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机技术的发展
智能液压机监测控制技术应用解决方案
![智能液压机监测控制技术应用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9ae4c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dd.png)
智能液压机监测控制技术应用解决方案摘要: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液压机已经成为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智能液压机监测控制技术的应用解决方案可以提高液压机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故障率和维修成本,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
本文将重点介绍智能液压机监测控制技术的应用解决方案和优势。
1.传感器和监测系统:通过安装传感器在液压机关键部位,实时感知和监测液压机的工作状态和各项参数。
同时,通过连接监测系统,实现对液压机的远程监控和数据采集。
监测系统可以通过云平台进行数据存储和分析,及时发出警报和异常报告,方便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2.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包括PLC、HMI和其他可编程控制器,实现对液压机的自动化控制和调节。
通过编程设置,可以实现液压机的自动开关机、工作循环、压力控制、速度控制等功能。
同时,可以通过连接工业互联网实现对液压机的远程控制和调试,提高操作和管理的便捷性。
3.预测维护系统:利用智能液压机监测控制技术,可以对液压机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通过数据模型和算法,对液压机的故障和磨损进行预测。
通过预测维护系统,可以提前发现并解决液压机的问题,减少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智能液压机监测控制技术应用解决方案的优势1.提高液压机的运行效率: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液压机的工作状态和参数,可以优化液压机的运行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能力。
2.提高液压机的安全性:通过实时监测和预测液压机的故障状态,可以及时发出警报和异常报告,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3.降低液压机的故障率和维修成本:通过预测维护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液压机的问题,减少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液压机的自动化控制和调节,减轻操作人员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水平。
5.便捷的远程监控和控制:通过连接工业互联网,可以实现对液压机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方便管理人员进行远程调试和管理。
液压系统学习总结范本8篇
![液压系统学习总结范本8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32bfa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a4.png)
液压系统学习总结范本8篇第1篇示例:液压系统学习总结范本液压系统是一种利用液体传动能量的系统,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船舶、飞机等领域。
在学习液压系统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其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在此,我将整理出液压系统学习的总结,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一、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液压系统是通过液体传递能量来实现工作的,在系统中,液压泵将液体压力增大,使得液体能够驱动执行元件进行运动。
通过控制液体的流入和流出,可以实现各种功能的实现。
二、液压系统的组成液压系统主要由液压泵、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液体媒介等组成。
液压泵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执行元件通过液体传递能量来完成工作,控制元件则用于控制液体的流向和流量,从而实现系统的运作。
三、液压系统的应用液压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机械中,如挖掘机、起重机等,在这些设备中,液压系统可以实现精确的控制和高效的工作。
液压系统还应用于船舶、飞机等领域,为这些设备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四、液压系统的维护为了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
首先要检查液压泵是否正常工作,液体是否干净,执行元件是否磨损等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在使用过程中,还应避免过载工作,以免造成系统的损坏。
五、液压系统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液压系统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新型的液压元件和控制技术不断涌现。
无油液压技术、智能控制系统等,为液压系统的应用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未来,液压系统将在各个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六、结语通过学习液压系统,我深刻理解了其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液压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设备的效率和精度,还为工程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我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液压系统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愿大家能够加深对液压系统的认识,为其应用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感谢大家的阅读!第2篇示例:液压系统学习总结液压系统是一种利用液体传递能量的系统,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汽车、航空航天、冶金、水利等领域。
钻床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钻床液压传动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720d6fdaef8941ea76e052f.png)
