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3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

合集下载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理环境是指地球上的各种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所处的空间背景。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具有深远的影响,包括自然环境对农业、工业、定居和交通的影响,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改造等方面。

下面将分析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具体影响。

一、地理环境对农业的影响1. 气候条件的影响: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气候条件差异大,农作物的种植类型和种植季节都会受到影响。

例如,热带气候适宜种植稻米、香蕉等作物,而温带气候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

因此,地理环境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 地形地貌的影响:地理环境中的地形地貌对农业的发展和布局具有重要的影响。

平原地区适宜大规模农业生产,而山地和丘陵地区则适宜发展山地农业和果园种植。

地理环境的地形地貌决定了不同地区农业的特色和优势。

3. 水资源的影响:地理环境中水资源的分布状况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发展。

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农田灌溉和农作物生长,而缺乏水资源的地区则需要依靠雨水灌溉或者发展节水农业。

因此,地理环境中的水资源对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二、地理环境对工业的影响1. 能源资源的影响:地理环境中的能源资源分布状况对工业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煤炭等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可以发展煤炭工业和重工业,而油田资源富集的地区可以发展石油工业和化工业。

地理环境中的能源资源决定了不同地区工业的发展方向和特点。

2. 交通运输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交通运输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

河流、海洋和铁路等交通要素的分布状况决定了不同地区的交通便利程度。

交通便利的地区有利于原材料的运输和工业品的销售,因此地理环境对工业发展的地区差异起着重要的作用。

3. 环境污染的影响:地理环境中的自然条件对工业污染的扩散和治理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山区地理环境中地势高低的差异会影响污染物的扩散速度;海洋地理环境中的海流和潮汐会影响污染物的传播路径。

因此,地理环境对工业污染的影响需要引起重视。

三、地理环境对定居的影响1. 自然资源的影响:地理环境中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定居起着重要的影响。

2020高中地理 第1章课时分层作业4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图版必修3

2020高中地理 第1章课时分层作业4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图版必修3

课时分层作业(四)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练]由于发展先后的差异,我国东西部发展具有巨大的互补性,东部沿海“腾笼换鸟”与中西部“筑巢引凤”两出大戏的帷幕几乎同时拉开。

据此完成1~2题。

【导学号:57522024】1.“良禽择木而栖”,河南能够吸引浙江产业转入的因素是( )①劳动力成本②土地价格③科技力量④资源条件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腾笼换鸟”对中西部省区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B2.C[第1题,中西部地区依靠相对丰富的土地、能源资源和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筑巢引凤”,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

第2题,中西部省区承接产业转移,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本地的产业升级,但迁入企业会占用土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并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 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Ⅰ.①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Ⅱ.①河流域为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泽为主Ⅲ.①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Ⅳ.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A.Ⅰ、Ⅱ B.Ⅰ、ⅢC.Ⅱ、Ⅳ D.Ⅲ、Ⅳ4.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A.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B.有利于该城市地域结构的调整C.改善其航运条件D.减小洪水危害3.B4.D[第3题,跨流域调水的原因在于调入区水资源短缺,调出区水资源相对富余。

图中①河为辽河,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盛,且辽河中下游地区人口稠密,重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致使水资源短缺。

第4题,松花江流域水资源调出一部分,可以减轻该流域的洪水危害。

]2017年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森林日”主题是“森林与能源”。

2020年高考地理大题精做04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版)

2020年高考地理大题精做04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版)

1.(2019年北京卷•节选)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人文相通,跨境合作不断深化。

读图14,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图示区域地震多发的原因和主要危害。

【答案】原因: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

危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森林和水等自然资源与环境被破坏。

【解析】对图示区域进行定位,该地区位于边境地区,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多发地震灾害。

地震本身及常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本身都造成巨大伤害和损失,如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森林和水等自然资源与环境被破坏。

2.(2019年天津卷•节选)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吉林省珲春市(下图)是我国离海最近的内陆城市,辖区内的聚落多沿河谷分布。

该市其他地区聚落很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答案】地表坡度大;地势高,气温较低;水源相对不足;森林茂密;土层较薄。

(答出三点即可)【解析】该题属于原因分析类题,关键词“聚落很少”,解题方向“自然原因”。

可以从聚落形成的自然条件的地形地势、气候、水源、生物植被、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组织答案:地表坡度大;地势高,气温较低;水源相对不足;森林茂密;土层较薄。

