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学实验大全--最新版
初中物理20道电学实验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20道电学实验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63f0230066f5335a8121c2.png)
1、在连接电路时,如发现有连接错误,不少同学习惯于将电路全部拆散,重新连接.其实,有时只要思考一下,拆除或改接某些导线就能解决问题。
现在考考你,如下图是某同学连接的电路:(1)如果合上开关,将出现 短路 现象(选填“断路”或“短路”).除了两只灯都不亮以外,还会造成 损坏电流表或损坏电源或损坏电流表和电源 的不良后果(2)对于这个电路,只须拆除一根导线,就能成为两灯串联的正确电路。
请在要拆除的那根线上打上“×”号2、物理课上,小明探究了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他还想知道并联电路中的电压有什么规律,于是在课后请你和他合作进行了以下探究:(1)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中,各电灯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2)你的猜想是: 串联电路中各电灯两端的电压相等 ;理由是: 各个电灯并联在相同的两点间 。
(3)设计实验:图为两个灯泡并联的电路图,用电压表分别测量两个灯泡L1、L2以及电源两端的电压.请在图上添加测电压的电压表.所需的实验器材有: 电源、开关、导线、电灯、电压表 。
(4)进行实验: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实验数据.(5)分析论证:(只要求粗略地写出分析和论证的思路,即怎样得出结论的) 用电压表分别测量出电灯两端的电压U 1和U 2,并进行比较,若两者相等,即可得出猜想是正确的 。
(6)实验结论:两个灯泡L1、L2的电压和电源电压相等.(7)实验评估:上述实验中,小明只进行了一次测量,得出的结论偶然性的机会很大.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你将建议小明怎样做? 改变电源电压小或小灯泡的规格,重做上述实验 。
(8)实验问答:如果电源电压为3V ,那么根据探究的结论,灯L1的电压为 3 V ,灯L2的电压为 3 V.结合实验结论分析:测量电压时,电压表为什么要与被测电路并联。
3、我们已进行过“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图7甲中把余下部分的电路用笔划线代替导线连接好.(2)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7乙,值为 0.3 A .(3)丙、丁两图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其中表示电阻不变,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 是 丁 (填“丙”或“丁”).(4)在探究电阻一定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过程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 保护电路 和 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
初中电学实验汇总
![初中电学实验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25db5c4f8c75fbfc77db269.png)
初中电学实验汇总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①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②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
③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信息:(会进行表格设计)④分析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寻找数据间的关系,从中找出物理量间的关系,这是探究物理规律的常用方法。
)⑤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实验电路图:主考查:1、连接实物图(电表选择量程)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及实验的方法-----控制变量法3、分析数据得结论4、改变电阻值后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5、根据欧姆定律计算数据填表或填空1、1.下面是某组同学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2)、以下是该小组的实验数据的记录,请将数据不全部分补全。
表1 U=___V恒定不变。
(实验中更换电阻R1) 表2 R=___Ω恒定不变。
(3)、分析表1 数据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表2 数据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表1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表2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2、某校兴趣小组同学想探究“一段电路中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电阻/Ω5 1015图丙甲乙1)根据该兴趣小组设计的图甲电路图,把图乙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初中电学实验汇总.
![初中电学实验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75be4d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1.png)
初中电学实验汇总一. 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①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②拟订计划,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纳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
③进行实验,采集数据信息:(会进行表格设计)④剖析论证:(剖析实验数据找寻数据间的关系,从中找出物理量间的关系,这是研究物理规律的常用方法。
)⑤得出结论:在电阻必定的状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头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状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实验电路图:A RxR′V主考察: 1、连结实物图(电表选择量程)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及实验的方法----- 控制变量法3、剖析数据得结论4、改变电阻值后如何挪动滑动变阻器5、依据欧姆定律计算数据填表或填空1、 1. 下边是某组同学采纳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1)、依据电路图连结实物图。
(2)、以下是该小组的实验数据的记录,请将数据不所有分补全。
表 1 U=___V 恒定不变。
( 实验中改换电阻 R1)表 2R=___ Ω恒定不变。
电阻 R (Ω)51020电压 U (V) 1.53 4.5电流 I (A)0.80.40.2电流 I (A)0.30.60.9(3)、剖析表 1 数据可得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表 2 数据可得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表 1 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表 2 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初中物理电学分组实验总汇
![初中物理电学分组实验总汇](https://img.taocdn.com/s3/m/b284040a647d27284b735134.png)
初中物理电学分组实验总汇实验一:《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方法》实验二:《练习使用电流表》实验三:《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实验四:《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实验五:《练习使用电压表》实验六:《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实验七:《探究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实验八:《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九:《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实验十:《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十一:《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十二:《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十三:《测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十四:《研究磁场的方向》实验十五:《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十六:《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实验十七:《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实验一:《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方法》实验器材:一号干电池2节(带电池夹和接线柱,或用其他3伏直流电源)、小灯泡2只),单刀开关3只、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1.复习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概念。
