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总结得真的很好),推荐文档
医学生笔记(医学微生物学总结)
![医学生笔记(医学微生物学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6b4691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b7.png)
医学生笔记(医学微生物学总结)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微生物的特性、分类、生长、繁殖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以下是医学微生物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和要点总结。
一、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根据细胞结构可以分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
原核微生物包括细菌和蓝藻菌;真核微生物包括真菌、原生动物和病毒。
二、细菌1.细菌的结构:细菌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
根据细菌的形态,可以分为球菌、杆菌、弯曲菌和丝状菌等。
2.细菌的生长:细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pH和营养物质等条件。
细菌的增殖方式有二分裂和孢子形成两种。
3.细菌的代谢:细菌的代谢方式多样,包括厌氧代谢和好氧代谢等。
厌氧菌可以在缺氧的环境中进行代谢和繁殖。
4.细菌的致病性:部分细菌对人类会造成感染和疾病,如肺炎球菌、结核杆菌和沙门菌等。
这些细菌通过毒素的分泌和细菌的直接侵袭来导致疾病。
三、真菌1.真菌的结构:真菌由菌丝、菌体和孢子等组成。
真菌的菌丝可以分为异丝和同丝两种。
2.真菌的生长:真菌通常在湿度高、温度适宜的环境中生长和繁殖。
真菌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3.真菌的致病性:真菌感染通常发生在机体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身上,如艾滋病患者和器官移植患者。
常见的真菌感染疾病有白色念珠菌病、肺曲霉病和球孢菌病等。
四、病毒1.病毒的结构: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病毒被认为是一种“疑似生物”,需要宿主细胞来进行复制和繁殖。
2.病毒的生命周期: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通过寄生、复制、装配和释放等过程来进行繁殖,导致宿主细胞的死亡。
3.病毒的致病性:病毒引起许多传染性疾病,如流感病毒、登革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等。
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破坏细胞结构和功能,引发疾病症状。
4.病毒的预防和治疗:目前,对于一些病毒感染,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如麻疹、流感和乙肝等。
对于一些病毒感染尚无特效药物,只能通过支持性治疗缓解症状。
五、微生物与疾病微生物与疾病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整理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d8441853169a4517623a38f.png)
医学微生物学总结得跟教材一样的哦真的省了不少力气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
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病原微生物:少数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类、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机会致病性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的微生物。
4,郭霍法则:①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查见,在健康人中不存在;②该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③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病症;④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到该病原菌纯培养。
5、免疫学:㈠主动免疫;㈡被动免疫。
第一篇细菌学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第一节细菌的大小与形态1、观察细菌常采用光学显微镜,一般以微米为单位。
2、按细菌外形可分为:①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②杆菌(链杆菌、棒状杆菌、球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③螺形菌(弧菌、螺菌、螺杆菌)第二节细菌的结构1、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2、革兰阳性菌(G+):显紫色;革兰阴性菌(G-):显红色。
3、细胞壁结构革兰阳性菌G+革兰阴性菌G-肽聚糖组成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构成疏联桥构成坚韧三维立体结构松二维平面网络结构肽聚糖厚度20~80nm 10~15nm肽聚糖层数可达50层仅1~2层肽聚糖含量占胞壁干重50~80% 仅占胞壁干重5~20%磷壁酸有无外膜无有4、G-菌的外膜{脂蛋白、脂多糖(LPS)→【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脂质双层、}脂多糖(LPS):即G-菌的内毒素。
LPS是G-菌的重要致病物质,使白细胞增多,直至休克死亡;另一方面,LPS也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并有抗肿瘤等有益作用。
①脂质A: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成分,无种属特异性,不同细菌的脂质A骨架基本一致,故不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均相似。
(完整版)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总结得真的很好),推荐文档