3.(2018年海南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答案】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

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

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

【解析】本题以某区域的交通和城镇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解题时需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范围,也是提示性信息——“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

结合图例可判断交通线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因此图中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分布,地处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

地形对交通选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程量的大小以及水文、地质灾害等。

2019-2020人教版地理必修3 课时分层作业 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19-2020人教版地理必修3 课时分层作业 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时分层作业(一)(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达标练]为了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2017年4月广东省惠州市按新的开发理念将国土划分为调整优化区(233平方千米、2.06%)、重点拓展区(3 834平方千米、33.85%)、农业与乡村发展区(3 727平方千米、32.91%)、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区(3 531.24平方千米、31.18%)、禁止开发区(2 400.43平方千米、12.43%)五个主题功能区域。

据此回答1~2题。

1.惠州市的五个主题功能区域划分的指标是()A.单一指标B.自然指标C.人文指标D.综合指标2.这五大主题功能区域()A.气候的部分特性具有相对一致性B.开发方向相同C.优势特色相同D.区位特征相同1.D 2.A[第1题,由材料可知五个主题功能区域是按新的开发理念划分的,划分为调整优化区、重点拓展区、农业与乡村发展区、生态与旅游发展区和禁止开发区,划分指标为综合指标。

第2题,这五大主题功能区域气候的部分特性具有相对一致性,但开发方向不相同,有的重点发展农业,有的重点发展旅游,说明优势特色不同,反映了区位特征不尽相同。

]读甲、乙两区域简图,完成3~4题。

3.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区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B.乙地区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两地区河湖众多,河流径流季节变化都较小D.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乙地区矿产资源丰富4.甲、乙两区域社会经济特征的共同点是()A.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不足B.水陆交通便利,交通通达度高C.加工制造业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D.城市高度密集,城市化速度快3.D 4.B[第3题,根据图示的海陆轮廓和重要的城市分布判断:甲表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地区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中图版高中地理三《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练习(含解析)

中图版高中地理三《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练习(含解析)

中图版高中地理三《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练习(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合掌造(图1)是日本的一种木造建筑物,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

图2为〝日本轮廓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图1图2图1所示建筑物的屋顶造型设计是为了适应当地( )A. 旱灾频发B. 冬季暴雪C. 多洪涝灾害D. 地震、火山活动频繁以下四地中,合掌造最可能位于( )A. a地B. b地C. c地D. d地【小题1】B【小题2】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从图中信息可知,〝合掌造〞屋顶厚,可以防寒保暖,屋顶陡,说明可以排水,说明该地降水多,故B正确;从图中信息不能看到该地旱灾频发、多洪涝灾害及地震、火山活动频繁,故ACD错误。

应选B。

此题主要考查气候的分布及成因。

结合图示材料分析,〝合掌造〞最可能位于冬季降水多的地区,abd地均位于太平洋一侧,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多,位于冬季风背风坡,加上暖流影响,气候较温和,屋顶不需要建厚,故ABD错;c地位于日本海沿岸,冬季西北风从日本海吹来,迎风坡降水多,且冬季寒冷,故C正确。

应选C。

〝电荒〞〝煤荒〞〝油荒〞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能源消费将进一步增加。

读〝我国核电站分布图〞。

回答以下问题。

图中核电站的分布最能说明该区A. 交通便利,有利于核原料运输B. 常规能源缺乏,能源需求量大C. 铀矿丰富,核电站近原料产地D. 地形平坦,有利于核电站选址以下维护我国能源安全措施中不可取的是A. 加快石油战略储备建立B. 立足国外能源的勘探、开发与建设C. 鼓励节能、合理用能,提高能源利用率D. 积极参与能源安全国际合作,实现能源供给多元化【小题1】B【小题2】B【解析】此题考查我国核电站分布的原因。

从图中来看,我国核电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该地区人口和城市密集,工业发达,能源消费量大,但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缺乏,B对;核电站发电所需原料很少,AC错;地形不是核电站选址的主要因素,D错。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言: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的地貌、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的总和,对人类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古至今,人类的生活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地理环境不仅给予了人类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条件,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挑战和灾害。

本教案中,将分别从地貌、气候和土壤三个方面探讨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地貌的影响: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形状、起伏、变化等特征,在地理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山地:山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山地不利于农业发展,由于峻岭纵横、地势陡峭,山地的耕地面积相对较少,使得山区人们的粮食生产困难重重。

