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依法治教
浅谈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浅谈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学校的治理中,诸如违规收费、安全事故、有偿家教、体罚学生、校园欺凌、推销资料和挤占课时等现象时有发生。
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存在严重的不足与缺陷,教育领域必须进行综合改革。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从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激励引导、强化检查监督、营造良好氛围等多个方面着手,才能在综合改革的进程中实现教育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提高教育治理的能力和效率,科学、民主、依法地实施教育治理,从而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指学校教育的制度与规范体系,主要表现为有关学校教育的国家法律法规与学校章程等制度性文件,核心层包括共同治理、学校自治与依法治校。
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学校教育制度与规范的执行力、协调力和调整力等不断提高的过程,要处理好主体多元化与共同治理、客体类型化与学校自治、权利义务的规范化与依法治校等问题。
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指学校完善与优化学校教育制度与规范体系的过程。
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指学校教育制度与规范执行水平与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两者是学校组织体系不可分割的相互依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机统一于学校的教育实践中。
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为治理能力现代化创造条件,而治理能力现代化来有力助推与促进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
可见,学校治理体系的完善是前提,学校治理能力的提高是根本。
推进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从而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
推进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对治理的呼唤,正是对制度变革的呼唤;对治理的要求,也正是对制度变革的要求。
那么,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有哪些措施呢?(一)、加强学习,改变理念要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就必须深化学校变革。
而深化学校变革首先要改变理念,提升认识。
教育者已意识到教育改革须从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
在学校发展的目标设立、体系建构、资源整合、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多元的探索。
依法执教心得体会
依法执教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教师,依法执教是我们的基本职责和使命。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依法执教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依法执教要做到依法治教。
教育是一项需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工作,只有依法执教,才能保障教育的公平公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进行教学活动,不得违反法律规定,不得利用教学之名从事违法活动。
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让他们懂得尊重法律、遵守法律,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其次,依法执教要做到依法尊师。
作为教师,我们要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在与学生交往中,要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严格要求自己,不得有违法违纪的行为。
同时,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做到因材施教,关爱学生,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再次,依法执教要做到依法用权。
教师在教学中有一定的权力,但这种权力是受到法律限制的。
我们要按照教育法规的要求,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力,不得滥用权力,不得以权谋私利,不得对学生进行体罚和其他侵权行为。
要正确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学生,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最后,依法执教要做到依法育人。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
我们要依法依规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之,依法执教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和使命,只有依法执教,才能保障教育的公平公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将继续加强法制教育,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依法执教,为学生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浅谈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浅谈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摘要: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一言一行对学生一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了解教师的基本权利以及义务,对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社会性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教师基本权利基本义务二十一世纪最需要的就是人才,而教师恰恰是培育人才最重要的一环。