![(完整版)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总结得真的很好),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91397565ef7ba0d4b733b3c.png)
②化学渗透趋势转运系统;③基团转移。
四、影响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简答)1、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为细菌的代谢及生长繁殖提供必需的原料和充足的能量2、酸碱度(pH):多数病原菌最适pH为7.2--7.6,而结核杆菌最适pH值为6.5--6.8,霍乱弧菌最适pH值为8.4--9.2。
3、温度:病原菌最适温度为37度。
4、气体:O2:根据细菌代谢时对氧气的需要与否分四类:①专性需氧菌:具有完善的呼吸酶系统,需要分子氧作为受氢体以完成需氧呼吸,仅能在有氧环境下生长。
②微需氧菌:在低氧压(5%-6%)生长最好。
③兼性厌氧菌:兼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发酵两种功能,在有氧、无氧环境中均能生长,但以有氧时生长较好。
大多数病原菌属于此。
④专性厌氧菌: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只能进行无氧发酵,必须在无氧环境中生长。
CO2:对细菌生长也很重要,大部分细菌在代谢中产生的CO2可满足需要,个别细菌初次分离时需人工供给5-10%CO2。
5、渗透压:五、细菌的生长繁殖1、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繁殖方式----细菌以简单的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
繁殖速度----繁殖一代所需时间(代时)约20-30min。
但少数细菌代时较长,如结核分枝杆菌代时为18小时。
2、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退期繁殖规律----生长曲线迟缓期:细菌被接种培养基的最初一段时间,主要是适应新环境,同时为分裂繁殖作物质准备,此时细菌体积比较大,含有丰富的酶和中间代谢产物。
对数期:细菌分裂繁殖最快的时期,菌数以几何级数增长,研究细菌的最佳时期。
稳定期: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代谢产物的堆积,繁殖数与死亡数几乎相等。
活菌数保持稳定。
一些细菌的芽胞、外毒素和抗生素等代谢产物大多在稳定期产生。
衰退期:繁殖变慢,死菌数超过活菌数。
细菌形态发生改变,生理活动趋于停滞。
第三节细菌的新陈代谢和能量转换一、细菌的能量代谢■细菌能量代谢活动中主要涉及ATP形式的化学能。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de2e025d1f34693daef3e9e.png)
医学微生物学总结得跟教材一样的哦 真的省了不少力气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
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3、病原微生物:少数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类、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机会致病性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的微生物。
4,郭霍法则:①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查见,在健康人中不存在;②该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③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病症;④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到该病原菌纯培养。
5、免疫学:㈠主动免疫;㈡被动免疫。
第一篇 细菌学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1、观察细菌常采用光学显微镜,一般以微米为单位。
2、按细菌外形可分为:①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②杆菌(链杆菌、棒状杆菌、球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③螺形菌(弧菌、螺菌、螺杆菌)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1、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2、革兰阳性菌(G+):显紫色;革兰阴性菌(G-):显红色。
3、细胞壁结构革兰阳性菌 G+ 革兰阴性菌 G- 肽聚糖组成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构成坚韧三维立体结构 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构成疏松二维平面网络结构 肽聚糖厚度20~80nm 10~15nm 肽聚糖层数可达50层 仅1~2层 肽聚糖含量占胞壁干重50~80% 仅占胞壁干重5~20% 磷壁酸 有 无外膜无有4、G-菌的外膜{脂蛋白、脂多糖(LPS)→【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脂质双层、}脂多糖(LPS):即G-菌的内毒素。
LPS是G-菌的重要致病物质,使白细胞增多,直至休克死亡;另一方面,LPS也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并有抗肿瘤等有益作用。
①脂质A: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成分,无种属特异性,不同细菌的脂质A骨架基本一致,故不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均相似。
(完整版)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总结得真的很好)
![(完整版)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总结得真的很好)](https://img.taocdn.com/s3/m/796b1d3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1.png)
医学微生物学总结得跟教材一样的哦真的省了不少力气1.微生物: 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 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3.病原微生物: 少数具有致病性, 能引起人类、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机会致病性微生物: 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 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的微生物。