其次,山地多雨,地势高,导致山区的交通困难,交通不便影响着山区人们的生产生活。

2. 平原:平原地貌对人类活动有着诸多便利。

首先,平原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种植,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食物。

其次,平原地区交通便利,有利于物资流通和人员交流,为人们的生产和发展带来便利。

3. 河流:河流地貌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河流带来的水资源,为人类提供生活和农业用水,也为人们的生产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此外,河流的水力资源也为水力发电、工业生产等提供了动力。

二、气候的影响:气候是地球上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的统计结果,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1. 温带气候:温带气候条件下,四季分明,适宜农作物生长,有利于发展农业。

温带气候还有利于发展工业,尤其是冷却设备需求较少的轻工业。

2. 热带气候:热带气候条件下,高温多雨,适宜种植水稻、茶叶等经济作物。

同时,热带地区的热带雨林也是人类重要的生态资源。

3. 寒带气候:寒带气候条件下,气温较低,对农业生产不利。

但是,寒带气候中存在大量的森林资源,用于木材生产和林业经济。

三、土壤的影响:土壤是地球表面的一种天然界面,对植物生长和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1. 黄土地:黄土地是中国北方广大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这种土壤肥沃、透水性好、蓄水能力强,适宜种植作物和发展农业。

高中地理中图必修三活规范训练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含解析

高中地理中图必修三活规范训练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含解析

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3、5、6 2、7、8、9、11 10、12、17 海洋和岛屿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 13、14、15 16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时代变化而不断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

据此完成1~3题。

1.人类文明的演进顺序是()。

A.采集和狩猎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B.采集和狩猎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C.采集和狩猎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前工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D.后工业化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农业社会阶段→采集和狩猎阶段解析人类文明的演进是由采集和狩猎阶段,到农业社会阶段,再到工业社会阶段,最后到后工业化阶段。

答案 A2.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是农业文明的发源地,因为这里具有()。

①平坦的地形②肥沃的土壤③便利的河水灌溉④适宜的气温⑤充足的日照⑥较多的农业人口⑦较大的城市市场需求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③④⑤⑥⑦D.①④⑤⑥⑦解析人类农业文明的发源地大多在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其形成主要与这些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关。

答案 A3.下列发展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采集和狩猎阶段——自然界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对人类生活影响不大B.农业社会阶段——能源、矿产资源和交通状况是人类活动的自然基础C.工业社会阶段——地形、土壤、水源、气候是人类活动的自然基础D.后工业化阶段——原料、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整体下降,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上升解析采集和狩猎阶段,地理环境制约人类活动;农业社会阶段,自然地理要素是人类活动的基础;工业社会阶段,能源、矿产、交通是人类活动的基础;后工业化阶段,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上升。

答案 D下图是热带太平洋中的一座小岛。

2019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三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

2019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三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

课时跟踪检测(三)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欧洲传统民居墙壁厚度由西向东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气温的差异.降水的差异.文化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解析:选墙壁增厚能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欧洲传统民居由西向东增厚是因为欧洲冬季气温由西向东不断降低。

.人类的衣食住行对地理环境依赖最大的阶段是( ).采集和狩猎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解析:选采集和狩猎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的生存条件取决于地理环境,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极大。

.下列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位于季风气候区的是( ).尼罗河下游.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解析:选尼罗河下游为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为热带沙漠气候;印度河流域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

黄河—长江流域位于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

.在后工业化阶段,新技术产业对地理环境的要求是( )①自然资源丰富②交通运输条件优越③环境污染小④温度、湿度适宜.①②.②③.①④.③④解析:选在后工业化阶段,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新技术的发展,新技术产业对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些产业多布局在环境污染小、温度和湿度适宜、环境优美的地区。

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的面积,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据此回答~题。

.下列关于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自古以来,海洋与人类关系就十分密切.古代文明大多发源于沿海地区.目前,世界上的人口和城市向内陆集中.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阶段性.海岛经济开发的潜力包括( )①海运和港口优势②优美的自然景观③丰富的土地资源④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①②.①③.①④.③④解析:第题,古代,人类主要活动在内陆地区,海洋对人类的影响很小。

古代文明大多发源于大陆内部。

目前,世界上人口、城市向沿海集中。

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阶段性。

第题,充分利用海运和港口优势,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利用优美的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一般来说,海岛面积较小,人口较少。

