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接受论(一):欣赏
文学原理之文学接受基础知识
文学接受一、定义文学接受是读者对作品阅读、理解和欣赏的活动,是文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文学作品的审美具体化过程,是由读者、作品、作者等主要因素构成复杂的结构关系。
二、文学接受的构成和作用(一)文学接受的构成1.读者与作品的互动①读者与作品的互动关系体现为作品对阅读的规范和召唤1)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的深度与性质限制读者的接受,形式与媒介又规定读者的阅读条件2)文学作品的创造和形成过程本身就隐含着对理想读者的呼吁,优秀的作品对读者具有引导和召唤作用。
②没有被接受的文学作品只是潜在的存在,它需要通过读者阅读获得现实性,从客观的物的存在转变为审美的具体存在。
1)以意逆志,文学作品潜在的艺术魅力及其思想情感的深刻性、艺术上的微妙性,需要靠读者积极的领悟、玩味才能得以实现。
2)接受活动是读者对作品得具体化,是读者的期待视野与作品视野的融合,即视觉融合③文学作品具有不确定性,具有含蓄性,留有空白,等待读者去解释与填补。
文学作品一般采用的是描写性的语言,包括大量的气氛渲染、情感的表现,节奏的变化等描写,这就留下了必要的空白。
2.读者与作者的交流①读者与作者之间存在相互联系,他们都需要文学语言的中介,需要对词语、句子、语篇的理解。
②文学接受事实上是读者与作者的情感交流群形成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甚至达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共鸣状态。
3.读者与作者相互区别1)面对的对象不同①作者直接面对历史或现实的生活世界与情感状态②读者面对作者创作的需要文字作品,是抽象的符号对象2)审美方式不同①作者通过对世界的审美体验完成艺术形象的构思,并把它通过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形成文学作品,即情动辞发。
②作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唤起审美体验并进行形象重构,使潜在的文学作品转化为具体的文学作品与文学世界,即披文入情。
(二)文学接受的作用1.读者的阅读、理解和鉴赏活动,彰显了文学作品的现实价值,同时赋予文学作品以新的创造与发现。
2.读者的阅读欣赏是对作品价值的检测与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者的文学创作与生产。
文学接受一概要
比如 爱尔兰小说大师詹姆斯·乔伊斯 的代表作《尤利西斯》 。
这部长篇小说是西方现代派意识 流小说的奠基作,它的出版是现代派 小说的一个高峰,对东西方文学的发 展有很大的影响,是世界文学的一部 扛鼎之作。
布卢姆多年前失掉了儿子,总觉得精神上受到无法弥补的创 伤。他的妻子对他不忠,更使他羞愧难当。而斯蒂芬总觉得对母亲 有过爱恋而对不起父亲。他抱着负罪的感觉,渴望在精神上重新找 到一位父亲。 一天,布卢姆和斯蒂芬相遇。斯蒂芬喝得酩酊大醉,布卢姆精 心照料他。 这样他们就在彼此的身上找到了自己精神上最重要的东 西: 布卢姆找到了儿子,斯蒂芬找到了父亲。 布垆坶回家后告诉妻子莫莉,说斯蒂芬以后要加入他们的生 活。这位充满情欲的妻子刚刚告别了情人,从斯蒂芬的到来朦胧地 得到一种母性的满足。 又混合着对一个青年男子的情欲冲动。 但是, 斯蒂芬婉言谢绝了布垆坶的好意,他离去后,莫莉在快要睡着的瞬 间,又回忆起她和布垆坶相互热恋的时光。
。
试想,当你一看到题目就能预知立意, 一看开头,就能猜中结尾,人物一出场,就 能准确到判定其性格特征, 以及即将演示的 故事情节,甚至能知道他(她)下一句的台 词。面对这样的文本,你固然会得到一种确 证自己的先见之明的满足, 但同时也会因为 期待指向畅通无阻而感到索然无味, 会因为 缺乏主动创造的机会而心灰意懒,而最终失 去阅读的兴致。
(3)既有顺向相应又有逆向遇挫
既有顺向相应又有逆向遇挫,即一方 面, 文本在不时唤起读者的期待视野中的预 定积累, 同时又在不断设法打破读者的期待 惯性,以其出其不意的人物行为、故事情节 或意境调动读者的想象。 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正是如此, 在阅读 的过程中, 读者可能会因期待指向的暂时受 挫而不适, 但很快又会为豁然开朗的艺术境 界而振奋。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原理(孙文宪11文学接受
1.文学接受的意义
如何认识文学接受的意义,认识有一 个过程,现代理论与传统观念既有共 识也有分歧: ①接受是创作实现的条件 ②接受是推动创作的动因(以上两条 属于"共识") ③接受与创作的关系是"再创造"还 是"知音"?(在这一点上有分歧)
1.文学接受的意义
①接受是文本意义实现的条件 马克思说: "产品只是在消费中才成为现 实的产品." 文本的意义在接受之前只是一 种可能性,处于潜在的状态; 只有通过接受活动的"激活", 潜在的意义才能转化成现实的 意义.
《文心雕龙知音》: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知音其难哉!音实 难知,知实难逢,逢 其知音,千载其一 乎!"
柏拉图在《斐德若篇》 中说: 不顾接受者的"独白" 写作是"哑口"的.只 有"对话"才能在作者 与读者的交流中实现对 思想的准确表达.
