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展理论的视角看印度经济崛起

合集下载

印度的发展轨迹与经验解析

印度的发展轨迹与经验解析

印度的发展轨迹与经验解析内容提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的发展逐步进入快车道。

从总体上讲,印度的未来发展是充满希望的。

印度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模式和经验,对于印度的发展经验和模式必须从应对工业危机和积极开拓新工业化的视角去分析和把握,才能真正审视到其精髓。

认真研究和借鉴印度的发展经验,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印度,发展轨迹,发展模式印度的发展现状和成就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的发展逐步进入快车道,成为迅速崛起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大国。

印度在80年代经济增长率为%,在1980~2002年间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6%,2002~2006年间达到%,印度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国之一。

2005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达7750亿美元,居世界第12位。

如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印度人均收入已从1980年的1178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3051美元,成为继美国、中国和日本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O。

印度有号称世界第二的铁路网,总长达万多公里,有居世界第三的公路网,达330多万公里,有10多个大海港和庞大船队,民用机场超过100个。

印度已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包括电子工业、机器制造业、能源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纺织工业、食品加工业等各个门类。

印度服务业在发展中国家表现特别突出,对GDP增长的贡献达到62%。

印度的科技不断进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

从科技人员的数量、科研质量、论文发表等方面统计看,印度都相当突出。

印度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具有较强优势。

在技术方面,除了信息技术外,印度在核技术、生物制药、空间技术、海洋工程等领域也有较强实力。

印度的高新技术产业比较发达,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制药业及精密机械制造业四个产业约占印度出口额的30%。

印度信息产业已成为国际名牌,印度生产的疫苗公认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印度还是转基因种子的全球供应商。

此外,印度还十分重视核能和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目前世界第四风电开发大国。

印度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印度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印度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近年来,印度经济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高达9.3%,这一世界文明古国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正焕发出青春。

同为发展中国家,印度与中国在经济增长模式上有显著的不同。

本文对印度经济增长的现状和特点、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及发展趋势做一简要分析。

一、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1、经济增长呈现加速趋势1991年印度发生国际支付危机,政府被迫实施经济改革,之后经济发展呈现平稳增长的趋势。

2003年开始经济增长加速,该财年经济增长高达8.5%,在刚刚过去的2005-06财年(2005年4月-2006年3月)经济增长又达到8.4%的水平,增长速度仅次于中国,经济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图1:印度经济增长率数据来源:印度政府统计与项目执行部2、产业结构独具特色印度是一个农村人口众多的国家,农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较高。

由于受气候的影响较大,农业增长波动很大,农业增长的波动直接导致了宏观经济的波动。

与农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服务业,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2005-06财年达到54%,与此同时,服务业呈现加速发展趋势,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同中国经济发展轨迹不同,印度的工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相对较低,2005-06财年仅为26.1%。

表1:印度经济结构(%)数据来源:印度政府统计与项目执行部表2:印度经济增长速度(%)数据来源:印度政府统计与项目执行部3、消费处于重要地位2004-05财年,印度私人消费与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分别为61%和11%,二者合计高达72%,固定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仅为24%。

而2004年我国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仅为41%,固定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则高达44%。

另外,印度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不到中国的10%。

显然,相对于投资而言,消费在印度经济中处于更重要的地位。

4、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从2002年开始,印度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同中国相反,印度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外贸逆差逐年扩大,这种现象进一步说明印度具有旺盛的国内消费。

印度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印度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印度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分析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国家。

近年来,印度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呢?本文将分析印度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一、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印度拥有人口相对年轻、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及目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

在产业结构上,印度拥有大量的服务业、信息技术、汽车、化工、纺织等行业,在制造业领域也有许多比较先进的技术。

这些产业的发展成为了印度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强力。

信息技术是印度的一项优势产业,印度的IT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占有重要地位,印度的IT服务包括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软件维护等领域,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在印度,IT行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印度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印度的汽车工业也发展迅速,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汽车制造中心。

印度的汽车企业不断创新,不仅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同时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

在企业的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的作用下,印度的汽车制造业快速发展。

此外,印度的服务业也是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印度的服务业包括酒店、医疗、教育、金融、管理咨询、法律等领域。

印度的服务业发展迅速,非常注重服务质量,目前已经成为了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方向之一。

这些行业的发展推动了印度经济的不断增长。

二、广大市场的开放印度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中一部分人口居住在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印度市场的开放不断增强,这为广大的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印度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强,国际贸易和投资渐趋开放,这对于其他国家的企业来说更加容易进入印度市场。

此外,印度的政府还积极推动国际间税收征收标准的实施,这将有利于吸引外国企业入驻印度,从而增强印度经济的发展实力。

印度政府还加强了税收和监管的能力,加强了市场的竞争,发展了一批国际化的企业。

市场的开放激发了印度企业的创新活力,带动印度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印度市场的机遇和挑战

印度市场的机遇和挑战

印度市场的机遇和挑战印度市场是当今世界最有前途的市场之一。

饱受贫困之苦的这个国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在不断寻求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作为一个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新兴市场,印度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将重点讨论印度市场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一)人口红利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目前有着13亿的人口。