高中地理中图必修三小练习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含解析

高中地理中图必修三小练习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含解析

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选择题1.有关采集和狩猎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的衣食住行极大地依赖于地理环境B.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很少受地理环境影响C.人类的生息比较活跃D.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程度较强解析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程度差,衣、食、住、行等基本活动极大地依赖于地理环境,生存发展受自然界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的制约。

只有在少数动植物资源丰富、可提供大量食物的地区,人类生息才比较活跃。

答案 A2.有关农业社会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的主要生活来源是采集和狩猎的果实和动物B.人类的主要生活来源是栽培的作物和驯化的禽畜C.人类逐水草而居D.世界最早的农业文明出现在欧洲解析农业社会阶段人类的主要生活来源是栽培的作物和驯化的禽畜。

早期的农业文明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

答案 B3.后工业化时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

①新技术产业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整体不变②对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的依赖程度大大提高③新技术产业对环境要求高,环境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④新技术产业聚集在环境质量优越的地区,有利于形成聚集效应和提高产品质量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进入后工业化时期,新技术产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所以高新技术产业多分布在环境质量优越的地区。

答案 D2010年以来,俄罗斯总统、总理相继视察北方四岛,引发日俄外交关系紧张。

完成4~5题。

4.《联合国海洋公约》规定()。

A.沿海国家拥有12海里领海权B.内陆国家没有开发海洋资源的权利C.一座小岛可使所属国拥有200海里的资源管理权D.一座小岛可使所属国拥有43万平方米的专属经济区解析内陆国家也可同沿海国家一起共同参与开发海洋资源。

一座小岛可使所属国拥有43万平方千米的专属经济区,其计算公式是:πR2≈3.14×(1.852×200)2≈430 000平方千米(注:1海里=1.852千米)答案 A5.关于岛屿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4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4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

课时分层作业(四)(建议用时:40分钟)[基础达标练]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但在5年前,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

据此完成1~2题。

1.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食品工业B.高耗能工业C.农产品加工工业D.高新技术工业2.近年来,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

有关该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B.扩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C.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D.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1.B 2.D[第1题,开发初期,陕西榆林充分利用当地煤炭资源优势,发展高耗能工业。

第2题,图示模式显示该地区资源得到循环利用,实现了废弃物的有效处理,减少了污染。

]甘肃省黄河流域地表水年可取水量为48.3亿m3左右。

白龙江是嘉陵江上游最大的支流,在甘肃省境内,河流长475 km,流域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为69.1亿m3。

读陇东跨流域调水线路示意图,回答3~4题。

3.相比调水线路甲,调水线路乙具有的明显优点是 ( )A.可调水量大B.水质好C.施工难度小D.投资成本低4.陇东跨流域调水工程如能顺利建成,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①有利于陇东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②解决陇东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③武都段白龙江的年径流量增大④促进陇东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3.A 4.B[第3题,由材料可知,白龙江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大于甘肃省黄河流域地表水年可取水量,故调水线路乙具有的明显优点是可调水量大。

第4题,陇东地区的水土流失主要是人为破坏植被引起的;白龙江武都段位于引水口的下游,调水工程将导致该河段的年径流量减小。

]2017年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森林日”主题是“森林与能源”。

这个节日是在1971年在欧洲农业联盟的特内里弗岛大会上由西班牙提出倡议并得到一致通过。

同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正式予以确认,以引起各国对人类的绿色保护神——森林资源的重视。

2019-2020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5 中图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5 中图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5 中图版必修3【课标要求及分析】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我对课标的理解:“某区域”既可以是课本中的陆地、海洋,也可以是学生所在地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区域;“比较”既要求学生学会利用生活体会、新闻热点、历史史实,分析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影响的方法,又要求学生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影响的差异,即区域环境动态的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及原因。

同时要求学生养成理论XXX实际的学习习惯,从而培养学生国土开发、利用、维护权益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及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材及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节是在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概念、特征的基础上来学习的,重点是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节与下一节学习的角度正好相反,这两节课使学生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因此,本节在全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本章重点。

本节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区域地理环境”的概念,然后从时间维度分别介绍陆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后再介绍海洋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学生不光理解陆地、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这种关系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从而加深对人地关系的理解。