当今社会,明确教师的权利、义务已成为依法治教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我们从法律角度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进行解读,使教师明确所享有的法定权利及界限,以便更好的行使权利,自觉抵制各种侵害教师合法权益的现象;同时也使教师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其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增强教育教学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因此,在广泛实施“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今天,了解作为教育者享有哪些权利、应该履行哪些义务,无疑非常重要。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一、教师的基本权利《教师法》在第二章中明确规定了教师的权利,教师的权利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教师作为公民所享有的各种权利;二是作为教师所享有的权利,这部分权利与教师的职业特点相联系,是教师职业特定的权利。
这两部分权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教师作为公民享有的权利,有一部分体现在教师的职业中,然而,也有一部分是教师职业所独具的,与其它公民的权利不同。
结合教师的职业特点,教师的权利是指教师依照《教师法》的规定所享有的权利,表现为教师可以自主作出一定的行为,或要求他人作出相应的行为,在必要的时候可请求国家以强制力保障其权利的实现。
《教师法》第7条对我国教师的权利作出了规定。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教学权。
2.学术研究权。
3.指导评价权。
4.获取报酬权。
5.民主管理权。
6.进修、培训权。
1、教育教学权。
这是教师的最基本权利,作为教师,有权依据其所在学校的教学计划,教育工作量等具体要求,结合自身教学特点自主地组织课堂教学;有权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其教学内容、进度,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有权针对不同的教育教学对象,在教育教学的形式、方法、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实验。
依法执教心得体会
浅谈依法执教是教师的基本素养当老师最大的感触是:教育是一份良心活。
收入一般,责任却不低,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初次听到“依法治教”时,我有质疑,“教书还要学法,教书还会违法”为何要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法律的约束,这难道不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发挥。
在学习相关的文件后,并结自身的教学经历进行思考,我有了基本的认识。
原来所谓依法执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遵守《宪法》和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其它方面的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符合法制化。
它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开放宁夏、富裕宁夏、和谐宁夏、美丽宁夏”和重要环节,是建立法治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社会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规范和提升。
我谈谈个人的几点认识。
一、依法执教是对教育教学行为的规范首先,法律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规范,它规定人们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责任是很神圣的,我们要对我们的工作负责,要对我们的学生负责,要对家长和社会负责。
《教育法》规定的教师的相关义务,谈到了爱国、守法、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引导学生成长的等内容。
这些要求是长期一直在讲和强调的,就是我们教师分内的事,是必须要做到的。
其次,在今天这样一个法治社会,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素养,而我们教师同时还肩负着教育学生成为一个懂法、守法的公民。
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正如苏霍姆林基说过:“要记着,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一个不遵守法律规范的教师是没有威信的,他的教育必然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最后,法治社会要求树立依法办事的观念,新的教育理念也要求我们要做出适应的转变,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义务教育法》第29条规定,“老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岐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它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浅谈依法从教
浅谈依法从教浅谈依法从教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的重要途径,教师则是履行这一神圣使命的关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的进步,依法从教已经成为现代教师职业发展的核心要求。
本文将从以下七个方面探讨依法从教的内涵和实践。
1.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从教的首要要求是严格遵守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
教师应当熟知并遵守《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确保教育行为合法合规。
同时,教师还应当了解并执行地方的教育法规和政策,保证教育行为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2.维护教师职业道德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应当以身作则,维护良好的职业道德。
这包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等。
教师应当自觉抵制不良风气,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影响和感染学生。
3.尊重学生权利依法从教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权利。
学生享有受教育权、人身权、隐私权等,教师应当予以充分尊重和维护。
在教育过程中,应避免体罚、侮辱、歧视等侵害学生权利的行为。
4.保障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质量是衡量教师工作的重要标准。
依法从教要求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保护教育环境教育环境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依法从教要求教师积极保护教育环境,包括校园安全、教学设施、网络环境等。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和谐、安全、积极的学习氛围。
6.规范教育管理教育管理是保障教育教学有序进行的重要手段。
