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讲义
管理学原理讲义
管理学原理第1章管理学原理概述第2章管理理论发展历史第3章计划第4章组织第5章领导第6章控制第7章创新第1章管理学原理概述1.1 管理的概念与作用1.2 管理学原理的内容体系与学习方法1.1 管理的概念与作用一、管理的概念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勒认为,管理就是“明确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职能管理学派的代表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和指挥;行为学派的代表梅奥认为管理就是做人的工作,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以研究人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核心,激励员工,调动人的积极性;决策学派的代表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伯法认为,管理就是用数学模型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的解答,以达到系统所追求的目标;近代管理大师孔茨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个人在群体中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的目标。
管理的概念(宽泛):管理是依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综合配置与利用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实践过程。
管理的概念(具体)管理是指组织中的如下活动或过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以实现单独的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
对管理概念的理解: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2.管理的本质是活动或过程(分配、协调活动或过程)3.管理的对象是一切可调用的资源(人员、资本、土地、厂房、原材料、设备、信息……)4.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6.管理者是指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员。
二.管理的基本特征1. 目的性2. 组织性3. 人本性4. 创新性(动态发展性)5. 科学性和艺术性三.管理的二重属性管理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两重性,一方面凡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劳动过程都需要管理,它不取决于生产关系的性质,而主要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劳动社会化程度,因而它是管理的一般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又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管理的特殊属性。
管理学原理讲义
管理学原理讲义一、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领导和控制组织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管理的定义、管理的特点、管理的目标和管理的职能等。
1.1 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协调、领导和控制组织中的各种资源,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是一种目的性活动,它通过协调和领导,使组织中的各种资源得以合理利用,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
1.2 管理的特点管理具有普遍性、系统性、目的性和科学性等特点。
普遍性是指管理活动在各种组织中都存在;系统性是指管理活动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目的性是指管理活动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科学性是指管理活动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
1.3 管理的目标管理的目标是实现组织的目标。
组织的目标包括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个人目标。
经济目标是指组织的经济效益,包括利润、效率和市场份额等;社会目标是指组织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包括环保、公益事业和员工福利等;个人目标是指组织成员的个人发展和满足个人需求。
1.4 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职能包括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方面。
规划是指确定组织的目标和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方针、政策和计划;组织是指构建组织结构、分配资源、建立工作流程和制定规章制度等;领导是指激励、沟通、协调和激励组织成员,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控制是指监督和评估组织的活动,以确保组织的目标得以实现。
二、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的艺术性和管理的人本性等。
2.1 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活动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
管理的科学性包括管理的目标科学、管理的方法科学和管理的组织科学。
管理的目标科学是指管理活动应该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的方法科学是指管理活动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方法;管理的组织科学是指管理活动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
2.2 管理的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是指管理活动应该是艺术的、灵活的。
管理学原理讲义(PPT 151页)
二、管理职能
研究思路:法约尔(Fayol)于本世纪初首次论 述了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 与控制。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的基本过程
制定目标及目标实 施途径(做什么及 怎么做)
计划
实现资源和活动的最佳配 置(通过什么来做)
组织
控制
衡量实际工作,矫正偏差 (到底做得怎么样)
领导
以生存和发展的工具
2,管理的特征
