl CaCl CO H O 32222+=+↑+2. 二氧化碳和氧气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比较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或小是否与水反应二氧化碳固体+液体常温大反应氧气固体、或固体+液体加热或常温略大不反应结论:CO2的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CO2的收集不能用排水法。
3. 通过讨论,设计一套最佳装置来制取CO2以下仪器可供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时选择,你也可以另选或自制仪器,还可以利用代用品。
设计气体制备的装置要本着安全、简便、易控的原则。
实验室制取CO2可以用以下装置,或其他正确装置。
初中化学竞赛讲义辅导9个专题汇编
初中化学竞赛训练讲义一:空气和氧气内容综述:我们每天都在空气的包围中生活,氧气维持着人类的生命,大量有关问题必将提出,向竞赛者挑战,解题圆满,则需1、有强烈环保意识,关心大气的污染,防污措施,注意有关信息,贮备有关知识,2、坚实基础知识,掌握空气组成,主要成份氧气等的性质,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并灵活运用到解题中。
要点讲解:一、用基本实验知识进行有关实验的创设和评估。
例,为测定空气中氧气,氮气的体积含量,同学们设计了下列三种实验方案,a、取一定量空气与足量铜粉加热使其充分反应,然后在同样条件下测反应后气体的体积。
b、取一定空气与炭粉充分燃烧后,在同样条件下测得体积(气体)的变休c、在密闭客器内放入实验中的小鼠,让它充分呼吸其而氧直至因缺氧中昏迷,测出容器内被消耗的气体的体积。
你认为达到较准确测得空气中氧气与的体积含量,可取的方案为_____【试题解析】:1、依据氧气,氮气不同性质将其分离,氧气支持燃烧氮不能,设计a,b;氧气供给呼吸,氮不能,设计c。
2、氧气要耗尽,余下氮气要纯,测试才准。
b中燃烧产物有气体二氧化碳,不可取。
c中小动物昏迷不一定将氧气耗尽。
a中铜将氧气反应完只有固体产物,则答案a。
(配合习题1)二、关心贮备有关大气的知识并迁移解题。
★例1,自然界中,绿色植物维持着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转换。
已知在光照和叶绿体的作用下。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转化为植体内的淀粉和氧气,这一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请写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淀粉用化学式CxHyOz表示)【试题解析】:将光合作用过程严格按化学用语表达,注意条件的准确及配平答案:(淀粉)+例2,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工业的进步,使大气受到污染的因素增多。
目前,将大气的污染源分为两大类,即_____和_____气体一般为__、___、__、而这些气体往往来自于_____的燃烧和工厂排放的___。
【试题解析】:需要关心我们生存的环境,如空气质量的报导等,积累这些常识。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讲义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讲义一、引言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植物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其中,光合作用这一神奇的过程,不仅为植物自身的生长和生存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能量,也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有着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光合作用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这个关键环节。
二、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这个过程发生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叶绿体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加工厂”,里面有着一系列复杂而精细的化学反应。
简单来说,光合作用可以用一个化学方程式来表示:6CO₂+6H₂O → C₆H₁₂O₆+ 6O₂。
在这个方程式中,二氧化碳和水在光能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反应,生成了葡萄糖和氧气。
三、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
植物通过叶片上的气孔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气孔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门户”,可以根据植物的需要进行开合,调节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当二氧化碳进入植物细胞后,会参与到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中。
其中,一个关键的步骤是二氧化碳与一种叫做核酮糖二磷酸(RuBP)的物质结合,形成不稳定的中间产物,然后经过一系列的反应,最终生成有机物。
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比如光照强度、温度、水分和二氧化碳浓度本身等。
在适宜的条件下,植物能够高效地吸收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四、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氧气是作为一种副产物释放出来的。
这些氧气对于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氧气从植物细胞中释放出来后,通过气孔扩散到大气中。
它不仅为动物和人类的呼吸提供了必需的气体,还参与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维持着地球的生态环境。
五、光合作用的意义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于植物自身来说,光合作用是它们获取能量和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
通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植物能够生长、发育、繁殖,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二氧化碳与的水反应
二氧化碳 + 水
碳酸
CO2 碳酸
H2O
H2CO3
△ 二氧化碳 + 水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H2CO3
CO2
H2O
家庭作业:
设计个小实验证明可乐、雪碧等碳 酸饮料中逸出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Thank you
1、将塑料瓶中的水倒入试管中
2、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 液,观察紫色石蕊溶液颜色变化。
现象: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问题2 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到底是什么物质?
猜想1、是水使紫色石蕊变红
提
出
猜想2、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变红
猜
想
猜想3、是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化学反
应的生成物使紫色石蕊变红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二氧化碳 + 水
CO2
H2O
碳酸
H2CO3
活动与探究二
将红色溶液分成两等份, 取其中一份在酒精灯上加 热,至沸腾后停止加热, 对比两支溶液颜色。
现象:红色溶液又变紫色
说明:碳酸消失
△
碳酸
二氧化碳 + 水
H2CO3
CO2 H2O
学完本节内容你有何收获
1、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中的同时又发 生了化学变化 。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精品
❖ 1、打开瓶盖,将烧杯中水迅速 倒入软塑料瓶中,迅速拧紧瓶 盖,观察瓶子的外形有无变化。 现象1:塑料瓶无变化
❖ 2、振荡后,再观察瓶子的外形 和瓶内水有无变化。
现象2:塑料瓶变瘪
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问题1
塑料瓶中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的同时, 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活动与探究一
实验
现象
小花仍为 紫色
结论
不是水使紫色石蕊 变红
小花仍为 紫色
小花由紫 色变为红 色
不是二氧化碳使紫 色石蕊变红
是水和二氧化碳反 应生成新物质使紫 色石蕊变红
得出结论:
❖运用对比实验,排除了水、二氧化碳使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可能,证明二氧化 碳和水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 碳 酸 )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