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的对话-巢宗祺
“语文课程性质”的逻辑追究
语文课程性质的逻辑语文课程性质反映了语文课程的价值定位、内容定位和目标定位,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区别的根本属性。
但是,迄今为止出现的三个版本的语文课程标准,其规定的语文课程性质都有非常明显的问题。
试图质疑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性质这样一个重大而极具权威的问题,可能会面临着重重阻力。
这容易让人联想起《皇帝的新装》,皇帝并没有穿任何衣服,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在喝彩呢?像那个小孩子一样说出真相难在哪里?孙绍振教授曾经感慨:由于一切权威理论都伴随着独霸的话语权力,而霸权则是以无需论证、结论的现成化为特点,这就造成了大多数人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结论,而不是重新思考。
因而,权威话语中的裂痕,不管多么荒谬,往往被掩盖,甚至被神圣化,对于权威的质疑和挑战,往往被视为大逆不道。
[1]-2根据哲学常识,检验法理性假设的方法有逻辑的程序和经验的程序。
由于经验的程序存在着较强的个性化差异,为了不引起额外的纷争,本文对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性质的探讨,主要在基本逻辑的层面上谈问题,相信大部分人在这个层面上容易回到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上来。
三个版本的课程性质,201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中的界定脱胎于200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2003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前面两个版本具体表述为: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虽然只有这短短的两行文字,但其中出现的多种明显的逻辑问题,着实令人费解。
其一,判断上的偷换概念:语文课程就等同于语文吗?课程标准从语文的特点讲起,进而把语文的特点直接等同语文课程的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的领衔起草者巢宗祺先生这样解释:‘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指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目的在于凸显这两方面的功能。
构建同时代接轨的语文教学新体系
构建同时代接轨的语文教学新体系──巢宗棋教授就《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答本刊问巢宗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制定小组组长。
一、此次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距教育部最近修订《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只不过一年时间,这样做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标准》从《大纲》中继承了什么?发展了什么?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取得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迎接挑战,抓住机遇,确立了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
这一次课程改革就是实施这一国策的一个重要举措。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国家政府都把振兴教育作为应对世界形势发展的基本国策,开展深入持久的教育改革。
我是这么看,我们的这一次课程改革可以说是整个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潮流中的一部分。
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是通过反思本国教育的弊病,根据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这也正是我们课程改革要做的工作。
在这里,我不可能把《标准》跟以前颁布的《大纲》—一比过来。
先说一下2000年颁布的《大纲》吧。
这份大纲颁布才一年,为什么又搞出一个课程标准来?应该说准备研制课程标准的工作在前,是从1999年初开始的,大纲的修订是在研讨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进行的。
因为课程标准研制和实验的时间会比较长,所以教育部决定根据语文教育界和社会各方面关于语文教育改革的建议,针对语文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组织力量修订语文教学大纲。
2000年的《大纲》是个过渡性文件,也是讨论、研制课程标准过程中的阶段性产物。
它的主要改革内容有: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性把握能力。
《标准》对《大纲》的发展主要是:系统地提出“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使这三个方面的目标综合性地体现在各个阶段目标之中;大力推进新型的学习方式,提倡建立新评价方式;突出跨领域的综合性学习;强调课程的现代性和创新性。
从《湖心亭看雪》谈新课标语文课程性质表述对教师行为的影响
每一点都踩在“语言”上——从《湖心亭看雪》谈新课标语文课程性质表述对教师行为的影响龙湾区教师发展中心陈茜茜一、总体感受与思考语文课很难上。
孙绍振:“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
”文言文阅读教学更难。
一位学生:“我对外语教师的崇敬啊,如滔滔江水。
”“因为外语读好了,可以到外国去;文言文读好了,能回古代吗?”《湖心亭看雪》难上加难。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以后。
作品描述了明朝崇祯年间一个大雪之后的夜晚,作者独撑一叶小舟,在雾凇沆砀的西湖上看雪,在湖心亭上偶遇两个金陵客并与他们共同饮酒的经历。
作品通过描绘阔大混蒙、如真似幻的湖山夜雪图和湖心亭上的奇遇情景,表现了作者对个性独立、精神自由的追求,流露出作者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无限眷恋。
结合作家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隐隐可以品味出亡国之痛。
文章很经典,许多老师执教过,因此,要上好《湖心亭看雪》的确是难上加难。
钱林雪老师的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流程清晰,课堂以“不寻常”为切口,不寻常之景——不寻常之行——不寻常之人——不寻常之情,由景及人,一读再读,选点准确,有自己的想法。