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向印度市场出口产品可以使许多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

印度的年轻人口也是这个市场的优势之一。

60%的印度人口年龄在25岁以下,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印度将有更多的人口进入劳动力市场,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商机。

(二)快速增长的经济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在过去几年里一直保持在7%左右。

尽管这个数字并不是很高,但是由于印度的人口数量庞大,因此它的经济总量仍然很可观。

此外,印度政府也在积极推进经济改革,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让更多的外国企业进入印度市场。

(三)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印度经济的快速增长,印度政府也在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相比于过去,印度的道路、铁路、机场以及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和发展。

这对进入印度市场的外国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

(四)数字化革命尽管印度的人口有着广泛的数字鸿沟,但是在过去几年里,印度政府一直在推进数字化革命。

例如,推出了“印度数字化”计划,旨在把全国所有居民都纳入到数字经济中。

数字化革命对于外国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好机会,因为这些企业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来进入新市场并推动业务增长。

二、挑战(一)新竞争者印度市场面临着日益增长的竞争者,包括中国、巴西以及其他新兴经济体。

这些国家的企业也在寻求进入印度市场,并且也提供了相当的竞争压力。

(二)复杂的税收制度和监管印度的税收制度和监管体系非常庞大和复杂,这让外国企业难以了解和应对。

有许多企业在进入印度市场时遭遇了各种税收和监管问题。

(三)人才短缺尽管印度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教育系统,但是印度市场仍然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

印度经济发展与中国的比较研究

印度经济发展与中国的比较研究

印度经济发展与中国的比较研究印度经济发展从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印度经济一直在稳步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与其宏大的潜力相比,依然存在着很多的瓶颈和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也经历了彪炳史册的发展,成为了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印度经济发展与中国的比较研究,探究两个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异同。

一、政治和制度政治和制度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方面的对比上,中国在有关改革开放的初期采用了一系列基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从1980年代开始逐步实行市场经济,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

相比之下,印度是一个民主的国家,与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植根于一个多元文化、多种族、多语种的国家。

印度独立后采用西方式的自由市场和议会民主体制,但随着印度政府的过度干预和官僚主义,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二、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和印度在经济发展模式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主张经济的大规模发展,它着重发展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并在政策上大力吸纳外资以促进国内工业的发展。

中国单一的经济政策成果斐然,迅速深入发展了国内的企业,并形成了一系列有关劳工工资、技术标准、政治干VS.私营企业的政策。

相比之下,印度政府则更重视的是发展服务业和知识产业。

这样一来,印度的经济结构比较复杂,经济成长的步伐也不是那样平稳,容易出现错位发展和缺少产业支撑的问题。

随着印度经济的稳步发展,印度服务业和知识产业的优势越来越凸显,也成为了印度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三、技术投入技术投入是任何一个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在技术投入方面,中国做得比印度更多,针对技术竞争的压力,在国内外资企业兴起的同时,中国也开始加强该领域的自主发展。

中国政府资助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并产生了一批在信息技术、通讯、能源、材料科学等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企业、产业和新型职业。

印度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

印度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

印度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随着21世纪的到来,全球制造业竞争愈发激烈,各国制造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尤其是自2000年以来,印度制造业经历了一次腾飞之路,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一股新势力。

本文就印度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一、印度制造业的发展情况1.1 印度制造业的现状印度作为亚洲国家,制造业一直是其经济的支柱,同时也是创造了大批就业机会。

根据印度政府统计数据,印度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为17%,且仍在快速发展中。

近年来,印度官方积极制定并推行关于制造业的政策措施,推进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

2020年11月,印度政府发布了《全球制造业2020》报告,该报告显示,印度制造业的排名已经从2018年的16位上升到2020年的11位,其中,五金、化工、医疗器械等行业表现尤为突出。

1.2 印度制造业的优势印度制造业的优势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优势:印度拥有人口众多、教育水平较高、工资水平较低的劳动力资源,能够为制造业提供充足的人力支持;(2)资源优势:印度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和农业资源,可为制造业提供充足的能源和原材料支持;(3)政府支持:印度政府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积极推进政策落实,为制造业提供了一定的市场支持和红利鼓励;(4)地理位置优势:印度与中东、欧洲等地相连通,具有发展出口贸易的天然优势。

二、印度制造业的发展趋势2.1 智能制造成发展新亮点印度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就是推动智能制造,以提高制造业的效率和准确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2.2 跨界整合促进产业升级印度制造业的另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就是跨界整合,以推动产业升级。

跨界整合能够将不同行业优势资源进行整合,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产业格局的协同和竞争力。

2.3 本土供应链的构建加快印度政府近年来不断推出政策措施,以加快本土产业链的构建和提高制造业的跨区域联动。

发展的伦理视角:以自由看待发展——论阿马蒂亚·森的发展观

发展的伦理视角:以自由看待发展——论阿马蒂亚·森的发展观

发展的伦理视角:以自由看待发展——论阿马蒂亚·森的发展观研究生:袁初明专业:伦理学研究方向:伦理学原理年级:2003级导师:谭培文教授中文摘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确定为我们党和国家近阶段的执政理念。