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接 受美学"认为,传统文学 理论低估了接受在文学活 动中的意义;接受不但是 对文本的接受,而且参与 了文本的创造. 如何理解文学接受因此有 了"现代"与"传统"的 区分.
接受差异的存在,产生了接受(解 释)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的问题. 传统文学理论判断批评即解释活动 的有效性与合法性的标准是"文本 原意".
1.文学接受的意义
接受是文本意义实现的条件,集中表现在文学 社会功能的发挥上: 文本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影响,并不完全由作 家意图和文本本身的蕴意来决定; 一个文学文本产生的社会影响,和读者接受有 密切关系; 文学的社会效果,往往取决于读者的感知活动 和接受的态度与方式.
2019第十五章文学接受.ppt
2、文学文本的结构开放性(文本+主体参与意义) ( “意义空白”、“召唤结构”、“启发性结 构” )。 3、文学文本的意义关联与“文本间性” : 4、文学文本的意义确定性(现实层面)与开放性 (审美层面)的结合。 现实意义(限定)文学接受审美意义(创新)
1、文学接受环境主要是指文学接受所处的外部社会 文化环境与文本内部的文学环境。 2、外部社会文化环境对读者的影响:读者的生存环 境与人生态度所形成的生活经验以“前理解”的方 式直接影响着文学文本的选择、解读与评价。 3、文学文本自身语境(内部文学环境)对读者的影 响:特定文学语境为读者提供着构成文学经验(接 受心境形成“前理解”)的基本材料和意义理解的 可能。
一、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任务
二、文学批评的模式
1、文学具有多层次的结构和多种意义,从而决定了 文学批评的多样性,文学批评是由原型层次、现实层 次和审美层次综合构成的复合体。 2、文学多层次性产生多种文学批评理论(三类)。 3、批评家的关注点和文学的不同类型也导致不同的 批评 4、文学批评的三种基本模式,即原型-精神分析、社 会-历史批评和审美批评 5、其他批评方法及其类型:评点式、读者-反应、印 象批评、解构主义、后殖民理论、形象学研究等
四、文学释义
文学释义的基本构成(解释的循环):
文字解读→篇章理解→现实经验(感性意象) →审美经验(审美意象)→审美判断(文学欣 赏)→现实释义(社会价值)→审美释义(人 生意义)→文学评价(现实价值与审美价值) →文学批评(个别)→文学原理(一般)→文 学知识→文学解释……
第四节 文学批评
1、文学批评是文学解释的特殊形式,也即专业的文 学释义、评价与典范的文学解释(专业性和典范 性)。 2、文学批评的主体:批评家(即具有专门的理论知 识和批评经验并能够敏锐地发现文学作品的内涵以 深入揭示其意义的人),文学批评具有权威性与社 会导向作用。 3、文学批评的工具:社会理论和文学理论。 4、文学评价的标准:社会观念和审美观念。 5、文学批评的表达形式:系统的批评著作。
文学理论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第一编导论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
文艺学包括广义的文艺学和狭义的文艺学,上面所说的是广义的文艺学,狭义的文艺学主要就是指文艺理论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1、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学科都叫“诗学”、“诗论”。
2、一般↑共时←—————————————→历时↓特殊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它与其他四个分支关系密切,它通过横向的审视,侧重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它指导和制约着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等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1、对象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2、任务四个方面: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文学四要素:世界读者作家作品三、、文学理论应有品格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来源于文学活动实践;为文学活动实践所检验;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一种意识形态;民主、科学、现代的取向;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形态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1、文学理论认识的客体:文学活动的整体2、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二、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1、文学哲学作家与世界的关系:反映论2、文学心理学中国古代文论:“比兴”说孔颖达《毛诗正义》:“比者,比方于物。
兴者,托事于物。
……比之于兴,虽同是附托外物,比显而兴隐,故比居兴先也。
”钟嵘《诗品序》:“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言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刘勰《文心雕龙》:“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
”朱熹《诗集传》:“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文学鉴赏论
文学鉴赏论
(一)读者的审美能力:
通过语言文字的阅读或对语言的听说体验情感和感悟形象美 的能力。
阅读能力:
就是对文学作品的浅层结构的理解能力,即先要理解所欣赏
的文学作品写了些什么,这主要是对情感中的情绪、形象中 的印象和语言的公共含义即,语法意义的理解能力。
感受能力:
就是对文学作品的深层结构的感受能力,即要领悟到所欣赏
大众的审美趣味、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其二,也不能完全不顾读者的审美需求,而一味地沉溺于自我
的小天地里,写一些与读者的审美需求无关的个人情绪,从而
无法满足广大读者的审美需求,使文学活动不能最终完成。
文学鉴赏论
其三,这个矛盾的唯一解决办法就是真诚地忠于生活,在深刻 体验生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审美感受,必然能满足广大读者的 审美需求,因为作家首先也是读者中的一员,他同读者一样也 生活在现实之中,所以一方面他能概括出读者的审美需求;另 一方面他也能更好地表现出读者的审美需求。
第一、欣赏作为消费对文学作品作为生产产品的意义
产品只有经过消费其价值才能得到实现,作家创造的