2.认识要连接的电路并且检查和核对元件。
认清每个元件至少有两个连接点,每个连接点导电性能要可靠。
认清电源有正极和负极。
单刀开关在接入电路前应放在断开的位置。
导线两端的连接部分,应露出1~2厘米的铜芯,并且铜芯的外层不能有绝缘层或氧化层,如不符合上述要求,应该清理。
3.明确导线连接到接线柱上的方法,将导线露出的铜芯,绞成一股,先弯成半圆形,再套绕到接线柱上,注意线头应沿顺时针方向,以保证在旋紧接线柱的旋钮时。
导线不会被推出。
接线柱的旋钮要旋得适当紧(在拉动导线时线头拉不出来即可,不要过分用力将旋钮旋得太紧)。
4.明确组成电路时,连接元件的顺序。
可以按照电路图,从电源的正极开始,用导线顺次连接各元件,最后接到电源的负极。
也可以从电源的负极开始,顺次连接各元件,最后接到电源的正极。
注意事项:1.干电池电源要带电池夹和接线柱,小灯泡也应带灯座和接线柱,以便与导线连接。
2.开关在接电路前,应放在“断开”位置。
在电路检查无误后,进行实验和观察时才可以将开关接通。
(完整版)初中物理电学实验题精选(含答案)
![(完整版)初中物理电学实验题精选(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d358fa79563c1ec4da715c.png)
1、在学习欧姆定律此后,老师请同学们设计一个测未知电阻R x的电路,其中小明同学设计的电路如图 1 所示. R 为已知阻值的电阻,当 s 闭合 s 断开时,电流表读数为I ;当 s 、 s0 1 2 12都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I 1.(1)请你写出小明同学测R x的表达式. R x=(2)小红设计了一种不同样于小明同学设计的测量电路,如图 2 所示.请你将图 3 中的器材按图 2 电路连接起来(用笔连线表示导线),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处于最右端时,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3)比较两个电路图,请你说一说小红设计的电路的优点.2 、( 1)在考据欧姆定律实验中,所连接的电路如甲图所示,当E、 F 间接入的电阻 R 保持不变时,搬动滑动变阻器R 的滑片 P,读出三组不同样电压下的电流值,可研究出:当电阻一定是,电流与电压成比.调治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U,再依次将 E、 F 间的电阻 R0换成定值电阻R1、 R2,且 R2> R1> R0,要使 E、 F 间的电压表示数保持U 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逐渐向(选填“ A”、“ B”)端搬动,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2)在测小灯泡的电功率时,将E、F 间的电阻换成一只额定电压是“ 3.8V ”的小灯泡.在乙图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选填“ A”、“ B”)端搬动,灯泡L 逐渐变亮,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变大,电流表的示数逐渐(选填“变大”、“变小”),经过比较还发现,在灯泡逐渐变亮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在增大,造成这一比值增大的原因是.当小灯泡两端电压表的示数为 3.8V 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A,小灯泡的电功率为W.最后归纳时,老师告诉同学们,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它并联在电路中时,只有极小的电流经过电压表,能够忽略不计,我们就是用上述方法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假如考虑了电流经过电压表的影响,你们测量的小灯泡额定功率比小灯泡真实的额定功率(选填“偏大”、3 、某同学想研究经过铅笔芯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设计了以下列图的电路.采纳的器材有:阻值约为4Ω的 2B 铅笔芯一根,两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池组,0﹣ 0.6A 的电表, 0 一3V 的电压表,滑动变阻器(10Ω 2A ),开关,导线等.(1)该同学依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到端(选填“ a”或“ b“).(2)闭合开关后,两电表的指针都发生了偏转,但无论怎样搬动滑片,两电表的示数均保持不变且都在量程范围内,则产生故障的原因是(3)消除故障后,该同学搬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将获得的几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当采集第三组数据时,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以下列图,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A.实验序号①②③④⑤U/VI/A ▲(4)该同学采集多组实验数据的目的是(5)请依照表格中的五组数据在给定的坐标纸上画出铅笔芯的I ﹣U 图线.(6)由画出的图线可知,经过铅笔芯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为:.4 、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15V 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 Ω 3A ”字样,实验中所用的四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5Ω、 10Ω、 15Ω、 20Ω.(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满(如图)(2)小明在 a、b 间接入 5Ω的电阻时,调治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 1.0A .断开开关,保持滑片的地址不变,用 10Ω的电阻代替5Ω的电阻,闭合开关,要获得正确的实验结论,应将滑片向端搬动,读数时电流表示数为A.(3)断开开关,再用 15Ω的电阻代替 10Ω的电阻连续实验时,无论怎样搬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不能够完成实验,为了使这四个电阻都能为实验所用,应控制a、 b 间电压不低于V.5 、某实验小组做“测定一组电阻 R1、 R2、R3的阻值”的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已知电阻R1约为 2 欧,电阻 R2约为 5 欧,电阻 R3约为 20 欧.该实验供采纳的器材有:A、电源(电压恒定9 伏) B 、电流表(量程 0~安)C、电压表(量程0~ 3 伏) D 、开关、导线若干E、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10 欧,额定电流安) F 、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20 欧,额定电流 1.5 安)G、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60 欧,额定电流安)H 、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70 欧,额定电流 0.1 安)(1)为了测定R1、 R2、 R3的阻值,实验中应采纳的滑动变阻器是(填字母编号).(2)依照实验电路图,请在答题纸上用划线当导线完成实物图乙的连接.(3)某次实验中,实验操作正确,电流表的示数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阻两端的电压为伏,电阻的阻值为欧.6 、小娟利用图 1 所示的器材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5V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确接入电路.(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到(选填“左”或“右” )端,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小娟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搬动变阻器的滑片晌,电流表的示数会变化,则故障原因可能是小灯泡(选填“断路” 或“短路”).(3)故障消除后,小娟依照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图2)可知,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Ω,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1V 时,小灯泡的电阻是Ω,进一步解析图象能够发现小灯泡的电阻不断变化,这是由于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高升而(选填“增大”或“减小”).7、在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中.(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满.(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应移至(选填“ A”或“ B”)端.小明闭合开关后,搬动滑片P 到某一点时,读出电压表示数为1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计算出定值电阻的阻值为Ω.(3)小明仅把这一次实验测量所得的阻值作为最后的结果,你认为合适吗?,原因是.(4)如图丙所示是其他两组同学依照测得数据作出的I ﹣U 图象,解析图象可知:RaRb.