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练习题
《赤壁赋》同步练习(含答案)
《赤壁赋》同步练习(含答案)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二)元丰二年十二月,余自吴兴守得罪,上不忍诛,以为黄州团练副使,使思过而自新焉。
其明年二月至黄。
舍馆粗定,衣食稍给,闭门却扫,收招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
反观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非独今以得罪者也。
欲新其一,恐失其二,触类而求之,有不可胜悔者,于是喟然叹曰:“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
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
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以生而不可得。
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
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
(节选自苏轼《安国寺记》)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B.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C.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D.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既望,指农历每月十六,“既”表示完成、已经,“望”即每月农历十五。
高中语文《赤壁赋》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语文《赤壁赋》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基础知识1.通假字1)举酒属客(通,义:)2)冯虚御风(通,义:)3)山川相缪(通,义:)2.词类活用(归类,释义)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东望武昌3)顺流而东4)渔樵于江渚之上5)侣鱼虾而友麋鹿3.解释加线词1纵一韦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2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3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4苏子愀然,正襟危坐5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6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7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
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
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
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
”“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
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
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苏轼《赤壁赋》习题训练以及答案
苏轼《赤壁赋》习题训练以及答案苏轼《赤壁赋》习题训练以及答案引导语:苏轼《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创作时间相隔不过三个月,写作时的语气还连接着,但作者创造的境界却处于对照中,思想情感也处于两般境地或者不如说处于矛盾之中。
下文就是其中的习题训练与参考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苏轼《赤壁赋》习题训练以及答案篇1训练题1.选出加粗词注音、释义正确的一项。
A.歌窈窕(yao tiao)之章浩浩乎如冯(ping通“凭”,乘)虚御风击空明兮溯(su逆流而上)流光B.倚(yi依)歌而和(he唱和)之不绝如缕(lv细丝)C.余音袅袅(yi yi声音婉转悠长)苏子愀(qiao)然横槊(shuo长矛)赋诗D.羡(xian羡慕)长江之无穷洗盏更酌(zhuo商量)泣孤舟之嫠(l0)妇2.选出加粗词的意义、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 [ ]A.苏子愀然B.凌万顷之茫然C.何为其然也D.其声呜呜然3.选出短语结构与众不同的一项 [ ]A.白露横江B.水光接天C.旌旗蔽空D.冯虚御风4.选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A.驾一叶之扁舟B.倚歌而和之C.自其变者而观之D.取之无尽,用之不竭5.选出下列句中“乎”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B.飘飘乎如遗世独立C.知不可乎骤得D.郁乎苍苍6.选出不含通假字的一句[ ]A.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举匏樽以相属D.相与枕藉乎舟中7.选出“之”字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一项[ ]A.不知东方之既白B.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C.哀吾生之须臾D.羡长江之无穷8.选出下列句中属被动句的一项[ ]A.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D.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9.选出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 [ ]A.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B.何为其然也?C.惟兄嫂是依D.渺渺兮予怀10.选出下列作品中不同类的项[ ]A.《游褒禅山记》B.《石钟山记》C.《念奴娇。
苏轼赤壁赋测试题及答案
苏轼赤壁赋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赤壁赋》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安石答案:C2. 《赤壁赋》中,苏轼提到的“赤壁之战”发生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汉朝D. 明朝答案:C3. 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来比喻人生短暂的句子是什么?A. 人生如梦B. 人生若只如初见C. 人生自古谁无死D. 人生得意须尽欢答案:A4. 《赤壁赋》中,苏轼描述了哪种自然景象?A. 雪景B. 月夜C. 雨景D. 山景答案:B5. 苏轼在《赤壁赋》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A. 喜悦B. 悲伤C. 愤怒D. 淡然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赤壁赋》中,苏轼用“ ”来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答案:逝者如斯夫2. 在《赤壁赋》中,苏轼提到的“ ”是指赤壁之战的地点。