油液的净化装置是液压源中不可缺少的。一般泵的入口要装有粗过滤器,进入系统 的油液根据被保护元件的要求,通过相应的精过滤器再次过滤,为防止系统中杂质流回 油箱。本设计采用容积节流调速,所以使用变量泵供油。 3.3 速度换接方式的选择 本系统采用电磁阀的快慢速换接回路,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调节行程比较方便, 阀的安装也比较容易,但速度换接的平稳性较差。若要提高系统的换接平稳性,则可改 用行程阀切换的速度换接回路。
表 3-1 液压设备常用的工作压力 机床类型 设备类型 磨床 工作压力 组合机床 龙门刨床 拉床 械 重运输机械 农业机械或 中型工程机 液压机、重 型机械、起
p MPa
0.8~2.0
3~5
2~ 8
8~10
10~16
20~32
(5)计算液压缸内径 D 活塞杆直径 d 负载图知最大负载 F 为 21000 N ,按表 3-2 可取 p2 为 0.5 MPa , cm 为 0.95,考虑 到快进、快退速度相等,取 d D 为 0.7。上述数据代入公式
图 3-4 液压系统原理图 1—油箱 2—过滤器 3—变量液压泵 4—压力表 5—溢流减压阀 6—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 7—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8—可调单向节流阀 9—双作用液压缸 表 3-3 电磁铁动作顺序表 1Y1 送料阶段 夹紧阶段 加工阶段 停止卸荷 + - - - 1Y2 - + + - 2Y1 - + + - 2Y2 - - - - 3Y1 - - + - 3Y2 - - - -
表 3-2 各种调速方式的性能比较 节流调速 主要 性能 简式节流调速系统 进油节流及 回油节流 负载 特性 调速 范围 功率 特性 成本 速度刚度 承载能力 大 效率 发热 低 旁路 节流 带压力补偿阀的节流调速系 统 调速阀 在进油 路 调速阀在旁油路及 溢流节流调速回路 好 好 大 低 大 较低 较低 较大 容积调速 回路 容积-节流调速回路
伺服液压机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
![伺服液压机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f757b1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0c.png)
2、编码器技术
编码器是高精度伺服转台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编码器能够实现对伺服电 机旋转角度的精确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反馈给控制系统。目前,最常用的编码器 包括光电编码器和磁编码器。光电编码器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的优点,但它的 价格较高,且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磁编码器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优 点,但它的精度相对较低。
伺服液压机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
目录
01 一、伺服液压机的研 究现状
02
二、伺服液压机的关 键技术
03
三、伺服液压机的研 究方法
04 四、未来展望
05 参考内容
伺服液压机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精密加工设备,具有高精度、高速度和 高效率等特点。在制造业、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次演示将 对伺服液压机的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探索更先进的控制策略,以提高电机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2)研究更精 确的磁场测量技术,以实现磁场的高效和精确控制;3)开发更快速的转子位置 检测技术,以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4)研究更优秀的驱动电路设计,以 提高电机的效率和可靠性。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高精度伺服转台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航天、航空、军事、工业等。这些领域对伺服转台的控制精度、稳定性、响应 速度等方面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对高精度伺服转台关键技术的研究具有非 常重要的意义。
磁致伸缩尺则具有测量范围大、精度高的优点,但是价格较高,适用于高精 度和高速度的场合。
三、伺服液压机的研究方法
伺服液压机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研究、数值模拟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实 验研究可以用来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也可以对传感器的性能进 行测试和评估。数值模拟则可以对液压机的动态特性和结构进行分析,为优化设 计提供依据。统计分析则可以对实验和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提炼出 有益的设计和控制方案。
液压技术的发展历史
![液压技术的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583bf86f1ed9ad51f01df212.png)
液压技术的发展历史出了连续介质的概念,建立了无粘性流体运...-1648年法国B.Pascal提出静止液体中流体传动定律,奠定了液体静力学基础17世纪Newton针对粘性流体运动的内摩擦力提出了牛顿粘性定律1738年瑞士人欧拉(L.Euler)提出了连续介质的概念,建立了无粘性流体运动的欧拉方程。
同年,瑞士人伯努利(D.Bernoulli)从能量守恒定律出发,得到了流体定常运动下流速、压力、高度之间的关系—伯努利方程。
这两个方程是流体动力学作为一个学科分支建立的标志1827年法国人纳维(C.L.M.Navier)建立了粘性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1845年英国人斯托克斯G.G.Stokes)又以更合理的方式导出这组方程,N—S方程1883年英国人雷诺(O.Reynolds)发现流体的层流和紊流两种状态,建立了湍流基本方程—雷诺方程。
1795年英国布拉默(J.Bramah)提出了关于液压机的专利,2年后制造了手动泵供压的水压机。
1826年后水压机已被广泛应用——采用水介质的液压传动技术应用的时代。
然而,水的粘性低、润滑性差、材料的防锈等带来诸多弊端。
1905年美国詹尼(Janney)首先将矿物油作为介质,设计制造第一台油压柱塞泵及传动装置。
随后,由于材料学科发展以及丁腈橡胶等耐油密封材料的出现,使油压技术在20世纪得到迅速发展。
1922年瑞士托马(H.Thoma)发明了径向柱塞泵。
随后斜盘式和斜轴式轴向柱塞泵、径向液压马达和轴向变量马达等相继出现。
1936年美国威克斯(H.Vickers)发明了以先导控制压力阀为标志的管式系列液压控制元件。
60年代出现了板式和叠加式液压元件,60年代后期出现了比例控制元件,70年代出现插装式液压元件。
20世纪40年代电液伺服控制技术最早运用在飞机上,50-60年代开始发展,60年代以后各种新结构的伺服阀相继出现。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并与液压技术的紧密结合,使液压传动与控制发展成为十分成熟的技术,在各生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液压传动论文
