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现代组织中必备的四大要素:财、物、信息和人(又称人力资源,最为主要)。
2、组织活动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组织中的个体;第二个层次是群体;第三个层次是组织;第四个层次是组织的外部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3、组织行为学的定义: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以及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学科。
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为人的心理以及行为规律。
5、组织行为学的特点:一为边缘性、综合性;二为两重性(来自三方面:一是来自学科性;二是来自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人本身的两重性;三是来自管理的两重性);三为实用性
6、
7、梅奥的霍桑实验的研究目的:研究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
结论:生产率不仅受到物理与生理条件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8、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研究组织中个体、群体和组织(包括环境)三个层次上的行为问题
9、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实验室实验法、现场实验法、数据采集法(意见调查表,采访,观察,非反应措施)
10、企业伦理问题的管理理论:结果理论、规则理论和文化理论
第二章
1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12、认知(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心理过程情绪和情感
意志
心理现象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和世界观等)
个性差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
13、管理心理学的基石——人性假设
14、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管理心理学是研究各类组织的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具体包括:研究个体心理、群体心理、领导心理、组织心理
15、勒温是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指出:人的行为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B=f(P·E),其中B代表行为,P 代表人,E代表环境
16、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交往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17、个性理论的三个方面:特质个性理论、个性心理动力学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
18、弗洛伊德的个性心理动力学理论,本我(原始无意识)自我(调节)超我(理性的)
19、卡尔·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人作为有机体的、最基本的驱动力是自我实现——不断努力实现一个人的内在潜力
20、希波克拉特提出体液的气质学说分类:人体有四种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
多血质——活泼型——活泼好动,做事快不稳定胆汁质——兴奋型——热情豪爽,性急暴躁黏液质——安静型——沉默喜静,行为慢保守抑郁质——抑制型——心细敏感,内向悲观
21、孔子的气质“三分说”:从类似气质的角度分为‘中行’‘狂’‘狷’
22、个人决策风格:均衡型决策、冲动型决策、怠惰型决策、风险型决策、谨慎型决策
23、影响团体心理的两个因素:环境因素、合群因素
24、心理契约:非文字的、由个体与组织达成的相互承诺
25、
第三章
26、行为特征:主动性、动机性、目的性、持久性、可塑性、差异性
27、人的行为规律:
28、知觉:知觉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29、感觉是对于对象个别属性的反映(如颜色、气味等),而知觉则是对于对象的各种不同属性的总和,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30、知觉三要素:主观因素、客观对象、知觉发生的情景(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31、知觉的四个基本特征:相对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32、影响知觉的因素:知觉者因素、知觉对象因素、情景因素
33、归因:是指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产生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海德——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理论韦纳——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努力、能力、任务难度、机遇)
34、归因偏差
35、人际知觉偏差:首因偏差、晕轮效应(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一俊遮百丑)、近因效应、定型效应、选择性知觉、投射(similar to me)
36、个性:是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37、个性的特点: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制约性、倾向性
38、彼特·沙洛维和约翰·梅耶提出情绪智力,即情商
比奈和西蒙提出智力测试,公式为IQ=MA(心理年龄)/CA(生理年龄)
39、态度:是一种积极的或消极的感觉,是一种精神状态,对一个人对其他人、物体或情境的反应起着特定的影响
40、态度的成分组成:情感、认知、行为
41、态度的特征:社会性、针对性、协调性、恒常性、内隐性
42、态度的形成阶段:模仿和服从、同化、内化
43、态度的类型: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组织承诺
组织承诺: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并且希望维持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状态(为最高级别)
44、价值观:是个人关于事物、行为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
45、价值观类型:奥尔波特的价值观分类、罗克奇的价值观调查、格雷夫斯的价值观分类
46、三种经营价值观:最大利润价值观、企业价值最大化价值、企业价值—社会效益最优价值观
47、工作满意度:是指个人对他所从事工作的一般态度
48、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年龄、职业阶层、教育因素、组织规模、领导风格、工作的丰富程度
49、梅奥:社会人假设亚当·斯密:经纪人假设马斯洛:自我实现人雪恩:复杂人
50、霍兰德
第四章
51、群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关注目标、任务、活动、在行为上相互作用、在心理上互相影响的人群集合体
52、群体的类型: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职能群体和任务群体、工作群体和休闲群体、大型群体与小型群体(12人)、长期群体和临时群体(1周)、紧密群体和松散群体、开放群体和封闭群体
53、正式群体是为了达成与组织任务有明确关联的特定目的,以及执行组织的特定工作而产生的,正式的,官方的组织结构。(命令群体、任务群体)
非正式组织是不经官方规定的,而是自然形成的一种无形组织,是一种非正式的联合体。(利益群体、友谊群体)
54、群体的特点:结构、地位层次、角色、规则、规范、领导、凝聚力、冲突等
55、角色:属于社会学的概念,指与人的某种社会地位相一致的权利、义务、规范和行为模式
平衡和持久的群体通常会在期望角色与知觉角色之间保持良好的一致性
56、群体的发展阶段:形成、震荡、规范化、执行任务、中止阶段
57、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58、从众行为: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有分歧时,会感到群体的压力。有时这种压力非常大,会迫使群体的成员违背自己的意愿产生完全相反的行为,这种行为叫做从众或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