4, 郭霍法则:①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查见, 在健康人中不存在;②该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③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 能产生同样病症;④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到该病原菌纯培养。
5.免疫学: ㈠主动免疫;㈡被动免疫。
第一篇细菌学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第一节细菌的大小与形态1.观察细菌常采用光学显微镜, 一般以微米为单位。
2.按细菌外形可分为:①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②杆菌(链杆菌、棒状杆菌、球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③螺形菌(弧菌、螺菌、螺杆菌)第二节细菌的结构1.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特殊结构: 荚膜、鞭毛、菌毛、芽胞2.革兰阳性菌(G+): 显紫色;革兰阴性菌(G-): 显红色。
3.细胞壁结构革兰阳性菌G+革兰阴性菌G-肽聚糖组成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构成坚韧三维立体结构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构成疏松二维平面网络结构肽聚糖厚度20~80nm 10~15nm肽聚糖层数可达50层仅1~2层肽聚糖含量占胞壁干重50~80% 仅占胞壁干重5~20%磷壁酸有无外膜无有4.G-菌的外膜{脂蛋白、脂多糖(LPS)→【脂质A, 核心多糖, 特异多糖】、脂质双层、}脂多糖(LPS): 即G-菌的内毒素。
LPS是G-菌的重要致病物质, 使白细胞增多, 直至休克死亡;另一方面, LPS也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 并有抗肿瘤等有益作用。
①脂质A: 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成分, 无种属特异性, 不同细菌的脂质A骨架基本一致, 故不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均相似。
医学微生物总结(完整)
![医学微生物总结(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98c3231e6c175f0e7cd13758.png)
微生物学总结(1)第一章:概论1.柯赫法则:(1)病原菌是在患传染病的个体中存在,在健康者则不存在。
(2)病原菌能被分离而得纯培养。
(3)纯培养接种易感染动物,应引发相同疾病。
(4)该病原菌可从患病实验动物中从新分离出来,并可在实验室再次培养并于原始病原菌相同。
2.(1)特殊疾病同一病原体(2)分离出纯培养(3)接种易感动物引起相同疾病(4)从易感动物再分离出原病原体第二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按细菌的基本形态分为:1.球形细菌2.杆状细菌3.弯曲形细菌方法:涂片→结晶紫染色→碘液脱色→酒精脱色→复红复染4.(1).革兰阳性菌的胞壁:肽聚糖(peptidoglycan): 层数多,含量高,占细胞壁干重的50-80% 且质地致密。
磷壁酸(teichoic acid)(2). 革兰阴性菌胞壁:肽聚糖:含量只1-3层,占胞壁干重的10-20%左右,侧链之间以肽键直接交联, 形成较疏松的结构。
(*肽聚糖的结构请结合书本插图认真掌握。
)脂蛋白外膜: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 内毒素、热原O-多糖侧链、核心寡聚糖、脂质A(lipid A)外膜蛋白:孔蛋白(Porins)、外膜A蛋白(Omp A)周浆间隙(periplasmic space)5.细菌L型:是指细菌细胞壁缺陷型原生质体(proplast):革兰阳性菌胞壁缺失原生质球(spheroplast):革兰阴性菌肽聚糖缺失6.细菌胞壁结构比较─────────────────────────────细胞壁结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组成肽聚糖、磷壁酸肽聚糖、外膜、脂蛋白肽聚糖结构肽聚糖,侧链,交联桥肽聚糖, 侧链四肽侧链L-赖氨酸二氨基庚二酸(DPA)交联方式侧链间以肽桥交联侧链间以肽键交联厚度20-80nm 10-15nm层数可达50层仅1-2层含量占胞壁干重50-80% 占胞壁干重5-20%机械强度高差糖类含量约45% 约15%脂类含量约2% 约20%磷壁酸+ -外膜脂蛋白- +脂多糖间周隙溶菌酶作用+ -青霉素作用+ -─────────────────────────────7.细胞膜不含胆固醇是与真核细胞膜的重要差别。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总结表格(非常好)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总结表格(非常好)](https://img.taocdn.com/s3/m/6c6b66fbfe4733687f21aa2c.png)
菌名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免疫特点微生物学检查原则防治原则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分类分型抵抗力传播途径致病物质所致疾病链球菌型别多,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力,故常可反复感染。
标本采集--涂片镜检--分离鉴疋*血清学试验-- 抗链球菌溶血素0 实验(ASOASO 试验可作为风湿热的辅助诊断指标(效价》1:400 )。
生化反应:①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②链球菌一般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可用来鉴别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
链球菌不产生触酶。
治疗首选青霉素G,避免链球菌完全可减少风湿热和肾小球肾炎的发病。
抗原:①多糖抗原(C抗原);②表面抗原(蛋白质抗原);③核蛋白抗原(P抗原)链球菌属单个菌体呈球形,G+, 链状排列,无芽胞,无鞭毛,有菌毛,幼龄时有荚膜;与葡萄球菌比较,菌体略小,在其卵圆端连接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A群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营养要求较高,普通培养基生长不良,需加入血液、血清、葡萄糖等;血清肉汤--易形成长链,呈沉淀生长血平板--灰白色,半透明细小S 型菌落,有3溶血。