(1)管理的目的性 管理是人类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因而有
明显的目的性。 (2)管理的组织性 管理的载体就是组织,因为个体的能力总是有限
的。 (3)管理的人本性 人本性即以人为本。在管理中要以人为中心,把
尊重人、理解人、调动人的积极性放在首位,把 人视为管理的重要对象和组织的重要资源。
管理工作:具有共性特征的关键要素
管理是为在集体中工作的人员谋划和保持一个能 使他们完成预定目标和任务的工作环境
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决策 管理是通过别人并与别人一起工作,协调集体活
动以便取得1+1>2的效果 管理工作表现为由计划、组织、协调、领导、控
制等工作组成的不断循环的过程 管理是变革与创新,是促使组织在动荡环境下得
管理的特征
(4)管理的创新性 指管理本身是一种不断变革、不断创新的社会活动。 (5)管理的科学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
着一系列基本客观规律。人民从实践中升华和抽象 出管理理论和一般方法,然后利用这些理论来指导 自己的实践,并在实际中验证和丰富。因此,管理 是一门科学。 (6)管理的艺术性 艺术性是指在掌握一定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灵活 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要因地制宜地 将管理知识与管理实践相结合。
《管理学原理最全》ppt课件
控制过程
监控组织绩效、识别偏差并采 取纠正措施,确保计划得以顺 利实施。
决策类型与程序
决策类型
包括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等,涉及组 织不同层面的重要问题。
决策程序
明确问题、确定目标、制定方案、评估选择和实 施决策等步骤,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决策风险
分析决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制 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领导方法
通过有效的领导,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 组织绩效。
组织方法
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 职责和关系,实现协同工作。
控制方法
对组织运行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确保计划 得到有效执行。
管理学的基本技能
决策技能
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对复杂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决策
。
沟通技能
能够与员工、客户和其他利益 相关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
团队建设技能
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提高团队整体绩效。
创新思维技能
能够不断开拓创新,推动组织 持续发展和进步。
03
管理学的核心要素
管理者角色与职责
管理者定义及分类
01
明确管理者的身份和职责,包括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
层管理者等。
管理者角色定位
02
分析管理者在组织中的角色定位,如领导者、决策者、协调者
沟通技巧
包括倾听、表达、反馈、 非语言沟通等方面。
沟通策略
根据沟通目的和对象选择 合适的沟通方式,如书面 沟通、口头沟通、电子媒 介沟通等。
团队建设与激励
团队建设的意义
提高团队协作效率,增强团队凝聚力。
团队建设的方法
包括明确团队目标、建立信任关系、分配角色与责任、培养团队精神 等方面。
管理学原理完整版
三 查尔斯﹒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
一赞同并补充了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分工提高生产 效率的观点;再次强调了专业化分工的重要性 二强调要提高劳动效率;要改进作业方法
三提出要提高效率;应有合理的工资报酬制度 四强调劳资双方的协作
四 管理实践中的两权分离
五 传统时期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 1 所有者和经营者没有完全分开 2 管理方式是家长式的;实行专断的领导方式 3 管理依据是靠个人的经验和感觉 4 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培养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
实质:1强调人的因素;鼓励员工参与管理 2 目标管理强调效益第一 3 建立相互支持和明确责任的目标网络
二特征: 1 重视人的因素 2 建立目标连锁与目标体系 3 重视成果
二 目标管理的程序
一目标的设置 二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 三测定与评价所取得的成果
1 目标管理的优点 1提高了员工的士气 2有助于改进管理和组织明晰化 3有助于形成有效的控制
第三节 管理理论的形成
时间:20世纪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
背景
时代:工业化中期
电话 电报已普遍使用
信息流动方式:民航事业迅速发展
汽车 铁路已经出现
生产方式:电动化 机械化
国际政治经济局势:殖民地经济逐渐瓦 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一 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泰罗
二 泰罗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
二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替代旧的管理经验
三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 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进行彻底的变革
三 泰罗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作业管理 1 制定科学的作业标准 2 科学的选择和培训工人
二组织管理 1 明确划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以便管理工作专业化 2 实行职能化的组织制度;便于管理工作细分化 3 在管理中实行例外原则
管理学原理讲义(PPT 30页)
5.5 计划工作的常用工具和方法
❖ 目标管理 ❖ 滚动计划法 ❖ 网络计划技术 ❖ 甘特图 ❖ 时间管理
1
5.5.1 目标管理
(一)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 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 1954年在《管理实践》中首先提出来的。
❖ 基本思想:
2
1、组织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管理者通过这 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保证组织总目标的实现。