审美价值在作品中只是潜在的,而非现实的东西,只 有通过文学欣赏,即消费,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才能 得到体现,其审美作用也才能得到实现,整个文学活 动才算最终完成。因此文学欣赏是文学作品实现其审
美价值、发挥其审美作用的基本前提。
固有的期待视野不一致的文本的召唤,这种消极与积极的不
同表现,本身即是读者期待视野的一种固有的功能,也是读
者欣赏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
据此可以将阅读分为:主动阅读和被动阅读。
文学鉴赏论
⑩主动阅读和被动阅读:
第五章文学接受
韦庄的《女冠子· 四月十七》: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 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 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无人知。 ——如果没有相关的生活体验,难以将作 品中语言所描述的形象,在脑海中还原成 感性、具体的生活画面。
3、感知内涵
——指初步地掌握形象内含的某些思想。 ⑴把握了形象不一定就能把握形象的内涵。 ⑵把握内涵也是把握形象的要求。 西班牙画家萨尔瓦多· 达利的《内战的预感》 画面本身很容易把握:人体器官的组合。 但形象隐含的思想难以把握。 ⑶直观的、印象式的、感性的把握。内容提要)
一、文学接受的意义 二、文学接受的过程
第一节
文学接受
一、文学接受的意义
(一)文学接受在文学活动整体中的
作用
有三种认识,反映了接受研究的三个阶段。 ⒈接受活动是一种被动、消极的活动。 ⒉接受对文学创作有积极的影响,创作与 接受的关系具有互动性。 ⒊接受活动对文学本体具有规定性。
《列子·汤问》高山流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 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 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 若江河!”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专门讨论接受:
“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 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柏拉图讨论过‚对话体‛和‚独白体‛在 接受中的不同作用。 文学接受这个话题成为20世纪文学话语研 究的一个重点。
⑷审美是文学的基本功能
审美功能:文学作品可以满足人的审美需要, 将人带入自由的审美境界,使人获得情感上 的愉悦和精神上的享受,进而推动人的个性 和才能朝着自由而全面的方向发展。
对人的创造能力的感悟和欣赏。
第五讲 文学接受论
第五讲文学接受论文学活动不能停留于作家写完作品这个阶段,文学作品的价值必须经过传播、消费——文学接受,才能实现。
在传播、消费过程中,一般性阅读是最基本的接受形式,而在阅读基础上形成的文学鉴赏和批评则是文学接受的高级形式。
一、文学阅读读者是文学阅读活动的主体(作品是客体),因此关于文学阅读的探讨可以从读者开始。
(一)关于读者的角色1、被动者角色认为文学阅读是读者寻求作者创作意图的过程。
此观点在中西方文论传统中占据支配地位,直到20世纪初期仍然流行。
此间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对后来者的影响较大。
→康德“审美无功利”论,对读者被动角色的理论支持。
《判断力批判》提出“审美无功利”,因此读者要以无功利的心志去阅读作品,从而领悟作家赋予作品的意义。
因此,读者受制于作家和作品,作家成为了受人顶礼膜拜的对象。
此后欧洲的象征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论大体支持这种观点。
显而易见,他们忽视了读者的价值(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合理性。
→象征主义文论对读者被动角色的肯定。
法国象征主义领袖马拉美(1842-1898),认为诗人要把诗的意蕴一点点地暗示出来,而读者应该一点点去猜测诗的意蕴或象征意味。
再如,法国象征主义代表瓦雷里(1871-1945),认为对于象征主义作品,读者需要具有“克难”的能力,因而读者的阅读犹如“带着镣铐跳舞”。
2、主动者角色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美学以及美国读者反应批评等理论相继兴起,从不同角度突显了读者的作用,使读者地位得到空前提高,甚至出现了读者中心论。
(1)现象学美学对读者地位的重视作为哲学流派的现象学(略讲),是由德E.胡塞尔(Edmund Husserl, 1859~1938,主要著作有《算术哲学》、《逻辑研究》、《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以及《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的一部分。
014文学理论·文学接受
制度 ❖一部分由经济直接决定的,一部分由生长
在经济上的全部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的社 会中的人的心理 ❖反映这种心理特征的各种思想体系
LOGO
❖文学接受作为人的社会意识层面的创作活 动,既不等同于社会心理,也不同于伫立 于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思想体系,即意识 形态。
❖但文学接受又受到这二者的极大影响,从 而既在接受活动中追随社会心理风向标的 微妙变化,又流露出受到意识形态影响的 痕迹。
接受不但是对文本的接受,而且参与了文本的 创造。
•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的诞生地在德国南部的康士坦茨,创始人
有伊塞尔、姚斯等五位文学理论家,人称“康士坦茨 学派”。
接受美学传到美国,蜕变为“读者反应理论或批评 ”
1.传统文学接受观
LOGO
(1)最理想的接受者应是作者的“知音”;最理想 的接受效果应是读者对文本原意、作者意图的把握 。
LOGO
1.接受是文本意义实现的条件,集中表现在文学社 会功能的发挥上:
(1)文本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影响,并不完全由作 家意图和文本本身的蕴意来决定;
(2)一个文学文本产生的社会影响,和读者接受有 密切关系;
(3)文学的社会效果,往往取决于读者的感知活动 和接受的态度与方式。
文学的多种社会作用
LOGO
间距离”。 读者的接受受制于“前理解”。
LOGO
(3)“说不尽”是文学的魅力所在 文本的意义并非形成于创作完成之时,而是形成于
文学理论基本名词解释汇总(文概)
文学理论基本名词解释汇总【文艺学】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