根据溶血现象不同,将此属细菌分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在血琼脂平皿上,菌落周围有1—2ram宽的草绿色溶血环,称aaaa溶血溶血溶血溶血),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在血琼脂平皿上,菌落周围有2—4mm宽无色透明溶血环,称3溶血),和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溶血性链球菌(在血琼脂平皿上,菌落周围无溶血环)三大类。
根据细胞壁多糖抗原的不同;将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分为20 个群(A —H,K —V)。
对人类致病的90%属于A群对常用消毒剂敏感。
乙型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杆菌肽和磺胺药都很敏感。
⑴细胞壁成分:①黏附素:包括脂磷壁酸和F蛋白②M蛋白:A群链球菌主要的致病因子。
含M蛋白的链球菌具有抗吞噬和抵抗吞噬细胞内杀菌作用的能力。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总结得真的很好)(1)复习资料总结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总结得真的很好)(1)复习资料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a061355f111f18582d05a24.png)
医学微生物学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
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1.微生物的分类:种类细胞结构核酸特点代表非细胞型微物无典型细胞结构构DNA或RNA,两者不同时存在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增值病毒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无核膜、核仁,仅有核糖体DNA和RNA 古生菌、细菌(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很高,有核膜核仁,细胞器完整DNA和RNA 真菌3、病原微生物:少数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类、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机会致病性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的微生物。
4,郭霍法则:①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查见,在健康人中不存在;②该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③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病症;④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到该病原菌纯培养。
郭霍法则的特殊情况5、免疫学:㈠主动免疫;㈡被动免疫。
第一篇细菌学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第一节细菌的大小与形态1、观察细菌常采用光学显微镜,一般以微米为单位。
2、按细菌外形可分为:①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②杆菌(链杆菌、棒状杆菌、球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③螺形菌(弧菌、螺菌、螺杆菌)第二节细菌的结构1、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2、革兰阳性菌(G+):显紫色;革兰阴性菌(G-):显红色。
3、细胞壁结构革兰阳性菌G+革兰阴性菌G-肽聚糖组成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构成坚韧三维立体结构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构成疏松二维平面网络结构肽聚糖厚度20~80nm 10~15nm肽聚糖层数可达50层仅1~2层肽聚糖含量占胞壁干重50~80% 仅占胞壁干重5~20%磷壁酸有无外膜无有4、G-菌的外膜{脂蛋白、脂多糖(LPS)→【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脂质双层、}脂多糖(LPS):即G-菌的内毒素。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c7b2420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b7.png)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医学微生物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微生物:一大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类群,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
(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分布:广泛微生物在自然界生物中的地位:六界系统:病毒界、真菌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三大类微生物:1、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益、有害正常菌群:人体表以及与体外相通的腔道中正常寄居的一定种类和数量的细菌,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
条件致病菌:某些正常菌群的细菌在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导致疾病,因此称为条件致病菌。
病原微生物:能引起人类和动植物发生疾病的微生物。
第二节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研究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与机体相互关系的学科。