(5)另一组的小红同学在连线时,不小心将线接错了,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样搬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但都不改变,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6)还有一组的小亮同学在连线时,不小心将线接错了,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样搬动变阻器的滑片 P,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几乎等于电源电压.出现故障的原因是.8 、小刚同学想用以下列图器材来测量定值电阻R 的阻值,他已连接了部分电路,请你接着完成以下步骤:(电源电压为6V)(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补画完满.(2)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至使变阻器电阻(填“最大” 、“最小”或“中间” )地址.(3)小刚经过调治来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共测得三组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最后算出电阻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4)在实验过程中,当电阻两端电压最大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定值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W.(5)不改变上面连好的电路,用它还可以够完成的实验是:A B;(6)若将上面实验中的定值电阻R 换成小灯泡,在多次测量灯泡电阻的过程中,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将.9 、在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有以下器材:电压表、电流表、开关、电压为6V 的电源、“ 3.8V 1.5W ”的小灯泡、标有“20Ω 1.5A ”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依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满.(要求连线不得交织,电流表的量程选纲要合适)(2)第一小组同学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马上发出光明刺目的光并很快熄灭.检查后,发现连线正确,请你找出实验中的两个操作不当之处:①;②.(3)第二小组同学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A.更换小灯泡;B.检查电路可否断路;C.搬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小灯泡可否发光.试验次数 1 2 3电压 U/V电流 I/A I 3电阻 R/ ΩR 3①第 3 次实验中电流表读数I 3如图丙所示,则I 3=A;计算得出R3=Ω.②从表受骗算出三次小灯泡的阻值不相等,其原因是.10 、小红用伏安法测额定电压为 2.5V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1)请你帮助她把图中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保证闭合开关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2)正确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搬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2.5V 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以下列图,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A,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Ω(电阻值保留一位小数).(3)滑动变阻器甲上标有“5Ω 2A ”,滑动变阻器乙上标有“20Ω 1A ”.若实验中电源输出电压为 6V 不变,则小红采纳的滑动变阻器是.(填“甲”或“乙” )11 、小敏用以下列图的实物电路图,研究“经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 3V,5 个定值电阻值分别为5Ω、 10Ω、 15Ω、 20Ω、 30Ω,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 Ω.(1)请在甲图中将滑动变阻器正确连入电路(滑片向右移电流表示数变小).(2)开关 S 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在(填“左”或“右” )端;实验过程中,搬动变阻器滑片晌,眼睛应主要凝望(选填“变阻器滑片” 、“电压表示数”或“电流表示数”).(4)依照前 4 次实验所测的电流和电阻值,在乙图中描出了 4 个点,则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它的值为.(5)第 5 次实验中,将定值电阻由 20Ω换为 30Ω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选填“左”或“右” )端搬动.(6)小敏发现无论怎样搬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来无法达到实验要求,此时小敏可采取的措施是(选填序号).A、更换一块新的电压表B、增加一节干电池C、用最大阻值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代替原来的滑动变阻器.12 、小红小组要测定额定电压为的小灯泡的电阻.现有以下器材:电流表一只(量程0~ 0.6A 和 0~ 3A);电压表一只(量程为0~ 3V 和 0~ 15V);滑动变阻器两只(“ 5Ω 1A ”、“20Ω 2A ”)开关一个;干电池若干节;导线若干.(1)依照你的估计和实验经验,滑动变阻器应采纳只,实验更便于完成.(2)小红小组用 2 节干电池(已使用)正确连接电路后,无论怎样调治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都达不到 2.5V ,她们应该.(3)小红小组实验记录和计算以下表:电压 U/V电流 I/A功率 P/W灯泡发光情况灯丝暗红稍微发光正常发光发光很亮①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②依照她们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实验数据,你能够得出的结论是(请说出两点):,;③请在坐标图中画出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关系的图象;④在正常发光下,小灯泡的电阻是Ω;⑤依照画出的图象,你得出的结论是:.(4)当小红小组将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调到3V 正在记录实验数据时,小灯泡突然熄灭,仔细观察小灯泡钨丝被烧断,这时她们进一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电流表的示数;电压表的示数.(5)小红小组在议论交流时,发现有的组的同学将电压表连接成以下列图电路,则这种连接测量出的电阻值比本质电阻值偏,其原因是.13 、要测量一只额定电压为 2.5V 小灯泡的电阻(电阻大体在6~10Ω之间),刘星同学连接了以下列图的电路.次数电压 U/V 电流灯泡亮度I/A1灯光稍微2较暗3正常发光4很亮(1)请用笔画线将图中的电路连接完满.(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选填“断开”或“闭合”),滑片应移到(选填“ A”或“ B”)处.(3)闭合开关后,刘星发现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但小灯泡不亮,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各元件圆满那么可能的原因是,为了能使小灯泡发光,下一步应进行的操作.(4)实验完成后,刘星将有关数据和现象填在表格里:由此可知,小灯泡在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保留一位小数)从表中数据可知,灯丝的电阻随两端电压的增加而(选填“变大”或“变小”),电阻变化的本质是灯丝的电阻随而增大.(5)从表中数据可发现小灯泡的亮暗主要与有关.(完满版)初中物理电学实验题精选(含答案)参照答案1.2.正 BA 变大灯丝电阻随温度的高升而增大偏大3. b 错将滑动变阻器下方的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0.30 防备有时性,便于找出规律经过铅笔芯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4.右 0.57.5 5. G25 6.左短路8.35 增大7.B10 不合适一次测量拥有有时性,应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误差<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上面两个接线柱(或同时接下面两个接线柱)定值电阻断路8.最大滑动变阻器求平均值减小误差测量电阻R的电功率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或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实验)增大9.连接电路时没有断开开关系结电路时,滑动变阻器滑片没有置于最大阻值处灯丝电阻与温度有关10.乙11.右电压表示数保持电阻R 两端电压不变电压2V 右 B 12.“ 5Ω 1A ”换新电池0.8 灯泡电压增大,本质功率也在增大灯泡本质功率增大,灯泡亮度增加7.8 随电压和电流的增大,灯泡灯丝的电阻也在增大减小至零增大至等于电源电压大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使电压表测出的电压比灯泡两端的本质电压大,计算出的电阻也偏大 13.断开 B 电路电流太小搬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8.3Ω变大温度高升灯泡的本质功率第11页(共 11页)。
九年级物理电学实验大全
![九年级物理电学实验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ee5546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3.png)
