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有理数
数学人教版(2024)7年级上册 1.2.1 有理数的概念 教案02
第一章有理数1.2.1 有理数的概念0.3…负分数:如-52,-23,-17, -0.5, -150.5,… 引导:0.1=110,-0.5=−12, 0.3 = 13 ,事实上,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因此它们也可以看成分数。
指出: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想一想:整数能化成分数吗?预设:2=21, 3=31,…正整数可以写成正分数的形式-2=−21, -3=−31,…负整数可以写成负分数的形式0=01,0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整数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指出: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的数称为有理数。
可以写成正分数形式的数为正有理数,可以写成负分数形式的数为负有理数。
思考:你能试着对有理数进行分类吗?预设:有理数的分类(整分性):有理数的分类(正负性):例1: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并分别指出其中的正整数、负整数:13,4.3,−38,8.5%,-30,-12%, 19 ,-7.5,20,-60,1.2解:正有理数:13,4.3, 8.5%, 19 ,20,1.2;其中正整数有13,20。
负有理数: −38, -30,-12%, -7.5,-60 ; 其中负整数有-30,-60。
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有理数中,0的意义仅仅表示没有 B .一个有理数,它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C .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组成有理数 D .0是自然数 答案:D强调:在有理数概念中,“0”很特殊: (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0是整数,不是分数; (3)0既是非正数,又是非负数. 活动意图说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分类,理解有理数的相关定义是解题的关键.先根据正数的定义判断A 的正误,再根据非负数是正数或0判断B 的正误;再根据有理数也可分成整数和分数判断C ,D 的正误即可解答.解:A .由50%,1,2.5是正数,故正确,符合题意; B .由−2,−4为负数,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C .1为整数,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D .因为112是分数,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综合拓展类作业】5.如图,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各圈里. 100,−99%,0,−2000,5.2,6,−0.3,116,−53【答案】见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分类,根据有理数的分类,即可求解. 解:整数为:100,0,−2000,6; 负数为:−99%,−2000,−0.3,−53; 则负整数为:−2000;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明确有理数的概念,并能对有理数进行正确。
1-有理数概念
清大教育个性化辅导教案授课时间:年月日时分至时分辅导科目:数学年级:七年级课时数: 2学生姓名:教师姓名:叶老师教材版本:苏教版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内容1.整数包括、和.2.数轴的三要素是、、.'3.在数轴上,正数大于;0大于一切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要点一、相反数1.定义:如果两个数只有不同,那么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要点诠释:(1)“只”字是说仅仅是符号不同,其它部分完全相同.(2)“0的相反数是0”是相反数定义的一部分,不能漏掉.(3)相反数是出现的,单独一个数不能说是相反数.(4)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在它的前面添上号即可.2.性质:(1)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点分别位于原点的两旁,且与原点的相等(2)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要点二、多重符号的化简多重符号的化简,由数字前面“-”号的个数来确定,若有个时,化简结果为正,如-{-[-(-4)]}=4 ;若有个时,化简结果为负,如-{+[-(-4)]}=-4 .要点诠释:(1)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一个“+”,仍然与原数相同,如+5=5,+(-5)=-5.(2)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一个“-”,就成为原数的.如-(-3)就是-3的相反数,因此,-(-3)=3.要点三、绝对值1.定义: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例如+2的绝对值等于2,记作|+2|=2;-3的绝对值等于3,记作|-3|=3.要点诠释:(1)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0的绝对值是.即对于任何有理数a都有:/(2)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离原点的距离越远,绝对值;离原点的距离越近,绝对值.(3)一个有理数是由符号和绝对值两个方面来确定的.2.性质:绝对值具有,即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总是正数或0.要点四、有理数的大小比较1.数轴法:在数轴上表示出这两个有理数,边的数总比边的数小.-如:a与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b.2.法则比较法:两个数比较大小,按数的性质符号分类,情况如下:两数同号同为正号:绝对值大的数大同为负号:绝对值大的反而小两数异号正数大于负数¥-数为0正数与0:正数大于0负数与0:负数小于0要点诠释: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的步骤:(1)分别计算两数的绝对值;(2)比较绝对值的大小:(3)判定两数的大小.3.作差法:设a、b为任意数,若a-b>0,则a>b;若a-b=0,则a=b;若a-b<0,a<b;反之成立.4.求商法:设a、b为任意正数,若1ab>,则a b>;若1ab=,则a b=;若1ab<,则a b<;反之也成立.若a、b为任意负数,则与上述结论相反.、5.倒数比较法:如果两个数都大于零,那么倒数大的反而.类型一、相反数的概念1.已知,m n互为相反数,则2223m nm n+++-=.2.已知21m-与172m-互为相反数,求m的值.3.若|a-4|与|b-5|互为相反数,则a b+= .4.若a,b互为相反数,c和d互为倒数,m的绝对值是2,求2a b+-cd+2│m│的值.类型二、多重符号的化简(0)||0(0)(0)a aa aa a>⎧⎪==⎨⎪-<⎩1.化简下列各数.①(6)--; ②(6)-+; ③ [(6)]--+;④{[(6)]}---+;⑤{[(6)]}----《类型三、绝对值的概念 1.如果|x|=6,|y|=4,【思路点拨】6和-6的绝对值都等于6,4和-4的绝对值都等于4,所以要注意分类讨论. (1)比较x 与y 的大小会有哪几种情况 (2)若x <y 时.试求x 、y 的值. (3)求x+y 的值2.如果数轴上的点A 到原点的距离是6,则点A 表示的数为 . ]3.如果|x -2|=1,那么x = ; 如果|x |>3,那么x 的范围是 .4..若4a <时,4a -= . 若80x -=,则x = .5.若53x -=,则x = ; 若|m|=|-4|则m = ; 若4m -=-,则m = ;6设a 、b 、c 是不为零的有理数,那么ccb b a a x -+=的值有( )。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1 有理数的概念》精品教学课件
有
正分数
理 0
数 负有理数负整数
负分数
3.注意0的特殊性,分类时不要遗漏0.
你还有什么疑惑 ?
请与同伴交流!
小 结 与 思 考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 什么收获?
课后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 么? 还有什么疑问吗?
课后作业
1.基础型作业:梳理本节课知识点。 2.发展型作业:完成本课时练习。
探究新知
有理数分类的几点注意: 1. 如 15 ,200% 能约分成整数的数_不__能__(填“能”或“不能”)
3
算做分数; 2. 无限不循环小数不是有理数,如π; 3. 整数中除了正整数和负整数,还有__0___.
有理数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吗?
探究新知
有理数按符号(正、负)分类如下:
正整数 正有理数
非负有理数集合:{ 有理数集合:{
整数不是分数};;
2.π大于0是正数不是 正有理数.
}.
巩固练习
① 0___是____整数,0___是____有理数; ② -5___是____整数,-5___是____有理数; ③ -0.3__是___负分数,-0.3__是___有理数.
当堂训练
基础巩固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正整数、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B. 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C. 零既可以是正整数,也可以是负整数 D. 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3, + 1 ,0, 4,,+2.12,-0.65,+300%,-0.6,22 .
2
7
正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分数集合:{
};
整数集合:{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至第四章知识总结复习课件
指数分别相等.
解:
mn=+25,=3,解得
m=-2, n=2.
所以 mn=(-2)2=4.
针对训练
3、若5x2 y与x m yn是同类项,则m=2( ) ,n=1( ) 若5x2 y与x m yn的和是单项式,则m=2( ) , n=1( )
只有同类项才 能合并成一项
考点三 去括号
例3 已知A=x3+2y3-xy2,B=-y3+x3+2xy2, 求:(1)A+B;(2)2B-2A. 【解析】 把A,B所指的式子分别代入计算. 解:(1)A+B=(x3+2y3-xy2)+(-y3+x3+2xy2)
5.绝对值 (1)一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是0.
6.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1)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2)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三、有理数的运算 1.有理数的加法
例4 若A是一个三次多项式,B是一个四次多项式,
则A+B一定是( B )
A.三次多项式 B.四次多项式或单项式
C.七次多项式
D.四次七项式
【解析】A+B的最高次项一定是四次项,至于是否含 有其它低次项不得而知,所以A+B只可能是四次多项式或 单项式.故选B.
你能举出对应 的例子吗?