绩效分析
2013实际
执行情况
12
(三)滚动计划法的评价
A.计划符合实际情况; B.使短期计划、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相互
衔接,可根据变化及时调整,使各期计 划基本一致; C.大大增强了计划的弹性,提高了组织对 环境的应变能力。
13
5.4.3 网络计划技术(计划评审技术)
(一) 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思路
4
目标管理程序(具体做法):
确定任务 目标制定 目标分解 目标控制 目标考核 目标激励
5
目标管理的过程
最高管理者预定总目标 上下联动,分解目标 上下级共同拟定实施方案(计划)
实施目标 阶段检查 反馈 协助
总结 评价 奖惩
6
(二)目标管理的定义 目标管理是一种将组织总目标分解转化
为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再由部门分解到部门 内每个员工的岗位目标,并以此为行动指南 和考核依据的管理方法。
29
故事案例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莫端要求秘书 给他的呈递文件放在各种颜色不同的公 文夹中。红色的代表特急;绿色的要立 即批阅;桔色的代表这是今天必须注意 的文件;黄色的则表示必须在一周内批 阅的文件;白色的表示周末时须批阅; 黑色的则表示是必须他签名的文件。
问题: 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管理学原理讲义(PPT 299页)
象征性的首脑,必须履行许多法律性的或社会性的例行义务
特征活动 迎接来访者,签署法律文件
负责激励和动员下属,负责人员配备、培训交往的职责
实际上从事所有的下级参与的活动
维护自行发展起来的外部接触和联系网络,向人们提供恩惠和 发感谢信,从事外部委员会工作,从事其他有外部人员参加的
信息
活动
信息传递方面
寻求和获取各种特定的信息(其中许多是即时的),以便透彻 地了解组织与环境;作为组织内部和外部信息的神经中枢
二、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要分 为五个层次: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 ③社会需要,④尊重需要,⑤自我实现需 要。这五个层级的需要是互相作用的,是 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次序进行的。
(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管理者(Managers):指挥别人活动的人。管 理者区别于操作者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管理者 有下属向其汇报工作。
2.管理者的角色
(1)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
明茨伯格提出的管理者10种角色可组 合为三大类: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 策制定。
角色 1.挂名首脑 2.领导者 3.联络者
4.监听者
描述
人际关系方面
4.继电器装配组的工作室实验(1931—1932)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感到在工人中似
乎存在一种“非正式组织”。
I1
I2
W1
W2
W3
S1 A
W4
W5
W6
S2
W7
W8
W9
B S3
继电器装配组工作室关系示意图
(二)梅奥主持实施的霍桑实验的结论
1.职工是“社会人” 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意 度
管理学原理讲义PPT31页
要素类别 事业心
创新精神 责任感 顽强性
人群关系 自信感
得分
累计
20
20
15
35
10
45
10
55
8
63
7
70
要素类别 献身精神 忍受挫折
求知欲 勤奋 作风民主 自我批评
得分
累计
7
77
6
83
5
88
5
93
4
97
3
100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外对管理者各项
素质的权重评价.结合上述权重学习管理者五 个方面的素质:
• 3、智商和情商 4、基本技能 (1)、技能分类
• ①技术技能 • ②人际技能 • ③概念技能
(2)、技能与角色的关系 • (看图:各层次管理者对管理技能需要的差异性)
1、技术技能。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 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尽管管理者不必成为精通某一领域技能的专家, 但还是需要了解并初步掌握与其管理的专业相 关的基本技能,否则很难与他所主管的组织内 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无法对 所辖业务范围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具体的指导。
2、人际技能。是指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技能, 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这种能力 包括领导能力,因为管理者必须学会和下属人员沟 通并影响下属人员的行为,还得与上级领导及同级 同事打交道,同时还联络组织外部的单位以求得各 方面力量的配合。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对于高、中、 低层管理者同等重要。
• 我国将管理者的素质主要 分为五个方面,即品德素 质、知识素质、智力和非 智力素质、能力素质、体 能素质。先看张表:
马谡的悲剧
帕金森定律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
管理学原理全套课件
斯密处于英国工业革命初期,他的思想为资产 阶级确立支配地位提供了理论根底。
2.查尔斯• 巴贝奇
• 查尔斯• 巴贝奇〔Charles Babbage , 1792 -1871〕是英国 数学家、创造家和科学管理的先驱。
• 1832 年,巴贝奇出版了?机器与制造业经济学?一书,这 是管理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巴贝奇在该书中对许多管理 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对经理人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他认为工厂应该实行专业化分工,对生产集中化管理,应 用时间研究技术,进行批量生产与均衡生产,注意机器与 工具的使用等,他还分析了颜色对疲劳的影响,建议进行 本钱记录,主张建立一套有效的可行性建议制度。
和一般管理?最为著名。亨利•法约尔的管理 思想对现代管理理论的开展影响重大,被 称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2〕法约尔的管理思想。
① 对管理的认识。法约尔首次把经营和管 理相区别,对管理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 他认为经营是指导企业向正确方向开展的一 项工作,经营包括技术、商业、财务、平安、 会计和管理等六项活动。
二、管理者的类型与职责
高层管理者是一个组织的高级执行者并 负责全面的管理。一般高层管理者指的 是战略管理者,关注长期问题并侧重于 组织的生存、成长和总体有效性。