九年级物理电学实验大全实验一:串联电阻的测量实验目的:学习如何测量串联电阻。
实验原理: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电阻值之和。
实验步骤:1.准备一块串联电阻电路板,上面有三个电阻,分别标有电阻值为2欧姆、4欧姆和6欧姆。
2.将电路板接入一个直流电源,并连接一个电压表和一个电流表。
3.调整直流电源的电压,使得电路中的电流保持恒定。
4.分别测量并记录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值。
5.通过测量得到的电流和电压值计算出电阻值,并与电路板上标注的电阻值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电阻值与电路板上标注的电阻值相符。
实验二:并联电阻的测量实验目的:学习如何测量并联电阻。
实验原理:并联电阻的总电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1/总电阻= 1/电阻1 + 1/电阻2 + 1/电阻3。
实验步骤:1.准备一块并联电阻电路板,上面有三个电阻,分别标有电阻值为2欧姆、4欧姆和6欧姆。
2.将电路板接入一个直流电源,并连接一个电压表和一个电流表。
3.调整直流电源的电压,使得电路中的电流保持恒定。
4.分别测量并记录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值。
5.通过测量得到的电流和电压值计算出电阻值,并与电路板上标注的电阻值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电阻值与电路板上标注的电阻值相符。
实验三:欧姆定律的验证实验目的:验证欧姆定律。
实验原理:欧姆定律指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阻不变。
实验步骤:1.准备一块电阻为10欧姆的电阻丝。
2.将电阻丝接入一个直流电源,并连接一个电压表和一个电流表。
3.调整直流电源的电压,记录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值。
4.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值,再次测量并记录电流和电压值。
5.将测量得到的电流和电压值进行比较,验证欧姆定律。
实验结果:电流与电压成正比,验证了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实验四:安培定理的验证实验目的:验证安培定理,即并联电阻中电流分配的规律。
实验原理:安培定理指出,在并联电阻中,电流的分配与电阻值成反比。
实验步骤:1.准备一块并联电阻电路板,上面有两个电阻,分别标有电阻值为3欧姆和6欧姆。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电学》实验题(附答案)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电学》实验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217ec6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67.png)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电学》实验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物理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1)连接电路时,应将开关S___________(选填“闭合”或“断开”);乙图的实物图中还差一根导线未连接,请根据甲图的电路图将其连接好.(2)在实验过程中,两盏灯都突然熄灭,但电流表A有示数。
若整个电路只有一处发生故障,则可能是_____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进一步发现,此时电流表A1有示数而电流表A2无示数,则可以确定发生故障的是___________(选填“L1”或“L2”);(3)排除故障后,实验小组用电流表测出通过L1、L2和干路的电流,并在下表中记录数据。
其中第三次实验电流表A1的指针在丙图的位置,则读数为___________A;(4)本组的小华同学分析数据时认为第三次实验时,电流表A2的读数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修正数据后,小华认为: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电流相等。
你认为这个结论_____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接下来应该更换___________的灯泡进行实验。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可供实验器材有:三节新的干电池(电压为4.5V)、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2A”字样)、定值电阻5个(5Ω、10Ω、15Ω、20Ω、50Ω),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小静等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右移动时电阻变大;___________ (2)闭合开关,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并接近电源电压,则故障原因是:_____ ______;(3)排除故障后,将定值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时,应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定值电阻的I-R图像,其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其数值为___________;(5)实验中,在接入50Ω的定值电阻后,小静同学无论怎样移动滑片,都不能使电压表示数达到原来的数值,为了能完成这次实验,小静采取的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__;A.调高电源电压B.更换一个最大阻值为30Ω的滑动变阻器C.再串联一个10Ω的电阻D.将电压表改接到滑动变阻器两端(6)如图图像中能大致反映本实验中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___________。
初中物理电学演示试验总汇
![初中物理电学演示试验总汇](https://img.taocdn.com/s3/m/d40a1eb0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18.png)
初中物理电学演示实验总汇实验一:《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实验二:《电荷在金属棒中的定向移动》实验三:《导体和绝缘体》实验四:《怎样使小灯泡持续发光》实验五:《比较小灯泡的亮度》实验六:《用电器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实验七:《焦耳定律》实验八:《观察保险丝的作用》实验九:《磁体上磁性最强的位置》实验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实验十一:《磁化》实验十二:《奥斯特实验》实验十三:《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实验十四:《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实验十五:《电动机》实验十六:《手摇发电机》实验十七:《电磁波的产生》实验十八:《真空中移动电话能够接受到信号吗》实验十九:《光沿水流传播》实验一:《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实验器材:玻璃棒、丝绸、毛皮、橡胶棒、支架、细线。
实验过程:1.把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挂在支架上,并能在平面上自由转动。
2.用另一个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支架上的玻璃棒,观察现象。
3.再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靠近支架上的玻璃棒,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练习:1.用两根绝缘细线,分别将甲、乙两个相同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两个小球都带正电,在将乙球慢慢靠近甲球时,会出现的情形是()ABC D答案:C。
2.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一根可以绕支架自由转动的吸管,使它带上电,现用另一带电玻璃棒靠近吸管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铁支架、A.吸管带的是正电8.吸管在摩擦中失去电子而带负电C.吸管和玻璃棒带同种电荷D.吸管和玻璃棒带异种电荷答案:C。
实验二:《电荷在金属棒中的定向移动》实验器材:验电器(两个相同的)、玻璃棒、丝绸、木棒、带绝缘柄的导线。
实验步骤:1.两个验电器相隔一定距离放好,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再用玻璃棒接触一个验电器的金属球,使这个验电器带电,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
2.用木棒连接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两个验电器金属箔张角的变化。
3.用带绝缘柄的导线连接两个金属球,观察两个验电器金属箔张角的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电学实验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电学实验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977b011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f.png)
表格注
意事项
物理量、单位、次数、平均
值,一个都不能少。
1
2
多次实
验目的
3
表头读数
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与长度测量实验目的相同)