针对训练
5.若A是一个四次多项式,B是一个二次多项式, 则A-B( ) C
第一章 有理数
小结与复习
要点梳理
考点讲练
当堂练习
课堂小结
要点梳理
一、正数和负数 1.小学学过的除0以外的数都是正数. 在正数前面加上符号“-”(负)的数叫做负数. 2.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人教版(2024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有理数 1.2.1 有理数的概念 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1、复习、导入大于0 的数叫正数,小于0的数叫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的符号用+ 表示,书写时可以省略负数的符号用-表示,书写时不能省略(1)汽车在一条南北走向的高速公路上行驶,规定向北行驶的路程为正。
汽车向北行驶75km,记做______km(或____km),汽车向南行驶100km,记做________km;(2)如果向银行存入50元记为50元,那么-30.50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习巩固话题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使学生生认知冲突,渴艺望了解其中的奥秘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精讲新课在小学阶段和上一节中,我们认识了很多数。
回想一下,到目前为止,我们认识了哪些数? 你能举几个例子吗?写在黑板上。
观察黑板上的这些数,能否将所写的数按如下类型进行归类呢?有限小数:0.5 0.25 0.125 1.3 -0.5进一步地,正整数可以写成正分数的形式,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的数称为有理数(rational number)有理数分类⎪⎪⎪⎩⎪⎪⎪⎨⎧⎩⎨⎧⎪⎩⎪⎨⎧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辨析学生自己尝试分类时,可能会很大略,教师赐予引导和鼓励,划分数的种类要从文字所表示的意义上去引导,这样学生易于理角军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化成分数,为下-问题做好铺垫,通过将三者进行比较,归纳得出有理数是一个整数和-个非零整数的比的本质特征,让学生深入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在多媒体上展示有理数的分类表,分分类的标准要引导学生去体会2、精讲新课小故事:有理数其实并不比别的数更“有道理”,事实上是一个翻译失误。
有理数(rational number)一词从西方传来,rational通常的意义是“理性的”,所以被误译为有理数。
但这个词实际上来源于古希腊,在古希腊语中是比率的意思。
所以意义也很明显,就是整数的“比”。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世界上一切对象都是由整数或整数之间的商组成,这就是“万物皆数”理论,也是人类对有理数最早的认识和总结。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2 有理数 1.2.1 有理数课件_2
引入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了。现 在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任意写出三个 不同种类 的数 (zhǒnglèi) 。并说明你是按照 什么划分的?
第四页,共二十二页。
3/4,-1/2 ,0.2,-0.5,它们(tā
men)又是什么数呢?
分数
(fēnshù)
第五页,共二十二页。
我们(wǒ men)学过的数:
第二页,共二十二页。
1.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tǒngchēn整g)为数(zhěngshù,) 正分数和负分数 统称分为数(fēnshù) .
2. 整数 和 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3.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
0和负有理,数
正有理数包括 正整数和正分数,
负有理数包括 负整数和负分数 .
第三页,共二十二页。
第八页,共二十二页。
探究(tànjiū)有理数的分类(一)
由刚才(gāngcái)的演示可知:
1.有理数可分为哪两类数? 2.整数(zhěngshù)可分为哪几类?
3.分数可分为哪几类?
有有分整理理数数数
正负整整零整数数数
分负正数分分数数
正整数
零
负整数
正分数 负分数
1
2
3
4
5
第九页,共二十二页。
我们还可以按其它(qítā)标准分类吗?
是(C )
A.0
B.2
C.-3
D.-1.2
2.下列各数中,不是有理数的是( ) C
Hale Waihona Puke A.3.1415926C.π
BD. .-4.52703 2. .
3.负正在整分分数 数数是13 ,是是3.1034,.,11,4-0,,-1-5%2573%,,,-,-1.16,66….
1.2.1 有理数(教师版)
1.2 有理数1.2.1有理数知识点1:有理数的概念1.概念:有理数也叫可比数,是指能够写成两个整数比的比例数。
因而,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2.整数: 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自然数:正整数和零。
3.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有限小数小数无限循环小数无限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注意: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它们都是有理数。
例:0.333……可以化为.知识点2:有理数的分类知识点3:四非数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④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考点梳理·新认知考点1 有理数的辨别例1在-,π,0,-0.74四个数中,有理数的个数是()A.1B.2C.3D.4【解析】-,0,-0.74是有理数,而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是有理数,故选C.总结:1.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凡是能写成(p,q为整数,且q≠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2.有限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都能表示成分数形式,无限不循环小数不是有理数,如π不是有理数.考点2 有理数的分类例2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集合中:-7,3.5,-3.14,0,1713,0.03%,-314,10.自然数集合:{ …};整数集合:{ …};负数集合:{ …};正分数集合:{ …};正有理数集合:{ …}.【解析】解:在所给的所有数中,①自然数集合为{0,10…};②整数集合为{-7,0,10…};③负数集合为{-7,-3.14,-314…};④正分数集合为{3.5,1713,0.03%…};⑤正有理数集合为{0.03%,1713,3.5,10…}.总结:对有理数进行分类,首先要理解以下数的概念:1.正数:像3,1.8%,3.5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正数的前面可以加上正号(即加号)“+”来表示2.负数:在正数前加上“-”的数叫做负数;3.整数:像-2,-1,0,1,2这样的数叫做整数;4.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考点3 带非字的数例3﹣5,0,﹣3.14,,﹣12,0.1010010001…,+1.99,﹣(1)非负数集合:{ …}(2)非负整数数集合:{ …}(3)非正数集合:{ …}(4)非正整数数集合:{ …}【解析】解:在所给的所有数中,(1)非负数集合:{ 0,,0.1010010001…,+1.99,…}(2)非负整数数集合:{ 0 …}(3)非正数集合:{﹣5,﹣3.14,﹣12,﹣…}(4)非正整数数集合:{ ﹣5,﹣12,…}总结:1.有理数分为正数、0和负数三类,正数和0统称非负数;负数和0统称非正数.2.一个数不是0,则它可能是正数或负数;若一个数不是正数,则它可能是负数或者0;若一个数不是负数,则它可能是正数或者0.基础训练1.下列各数:-1,,4.112134,0,,3.14,其中有理数有( )A .6个B .5个C .4个D .3个 【解析】解:在-1,2π ,4.112134,0,227 ,3.14中不是有理数是2π:故选B .2. 在下列数, ,2.010010001…,25%,3.1415926,0, …中,属于分数的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解析】解:属于分数的有25%,3.1415926,-0.222…, 故选B . 3.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有理数有最大的数,也有最小的数B .有理数有最大的数,但没有最小的数C .有理数有最小的数,但没有最大的数D .有理数既没有最大的数,也没有最小的数 【解析】解:有理数既没有最大的数,也没有最小的数. 故选D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B .正整数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C .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有理数D .0不是有理数【解析】解:A 、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故本选项正确; B 、正整数和负整数和0统称为整数,故本选项错误; C 、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和0统称为有理数,故本选项错误; D 、0是有理数,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 .5.下列说法:①-2.5既是负数、分数,也是有理数;②-7既是负数也是整数,但不是自然数;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④0是非负数.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解析】解:①-2.5既是负数、分数,也是有理数,正确;②-7既是负数也是整数,但不是自然数,,正确;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确;④0是非负数,正确, 则正确的个数是4,故选D .6. 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内:5,7-8,-10,0,2.4,+3,227,-3.01.正数集合{…};非负数集合{…};整数集合{…};负分数集合{…}.【解析】正数集合,.,,,…;非负数集合,,.,,,…; 整数集合{5,-10,0,+3,…};负分数集合-,-.,….能力晋升1.设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既可表示为1、a+b、a的形式,又可表示为0、ba、b的形式,则b的值为()A.0 B.-1 C.1 D.2【解析】解:由题意可知:a+b,a中有一个为0,且ba,b中有一个为1,当a=0时,则ba没有意义,不成立;∴b=1.故选C.2.下列判断正确的个数是()①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②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③一个整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④一个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⑤一个偶数不是正偶数就是负偶数A.1 B.2 C.3 D.4【解析】解:①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正确;②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错误,也可能是0;③一个整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错误,也可能是0;④一个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正确;⑤一个偶数不是正偶数就是负偶数,错误,也可能是0;故选B.3. 在有理数集合中,最小的正整数是,最大的负整数是.【解析】解:在有理数集合中,最小的正整数是1,最大的负整数是-1.故答案为1;-1.4. 在-2,1.5,+,0,27,100,-2.1,18,-,-30中,是非负整数的是.【解析】0,27,100,18.5. 