答案:赤壁3. 《赤壁赋》中,苏轼用“ ”来形容月亮的明亮。
答案:皎皎空中孤月轮4. 苏轼在《赤壁赋》中提到了“ ”,表达了对英雄的怀念。
答案:周郎5. 《赤壁赋》中,苏轼用“ ”来比喻人生如梦。
答案:人生如梦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赤壁赋》中苏轼对赤壁之战的描述。
答案:苏轼在《赤壁赋》中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述,展现了赤壁之战的壮烈场面,同时也表达了对英雄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感慨。
2. 苏轼在《赤壁赋》中是如何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的?答案:苏轼在《赤壁赋》中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述和对月亮的观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他用“逝者如斯夫”来比喻时间的流逝,以及“人生如梦”来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注意事项:1. 请考生仔细审题,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2. 答题时请保持字迹清晰,避免涂改。
3. 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
4. 请按照题目要求,不要遗漏任何题目。
5.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赤壁赋练习题答案
赤壁赋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根据《赤壁赋》的内容,苏轼在文中提到了哪位历史人物?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诸葛亮2. 下列哪一项不是《赤壁赋》中所描述的赤壁之战的背景?A. 曹操率领大军南下B. 刘备联合孙权抵抗C. 曹操在赤壁大败D. 曹操在赤壁大胜3. 在《赤壁赋》中,苏轼是如何表达对赤壁之战的感慨的?A. 以诗歌形式B. 以散文形式C. 以戏剧形式D. 以小说形式4. 文中提到的“对海而唱”是指什么?A. 面对大海唱歌B. 面对赤壁唱歌C. 面对长江唱歌D. 面对敌人唱歌5. 《赤壁赋》中,苏轼对赤壁之战的描写,体现了他怎样的情感?A. 喜悦B. 悲伤C. 愤怒D. 淡然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________的代表作之一。
7. 文中“________”一句,表达了苏轼对赤壁之战的深刻感慨。
8. 苏轼在《赤壁赋》中提到“________”,用以形容赤壁之战的激烈程度。
9. 文中“________”一句,反映了苏轼对历史兴衰的思考。
10. 《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来比喻英雄人物的消逝。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赤壁赋》中苏轼对赤壁之战的描写和感慨。
12. 苏轼在《赤壁赋》中是如何通过自然景观来抒发个人情感的?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3. 如果苏轼在《赤壁赋》中提到的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那么距今有多少年?14. 假设苏轼在《赤壁赋》中提到的赤壁之战的规模是10万人,那么如果按照古代战争的伤亡比例,大约有多少人会伤亡?五、论述题(15分)15. 论述《赤壁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苏轼的文学成就。
六、翻译题(5分)16. 将《赤壁赋》中的一段经典文字翻译成英文,并简要说明其含义。
第9篇《赤壁赋》(原卷版)
新高考语文60篇必背篇目1(默写)十1(阅读)闯关手册(2025版)第9篇《赤壁赋》一、默写闯关(一)挖空练习《赤壁赋》苏轼壬()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客,诵明月之诗,歌()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而歌之。
歌曰:“桂()兮兰桨,击空明兮()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泣孤舟之()妇。
苏子()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千里,旌旗蔽空,()酒临江,横()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樽以相属。
寄()蝣于天地,渺()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
相与枕()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附:记忆导图将易写错的字每个写3遍1.【2024·宁夏银川·三模】苏轼《赤壁赋》中,用比喻、夸张和对比衬托的手法表现出江面广阔的句子是“(),()”。
《赤壁赋》练习题及解析
赤壁赋1、下列加粗的字中,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桂棹(zhào)枕藉(jí)流觞曲水(shāng)放浪形骸(hái)B.愀然(qiǎo)匏樽(páo)临文嗟悼(dào)孤舟嫠妇(lí)C.庐冢(cǒng)蜉蝣(fú)无物相之(xiàng)山川相缪(liáo)D.酾酒(shī)横槊(shù)舳舻千里(zhú)江渚之上(zhǔ)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月出于东山之上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扣舷而歌之侣鱼虾而友麋鹿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相与枕藉乎舟中D.渺沧海之一粟此非曹孟德之诗乎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B.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C.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D.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白露横江B.挟飞仙以遨游C.凌万顷之茫然D.望美人兮天一方5、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甩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的协查请求并没有得到积极回应,不免感慨系之:“他们没义务反馈,我们没权利去过问。
有些情况就不了了之,有些线索就浪费了。
”B.党员要做到勤俭节约,就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和党性锻炼。
一是要把好思想关,谨防自腐蜕变;二是要把好情感关,谨防情随事迁;三是要把好小节关,谨防穴蚁毁堤。
C.同样的探索,不同的命运,多少反映出住房公积金制度面临的尴尬:用来看病,涉嫌违规;用来买房,沧海一粟。
D.马克思说过:“问题是时代的声音。
”日益发达的互联网让这些声音时常响起,不绝如缕。
6、下列对有关常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循环相配来纪年,全部循环一次为60年。
赤壁赋考点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赤壁赋考点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赤壁赋》的作者是()A. 苏轼B. 苏洵C. 苏辙D. 欧阳修答案:A解析:《赤壁赋》的作者是苏轼。