依法从教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管理,遵循教育规律和管理规定,推动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7.推动教育改革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依法从教要求教师关注教育改革创新,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适合时代发展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总之,依法从教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浅谈我国的宗教政策
浅谈我国的宗教政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一个有多种宗教信仰的国家。
在我国,佛教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道教有1700多年的历史,伊斯兰教也有1300多年的历史,天主教和基督教则主要是鸦片战争后才在我国较快发展起来的。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有信教群众已超过1亿人,有十多个少数民族几乎都是信教的。
如何正确处理宗教问题,调动各种宗教徒的积极性,保持社会的稳定团结,以进一步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步伐,仍是摆在我们前面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中国宗教的主要特征在5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宗教情况作了科学分析,提出了中国宗教具有“五性”的基本特点,即: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长期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科学概括,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问题、制定宗教工作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一是群众性:中国有多种宗教并存,每种宗教都拥有相当多的信教群众。
周恩来说过:“中国的宗教徒有几千万,如果加上在家里信教而不到寺庙去的就更多,差不多有1亿了。
”可见,在中国总人口中,尽管信仰宗教的人所占比重不大,但绝对数字不小,具有一定的群众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如何正确对待宗教信仰问题,就是正确对待信教群众的问题。
二是民族性:主要是指佛教、伊斯兰教在许多民族中有着广泛的信仰。
全国有16个少数民族中的大部分或一部分信仰藏语系佛教或巴利语系佛教,有10个少数民族大多数群众信仰伊斯兰教。
宗教对这些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
三是国际性: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国传入的,这些宗教都是世界性宗教,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有着众多的信徒,其中有的宗教在一些国家中被奉为国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宗教方面的对外交往不断发展,特别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后,宗教方面的国际交往日益增多,这有利于团结世界上爱好和平进步的力量,有利于开展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学校依法治教制度范文
学校依法治教制度范文学校依法治教制度是现代教育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确保学校教育合法、公正、规范运行的基础。
依法治教是指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依据国家法律法规,遵循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学校依法治教制度。
一、加强依法治教的理念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加强依法治教的理念是确保教育公正、合法、稳定运行的前提。
学校要始终坚持法治思维,树立依法治教的意识,牢固树立教育法律法规至上的原则,使法律法规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
学校要积极引导教师、学生明确自身权益与义务,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主动履行教育职责,确保依法治教的顺利推进。
二、健全依法治教的组织机制学校应建立健全依法治教的组织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完善管理体系,确保依法治教的顺利实施。
学校应设立依法治教的专门机构或岗位,负责教育法规的制定、解释和执行,监督教师、学生的依法行为,处理教育纠纷。
学校还应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使其能够依法履行教育职责,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完善依法治教的管理制度学校应制定完善的依法治教的管理制度,清晰规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程序和规范。
学校应明确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权限和责任,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学校应对学生实行严格管理,制定学生行为规范,明确学生的权益与义务,并建立健全学生违规处理的程序和机制,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加强依法治教的监督和评估学校应加强对依法治教的监督和评估,确保依法治教的效果和质量。
学校可以设立独立的监督评估机构,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教育教学管理的依法性和规范性。
同时,学校还应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家长和学生参与依法治教的监督和评估,形成多元、共同监督的机制,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合法、公正、规范运行。
五、加强依法治教的宣传与培训学校应加强依法治教的宣传力度,提高师生和家长的依法治教意识。
浅谈高等教育中的依法治校与依法治教
摘 要: 实施 依 法 治教 , 教 育 管 理 和 办学 活 动 纳 入 法制 化 轨 道 , 深化 教 育 改 革 , 动 高校 教 育 发 展 的一 项 把 是 推
重要 内容 。文 章从 依 法 治 国 的 国 家方 略 出发 , 出依 法 治教 的 必要 性 , 突 阐述 了依 法 治 校 和 依 法 治 教 的 关 系、 依
当前 , 法 治 国 的 理念 已深 入 全 国人 民心 中 , 被 写 形 式 教 育 和 培训 的人 数 包 括 在 内 , 量 就 更 大 。 大 人 民 依 并 数 广 入 我 国宪 法 , 为 治 国 的 最 高 方 略 , 是 在 教 育 领 域 里 , 群 众 密 切关 注着 教 育 的发 展 , 接 受 高 质 量 、 层 次 的 教 作 但 对 多 依 法 治教 的理 念 还 未 引起 足 够 的重 视 ,依 法 治 教 的 环境 育 , 着 越 来 越 强 烈 的需 求 。 有 因此 , 法 保 障 人 民群 众 在 依
从 1 世 纪末 的教 育 社 会 化 至 今 , 百 多年 来 教 育 已经 逐 9 一 步 发展 成 为 一 项规 模 最 大 的社 会 性 事 业 。纵 观 其 整 个 发 展历 程 , 强法 制 建 设 、 法 治 教是 各 国普 遍 采 取 的重 要 加 依 的监 督 与制 约机 制 ,才 能 从 根 本 上 促 进 和保 证 行 政 机 关 的廉洁 、 自律 。 有 依 据 法 律 法 规 所 确 定 的 规 范 , 一 行 只 统