陆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分为四个阶段,在各阶段中制约因素不同:采集和狩猎阶段受动植物分布的制约;农业社会阶段受作物栽培的自然条件制约;工业社会阶段受矿产资源、交通条件的影响;后工业化阶段,环境质量优越的区域已成为人类活动最理想的区域。

学完这四个阶段,还要让学生总结出这一变化的本质:人类活动的发展,不断对地理环境条件提出新的需求及因科技进步,区域环境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小。

海洋环境分为海洋和岛屿两个方面,二者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海洋因人类科技的发展,其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不断上升。

岛屿也因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海洋归属权等原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

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3学案:第1章 第2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含解析】

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3学案:第1章 第2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含解析】

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自身发展的规律。

2.理解海洋和岛屿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重点) 3.结合材料,分析并掌握不同历史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重、难点)1.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采集和狩猎阶段(2)农业社会阶段(3)工业社会阶段影响因素结果具体表现典型事例能源资源、金属资源等,交通状况传统工业和商品贸易的基础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组合紧密的地区,形成工业区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形成工业基地山东省东营,辽宁省鞍山、本溪;美国的匹兹堡等在地理位置优越和海运发达区形成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特别提醒]在不同阶段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从采集和狩猎阶段、经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到后工业化阶段,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由依赖到影响加强的变化的本质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不断对地理环境条件提出新的需求。

(1)不同历史阶段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①航海技术落后阶段:大洋难以逾越,是文化传播的界限。

②航海技术发达时期:人口和城市向沿海地带集中,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渐超过内陆的原有经济中心。

③科技进步的现代:海洋资源开发的领域拓宽和加深,领海成为各国政府关心的焦点之一。

(2)不同历史阶段岛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工业化开始前工业化开始后工业化开始前工业化开始后岛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小岛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大海洋中岛屿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普遍比大陆低,文化、技术多由大陆传入岛上的居民多迁移自大陆,人口稀少,增长缓慢①一些国家充分利用海运和港口优势,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②随着消费结构的变化和旅游业的发展,海岛的经济发展潜力更为突出,海岛成了旅游胜地③岛屿周围海域的归属权具有巨大价值(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2)工业社会阶段,资源的分布对工业区布局起决定作用。

()(3)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海洋成为人们交流的通道,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内陆。

新版【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步练习及答案

新版【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步练习及答案

B. 我国北方城市大多沿河而设
C. 气候条件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和热带雨林地区无城市分布
D. 世界上的城市都位于平原地区,且临海,地理位置优越
读某小岛周围地区的等盐度线分布图 (a 、 b、 c 为等盐度线 ) ,回答 3~ 4 题。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 、 b、 c 的数值 c 最大
的省,光热充足,夏长冬暖,有热带资源优势;海南是全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有海洋资源优势;
旅游资源也很丰富;国家的政策优势也极大地推动了海南岛的经济发展。
6. 关键词是“近年来” ,
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7. 对海南岛的自然环境进行分析判断。
B. 区域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C. 区域地理环境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总是向着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发展
D. 区域地理环境在人地关系中起主导作用
2. 关于世界城市与自然界地理各因素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 世界上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降水适度的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带
( 模式二 ) 。但因为该岛有铁矿和石油资源,可以发展原料指向型工业
( 模式三 ) 。由上题可以知道,
A 聚落处于盛行风背风坡,海湾风浪小,易形成优良港口,再加上当地有石油资源,故有可能成为
当地最大的聚落。
5.D 6.D 7.B 解析: 5. 海南岛地处南部边陲,区位优势明显;海南是我国唯一的全部位于热带
B.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很少受地理环境影响
C. 人类的繁衍生息比较活跃
D. 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程度较强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 13 题 18 分, 14 题 10 分,共 28 分)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定时作业与答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定时作业与答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定时作业与答案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中央的天文特征会影响修建特征。

在欧洲大局部地域至今保管少量的石材修建,矮小宏伟;中国新鲜的房屋多木质,易腐朽,难存留。

中国修建资料与欧洲大局部地域修建特征不同的主要缘由是〔〕A. 中国技术先进B. 地形不同C. 气候差异D. 中国多地质灾祸2、以下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开展阶段,天文环境对农业消费活动的影响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 开发早期,人们应用和改造自然的才干低下,稀疏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B. 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普遍运用时,稀疏的水系为扩展交通联络提供了自然水道C. 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厚的休息力资源D. 在农业消费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明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位置已超越西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3、南方乡村房屋斜顶大窗能够为顺应〔〕A. 夏季高温多雨B. 夏季凉爽枯燥C. 夏季暖和少雨D. 春秋凉爽枯燥以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域和美国西南部简图,读图回答以下4—5题。