中层管理者负责将战略管理者制定的总 目标和方案转化为更具体的目标和活动。 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高层管理者所制 定的重大决策、监督和协调基层管理者 的工作。与高层管理者相比,中层管理 者更注意日常的管理事务,在组织中起 承上启下的作用。
劳动分工之所以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其原因 在于:① 每个工人的能力有差异,每个自然人的优 势能力不尽相同;② 将适宜的人用在适宜的位置上 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③ 劳动分工增加了每个工 人的技术熟练程度;④ 劳动分工使工作转换时间大 大节省;⑤ 创造的新机器可以帮助工人完成以前多 个工人的劳动。
自考00054管理学原理详细章节讲义
/难点决策难点、重点计划难点、重点组织重点领导难点激励难点、重点沟通控制管理学原理管理学原理1.基础篇【1-4章】2.计划篇【5-6章】3.组织篇【7-9章】4.领导篇【10-12章】5.控制篇【13章】1. 2. 3.1. 2. 3. 4. 5.……第一节管理概述第二节管理者第三节管理学本章重难点分析一、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欲望资源矛盾协调*生产****管理(一)管理的产生1.一、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2.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人类活动一、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二)管理的必要性※1.2.3.二、管理的概念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管理的定义。
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三、管理的特性(征)(一)管理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二)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三)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四、管理的职能△1916共识的观点: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实现组织目标职能内容计划(Planning)、组织(Organizing)、领导(Leading)、控制(Controlling)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实现组织目标四、管理的职能△五、管理有效性的衡量*•管理的有效性由效率和效果来衡量。
•效率:投入与产出的比值•效果:目标达成度,涉及活动的结果•五、管理有效性的衡量*有效的管理效率:投入产出比效果:目标达成度怎样做……方式方法做什么……价值取向以比较经济的方法做有助于目标实现的事有效的管理:做好对的事结果:效果目标低浪费高成就资源利用目标实现五、管理有效性的衡量*谢谢一、管理者的概念与分类*指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一、管理者的概念与分类1.(1(2(3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作业人员1.要有目标;2.要将别人组织起来;3.要激励他们;4.要检查评估工作一、管理者的概念与分类2.(1(2营销专业管理者二、管理者的角色Role二、管理者的角色亨利·明茨伯格•1939•••1973;•1983;•1995;••1998•管理者的三类角色10 10☞☞☞☞☞☞☞☞☞☞正式权力和地位三、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管理学原理》全套教学课件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是管理学原理的重要实践应用,通过分析企业战略管理的成功与失败案例,有助于理解战略管 理的理论和实践。
详细描述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通常包括对知名企业的战略制定、实施和评估过程的分析,例如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 的战略布局,以及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创新战略。这些案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企业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 境中制定和调整战略,以及如何应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挑战。
领导在管理中的作用
领导能够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协调和解决团队内部的矛盾和问题, 推动组织目标的实现。
控制职能
控制的概念
控制是指通过监督和检查来 确保实际工作与计划相符合 的过程。
控制的方法
控制的过程
控制的作用
常见的控制方法包括预算控 制、审计控制和目标控制等。
控制过程包括确定控制标准、 衡量实际绩效、比较标准与 实际绩效以及采取纠正措施 等步骤。
财务管理
财务预算
制定财务预算,控制企业成本和支出。
财务分析
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
投资决策
评估投资项目,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税务筹划
合理规划税务,降低企业税负。
营销管理
01
市场调研
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为营销 策略提供依据。
营销策略
制定营销策略,提高产品知名度和 销售量。
03
组织在管理中的作用
组织能够协调和整合各种资源,实现共同的目标,同时 为个体成员提供发挥才能的平台。
领导职能
领导的概念
领导是指通过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来 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领导风格
常见的领导风格包括民主式、权威式 和放任式等。
领导者的素质
管理学原理讲义(PPT 84页)
三、管理工作的性质
(一)管理工作不同于作业工作,前者为后者提供服务, 二者共同实现组织目标。
(二)管理工作本身的特点
1、科学性。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者如果没有管理科学 知识,则其管理只能是经验管理,而经验管理是有限的、 靠不住的,而管理科学知识则能正确解决管理中的问题。 另一方面,管理科学又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
(二)现代管理学的产生——科学管理的兴起( 泰罗:《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
1、科学管理的理论核心:48页 2、科学管理的贡献:48—49页
三、行为科学的产生及其贡献(上世纪30、40年代 )
(一)霍桑实验:来龙去脉及其结果 (二)梅奥的新见解:51页 (三)行为科学的产生(51页)及其贡献(52—54页)
《管理学原理》
王光松
第一篇 导论
•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者
管理实践与管理学
管理学的特定对象
一、什么是管理?