和体制还需进一步发展和完 善。高校作为培养国家高素 党 的领导下 , 通过各种途径 和形式参与管理教育事业 , 既 质 人 才 的基 地 , 只有 依 法 治 教 , 能 使 高 校 学 子 在 学 习成 是 贯 彻 依 法 治 国方 略 的 必 然要 求 ,也 是 在 教 育 领 域 发扬 才 长 的过程 中逐 步 具 备 法 治 的理 念 ,进 而 为 国家输 送更 多 社 会 主 义 民 主 的具 体 体 现 。 德 才兼 备 的高 素质 人 才 。 ④ 依 法 治 教 是 教 育 行 政 部 门 依 法 行 政 ,提 高行 政 管 理效能的必然选择 。依法行政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 略 1 依 法治 教 的必 要 性 的基 础 。 践 证 明 , 教 育行 政 管 理 领 域 日趋 复 杂 , 理 实 在 管 ① 依 法 治 教 是 世 界 各 国现 代 教 育 管 理 的经 验 所 得 。 对 象 日趋 多 元 的情 况 下 , 只有 按 照 法 律 的 规定 , 建立 完 善
浅谈依法治校的意义与措施
编号:成绩:题目:浅谈依法治校的意义与措施院系:工商管理系专业:市场营销策划2班姓名+学号罗碧珠0910331582011 年10 月23 日目录一、依法治校的概念 (3)二、依法治校的意义 (4)三、学校依法治校实施中的不足 (5)四、推动依法治校的具体措施 (5)五、依法治校的评价 (7)浅谈依法治校的意义与措施【摘要】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教育发展与改革进程的加快,依法治校已成为我国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
依法治校的本质是学校管理者在学校管理中体现法治精神,并以法律为最高权威。
实施依法治校必须从管理体制、个体管理行为等各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要注意法与国家政策、法与学校规章制度的有机统一。
实施依法治校,对学校本身的建设与发展、对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依法治校措施意义依法治校,顾名思义,即依照法律管理学校。
依法治校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学校管理方式产生的新的科学的管理方式。
依法治校的施行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是教育按照自身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应该说,依法治校缘自“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派生出来的学校管理战略。
实施依法治校,就是对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落实。
我们必须把依法治校放在教育发展的基础性地位来认识,促进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的根本转变,保证学校教育在法制的轨道上规范运行。
一、依法治校的概念依法治校的内涵,概括地说,应当包括领导体制、主体、客体、依据、方式、标准、指导思想、根本目的等。
具体地说,依法治校应当先行建立校长(第一责任人)负总责,党组织、行政、工会、共青团等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
依法治校的主体是指与学校具有法律关系的公民和法人,包括教育行政部门、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相关的法人组织,应该明确他们的权利义务。
客体是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主要是指学校的物质财富(动产与不动产)、非物质财富(精神产品、智力成果)和人的行为(管理行为、教育教学行为等)。
浅谈学校管理中应坚持依法治校
依法治校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 要求 , 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 、 加快发展 , 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 依法治校的主体不仅包括各级行政机关 ; 不仅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 门, 也包括各级政府 的其他有关行政部门; 同时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因此 , 不能简单地认为 , 依法治校仅仅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事情 。”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 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依法治 校, 要求学校要严格按照 国家相关的法律 、 法规 , 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 充 分尊重学生人 格 , 体现对学生 的人 文关怀 , 维护学生合 法权益 , 同时更 是要求学校要 不断加强全体教师 的法律意识与道德素质 ,整体提高学 校依法处理各种事件 的综合能力。 三 、学 校 依 法治 校 的现 状 及 存 在 的 主 要 问题 1不严格按照 国家的法律法规实施教育教学工作 . 些学校没有严格地按照 国家及地方政府制定 的政策实施教育教 学工作 , 具体表现在: 第一 , 不按规定 的科 目进行课程设置 , 任意将一些 与专业 知识无 关的课程删除 , : 如 国防教育 、 法治教育 、 安全 教育 、 心理 健康教育等 等 ; 第二 , 增加上课或 自习时间 , 不顾政府 “ 给学 生减负” 的 三令五 申,非但没有减少学生 的上课 时间 , 反而增加 了上课或 自习时 间。 2 学校管理者对 国家 的法律法规缺乏学 习, . 认识程度不够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 ,具有较强 的法律观念非常重视 ,只有依法治 校、 依法办学 , 才能使学校 的教育教学工作真正 的步入正轨 。学校的管 理者更多的忙于一些事务性工作 ,没能认真地对 国家教育法规进行研 讨, 缺乏“ 依法治校” 面的专家 , 方 而导致在教育教学 中容易 出现各类问
浅谈如何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
浅谈如何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发布《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指南(中小学)》。
通知明确了中小学依法治校和示范校创建的十大重点领域并提出相关要求。
《指南》要求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着手启动本地区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工作。
一、依法治理依法治校,首先要求学校要转变“治校”观念,从“管理”走向“治理”,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健全决策机制,实现依法治理。
“治理”不同于“管理”,“管理”强调自上而下的组织、领导、指挥和控制,而“治理”则是指各利益相关者围绕着共同目标,通过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彼此分享权力、协调配合又相互制衡,共同管理组织事务。
管理的权力主体是单一的,而治理则是共同管理、多元共治,治理强调多元主体之间的共同参与、配合、协调以及制衡关系,它是关于最高权力划分与安排的一种顶层设计。