不少学者从“以人为本”的理论来源的角度进行了比较深入地探讨。

但很少有人研究国外学者的发展理论对我国发展观形成的影响。

在我看来,作为在传统发展观向全面发展观转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人物,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印度学者阿马蒂亚•森从自由的角度看待发展,使发展问题具有了浓厚的伦理氛围。

全面、深入地研究他的自由发展观,对我们理解和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理解阿马蒂亚•森的发展观的关键之处是要把握他的自由观。

阿马蒂亚•森的自由观吸取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思想。

洛克提出自由是一种秉赋或能力的观点,美国思想家杜威也持有同样观点。

马克思主义实际上也把自由看作一种能力,把自由看作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自由应该是属于现实生活中的人,自由不应该是抽象的,自由的核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阿马蒂亚•森在借鉴他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他的自由观:1、自由是一种权利;2、自由是一种可行能力;3、自由是一种价值标准。

阿马蒂亚•森认为,传统发展观把发展等同于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个人收入提高。

从财富(收入)的角度看待发展的局限性表现在:1、容易使人们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些手段而不是目的;2、不能真正反映人们的真实生活状况;3、不能真正理解贫困。

阿马蒂亚•森提出以自由看待发展。

他的理由是:1、评价性原因:对进步的评判必须以人们拥有的自由是否得到增进为首要标准;2、实效性原因:发展的实现全面地取决于人们的自由的主体地位。

在此基础上,他认为:一、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二、自由是发展的重要手段。

阿马蒂亚•森并且对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如贫困与不平等、市场与公平、妇女与人口进行了精要的论述。

印度的经济发展和中国的比较优势

印度的经济发展和中国的比较优势

印度的经济发展和中国的比较优势印度的经济发展和中国的比较优势1、金融体系比较健全,银行结构合理。

印度有运转良好、历史悠久的金融体制。

与中国相比,印度的金融体系改革更为全面、速度更快。

印度资金的利用效率高于中国。

2、税制比较健全,对外开放优势。

中国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尽快地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较少采用非关税壁垒来保护国内民族产业,在关税上调整幅度非常之大。

印度虽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创始国,关税问题上,却大量使用有关发展中国家的各种例外规定,减缓对外开放的速度。

而且,印度还一再使用反倾销等手段,来保护国内产业的发展。

此外,印度对于外资企业也只是给予国民待遇,并予以适当地限制,直到新世纪开始设立经济特区后,才对特区内企业实行了若干优惠措施。

3、教育水平比较高,英语水平较好。

由于印度英语普及,高等教育机构使用的教学语言为英语,印度高校学生能够较顺利地获得世界科技发展的重要信息。

在中国高等教育扩招之前,印度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和大学生的在校人数都明显超过中国。

相对来说,印度的国际交流人才多于中国,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中,都可以看到较多的印度人。

重点发展服务业让印度发挥了它的三大优势——高学历劳动力、信息科技专长和流利的英语能力,所以跨国企业在印度设立的研发中心的数量也远远多于中国。

4、印度的科技竞争力更强大,人才优势比较明显。

主要体现在电脑软件产业,制药业。

印度式增长是一种以IT行业(信息技术产业)高速增长为引导并产生较大的世界影响,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经济增长,相反,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急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5、资本市场发育比较健全。

印度的资本市场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监管制度非常严格。

中国采取了典型的“东亚模式”:对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资、制造业的惊人增长、大量低成本劳动力以及推动出口等。

中国的发展基础是高储蓄、普及基础教育、快速工业化、自由的劳动力市场以及对外开放来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

印度虽然在外资总量上落后中国,但是吸引的研发外资却高于中国。

印度市场分析

印度市场分析

印度市场分析引言概述:印度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拥有庞大的市场潜力。

本文将对印度市场进行分析,探讨印度市场的特点、机遇和挑战,以及如何在印度市场中取得成功。

一、印度市场的特点1.1 人口规模庞大:印度拥有超过13亿的人口,市场潜力巨大。

1.2 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印度社会结构复杂,消费需求多元化,涵盖了各个阶层和领域。

1.3 市场开放度增加:印度政府积极推动市场开放,吸引外资、促进国内外企业竞争。

二、印度市场的机遇2.1 增长潜力巨大:印度经济持续增长,消费能力不断提升,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2 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印度在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

2.3 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印度政府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生产和物流环境。

三、印度市场的挑战3.1 市场竞争激烈:印度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市场洞察力,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3.2 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印度拥有多种语言和文化,企业需要了解当地文化和语言,以适应当地市场。

3.3 法律和政策环境:印度的法律和政策环境相对复杂,企业需要了解相关法规并遵守,以避免潜在的风险。

四、在印度市场取得成功的关键4.1 深入了解市场需求:企业应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深入了解印度市场的需求和趋势,以制定适应性的营销策略。

4.2 本土化运营:企业应根据印度市场的特点,进行本土化运营,包括产品定制、服务适应和渠道拓展等方面。

4.3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印度市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可以借助当地企业的资源和网络,提高市场竞争力。

结论:印度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机遇,但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各种挑战。

企业要在印度市场取得成功,需要深入了解市场特点,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制定适应性的营销策略,并与当地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才能在印度市场中获得长期的成功。