管理:management(工商企业管理),administration(行政 管理)。
(一)以往的经典定义
1、泰罗: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 法去干.
2、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职能 的视角。
四、管理者问题
(一)管理者做什么?
1、管理者一般要从事下述4种活动: • A、传统管理:进行决策、计划、控制; • B、沟通活动:交流例行信息和处理文件; • C、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惩戒、调解冲突、
人员配备与培训; • D、网络联系:社会政治活动,与外界交往;
2、根据管理者实际从事这4种活动的比重,而可 将管理者划分为三种类型:
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实验(1927—1932)。选出 5名女装配工与1名划线工,把她们单独安置在一间工作室 内。指派1位观察员记录室内发生的一切,并让他同工人 保持有好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分期改善工人的工作条 件。实验结果:生产效率仍然维持在高水平上。原因:监 督及指导方法的改善,促使工人改变了工作态度,从而提 高了产量。这说明工人的态度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很大,为 获得这方面更多的信息,研究小组决定进行访谈。
管理学原理讲义(PPT 36张)
来较长时期(通常为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 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 (2)战术性计划:是指规定总体目标如何实现的细节
的计划,其需要解决的是组织的具体部门或职能在未 来各个较短时期内的行动方案。 • 5)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 (1)指令性计划 • 指令性计划是由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具有行政约束力 的计划。指令性计划一经下达,各级计划执行单位必 须遵照执行,而且尽一切努力加以完成。
• • • • •
4)评估选择方案 5)拟定政策和支持计划 (1)拟定政策 (2)拟一个食品公司的计划
• 问题:评析这家食品公司 的计划程序
3.2.2影响计划工作的因素
• 1)组织的层次
•
2)组织的生命周期
• • • • • •
3)环境的不确定性 (1)经济环境 (2)政治环境 (3)社会环境 (4)技术环境 4)组织文化
• (3)计划工作是合理配置资源、减少浪费、提 高效率的方法 • (4)计划工作是降低风险、掌握主动的手段 • (5)计划工作是管理者进行控制的标准
3.1.2计划的类型
• • • • • • •
1)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 2)综合性计划和专业性计划 (1)综合计划 (2)项目计划 3)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4)战略计划和战术计划 (1)战略性计划:是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
3.4计划制定的方法
提高计划工作效率的最好方法就是采用科 学的计划方法。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法、 计划评审技术等是目前常用的几种方法。
3.4.1滚动计划法
• 滚动计划法就是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
化的情况定期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前推 进,使短期计划和较长期计划有机结合起来。 • 1) 滚动计划法的编制方法
管理学原理优秀PPT讲义
Important concepts 主要概念
Managers
Individuals in an organization who direct the activities of others
Operatives
People who work directly on a job or task and have no responsibility for overseeing the work of others
重大意外;危机动乱的处理
Resource allocator 资源分配者
调度 安排 授权处理人财物
Negotiator 谈判者
与合作者 竞争者 工会的谈判
问题
What is different roles between top level manager and middle or lower level manager
Topic 4
munication
沟通及其技巧
Explain: what is munication
The transferr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Not only convey; but also convey and received If a tree falls in a forest and no one hears it; does it make any noise Not only agreement; but also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
feedback
message
Noise and distortion
管理学原理讲义
管理学第一章管理学导论●第一节管理的定义与特性●第二节管理的目标与职能●第三节环境变动与管理模式选择学习内容要求●理解管理的概念,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作用;●掌握管理的目的,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职能;●了解管理学的特点,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理解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管理的定义与特性●一、管理的定义●二、管理的特性●●●●12345●资金时间关系艺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决窍。
管理的创造性在动态的管理环境中,管理必须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而社会环境不断呈现新的状况,管理也就必须适应新的环境状况,管理具有创造性管理的经济性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有效的就是强调管理追求的是效率和效果三、管理的作用管理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会有管理的存在管理和技术是促进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两只车轮在中国加强管理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节管理的目标与职能一、管理的目标二、管理的职能一、管理的目标管理活动的具体目标组织的目标管理活动的具体目标作为一项具体的管理活动或管理工作,一定存在一个于达成的具体目标。
组织的目标(1)功利性:组织存在的根本理由(2)非功利性:功利性目标实现的其他价值管理的目的设计和维持一种体系,使在这一体系中共同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等),去实现他们既定的目标管理管理者(Administrator or middle manager)管理工人和工作(Supervisor or first line manager)三、管理的基本问题资源的配置问题管理者环境变动与管理模式选择资源的配置问题(1)资源的有限性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认识能力与创造力的有限性资源的有限性对组织的目标有很大影响组织应学会调动更多其他的资源支撑组织目标资源的配置问题(2)组织应充分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使之发挥最大作用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存在机会成本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管理者管理者的概念就是:从事全部或部分管理活动的人,即:负责对人力、资金、物质和信息等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原理》讲义主讲:X 伟XX工学院管理系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学习目的学完本章后,你应该掌握:1. 定义管理2. 区分效率与效果3. 明确管理的特征、性质4. 确定管理者扮演的角色5. 认识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6. 了解管理学的特点与研究内容本章提要管理的概念和特征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管理学的特点与内容典型案例分析一、管理的概念㈠、管理的定义管理活动自古即有,但什么是“管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从字面上看,管理有“管辖”、“处理”、“管人”、“理事”等意,即对一定X围的人员及事务进行安排和处理。