4、为发扬自然资源优势,两地均适宜开展的工业部门是〔〕A. 石油化学工业B. 钢铁工业C. 电子工业D. 有色冶金工业5、两地工业地域中,工业集聚的主要缘由是〔〕①共用基础设备,缓解交通压力②接近原料、燃料产地,节省运输本钱③利于集中治污,提高环境容量④便于消费协作,提高消费效率A.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6、关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开展阶段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区域社会经济开展水平相当低,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B. 工业化处于开展阶段,以资源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C. 区域外部的经济差异比拟大D. 大少数休息力从事工业消费活动7、区域开展阶段与主要部门组合正确的选项是〔〕A. 工业化起步阶段——以资源密集型工业和休息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B. 高效益的综合开展阶段——加工制造业和效劳业大大添加C. 工业化阶段——以资金密集型工业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D. 传统农业为主阶段——没有任何工业部门8、与其它天文现象不能够同时出现的是〔〕A. 蒙古西伯利亚一带高压十分弱小B. 塔里木河出现洪峰C. 上海遭受寒潮袭击D. 南极大陆调查人员增多太湖平原气候平和湿润,水网稀疏,土壤肥美,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知名。

高中地理 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中地理 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探索导入)活动要求学生了解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方建筑物特点的不同,并由此认识地理环境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比较而言,俄罗斯冬季寒冷而漫长,英国南部的终年温和,俄罗斯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目的保温御寒;英国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通风透气。

(讲述)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采集和狩猎阶段
《思考》人类的生存地有什么特点?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如何
人类活动极大地依赖再燃自然环境,在少数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人类的生息比较活跃。

2、农业社会阶段
《思考》与第一阶段相比:人类活动有什么特点?对自然的依赖有何变化?
作物和饲养的禽畜是人们食物的主要来源,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成为农业文明的发祥地。

3、工业社会阶段
《思考》人类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的发展与地理环境有何关系?不同地域的城市,其发展的原因是否相同?
资源和自然条件结合紧密区形成工业区②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运促成工业区
4、后工业化阶段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影响人类活动的环境因素有何变化?
环境优越地区形成高科技产业区
陆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时代有何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科技的进步使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逐渐变小
二、海洋和岛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阶段性
航海技术落后阶段:海洋不被重视
航海技术进步以后
①沿海经济超过陆地②资源开发领域拓宽
2、岛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阶段性
工业化前:经济落后
工业化后:①利用港口优势经济发达②利用旅游资源潜力巨大③岛屿归属权引起重视
(二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作业(三)
(建议用时:40分钟)
[基础达标练]
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a、b、c、d曲线表示的因素是 ( )
A.a—原料B.b—土地
C.c—劳动力D.d—技术
2.到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 ( )
A.数量B.质量
C.类型D.区位
1.D 2.D[第1题,狩猎文明时期,人类依赖自然;农业文明时期,人类改造自然,技术影响程度逐渐增大;工业文明时期,技术影响程度迅速增大。

第2题,工业文明时期,土地资源的区位对工业部门的选择有重要作用。

]
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处松嫩平原中部,过去是一片茫茫的荒原,人烟稀少。

随着油田的开发,大庆一跃成为我国最大的“石油城”,目前人口已经达到242万。

读大庆油田石油产量的增长示意图,回答3~4题。

3.20世纪60年代,大庆当时处于区域发展的 ( )
A.初期阶段B.成长阶段
C.转型阶段D.再生阶段
4.1976年,大庆油田的原油年产量首次突破5 000万吨,下列各说法中,在该阶段最可能存在的是( )
A.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简单,人类对地理环境影响微弱
B.大庆城区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日趋复杂
C.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D.开始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3.A 4.B[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世纪60年代大庆油田石油产量很少,可以推出为初期阶段。

第4题,此时大庆处于发展的成长阶段,这一时期的特征是城区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日趋复杂;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种资源被大量开采,导致资源面临枯竭,并且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废弃物,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 读“海底地形剖面图”,回答5~6题。