【文学理论的任务】①文学本质论: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②文学创作论:作家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③作品构成论: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④文学接受论: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
【文学活动的两个过程】【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有机组成部分一一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美学一一人类文学理论史的革命性转换;理性根基: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①对象化论;②艺术生产论;③特殊的意识形态论;④能动的反映论;⑤文学起源论;⑥现实主义的创作论;⑦文学历史发展论;⑧文学批评论。
【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人类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①理论方式--- 理论性、认识性的精神活动;②宗教方式一一宗教性、幻象性的精神活动;③实践一精神方式伦理性、意志性的精神活动;④艺术方式一一审美性,情感性的精神活动。
【审美的文学观念(狭义文学)】包含情感、虚构和想象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
【惯例的文学观念(折中义文学)】介乎前二者之间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
【文学的含义】显现在生活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从事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
【话语】文学是一种话语。
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
包含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所包含的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含蕴性质,二是具体的文本带有话语含蕴性质。
【形象】这里指审美形象,即由文学的文本结构所呈现的富于意义的审美感性形态,它是文学特有的存在方式,与人们认识活动中感性形象不同,审美形象既具有感性特征,同时又渗透想象,虚构或情感等精神特征。
文学接受
文学接受是整个文学活动系统中的一 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对于作品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的实现 对于激励作家的创作 对于推动文学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五章 文学接受
中国古代有“知音”说
《吕氏春秋》中的俞伯牙和钟子期 的故事,留下了‚高山流水‛的成 语。 刘勰《文心雕龙》中有专门讨论接 受的《知音》篇。
国人对《红高粱》的评价多负面
持否定态度这一级往往是本能地排斥《红高 粱》,原因是这些观众的审美期待视野中缺 乏与《红高粱》产生共鸣的酒神精神。 电影中对性、醉、死的表现不能激发起他们 的生命意识,因闯出了理性栅栏而被斥之为 胡闹。
安东尼奥尼的纪录片《中国》
安东尼奥尼曾询问中方的接待人员: ‚你们发动了革命,并用革命来建设了这个与 其他国家完全不同的国家,什么是解放以后最 明显的变化?‛ 对方回答道:‚人民。‛
民族的审美文化积淀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 形成的,对接受者来说是一种“先在”的东 西,为每个体成员所具有。 例如,中国小说从传奇、话本、拟话本到章 回体的独特发展道路培养了我们欣赏叙事文 学的习惯。对故事性较强、人物性格鲜明、 动作描写多、前后有照应、结局有交代、内 心独白少的小说有兴趣,而对意识流等现代 派小说则多少显得有点隔。
电影《红高粱》
首映式观众一次鼓掌长达10分钟,英、美、 意、苏、瑞、德等11国评委全票通过授予头 奖,欧美各国电影商纷纷抢购……西方民族是 用惊奇和欢呼来迎接《红高粱》的。 对接受《红高粱》这一文本来说,西方民族 期待视野的最主要因素有两个: (a)西方民族所处的文明社会 (b)渊源于古希腊的酒神精神传统。
文学接受理论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文学接受理论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语文教育有太多的问题,语文教育这个话题极为沉重,语文教育不能自我封闭。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文艺学、语言学、文章学有益于教师理解文本的内涵,而教育学和心理学则帮助教师更好地处理文本,对其剪辑加工。
本文从文艺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接受美学”的角度,谈谈其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并探讨实践中容易产生的误区。
一、接受美学的理论要点1、文学本体论。
文学以何种方式存在?文学是文学作品、读者、作者三个环节交互作用的一种活动,一个动态的流程。
文学就存在这个流程中。
就文学存在方式而言,惟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活动,并在阅读的时间流程中,文学作品方获得现实的生命。
2、文本的召唤结构。
伊瑟尔把文本这种充满不确定性和空白的结构潜能,称为“隐含的读者”。
“隐含的读者”的结构对接受者有一种“感召力”或促迫力,如伊瑟而所说:“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
”所以他把文本的这种结构,称为“召唤结构”。
3、期待视界。
所谓“期待视界”,在科学哲学和社会学中已经使用这个概念,来指科学研究中人们以已有的经验提出的对研究的期望。
接受美学借此概念,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
4、无止境的意义创造。
读者创造和完成作品意义的程序是怎样的呢?尧斯提出了阅读的三级模式(三个步骤和三级阅读):①一级阅读称感觉阅读或审美性阅读,主要是对作品包括词汇、句段、节奏、韵律及其所包含的情感进行直感的把握,把作品中的可能性加具体化展开。
②二级阅读称为反思性阅读或阐释性阅读,主要是思考审美阅读遗留下来的问题(如难解的语句、费猜的情节等)并找出答案,同时对原已搞清楚的部分作更深入的再思考,完成对形式的总体认识。
③三级阅读也叫历史性阅读。
在接受史的视野内进行的,即要考察从文本产生的背景和传统、作者本人的理解一直到本次阅读之前人们所赋予作品的意义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
第一章文学欣赏概述ppt课件
❖ 提高自身修养—— 坚持正确的途径——
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