看清量程、分度值
小结
探究性实验需要熟练掌握:
明确探究问题、合理做出猜想、选择实验器材、
书写实验步骤或方案、设计表格、掌握数据处理
方法(表格数据或者图象)、表述实验结论(体
现控制变量思想)以及评估。
验步骤,并写出电阻的表达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m):
①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左端时,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1;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2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电源(电压约40V)、定值电阻(阻值20Ω)、(0-15V)电压
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测约为10Ω未知电阻电阻。
U
原理: R
I
分析思路:
量程: 0-15V
安全用表:
分度值:0.1V
Ux
电压表
Ix? 等量替换
2
1
电压表测“电流”
Ix
(间接测量)
U0
R0已知
(3)写出待测电阻Rx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表示)。
量程: 0-1A
原理: R U
I
分析思路:
安全用表:
Rx
分度值:0.02A
A
电流表
R0
Ux? 替换
2024年中考物理考前冲刺必刷实验专题之电学实验
![2024年中考物理考前冲刺必刷实验专题之电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7c581d7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b.png)
2024年中考物理考前冲刺必刷实验专题之电学实验1.“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的实验电路如图.(1)根据图甲图电路连接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如图乙,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2)正确连接后,发现电压表分别接在A、B和A、C两点间时,指针位置均如图丙,由此可知L1两端的电压为V,L2两端的电压为V;(3)为了探究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意义,接下来应换用(填“相同”或“不同”)规格的小灯泡继续多次试验.2.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选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其中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灯丝电阻约为10Ω)。
(1)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实验探究,下面三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中应选用;A.“5Ω 0.1A”的滑动变阻器B.“10Ω 0.25A”的滑动变阻器C.“15Ω 0.3A”的滑动变阻器(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3)闭合开关前,应将图甲中所示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A端,这是为了;(4)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发光,但电流表示数很小。
下一步操作是;(5)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是V;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灯泡的额定功率;(6)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出小灯泡的电流随它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
分析图像可知:①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①由图可以分析出随电压升高小灯泡灯丝电阻是(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的”)的。
3.某实验小组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Ω。
(1)他们先用5Ω的定值电阻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①请根据图1的电路图把图2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①连接完毕后,在开关闭合前应该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填“左”或“右”)端;①检查完毕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了5组数据,测第6组数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6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请在图4的坐标系中描绘出第6组数据对应的点,并根据描出的6个数据点画出定值电阻的I﹣U图象;①分析I﹣U图象可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时,;①为了使结论具有普遍性,还应进行的操作是:;(2)接着他们在原有5Ω定值电阻的基础上,又准备了阻值为10Ω、15Ω、20Ω的三个定值电阻,以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为了控制电压不变,每次更换定值电阻后需要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达到相同的值,这个电压控制在多少合适呢?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了0.5V、1V和2V三个电压值,为使实验顺利进行,大家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你认为应选这三个电压值中的V。
初三九年级物理物理中考电学实验(Word版 含解析)答案
![初三九年级物理物理中考电学实验(Word版 含解析)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80cb8bf242336c1fb95ea5.png)
初三九年级物理物理中考电学实验(Word 版 含解析)答案一、电压 电阻中考物理电学实验1.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小敏同学连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2)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三灯L 1、L 2、L 3均发光,接着她将电流表连入a 、b 、c 、d 四处,测得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其中错误的一处是_____________,更正后,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结论:_________。
(3)小敏仅用这一次实验测量的数据得到结论,你认为合适吗?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
测量处a b c d 电流/A 0.2 0.2 0.2 1.0解析:断开 d 处的电流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不合适 实验次数太少,结论有偶然性【解析】【详解】(1)在连接电路时,为保护电路,开关应断开;(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d 处的电流与其它各处的电流不相等,故是错误的,可能是选用电流表小量程却按大量程读数了,根据电流表大小量程之比为5:1,d 处的电流应为 1.0A 2150.A =,故更正后,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结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3)不合适,小敏仅用这一次实验测量的数据得到结论,实验次数太少,结论有偶然性。
2.用甲图测小灯泡电阻.灯泡正常发光的电压为2.5V .(1)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A ,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__Ω;(2)若闭合开关,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都发生偏转,而小灯泡不亮.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说出一种即可);(3)若一个电表发生故障,但有已知的定值电阻R 0可提供的情况下,下列电路中不能测出小灯泡电阻的是_______.解析:2 12.5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太大或电源电压太低 D【解析】【分析】【详解】(1)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选用0~0.6A 量程,分度值为0.02A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由欧姆定律,小灯泡的电阻为:2.5V 12.50.2AU R I ===Ω; (2)若闭合开关,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都发生偏转,说明电路是连通的,小灯泡不亮,可能原因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太大或电源电压太低,灯泡实际功率太小所致;(3)A .