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山河之书》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秋雨《山河之书》读后感
余秋雨《山河之书》读后感
字里行间都是爱
壮哉,中国文化山河!如果不是读余秋雨先生的《山河之书》,也许根本不会系统而完美地窥视隐藏在中国山山水水间震撼人心
的魅力。
虽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多数时候,我们还是更多地注
意风景之美丽,不太会注重山水文化之魅力。读了余先生的文字后,感觉自己以前许多时候浪费了时间和脚程。
余秋雨教授认为中华文化拥有三条最大的天地之线,那也可
以说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经纬。按照重要程度排列,第一条线是黄河;第二条线是长江;第三条线比较复杂,在前两条的北方,是
四百毫米降雨量的分界线,也就是区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天
地之线。他这些年来的文化考察,主要就是对这三条天地之线的
漫长踩踏。
余秋雨教授常说:路就是书,路外无书。在《山河之书》中,余秋雨先生用亲身游历、切身体验,为我们探访了中华文明,他
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然后把惊讶、悲痛、遗憾、
感动告诉我们,每一段文字,每一段过往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
他首度给年轻人列出一个行走名单:长江三峡;黄河壶口;
长白山天池;安阳殷墟;三星堆;曲阜孔林;都江堰;泰山;兵
马俑;万里长城;高昌故城;交河故城;库车千佛洞;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法门寺;西夏王陵;杭州西湖;南京紫金山;承德避暑山庄;峨眉山;黄山;庐山;九寨沟;桂林漓江;
普洱茶山;黔东南村寨。
《山河之书》从宏观上通述了中国山河的空间意义,读起来让人极为震撼。在核心篇目之后,即是余秋雨教授二十余年考察中
国文化现场的脚印。
散文吞吐古今,驰骋万里,仿佛他作品里的三叠泉,裹夹着
自然的冲击力,雷霆海啸
般翻卷而来,带给人审美的强力震撼,仿佛长河落日的圆融
气派,又仿佛黄钟大吕的磅礴气势令人荡气回肠,从精神上为之
一振。从微观上,理性与抒情结合,诗化的语言与理性的思考相
结合。
他说: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
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客观
地说,从写作手法上,秋雨散文的核心成分是议论,但又多以抒
情的笔法来表达,这种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有机融合,使文章的
议论灵动起来,富有情趣,如《莫高窟》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这些典雅抒情又充满睿智的
文字描写,使读者在理性的思考上获得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正
是这种抒情与议论的结合,才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
文化所经历的苦难历程,中国文人所独有的悲剧性命运,促使人
们从心底反思:中国文化的历史定位是什么?中国文化所扮演的
角色又是什么?可以说,余秋雨散文中的亮点不是生动细腻或大
气磅礴的场面描写,而是这种用抒情的笔法,进行理性思考和议论。
余秋雨的《山河之书》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而是以深邃的目光,透过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自然景观背
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
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
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就与以
前或偏重于时代精神的激扬,或沉迷于个人感性生活的抒发的散
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风貌,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
寻找并发现隐藏于山水古迹的文化意蕴,从此成为我们看风
景时新的视角。通过读老余的《山河之书》,我们终于可以成为懂一点山水思想的人,看明白山水的同时也看明白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