❖ 数量上,刘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 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 《文心雕 龙·知音》 质量上,歌德: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 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成的。 《歌德谈论录》
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
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
四、文学欣赏的发展阶段
❖ 1、想象与联想 l 文学作品的“空白点”或“未定点”,
或“召唤结构”为想象提供了用武之地。 Ø 罗曼·英加登:每一部文学作品在原则
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
期待视野
❖ 姚斯指出,一部新作品的读者能够在较为 狭窄的文学期待视野中感知它,也能在更 为广阔的生活的期待视野中感知它。 《接 受美学与接受理论》
❖ l 文体期待 l 意象期待 l 意蕴期待
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
三、文学欣赏的发生阶段
❖ 1.欣赏注意 l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
❖ l 方 法——想象和联想 l 注意点——文学欣赏是一种“有限创
造”,是一种“同质异形”的创造。 l 文学欣赏—— 以文艺作品为基本对象;
以审美享受为根本标志; 以提高审美情趣、 培养审美能力为主要目标
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
第三节 文学欣赏的过程
❖ 一、文学欣赏过程的涵义 l 文学欣赏的过程,实质上是由兴趣、
集中。 l 欣赏注意是由文学作品引起,又是读者
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可以是突发式,也 可以是渐进式的。
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
2.感知形象
❖ l 读者通过语言,运用想象,感知作品中物 化了的艺术形象,为进一步转化成读者观 念中的艺术形象奠定基础。 l感知形象,会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 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
《文学理论》第十讲:文学接受
二、文学接受的作用
• 1、读者的阅读、理解和鉴赏活动,不仅会 尽力理解或还原作家赋予作品的意义,还可 以赋予文学作品新的创造和发现。
• 2、读者的阅读欣赏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作 者的文学创作和生产。
• 3、文学接受是读者进行文学欣赏、理解, 满足自身审美需要的过程,对读者的审美情 趣培养、人格塑造、人生引导起着重要作用。
• 这一 句开场白,让莫言、陈忠实等中国 当代作家在小说中争相模仿:
• 1984年, 当莫言在王府井看到盗版《百年孤独》 的时候,他说: “像 被雷电击中一样,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 。 ”
• 莫言的《红高粱》 中写道: “ 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 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 。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 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 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 头。”
姚斯: 《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
(二) 读者与作者的交流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刘勰《文心雕龙 ·知音》
“缀文者”即作者, 他们根据生活中体验到的情感用 文辞写成作品;
“观文者”即读者, 他们根据作品的语言文字走进作 品的情感世界。
“缀文”与“观文”就是读者和作者的关系。
(二) 读者与作者的交流
• 文学接受理论将文学研究 的 重 心 由 传统文论的世界 (社 会) 、 浪漫主义文论的作者 、 形 式主义文论的语 言形式转 移到读者接受中来, 为 文学理论的研究开辟 了 新方向 。
接受美学的主要观点: 艺 术作品绝非是 一 个独立 自 主 的 客体, 而 是相互联 系 的, 艺 术活动 的 中 心 不再是文本 、 作者和世界, 而 是?
•
修改后, 并没有使林道静这个小资产阶信服 。 作者为了完
文学理论——精选推荐
⽂学理论第七章⽂学接受⽂学接受⼀、关于⽂学接受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学理论对艺术接受的研究接受美学改变了研究的重点:把艺术欣赏,读者对艺术的接受放到了中⼼地位。
诞⽣于20世纪60年代德国代表⼈物:尧斯伊瑟尔主要特点:把艺术欣赏,即读者对艺术作品的接受,提到中⼼的地位。
接受美学尧斯把⽂学史看成“读者的⽂学史”,“⽂学作品从根本上讲是注定为这种接受者⽽创作的”,读者“并不是被动的因素,不是单纯作反映的环节,本⾝便是⼀种创造历史的的⼒量。
”“期待视界”(the horizon of expectation)所谓“期待视界”,是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学作品的⼀种欣赏要求和欣赏⽔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种潜在的审美期待。
尧斯认为,在⽂学史上,⼀部部作品,作为⼀个个“⽂学事件”,它们的“相关性”“基本上是以当代和以后的读者、批评家、作者的⽂学经验的‘期待视界’为中介得到统⼀的。
”尧斯认为,“期待视野”是对作品的某种“先⼊之见”,即阅读前即已存在的意向。
接受者事先拥有并作为标准或框架⽽带⼊接受活动的全部经验和知识积累,包括:接受者从已读过的⽂学作品中获得的经验、知识,对不同⽂学形式和技巧的掌握程度,接受者的⽣活经历、⽂化⽔平、欣赏趣味等。
期待视域:个⼈期待视域与公共期待视域在⽂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和社会的复杂原因,⼼理上往往会有⼀个既成的结构图式。
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本⽂的既成⼼理图式,就叫期待视野。
在具体的⽂学阅读过程中,这种期待视野主要呈现为⽂体期待、形象期待和意蕴期待这样三个层次。
“空⽩”理论好的艺术作品应该具有结构上的“空⽩”,它存在于情节、对话、⽣活场景、⼈物性格、⼼⾥描写等⽅⾯,这些“空⽩”所造成的作品的许多不确定性,它们召唤着读者以创造性想象去填补。