在-2,5,-,0.63,0,7,-0.05,-6,9,,,1中,正分数有个,负分数有个,自然数有个,整数有个.【解析】正分数是0.63,,,有3个;负分数是-,-0.05,有2个;自然数是5,0,7,9,1,有5个;整数是-2,5,0,7,-6,9,1,有7个.6.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内:-2,-3.14,0.3,0,,,-0.1212212221….(1)正数集合:{ };(2)负数集合:{ };(3)分数集合:{ };(4)有理数集合:{ }.【解析】解:(1)正数集合:{0.3,,};(2)负数集合:{ -2,-3.14,-0.1212212221…};(3)分数集合:{ -3.14,0.3,};(4)有理数集合:{ -2,-3.14,0.3,0,}.同步检测·新导向1.(2019•武汉模拟)下列各数中,属于正有理数的是()A.π B.0 C.-1 D.2【解析】解:由题意得:π是无理数,故选项A错误;0是有理数,但不是正数,故选项B错误;-1是负有理数,故选项C错误;2是正有理数,故选项D正确;故选D.2.(2019•沙坪坝区校级模拟)下列四个数中,是正整数的是()A.-2 B.-1 C.1 D.1 2【解析】解:A、-2是负整数,故选项错误;B、-1是负整数,故选项错误;C、1是正整数,故选项正确;D、12是非正整数,故选项错误.故选C.3.(2019•渝中区校级模拟)下列各数中是负整数的是()A.-2 B.5 C.12D.2-5【解析】解:A、-2为负整数,故选项正确;B、5为正整数,故选项错误;C、12为正分数,故选项错误;D、2-5为负分数,故选项错误.故选A.4.(2018秋•沈河区期末)在-4,227,0,2,3.14159,1.3,0.1010010001…有理数的个数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解析】解:2,0.1010010001…不是有理数,故选D .5.(2018秋•卢龙县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是最小的有理数 B .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C .分数不是有理数 D .没有最大的负数【解析】解:A 、没有最小的有理数,故本选项错误;B 、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或0,故本选项错误;C 、分数是有理数,故本选项错误;D 、没有最大的负数,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6.(2018秋•门头沟区期末)在有理数-0.2,-3,0,132,-5,1中,非负整数有 . 【解析】解:非负整数有0,1, 故答案为:0,1.7.(2018秋•仪征市期中)有三个有理数,分别是-1、a 、a +b ,或者写成0、-b a、b ,那么数b 的值是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a +b ,a 中有一个为0,且-b a ,b 中有一个为-1,当a =0时,则-b a没有意义,不成立;∴b =-1. 故答案为:-1. 8. (2018秋•武邑县校级月考)在数1-13,20%,227,0.3,0,-1.7,21,-2,1.0101001…,+6,π中,分数有 个. 【解析】解:分数有1-13,20%,227,0.3,-1.7, 故答案为:5。
千阳县第七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2有理数1.2.2数轴教学设计1新版新人教版
数轴教学目标1.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重点)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难点)3.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难点)4.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欣欣感冒了,医生用体温计测量了她的体温,并说:“37.8度”.提出问题:医生为什么通过体温计就可以读出任意一个人的体温?2.我们再一起去看看中秋节祖国各地的自然风光和温度情况(电脑分别显示嘉峪关、长白山、颐和园三个旅游景点的自然风光,温度分别为-3℃,0℃,20℃)嘉峪关-3℃长白山0℃颐和园20℃提出问题:那么要测量这种气温所需要的温度计的刻度应该如何安排?需要用到哪些数?3.请尝试画出你想像中的温度计,并和其他同学交流,注意交流时要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问题:请找出一支温度计从外观上具有哪些不可缺少的特征?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数轴的概念下列图形中是数轴的是( )A. B.C. D.解析:A中的没有单位长度,错误;B中没有正方向,错误;C中满足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正确;D中没有原点,错误.故选C.方法总结:要判断一条直线是不是数轴,要抓住它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三者缺一不可.探究点二:有理数与数轴的关系【类型一】读出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指出如图中所表示的数轴上的F 各点所表示的数.解析:要确定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可利用以下方法:(1)确定符号,在原点右边为正数,在原点左边为负数;(2)确定数字,即距离原点是几个单位长度.解:由图可知,A 点表示:-4.5;B 点表示:4;C 点表示:-2;D 点表示:5.5;E 点表示:0.5;F 点表示7.方法总结:在确定数字时,要认真观察已知点是在原点的左边还是右边,对于A.D 这种情况,要注意它们所表示的数是在哪两个数之间.【类型二】 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画出数轴,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5,2.5,3,-52,0,-3,312. 解析:(1)画数轴必须具备“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单位长度必须一致,不能长短不一;正方向向右;(2)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时,注意数的符号和该数到原点的距离.解:如图:方法总结: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时,首先由数的性质符号确定该数应在原点的左边还是右边,然后再根据该数到原点的距离,确定位置.【类型三】 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问题数轴上的点A 表示的数是+2,那么与点A 相距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 )A .5B .±5C .7D .7或-3解析:与点A 相距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有2个,分别是7或-3,故选D.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问题要注意考虑两种情况,即要求的点在已知点的左侧或右侧.另外,点在数轴上移动时也要分向左、向右两种情况.三、板书设计1.数轴(1)原点(2)正方向(3)单位长度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间的关系(1)原点表示零(2)原点右边的点表示正数(3)原点左边的点表示负数教学反思数轴是数形转化、结合的重要桥梁,教学时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数轴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学习过程中也体现出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抽象概括的认识规律.相交线◆回顾归纳1.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_______,•交点叫做________.2.过一点有且只有_______与已知直线_______.3.连结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________最短.4.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________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5.如图1直线AB,CD与EF相交,构成_______个角,其中∠1与∠5是_______,∠3与∠5是______,∠4与∠5是_______.图1 图2 图3 图4◆课堂测控知识点一垂线垂线段1.如图2所示,CD⊥AB,则点D是_____,∠ADC=∠CDB=________.2.如图3所示,l1⊥l2,垂足为_____,∠1与∠2是一组_____的邻补角,∠1•与______是一对_______的对顶角.3.(经典题)如图4所示,l1⊥l2,图中与直线L1垂直的直线是()A.直线a B.直线L2 C.直线a,b D.直线a,b,c4.如图5所示,若∠ACB=90°,BC=8cm,•AC=•6cm,•则B•点到AC•边的距离为________.图5 图6 图7 图85.如图6所示,直线L外一点P到L的距离是________的长度.知识点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6.如图7所示,图中的同位角有______对.7.如图8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与∠B是同位角 B.∠1与∠4是内错角C.∠3与∠B是同旁内角 D.∠C与∠A不是同旁内角8.如图9所示,∠1与∠2是哪两条直线被另一条直线所截,构成的是什么角的关系?∠3与∠D呢?图9◆课后测控1.如图10所示,直线AB,CD交于点O,OE⊥AB且∠DOE=40°,则∠COE=_____.图10 图11 图122.如图11所示,AO⊥OB于点O,∠AOB:∠BOC=3:2,则∠AOC=_______.3.如图12所示,AB与CD交于点O,OE⊥CD,OF⊥AB,•∠BOD= 25 °,•则∠AOE=____,∠DOF=_____.4.(教材变式题)如图所示,图(1)中∠1<∠2,图(2)中∠1=∠2.试用刻度量一量比较两图中PC,PD的大小.5.如图所示,分别过P画AB的垂线.6.(原创题)如图,OA⊥OC,OB⊥OD,且∠AOD=3∠BOC,求∠BOC的度数.◆拓展创新7.(经典题)我国“十一五”规划其中一重要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对农村公路建设投资近1000亿人民币.西部的某落后山村准备在河流M上架上一座桥梁,如图所示,桥建在何处才能使A,B两个村庄的之间修建路面最短?参考答案回顾归纳1.垂线,垂足 2.一条直线,垂直 3.垂线段4.垂线段 5.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课堂测控1.垂足,90° 2.O,相等,∠3,90°3.D(点拨:∵L1∥L2,a⊥L1,b⊥L1,c⊥L1)4.8cm(点拨:点到直线距离定义)5.PC的长(点拨:PE>PD>PC,PA>PB>PC)6.2(点拨:∠ADE与∠B,∠ADC与∠B)7.D(点拨:∠C与∠A是直线AB,BC被AC所截的同旁内角)8.AB,CD被AC所截,∠1与∠2是内错角关系;AC与CD被AD所截,∠3与∠D是同旁内角关系.课后测控1.140°(点拨:∠DOB=∠AOC=90°-40°=50°)2.150°(点拨:∠AOB=90°,3x=90°,x=30°,∠BOC=60°)3.65°,115°(点拨:∠AOC=∠BOD=25°,∠AOE=90°-∠AOC=90°-25°=65°)• 4.图(1)量得PC<PD,图(2)量得PC=PD.5.如图.6.∵∠BOD=90°,∠AOC=90°,∠BOD+∠AOC=180°∴∠AOD=180°-∠BOC,又∵∠AOD=3∠BOC∴3∠BOC=180°-∠BOC,∴∠BOC=45°解题技巧:本题扣住∠AOD=2×90°-∠BOC这一关键式子.7.如图所示.(1)将A向下平移河宽长度得A′;(2)连A′B交河岸于M;(3)过M作MN⊥a,交河岸b于N,MN即为架桥处;(4)连AN,则AN+MN+BM最短.3.1.2 等式的性质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下列变形符合等式性质的是()A.如果2x-3=7,那么2x=7-3B.如果3x-2=x+1,那么3x-x=1-2C.如果-2x=5,那么x=-D.如果-x=1,那么x=-32.已知a-b-1=1,则2a-2b-3的值是()A.1B.2C.5D.73.如果式子5x-4的值与-互为倒数,那么x的值是()A.B.-C.D.-4.如图,天平上放有苹果、香蕉、砝码,且两个天平都平衡,则一个苹果的质量是一个香蕉的质量的()A.倍B.倍C.2倍D.3倍5.(1)如果-3(x+3)=6,那么x+3=,变形依据是.(2)如果3a+7b=4b-3,那么a+b=,变形依据是.6.若2a-b=5,a-2b=4,则a-b的值为.7.小李在解方程5a-x=13(x为未知数)时,误将-x看作+x,解得方程的解x=-2,则原方程的解为.8.