我的思考是: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基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课堂怎样才能更加扎实有效?二、新课标语文课程性质如何表述?实验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011课标: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2011课标前言:“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
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课程的综合性表现
首先,语文教学内容的综合性。(语文课本包 罗万象,就思想内容说:有人文科学和自然 科学的各种门类知识。就表达形式来说,语 文综合了文章和文学两大体例,还综合了文 言和白话两种文体,) 其次,语文知识的综合性。(包括语音、文字、 词语、句子、段落、语法、修辞、逻辑)
再次,语文能力训练的综合性。(听、说、 读、写。叶圣陶说:“读就是用眼睛来听, 写就是用笔来说:发过来听就是读,用耳朵 来读,说就是写,用嘴巴来写。”)
最后,语文教育功能的综合性。(融合德、 智、体、美教育的功能。)
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 课程。 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相关 联,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其 学习方式主要是语文实践,其学习资源来自 语文学习。
1.语文课程是认知的工具
“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 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 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 具。” ——叶圣陶 “工具论” 把语文课程定性为基础工具
如何充分发挥其认知工具的作用呢? 首先,要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听说读写的 言语实践中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并 利用这些能力进行语言交流、解释和记忆。 其次,要引导学生在言语实践中掌握获得语 文知识和能力的自学方法。
语文课程性质确定的意义
1、有助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全方位建构 2、有助于建设开放性的语文教材 3、有助于语文学习方式的根本性改变 4、有助于语文评价体系的全面实施
语文的工具性属性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以语言的工具性为基础和 前提的。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 面。 1.语文课程是认知的工具 2.语文课程是表情达意的工具
关于高中语文课程的结构.
九、近年来语文教学中比较突出的 问题
不少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也喜欢像其他某 些课程一样多做题,而缺乏读书的兴趣和 习惯;在阅读中缺少思考和想象,阅读之 后往往没有自己的感受,等着老师作些分 析,给个结论。有人反映,现在学生语文 基础薄弱,“主、谓、宾、定、状、补” 都搞不清,书面表达中,病句多,错别字 也多。
“合作学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多地流于表面形式,课堂 上三、四个人为一小组交头接耳,讨论讨 论,以此体现“合作”的理念。“对话” 则通常简单地表现为课堂上的一问一答。
有的教师习惯于将目标细化,分点落实,课 堂上每一个动作都要一一对应某个教学观 点。把一堂课的语文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 个“知识点”“能力点”“方法点”“情 感态度点”等等,让这一动作体现自主探 究,那一做法体现合作学习。在课堂上按 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探 究创新”这几个板块里若干个“点”串联 起来的顺序展开教学。
• 限定选修,4-5门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史记》选读(先秦诸子选读) 语言文字应用 写作(文章写作与修改)
• 任意选修, 3-2门,如, 诗歌,小说,传记
• (二)教师分工 • 面对新的选修课,许多老师都感到了困惑: “我能教什么?” • 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课的建设,对老师是 一个极大的挑战。 • 许多老师反映,最突出的是学养的问题, 原先的知识储备不足。
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远离文本和教学的 核心内容,一味阐发思想感情。有的教师 偏重在教学技法、多媒体教学设备上下功 夫。一些地方过于追求课堂气氛的热闹, 特别是一些“观摩课”,表演色彩浓重。
不少学校教学工作整个儿围着考试转,教 学内容完全根据考试来取舍,所做的评价 工作主要就局限于考试,各模块学分认定 的测试乃至平时的测验都对应高考的模式。 有的学校准备在两年多时间里教完新课, 用半年甚至一年时间专门为应考进行反复 操练。
巢宗祺: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 普通文件
老师们,大家好,我们接着上节课的内容继续讨论。
这届课我们重点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
上节课我们谈了课程改革主要改什么,主要的改革内容,谈了两大方面,里面的一些具体的思考的问题。
我们根据上面谈到的改革思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下面这样一些课程的理念和目标。
在这几课上我着重跟老师们说明一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这么几个方面。
因为我也注意到有些老师在讨论,对课程标准发表意见的时候,实际上可能里面有些地方的表达的内容没有完全看清楚,所以我在这再做一些解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谈到的基本理念有四个方面:第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段话我先念一下,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预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这个基本理念,这里面实际上是谈了两点意见。
第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用的语文课程核心概念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包含什么样的内容,里面提到了,热爱祖国的思想感觉,语言的积累,预感思维、方法、习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对语文素养前面说到过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况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纬度内容的一个综合题,是一个综合的系统,语文素养把它铺开来看具有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预感要语言积累,思维方法还有语文运用的习惯,语文能力,这是语文素养的概念。