(基本原理、细菌学、病毒学、真菌学)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显微镜、Pasteur、Koch、牛痘苗、烟草花叶病毒、青霉素;发现新的病原微生物、微生物全基因组、新型疫苗、微生物学诊断技术、新的抗感染药物医学微生物学的学习目的:?思考题:三大类型的微生物第一篇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第二章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第一节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以二分裂法繁殖。
狭义细菌:广义细菌: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放线菌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大小:以微米为计量单位三种基本形态:球菌、杆菌、螺形菌细菌的不规则形态:生长条件适宜时出现典型形态,幼龄、衰老、生长环境不适、药物作用时,出现不规则形态(其应用意义)二、细菌的基本结构(一)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细胞壁:细胞膜外的一层坚韧有弹性的结构,对细菌具有保护作用。
1、肽聚糖: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原核生物细胞所特有。
肽聚糖结构: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图2-3、2-4 溶菌酶、青霉素的作用位点: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肽聚糖的特点:多、五肽交联桥磷壁酸:结构、功能表面蛋白:SPA、M蛋白等(与致病性抗原性有关)3、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肽聚糖的特点:外膜: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三层结构脂多糖结构:脂类A-核心多糖-特异性多糖(寡糖重复单位)4、L型细菌:细胞壁缺陷的细菌。
医学微生物笔记
![医学微生物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e9cc74a2e3f5727a5e962b4.png)
医学微生物学总结得跟教材一样的哦 真的省了不少力气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
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1. 微生物的分类:3、病原微生物:少数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类、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机会致病性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的微生物。
4,郭霍法则:①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查见,在健康人中不存在;②该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③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病症;④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到该病原菌纯培养。
郭霍法则的特殊情况5、免疫学:㈠主动免疫;㈡被动免疫。
第一篇 细菌学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1、观察细菌常采用光学显微镜,一般以微米为单位。
2、按细菌外形可分为:①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 ②杆菌(链杆菌、棒状杆菌、球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 ③螺形菌(弧菌、螺菌、螺杆菌)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1、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2、革兰阳性菌(G+):显紫色;革兰阴性菌(G-):显红色。
3、种类 细胞结构 核酸特点代表非细胞型微物无典型细胞结构构DNA 或RNA ,两者不同时存在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增值 病毒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无核膜、核仁,仅有核糖体 DNA 和RNA古生菌、细菌(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核分化程度很高,有核膜核仁,细胞器完整DNA 和RNA真菌细胞壁结构革兰阳性菌G+革兰阴性菌G-肽聚糖组成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构成坚韧三维立体结构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构成疏松二维平面网络结构肽聚糖厚度20~80nm 10~15nm肽聚糖层数可达50层仅1~2层肽聚糖含量占胞壁干重50~80% 仅占胞壁干重5~20%磷壁酸有无外膜无有4、G-菌的外膜{脂蛋白、脂多糖(LPS)→【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脂质双层、}脂多糖(LPS):即G-菌的内毒素。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b629c0bba1aa8114431d9ba.png)
医学微生物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微生物:一大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类群,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
(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分布:广泛微生物在自然界生物中的地位:六界系统:病毒界、真菌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三大类微生物:1、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益、有害正常菌群:人体表以及与体外相通的腔道中正常寄居的一定种类和数量的细菌,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
条件致病菌:某些正常菌群的细菌在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导致疾病,因此称为条件致病菌。
病原微生物:能引起人类和动植物发生疾病的微生物。
第二节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研究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与机体相互关系的学科。