将等式5a-3b=4a-3b变形,过程如下:因为5a-3b=4a-3b,所以5a=4a(第一步),所以5=4(第二步).上述过程中,第一步的依据是,第二步得出错误的结论,其原因.9.已知等式(a-2)x2+ax+1=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这个方程的解.★10.某旅客携带了30 kg的行李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乘飞机去天津.按民航的规定,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20 kg的行李,超重部分每千克按飞机票价格的1.5%购买行李票,现该旅客购买了120元的行李票,求他的飞机票价格是多少元.创新应用★11.能不能由(a+3)x=b-1得到等式x=?为什么?反之,能不能由x=得到(a+3)x=b-1?为什么?参考答案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D2.A等式a-b-1=1的两边都加1,得a-b=2,两边再同乘2,得2a-2b=4,所以2a-2b-3=4-3=1.3.D由题意可列出方程5x-4=-6,根据等式的性质,得x=-.4.B5.(1)-2等式的性质2(2)-1等式的性质1和等式的性质2(1)根据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都除以-3,得x+3=-2.(2)先根据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减去4b,得3a+3b=-3.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除以3,得a+b=-1.6.3将两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得2a-b+a-2b=9,即3a-3b=9,等式两边同时除以3,得a-b=3.7.x=2把x=-2代入5a+x=13,得a=3.所以原方程5a-x=13为15-x=13,根据等式的性质,得x=2.8.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同除以了一个可能等于0的数a9.解因为(a-2)x2+ax+1=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所以a-2=0,即a=2.所以原方程变为2x+1=0,根据等式的性质,得x=-.10.解设他的飞机票价格是x元.由题意,得(30-20)×1.5%x=120,即0.15x=120.根据等式的性质,得x=800.答:他的飞机票价格是800元.创新应用11.解不能由(a+3)x=b-1得到x=,因为当a=-3时,a+3=0,而0不能为除数,即不符合等式的性质2的规定.由x=可以得到(a+3)x=b-1,因为x=是已知条件,已知条件中已经隐含着条件a+3≠0,等式的两边乘同一个数,等式仍成立.11。
【人教版】七上数学第一章《有理数》教案:1.2有理数教案(4课时)
第一章有理数1.2有理数1.2.1有理数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2.能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3.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中的作用.重点会把所给的各数填入它所属于的集合里.难点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都已经知道除了我们小学里所学的数之外,还有另一种形式的数,即负数.大家讨论一下,到目前为止,你已经认识了哪些类型的数.学生讨论.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师:你能列举出一些你已经学过的各类型的数吗?学生列举:3,5.7,-7,-9,-10,0,13,25,-356,-7.4,5.2,…师:你能说说这些数的特点吗?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教师指出,我们把所有的这些数统称为有理数.你能对以上各种类型的数作出分类吗?有理数⎩⎪⎨⎪⎧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说明:以上分类,若学生有因难,可加以引导: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所以有理数可分为整数和分数两大类,那么整数又包含哪些数?分数呢?以上按整数和分数来分,那可不可以按性质(正数、负数)来分呢?试一试.有理数⎩⎪⎨⎪⎧正有理数⎩⎨⎧正整数正分数零负有理数⎩⎨⎧负整数负分数说明:让学生感受分类的方法和原则,统一标准,不重不漏.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例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3.1415926,0,2008,-12,-7.88,10%,10.1,0.67,-89.正数集合负数集合整数集合分数集合例2:以下是两位同学的分类方法,你认为他们的分类结果正确吗?为什么?有理数⎩⎨⎧正有理数⎩⎨⎧正整数正分数负有理数⎩⎨⎧负整数负分数有理数⎩⎪⎨⎪⎧正数整数分数负数零四、练习与小结 练习:教材练习题. 小结:谈一谈今天你的收获. 五、作业 习题1.2第1题本课在引入了负数后对所学过的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提出了有理数的概念.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思想并进行简单的分类是数学能力的体现,本课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可避免直接进行分类所带来的枯燥性。
有理数的加法(1) 有理数加法法则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③(-4)+6=_____ ⑥(-14)+4=_____
⑨ (-8)+0=_____
当堂练习
3.计算: (1)15+(-22)
(2)(-13)+(-8)
(3)(-0.9)+1.5
(4)
1 ( 2)
2
3
4.计算 (1) (-3)+(-9)
(2) (-8)+0
(3) 12+(-8)
(4) (-4.7)+3.9
若将起点放在原点O,则该算式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1m -3m
2m
0
总结
由思考3,4可得:符号相反的两个数相加,结果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相同,并用较大的绝对 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思考5
如果物体沿着一条直线做左右方向的运动,规定享有为正,向左为负,请问小华先向左运动3米,再向右运 动3米,最后的运动结果是什么?怎样用算式表示?
我们可以把赢一个球记为+1,输一个球记为-1,此时该队的净胜球数为: (+1)+(-1)=0
思考1
如果物体沿着一条直线做左右方向的运动,规定享有为正,向左为负,请问小华先向右运动3米,再向右运 动1米,最后的运动结果是什么?怎样用算式表示?
不难得出,两次运动后,小华共向右运动了4米,写成算是就是: 3+1=4
不难得出,两次运动后,小华仍在起点处,写成算是就是: (-3)+3=0
若将起点放在原点O,则该算式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3m
3m
0
总结
由思考5可得: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结果为0
归纳
结合思考1-5,可归纳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如下: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和取相同的符号,且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的和.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和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且和的绝 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中较大者与较小者的差.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0.若a+b=0,则a,b互为相反数.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有理数》-解答题专项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一、解答题1.计算(1)3124623⎛⎫⎛⎫-÷-+⨯- ⎪ ⎪⎝⎭⎝⎭(2)()()34011 1.950.50|5|5---+-⨯⨯--+.解析:(1)14;(2)0【分析】(1)先计算乘法和除法,再计算加法;(2)分别计算乘方、乘法和绝对值,再计算加法和减法.【详解】解:(1)原式=2124633⎛⎫⎛⎫-⨯-+⨯- ⎪ ⎪⎝⎭⎝⎭()162=+-14=;(2)原式011055=-++-+=0.【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中注意要先把除法化为乘法再计算;(2)中注意多个有理数相乘时,只要有一个因数为0,那么积就为0.2.计算(1)28()5(0.4)5+----;(2)1571361236⎛⎫⎛⎫-+-÷- ⎪ ⎪⎝⎭⎝⎭; (3)2336()(2)()(6)575⨯---⨯-+-⨯; (4)42019213(20.2)(2)(1)5⎡⎤---+-÷⨯---⎢⎥⎣⎦; (5)24512.5()(0.1)(2)(2)10⎡⎤÷-⨯---+-⎣⎦. 解析:(1)3;(2)3;(3)667-;(4)3-;(5)315.4【分析】 (1)先把运算统一为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再利用加法的运算律,把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先加,从而可得答案;(2)先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再利用乘法的分配律把运算化为:()()()1573636363612-⨯-+⨯--⨯-,再计算乘法运算,最后计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答案;(3)把原式化为:()233662557-⨯+-⨯-⨯,逆用乘法的分配律,同步进行乘法运算,最后计算减法即可得到答案; (4)先计算小括号内的运算与乘方运算,再计算中括号内的运算,再计算乘法运算,最后计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答案;(5)先计算乘方运算,同步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再计算小括号内的减法运算,同步进行乘法运算,最后计算加法运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28()5(0.4)5+---- 2850.45=--+ 3.=(2)1571361236⎛⎫⎛⎫-+-÷- ⎪ ⎪⎝⎭⎝⎭ ()157363612⎛⎫=-+-⨯- ⎪⎝⎭()()()1573636363612=-⨯-+⨯--⨯- 123021=-+3.=(3)2336()(2)()(6)575⨯---⨯-+-⨯ ()233662557=-⨯+-⨯-⨯ 2366557⎛⎫=-⨯+- ⎪⎝⎭ 667=-- 667=- (4)42019213(20.2)(2)(1)5⎡⎤---+-÷⨯---⎢⎥⎣⎦()()1132212⎡⎤⎛⎫=---+-⨯--- ⎪⎢⎥⎝⎭⎣⎦()313212⎛⎫=---+⨯-+ ⎪⎝⎭ ()31212⎛⎫=---⨯-+ ⎪⎝⎭131=--+3.=-(5)24512.5()(0.1)(2)(2)10⎡⎤÷-⨯---+-⎣⎦ ()()1=2.5101632100⨯-⨯-- ()1164=--- 1164=-+ 315.4=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含乘方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掌握运算法则与运算顺序是解题的关键.3.某校七年级(1)至(4)班计划每班购买数量相同的图书布置班级读书角,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实际购书量与计划有出入,下表是实际购书情况:(2)这4个班实际共购书多少本?(3)书店给出一种优惠方案:一次购买不少于15本,其中2本书免费.若每本书的售价为30元,请计算这4个班整体购书的最低总花费是多少元?解析:(1)42,+3,22;(2)118本;(3)3120元.【分析】(1)由于4班实际购入21本,且实际购买数量与计划购买数量的差值=-9,即可得计划购书量=30,进而可把表格补充完整;(2)把每班实际数量相加即可;(3)根据已知求出总费用即可.【详解】解:(1)由于4班实际购入21本书,实际购入数量与计划购入数量的差值=-9,可得计划购入数量=30(本),所以一班实际购入30+12=42本,二班实际购入数量与计划购入数量的差值=33-30=3本,3班实际购入数量=30-8=22本.