第二个提到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可以讲两个方面的意思,一个是面向全体学生,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是只对一部分成绩好的学生,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课上要面对全体学生。
第二个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个语文素养是全面的,我们不能只顾语言运用的技能,别不不管了,要考虑到全面的。
巢宗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和新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这节课进的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和新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首先我们先谈一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下面两个方面:第一课程目标和内容。
第二学习内容和方法。
咱们就从这两个方面分开来进行讨论。
第一个是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进行调整和整合。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语文教育的价值在哪里。
因为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很可能平时就陷入到具体的教学,每一片课文,一个作文题,学生的解答问题的方式等等具体的问题上面去,可能会很少考虑到语文课程最根本的问题。
所以我们在研究语文课程问题,我们要如何解决首先要考虑最本身的问题,语文教育的价值在哪里,语文课程具有什么功能。
我们说作为一门课程,不论是语文课程还是数学课程,还是物理可称等等首先的任务应该是育人,是教育培养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而不是塑造具有某种实用功能的机器,我说这个话就是针对这一段时间我们教育学科的教学,陷入到一些具体的技术,具体的方法,我们关注那些技术的问题多了,而忽视了学生思想情感方面的发展,忽视了整体素质的发展所以我们要退回来思考我们考城的根本价值在哪里。
我们说语文教育的价值跟其他学科教育的价值是一样的,首先任务是育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充分强调了教育的根本任务首先是育人,我们这么说并不是说学科的具体的知识能力这些就不管了,大家各门课都是一样的,都是育人,不是这样说,各门学科的课程,要考虑的是如何结合本学科的内容,本学科的知识、技能方法等等来教育人,培养人。
所以我们说语文课程就是要用语文学科的知识技能方法来教育培养人。
因此根据这样一个思考,我们语文课程改革就建立了这样三个纬度的目标系统模型,知识和能力是一个纬度,过程和方法又是一个纬度,还有一个纬度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纬度的目标系统是针对所谓面对所有的学科,不光是语文。
刚才我们说了,各门学科课程都要考虑如何用本学科的内容知识技能方法来教育人培养人,这里面就抱恨了有学科的知识,能力,学科的方法,还有一个就是跟学科内容相关,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如何进行态度、情感、价值观等等,根据这样的思考,我们语文课程的目标就从过去的比较单一的知识能力这样的目标发展成为现在的三围目标。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最大的不同点,就是明确提出了语文新课程的理念,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思想指导、改革重点和实践追求。
(一)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整个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整个课标的“文眼”,在语文课改实验中有非常特殊的意义,课标强调的是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这里体现了义务教育对语文课程的两点要求,一是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是少数尖子学生,而是每一个学生;二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该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不是全部的语文素养。
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呢?巢宗祺教授明确说明,是指“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能力包含其中。
”课标在总目标中所列的10条要求,就是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每一个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
(二)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主要应做好:发掘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在生活和实践中学习语文,加强对语言的感性把握,根据汉语、汉字自身特点进行教学。
《语文课和标准》把语文教育的特点概括为三个方面:1、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反应的多元性。
这一方面主要是从语文课程的内容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角度来看的。
语文课程不仅要重视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对学生精神的熏陶感染,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强调教师的积极引导之外,还应尊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独特和多元的反应。
2、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这一方面主要是从该课程的实施过程来谈的。
语文课程重在实践,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不仅是在课堂“言说”的过程中,而是在学生充分的“践行”中形成的。
语文课堂应是学生语文“践行”的场所。
语文课程应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的世界,打通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联系的通道。
3、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学生良好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这一方面是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与学生的相互关系的角度来界定的。