伊瑟尔的观点读者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再造再现⼀千个读者就有⼀千个哈姆雷特是由德国著名接受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来的他认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第八章文学接受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八章文学接受第八章文学接受名词解释文学消费:为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活动。
文学生产:作家观念形态的文学创作与出版家赋予其物质形态的复制出版。
文学传播: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文学信息或文学产品传递给文学消费者的过程。
文学接受:指审美范围内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
接受心境:文学接受者在阅读前与进入阅读时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基本心理状态。
期待视野:是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已有的对于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与期盼。
“前理解”的心理状态。
预备情绪:接受者从现实关注向文学接受跃进的中间环节,受作品基本特质激发而产生的特殊情绪。
“前审美”心理。
审美心理结构:接受者原有的文学知识、审美趣味以及阅读过的作品所构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图式。
同化:作品信息与心中的审美结构相致,并得到强化与巩固。
顺应:作品信息与心中的审美结构严重不一致,而通过自我转换来适应作品。
召唤结构:作品中留有不确定性和空白点需要接受者将其具体化的文学作品本身。
合理误读:在一定的限度内,接受者对作品含义的创造性理解与主观评价。
审美效果:接受者在审美体验高潮阶段或实现阶段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一系列心理效应与最终成果。
心灵共鸣:读者与作品之间实现了活跃的情感交流及对应关系的阅读心理现象。
文学的社会交往:通过文学接受而形成或传播普遍社会价值观的过程。
文学批评:以文学接受为基础,以一定理论与方法,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和评价的文学活动。
印象性批评:感想式的鉴赏式的批评。
注释式批评:解释词句、阐释原意为主的批评。
评点式批评:在原作上加以批注、点评并与原作一起印行的批评。
英美新批评派批评:主张作品中心论,注重形式与文本的研究与批评。
倡导“细读法”。
精神分析批评:强调泛性欲论,用俄底浦斯情结来解释创作动机,认为艺术是人的潜意识欲望的达成。
神话原型批评:主张将作品放到某个文学原型中去研究,提倡远古神话与现代作品相联系,不同民族文学相比较。
大学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范围及精细资料含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填空、判断、选择题1、文艺学:广义:文学学,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狭义:就是指文学理论2、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一)对象——文学的普遍规律,即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等。
(其中有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读者)(二)任务——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注释:文学活动发展论一一研究文学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研究文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的特征。
(纵向)文学活动本质论——从总体上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
(横向)文学创作论一一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
作品构成论一一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文学接受论一一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
3、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
4、文学活动的构成,四要素: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需要理解)第一,世界;①内涵:世界主要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即自然万物和社会的历史与现实。
②主要学说:摹仿说(再现说):文学艺术是对客观世界的摹仿和再现。
西方:柏拉图:艺术摹仿理念片类事物:永恒不变的理念、呈现为感觉世界中的各种事物、镜中的映像和艺术品中描写的故事等;三个层次的世界:理念世界—一现实世界(感性世界)——艺术世界。
艺术世界摹仿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摹仿理念世界。
)亚里士多德:艺术摹仿现实并再现现实也把艺术称作“摹仿”。
中国:没有西方那么发达,但对世界也有不同程度和不同侧面的强调。
陆机《文赋》: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司空图:“思与境偕”;王夫之:“情景”之论;王国维:“意境说”摹仿者摹仿的对象:一、“行动中的人”。
第九章 文学接受
• 姚斯提出新的文学史应是文学作品的消费史,读 者作为消费主体是一个能动的构成。通过“期待 视界”,姚斯将作家、作品、读者联系起来,并 沟通了文学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期待视界” 是读者接触作品前已有的潜在的审美期待,是由 阅读经验的积累而产生的先验心理结构。因此, 姚斯提倡作品的“客观化”,提倡历史视野与现 时视野的“视界交融”,认为文学作品不是只关 涉现时的静态文献,而是包括传统文学评价与当 下文学尝试的动态的、开放的“本文”。
推源溯流
作者的文本
读者
作者
• 读者的生活环境 境
作者的生活环
解决方法二:以意逆志