2.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既望”指的是()A. 农历每月初一B. 农历每月十五C. 农历每月十六D. 农历每月月末答案:C解析:既望指农历每月十六。
3.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纵一苇之所如(如:往)B. 倚歌而和之(倚:依靠)C. 正襟危坐(危:端正)D. 举酒属客(属:通“嘱”,劝人饮酒)答案:B解析:“倚歌而和之”中“倚”是依照、按照的意思。
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C.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D. 侣鱼虾而友麋鹿客喜而笑答案:B解析:A 项,“于”,在/被;B 项,“而”,都表转折;C 项,“于”,从/在;D 项,“而”,表并列/表承接。
5.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举酒属客B.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 山川相缪D. 相与枕藉乎舟中答案:D解析:A 项,“属”通“嘱”;B 项,“冯”通“凭”;C 项,“缪”通“缭”。
6. 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白露横江B. 望美人兮天一方C. 凌万顷之茫然D. 徘徊于斗牛之间答案:D解析:A 项,“白露”古义指白茫茫的水汽,今义指二十四节气之一;B 项,“美人”古义指内心所思慕的人,今义指美貌的女子;C 项,“茫然”古义指辽阔的样子,今义指完全不知道的样子;D 项,“斗牛”古今都指星宿名。
7. 下列句子与“而今安在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客有吹洞箫者B. 何为其然也C.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 固一世之雄也答案:B解析:“而今安在哉”和“何为其然也”都是宾语前置句。
8. 对“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几句歌词描绘了一种空灵美好的境界。
(完整word版)赤壁赋练习题(附上答案)
赤壁赋练习题(附上答案)姓名:班级:分数:基础知识(74分)注音(14分)窈窕( )冯( )虚桂棹()酾()酒属()客嫠( )妇愀( )然横槊( ) 江渚()蜉蝣()无尽藏()枕藉()壬()戌扁( )舟(二)解释加点字(18分)泣孤舟之嫠妇正襟危坐山川相缪乌雀南飞白露横江纵一苇之所如不绝如缕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倚歌而和之举酒属客酾酒临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哀吾生之须臾固一世之雄也相与枕藉乎舟中知不可乎骤得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横槊赋诗词类活用(11分)羽化而登仙舞幽壑之潜蛟歌窈窕之章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顺流而东也下江陵不知东方之既白正襟危坐歌窈窕之章解释下列红色词的意义(18分)⑴.之(6分)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扣舷而歌之倚歌而和之哀吾生之须臾苟非吾之所有⑵.于(4分)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东山之上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托遗响于悲风⑶.其(4分)而不知其所止其声呜呜然何为其然也其破荆州⑷.而(4分)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侣鱼虾而友糜鹿耳得之而为声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五)重要句式(13分)1。
何为其然也 2。
而今安在哉 3。
客有吹洞箫者4。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5。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6.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7.渺渺兮予怀 8、凌万顷之茫然 9.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10.而又何羡乎 11。
固一世之雄也 1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13。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二、选择题。
(4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壬(rén)戌窈窕(tiǎo) 桂棹(zhào)冯(féng)虚御风B.嫠(lí)妇愀(qiǎo)然舳(yóu)舻山川相缪(liáo)C。
酾(shī)酒横槊(shuò)江渚(zhǔ)正襟(jīn)危坐D。
匏(páo)樽枕藉(jí)蜉(fú)蝣一叶扁(piān)舟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A.凌万顷之茫然(旷远的样子) 冯虚御风(驾)B.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正襟危坐(身体斜着坐)C.击空明兮溯流光(月光下的清波) 扣舷而歌之(敲击)D。
(完整word版)《赤壁赋》练习及答案
苏轼《前赤壁赋》知识归纳 练习 (答案)一、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2、举酒属.客:劝请,邀 3、纵.一苇之所如.:任;到,往 4、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5、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江面浮动的月光 6、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7、倚.歌而和之:循,依 8、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形容声音婉转悠扬;细丝 9、舞幽壑..之潜蛟:深谷 10、泣孤舟之嫠妇..:寡妇 11、苏子愀然..:忧愁的样子 12、正襟危.坐:端正。
正一正衣襟,严肃地端坐着. 13、山川相缪.:缭、盘绕 14、方.其破荆州:当 15、舳舻..千里:船尾和船头的并称,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 16、酾酒..临江:斟酒 17、横槊.赋诗:兵器 长矛 18、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19、举匏樽..以相属..:用葫芦做成的酒器;相互劝饮 20、逝者如斯.:这里指水 21、盈虚..者如彼.:满;缺;这里指月亮22、卒.莫消长也:到底,最终;消减和增长..2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竟,简直24、虽.一毫而莫取:即使也:这;“无尽藏海",像海之能包罗万物25、是.造物者之无尽藏...26、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里有享有的意思27、洗盏更酌:更换酒杯(或再次饮酒)..尽:菜肴和果品;已经28、肴核既...29、杯盘狼.籍.:凌乱的样子。
也写作“狼藉"。