故答案依次为42,+3,22;(2)4个班一共购入数量=42+33+22+21=118(本);(3)由118157÷=余13得,如果每次购买15本,则可以购买7次,且最后还剩13本书需单独购买,得最低总花费=30×(15-2)×7+30×13=3120(元)..【点睛】本题考查了正负数的应用.在生活实际中利用正负数的计算能力,并通过相关运算来比较大小,进而得出最佳方案;这里要注意,生活中在选择方案时,要注意所有可能的情况. 4.给出四个数:3,4--,2,6,计算“24点”,请列出四个符合要求的不同算式.(可运用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可用括号;注意:例如4(123)24⨯++=与(213)424++⨯=只是顺序不同,属同一个算式.)算式1:_________________;算式2_______________;算式3:_________________;算式4_______________;解析:()()342624,-⨯-+⨯=()()342624,-⨯-+-=()()643224,⨯-⨯-+=()()()()43624624.-⨯--÷=-⨯-=【分析】由241212,=+ 可得()342624,-⨯-+⨯=由()2438=-⨯-,可得()()342624,-⨯-+-=由()24124,=-⨯- 可得()()643224,⨯-⨯-+=由()2446=-⨯-,可得()()()()43624624-⨯--÷=-⨯-=,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算式1:()()3426121224,-⨯-+⨯=+=算式2:()()()()34263824,-⨯-+-=-⨯-=算式3:()()()()643224124,⨯-⨯-+=-⨯-=算式4:()()()()()()43624334624,-⨯--÷=-⨯--=-⨯-=故答案为:()()342624,-⨯-+⨯=()()342624,-⨯-+-=()()643224,⨯-⨯-+=()()()()43624624.-⨯--÷=-⨯-=【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注意本题答案不唯一,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同时考查了学生的逆向思维.5.计算:(1)32(1)(2)(34)5⎡⎤--+---⨯⎣⎦(2)121123436⎛⎫⎛⎫-+-÷- ⎪ ⎪⎝⎭⎝⎭ 解析:(1)10;(2)3【分析】(1)先算乘方和小括号,再算中括号,后算加减即可;(2)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再用乘法的分配率计算即可.【详解】解:(1)32(1)(2)(34)5⎡⎤--+---⨯⎣⎦ 1[4(1)5]=+--⨯1(45)10=++=;(2)1211121(36)23436234⎛⎫⎛⎫⎛⎫-+-÷-=-+-⨯- ⎪ ⎪ ⎪⎝⎭⎝⎭⎝⎭ 121(36)(36)(36)234=-⨯-+⨯--⨯- 182493=-+=.【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并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的顺序进行;有时也可以根据运算定律改变运算的顺序.6.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1243 3.55-+-(2)131(48)64⎛⎫-+⨯- ⎪⎝⎭(3)22350(5)1--÷--解析:(1)-24.3;(2)-76;(3)-12【分析】(1)先将减法化为加法,再计算加法即可;(2)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3)先计算乘方,再计算除法,最后计算减法.【详解】解:(1)原式=24 3.2( 3.5)-++-=-24.3;(2)原式=131(48)(48)(48)64⨯--⨯-+⨯-=488(36)-++-=-76;(3)原式=950251--÷-=921---=9(2)(1)-+-+-=-12.【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记运算顺序和每一步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7.某儿童自行车厂计划一周生产儿童自行车1400辆,平均每天生产200辆,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每天的生产量与计划每天的生产量有出入.实际情况如下表(超产记为正,减产记为负)(2)这周生产量最多的一天比生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多少辆?(3)该厂实行每周计件工资制,每生产一辆可得50元,若超额完成任务,则超出部分每辆另奖12元;少生产一辆扣20元,那么该工厂这周的工资总额是多少元?解析:(1)该厂本周实际生产自行车1409辆;(2)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自行车26辆;(3)该厂工人这一周工资总额是70558元.【分析】(1)根据每天的增减量,依次相加,可得答案;(2)根据每天的增减量,用最多的一天减去最少的一天即可;(3)该厂一周工资=实际自行车产量×50+超额自行车产量×12.【详解】解:(1)1400+5-2-4+13-10+16-9=1409(辆),答:该厂本周实际生产自行车1409辆;(2)16-(-10)=26(辆),答: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自行车26辆;(3)50×1409+12×9=70558.答:该厂工人这一周工资总额是70558元.【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应用,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明白“+”是比计划多、“-”是比计划少是解题的关键.8.计算:(1)11 3623⎛⎫-⨯-⎪⎝⎭(2)2233(3)3(2)|4|-÷-+⨯-+-解析:(1)2;(2)-21.【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即可求解;(2)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即可求解.【详解】解:(1)113623⎛⎫-⨯-⎪⎝⎭ =1136623-⨯+⨯ =332-+=2;(2)2233(3)3(2)|4|-÷-+⨯-+-=993(8)4-÷+⨯-+=1244--+=-2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其运算法则.9.计算:(1)()4235524757123⎛⎫÷--⨯-÷- ⎪⎝⎭; (2)()3218223427⎛⎫-⨯+-⨯- ⎪⎝⎭. 解析:(1)0;(2)1-.【分析】(1)原式先把除法转换为乘法,再逆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2)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计算乘法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1)()4235524757123⎛⎫÷--⨯-÷- ⎪⎝⎭ 45355171271234⎛⎫=⨯--⨯+⨯ ⎪⎝⎭ 4535571271212=-⨯-⨯+ 43517712⎛⎫=--+⨯ ⎪⎝⎭5012=⨯ 0=; (2)()3218223427⎛⎫-⨯+-⨯- ⎪⎝⎭ ()98427427⎛⎫-⨯+-⨯- ⎝=⎪⎭98=-+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计算:329(1)4(2)34⎛⎫--÷-+-⨯ ⎪⎝⎭. 解析:12-. 【分析】 根据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然后算加减”进行计算即可.【详解】 原式311222⎛⎫=-++-=- ⎪⎝⎭.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1.计算:(1)()213433⎛⎫---+-+ ⎪⎝⎭; (2)()()202011232---+-+. 解析:(1)-6;(2)132- 【分析】(1)先化为省略括号的形式,将整数及分数分别相加,再计算加法;(2)先计算乘方,同时计算绝对值及去括号,再计算加减法.【详解】(1)解:原式=213433-+-+ ()213433⎛⎫=--++ ⎪⎝⎭71=-+6 =-;(2)解:原式=1 1232 --+=14 2-=132 -.【点睛】此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法则及有理数乘方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2.以1厘米为1个单位长度用直尺画数轴时,数轴上互为相反数的点A和点B刚好对着直尺上的刻度2和刻度8.(1)写出点A和点B表示的数;(2)写出在点B左侧,并与点B距离为9.5厘米的直尺左端点C表示的数;(3)若直尺长度为a厘米,移动直尺,使得直尺的长边CD的中点与数轴上的点A重合,求此时左端点C表示的数.解析:(1)点A表示的数是-3,点B表示的数是3;(2)点C表示的数是-6.5;(3)3-0.5a【分析】(1)根据AB=8-2=6,点A和点B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即可得到结果;(2)利用点B表示的数3减去9.5即可得到答案;(3)利用中点表示的数向左移动0.5a个单位计算即可.【详解】(1)∵AB=8-2=6,点A和点B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点A表示的数是-3,点B表示的数是3;(2)点C表示的数是:3-9.5=-6.5;(3)∵直尺长度为a厘米,直尺中点表示的数是-3,∴直尺此时左端点C表示的数-3-0.5a.【点睛】此题考查利用数轴表示数,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数轴上点移动的规律,熟记数轴上点移动的规律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3.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14, 1.5,3,0,2.5,52----,并将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解析:图见解析,153 1.50 2.542--<-<-<<<【分析】在数轴上表示出各数,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用“<”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即可.【详解】解: 5=-5--如图所示:故:153 1.50 2.54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熟知数轴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计算:(1)5721()()129336--÷-(2)22115()(3)(12)23-+÷-⨯---⨯解析:(1)37;(2)50.【分析】(1)先把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求出值;(2)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计算乘除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详解】(1)原式=572()(36)15282437 1293--⨯-=-++=.(2)原式=15(3)(3)(14)2145650-+⨯-⨯---⨯=-++=.【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15.把4-,4.5,0,12-四个数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出来,再用“<”把它们连接起来.解析:数轴表示见解析,140 4.52-<-<<.【分析】先根据数轴的定义将这四个数表示出来即可,再根据数轴上的表示的数,左边的总小于右边的用“<”将它们连接起来即可得.【详解】将这四个数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出来如下所示:则140 4.52-<-<<.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熟练掌握数轴的定义是解题关键.16.体育课上全班男生进行了百米测试,达标成绩为14秒,下面是第一小组8名男生的成绩记录,其中“+”表示成绩大于14秒,“-”表示成绩小于14秒. -1.2+0.7-1-0.3+0.20.3+0.5解析:9秒. 【分析】根据平均成绩的计算方法,先列式计算表格中所有数据的平均数,再加上标准成绩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解:1.20.7010.30.20.30.50.18-++--+++=-(秒)140.113.9-=(秒).答:这个小组8名男生的平均成绩是13.9秒. 【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正确理解题目中正数和负数的含义是列式计算的关键.17.计算:-32+2×(-1)3-(-9)÷213⎛⎫⎪⎝⎭解析:70 【分析】先计算乘方,然后计算乘除,再计算加减,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原式=92(1)(9)9-+⨯---⨯ =9281--+ =70.