• 《孟子 万章》:“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 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 《说文解字》:“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其意 也。”“逆,迎也。” • 1、赵歧:“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孟子注疏》) • 朱熹:“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孟子集注》) • 以读者之意逆古人之志 • 2、吴淇:“志古人之志,而意古人之意”(《六朝选诗 定论缘起》) • 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
• 伊瑟尔《文本与读者的交互作用》: • 作者——文本——未完成 • 读者——作品——完成态
• 2、“隐含的读者”向“真正的读者”的转 化 • 叙述者: • 全知全能的叙述者、靠不住的叙述者、隐 含的叙述者 • 读者: • 理想的读者(隐含的读者) • 现实的读者(真正的读者)
• 伊瑟尔: • “隐含的读者”: • 是文本结构中的读者,是作为意象的读者, 是作者创作时假想的读者。 • 是文本结构现实化过程中的读者,是文本 中叙事者进行叙事时的倾听对象。
解决方法一:推源溯流
• 提出:章学诚《文史通义》“论诗文而知溯流别,则可以 探源经籍,进而窥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矣。” • 典型的例子:锺嵘《诗品》 • 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渊源论、文本论、 比较论 • 例如:评曹植 • 其源出于《国风》。——渊源论 • 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 卓尔不群。——文本论 • 故孔氏之门如用诗,则公干生堂,思王入室,景阳、潘、 陆自可坐于廊庑之间矣。——比较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艺学概论第15讲:文学接受论(一):文学欣赏文学接受有广义与狭义两个层次的含义。
狭义的文学接受仅指阅读与欣赏——对文学作品的感知、理解、想象与审美体验等;广义的文学接受既包括阅读与欣赏(可以说是文学接受的初级阶段),也包括批评——对文学作品及相关事物的理性分析和评价(可以说是文学接受的高级阶段)。
一、文学接受的主体条件1、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心理能力文学作为语言文化和语言艺术,其形象和意蕴必须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和理解才能在读者脑海中重新构造出来。
由此,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相当程度的相关心理能力——感知、理解、同情(自居/移情)、想象和情感反应能力等,是不可能从事文学接受活动的。
正如鲁迅所说:“读者也应该有相当的程度,首先的识字,其次是有普通的大体的知识,而思想与情感,也须达到相当的水平。
否则,和文艺即不能发生关系。
”(鲁迅《文艺的大众化》,《鲁迅全集》v7p579)2、一定的文学修养(指文学接受经验和文学理论知识)。
出于不同的需要,人类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语言文化,它们各有自身的特点。
由此,对于不同的语言文化,接受者应以对于接受某种语言文化来说是合适的态度和模式去接受它,否则就会因为态度和模式的不合适而不能产生好的接受效果,甚至无法接受。
例如:对于杜甫在《古柏行》一诗中对古柏的描写——“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宋代科学家沈括曾以科学家的眼光责怪道:四十围是径七尺,高二千尺,“无乃太细长乎”。
再如:对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中的“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我校编写大学语文教材的教师中居然也有人对其中的“三十年”作如此考证和解释:“疑当为‘十三年’。
陶渊明从初仕到辞归前后约十三年。
”这种现象表明:如果缺乏对文学这种语言文化的特点(如常用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的了解,那么,即使是文化水平高的人也可能不能以合适的态度和模式进行文学接受活动从而也无法产生良好的接受效果。
3、一定的人生经验人对于事物的理解都是以一定的相关经验和原有看法为基础的,对于完全没有相关经验的(初次接触的)事物,人是无法理解的。
对于文学接受来说,没有或者缺乏相关的人生经验,人同样不能或不能很好地理解作者表现在作品中的内容的意义。
关于人生经验对语言作品的接受的影响,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同样一句格言,在完全理解它的青年人口中,总没有在阅历很深的成年人的精神中那样的作用和范围,要在这种成年人的阅历中,那句格言里所包含的内容的全部力量才会表达出来。
”文学接受同样如此。
明代诗文家、书画家陈继儒在谈及自己读杜甫诗的体会时说:“少年莫漫轻吟味,五十方能读杜诗。
”这些事例都表明:没有一定的人生经验,人是无法或至少不能很好地接受文学作品中的相应内容、尤其是深层次的人生体验的。
二、文学接受的心理机制文学接受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除了接受活动得以可能的前提条件——主体的相关能力、知识与经验及客体对主体是否有意义与吸引力外,读者的接受动机与期待视野对文学接受也有很大影响,它们决定着读者对作品的接受角度和接受深度及效果。
1、接受动机生命活动都是有目的的。
文学接受活动同样如此。
常见的文学接受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种:(1)审美或娱乐动机,即希望通过文学接受获得审美或愉快体验或得到放松和休息的动机。
这是一种最基本、最常见的接受动机。
(2)求知与受教动机,即试图通过文学接受探求社会人生的真相和真理并从作品中受到相关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的动机。
对于这类动机,不同职业、志向和生存状态的人又会有不同的偏向,如政治家会希望从文学作品中获得政治斗争的经验;史学家会希望从文学作品中获得有史料价值的内容;文化(人类)学家会关注一个社会或时代的制度、习俗和风土人情;处于成长期或逆境中的人会希望从文学作品中找到能够激励自己、值得自己仿效的榜样。
(3)替代与补偿动机,即试图通过文学接受获得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或不便得到满足的欲望的替代性满足从而补偿现实生活的不足的动机。
如阅读爱情或色情小说者常有借助想象来替代满足相应欲望的动机。
(4)批评与研究动机,是在其他较为基础和常见的动机之外试图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细致的解读把握和揭示作品的深层意蕴、艺术特色以及成就和缺陷等的动机。
这种动机通常发生在职业批评家和文学研究者的身上。
(5)借鉴动机,即希望通过文学接受学习和借鉴他人(作品中)的结构方式和表现技法的动机。
这种动机通常发生在初学写作者和作家身上。