![液压传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4e7501ea1c7aa00b42acb6c.png)
液压传动论文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课程论文(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液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姓名:张宁1、课程论文要有题目、作者姓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及参考文献。
2、论文要求自己动手撰写,如发现论文是从网上下载的,或者是抄袭剽窃别人文章的,按作弊处理,本门课程考核成绩计0分。
3、课程论文用A4纸双面打印。
字体全部用宋体简体,题目要求用小二号字加粗,标题行要求用小四号字加粗,正文内容要求用小四号字;行距为倍行距;页边距左为3cm、右为2cm、上为2.5cm、下为2.5cm。
4、篇幅、内容等由任课教师提出具体要求。
液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张宁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液压技术在工程机械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经典液压技术在控制方面却显得相对落后。
对液压技术发展的新方向做了介绍,内容主要包括液压集成块智能化设计、液压油的发展新方向、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在线监测以及液压系统污染度的在线监测4个方面。
关键词:液压技术;发展现状;趋势0前言:当代社会无论建房、修路、架桥、开山等都离不开工程机械。
由于工程机械应用的广泛性及其普遍性,人们都要求其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因此,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都在工程机械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工程机械消耗功率大,电子产品在动力方面并不适应。
工程机械智能化的发展给液压技术提出了要求,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产生大功率的技术——液压传动技术。
液压传动是用液体作为能源介质来实现各种机械的传动和自动控制的一种传动方式。
相对于电力拖动系统、机械系统而言,液压传动具有易于实现直线运动、功率及力质量比大、调速与控制方便容易等优点,在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压力机械、航空工业、机床、轻工、冶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液压技术是实现现代化传动与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对工业和国防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世界各国对液压工业的发展都给予很大重视。
液压机的发展与应用
![液压机的发展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d83fd28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ac.png)
液压机的发展与应用摘要:随着应用了电子技术、计算及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新工艺、新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液压传动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液压传动技术已成为工业机械、工程建筑机械及国防尖端产品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
而其向自动化、高精度、高效率、高速化、高功率、小型化、轻量化方向发展,是不断提高它与电传动、机械传动竞争能力的关键。
本文首先概述液压机应用场合,工作原理,分类及特点,然后对国内外液压机的技术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对液压机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液压传动、成型设备、发展、应用一、概述液压机是制品成型生产中应用最广的设备之一。
自19世纪问世以来发展很快,已成为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由于液压机在工作中的广泛适应性,使其在国民经济各部门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如板材成型;管、线、型材挤压;粉末冶金、塑料及橡胶制品成型;胶合板压制、打包;人造金刚石、耐火砖压制和炭极压制成型;轮轴压装、校直等等。
各种类型液压机的迅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各种工业的发展和进步。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技术、液压技术等的发展和普及应用,液压机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目前,液压机的最大标称压力已达750MN,用于金属的模锻成型。
众多机型已采用CNC或工业PC机来进行控制,使产品的加工质量和生产率有了极大的提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金属压制和拉伸制品的需求逐年提高,同时,对产品品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产品的生产批量日益缩小。
为与中、小批量生产相适应,需要能够快速调整的加工设备,这使液压机成为理想的成型工艺设备。
特别是当液压机系统实现具有对压力、行程速度单独调整功能后,不仅能够实现对复杂工件以及不对称工件的加工,而且,实现了极低的废品率。
这种加工方式还适合于长行程、难成型以及高强度的材料。
可变的动力组合、短的加工时间、根据工件长度的简易的压力行程调整,这与机械加工系统相比,有其优越性。
二、液压机的特点及分类液压机作为一种通用的无削成型加工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压力传递能量以完成各种压力加工的。
中外液压气动技术发展史
![中外液压气动技术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3261951c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5.png)
中外液压气动技术发展史液压气动技术是一种以液体和气体作为能量传递媒介的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航空航天、化工、冶金等领域。
液压气动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但真正的液压气动技术起源于近代工业革命。
19世纪初,英国工程师Joseph Bramah发明了液压技术的雏形,他设计了一种基于活塞和水力原理的液压机。
这项发明大大提高了机械加工的效率,为液压气动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液压气动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1830年代,英国工程师George Stephenson使用液压技术设计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这标志着液压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