语文新课标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探讨论文
语文新课标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探讨论文语文新课标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探讨论文本文关键词:几个,值得关注,新课标,语文,探讨语文新课标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探讨论文本文简介:吴炜旻(以下简称“吴”):巢老师您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在使用了十年之后,终于得到了修订,教育部于近日公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以下简称“新课标”)。
经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新课标有一些微调。
考虑到课标对教学的导向性作用,一线教育工作者对此变化极语文新课标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探讨论文本文内容:吴炜旻(以下简称“吴”):巢老师您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在使用了十年之后,终于得到了修订,教育部于近日公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以下简称“新课标”)。
经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新课标有一些微调。
考虑到课标对教学的导向性作用,一线教育工作者对此变化极为关心,对这些变化背后的国家旨意极为在意。
而您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语文课标组组长,对这些变化及其内涵了然于胸,因此,我刊想请您就一线教师比较关注的几个问题展开谈谈。
比如,在新课标“前言”部分多次强调“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在“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中又多次指出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您能否跟大家说说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新课标作了这样的修改?其背后的导向是什么?实验稿对语文学科的定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那么,这样的修改是否可以理解为是对工具性这一属性的强调?巢宗祺(以下简称“巢”):好的。
新课标的修订,坚持了实验稿中的基本思路,其中包括:坚持语文课程对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价值追求,坚持“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系统。
解读课程标准
解读课程标准──访巢宗祺、顾振标、郑桂华目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进入实验区实验。
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中的重要成果,它的实验和推广必定引起全社会,特别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为什么要将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二者是怎样的关系?课程标准相对新修订的语文大纲有哪些发展?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它对今后的中学语文教学和考试会带来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巢宗棋、顾振彪、郑桂华。
巢宗棋访谈录时间:2001年 11 月 14日下午 1:40地点:上海格致中学10楼会议室2000年教育部公布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以下简称《大纲》,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研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对《大纲》有哪些继承和发展?我先要说明的是,《标准》的启动在前,《大纲》的修订在后。
《标准》开始研制的时间是1999年初,一方面是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语文教育现状存在一些问题,是从问题出发;从国际大背景看,许多国家也都在进行教育改革,大家都在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大动作,就是在国际教育改革大趋势中进行的。
我是从1999年六七月份参与《标准》研制工作的,最初是做准备工作,做调查,探讨主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有哪些经验,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等等。
《大纲》(试验修订版)出台是在2000年,是一个过渡性文件。
《标准》在2001年7月出台,先在全国38个实验区进行实验,以后实验区逐步扩大,然后,根据实验效果修改,再正式公布,扩大到全国。
在正式公布之前不参加实验的地区仍使用《大纲》(试验修订版)。
2000年修订后的《大纲》是《标准》制订的准备阶段的产物,同《标准》有一定联系。
修订版的《大纲》相对过去的大纲有一定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学生的人文修养;2.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3.在汉语母语教育规律上有新的认识。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教学大纲《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是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及小学教育方向相关师范专业重要且充分体现出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
该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及其专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课程目标是通过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有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教学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技能水平和能力,具有从事小学语文教师职业所必备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能适应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并能运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了解当前小学教育教学情况及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内教改的新经验、新观点、新趋势,具有参与语文教学改革的积极愿望。