对印度软件业的崛起之因的思考

对印度软件业的崛起之因的思考

对印度软件业的崛起之因的思考一、对印度软件业发展的简述近十多年来,以计算机软件为主的信息技术业在印度以强劲的增长势头迅猛发展,近几年来增长率也一直保持在50%以上,同期世界软件业增长率是20%。

据印度全国软件服务公司协会统计,从1992到1999年,印度软件出口以年均60%的速度强劲增长。

印度1999-2000年度的软件出口额为40.5亿美元,占目前印度出口总额的10.5%,到2003年将增至占23%。

印度政府预计,到2008年,印度软件业产值将达到850亿美元。

现在,在全球软件开发市场中,印度占据了16.7%的份额。

在信息产业最为发达的美国,印度占据其软件销售市场份额高达60%以上。

可以说,软件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印度打开了一条日进斗金的黄金通道。

作为一个相对贫穷的国家,印度能在软件业上行走出的一串串令人惊叹的感叹号,必然有其特有且适用的发展模式和竞争策略,本文用国际贸易中普遍流行的三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H-O理论及波特菱形理论)试解释印度软件业飞速崛起的原因,并通过比较找出最相适用的理论,旨在能较完整的归纳出印度软件业的成功经验,望能给读者些许启示。

二、理论解释在此部分,笔者根据所学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试用三种理论从不同角度分析印度软件产业的兴起:1、李嘉图外生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中提出,是用国与国之间生产同一产品相对劳动生产率优势解释国际贸易原因的理论。

下面简单介绍其理论的假设和内容;(1)模型的假设条件李嘉图比较利益模型是以商品与要素市场的完全竞争为基础,以不存在贸易限制、交易费用和规模收益等为前提条件,用两国、两商品、一种生产要素来证明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

(2)理论内容生产和贸易模式生产和贸易的模式由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差别决定的。

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产品的比较优势可以用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生产成本、或者机会成本来确定。

大国崛起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述评

大国崛起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述评

大国崛起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述评一、国际政治经济学与大国崛起——论述背景及研究意义二、大国崛起的定义及原因分析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在大国崛起中的应用四、大国崛起的影响与挑战五、面对大国崛起的全球治理和合作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大国的快速发展,以及美国、俄罗斯等传统大国的持续影响力,大国崛起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热门话题。

本文在对大国崛起进行综合性概述的同时,将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大国崛起问题相结合,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理解和应对大国崛起带来的挑战提供有益的思路。

一、国际政治经济学与大国崛起——论述背景及研究意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将国际关系与经济分析结合起来,研究国际贸易、投资、货币、金融、资源配置、环境、全球化等领域中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关系和国际经济之间的互动更加密切,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具有实践意义。

大国崛起作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课题之一,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

它不仅涉及到国际体系的平衡和变革,还牵涉到国家利益的重大调整、国际秩序的演变、全球治理的模式和机制的变迁等问题。

因此,对于了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推动国际合作与协调、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和探索未来世界发展方向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

二、大国崛起的定义及原因分析大国崛起是指以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高速经济增长、政治实力不断提升,对国际体系和秩序的影响和作用逐渐显现,成为国际政治与经济中的重要力量。

大国崛起背后蕴含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和因素。

首先,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促进了大国崛起。

二战后,世界经济开展全球化进程,国际市场化程度加深,互联网及其他新技术应用也对全球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些变化对不同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实力的发展,以及大国间的差距和竞争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其次,经济和贸易政策调整和创新助推大国崛起。

许多新兴经济体通过制定积极的产业政策和对外贸易政策,加强对世界市场的开放,吸引外商投资,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分工,逐步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拥有更大话语权。

印度市场分析

印度市场分析

印度市场分析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印度市场向来备受关注。

作为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和潜在消费市场的国家,印度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

本文将对印度市场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印度市场的特点1.1 人口规模庞大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拥有超过13亿人口。

庞大的人口规模为印度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消费潜力,吸引了众多跨国企业的关注。

1.2 消费需求增长快速随着印度经济的不断发展,中产阶级的壮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印度市场的消费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1.3 地区差异明显印度是一个多元文化、多语言的国家,各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企业在进入印度市场时需要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消费习惯和法律法规,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

二、印度市场的发展趋势2.1 数字经济的崛起随着印度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数字经济在印度市场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电子商务、在线支付、数字媒体等领域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商机。

2.2 绿色可持续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印度市场对绿色可持续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加。

企业在印度市场中应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3 创造业升级印度政府致力于推动创造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吸引了更多的外资和技术引进。

创造业的升级将提升印度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为企业带来更多商机。

三、进入印度市场的机遇与挑战3.1 市场潜力巨大印度市场拥有庞大的人口和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为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进入印度市场可以匡助企业拓展业务,实现更快速的增长。

3.2 本土竞争激烈印度市场竞争激烈,本土企业和跨国企业都在争夺市场份额。

企业需要制定合适的市场策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才干在印度市场取得成功。

3.3 法律法规复杂印度的法律法规繁杂复杂,对外企业的进入和经营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企业在进入印度市场前应详细了解当地法律法规,遵守当地法律规定,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印度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和发展