19世纪中叶,法国工程师Pascal Léon发明了蒸汽压力传动技术,开创了液压气动技术的新篇章。
他设计了一种基于蒸汽压力的液压机械装置,这项发明在船舶工业和铁路运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0世纪初,美国工程师William Armstrong设计了一种基于水压力的液压机械装置,这是液压技术的重要进步。
随后,美国工程师Harry F. Vickers发明了液压泵,使得液压技术在工程机械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液压气动技术的不断发展,液压元件的性能也得到了提升。
20世纪50年代,德国工程师Hans Peter Maag发明了液压比例阀,实现了液压系统的精确控制。
此后,液压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得到了大幅提高,为工程机械和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气动技术也在20世纪得到了快速发展。
20世纪初,德国工程师Felix Wankel发明了内燃机,使得气动技术在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0世纪50年代,日本工程师Akio Morita发明了气动控制系统,使得气动技术的精度和可靠性得到了提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液压气动技术进一步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
20世纪70年代,德国工程师Friedrich Stiebel发明了液压控制系统,实现了液压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机械电子工程毕业论文
![机械电子工程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4a7f13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73.png)
机械电子工程毕业论文近年来,我国机械电子工程产业发展迅速,且为推动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作为机械电子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机械电子工程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机械电子工程毕业论文范文一:机械制图的教学改革路径研讨摘要:机械制图二维三维一体化教学,应从全局和整体角度出发,优化重组教学内容,处理好理论知识讲授与技能培训指导之间的关系,二、三维教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教学手段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在二维、三维教学设计软件使用、手工设计绘图之间找到适当的匹配,发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
关键词:机械制图;改革路径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二维制图教学。
三维造型是先从二维草图开始,进行各种处理形成三维造型,根据需要再转变到二维工程图。
二维制图在三维建模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三维建模是依靠二维视图进行的。
三维建模一般都是从二维作图开始,绘制出草图轮廓,再经过拉伸、旋转等操作创建三维模型。
第二,二维视图能帮助检验建模的正确性,有时从三维模型上很难确定点、线、面之间精确的几何关系,而从二维视图上则很容易得到。
第三,在三维建模过程所需要的空间形象思维能力和形体分析技能只有通过大量的二维制图训练才能获得。
经过走访企业得出,从企业应用的实际需要和市场分析来看,技术上还不能做到完全无纸化。
二维工程制图仍有着三维产品模型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二维图纸仍是设计、交流、指导加工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二维制图仍将广泛用于零部件及其一般装配的设计和分析。
因此,二维制图能力仍足当今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学校仍要十分重视二维制图的教学。
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新的课程体系。
建立机械制图二维三维一体化新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包括二维教学和三维教学两个阶段。
二维教学的目标重在基础,培养学生识图和画图的技能,训练空问思维能力,掌握国家制图标准和作图规则;三维教学的目标重在实用,培养学生软件操作的技能。
2023年液压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液压行业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af613331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f.png)
2023年液压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液压行业是指以液压原理为基础,利用液压油传递力量和控制运动的行业。
液压行业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程机械、冶金设备、矿山设备、航空航天、军工等。
目前,液压行业市场发展态势良好,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各个行业对液压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
比如,工程机械行业对液压系统的需求量巨大,冶金设备行业对大型液压机的需求不断增加等。
液压行业市场潜力巨大。
2.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科技的进步,液压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进。
液压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得液压设备的性能和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同时,液压系统的设计和制造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3.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技术进步,液压产品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和升级。
传统的液压系统逐渐向集成化、小型化、模块化的方向发展,减小了体积和重量,提高了性能和效率。
同时,液压马达、液压缸等液压元件的设计也在不断创新,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4. 市场竞争激烈。
液压行业市场竞争激烈,液压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技术门槛较高,进入市场的难度也相对较大。
但是,随着市场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液压行业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企业需要通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不断创新等方式提升竞争力。