3. 能够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指导及小学语文教学共性要素的教学设计工作。
(二)教学方法本课程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初步构建了“三段、七字、五式”的教学方法。
其中,“三段”指“学习理论(理解性训练)——观摩评析(积累性训练)——实践运用(迁移性训练)”;“七字”即“读(学习语文新课标、朗读小学语文教材)、看(观摩示范课、教学录像)、评(组织观摩后的讨论、评析)、写(常用汉字的规范书写练习,写教案、说课稿、教学后记、教学心得、教学论文等)、说(每次课前安排2到3人或说课、或介绍小学语文教改动态教学经验)、做(动手制作教具、课件)、讲(微格教学模拟试讲)”;“五式”是指讲解法、案例教学法、问题—讨论法、观察—体验法、活动—探究法等不同的教学方式,其中,尤以问题—讨论法、观察—体验法、活动—探究法为主要教法程式。
(三)作业布置每期4次作业,内容分别是:识字教学设计训练、阅读教学设计训练、口语交际教学设计训练、习作教学设计训练。
〖巢宗祺〗谈谈“语文素养”――在苏教版小语教材实验归纳会上的发言.doc
〖巢宗祺〗谈谈“语文素养” ――在苏教版小语教材实验总结会上的发言-在今天这个由苏教版小语教材编辑部和江苏教育出版社组织召开的国家课程标准实验总结研讨会上,我想围绕语文素养谈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语文素养的内涵是什么?语文素养是2000年修订版大纲提出的一个概念。
过去都提语文能力,课程标准改成了语文素养,而且放在四个基本理念的第一条。
许多老师对此有些陌生,有些不习惯。
那么,什么是素养词典解释为平日的修养。
这里的语文素养,指学生平时在语文方面的修养,包括对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的积累、语感、思维,也包括一些语文能力,如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另外还有品德修养。
审美情趣等。
这些都涵盖在语文修养的范围内。
在此,我着重谈谈语言积累和语感。
对于语言积累,从修订大纲提出这个问题之后,现在已经引起了广大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过去的语文教学之所以搞得不好,效率不高,就是忽视了语言的积累。
对于语感,苏教版小语教材编写组的老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编写教材时把朗读和背诵课文放在首要地位,我们在修订大纲时也把语感放了进去,现在我们又将之写进了课程标准。
对此,有人表示欢迎和赞赏,也有人表示不理解:语感是什么?看不见摸不着,而有些能力通过训练却往往可以立竿见影。
在这儿,我想讲讲这个问题,主要讲语感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语感包括人对语言的结构模式和运用模式的掌握。
光有结构模式还不行,还必须掌握运用模式。
我们e巴说汉语说惯了也许不觉得有什么,其实汉语包含了许多规律在里面。
除了结构以外,还有一些背景(上下文背景、文化背景等)。
最近从报纸上看到一则趣闻,一位日本学生到中国考托福,一些题目让他们很困惑,如:这个歌星最近很?后面提供了四个选项,分别是红、黄、蓝、白。
这位日本留学生选了个白。
因为按他的理解,白就是很纯洁,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绯闻,可标准答案却是红。
这就是文化背景的问题。
所以,语感既有结构模式的掌握,也有运用背景。
语文教学要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但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还是侧重强调“工具性”,着重字、词、句的训练,将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其次是一些所谓的“课改先锋”又片面强调“人文性”,忽略语文的工具作用,语文知识点不能落到实处。
“新课标”小组组长宗祺教授对此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提法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是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明确界定。
这个语文教育基本功能和性质的新定位,突出了语文从纯“工具”走向关注“人文”的根本转化,是改革纲要所传输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生动体现。
因此,语文教学中,必须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1.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辅相成的,没了工具性,便没必要设语文课,人文性也无从谈起,没了人文性语文课只有孤立的字、词、句篇,枯燥的、机械的语言训练。
恰切地做法是: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过程中,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积淀文化的过程中,吸收人文内涵,培植人文精神。
(1)工具性不能脱离人文性。
一方面是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目标时,不可能是单纯的语言文字教学。
我们知道,语言文字都是存在于文本之中,依赖于一定的语境。
要做到对语言文字的准确理解就不能脱离语境,同样要正确地掌握字、词、句,也不能脱离它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另一方面是在阅读教学中,作为语文能力之一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求不仅是了解文本中的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文字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产生情感共鸣。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对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的解读与剖析。
(2)人文性不能脱离工具性。
语文课程人文性教育不能脱离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教学,即不能脱离文本来抽象、孤立地进行人文性教育。
关于语文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的对话
关于语文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的对话编者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终于在大家的期待中正式颁布了。