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外部要求国家要依法保障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内部则要求学校应当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保障学校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包括学校的举办者及主管部门、党组织、以校长为首的学校行政管理层、教职工、学生及其家长,以及学校所在的社区,共同参与学校治理,实现多元共治、民主管理;二是学校要设立相应的治理机构,例如设立党组织、校长办公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学生会、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机构,赋予它们相应的治理权限,并制定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以便于各治理机构能够有效行使相应的治理权。
二、制度完备依法治校,要求学校制定、完善章程及各方面的管理制度,形成以章程为核心的健全、规范、统一的依法办学、自主管理的制度体系,以制度驱动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
学校的制度,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是制定程序规范。
章程和重大制度的制定程序,应当符合法定的要求,实行“开门立法”,广泛征集“民意”,履行规定的决策、表决、公示、核准或备案程序。
二是内容合法、合理。
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的内容,不得与法律相抵触,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对师生行为的限制性规定没有超过必要限度,侵犯师生合法权益,或者违背社会常理常情。
浅谈依法治教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依法治教的问题与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依法治国”政策的推进下,依法治教的问题也愈发突显。
本文将就依法治教的问题与对策展开浅谈。
依法治教是一项重要任务,通过法律的力量对教育行为进行控制,使教育更合理、更公正、更设想。
但是现实情况是,当前我国依法治教的进程还面临许多难题。
首先是法规不够落实。
我国教育法律体系比较完整,但实际上落实程度还存在欠缺,一些基层教育机构的依法治教意识不够强,学校管理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未正确执行规定,而且对于学生的一些行为和违纪行为处理依旧存在主观裁量的情况。
其次是法规缺位。
与立法同步,制定依据相应需求运行的配套法律法规并推行落实也是依法治教能否顺畅运行的前提条件,但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一些问题并未在法律法规中得到明示,需要进一步制定相应的法律规定,确保教育的合法性、公正性和规范性。
第三是法规重人权问题。
虽然依法治教可以带来一定积极效果,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人权保障机制,过度依法治教也会对学生的人格权益产生不良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在依法治教的经过中,教育人士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权衡各个利益,避免只注重规范,而忽略了人权问题。
如何应对以上问题?需要充分重视法规依托。
教育人士要加强法律意识,真正把“依法治教”的理念贯彻到实践办学中,从基层机关织起完整的法律规制体系,保证各级教育机构、各类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秉持依法治教的核心理念。
同时,加强制度建设。
只有在教育制度的起草、实践和完善中,才能为依法治教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撑和许可条件。
建立科学严密的制度,切实落实制度,杜绝主观意识干扰理性执法,确保教学活动的规范、有序进行。
最后,保护人权是前提。
在依法治教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人格权益,底线红线是不能越过的。
加强人权保护机制建设,确保学生人格尊严得到充分的保障和尊重,是教育法制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办好依法治教的必要条件。
总之,“依法治教”在今天的教育改革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浅谈依法治教
浅谈依法治教“依法执教”就是教师要依据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即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近年来,教师体罚学生,给学生、家长、学校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不断见诸报端。
这些行为不仅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伤害了学生的健康心灵,而且使教师自己也在埋怨、指责、愤怒中受到伤害。
而且还使得师生关系紧张。
严重影响、破坏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给教育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我想,如果我们的老师都能知法、守法,树立良好的师德,给学生更多的关爱,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一定会融洽、和谐的。
“学生”,顾名思义,学习生的东西,这是是一个成长的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可塑性,他们这个年龄不犯点错误,可以说不正常。
重要的是他们犯了错误之后,我们教育工作者怎样来教育管理的问题。
我们在教育惩罚的时候就应该恪守教育法律法规的底线,不能过度。
一、正确引导教育记得自己刚毕业担任班主任工作时,夏天来临,学校强调学生不准私自下河塘堰游泳。
我也在班上不住地强调。
班上有几个男生却在午自习时候邀约出去游泳。
他们回来后,我叫他们来办公室。
先是让他们设想如果今天有人游泳淹死了,现在我们在做什么、死者的父母在做什么、学校在做什么。
几分钟后,学生描述了很多场景:死者父母痛哭涕零、学校忙于应付上面的调查、自己心惊胆战、班主任老师自责疏于管理……几个学生逐渐认识到了事情的危险性,认识到了由于自己的不遵守制度,给别人带来的不良影响。
随后我又给他们一些开导、建议。
最后几个学生接受了惩罚——做清洁三天。
事后我想,如果我当时就一顿臭骂,或者几耳光,再加上强行惩罚做清洁。
几个学生心理上也不会接受,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错了,错在什么地方。
这样对他们成长没有好处。
后来的发展证明了我当时的做法非常奏效。
学生们再也没有私自去游泳了。
二、换位思考四川宜宾县柳嘉镇下山村小学1990年被四川省委宣传部和四川省教育委员会命名为“德育先进单位”,当时的校长张玲芳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依法治教的重点是
依法治教的重点是篇一:依法治教的重要性近年来,依法治教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同时,随着教育的普及,法律法规的逐渐严谨化,广大的学者、教育者也对依法治教给予了重视。
而依法执教究竟是什么呢?“所谓依法治教是指运用法律手段管理教育事业它既包括国家和国家机关对教育事务的管理也包括学校的内部管理。
”“所谓依法治教,是指依据法律来管理教育,即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上,使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无论国外的法律还是我国的法律,均对保证人的条件作出了规定。