乎舟中:互相;枕着,垫着30、相与枕籍....二、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凭2、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缭,缠绕三、指出下面划线词语的古今异义望美人兮天一方:这里指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凌万顷之茫然茫茫的样子。
(指江水)四、一词多义1、之(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助词,的(2)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不知东方之既白助词,取独(4)扣舷而歌之助词,调节音节(5)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6)送孟浩然之广陵动词,往,到……去2、属(1)举匏樽以相属劝请,邀(2)亡国乱君相属连接(3)屈平属草稿未定缀缉,撰著,写作(4)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请托,嘱咐(5)若属皆且为所虏类,等辈(6)属岁旱时副词,恰好,适值3、望(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望日,农历每月十五日(2)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远处看(3)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盼望,希望(4)德高望重名望,声望(5)望风察看,观察4、危(1)正襟危坐端正(2)今以陛下盛德攻匈奴,臣窃危之认为……危险(意动用法)(3)周以缭垣,约以危栏高五、指出下面句中活用的词语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动用法使…起舞使…哭泣,落泪2、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进兵3、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发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捕鱼、砍柴4、况吾与子渔樵..5、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用法,以……为伴、为友6、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发白,亮7、肴核既尽.副词用作动词,用尽,吃完六、在横线上写出所给例句属于哪种特殊句式1、定语后置句(1)凌万顷之茫然(2)客有吹洞萧者2、介词短语(状语)后置句(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4)不绝如缕3、宾语前置句(1)何为其然也(2)而今安在哉4、被动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5、判断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七、写出下面词语的含义少焉:一会儿。
《赤壁赋》练习题及 答案
《赤壁赋》练习题答案一·文学常识(0.5×4=2)苏轼与苏洵、苏澈合成“三苏”,其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二·字音(0.5×27=13.5)1.壬.戌2.举酒属.客3.窈窕.. 4.斗.牛之间5.冯.虚御风6.扣舷.7.余音袅袅.8.倚.歌9.幽壑.10.嫠.妇11.愀.然12.相缪.13.舳舻..14.旌.旗15.酾.酒16.横槊.17.渔樵.18.江渚.19.麋.鹿20.匏.樽21.蜉.蝣22.一粟.23.须臾.24.肴.核25.枕藉.三·通假字(1×3=3)1.举酒属客通“嘱”劝酒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3.山川相缪通“缭”盘绕四·虚词(1×19=19)而(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转折(2)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转折(3)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修饰(4)侣鱼虾而友麋鹿并列(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转折(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转折(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修饰之(1)纵一苇之所如到(2)凌万顷之茫然的(3)哀吾生之须臾主谓之间(4)不知东方之既白主谓之间(5)苟非吾之所有的(6)耳得之而为声的(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8)吾与子之所共适主谓之间于(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标志“在”(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句标志“从”(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标志(4)渔樵于江渚之上状语后置句标志“在”五·古今异义(1×4=4)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星宿名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4.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内心思慕的人君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六·词类活用(1.5×9=13.5)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2.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伴侣;以·为朋友3.不知东方之既白.变白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起舞;使·哭泣5.扣舷而歌.之唱歌6.顺流而东.也东进七·重点实词(1×23=23)1.七月既望过了2.纵一苇之所如任;小船3.凌万顷之茫然越过4.击空明兮溯流光月光下的空明;逆流而上;江面浮动的月光5.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6.余音袅袅声音婉转悠长7.舞幽壑之潜蛟深谷8.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9.正襟危坐端坐10.方其破荆州当11.下江陵攻占12舳舻千里首尾相连的船只13.寄蜉蝣于天地人生短促14.知不可乎骤得屡次得到15.托遗响于悲风余音16.卒莫消长到底;消减和增长17.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18.杯盘狼藉凌乱19.相与枕藉枕着垫着八·特殊句式(1×9=9)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2.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句4.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句5.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句6.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句7.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句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状语后置句9.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九·翻译(13)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最全《赤壁赋》练习及答案