5.下列地点与海洋矿产资源分布组合正确的是( )
①渔业资源②石油③天然气④锰结核
A.①②B.①④
C.③④D.②③
6.未来可利用潜力最大的海底矿产资源是 ( )
A.深海锰结核
B.海水中的钠
C.海水中的镁
D.滨海砂矿中的金属
5.B 6.A[第5题,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大陆架上。

第6题,深海锰结核因含有丰富的金属矿产而成为未来可利用潜力最大的海底矿产资源。

]
读图,完成7~8题。

7.关于该岛有关自然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大西洋
B.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C.周围不可能生长珊瑚
D.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8.有关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岛是新生的岛礁且长期无人居住,则哪个国家先发现和占领,哪个国家可拥有对其控制权
B.该海岛没有利用价值,因而不能引起重视
C.对该海岛开发的重点可放在工业上
D.该海岛发展潜力较小
7.D8.A[第7题,根据149°30′W经线穿过该岛,可判断该岛位于太平洋;根据经纬度位置可判断该岛不可能为热带沙漠气候,有可能生长珊瑚礁;根据河流向四周呈放射状注入大洋判定其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第8题,关键是了解岛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9.下图为南太平洋上处于西风带的一个小岛。

现欲对该岛进行开发,但是岛上缺少煤、石油、天然气,盛行很强的西风,有流速很大的河流及森林、温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B、C两地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中所示,拟在该岛平原地区建一个小型农场,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最可能为________,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3)开发该岛需要大量的能源,在A处最适合发展________能电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岛还适合开发哪些能源?(列举三种)
[解析] 该岛位于南太平洋、西风带,南半球西风带为西北风,西北侧应为迎风坡、降水多,强劲的西风带来风能;根据题干及等高线和河流可知该处水能也较丰富。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岛西部平原地区适宜发展混合农业,因为在西风带,容易联想到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种植牧草和小麦。

[答案](1)B南半球的西风带刮西北风,从图中的等高线判断,B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2)混合农业小麦
(3)风地处西风带,风力强地热能、水能、潮汐能。

[能力提升练]
2018年4月26日,海南省迎来了成立30周年的纪念日。

结合下图,回答10~12题。

10.海南岛之所以能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其发展借助的条件有( )
①地处南部边陲,区位优势明显②光热充足,夏长冬暖,有热带资源优势③我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海洋资源丰富④国家政策优势
A.①②B.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1.近年来,海南岛成为我国冬季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优势的气候条件
B.劳动力和土地价格较低
C.政府的优惠政策
D.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12.下列关于海南岛开发建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我国加强对海洋海域的管理和开发
B.可在岛屿中部地区建设工业区
C.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D.充分利用海岛风光和海洋资源,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10.D11.D12.B[第10题,海南岛地处南部边陲,区位优势明显;海南省是我国唯一的全部位于热带的省,光热充足,夏长冬暖,有热带资源优势;海南省是我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有海洋资源优势;旅游资源也很丰富。

国家的政策优势也极大地推动了海南岛的经济发展。

第11题,随着近年来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大扩展。

第12题,结合海南岛的自然环境进行分析判断。

] 13.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俄罗斯的天然气将通过“南溪”管道输往南欧。

该管道从俄罗斯南部穿过黑海海底至保加利亚后,穿越巴尔干半岛经希腊通往意大利南部。

材料二石油城克拉玛依市地处交通要冲,区位优势明显,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1)根据图甲信息,说明影响C地附近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

(2)结合材料一,分析“南溪”管道施工困难的主要地理原因。

(3)以采矿为主的资源型城市都会面临资源枯竭问题。

结合材料二,克拉玛依市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多选)
A.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与东部沿海省区的贸易
B.进一步发展石油化学工业,延长产业链
C.发展观光旅游和工业旅游,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
D.利用良好的光照条件,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E.优化环境,改善生态
[解析] 第(1)题,C地位于黑海东岸、大高加索山脉附近,其降水会受到海陆位置、西风与山地等因素的影响。

第(2)题,结合图示综合分析,“南溪”管道沿途经过河流、山地、海底,还经过多国领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

第(3)题,克拉玛依市利用其区位优势,应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利用其良好的光照条件,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

[答案](1)海陆位置、西风与山地。

(2)经过河流、山地和海底,地形复杂;线路长,地质构造
复杂;经过多国领土,需他国支持。

(3)B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