在液压行业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对市场前景的看法:1. 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各个行业对液压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
特别是工程机械、冶金设备、矿山设备等行业的需求量巨大。
预计未来几年,液压行业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2. 技术创新是市场发展的关键。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液压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等的合作,共同推动液压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3. 环保节能成为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液压行业也面临着环保压力。
智能液压机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
![智能液压机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b46790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de.png)
智能液压机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一、研究现状介绍A. 智能液压机的发展历史B. 国内外智能液压机研究现状C. 智能液压机的应用领域二、智能液压机的特点A. 智能化技术介绍B. 智能液压机的特点C. 智能液压机的优势三、智能液压机的关键技术A. 智能化控制技术B. 智能液压系统技术C. 智能传感技术四、智能液压机的应用案例A. 根据不同行业的需求,列出多个应用案例B. 介绍案例的背景、应用过程及成果五、智能液压机的未来发展趋势A. 智能液压机的发展趋势B. 智能液压机的技术发展与趋势C. 智能液压机的市场前景分析第一章:研究现状介绍智能液压机是近年来液压机领域的一个新兴研究方向。
智能液压机的研究与应用领域广泛,包括物流、汽车、建筑、机床等领域,其性能和生产能力相比其他传统液压机有了很大的提升。
目前国内外对智能液压机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A. 智能液压机的发展历史智能液压机起源于电子技术与液压技术的相结合,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液压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液压机开始逐渐成形。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的一些机械企业开始进行电子控制液压系统的研究,以提高液压机的生产能力和自动化程度。
早期的智能液压机主要是通过PLC控制器或计算机来实现控制,后来随着控制器和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液压机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B. 国内外智能液压机研究现状现在国内外液压机的研究现状表明,液压机作为一种传统制造业的装备,其制造技术和性能一直处于发展和升级的阶段。
目前液压机领域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逐渐成熟。
比如,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工程学院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结合计算机视觉和液压技术的智能液压机,能够实现智能化的焊接和成形,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能力。
而国内的液压机厂家也开始布局智能化液压机的研发,为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换代做出了贡献。
C. 智能液压机的应用领域智能液压机的应用范围广泛,不仅可以应用于工业领域,还可以用于其他一些领域。
液压压力机设计
![液压压力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9149cc5453610661fd9f427.png)
液压压力机设计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液压压力机设计)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液压压力机设计的全部内容。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 35吨液压压力机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2014 年4月8日1文献综述1。
1液压压力机的发展与研究现状压力机的发展历史只有100年。
压力机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的进行而开始发展的,蒸汽机的出现开创了工业革命的时代,传统的锻造工艺和设备逐渐不能满足当时的要求。
因此在1839年,第一台蒸汽锤出现了。
此后伴随着机械制造业的迅速发展,锻件的尺寸也越来越越大,锻锤做到百吨以上,即笨重又不方便。
在1859—1861年维也纳铁路工厂就有了第一批用于金属加工的7000KN、10000KN和12000KN 的液压机,1884年英国罗切斯特首先使用了锻造钢锤用的锻造液压机,它与锻锤相比具有很好的优点,因此发展很快,在1887-1888年制造了一系列锻造液压机,其中包括一台40000KN的大型水压机,1893年建造了当时最大的12000KN的锻造水压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迅速发展航空业。
美国在1955年左右先后制造了两台31500KN和45000KN大型模锻水压机.近二十年来,世界各国在锻造操作机与锻造液压机联动机组,大型模锻液压机,挤压机等各种液压机方面又有了许多新的发展,自动测量和自动控制的新技术在液压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再来看一下我国的情况,在解放前,我国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没有独立的工业体系,也根本没有液压机的制造工业,只有一些修配用的小型液压机。
液压机文献综述
![液压机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c8b82acb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a4.png)
液压机文献综述液压机文献综述液压机是一种以液体压力为动力来源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
通过对液压机的发展历程、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应用领域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可以更好地了解液压机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液压机的发展历程液压机最早出现于18世纪中叶,由英国的约瑟夫·布拉曼发明。