《赤壁赋》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窈.窕yǎo愀.然chǒu蜉.蝣fú山川相缪.liáoB.徘徊.hái枕藉.jiè幽壑.hè冯.虚御风pínɡC.嫠.妇lí桂棹.nào匏.樽páo酾.酒临江shīD.肴.核yáo扁.舟biǎn糜.鹿mí横槊.赋诗shuò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举酒属.客属:通“嘱”,这里指劝人喝酒B.凌.万顷之茫然凌:越过C.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卒:到底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到……去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是古代纪年法中的干支纪年,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
B.“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指农历的每月十五。
C.“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D.曹孟德,即曹操,“孟德”是他的字。
4.对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离开人世,飞升仙境B.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而并没有流去。
C.望美人兮天一方——在天的那一边眺望(那个)美人啊D.物于我皆无尽——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没有尽头的。
5.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歌窈窕之章。
(2)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_____,_____。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_____,_____。
(4)_______,目遇之而成色。
(5)相与枕藉乎舟中,_______。
二、语段阅读阅读课内语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6课《赤壁赋》挖空练习和理解性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必修上册《赤壁赋》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挖空训练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句式:)”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句式:)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句式:)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二、理解性默写“,”。
26.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任凭一叶扁舟飘荡,越过那茫茫的江面的句子是“”。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16课《赤壁赋》》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16课《赤壁赋》》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通假、古今异义、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①(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日”,十六日为“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②(起,兴起)。
举酒属.③(劝请)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④(放任)一苇之.⑤(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所.·如· ⑥(所去的地方),凌.· ⑦(越过)万顷之茫然 ⑧(白茫茫的水雾弥漫江面,波光与天空相接。
听任苇叶般的小船飘向其所去的地方,越过万顷茫茫的江面)。
浩浩乎如冯虚..⑨(píng 冯:同“凭”,乘;虚:太空。
冯虚,凭空,凌空。
)御.⑩.(驾)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⑪(连词,表修饰)歌之。
歌曰:“桂棹.⑫(划船的工具,似桨)兮兰桨,击空明兮溯.⑬(sù,逆水而上)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⑭(循,依)歌而和.⑮(hè,唱和,即伴奏)之,其声呜呜然.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⑰(形容声音婉转悠长),不绝如缕.⑱(细线)。
舞.·⑲(使动用法,使……起舞)幽壑之潜蛟,泣.·⑳(使动用法,使 ……哭泣)孤舟之嫠妇 ○21(这声音能使得深渊中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得孤舟上的寡妇哭泣)。
苏子愀然..○22(容色改变的样子),正.○23(形容词作动词,整理,使……正)襟危坐..○24(端坐),而问客曰:“何为..○25(即“为何”,为什么)其然.○26(代词,这样)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27(名词作状语,向西)望夏口,东.○28(名词作状语,向东)望武昌,山川相缪.○29(liáo ,通“缭”,盘绕、围绕),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30(被)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31(攻占)江陵,顺流而东.○32(名词作动词,向东行进)也,舳舻..○33(船头和船尾的并称,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千里,旌旗蔽空,酾酒..○34(斟酒)临江,横槊赋诗,固.○35(本来)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36(即“在安”,在哪里)哉?况吾与子渔.·樵·○37(名词作动词,捕鱼砍柴)于江.·渚· ○38(江中小洲,亦指江边)之上,侣.·○39(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鱼虾而友.·○40(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友)麋鹿 ○41(何况我和你在江中捕鱼,在沙洲上打柴,和鱼虾作伴,与麋鹿交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42(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赤壁赋》练习题