这个版本跟2001年的实验稿相比,有哪些改动?为什么要这样改动?在过去的十年中,有些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新的课标中有没有答案?……从本期开始,本刊特邀课标组专家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敬请关注并参与后期的讨论。
答:对于这样的问题,的确需要有一个明确说法。
语文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语文教学可以因教师风格的差异而异彩纷呈,但是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教学的种种举措和行为也都应该指向这个核心。
在研制语文是什么?语文课程是什么?回答这样的问题,有两种思路,一种是追问前人,一种是考察当下——研究当今时代的需要。
过去我们讨论“语文”的内涵,往往就是追问它定名的由来,希望在弄清前人给这门课取名的意图之后,便可循着这条路走下去了。
不过,知道“语文”这一名称的来历固然有利于我们讨论这门课程的内涵,然而不知道来历也无大碍。
我们应该问—下:今天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课程,如何设计语文课程?我们不妨根据今天的需要对这样一门课程重新定位。
我们认为,开设这样一门课程,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本国的语言文字。
说“语文”是“语言与文字”也好,是“语言与文学”也好,“语言与文章”也罢,其核心内容都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实用性的运用和艺术化的运用——为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事务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与他人交流沟通,为了表达对人、事、物、景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运用语言文字,通过形象抒发自己的情怀。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可能在它的基本功能之外衍生出新的功能,产生大量的附加值。
语文课程在它学习与教学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专门性功能的基础上,也会产生出其他的重要功能。
在这具有多重功能的课程中,我们应该紧抓核心不偏离,争取综合效益不偏废。
问:2022年版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部分作了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国培 巢宗祺讲课标修订
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一)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情况二、“修订稿”对“实验稿”的充实与调整的主要内容三、语文课程修订的基本思路四、语文教学中的若干关键因素五、语文课程实施中值得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六、语文教师在课程改革和建设中的作用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情况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一方面是依据全教会确立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努力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坚持改革创新的目标。
另一方面是依据对调查中收集到的意见的研究分析。
大体情况说明如下:1、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都进行了修订,修订幅度有所不同。
2、从课程标准的构成部分来看,改动幅度大的地方主要是:(1)“前言”导语完全重写;“课程性质”的表述有重要的补充;“课程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也有较多的修改。
(2)“课程目标与内容”“总体目标与内容”和“学段目标与内容”,在内容方面和语言表述方面也有较多修改。
(3)“实施建议”“教学建议”增加了比较多的具体建议;“评价建议”也补充了具体建议,结构上有较大的调整;“教材编写建议”有所补充。
(4)“附录”“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比“实验稿”增加15 篇,在具体篇目上略有调整;“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例举的书目有所增补和调整;新增两个“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5)结构体例与标题课程标准的结构体例和标题也作了一些调整,尽可能和其他学科课程标准取得一致,如,“前言”部分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的标题及相关内容(比较:实验稿的“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实施建议”四个部分的排列顺序。
但有的地方,语文课程还是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来安排,课程标准中未设“内容标准”这一类,不强求与别的学科保持完全统一,语文课程标准里的“内容”与“目标”融在一起;标题则采用“课程目标与内容”,下面一级标题未采用按内容划分的“分目标”的名目,而是按学段提出“目标”,称为“学段目标与内容”;“总目标”则称为“总体目标与内容”。
关于语文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对话(一)
关于语文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对话(一)
巢宗祺
【期刊名称】《语文建设》
【年(卷),期】2002(000)007
【摘要】@@ 问: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问题,在语文教育界争论了几十年,至今仍然有分歧.这里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语文是什么?对这个"语",好像没有多少争论,大家都认为是指语言;而对于"文",意见就不一致了:有人说是指文字,有人说是指文章,有人说是文学,有人说是文化.也有人考证这门课程定名的由来,认为语文是指口头语和书面语.
【总页数】3页(P10-11,23)
【作者】巢宗祺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关于语文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的对话 [J], 巢宗祺
2.关于语文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对话(二) [J], 巢宗祺
3.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 [J], 杨世碧
4.关于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理念 [J], 巢宗祺