2、期待视野“期待视野(expectation horizon)”是德国接受美学(Reception Aesthetics)家姚斯(Hans Robert Jauss)提出的重要概念。
期待视野是指在阅读之前或阅读过程中,读者基于以往的接受经验、自己的审美理想与当前的接受动机而形成的对于将被接受的作品或作品部分在内容与形式以及接受效果上的预期和接受视角的预置。
文学接受期待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即:形象期待、意蕴期待、文体期待。
形象期待是指读者对于可能从作品中看到的符合自己的需要或审美趣味的人或物的形象的期待。
例如:一位准备看武打或战争小说的人通常都会希望在书中看到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一位少女看言情小说通常都会有想要在书中发现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的欲望。
这种想要在作品中寻找自己所需要、喜欢或效法的人物或其他事物的期待就是形象期待。
意蕴期待是指读者对于可能从作品中接受到的思想、情感、理想等非感性意识内容的期待。
例如:正在思考人生问题的人在阅读作品时通常都会期待着能在作品中看到有关人生的哲理;一个正在经历或期待着爱情的人在阅读作品时通常都会期待着能在作品中看到并体验别人的相关体验。
文体期待是指读者对于可能从作品中读出的与文体有关的内容、形式和表现技巧等方面的期待(希望通过阅读学习写作的人经常抱有这种期待)。
例如,面对一部小说,读者一般总是期待着能看到曲折动人的故事和丰满的人物形象以及结构和表现技巧等;面对一首诗歌,读者一般总是希望读到自己所喜爱的或优美或崇高或富于哲理等的意象和具有情感表现力的韵律及表现技巧等。
3、接受方式:同化与顺应接受美学家姚斯认为:阅读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期待视野的引导下进行的。
读者带着一定期待视野进行的文学接受活动有两种方式,即“同化”和“顺应”。
同化是指读者在接受过程中接受到的作品信息正好与自己的期待相符合,因而,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期待顺利地接受作品中的信息并由此使自己的期待得到巩固和强化。
在以这种方式进行的接受活动中,被接受的作品信息是主体按自己原有的接受模式来吸收和接纳的,因而,对于接受主体来说,这是一种主体按自己原有的接受模式来同化(吸收和接纳)外来信息的活动,所以,这种接受方式是同化式的。
与此相反,如果作品的内容与读者的期待视野大相径庭,那么,读者的期待指向就会受挫;这时,读者就不能顺利进行甚至可能随时中断接受活动。
由此可见,作品中的信息与接受者的期待视野相一致从而能被接受主体所同化是接受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
然而,主体的接受活动如果只有同化式的,那么,就会造成主体接受模式的僵化与接受范围的狭隘。
所以,为了扩大接受范围、丰富接受活动及其成果,主体有必要改变原有的接受模式。
这种改变原来的期待视野和接受模式以适应主体所接受的作品信息的性质的接受方式就叫做“顺应”。
换而言之,所谓“顺应”是指当主体碰上与自己的期待视野不相符合、与自己原有的接受模式不相适应的作品信息时主体主动改变自己原来的期待视野和原有的接受模式从而以新的期待视野和接受模式接受作品信息的活动。
顺应使接受者能够接受新事物或新的作品内容、形式与表现技法,由此,顺应意味着接受者的接受能力的丰富、发展和提高。
在实际的接受活动中,同化与顺应两种接受方式实际上都是同时起作用的,只不过在不同的接受活动中,两种接受方式所占据的地位、比例不同而已。
一般说来,作品的创新性越强就越是需要读者以顺应的方式去接受,反之,就越是适合读者以同化的方式去接受。
三、文学接受(欣赏)的性质这里讨论的是作为狭义的文学接受的欣赏活动的性质。
1、文学接受(欣赏)的再创造性文学接受(欣赏)的再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想象性:文学欣赏的基础是读者借助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的解读将作者表现在语言文字作品中的各种信息——人或物的形象以及思想、情感、愿望等)在自己的头脑中的再度显现。
其中,人或物的形象的重新构造是读者借助想象力来进行的。
这种借助想象进行的事物形象的重新构造活动就已具有一定的再创造性。
此外,读者对于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的再度体验、对于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的复现或复活等实际上也已具有一定的再创造性。
(2)增补性:根据英伽登(Roman Ingaden)、伊瑟尔(Wolfgang Iser)等接受学者的研究,作者借助语言所创作的文本实际上只相当于旅行者手中的一张大致而简略地标出了某个旅游地区的道路和景点的导游图;就像真正的风景要靠旅游者自己去(实地)踏看(才能看到)而导游图实际上只是起到了引导作用一样,真正的在读者的现时意识中活生生地现实存在的作品内容也是要靠读者动用自己的各种心理能力、尤其是想象力和生活经验去自己建构起来的,而作者所提供的文本也不过是起到了像导游图那样的引导作用。
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认为:作者所创作的文本是一种具有召唤结构(Appellstruktur / Appeal-structure)因而可以引导读者自己去重构一个精神世界的符号产品,也就是说:文本所能提供的信息都是兼具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而且,文本所能提供的关于某种事物的信息与人们在实际接触这种事物时所能掌握的信息相比不可能是完全的也即留有大量空白之处的;然而,文本所具有的信息的不确定性和空白又对读者构成了一种“召唤”或“吁请”,它们召唤或吁请着读者去动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各种心理能力去给那些具有不确定性的信息以确定性并补上那些信息空白之处。
由此,阅读实际上是读者在具有召唤结构的文本的引导下的一次再创作过程。
由于不同读者乃至不同时空中的同一读者在期待视野、生活经验、心理能力上的差异性,不同读者乃至不同时空中的同一读者对于同一文本的阅读所重新创作出来的作品或其中的事物形象就会有所不同。
这也就是西方谚语“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所说的(接受)现象的根源。
(3)融合性:根据伽达默尔等解释学家的研究,接受活动是一个接受者与表现者的“视界”互相“融合”的过程。
所谓“视界”是指一个人从他所可能有的各种视角看到或得到的关于某个事物的各种意识或信息。
所谓“视界融合”(Horizontverschmelzung,Horizon fusion)是指接受活动必然具有的一个(根本)性质,即:接受总是接受者以自己的相关视界与表现者(表现在文本中)的视界互相融合从而形成一个既不同于表现者的原有视界也不同于接受者的原有视界的新视界即“(作为接受之)效果(的真正)作品”也即表现者与接受者双方的精神融合物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