《赤壁赋》练习题一1、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壬戌之秋不知东方之既白B、目遇之而成色凌万顷之茫然C、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顺流而东也扣舷而歌之2、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盘盘焉B、纵一苇之所如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3、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舞幽壑之潜蛟固一世之雄也B、侣鱼虾而友麋鹿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C、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目遇之而成色D、举匏樽以相属挟飞仙以遨游4、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而不知其所止倚歌而和之B、何为其然也苏子愀然C、何为其然也而又何羡乎!D、何为其然也耳得之而为声5、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而又何羡乎?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羡长江之无穷。
C、客亦知夫水与月乎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D、客有吹洞箫者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6、下列宾语前置句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何为其然也B、而今安在哉?C、而又何羡乎D、彼且奚适也7、下列各项中句式不相同的项是()A、徘徊于斗牛之间相与枕藉乎舟中B、凌万顷之茫然客有吹洞箫者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D、何为其然也而又何羡乎!8、下列各项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项是()A、七月既望:已经过了望日B、举酒属客:劝C、纵一苇之所如像D、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超越9、下列各项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项是()A、渺渺兮予怀渺小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动哭泣C、苏子愀然忧郁的样子D、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险10、下列各项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项是()A、西望夏口向西B、山川相缪:环绕C、下江陵攻下D、顺流而东也向东11、下列各项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项是()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鱼和柴B、托遗响于悲风余音C、侣鱼虾而友麋鹿伴侣和朋友D、知不可乎骤得:突然得到12、下列各项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项是()A、而吾与子之所共食:享受B、而卒莫消长也:消失C、取之无禁阻止D、相与枕藉:枕着靠着1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泛:漂浮B.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倚:依,按C.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萦绕D.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曾经1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月出于东山之上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①泣孤舟之嫠妇②耳得之而为声C.①顺流而东也②抱明月而长终D.①浩浩乎如凭虚御风②相与枕藉乎舟中15.下列语句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抱明月而长终长:永远B.举酒属客属:劝酒C.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下:攻占D.纵一苇之所如如:好像1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①飘飘乎如遗世独立②于是饮酒乐甚B.①徘徊于斗牛之间②白露横江,水光接天C.①哀吾生之须臾②山川相缪,郁乎苍苍D.①凌万顷之茫然②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1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B.①徘徊于斗牛之间②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C.①寄蜉蝣于天地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D.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②托遗响于悲风18.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击空明兮溯流光溯:逆流而上B.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临:靠近,临近C.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危:端正D.哀吾生之须臾哀:哀叹,感慨重要句子翻译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2、何为其然也?3、而今安在哉?4、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5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赤壁赋》同步练习(含答案)
《赤壁赋》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壬(rén)戌窈窕(tiǎo)桂棹(zhào)冯(féng)虚御风B.嫠(lí)妇愀(qiǎo)然舳(yóu)舻山川相缪(liáo)C.酾(shī)酒横槊(shuò)江渚(zhǔ)正襟(jīn)危坐D.匏(páo)樽枕藉(jí)蜉(fú)蝣一叶扁(piān)舟2.下列文学常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既望:已经过了望日,即阴历每月十六日。
既:已经。
望:阴历每月十五日。
B.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C.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八大家中另七人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司马光、王安石。
D.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八星宿之一。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歌窈窕之章②羽化而登仙③击空明兮溯流光④舞幽壑之潜蛟⑤泣孤舟之嫠妇⑥西望夏口⑦大江东去⑧顺流而东也⑨明烛天南⑩侣鱼虾而友麇鹿不知东方之既白哀吾生之须臾A.②⑧/⑥⑦/③/④⑤⑩/ B.①⑧⑨/②⑥⑦/③/④⑤/⑩/C.①②⑧⑨/⑥⑦/③/④⑤/⑩/ D.①⑧⑨/②⑥⑦/③/④⑤⑩/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从活用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A.歌窈窕之章B.顺流而东也,舳舶千里C.正襟危坐而问客曰D.明烛天南5.下列对语句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月出于东山之上②客有吹洞箫者③相与枕藉乎舟中④而今安在哉A.①③相同,②④相同B.①③相同,②④不同C.①③不同,②④相同D.①③不同,②④不同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赤壁赋练习题