”无论是哪一点的理解,依法治教都与法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同样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依法治教的重要。
而今天我们将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依法治教”的重要性。
1、只有“依法治教”才能确保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的贯彻实施。
讲到教育毫无疑问,确定和贯彻实施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最为重要,从建国以来到《教育法》颁布实施以前,我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的表述都是以党的政策性文件和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论述为依据。
而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方针的理解和表述多歧,必然在实际的贯彻实施过程中不得力,造成各行其是、严重影响办学方向和办学质量,那么要解决这些问题,只能通过教育立法和教育法规的贯彻实施。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从此,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我国的教育方针,为依法治教提供了保障。
2、只有“以法治教”才能保证比较好地按教育规律办教育。
教育规律,同其它规律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那么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按教育规律办事,不能违背教育规律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是不是真正按照教育规律去做呢?不言而喻,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不符合教育规律的现象随处可见。
对于按教育规律办事,国家及其有关研究部门,也写过一些文章,讲过一些道理。
但光靠讲道理不行。
必须将我们已经认识到的符合教育规律的要求规定为教育法规,让它以法的形式出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制止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
浅谈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浅谈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浅谈教师法中的权利和义务摘要:教师是灵魂工程的建筑师,身上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祖国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然而在这样一个法制社会里,任何社会关系都将受到法律法规的调整。
使得“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更加具体化。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老师拥有什么样的权利和所应尽的义务进行一下了解,使教育这一行业更加完善。
从而为祖国输入更好更多的建设者,推动祖国更好地向前发展。
关键词:教师法制社会法律法规权利义务在一个法制社会里,任何社会关系都将受到法律法规的调整。
而受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便不再是普通的社会关系,而是构成以调整人们在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为内容的法律关系。
教育关系也是一种社会关系,当国家制定教育法律规范以调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时,便构成了教育法律关系。
因此,在广泛实施“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今天,了解作为教育者享有哪些权利、应该履行哪些义务,无疑非常重要。
一、教师的权利: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享有的权利。
教师的权利首先由教育领域的“母法”---《教育法》作出原则性的规定,继而通过《教师法》得以具体化。
《教师法》第7条从六个方面规定了教师的基本权利,主要有:教师享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地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生成绩;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权利和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
二、教师的义务:是指教师依据《教育法》、《教师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依法治国理念下学生法治思维的培育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依法治国理念下学生法治思维的培育摘要:随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成为了国家治理的根本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在依法治国的理念推行的过程中,学校作为培养教育人才的地方,就应该在学校生活和教学工作中,积极体现“依法治国”理念,从学生的思想处渗透“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依法治国”理念指导下,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思维培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依法治国;法治思维“依法治国”理念的推行开启了中国法治社会的新篇章。
“依法治国”的社会环境是人民安心生活的保护伞,是国家治理的强有力依据,是符合当前国情,适宜如今祖国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积极体现“依法治国”的理念能够顺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引导学生了解其重要性,养成良好政治素养。
一、响应国家治理要求,积极落实“依法治国”理念“依法治国”是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根本要求,高中教育理应不能缺位。
国家的持续发展需要社会的长治久安,国家的强大需要有序的社会治理。
“依法治国”的政策理念是在以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让社会处于法律条款之内,它的目标是能够营造出和谐的社会。
法治所代表的不应该说是一种禁锢,而是代表着人民的一种行为准则,一种道德底线,在最大程度的民主自由中,也有自己的规范化准则,能够约束一些自己的行为,这样的方式对于营造和谐社会是很必要的。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管理的时候,也应该体现出“依法治国”的政策理念。
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就比如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表达观点。
同时也需要在这程度上制定相应的一些管理条例,这些条例能够对学生的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能够让学生在享受自由民主的同时,也能够有行为界限。
就比如说学生在课余时间里可以玩耍,聊天,但是一旦上课就必须恢复上课状态,专心听教师讲课。
浅谈依法从教