由电路图可知,S 断开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待测电阻的电压U x ;S 闭合时,R 0短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U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得出S 断开时定值电阻的电压U 0=U –U x ,由欧姆定律可求电路中的电流0x U U I R -=,从而得出待测电阻的大小 00x x x U U R R I U U ==-, 故A 不符合题意. B .S 断开时,电流表测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I 0,由欧姆定律可求出电源电压U=I 0R 0; S 闭合时,电流表测并联电路干路的电流I ,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两电阻并联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大小不变,故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知,通过待则电阻的电流I x =I-I 0,由欧姆定律可求待测电阻大小000x x I R U R I I I ==-, 故B 不符合题意. C .S 断开时,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I ,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电压的表达式U =(R x +R 0)I ;S 闭合时,为R 0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通过R 0的电流I 0,由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电压的表达式U =I 0R 0,根据电源电压不变,则(R x +R 0)I =I 0R 0,可求待测电阻大小为 00(x I I R R I-=), 故C 不符合题意. D .无论开关断开与闭合,电压表都测电源电压,故不能测量待测电阻的大小.故答案为D .3.某物理兴趣小组学习了导体电阻的知识后,对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提出了以下猜想:① 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② 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质量有关③ 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将电路中的a 、b 两金属片分别插入如图甲、乙、丙、丁溶液中所示的位置(金属片a 、b 每次插入溶液中的深度都相同)进行探究:(1)本实验电路中接入电阻R 0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可以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3)将金属片a 、b 分别插入如图甲、乙所示位置可探究猜想_______(选填序号), 为了探究猜想② 应将金属片a 、b 分别插入_________ 两图所示位置;(4)将金属片a 、b 分别插入如图乙、丁所示位置,若I 乙 ≠ I 丁,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解析:保护电路 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或电流大小) ① 甲、丙 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解析】【分析】【详解】(1)本实验电路中接入电阻R 0的目的是保护电路,防止电路中电流过大烧坏电流表或者导线;(2)导电性能越好,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所以可以用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来判断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3)由图可知甲、乙两个溶液密度明显不一样,所以将金属片a 、b 分别插入甲、乙所示位置时,可以探究猜想:①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为了探究猜想②,需保证两溶液的浓度一样,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一样,只有溶液的质量不一样,所以应将金属片a 、b 分别插入甲、丙两图所示位置;(4)图乙、丁只有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不一样,所以得到的结论是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点睛】本题考查导体导电性的实验探究,利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4.如图是小明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1)小明最好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________的.(填“相同”或“不相同”).(2)小明连电路时把一只开关和两个小灯泡连接后,刚将线路两端接到电源两极,L2就亮了,但L1没亮.他在实验操作中不当之处是:________.实验时L1没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A.通过灯泡L1的电流比L2中的电流小 B.L1灯泡的灯丝断了C.L1灯座处可能短路了 D.L1灯泡靠近电源正极(3)下表是小明实验中测得的三组数据:由表格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实验序号电流表的位置A B C1电流I/A0.30.30.32电流I/A0.40.40.43电流I/A0.20.20.2(4)他获得三组不同电流值的方法是:________(5)甲、乙两同学在做实验时,闭合开关前,电流表的指针均指在零刻度处;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分别出现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情况.请分析他们在电流表的使用上分别存在什么问题?(填在下面横线上)甲:________ 乙:________解析:(1)不相同;(2)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C ;(3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4)换了不同规格的小灯泡或改变电源电压;(5)甲、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乙、电流表的量程选取得太大了【解析】试题分析:(1)为了得到普遍规律,应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不同的。
九年级物理电学实验大全
![九年级物理电学实验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802ee64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82.png)
九年级物理电学实验大全1.串联电路的实验实验目的:探究串联电路的特性。
实验材料:干电池、导线、灯泡、开关、电流表、电压表。
实验步骤:a.将两个干电池排列在一起,正极连接负极,负极连接负极。
b.用导线将干电池与灯泡连接,注意连接的顺序。
c.将开关放在导电线的中间位置。
d.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实验结果:a.当灯泡发出很暗的光或不发光时,电压表示不为零,电流表也示不为零。
b.当灯泡发出很亮的光时,电压表示不为零,电流表也示不为零。
结论: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元件之间是相同的,电压在各个元件之间是不同的。
2.并联电路的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并联电路的特性。
实验材料:干电池、导线、灯泡、开关、电流表、电压表。
实验步骤:a.将两个干电池排列在一起,正极连接正极,负极连接负极。
b.用导线将干电池与灯泡分别连接。
c.将开关放在导线的中间位置。
d.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实验结果:a.当灯泡发出很暗的光或不发光时,电压表示不为零,电流表也示不为零。
b.当灯泡发出很亮的光时,电压表示不为零,电流表也示不为零。
结论:在并联电路中,各个元件上的电压相同,电流在各个元件之间分流。
3.电阻的测量实验实验目的:探究电阻的测量方法。
实验材料:电阻器、导线、电流表、电压表。
实验步骤:a.将电流表和电压表连接在电阻器两端。
b.通过改变电压表的值,测量电阻器上的电压。
c.通过改变电流表的值,测量电阻器上的电流。
d.根据测量结果计算电阻的大小。
实验结果:a.当电压和电流均为正常范围时,电阻的测量结果较准确。
b.当电压和电流过大或过小时,电阻的测量结果可能存在较大误差。
结论:测量电阻时,需要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大小,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关系实验实验目的:探究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干电池、导线、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
实验步骤:a.用导线将干电池与电阻器连接成串联电路。
中学生物理电学diy实验
![中学生物理电学diy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0d97a0d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f.png)
中学生物理电学diy实验
中学生物理电学DIY实验有很多有趣的选择。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实验:
1. 制作简易电动机:这个实验需要的材料包括一个圆柱形强磁体、一根裸露的铜导线(粗一点为好)和一节干电池。
将裸露的铜导线用钳子弯成形状,然后将其夹在强磁体上,确保接触良好。
轻轻地拨动铜导线,它就会转动起来。
这个实验可以很好地说明电动机工作的原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2. 电路游戏:使用黏土和纸张制作电路实验,这是一个创新和有趣的方式,让学生们在动手中获得满足和新鲜感。