(基本原理、细菌学、病毒学、真菌学)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显微镜、Pasteur、Koch、牛痘苗、烟草花叶病毒、青霉素;发现新的病原微生物、微生物全基因组、新型疫苗、微生物学诊断技术、新的抗感染药物医学微生物学的学习目的:?思考题:三大类型的微生物第一篇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第二章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第一节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以二分裂法繁殖。
狭义细菌:广义细菌: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放线菌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大小:以微米为计量单位三种基本形态:球菌、杆菌、螺形菌细菌的不规则形态:生长条件适宜时出现典型形态,幼龄、衰老、生长环境不适、药物作用时,出现不规则形态(其应用意义)二、细菌的基本结构(一)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细胞壁:细胞膜外的一层坚韧有弹性的结构,对细菌具有保护作用。
1、肽聚糖: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原核生物细胞所特有。
肽聚糖结构: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图2-3、2-4溶菌酶、青霉素的作用位点: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肽聚糖的特点:多、五肽交联桥磷壁酸:结构、功能表面蛋白:SPA、M蛋白等(与致病性抗原性有关)3、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肽聚糖的特点:外膜: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三层结构脂多糖结构:脂类A-核心多糖-特异性多糖(寡糖重复单位)4、L型细菌:细胞壁缺陷的细菌。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总结得真的很好)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总结得真的很好)](https://img.taocdn.com/s3/m/49832fc958fb770bf68a55be.png)
醫學微生物學總結得跟教材一樣的哦 真的省了不少力氣微生物:存在於自然界的一大群體形微小、結構簡單、肉眼直接看不見,必須借助光學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放大數百倍、數千倍。
甚至數萬倍才能觀察到的微小生物。
3、病原微生物:少數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類、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機會致病性微生物:在正常情況下不致病,只有在特定情況下導致疾病的微生物。
4,郭霍法則:①特殊的病原菌應在同一種疾病中查見,在健康人中不存在;②該特殊病原菌能被分離培養得純種;③該純培養物接種至易感動物,能產生同樣病症;④自人工感染的實驗動物體內能重新分離得到該病原菌純培養。
5、免疫學:㈠主動免疫;㈡被動免疫。
第一篇 細菌學第一章 細菌的形態與結構第一節 細菌的大小與形態1、觀察細菌常採用光學顯微鏡,一般以微米為單位。
2、按細菌外形可分為:①球菌(雙球菌、鏈球菌、葡萄球菌、四聯球菌、八疊球菌)②桿菌(鏈桿菌、棒狀桿菌、球桿菌、分枝桿菌、雙歧桿菌)③螺形菌(弧菌、螺菌、螺桿菌)第二節 細菌的結構1、基本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核質特殊結構:莢膜、鞭毛、菌毛、芽胞2、革蘭陽性菌(G+):顯紫色;革蘭陰性菌(G-):顯紅色。
3、細胞壁結構革蘭陽性菌 G+ 革蘭陰性菌 G- 肽聚糖組成由聚糖骨架、四肽側鏈、五肽交聯橋構成堅韌三維立體結構 由聚糖骨架、四肽側鏈構成疏鬆二維平面網路結構 肽聚糖厚度20~80nm 10~15nm 肽聚糖層數可達50層 僅1~2層 肽聚糖含量 占胞壁幹重50~80% 僅占胞壁幹重5~20%磷壁酸有無外膜無有4、G-菌的外膜{脂蛋白、脂多糖(LPS)→【脂質A,核心多糖,特異多糖】、脂質雙層、}脂多糖(LPS):即G-菌的內毒素。
LPS是G-菌的重要致病物質,使白細胞增多,直至休克死亡;另一方面,LPS也可增強機體非特異性抵抗力,並有抗腫瘤等有益作用。
①脂質A:內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學活性的主要成分,無種屬特異性,不同細菌的脂質A骨架基本一致,故不同細菌產生的內毒素的毒性作用均相似。
(完整版)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总结表格(非常好)
![(完整版)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总结表格(非常好)](https://img.taocdn.com/s3/m/ced1393cbceb19e8b8f6bac4.png)
病肠道杆菌,
葡萄糖等多种糖
前二者不发 酵乳糖。
⑵H 抗 类,产酸产气。 原:菌 IMViC 试验
体失去 (吲哚生成试验、
鞭毛后 甲基红试验、VP
发生 H- 试验、枸橼酸利
O 变异。 用试验)结果:
++--
⑶荚膜
抗原:
具有型
特异性。
致病物质
所致疾病
①黏附素:使细 ①肠道外感染——大多大肠埃希菌
菌紧贴泌尿道和 在肠道内不致病
原作用。
如猩红热、链
别甲型溶血性链
in 圆端连 长
β 溶血),和丙型溶血 肽和
②链球菌溶素:有溶解红细胞、 球菌毒性休克
球菌和肺炎链球
g 接对人 血平板 性链球菌丙型溶血性链 磺胺
破坏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作用
综合征。
菌。链球菌不产
ar 类致病 --灰白 球菌丙型溶血性链球菌 药都
⑶侵袭性酶类:
⑶变态反应性
②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疫性:特 菌体 O 抗原和鞭毛 H 抗 苗为伤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 异性细胞 原测定血清中是否有相 寒 Vi
途径。
免疫是主 应抗体及其效价的试验。 荚膜多
防治原则
脑膜炎奈瑟菌 人体是其唯一宿主
t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菌名
生物学特性
致病性免疫性
形态染色 培养特性
形态与染 营养要求较
色 G+, 高,专性需
双球菌矛 氧,在 5%二
头状:平 氧化碳下生
肺炎链球菌