浅谈依法从教浅谈依法从教教育事业是神圣的,它涉及到人类的未来和希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需要关注教育的内在质量,也需要关注教育的公平性,同时还需要维护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行为。
以下是关于依法从教的七个方面的讨论。
1.遵守法律法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并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
这包括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我们需要了解这些法律的内容,并能在日常工作中予以贯彻执行。
只有依法治教,我们才能确保教育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2.尊重学生权益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我们应尊重他们的权益。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
同时,我们还需要尊重学生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申诉权,让他们在教育过程中能够平等地参与和表达。
3.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我们要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我。
4.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的核心。
我们要通过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学方法等手段来提高教育质量。
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教育的有效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设计和实施教育活动。
5.维护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
我们要关注教育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在招生过程中,我们要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每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实施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6.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者的灵魂。
我们要热爱教育,关爱学生,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教育学生。
同时,我们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师德师风来感染和影响学生。
7.规范教师行为教师的行为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需要以身作则,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做到言行一致,以自己的行为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依法治教
依法治教就是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教育法规体系,把国家全部的教育活动纳入依据法律进行管理的轨道,做到“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办学主体依法办学,学校依法治校”。
就是依据关于教育法和其他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来实施教育行政、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
以依法治国方略为指导,以深化教育改革、推进依法治教进程为中心,密切结合学校的实际,广泛开展普法教育工作,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依法治教的进程,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促进了学校事业健康、协调的发展,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县城两个文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一、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
根据“四五”普法规划和依法治市县的工作目标,我们认真制定了年度普法计划,统筹安排,强化管理,采取多种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对于学校内部,我们重点围绕《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国旗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反复研讨,不断提高法制意识和法律水平。
通过学习,全校广大师生员
工依法治校、依法施教、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明显提高。
在“普法依法治理”教育活动中,我们突出了以下重点:
一是注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少先队大队部、团支部、总务处、工会、班主任代表等同志为成员的普法、执法领导小组。
学校的领导亲自挂帅,把普法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了以校长室为龙头,以少先队、教导处为主体,以班主任、辅导员教师为骨干,以党、团、队组织为依托的学法、普法工作队伍,完善了法制宣传教育网络体系。
学校加强了与司法部门的联系,聘请了兼职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进一步加强了对全体师生的法制教育工作。
二是加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
我校充分发挥校少先队广播站、校报、黑板报及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开辟专栏,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和教育,力求使全校广大师生员工都能做到知法、守法、护法,依法办事。
三是积极开展丰富多采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为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我们一方面采通读法律、法规原文与专题辅导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等学习形式,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层次法律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和法律知识考试。
努力营造法
制宣传教育的氛围。
此外,学校都把法律常识教育纳入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同时还做到法制教育与纪律常规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正面引导与反面典型教育相结合,法制教育与弘扬美德相结合,依法治校与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提高了法制教育工作的实效。