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算法则进行解题. 18.阅读下面材料:在数轴上6与1-所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6(1)7--=; 在数轴上2-与3所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235--=; 在数轴上8-与4-所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8)(4)4---=;在数轴上点A 、B 分别表示数a 、b ,则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AB a b b a =-=-. 回答下列问题:(1)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 数轴上表示数x 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_______; 数轴上表示数_______和_______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2x +;(2)七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数学老师指导下,对式子23x x ++-进行探究: ①请你在草稿纸上画出数轴,当表示数x 的点在2-与3之间移动时,32x x -++的值总是一个固定的值为:_______.②请你在草稿纸上画出数轴,要使327x x -++=,数轴上表示点的数x =_______.解析:(1)3;|x−3|;x ,-2;(2)5;−3或4. 【分析】(1)根据题意找出数轴上任意点间的距离的计算公式,然后进行计算即可; (2)①先化简绝对值,然后合并同类项即可;②分为x >3和x <−2两种情况讨论. 【详解】解:(1)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5)|=3; 数轴上表示数x 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x−3|; 数轴上表示数x 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x +2|; 故答案为:3,|x−3|,x ,-2;(2)①当x 在-2和3之间移动时,|x +2|+|x−3|=x +2+3−x=5; ②当x >3时,x−3+x +2=7, 解得:x=4,当x <−2时,3−x−x−2=7. 解得x=−3, ∴x=−3或x=4. 故答案为:5;−3或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绝对值的定义和化简,根据题意找出数轴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9.计算:(﹣1)2014+15×(﹣5)+8 解析:8 【分析】先算乘方,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由此顺序计算即可.【详解】 原式=1+15×(﹣5)+8=1﹣1+8=8. 【点睛】此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注意运算的顺序与符号的判定. 20.计算: (1)6÷(-3)×(-32) (2)-32×29-+(-1)2019-5÷(-54) 解析:(1)3;(2)1. 【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2)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详解】解:(1)原式=6×1-3⎛⎫⎪⎝⎭ ×(-32)=3;(2)原式=-9×29+(-1)-5×4-5⎛⎫ ⎪⎝⎭=-2-1+4 =1.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1.计算:2202013(1)(2)4(1)2-÷-⨯---+-.解析:33 【分析】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注意先算乘方,然后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详解】解:2202013(1)(2)4(1)2-÷-⨯---+-=1(2)4192-÷⨯--+ =192(2)4-⨯⨯--+=3641-+ =33.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22.计算下列各题:(1)(14﹣13﹣1)×(﹣12);(2)(﹣2)3+(﹣3)×[(﹣4)2﹣6].解析:(1)13;(2)-38【分析】(1)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解答本题;(2)根据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乘法和加减法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1)(14﹣13﹣1)×(﹣12)=14×(﹣12)﹣13×(﹣12)﹣1×(﹣12)=(﹣3)+4+12=13;(2)(﹣2)3+(﹣3)×[(﹣4)2﹣6]=(﹣8)+(﹣3)×(16﹣6)=(﹣8)+(﹣3)×10=(﹣8)+(﹣30)=﹣38.【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计算,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会利用简便运算简化运算是解题关键.23.如图,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0,有一根木棒MN,设MN的长度为x.MN数轴上移动,M始终在左,N在右.当点N移动到与点A,B中的一个重合时,点M所对应的数为9,当点N移动到线段AB的中点时,点M所对应的数是多少?解析:点M所对应的数为24或-6.【分析】设MN=x,然后分类计算即可:①当点N与点A重合时,点M所对应的数为9,则点N对应的数为x+9;②当点N与点B重合时,点M所对应的数为9,则点N对应的数为x+9.【详解】设MN=x,①当点N与点A重合时,点M所对应的数为9,则点N对应的数为x+9,∵AB=30,∴当N 移动到线段AB 的中点时,点N 对应的数为x+9+15=x+24, ∴点M 所对应的数为x+24-x=24;②当点N 与点B 重合时,点M 所对应的数为9,则点N 对应的数为x+9, ∵AB=30,∴当N 移动到线段AB 的中点时,点N 对应的数为x+9-15=x-6, ∴点M 所对应的数为x-6-x=-6; 综上,点M 所对应的数为24或-6.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数轴的有关内容,用几何方法借助数轴来求解,非常直观,且不容易遗漏,体现了数形结合的优点.数形结合并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24.点A 、B 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将A 在数轴上向左移动1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9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 ,求出B 、C 两点间的距离是多少个单位长度?(2)若点B 在数轴上移动了m 个单位长度到点D ,且A 、D 两点间的距离是3,求m 的值.解析:(1)B 、C 两点间的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2)m 的值为2或8. 【分析】(1)利用数轴上平移左移减,右移加可求点C 所表示的数为﹣3﹣1+9=5,利用绝对值求两点距离BC =|2﹣5|=3;(2)分类考虑当点D 在点A 的左侧与右侧,利用AD=3,求出点D 所表示的数,再利用BD=m 求出m 的值即可. 【详解】解:(1)点C 所表示的数为﹣3﹣1+9=5, ∴BC =|2﹣5|=3.(2)当点D 在点A 的右侧时,点D 所表示的数为﹣3+3=0, 所以点B 移动到点D 的距离为m =|2﹣0|=2,当点D 在点A 的左侧时,点D 所表示的数为﹣3﹣3=﹣6, 所以点B 移动到点D 的距离为m =|2﹣(﹣6)|=8, 答:m 的值为2或8. 【点睛】本题考查数轴上平移,两点距离问题,利用AD 的距离分类讨论点D 的位置是解题关键. 25.计算: (1)152|18|()263-⨯-+; (2)20203221124(2)3()3-+÷--⨯.解析:(1)6;(2)-5 【分析】(1)先去掉绝对值,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即可解答本题; (2)根据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乘除法和加减法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解:(1)152|18|()263-⨯-+ =18×(12﹣56+23) =18×12﹣18×56+18×23 =9﹣15+12 =6;(2)20203221124(2)3()3-+÷--⨯=﹣1+24÷(﹣8)﹣9×19=﹣1+(﹣3)﹣1 =﹣5.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混合运算顺序是解题关键.26.某路公交车从起点经过A ,B ,C ,D 站到达终点,一路上下乘客如下表所示.(用正数表示上车的人数,负数表示下车的人数))到终点下车还有多少 人;(2)车行驶在____站至___ 站之间时,车上的乘客最多;(3)若每人乘坐一站需买票0.5元,问该车出车一次能收入多少钱?列式计算. 解析:(1)30;(2)B ,C ;(3)71.5元. 【分析】(1)根据正负数的意义,上车为正数,下车为负数,求出A 、B 、C 、D 站以及终点站的人数,即可得解;(2)根据(1)的计算解答即可;(3)根据各站之间的人数,乘票价0.5元,然后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解:(1)根据题意可得:到终点前,车上有16+15-3+12-4+7-10+8-11=30,即30人; 故到终点下车还有30人.故答案为:30;(2)根据图表:A站人数为:16+15-3=28(人)B站人数为:28+12-4=36(人)C站人数为:36+7-10=33(人)D站人数为:33+8-11=30(人)易知B和C之间人数最多.故答案为:B;C;(3)根据题意:(16+28+36+33+30)×0.5=71.5(元).答:该出车一次能收入71.5元.【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读懂图表信息,求出各站点上的人数是解题的关键.27.已知:b是最小的正整数,且a、b满足(c-5)2+|a+b|= 0请回答问题:(1)请直接写出a、b、c的值:a=,b=,c=,(2)数轴上a,b,c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B,C,则B,C两点间的距离为;(3)在(2)的条件下,点A、B、C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设运动了t秒,①此时A表示的数为;此时B表示的数为;此时C表示的数为;②若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请问:BC-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解析:(1)-1;1;5;(2)4;(3)①-1-t;1+2t;5+5t;②BC-AB的值为2,不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分析】(1)先根据b是最小的正整数,求出b,再根据c2+|a+b|=0,即可求出a、c;(2)由(1)得B和C的值,通过数轴可得出B、C的距离;(3)①在(2)的条件下,通过运动速度和运动时间可表示出A、B、C;②先求出BC=3t+4,AB=3t+2,从而得出BC-AB=2.【详解】解:(1)∵b是最小的正整数,∴b=1.∵(c-5)2+|a+b|=0,∴a=-1,c=5;故答案为:-1;1;5;(2)由(1)知,b=1,c=5,b、c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分别为B、C,B、C两点间的距离为4;(3)①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运动了t秒,此时A表示的数为-1-t;点B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向右运动,运动了t 秒,此时B 表示的数为1+2t ; 点C 以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运动了t 秒,此时C 表示的数为5+5t . ②BC -AB 的值不随着时间t 的变化而改变,其值是2,理由如下:∵点A 都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 和点C 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BC =5+5t –(1+2t )=3t +4,AB =1+2t –(-1-t )=3t +2, ∴BC -AB =(3t +4)-(3t +2)=2.