赤壁赋练习题一、填空题1. 《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______的代表作之一。
2. 苏轼在《赤壁赋》中提到“对海而唱”,这里的“海”指的是______。
3. 苏轼在《赤壁赋》中通过“______”来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4. 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来形容赤壁之战的激烈。
5. 苏轼在《赤壁赋》中提到“______”,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二、选择题1. 《赤壁赋》的作者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2. 《赤壁赋》中提到的“赤壁”位于今天的哪个省?A. 湖北省B. 湖南省C. 江西省D. 江苏省3. 《赤壁赋》中“对海而唱”的“海”实际上指的是什么?A. 长江B. 黄河C. 洞庭湖D. 鄱阳湖4. 苏轼在《赤壁赋》中提到的“羽扇纶巾”,是指谁的形象?A. 诸葛亮B. 曹操C. 周瑜D. 刘备5. 《赤壁赋》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的“风流人物”指的是什么?A. 历史上的英雄人物B. 当时的文人雅士C. 苏轼自己D. 所有有才华的人三、简答题1. 请简述《赤壁赋》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2. 《赤壁赋》中苏轼是如何通过自然景观来抒发个人情感的?3. 苏轼在《赤壁赋》中提到了哪些历史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什么?四、论述题1. 论述《赤壁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分析《赤壁赋》中苏轼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深刻认识。
五、翻译题1. 将《赤壁赋》中的名句“对海而唱,其声悲壮”翻译成英文。
2. 翻译《赤壁赋》中的一段描写赤壁之战的文段,并简述其意义。
六、阅读理解题阅读《赤壁赋》中的一段文段,回答问题:“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 这段文段中“苏子”指的是谁?2.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描述的是什么时间?3. 描述一下“客有吹洞箫者”的情景,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赋》练习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壬.(rãn)戌窈窕.(tiǎo)桂棹.(zhào)冯.(fãng)虚御风 B.嫠.(lí)妇愀.(qiǎo)然舳.(yóu)舻山川相缪.(liáo) C.酾.(shī)酒横槊.(shuò)江渚.(zhǔ)正襟.(jīn)危坐D.匏.(páo)樽枕藉.(jí)蜉.(fú)蝣一叶扁.(piān)舟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凌万顷之茫然..(旷远的样子)冯虚御.风(驾)B.渺渺..(身体斜着坐)..兮予怀(悠远的样子)正襟危坐C.击空明..兮溯流光(月光下的清波)扣.舷而歌之(敲击)D.倚歌而和之(循,依)而卒.莫消长也(到底)3、下列句中的“如”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B.如怨如慕,如泣如诉C.如日中天D.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也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举酒属客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肴核既尽,杯盘狼籍D.余音袅袅,不绝如缕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纵.一苇之所如②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③而.又有何羡乎④虽.一毫而莫取A.①任凭②如果③然而④虽然B.①任凭②如果③然而④即使C.①假如②大概③然而④即使D.①假如②大概③然而④虽然6、对下列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③侣.鱼虾而友.麋鹿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④不同,②③相同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徘徊于斗牛..之间B.白露..横江C.凌万顷之茫然..D.挟飞仙以遨游..8、下列句子与“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B、汝心之固,固不可彻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D、古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9、对“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写以桂树木兰做桨,用美好的事物寄托高雅的情调。
B.“击空明”与“渺渺兮予怀”写景抒情,以景的空明衬人的胸怀广阔。
C.最后一句,点出“予怀”所思慕的对象是那在“天一方”的美人。
D.全歌落脚到“美人”身上,具有象征意义。
10、对下列各句的翻译,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的万物(时刻都在变动),连一瞬间都不停止。
B.泣孤舟之嫠妇——(那箫声像是)为孤舟中的寡妇而哭泣。
C.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希望)同飞升的仙人一同遨游长空,哪怕在明月下死去(也心满意足)D.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轻盈飘逸啊,像长了羽毛的鸟儿一样,远离尘世,飞升仙境。
1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既望:已经过了望日,即阴历每月十六日。
既:已经。
望:阴历每月十五日。
B.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C.本文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八大家中另七人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司马光、王安石。
D.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六宿之一。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
12、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是豪放派的创始人。
B.本文与《后赤壁赋》都是元丰五年苏轼被贬到黄州所作,这期间他还写了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C.本文通过主客问答,议论风生,表现出主人公乐观豁达的胸怀。