印度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和发展

印度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和发展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大国,也是亚洲第三大的经济体。

印度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鲜明的特点。

经济特点印度经济在独立后出现了高速增长的趋势。

尽管印度经济的基础较为薄弱,但是印度一直以来秉持着自主发展的方针,通过深化改革,促进开放和服务外包等措施不断推动经济发展。

从 1990 年代起,印度开始实行自由化政策和全球化,旨在吸引外资并扩大出口,改进了商业环境和追求技术进步。

这些政策使印度建立了一个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汽车制造和化学制品等一系列新兴产业。

另外,印度还以其大量优秀的科技工作者、软件人才以及具有全球竞争力的 IT 行业而著名。

印度的 IT 行业在全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包括硅谷在内的美国科技企业,他们在印度设有研发中心,这确保了印度IT 产业与其他国家经济的联系,同时也增进了印度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然而,印度经济发展现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印度经济缺乏足够的基础设施和资本投资,而且持续快速地增长使印度面临了诸多挑战。

同时,大量的人口失业和落后的制度也是印度经济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化特点文化是印度的一大特色。

印度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包括数百个语言和方言,它也被称为印度教文化的发源地。

印度教的思想更是深入人心,纵使其它世派,如佛教、锡克教和穆斯林等信仰在印度扎根,然而印度教文化一直是印度社会的中心。

印度教信仰的原则和价值观对整个印度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印度人日常生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印度的核心文化有“梵谷(Bharat)”,它是最受人重视的文化象征,包括佛教文化、梵文艺术以及印度教文化等。

印度文化中还包含了数百种菜肴和穿着文化,人们日常社交中也遵循着特定的惯例和规定。

总的来说,印度的文化多样性,其宗教文化等领域的历史和传统均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印度的宗教、音乐、艺术、风俗、传统饮食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这也是世界其他国家所不能复制的文化瑰宝。

发展趋势未来,印度仍将继续发挥其在经济和文化领域的传统优势。

浅谈大国崛起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述评

浅谈大国崛起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述评

浅谈大国崛起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述评关于浅谈大国崛起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述评一、引言大国崛起是一个极为常见的国际现象,自古以来各大国家都有着争当强国的野心与渴望。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开始逐步崛起,而传统强国也开始逐渐失去领导地位。

因此,研究大国崛起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既是对历史描述的延续,也是对未来趋势的预测与研究。

本篇论文将阐述大国崛起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以及针对五个案例进行相关分析。

二、大国崛起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1. 历史演化论历史演化论是针对历史发展和演进的一种理论。

在这种理论中,大国崛起是必然的,因为历史发展的趋势决定了大国崛起的概率。

根据历史演化论的观点,每一个社会都会经历相同的发展路径,即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而强国则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崛起。

此外,历史演化论也强调了各国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国际博弈规则的重要性。

2. 我们的世界论资本主义,并非是历史的必然,而是在历史发展的某个时期中出现并逐渐发展起来的。

在资本主义体系下,经济系统和政治领域之间已经紧密连接在一起,世界一体化也随之而来。

我(我们)的世界论则认为,大国崛起更多的是拼的是经济实力,而非军事实力。

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更多的是因为其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所带来的结果。

3. 战略互动论战略互动论是一种基于推演分析的理论。

在这种理论中,大国崛起不仅是单个国家内部发展趋势的结果,也是以国际关系为核心的多个国家之间相互作用与影响产生的结果。

在美国霸权逐渐衰落的同时,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挑战了美国的领导地位。

因此,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战略互动的因素,如国力、经济、军事、文化和技术等方面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4. 自我调节论自我调节论的理论观点是认为,具有较强自我调节能力的经济体系,不会因为某个国家的崛起而发生较大波动。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经济体系之间的相互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国际金融体系也伴随着这种趋势而更加稳定。

4881 印度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4881 印度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印度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印度概况印度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亚洲大国,也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

印度国土辽阔,拥有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近年来,印度的经济发展得到了全球的高度关注,其GDP年均增长率连续多年稳居世界前列。

印度经济现状印度的经济增长在过去几年中一直保持着稳健的增长态势,虽然受到COVID-19疫情的冲击,2020年印度的经济增长率降至-7.7%,但随着疫苗的普及和经济复苏政策的推行,印度经济正逐渐恢复。

印度经济以服务业为主,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约55%,其次是工业,占比28%,农业占比17%。

印度经济拥有强大的内需市场,富有潜力的科技行业和活跃的创业文化,这些都是印度经济走向繁荣的重要支撑。

印度面临的挑战印度虽然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面临诸如环境问题、基础设施不足、政府腐败等问题。

此外,印度人口众多,人口结构不合理,这也是印度发展面临的难题之一。

同时,印度的社会问题也十分突出,女性地位低下、宗教矛盾等问题,也给印度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印度未来的发展趋势尽管印度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和挑战,但印度经济的潜力仍然不容忽视。

印度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改革政策,以破除制约经济发展的障碍。

比如启动了“数字印度”计划,力争在数字化和科技领域与全球领先的巨头一较高下。

此外,印度政府还通过发展制造、农业和服务业等领域,积极地推动经济结构升级。

近年来,印度与中国在区域合作、数字经济、创新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不断深化着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有望推动印度的经济发展迎来一波新的机遇。