但是这种字面的解释是没有严格地表达出管理本身所具有的完整含义的。
能够全面概括“管理”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定义是: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㈡、管理的基本特征为了更全面地理解管理的概念,理解管理学研究的特点、X围和内容,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一步把握管理的一些基本特征。
1、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
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会有管理存在。
从科学的定义上讲,存在管理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1)必须是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包括生产的、行政的……等活动。
(2)有一致认可的、自觉的目标。
2、管理的“载体”——组织管理活动在人类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而管理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组织之中。
正因为我们这个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着组织,管理也才存在和有必要。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为一定目标而进行协作活动的集体就形成了组织:“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做协作。
”有效的协作需要有组织,需要在组织中实施管理。
社会生活中各种组织的具体形式虽因其社会功能的不同而会有差异,但构成组织的基本要素是相同的。
在组织内部,一般包括五个要素,即人——包括管理的主体和客体;物和技术——管理的客体、手段和条件;机构——实质反映管理的分工关系和管理方式;信息——管理的媒介、依据,同时也是管理的客体;目的——宗旨,表明为什么要有这个组织,它的含义比目标更广泛。
组织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活动必然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组织还包括九个外部要素:①行业,包括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和相关行业的状况;②原材料供应基地;③人力资源;④资金资源;⑤市场;⑥技术;⑦政治经济形势;⑧政府;⑨社会文化。
因此,一个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既要具备五个基本的内部要素,又要受到一系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管理就是在这样的组织中,由一个或者若干人通过行使各种管理职能,使组织中以人为主体的各种要素的合理配置,从而达到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活动,这一点对于任何性质、任何类型的组织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3、管理的职能、层次管理作为一个过程,管理者在其中要发挥的作用,就是管理者的职能,也就是通常说的管理职能。
对管理的职能,早期的管理理论一般认为,管理有计划、执行、控制三大基本职能。
法国的法约尔认为,管理有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美国的古利克提出,管理有七项职能,即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美国管理学家孔茨的观点,即管理包括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领导、控制五项职能。
管理和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能是相同的,即包括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创新。
但由于主管人员在组织中所处的层次不同,他们在执行这些职能时也就各有侧重。
组织中的主管人员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即上层主管(top manager)、中层主管(middle maneger)和基层主管(first line manager 或 supervisor),如图所示,根据所处的不同层次,他们将各有侧重地执行其职能。
图 一个组织中主管人员的三个层次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管理不是个人的活动,它是在一定的组织中实施的。
对主管人员来讲,管理是要在其职责X围内协调下属人员的行为,是要让别人同自己一道去完成组织目标的活动。
组织中的任何事都是由人来传达和处理的,所以主管人员既管人又管事,而管事实际上也是管人,管理活动自始至终,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是与人打交道的,因此说管理的核心是处理组织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包括主管人员与下属之间的关系,这是各种人际关系的主导与核心;组织内的一般成员之间的关系,即不存在管理与被管理关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在组织中大量存在,它直接表现为组织的社会气氛;群体之间的关系,群体是组织内部的团体,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正式团体是指组织内按专业分工所划分的各个部门,而非正式团体则是指正式团体的一些成员为某种共同的感情或需要而形成的一种无形的团体,要重视非正式团体的作用,处理好它们之间与正式团体之间的关系。
二、管理的性质1、管理的两重性管理的二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
⑴管理的二重性体现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关系。
⑵西方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是人类长期从事生产实践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⑶管理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下进行的,因此体现着一定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⑷管理方法、管理技术和手段是同生产力水平及其他一切情况相适应的。
2、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的科学性是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客观规律。
人们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成功,通过从实践中收集、归纳、检测数据,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从中抽象总结出一系列反映管理活动过程中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一般方法。