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与绝对值,通过数轴把数和点对应起来,也就是把“数”和“形”结合起来,二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把很多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在学习中要注意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28.在数轴上,一只蚂蚁从原点O 出发,它先向左爬了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 ,再向右爬了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 ,最后向左爬了9个单位长度到达点C . (1)写出A ,B ,C 三点表示的数;(2)根据点C 在数轴上的位置回答,蚂蚁实际上是从原点出发,向什么方向爬了几个单位长度?解析:(1)A ,B ,C 三点表示的数分别是-2,1,-8;(2)向左爬了8个单位. 【分析】(1)向左用减法,向右用加法,列式求解即可写出答案; (2)根据C 点表示的数,向右为正,向左为负,继而得出答案. 【详解】解:(1)A 点表示的数是0-2=-2, B 点表示的数是-2+3=1, C 点表示的数是1-9=-8;(2)∵O 点表示的数是0;C 点表示的数是-8, ∴蚂蚁实际上是从原点出发,向左爬了8个单位.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的知识及有理数的加减法的应用,属于基础题,比较简单,理解向左用减法,向右用加法,是关键.29.探索代数式222a ab b -+与代数式2()a b -的关系 (1)当5a =,2b =-时,分别计算两个代数式的值. (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3)利用你发现的规律计算:2220182201820192019-⨯⨯+ 解析:(1)49, 49;(2)a 2−2ab +b 2=(a−b )2;(3)1. 【分析】(1)将a 、b 的值分别代入a 2−2ab +b 2与(a−b )2计算可得; (2)根据(1)中的两式的计算结果即可归纳总结出关系式; (3)原式变形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可得结果. 【详解】解:(1)当a=5,b=−2时,a2−2ab+b2=52−2×5×(−2)+(−2)2=25+20+4=49,(a−b)2=[5−(−2)]2=72=49;(2)根据(1)的计算,可得规律:a2−2ab+b2=(a−b)2;(3)20182−2×2018×2019+20192=(2018−2019)2=(−1)2=1.【点睛】本题考查了代数式的求值及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代数式的求值方法以及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简便运算.A B C,回答下列问题:30.如图,在数轴上有三个点,,(1)若将点B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后,三个点所表示的数中最小的数是多少?(2)在数轴上找一点D,使点D到,A C两点的距离相等,写出点D表示的数;(3)在数轴上找出点E,使点E到点A的距离等于点E到点B的距离的2倍,写出点E 表示的数.-(2)0.5(3)3-或7-解析:(1)1【分析】(1)根据移动的方向和距离结合数轴即可回答;(2)根据题意可知点D是线段AC的中点;(3)在点B左侧找一点E,点E到点A的距离是到点B的距离的2倍,依此即可求解.【详解】解:(1)点B表示的数为-4+5=1,∵-1<1<2,∴三个点所表示的数最小的数是-1;(2)点D表示的数为(-1+2)÷2=1÷2=0.5;(3)点E在点B的左侧时,根据题意可知点B是AE的中点,AB=|-1+4|=3则点E表示的数是-4-3=-7.点E在点B的右侧时,即点E在AB上,则点E表示的数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理数大小比较,数轴的认识,找出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第一章 有理数
第一章有理数1正数、负数、有理数、相反数、科学记数法、近似数2数轴:用数轴来表示数3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4正负数的大小比较:正数大于零,零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绝对值大的负数值反而小。
5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减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为零;一个数加上零,仍得这个数。
6有理数的减法(把减法转换为加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7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乘积是一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8有理数的除法(转换为乘法)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9有理数的乘方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零的任何次幂都是负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10混合运算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果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照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1 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的统称;2整式的加减(1)合并同类项(2)去括号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1 一元一次方程的认识2 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者式子,结果仍然相等;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结果仍相等。
3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一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1 几何图形:平面图和立体图2 点、线、面、体3 直线、射线、线段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4 角角的度量度数角的比较和运算补角和余角:等角的补角和余角相等初一下册第五章相交线和平行线1 相交线:对顶角相等2 垂线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3 平行线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若两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相互平行;判定: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 有理数概念
A、3.2 B、-3.2 C、 3.2 D、以上都不对
24.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
A正数B负数C非正数D非负数
三、解答题
25.已知│x+y+3│=0,求│x+y│的值。
26.已知│a-2│+│b-3│+│c-4│=0,求a+2b+3c的值。
27.如果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x的绝对值是1,求代数式 +x2+cd的值。
;0的绝对值是.即对于任何有理数a都有:
(2)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
离原点的距离越远,绝对值;离原点的距离越近,绝对值.
(3)一个有理数是由符号和绝对值两个方面来确定的.
2.性质:绝对值具有,即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总是正数或0.
要点四、有理数的大小比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数轴法:在数轴上表示出这两个有理数,边的数总比边的数小.
7.在数轴上与表示3的点的距离等于4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
8.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则这个数是_______.
9.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______.
10.若 则 ;若 且 ;则 ;若 且 ,则 ;
11.若 则 ;若 则 ;若 则 ;
12.若a为整数,|a|<1.999,则a可能的取值为_______.
13.若 则 ;若 则 ;若 ,则 ;若 ,则 。
14. 则 的取值范围是
15. 的最小值为
16.若 ,则
17.如果 = ,那么a与b的关系是
18.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有理数是,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的数是
19.│x│=│-3│,则x=,若│a│=5,则a=
有理数计算700题 (1)
113.
1 5 5 1 1 5 2 1 2 14 14 2 2 14
114.
4 5 5 5 5 4 27 9 27 9 3
115.
7 1.75 16
4 2
1 6
7
62. 3+50 2 ( )-1
2
1 5
63. -2
4
16 3 ( ) 2 9 4
64. 0.25 2
1 1 1 100 1 2 8 2
3
1 2 22 (1)100 12 ( ) 65. 2 1 | 1 32 2 |
11. (13) (134)
1 1 ( ) 13 67
12.
7 1 1 1 (4 ) (5 ) (4 ) 3 8 2 4 8
13. (16 50 3) (2)
2
6.75-5 14. (-0.5)-(-3 )
1 4
1 2
15. 178 87.21 43
56. 9+5 (3)-(2) 2 4
57. (5)3 [2 (6)] 300 5
58. -1 (1 ) 1
2 3
2 3
1 9
59. [12-4 (3 10)] 4
15 60. 2 (3) -4 (3)+
3
61. -1 - [2―( 3) ]
为什么在初一练习计算?
1)初一数学的考察皆与计算相关 2)初一课程压力小,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练习计算 3)初一属初中打基础的阶段,初一的计算能力不过关,直接影响学生初二初三的学习效果和考试成 绩
1.
2.1.1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课件)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2)(-13)+(-8);
解:原式=-(22-15)
=-7
解:原式=-(13+8)
=-21
(3)(-0.9)+1.5;
解:原式=+(1.5-0.9)
=-0.6
1 2
(4) +(- ).
2 3
2 1
解:原式=-( - )
3 2
1
=6
4.请你用生活实例解释(-3)+2=-1,(-3)+(-2)=-5的意义.
和是( D
)
A. 2
B. -1
C. - 3
D. - 4
5. 【新考法数学文化】我国是最早认识负数并进行相关运算
的国家,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在其著作《九章算术注》
中,用算筹(小棍形状的记数工具)来表示正负数,其中正
放表示正数,斜放表示负数,例如图①表示的是(-2)+(+
4)=+2的运算过程.按照这种方法,可推算图②中表示的
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
2.1.1 有理数的加法
(第一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目录/CONTENTS
学习目标
情景导入
新知探究
分层练习
课堂反馈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
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
性.
2.能运用该法则准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重点)
3.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有理数
x 值为7,则输出的 y 值为
-1 .
9. [2024·长沙雨花区期末]若有理数 a , b , c 在数轴上对应
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且| b |=| c |.