例如,制作一个“特斯拉”,它的眼睛可以通过电路发光,让学生理解导电黏土是如何导电的。
3. 改装电器:这个实验需要一些电子知识和技能,但也是一个很好的电学实验。
比如,可以尝试改装一个床头开关,使其在通电时变为常温焊接时间,断电时变为低温保温等待时间。
这不仅可以学习电学知识,还可以学习一些实用的生活技能。
这些实验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电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但是,进行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初三九年级物理-中考物理电学实验专题汇编精选全文
![初三九年级物理-中考物理电学实验专题汇编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a68289a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0c.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初三九年级物理中考物理电学实验专题汇编一、电压电阻中考物理电学实验1.小红同学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设计与进行实验)(1)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2)闭合开关,排除故障,用电压表在AB间测出L1两端的电压.(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小明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4)测出AC间的电压,得出结论.(交流与评估)(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_.(2)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小灯泡的故障可能是L1______或L2_______.(填“短路”或“断路”)(3)小明用步骤3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方法改进后,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下面表格中,小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在设计方案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U AB/V U BC/V U AC/V2.4 1.43.82.小华用如图所示电路来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应处在___________状态(选填“断开”或“闭合”);(2)实验中应选择规格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3)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与B、B与C、A与C两点间的电压为U AB、U BC、U AC。
经过多次实验,得到的数据记录在表中。
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实验次数U AB/ V U BC / V U AC/ V10.8 2.2 3.02 1.0 2.0 3.03 1.2 1.8 3.0(4)小华进行多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填字母)a. 寻找普遍规律b. 减小实验误差(5)测出L1两端的电压后,小华断开开关,准备拆下电压表,改接在B、C之间。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大全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2ef9e2eaaea998fcc220e3a.png)
电学实验专题 一、伏安法测电阻1、如图13甲所示是小红同学测定小灯泡电阻的实物连接图。
(1)电源电压6V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她完成电路的连接。
(2)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电压表指针有偏转,请帮她找出故障的原因(填下列故障原因的代号) A 、小灯泡短路 B 、电源接触不良 C 、小灯泡断路 D 、电流表内部短路(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3乙所示,则小灯泡的电阻 为 Ω。
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用定值电阻做实验,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1)如图甲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2)闭合开关,向左移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示数应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调节滑动变阻器,把测量的数据填入下表,其中电流表示数为0.5A 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 V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U /V 1.0 1.5 2.0 - 3.0 电流I/A0.20.30.40.50.6图13甲 乙 乙1 2 3 V 5 10 15 3- 甲 A 2 - 0.6 3V- 3 15丙U /VI /A0.2 0.4 0.6(4)在丙图中作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图线.2、我们已进行过学习探究“欧姆定律”。
(1)小明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同小组的小亮在检查时认为,从实验目的来看,实验电路上有一根导线连接错了,建议小明改接。
①请你在接错的那根线上打“×”;②另画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③如果不改接这根导线,对实验的影响是:(具体说明是什么影响)。
(2)小明将电路改接正确后,合上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示如图丙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是V,电流表的读数是A,被测电阻R x的阻值是Ω.(3)小明和小亮为他俩在全班首先获得测量结果而高兴,准备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 你认为他们的实验真的结束了吗?你会给他们提出什么建议呢?①写出你的建议:。
初中物理电学演示实验总汇
![初中物理电学演示实验总汇](https://img.taocdn.com/s3/m/b9b2fbe5aa00b52acfc7caa5.png)
初中物理电学演示实验总汇实验一:《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实验二:《电荷在金属棒中的定向移动》实验三:《导体和绝缘体》实验四:《怎样使小灯泡持续发光》实验五:《比较小灯泡的亮度》实验六:《用电器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实验七:《焦耳定律》实验八:《观察保险丝的作用》实验九:《磁体上磁性最强的位置》实验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实验十一:《磁化》实验十二:《奥斯特实验》实验十三:《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实验十四:《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实验十五:《电动机》实验十六:《手摇发电机》实验十七:《电磁波的产生》实验十八:《真空中移动电话能够接受到信号吗》实验十九:《光沿水流传播》实验一:《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实验器材:玻璃棒、丝绸、毛皮、橡胶棒、支架、细线。
实验过程:1.把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挂在支架上,并能在平面上自由转动。
2.用另一个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支架上的玻璃棒,观察现象。
3.再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靠近支架上的玻璃棒,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练习:1.用两根绝缘细线,分别将甲、乙两个相同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两个小球都带正电,在将乙球慢慢靠近甲球时,会出现的情形是()A B C D答案:C。
2.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一根可以绕支架自由转动的吸管,使它带上电,现用另一带电玻璃棒靠近吸管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管带的是正电B.吸管在摩擦中失去电子而带负电C.吸管和玻璃棒带同种电荷D.吸管和玻璃棒带异种电荷答案:C。
实验二:《电荷在金属棒中的定向移动》实验器材:验电器(两个相同的)、玻璃棒、丝绸、木棒、带绝缘柄的导线。
实验步骤:1.两个验电器相隔一定距离放好,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再用玻璃棒接触一个验电器的金属球,使这个验电器带电,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
2.用木棒连接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两个验电器金属箔张角的变化。
3.用带绝缘柄的导线连接两个金属球,观察两个验电器金属箔张角的变化。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3052eb6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d.png)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本文将介绍几个适用于初中生的电学实验,并详细阐述实验原理、操作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实验一:串联电路中电压的测量实验原理电压是电路中电子流动产生的电势差。