人们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又以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行之有效,从而使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验证和丰富。
因此说,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指它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其实践性,没有实践则无所谓艺术。
这就是说,仅凭停留在书本上的管理理论,或背诵原理和公式来进行管理活动是不能保证其成功的。
主管人员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
所以,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从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可知,卓有成效的管理艺术是以对它所依据的管理理论的理解为基础的。
因此,二者之间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补充的。
如没有掌握管理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主管人员,在进行管理时必然是靠碰运气,靠直觉或过去的经验办事,很难找到对管理问题的可行的、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
所以,管理的专业训练不可能培训出“成品”的主管人员,但却是为通过实践进一步培训主管人员的一个良好的开端,它为培养出色的主管人员在理论知识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仅凭理论也不足以保证管理的成功,人们还必须懂得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它们,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管理学的特点和内容1、管理学的特点一般说来,管理学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1)一般性。
管理学作为一般管理学,它区别于“宏观管理学”和“微观管理学”。
它是研究所有管理活动中的共性原理的基础理论学科,无论是“宏观管理”还是“微观管理”,都需要管理学的原理作为基础来加以学习和研究。
管理学是各门具体的或专门的管理学科的共同基础。
(2)多科性,或综合性。
管理学的综合性表现为:在内容上,它需要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组织的管理活动中概括和抽象出对各门具体管理学科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管理思想、原理和方法;在方法上,它需要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来研究管理活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
管理活动是很复杂的活动,影响这一活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搞好管理工作,必须考虑到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的多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利用经济学、数学、生产力经济学、工程技术学、心理学、生理学、仿真学、行为科学等的研究成果和运筹学、系统工程、信息论、控制论、电子计算机等最新成就,对管理进行定性的描述和定量的预测,从中研究出行之有效的管理理论,并用以指导管理的实际工作。
所以从管理学与许多学科相互关系来看,可以说,管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但从它又要综合利用上述多种学科的成果,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来看,它又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3)历史性。
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实践和历史的产物,管理学尤其如是。
管理学是对前人管理实践、经验和管理思想、理论的总结、扬弃和发展。
割断历史,不了解管理历史发展和前人对管理经验的理论总结,不进行历史考察,就很难理解建立管理学的依据。
(4)实用性,或实践性。
管理学是为管理者提供从事管理的有用的理论、原则和方法的实用性学科。
管理的实践性表现为它具有可行性,而它的可行性标准是通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加以衡量的。
因此,管理学又是一门实用学科,只有把管理理论同管理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这门学科的作用。
2、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X围⑴从管理的二重性出发,着重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⑵着重从历史的方面研究管理实践、思想、理论的形成、演变、发展,知古鉴今。
⑶着重从管理者出发研究管理过程,主要有:①管理活动中有哪些职能;②执行这些职能涉及组织中的哪些要素;③在执行各项职能中应遵循哪些原理,采用哪些方法、程序、技术;④执行职能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障碍、阻力;⑤如何克服这些障碍、阻力。
3、学习管理的重要性(1)、管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学习管理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科学技术进步决定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
但是,仅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没有先进的管理水平,没有相应的管理科学的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无法得到推广和有效运用的。
它的作用也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还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因此,在当代,人们普遍认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科学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
这一点,已为许多国家的发展经验所证明。
还有人认为,管理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它与科学和技术三足鼎立。
19世纪时经济学家特别受欢迎,而20世纪40年代以后,却是管理人才的天下了。
这些都表明管理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和起着很大的作用。
(2)、未来的社会更需要管理管理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随着未来社会共同劳动的规模日益扩大,劳动分工协作更加精细,社会化大生产日趋复杂,管理就更加重要了。
在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这样两个文明浪潮以后,以全新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浪潮”不久就会冲击到我们的身边,可以预测,全新的技术,高速度的发展必将需要一套更科学的管理,才能使新的技术、新的能源、新的材料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比起过去和现在,未来的管理在未来的社会中将处于更加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