5.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系列谈之四浅谈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J], 黄亢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语文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的对话作者:巢宗祺文章来源:语文建设2012年第3期编者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终于在大家的期待中正式颁布了。
这个版本跟2001年的实验稿相比,有哪些改动?为什么要这样改动?在过去的十年中,有些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新的课标中有没有答案?……从本期开始,本刊特邀课标组专家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敬请关注并参与后期的讨论。
问:在过去十年的课程改革中,广大教师对语文课程的功能定位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语文课程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在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又要利用语文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引导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但是落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上,不同的教师之间,在理解上仍然有较大的距离,做法和效果也大不相同。
长久以来,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都没有直截了当回答“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没有给出一个定义。
近些年,许多语文教师和研究工作者强烈要求语文课程标准能明确回答这样的问题:“语文是什么?语文课程是什么样的课程?它的核心内容和任务是什么”您能首先谈谈这个问题吗?答:对于这样的问题,的确需要有一个明确说法。
语文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语文教学可以因教师风格的差异而异彩纷呈,但是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教学的种种举措和行为也都应该指向这个核心。
在研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时,课题组曾讨论过这些问题,但因为顾及长期以来语文教育领域里的种种习惯说法,希望在改革中先重点突破几个难题,在这一问题上暂时先维持旧状,减小波动面,日后展开广泛的讨论,在语文教育领域里基本取得共识后,再把在讨论中大家所接受的表述写入课程标准。
所以在“实验稿”中,我们避开了对语文课程下定义的问题。
语文是什么?语文课程是什么?回答这样的问题,有两种思路,一种是追问前人,一种是考察当下——研究当今时代的需要。
过去我们讨论“语文”的内涵,往往就是追问它定名的由来,希望在弄清前人给这门课取名的意图之后,便可循着这条路走下去了。
不过,知道“语文”这一名称的来历固然有利于我们讨论这门课程的内涵,然而不知道来历也无大碍。
我们应该问—下:今天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课程,如何设计语文课程?我们不妨根据今天的需要对这样一门课程重新定位。
我们认为,开设这样一门课程,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本国的语言文字。
说“语文”是“语言与文字”也好,是“语言与文学”也好,“语言与文章”也罢,其核心内容都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实用性的运用和艺术化的运用——为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事务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与他人交流沟通,为了表达对人、事、物、景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运用语言文字,通过形象抒发自己的情怀。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可能在它的基本功能之外衍生出新的功能,产生大量的附加值。
语文课程在它学习与教学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专门性功能的基础上,也会产生出其他的重要功能。
在这具有多重功能的课程中,我们应该紧抓核心不偏离,争取综合效益不偏废。
问:2011年版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部分作了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丰富而重要的信息,您能给我们讲讲吗?答:这一命题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第一,说明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应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
第二,说明这门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
要注意,说它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并不表示在对“语文是什么”的诸种解释中选择了“语言”和“文字”这一说。
的确,这一命题在字面上出现的是“语言”和“文字”,然而实际上,课程的内容涉及的是语言文字的“作品”——说话和文章,它们涉及各方面的实际事务,也少不了口头和书面的文学,其中也隐含着文化的信息。
在这门课程里,学生要学习的不仅是“语言”和“文字”,而且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要学会语言文字的运用,需要掌握一定量的字和词,包括它们的读音、含义、字形、结构、用法。
但是并不是记住了几千、几万个字词,就算学好了语文。
我们还要掌握一定量的由字词构成的言语运用范例,通过它们熟悉语言文字及其“作品”的构成方式,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从而学会根据表达目的、对象和语境的特点获取信息和表达交流的技巧。
根据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语文的学习和教学须在“语言文字运用”上多下工夫,包括实用的语文运用和审美的语文运用。
那么,“语言文字运用”包含哪些内容?课程标准“前言”中说:“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也就是说,“语言文字运用”既包含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实用性语言文字运用活动,也包含运用语言文字的文学活动。
例如,听取某个方面的消息报道或演讲,阅读某个产品的使用说明或某个课题的研究报告,向别人表达生活上的要求,讲述学习或工作中的建议,陈述自己的意图,等等。
学生要学习的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准确、熟练地从别人的语言材料中获取信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沟通。