早期的液压机主要应用于船舶和机床等设备的液压传动系统。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液压机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之一。
20世纪60年代以来,液压机的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液压机,如数控液压机、电液伺服液压机等。
这些新型液压机的出现,使得液压机的控制精度、生产效率和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液压机的工作原理液压机的工作原理是以液体压力为动力来源,通过液压缸将液体的压力转化为活塞的直线运动。
活塞的运动速度和压力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在液压机的工作过程中,液体压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液压阀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于液压机的精确控制。
三、液压机的性能特点1.高压力:液压机可以产生很高的压力,从而可以实现对于材料的深层次加工。
2.高精度:通过数控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于液压机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了加工精度。
3.高效率:液压机的传动效率较高,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4.广泛适用性:液压机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如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
四、液压机的应用领域1.机械制造:在机械制造领域中,液压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零件的加工和制造过程中,如铸件、锻件、钣金件等。
2.航空航天:在航空航天领域中,液压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飞行器的制造和维修过程中,如飞机、火箭、卫星等。
3.汽车制造:在汽车制造领域中,液压机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制造和维修过程中,如发动机的装配、车身的焊接等。
4.石油化工:在石油化工领域中,液压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的制造和维修过程中,如石油钻井平台、化工反应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 年第11 期煤矿机械
・3 ・
摘要:文章编号:1003(
液压机;类型;特点
: TH13719
液压机的最大标称压力已达750 MN ,
对产品品种的要求也日益增多,
需要能快速调整的加工设备,
行程速度单独调整功能后,
现对复杂工件以及不对称工件的加工,而且,
非常低。
与机械加工系统相比,
随着微电子技术、液压技术等的发展
液压机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其高技术含量增多,
PC机来控制,
液压机的分类和特点
液压机按照机架结构形式分为梁柱式、
锻造液压机,冲压液压机,
包装液压机,层压液压机,
打包液压机,专用液压机等10
液压机有以下几个特点:
液压机的动力传动为“柔性”传动,
,可避免机器过载的情况。
液压机基本的动作方式有3种:单动、
和三动。
但其拉伸过程中只有单一的直线驱动力0794 (2000) 11秦勇甘肃工业职工大学,有极大的优越性。
,,简单,来的,20003甘肃兰州主要对国内外液压机技术的发展
状况作了介绍,(2)(3)高档机型,种类型。
202液压机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730030)
1 概述关键词中图号:
文献标识码并指出其发展趋势。
: A
液压机是制品成型生产中应用最广的设备之统在液压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国外已广泛采用
-9920一。
目前-9920,封闭式循环油路设计,可有效地防止泄油和污染,更用重要的是防止灰尘、空气和化学物质侵入统,延长
于金属的模锻成型。
随着金属压制和拉伸制品的需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由于加工工艺等方面的原因求逐年提高,另一方国内采用封闭式循环油路设计的系统还不多见。
面,产品的生产批量也逐渐缩小。
为与中小批量生在安全性方面,国外某些采用微处理器控制
产相适应,这使液压机的高性能液压机利用软件进行故障的检测和维修,
成为理想的成型工艺设备。
特别是当液压机系统实产品可实现负载检测、自动模具保护和错误诊断等
现具有对压力、不仅能实功能。
废品率
液压机的发展最主要体现在控制系统方面。
-1002680,微电子技术飞速发展为改进液压机的性能、提高稳定性、加工效率等方面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比之下,
众国内机型虽然种类齐全,但技术含量相比较低,缺乏
多机型已采用CNC或提高了产品的这与机电液一体化和中小批量柔性生产
加工质量和生产率。
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
2
-10266组合框-10573当前国内外液压机产品中控制系统分为以下3 ①以继电器为主控元件的传统型其电路结构
为手动液压机架式、整体框架式、,单臂式等。
按照功能和用途可分技术要求不高,成本较低,相应控制功能简单,
-10706液压机-10706,校正、一般用途挤压液压适应性不强。
主要用于单机工作,加工产品精度不
机,压制液压机,余种高的大批量生产,也可组成简单的生产线。
现在,国
类型。
内许多液压机厂还以该机型为主,国外众多厂家只
是保留了对该机型的生产能力,而主要面向技术含
(1)较机械加量高的机型组织生产。
工复杂的传动系统简单②采用可编程控制器( PLC)控制系统该系统
(2)双动是在继电器控制和计算机控制发展的基础上开发出
并逐渐发展成为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将自动化
使加工系统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高的工件成品率。
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溶为一体的新型工业自
3 国内外液压机技术发展状况
液压机的液压系统和整机结构等方面发展已经
比较成熟,国内外机型无较大差距,主要差别在于加
工工艺和安装方面。
良好的工艺使机器在过滤、冷
却及防止冲击振动方面有明显改善。
(1) 在油路结构设计方面,国内外都趋向于集成
化、封闭式设计。
插装阀、叠加阀和复合化元件
及系
动控制装置。
目前,该机型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机械和自动化生产过程中。
早期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只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控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厂家采用微电子处理器作为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中央处理单元(CPU) ,不仅可以进行逻辑控制,还可以对模拟量进行控制,扩大了控制器的功能。
可编程控制器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但还是介于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