我的观点印度作为一个发展中经济体,确实面临了不少的问题和挑战,但其经济和社会潜力仍然巨大,有着不可忽视的发展前景。

我认为印度需要通过深化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往来,这是可以让印度进一步开放市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另外,印度政府也需要集中精力解决印度面临的各种问题,如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等,让印度成为一个具有可持续性的经济大国。

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及其政策对策分析

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及其政策对策分析

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及其政策对策分析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之一,其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近年来,印度实施了一系列有力的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会介绍印度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政策对策分析。

一、印度经济发展的现状近年来,印度经济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了稳健的增长。

数据显示,在2020-2021财年,GDP为2.47万亿美元。

据预测,在未来数年中,印度经济将保持着6%以上的增长。

然而,印度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失业率问题。

尽管印度的劳动力市场庞大,但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

近年来,随着印度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问题愈发突出。

其次是收入不平等。

虽然印度的GDP不断增长,但由于收入分配不均,印度社会的收入不平等问题愈发加剧。

二、印度的经济政策印度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积极地推进了一系列经济政策。

具体的政策措施包括以下几项:1、印度制造计划印度制造计划是印度政府最新的主要政策之一。

该计划旨在加强印度制造业,在国内打造更多的制造业就业机会和财富。

政策支持印度国内生产,在印度国内构建全球领先的制造业生态系统,促进制造业的高速发展。

2、数字印度计划该计划旨在打造一个现代化的数字基础设施,包括宽带互联网、无线网络及其它数字通讯技术设施等。

通过对数字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该计划旨在实现数字化转型,从而促进印度经济发展。

3、普惠金融政策该计划旨在确保印度所有人都能够获得金融服务及其它银行服务。

通过扩张金融服务的范围和质量,政府希望为更多的印度民众提供金融保障,从而为经济的发展奠定强有力的基础。

三、政策对策分析尽管印度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经济政策,但是挑战还是存在的。

政策措施的成功关键一部分是能够切实解决印度的失业和不平等问题。

1、加速数字化转型印度应该更好利用数字技术,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转型。

印度是世界上移动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之一,该国的网络覆盖范围正在迅速扩大。

政府可以为数字信任架构设置标准,规范使用区块链技术,实施智慧城市项目等,推进印度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扩大数字经济和在线零售等新的经济领域,为印度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印度的经济发展与国际分工选择理论

印度的经济发展与国际分工选择理论
— —
Vo .9NO 3 1 1 J n 0 6 u e2 0














印度 的经 济 发展 与 国 际分 工 选 择 理论
李 天 华
( 南 民族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 汉 40 7) 中 武 30 4 摘 要 : 作 为 一 个 发 展 中 国 家 , 印度 在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方 面 总 体 而 言 并 不 具 有 比较 优 势 。 但 是 印度 在 参 与国 际分 工 的 过 程 中 , 是 简单 地 按 照 现 有 的 比 较 优势 , 动 地 接 受 既定 的 国 际分 工 格 局 ・ 不 被 而是 通 过 经 济 发 展 战略 的制 定 . 极 地 向 国 际分 _ 的 更 高 层 次 发 展 , 且 取 得 了 国 际公 认 的 巨大 成 就 。 这 对 同 为 发 展 中 大 国 的 积 T - 并
印 度 作 为 世 界 上 最 大 的发 展 中 国 家 之 一 . 经 济 自 其
此 产 生 的较 高 的 资本 利 用 率 使 印 度 在 金 融 方 面 具 有 较 大 的 竞 争 优 势 。再 次 , 度 的 产 权 制 度 比较 完 善 。印 度 的 印 “ 混合 经 济 ” 制 从 一 开 始 就 给 私 营 企 业 提 供 了 产权 制 度 体 保 障 . 培 育 了一 大 批 具 有 较 强 国 际 竞 争 力 的 私 营企 业 。 并 另外 , 度 对 教 育 特 别 重 视 . 印 目前 印 度 年 教 育 预 算 已 占 GD P的 4 % , . 4 印度 政 府 还 计 划 再 将 教 育 投 人 增加 一 倍 。 这 为经 济 发展 提供 了 源 源 不 断 的 人 力 资 本 保 障 。

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水平提高、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实力增强的过程。

经济发展理论是对经济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研究和总结,以指导和推动经济发展。

1. 前言经济发展是现代社会的核心目标之一。

各国追求经济发展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普遍认同的是经济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过程,需要依靠科学的理论支撑。

本文将从几个主要经济发展理论角度来探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和机制。

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是经济学家罗马尔·索洛模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技术进步的积极作用。

通过投资于教育、科技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可以推动经济发展。

3. 制度经济学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主流经济学理论。

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包括政治制度、法治建设、产权保护等方面。

只有在一个稳定的制度框架下,市场经济才能有效运行,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

4. 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由经济学家迈克尔·斯宾塞提出。

该理论认为,经济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可以推动经济发展。

政府在引导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5. 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和康德拉提耶夫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投资于教育、培训、职业技能提升等方面,可以提高劳动力素质,推动经济发展。