第一章有理数
第一章 有理数知识框架知识要点1.正数和负数正数:像3、1、+0.33等的数,叫做正数。
负数:像-1、-3.12、-2008等在正数前加上“ - ”(读作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生活中到处都存在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某一意义的量规定为正,那么其相反意 义的量就是负。
2.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正整数自然数整数零有理数按定义分类负整数正分数分数负分数 ()()⎧⎧⎨⎪⎩⎪⎪⎨⎪⎧⎪⎪⎨⎪⎪⎩⎩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分数有理数按符号分类零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整数负有理数负分数负数 <0 <正数3.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作用:(1)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 (2)用数轴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3)用数轴表示相反数和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4.相反数:像2和2-,4和4-这样,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作互为相反数。
一般来说,a 的相反 数是a -,0的相反数是0。
数轴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当0>a 时,0<-a (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 当0<a 时,0>-a (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 当0=a 时,0=-a (0的相反数是0) 5.绝对值:几何意义:一个数a 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0()0(0)0(a a a a a a绝对值的性质:(1)0≥a (2)a a -= (3)a a ≥,a a -≥ (4)222a a a ==6.倒数:若a 与b 的乘积是1,则称a 与b 互为倒数;反之,若a 与b 互为倒数,则1=ab7.有理数运算: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 )+c=a+(b+c ).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 有理数乘法法则:(1) 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七年级上数学第一章1.2.1 有理数的概念优质课教案
1.2 有理数及其大小比较 1.2.1 有理数的概念教学目标课题 1.2.1 有理数的概念 授课人素养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概念,能够把给出的有理数分类,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中的作用.2.通过对有理数分类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分类的思想方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 教学难点 能将所给数进行正确的分类.教学活动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活动一:问题导入,引出新课 【问题引入】问题 请观察下列一组数: 1,5.7,457 ,-76 ,-10,0,13 ,-312,-15.2. 你能模仿小学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对上面的数进行分类吗?请简单说明你分类的理由.学习完今天这节课后,你就能轻松解决上面的问题了!【教学建议】教师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然后与同伴交流答案,并鼓励学生踊跃发言,表达自我. 设计意图 通过唤醒旧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做准备.活动二:实践探究,获取新知 探究点 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问题1 想一想,我们已经学过的数有哪些?问题2 0.1,5.32,0.3,-0.5,-150.5等数为什么被列为分数?因为这里的小数可以化为分数,所以我们也把它们看成分数.0.1=110 ,5.32=13325 ,0.3=310 ,-0.5=-12 ,-150.5=-3012.问题3 比较13 和0.3·的大小,你有什么发现?13和0. 3·相等.发现无限循环小数也可以化为分数,因此无限循环小数也可以看成分数.问题4 整数也能写成分数的形式吗?请举例说明.【教学建议】教师需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并通过引导让学生归纳,并将新旧知识融合.【教学建议】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无限循环小数的相关知识,借助简单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无限循环小数可转化为分数,具体方法会在设计意图 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入,促使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启发学生获取新知识,同时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感悟有理数的相关概念.正整数可以写成正分数的形式,例如2=21 ;负整数可以写成负分数的形式,例如-3=-31;0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01.这样,整数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概念引入:即有理数⎩⎪⎨⎪⎧`正有理数负有理数这样,引入负数后,我们对数的认识就扩大到了有理数范围.问题5 有没有一些数不是有理数呢?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分数,所以也是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如π)不是分数,就不是有理数. 例 (教材P7例1) 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并分别指出其中的正整数、负整数:13,4.3,-38 ,8.5%,-30,-12%,19,-7.5,20,-60,1.2·. 解:正有理数:13,4.3,8.5%,19,20,1.2· ;其中正整数有13,20.负有理数:-38 ,-30,-12%,-7.5,-60;其中负整数有-30,-60. 【对应训练】教材P8练习.后面的课时中学到,学生了解即可,本课时不做要求.【教学建议】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后,教师可适当总结,说明从小学开始,在我们不断认识新数的过程中,数的范围也不断扩大,让学生体会数系扩充的原则.活动三:随堂训练,课堂总结【随堂训练】 见《创优作业》“随堂小练”册子相应课时随堂训练. 【课堂总结】 师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有理数?2.如何对有理数进行分类?【知识结构】【作业布置】1.教材P16习题1.2第1题.2.《创优作业》主体本部分相应课时训练.板书设计1.2 有理数及其大小比较1.2.1 有理数的概念1.有理数的概念2.有理数的分类教学反思本节课是有理数分类的教学,要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避免教师直接分类带来学习的枯燥性,要有意识地突出“分类”这一数学思想的渗透.解题大招 有理数的相关概念和分类(1)有理数: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的数.(2)进行有理数分类时注意0的归属. 拓展:(1)小数的分类(2)例1(1)在-2,+3.5,0,-23,-0.7·中,负有理数有( C )A.1个B.2个C.3个D.4个 (2)下列各数中,是正整数的是( A )A.3B.2.1C.0D. -2 (3)下列有理数中,既是正数又是分数的是( D )A. -5.2B.0C.2D. 13(4)下列各数:-8,2.89,6,-12 ,-0.25,123,-314,0.其中非负数有( D )A.1个B.2 个C.3个D.4个例2 把下面的有理数填人它们属于的集合内:-10,8,-712,334,-10%,3101,+2,0,3.14,-2 025,73,0.61·8·,-1.正有理数集合:{ …}. 整数集合:{ …}.负有理数集合:{ …}. 正整数集合:{ …}.负整数集合:{ …}.分析:要将各数填入它们属于的集合内,首先要弄清楚有理数的分类标准,其次要弄清楚每个数的特征.在填入相应的集合时,要注意有的有理数可能“身兼不同的身份”,解答时不要有遗漏.解:正有理数集合:{8,334, 3101,+2,3.14, 73,0.61·8·,…}.整数集合:{-10,8,+2,0,-2 025,-1,…}. 负有理数集合:{-10,-712,-10%,-2 025,-1,…}.正整数集合:{8,+2,…}.负整数集合:{-10,-2 025,-1,…}.方法总结:在填数时可参考以下两种方法:(1)逐个观察给出的每一个数,看它是什么数,是否属于某一集合;(2)逐个填写相应集合,从给出的数中找出属于这个集合的数,避免出现漏数的现象.培优点有理数概念的开放性题例在如图所示的方格中,填入相应的数字,使它符合下列语句的要求:(1)5的正上方是一个负整数;(2)5的左上方是一个正分数;(3)一个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在5的正下方;(4)5的左边是一个负分数;(5)剩下的四格请分别填上正数和负数使方格中正数与负数的个数相同.分析:此时,正数有两个,负数有两个,还剩四个空格,所以要填两个正数和两个负数,即可满足方格中正数与负数的个数相同.解:答案不唯一,示例如图②所示.。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1有理数的概念说课稿
3.游戏化学习:设计一些数学游戏或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有理数,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4.激励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成果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内在动力。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总结等方法,发现和掌握有理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律。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1)通过有趣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对有理数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尊重和热爱,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定义、分类、性质和运算规律。
(1)有理数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能够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除数不为0)的数。
(2)有理数的分类:让学生掌握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的分类方法。
(3)有理数的性质:让学生了解相反数、绝对值等性质。
这些教学方法的选择基于以下理论依据: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杜威的实践教育理念和维果茨基的近端发展区理论。这些理论强调学习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际应用,同时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展示解题过程,便于学生跟随思路。
3.风格:板书风格简洁明了,使用清晰的字体和大小,关键信息用不同颜色或标记突出显示。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视觉辅助,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在板书时会注意以下几点:保持板书的整洁,避免过度拥挤;适时更新板书内容,避免冗余;使用图表、符号等辅助工具增强信息的直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凤泉区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课 题 1.2.1 有理数 学习目标
1、我知道什么是整数,什么是分数。
2、我知道什么是正整数,什么是负整数。
3、我知道什么是正分数,什么是负分数。
4、我会把有理数按照两种方法分类。
学习流程
一、自学导学
(一)知识链接(温故我知新) 1、情把下列各数分类
-12, 1, -0.5, 0, -173
, 32, 15%, -100, -27, 16.7.
正数 ,负数 , 整数( ),分数( ) (二)新知自学(概念我能懂)
自学课本第7、8页内容,我会边学习边思考,并能完成下列问题:
1、既是正数又是整数的数是( ),既是( )数又是( )数的数是负整数。
2、既是正数又是分数的数是( ),既是( )数又是( )数的数是负分数。
3
(三)新知应用(问题我解决) 课本第8页练习题。
二、交流协作(交流我参与)
1、对学:我主动向对子请教疑惑,或我帮对子解决问题。
2、群学:小组内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三、展示激励(展示我精彩) 1、我们小组要展示学习成果。
2、我们小组主动质疑或解疑。
四、深化引领(点拨我提升) 本节课我学会的数学方法是: 五、巩固拓展(巩固我进步)
1、将下列各数填入它所属于的集合内。
-0.15 -1
32 4.8 3.14 -3 +5
3
+28 +2 -6 正整数集合 负整数集合 正分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2、小于5.06的正数有 个,正整数有 个,负整数有 个。
3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五个有理数
(1)非负数 (2)非正数 (3)负分数 4、课本第14页第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