文学的阅读、创作和评论,也是“语言文字运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文学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现的艺术,文学的阅读欣赏需要从语言文字中去体悟,文学的创作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表现。
优秀文学作品的语言是极其丰富的,在阅读中,只有通过对作品语言的细心体味,才能感恬到作品的表达意向、情感态度、审美旨趣和文化内涵。
进行文学创作,则是要通过语言,准确、细致、恰当地表现我们的生存世界和想象世界,表达人们的精神诉求。
如果抛开语言文字因素来解读作品,分析作品人物和作者的内在精神世界,就会使文学的解读或创作失去依凭。
文学离不开语言文字,同时文学阅读与欣赏也有利于丰富人的语言,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和趣味性,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和驾驭能力。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生学习如何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性课程。
开设语文课程的目的不是要使学生个个成为精通语言和文字的性质、要素、结构、特点、规律之类专门学问的学者,课程的目标不是落在关于语言、文字的知识系统和学科规律的理论体系上,课程内容不是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语用学、文字学、文章学、文学的知识拼盘,而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或者说“驾驭”语言文字这种工具,是要通过运用语言文字的范例和实践,学习如何在生活中、在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中,以及将来在各种不同工作领域里,运用好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可以作为一种媒介,人们通过它来认识世界,交流对世界的看法;然而,语言文字本身,也可以是一种认识、探究的对象;语言文字还有可能被人当成一种游戏、赏玩的对象。
语文课程包含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多种因素,语言材料涉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多方面内容,也应当是一门综合性课程。
语文课程涉及的材料和话题,内容非常广泛,甚至有点驳杂。
之所以纳入如此广泛的内容,为的是让学生接触并掌握多种领域里的常用词语及其表达方式,学习在多方面不同的知识背景下运用语言文字,以便将来能在广泛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领域中运用好语言文字。
再从另一个视角来看,上世纪50年代,语文课程被分成汉语和文学两门课,理由是:语言属于科学,文学属于艺术,两者规律不同。
我们后来又把具有不同规律的汉语和文学两门课合在“语文”一门课程里,这又从另一种角度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
这样一门多方面目标和内容综合的课程,在教学中,对它的定位容易产生偏差:使它成为以“实用”为基本目标的“语文”,还是以“审美”为基本目标的“语文”,还是“实用”“审美”等目标协调配置的“语文”?这样一门具有综合性的课程,需要抓住核心任务,摆准多种关系,在各种目标之间取得协调,在教育界和社会各方的不同需求和意见中寻求平衡。
问:多年来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讨论,人们提到过基础性、实践性、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性、综合性,等等,而近年来,讨论得最多的则是工具性与人文性。
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您是怎么看的?答:在我国语文教育界,工具性之说已有较长的历史,它的提出是对语文课程中一度以“政治性”“思想性”取代语言文字运用教学的状况的拨乱反正。
语文教育界大力倡导人文性,则跟语文教育领域里过度的“技术主义”“功利主义”危机有关。
在这里,我们尝试对这两个名称作一个阐释:“工具性”是指一种事物所具有的能被人用以达到某种目的、实现某种功效的特性。
“人文性”是指在特定社会文化中成长发展起来的人对有关事物、环境的主观能动反应的特性。
工具,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使用的事物。
面对不同的对象,人们需要使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使用者,出于不同的目的,或者根据自己特定的需要和习惯,会寻求使用不同的工具。
使用的工具不同,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工作的效率会有所不同。
使用工具的技术手段不同,也会使目标的实现程度有所不同。
讨论工具的价值,不能离开使用工具的目的,也不能不考虑工作的对象、范围和内容,还需要讲究使用工具的技术手段和实际功效。
被用于谋取某种利益的任何人、事、物,都可以从工具性角度进行考察:一是是否符合使用者的实用目的,是否适合所应用的对象;二是是否能实现所谋求的利益、具有实际功效;三是谋取功利的途径、方式、方法、技能等的实践行动是否恰当。
讨论工具性,必须联系具体的事物和问题。
离开具体的目的,离开使用者和使用对象、工作内容和范围,离开技术手段和实际功效,泛泛而论工具性的重要与否,是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
后面我们将联系语文教育的问题讨论工具性的价值。
“人文”一词,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社会、文化对人的化育作用,人对事物、环境等的选择与创造的能动作用。
社会、文化对人的化育作用,是指事物、社会环境、教育等对人的影响和作用。
自然的、生物意义上的人在特定社会中,需要学会适应社会环境,接受文化规范,逐步形成与社会相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成为社会的人、文明的人。
人没有经过文化的洗礼,缺乏教养,只有生物性,没有社会性,不能成为融入社会的文明人;不同的环境和教育对人化育的结果不一样。
人对事物、环境等的选择与创造的能动作用,是指人在受到事物、社会环境、教育等“化育”的过程中所作的自主选择。
对特定环境和教育的简单顺应当然也是一种选择,但更多的人是在接受某种“化育”的同时,对这样或那样的文化、教育有主动的选择,甚至有所创造,保持并发展自己的个性、独立人格、精神追求和创造力。
如果一个人缺乏自我意识,缺乏生存目的、价值标准和创造能力,只能被动地接受规范、适应环境,那么这个人是不完整、不健全的。
对于人文性,需要同时关注文化性和个人性两个方面。
人们高举人文性大旗,一方面强调文化,强调对人的教育、教化的必要性;一方面强调对人的关注,强调对人的本能需要、个性、潜能等的正视和尊重。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创设良好的环境,选择优秀的文化内容去教育人;同时还应该关注人在需要、个性等方面的差异,使人在社会化、文明化也就是“文化”的过程中,发展主观能动性,成为有个性、有独立人格、有精神追求和创造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