t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菌名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总结得真的很好) (2)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总结得真的很好) (2)](https://img.taocdn.com/s3/m/bad91826ed630b1c59eeb538.png)
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
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1.微生物的分类:机会致病性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的微生物。
4,郭霍法则:①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查见,在健康人中不存在;②该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③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病症;④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到该病原菌纯培养。
郭霍法则的特殊情况5、免疫学:㈠主动免疫;㈡被动免疫。
第一篇细菌学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第一节细菌的大小与形态1、观察细菌常采用光学显微镜,一般以微米为单位。
2、按细菌外形可分为:①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②杆菌(链杆菌、棒状杆菌、球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③螺形菌(弧菌、螺菌、螺杆菌)第二节细菌的结构1、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2、革兰阳性菌(G+):显紫色;革兰阴性菌(G-):显红色。
4、G-菌的外膜{脂蛋白、脂多糖(LPS)→【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脂质双层、}脂多糖(LPS):即G-菌的内毒素。
LPS是G-菌的重要致病物质,使白细胞增多,直至休克死亡;另一方面,LPS也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并有抗肿瘤等有益作用。
①脂质A: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成分,无种属特异性,不同细菌的脂质A骨架基本一致,故不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均相似。
②核心多糖:有属特异性,位于脂质A的外层。
③特意多糖:即G-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是脂多糖的最外层。
5、细胞壁的功能:维持菌体固有的形态,并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G-菌的外膜是一种有效的屏障结构,使细菌不易受到机体的体液杀菌物质、肠道的胆盐及消化酶等的作用。
6、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菌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称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型。
医学微生物重点笔记
![医学微生物重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c4e71da80912a2161579291c.png)
细菌学(总论)1.微生物的六大特点: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繁殖迅速、容易变异。
2.微生物的分类:种类细胞结构核酸特点代表非细胞型微物无典型细胞结构DNA或RNA,两者不同时存在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增值病毒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无核膜、核仁,仅有核糖体DNA和RNA古生菌、细菌(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很高,有核膜核仁,细胞器完整DNA和RNA真菌3.病原微生物:少数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类、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机会致病性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的微生物。
4.观察细菌常采用光学显微镜,一般以微米为单位。
5.按细菌外形可分为:①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②杆菌(链杆菌、棒状杆菌、球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③螺形菌(弧菌、螺菌、螺杆菌)6.细菌的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7..革兰阳性菌(G+):显紫色;革兰阴性菌(G-):显红色。
8.细胞壁细胞壁格兰阳性菌G+格兰阴性菌G-肽聚糖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三维立体网状结构)坚韧15-50层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二维平面结构)1-2层磷壁酸(重要的菌体表面抗原)外膜(脂多糖、脂质双层、脂蛋白)补充:(1).溶菌酶:能裂解肽聚糖中N-乙酰葡萄胺和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β-1,4糖苷键,破坏聚糖骨架,引起细菌裂解。
青霉素:能与细菌竞争合成肽聚糖过程中所需的转肽酶,抑制四肽侧链上D-丙氨酸与五肽桥间的联结,使细菌不能合成完整的肽聚糖,在一般渗透压环境中会导致细菌死亡。
(2).G-菌的外膜{脂多糖LPS(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脂质双层脂蛋白}脂多糖即G-菌的内毒素。
①脂质A: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成分,无种属特异性,不同细菌的脂质A骨架基本一致,故不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均相似。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总结得真的很好)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总结得真的很好)](https://img.taocdn.com/s3/m/7c7d16a80b4e767f5acfceea.png)