6. 环境经济学理论环境经济学理论是对环境和经济关系的研究。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增长,环境经济学理论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7.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是对地区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

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着差异,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旨在解释这种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第1期No 11 2010南亚研究季刊South Asian Studies Quarterly 总第140期Sum No 1140从发展理论的视角看印度经济崛起3张 立33 王学人333[内容提要]近年来印度的经济崛起,常被视为是新自由主义式改革的结果。

但本文分析指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

尽管新自由主义改革对印度经济崛起发挥了积极影响,但它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借鉴其它发展理论来对发展政策加以修正和完善。

[关键词]印度经济;崛起;新自由主义;改革;局限[中图分类号]F13511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1508(2010)01-0046-05 印度自20世纪80年代来以经济持续高增长为标志的崛起态势,常常被视为是新自由主义式改革的结果。

这种见解俨然再度表明了新自由主义学派能在当代发展理论中占据主流地位绝非偶然,印度不过是其中的又一个成功案例而已。

然而,从印度的崛起实践中,我们真的只能学到新自由主义畅行无阻的浅显经验吗?正如近期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促使人们开始反思新自由主义所带来的恶果一样,我们同样需要深入思考新自由主义在印度经济崛起中所扮演的真实角色。

事实上,我们认为,各种发展理论皆有其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即便是从印度的经验中我们亦难得出新自由主义对发展中国家具有普适价值的结论。

一、经济发展理论的简要回顾具有以研究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长为主要对象的特定意义上的经济发展理论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

其时代背景是非殖民化运动和新生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大量出现,由此引发了为这些国家提供用以制定“发展政策”的经济理论基础的浓厚兴趣。

在随后的几十年时间里,经济发展理论经历了浮沉兴衰的演变过程,其中涌现出了形形色色的流派分支。

但扼要而论,其中最有影响的仍当属新古典学派、结构主义学派以及新自由主义学派等。

它们分别构成了当代经济发展理论体系中的三大重要支柱。

恰如斯蒂格利茨教授所言,在所谓正统学派的新古典学经济学家看来,发展被视为主要是一个经济学问题①,是增加资本存量(通过吸引外资或提高国内的储蓄率)和改善资源配置的问题。

资本存量和资源配置的改变可以带来收入的增加和持续的高增长率。

而欠发达国家被认为除了在资源配置方面无效(与市场缺失和市场失灵有关)外,与发达国家并无不同之处。

新古典学派的观点还强调了要依赖国内外自由市场机制的优越性。

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艾伯特1赫斯曼(Albert Otto Hirschman )1958年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指出,发展的任务就是刺激投资②。

哈罗德-多玛模式也指出,(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可以由S/V 这样一个简单的比例来求得,其中S 是指储蓄的平均率,V 是指边际资本产出率。

按照这一公式,发展的中心问题便・64・333333①②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印度经济崛起与中国的政策选择》(项目批准号:09Y J A G J W013)的中期研究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与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王燕燕译:“走向一种新的发展范式”,《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1期,第1-12页。

[美]赫希曼,曹征海、潘照东译:《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89页。

从发展理论的视角看印度经济崛起是增加专门用于投资的财源①。

假如政府想要达到5%的增长率,如果边际资本产出率平均为3: 1,那么,只要能保证15%的纯投资率(由储蓄转化而来)就大功告成了。

换言之,发展政策就是要想尽办法,来努力增加国内储蓄和争取更多的外援。

然而,新古典学派对发展问题的乐观主义看法并没有结出丰盛的果实。

许多国家都并未如罗斯托于1960年发表的《经济增长阶段》中所描述的那样,进入到显著的经济起飞阶段(国内储蓄率提高到得以自我维持的水平的阶段)。

这样,一种带有悲观主义论调的依附论观点在60年代出现了。

从渊源上讲,依附论源于那些力求使民族经济摆脱发达工业国控制的拉丁美洲学者和研究帝国主义的新马克思主义作家。

正如戴约(F rederic C1Deyo)所言②,尽管依附论的作家们在许多理论观点上存在尖锐的分歧,但他们却一致认为,发展中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的外围国家(即第三世界)与核心国家(即工业国)的联系,导致外围国家遭受剥削与经济停滞,而不是增长。

其主要论据是,第一,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加入扩张性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会鼓励供出口的农业和矿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并使初级产品出口部门同外国资本及市场建立起相应的联系;第二,虽然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融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能在短期内推动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但从长期来看,对核心国家市场、资本和技术的不断依赖会形成遏制发展的力量;第三,对核心国家的依赖,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境内“飞地”的发展,还会加大地区和部门之间的不平等。

因此,在依附论的指导下,发展策略越来越转为内向型和进口取代型或相似的类型。

一如拉格纳・诺克斯指出的,由出口导致的增长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也不能期望贸易成为一种“发展的动力”;劳尔・普雷维什也呼吁在拉丁美洲实行“进口替代型”政策③。

这种对促使国内发展过程进行的外部环境抱悲观主义态度的观点在打美的三个新兴工业国,即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中得到了最坚决的反映。