D.本文通过叙事,把景与情交融在一起,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
13、《赤壁赋》是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年游黄冈赤壁后所作。
第一段写的是“_____”,月出东山,“_____”之景;第二段歌的是“_____”那样一种渴求;第三段问的是人生“_____”的一种奥秘,客作答则表现出“_____”“_____”“_____”的消极悲观;第四段作者又借阐发“变”与“不变”的人生哲理,表达了自己欲寄情于“_____,_____”的一种超脱,一种乐观旷达的情怀。
就感情线索而言,全文表现出作者“_____—_____”的感情变化及“_____—_____”的思想斗争历程,而这正是他政治上失意,想在不能满足的人生中求得解脱的复杂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
由此可见,本文过渡性的枢纽段落是第段。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19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4、下列词语中加点词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 )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正襟危.坐(端正) 下.江陵(向下游到) 顺流而东.(向东进发) 酾.酒临江(斟酒) 渔樵于江渚.之上(江中小岛) 驾一叶之扁.舟(小船) 渺.沧海之一粟(眼泪) 15、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固一世之.雄也 ④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⑤驾一叶之.扁舟 ⑥渺沧海之.一粟 ⑦哀吾生之.须臾 ⑧羡长江之.无穷 A .①②⑦⑧/③④⑥/⑤ B .②⑦⑧/①③⑤⑥/④C .①③④⑥/②⑦⑧/⑤D .②④⑥/①③⑦⑧/⑤16、下列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A .终葬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B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C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D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7、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何为其然也A .托遗响于悲风B .石之铿然有声者C .君欲何往D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18、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这段文字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
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一般说来,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B .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感情和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蜉蝣于天地”。
C .这段文字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苦闷心绪的流露,但从全文来看,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
D .作者描绘了“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景象,意在抒发自己急欲建功立业的豪情。
19、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A B CD。
②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5题。
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20、加点字意义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顾.而乐之 B.顾.安所得酒乎C.四顾.寂寥 D.道士顾.笑21、下列加点词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B.玄裳缟衣....C.掠予舟而西.也 D.羽衣..蹁跹22、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行歌相答——一边走一边唱,互相酬答B.凛乎其不可留也——感到害怕,不敢停留C.如此良何夜——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D.听其所止而休焉——随它停在哪里就在哪里休息23、对文中“玄裳缟衣”的“孤鹤”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象征身遭贬谪,孤独寂寥的作者本人。
B.象征作者出世的理想C.象征因“客去”而感觉孤寂的作者D.象征作者“羽化”的游仙思想24、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段中“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一句,既是写实,又多少带有作者对人世沧桑的感慨。
B.文中的“孤鹤”和“道士”是以不同形象出现的同一对象。
C.本文中道士化鹤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在出世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赤壁赋》中“苏子”的议论表达了他乐观旷达的思想。
D.本文和《赤壁赋》都表现出一种虚无思想,这正是作者的思想局限造成的。
答案1、C(A冯píng虚御风 B舳zhú舻 D枕藉jiâ)2、B(危坐:端坐)3、A(“到,往”,BCD解释为“像”)4、D(A“属”通“嘱”,劝人饮酒;B“冯”通“凭”,乘;C“籍”通“藉”)5、B6、C(①②都是名词作动词,③是名词意动用法,④是名词作状语)7、D(A“斗牛”古义是星宿名,今义是一种游戏方式;B“白露”古义为白茫茫的水气,今义是二十四节气之一;C“茫然”古义是旷远的样子,今义是完全不知道的样子)8、C(都是介宾短语后置)9、B(应为“既写景又写人”)10、A11、C(没有司马光,应是曾巩)12、D(景、情、理交融)13、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望美人兮天一方何为其然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人生之须臾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乐悲乐追求绝望放达二14、A(B下,攻占;C渚,江中小洲;D渺,渺小得像)15、C(①③④⑥都是助词,的;②⑦⑧主谓间取消独立性;⑤助词,无义)16、B(都表被动)17、C(都是宾语前置句)18、D(流露的是不能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苦闷)19、①这里不是曹孟德被周郎围困的地方吗?②(我)知道这是不可能忽然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悲凉的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