医学微生物学总结得跟教材一样的哦真的省了不少力气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
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1.微生物的分类:3、病原微生物:少数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类、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机会致病性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的微生物。
4,郭霍法则:①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查见,在健康人中不存在;②该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③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病症;④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到该病原菌纯培养。
5、免疫学:㈠主动免疫;㈡被动免疫。
第一篇细菌学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第一节细菌的大小与形态1、观察细菌常采用光学显微镜,一般以微米为单位。
2、按细菌外形可分为:①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②杆菌(链杆菌、棒状杆菌、球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③螺形菌(弧菌、螺菌、螺杆菌)第二节细菌的结构1、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2、革兰阳性菌(G+):显紫色;革兰阴性菌(G-):显红色。
3、细胞壁结构革兰阳性菌G+革兰阴性菌G-肽聚糖组成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构成坚韧三维立体结构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构成疏松二维平面网络结构肽聚糖厚度20~80nm10~15nm肽聚糖层数可达50层仅1~2层肽聚糖含量占胞壁干重50~80%仅占胞壁干重5~20%磷壁酸有无外膜无有4、G-菌的外膜{脂蛋白、脂多糖(LPS)→【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脂质双层、}脂多糖(LPS):即G-菌的内毒素。
LPS是G-菌的重要致病物质,使白细胞增多,直至休克死亡;另一方面,LPS也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并有抗肿瘤等有益作用。
①脂质A: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成分,无种属特异性,不同细菌的脂质A骨架基本一致,故不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均相似。
医学微生物学_总结(免费)技巧归纳打印[1]
![医学微生物学_总结(免费)技巧归纳打印[1]](https://img.taocdn.com/s3/m/14730a2fa5e9856a56126051.png)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1.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
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3.病原微生物:少数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类、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机会致病性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的微生物。
4,郭霍法则:①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查见,在健康人中不存在;②该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③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病症;④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到该病原菌纯培养。
5.免疫学:㈠主动免疫;㈡被动免疫。
第一篇细菌学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第一节细菌的大小与形态1.观察细菌常采用光学显微镜,一般以微米为单位。
2.按细菌外形可分为:①、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②、杆菌(链杆菌、棒状杆菌、球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③、螺形菌(弧菌、螺菌、螺杆菌)第二节细菌的结构1.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2.革兰阳性菌(G+):显紫色; 革兰阴性菌(G-):显红色。
3.4.G-菌的外膜{脂蛋白LPS(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脂质双层脂多糖}脂多糖即G-菌的内毒素。
LPS是G-菌的重要致病物质,使白细胞增多,直至休克死亡;另一方面,LPS也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并有抗肿瘤等有益作用。
①脂质A: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成分,无种属特异性,不同细菌的脂质A骨架基本一致,故不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均相似。
②核心多糖:有属特异性,位于脂质A的外层。
③特意多糖:即G-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是脂多糖的最外层。
5.细胞壁的功能:维持菌体固有的形态,并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G-菌的外膜是一种有效的屏障结构,使细菌不易受到机体的体液杀菌物质、肠道的胆盐及消化酶等的作用。
6.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呗抑制,这种细菌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称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