尽管依附论在许多方面是有用的,比如它对阐述发达和不发达性质的新古典经济理论作了有效的批判,另外也改变了世界发展以欧洲为中心的种种论点等,但东亚新兴工业国(地区)的发展又对依附论提出了更为根本的挑战。

这些国家(地区)在六七十年代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为世界市场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

事实上,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与依附论主张截然相对的新自由主义学派(neo-liberalism)就逐渐走红,成为现今经济学的主流④和发展理论的轴心。

新自由主义是从古典自由主义发展而来的,是对强调国家干预作用的凯恩斯主义的“革命”,在处理个人与国家、自由与民主、放任与约束、市场与政府、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⑤。

总的来说,它更加偏好个人、自由、放任、市场、效率的一面。

新自由主义提出的发展方案有三个基本方面:第一,压低通货膨胀,从根本上控制财政预算赤字;第二,国家完全取消贸易壁垒,向跨国资本开放经济,实行贸易和金融自由化;第三,对经济实行私有化和非调控化,同时使市场作用绝对化,国家职能最小化。

不同国家将这三个基本方面分别加以具体实施。

如发达国家主要实施的政策包括:紧缩货币供给,压低工资,抑制通货膨胀;解除政府部门对私人企业的管制,减税刺激投资,削减社会福利支出和打击工会等。

而在发展中国家和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则大力推行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

在国际经济领域,新自由主义则主张全球化,实现世界范围内除了劳动力以外的其它生产要素和商品等的自由流动。

新自由主义的实施以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总统里根、英国首・74・①②③④⑤贾格迪什・N・哈格瓦蒂:“发展经济学:我们学到了什么?”,选自:[美]罗伯特・海尔布罗纳等著:《现代化理论研究》,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179页。

弗雷德里克・C・戴约编:《经济起飞的新视角:亚洲新兴工业化实体的政治经济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页。

贾格迪什・N・哈格瓦蒂:“发展经济学:我们学到了什么?”,选自:[美]罗伯特・海尔布罗纳等著:《现代化理论研究》,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184页。

Chang,Ha-Joon,“How important were the‘initial conditions’for economic development?:East Asia vs1Sub -Saharan Af rica”in Ha-Joon Chang:The East Asian Development Experience1The Miracle,the Crisis and the Future,London:Zed Books,2006.何爱国:“正视新自由主义发展观”,/show.php?id=2445,2008-02-141South Asian Studies Quarterly No 11 2010相撒切尔夫人上台为标志,随后波及到全球,虽然在这一过程中它也常受抨击,但时至今日仍影响巨大。

二、对印度经济崛起的新自由主义阐释如同丹尼・罗德里克等所指出的①,独立之后的30年里,在社会主义政策和许可证、配额制度以及进口替代政策等的束缚下,印度常被作为错误发展战略的反面典型。

但是,随着过去20余年里印度发生的巨变,印度已变成了一个模范生,人们用她作例子,来说明如果转向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经济增长潜力可以得到多么大的发挥。

因为自1980年开始,印度的人均增长率已经由1950—1980年的117%上升到1980—2000年318%,增加了一倍多。

尽管许多学者(尤其是印度学者)在印度迈向崛起的时间转折点上有着争议,但无论是支持印度从80年代开始经济起飞抑或是支持印度从90年代开始经济起飞的观点,都一致同意自由化改革对于印度经济崛起发挥了最为积极的作用。

阿尔温德・帕纳加里亚认为②,80年代印度经济的高增长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经济自由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涉外领域里,进口政策的放开和更符合现实的实际汇率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在国内,某些部门的投资许可证的取消也促进了进口自由化和更快的工业增长;其次,政府通过内债和外债保持了高水平的公共开支,通过扩大需求来刺激增长。

而自由化改革举措之所以能够在此推出,有两方面因素起了催化作用③:一,在80年代以前,印度政府不惜代价地推行结构主义取向的进口替代政策,这尽管使印度建立起了极其广泛的产业体系,实现了高度自给,但许多产业部门的生产成本高昂,质量低劣和技术落后的情况普遍存在,原有的某些有比较优势的低成本产业反而遇到了困难,比如纺织、服装、皮革等轻工部门以及棉花种植等第一产业部门。

与此同时,进口替代政策用国内产品替代进口,却导致了更多的对设备、技术以及国内供应不足的原材料的进口需求等。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家对原有体制的束缚越来越不满,纷纷要求政府放松管制,出现了呼吁放松原材料和机器进口的游说集团;二,由于出口状况的好转,以及在西亚工作的海外工人的汇款,外汇储备余额增长到了理想的水平,让一直担心外汇支付危机的政策制定者和官员们有了更强的信心。

这样,从70年代末开始,印度政府陆续出台了放松产业管制和推动贸易自由化的一系列措施。

进入90年代以后,一方面,“80年代的改革给政治家们树立了信心,让他们感到自己完全有能力采取某些改革政策———例如货币贬值、贸易自由化、放松投资管制等———来刺激增长,而不至于引起动荡④”,另一方面,受1991年外汇危机的巨大冲击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F )的压力,印度政府发动了以稳定宏观经济和实施结构性调整计划为主要内容的全面自由化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