二、团结协作,普法依法治教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随着普法和依法治理教育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我校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大大增强,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水平明显提高,学校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法制轨道,为学校事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增强了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了依法办事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
例如,广大教师通过再次认真学习《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在明确了自己权利的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义务,认识到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摆正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增强了教书育人的自觉性,教师当中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多了,体罚和变相体罚的没有了;热心帮助困难学生的多了,搞有偿家教的少了;加强自身修养,自觉做表率的多了,参与赌博等违法活动的杜绝了。
(二)推动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学校管理逐步走上制度管理的轨道。
近年来我校坚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的原则,依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学校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比较规范、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
在此基础上,学校加强规章制度的学习和宣传,在教职工中树立法制观念,形成守法光荣、违法耻辱的良好风气,同时学校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并加强对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总结和激励工作,在执行制度过程中,坚持有章可循,违章必纠,对遵章守纪者加以肯定表彰,对违法违纪者进行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坚决煞住各种违反法规的现象,真正使学校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步入依法治校的健康轨道。
(三)加大了学生法制教育的工作力度,增强了少年学生学法、用法、守法的观念和意识。
我们针对新时期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紧紧抓住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脉搏,采取多种形式,努力提高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实际效果。
1、加强合作,注意法制教育的社会性。
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社会各方面应该形成合力,才能保证教育效果。
因此,学校积极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一是邀请法律副校长到学校进行法制讲座,请他们结合实际,分析案例,摆事实、讲道理,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二是建立家长委员会,成立家
长学校,提高家长的素质,争取家庭的支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在学校内部,则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发挥党支部、团支部、少先队等教育阵地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
如学校充分利用课堂、红领巾广播台、学校橱窗、班级黑板报、晨周会、班队活动、国旗下讲话等各种宣传阵地,狠抓普法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由于校内外结合的法制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增强了学生的法制意识,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现象一直保持0记录。
2、立足课堂,提高法制教育的渗透性。
我们把法律常识教育纳入必修课内容,做到大纲、教材、教师、课时“四保证”,普遍开展法制教育。
学校除确保政治课完成法制教材规定内容外,还充分利用团队活动时间及每周的晨会时间,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由于思想重视,认识到位,教学效果较好。
3、普治并举,突出法制教育的实践性。
学校在法制教育过程中,学校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自觉运用法律这一有力的武器来解决具体问题。
例如,结合学习《国旗法》,学校严格执行升降国旗制度,并以此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使每周庄严的升旗仪式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的又一重要途径。
由于突出法制教育的实践性,我校学生的守法意识明显增强。
由于我们思想重视,措施扎实,青少年法制教育以及依法治校工作成效显著,我校被评为平安校园。
(四)净化了教育的内外部环境,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有一段时间,个别社会渣滓、地痞流氓到学校寻衅滋事,
小商小贩违章在校门口设摊摆点,极大地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但现在这种现象大为减少。
一方面,由于县对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活动的开展,使这类违法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另一方面,也由于加强了依法治教工作,学校拿起了法律这个有力的武器,向这些危害社会治安,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行为宣战,从而优化了学校的外部环境,促进了学校事业的健康发展。
实践证明,抓普法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不但不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相反能推动学校各项工作跃上新的台阶。
正因为我们持之以恒地抓普法教育和依法治教工作,师生员工守法、护法的自觉性明显提高,敢于与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积极采取各种防范措施,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从而使学校能够更加集中精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使我们的少年儿童在平安和谐校园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