在串联电路中,电源的电势差分为各个电器元件的电势差,因此在串联电路中,各个电器元件的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的电压。
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串联电路,包括一个电池、一个电阻、一个电压表和导线。
2.用导线将电池的正极与电阻的一端相连,再将电阻的另一端与电压表的一个引脚相连。
3.用另一根导线将电压表的另一个引脚与电池的负极相连。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调整电压表的测量范围,记录下电池的电压、电阻的电压和电源的电压。
测量结果如下:•电池的电压:3V•电阻的电压:2V•电源的电压:5V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原理,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电源的电压等于电阻的电压与电压表的电压之和,即5V = 2V + 3V。
•在串联电路中,电压是按照电阻的阻值比例分配的,电阻越大,其电压占比越大。
实验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测量实验原理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分流到各个电器元件中,但总电流等于各个电器元件的电流之和。
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并联电路,包括一个电源、两个电阻和电流表。
2.用导线将电源的正极与一个电阻相连,再将这个电阻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电阻的一端相连。
3.将另一个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流表的引脚相连,最后用导线将电流表的另一个引脚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记录电流表的测量结果,我们得到了以下数据:•电流表的示数:1.5A•一个电阻的电流:1A•另一个电阻的电流:0.5A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原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的电流之和,即1.5A = 1A + 0.5A。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是按照电阻的导纳比例分配的,电阻的导纳越大,其电流占比越小。
实验三:电阻的测量实验原理电阻是阻碍电流流动的元件,其单位是欧姆(Ω)。
我们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来测量电阻:电阻 = 电流 / 电压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电阻、一个电流表和一个电压表。
初中物理课外实验电学知识
![初中物理课外实验电学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ffa580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5.png)
初中物理课外实验电学知识电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通过实验学习电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下面将介绍几个适合初中学生进行的电学实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学知识。
实验一:简单电路实验材料:电池、电灯、导线、开关等。
步骤:1. 将电池和电灯连接在一起,使用导线连接它们。
2. 让学生尝试按下开关,观察电灯是否亮起。
实验原理:当开关关闭时,电池会提供电流,电流通过导线流入电灯的灯丝,灯丝发热并发出光。
当开关打开时,电流不再流动,电灯熄灭。
实验二:串联和并联电路实验材料:电池、电灯、导线、开关等。
步骤:1. 将两个电灯分别与电池连接,一个电灯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另一个电灯则接在第一个电灯后面。
2. 分别进行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实验,观察电灯亮起情况。
实验原理:串联电路是指电池、电灯等元件按照一串一串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电流只能沿着一条路径流动。
并联电路是指电池、电灯等元件同时连接在一起,电流可以分成多条路径流动。
在串联电路实验中,电灯亮度会较低;而在并联电路实验中,每个电灯的亮度基本相同。
实验三:简单测量电阻实验材料:电池、导线、电阻、电流表等。
步骤:1. 将电源的正极与一个端子连接,再用导线将另一个端子连接到电阻元件上。
从电阻的另一端引出导线连接到电源的负极。
2. 将电流表连接到电阻的两端,记录下电流表示数。
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与电流成正比,即R=U/I,其中R表示电阻、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通过测量电流和已知电压,可以计算得出电阻的数值。
通过以上实验,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电学知识,加深对电路原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的理解。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结果,观察到电路中电灯的明暗、电阻数值的差异,进一步认识到电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总结:通过初中物理课外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电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实践能力、观察力以及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中学生可以体验到电路的形成、电流、电压以及电阻的概念,巩固并扩展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人教版初中中考物理实验(九个必做电学探案实验)
![人教版初中中考物理实验(九个必做电学探案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d9345edf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61.png)
2、猜想与假设:3、设计实验:(1)设计实验电路图:连接测量I A 实物图:(2)设计实验表格:实验步骤:1.设计实验电路; 2.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3.进行测量,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换上另外两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再次实验。
4、分析和论证:结论: 公式:5、 评估与交流:次数 A 点电流I A /AB 点电流I B /AC 点电流I C /A设计测量I A 的电路图:L 2L 12、猜想与假设:3、设计实验:(1)设计实验电路图:连接测量I c 实物图:(2)设计实验表格:实验步骤:1.设计实验电路; 2.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3.进行测量,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换上另外两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再次实验。
4、分析和论证:结论: 公式: 5、 评估与交流:次数设计测量I A 的电路图:L 2L 11、提出问题:在串联电路中,2、你的猜想:3、设计实验:(1)设计实验电路图:把三次测量的电路图分别画在下面方框内,并连接对应的实物电路。
测量AB两点间电压的电路图测量BC两点间电压的电路图测量AC两点间电压的电路图(2)设计实验表格:4、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要注意仪器使用的规范性,将数据记录在表格内)5、分析和论证:结论:公式:6、评估与交流:(1)接通电路指针反偏,为什么?答:(2)电压表的指示值太小。
为什么?答:(3)电压表的指针偏出了刻度盘外。
为什么?答:1、提出问题 :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跟各个支路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2、猜想与假设: 。
3、设计实验: (1)设计实验电路图:测量L 1两端电压的电路图 测量L 2两端电压的电路图测量电源两端电压的电路图(2)设计实验表格:4、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要注意仪器使用的规范性,,将数据记录在表格内)5、分析和论证:(认真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6、结论: 公式:7、评估与交流:(写出最少两点实验心得)(1) (2)测量L1两端的电压 测量L2两端的电压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实验五: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提出问题: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知识点汇总
----- 电学实验专题
一、伏安法测电阻
1、如图13甲所示是小红同学测定小灯泡电阻的实物连接图。
(1)电源电压6V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她完成电路的连接。
(2)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电压表指针
有偏转,请帮她找出故障的原因(填下列故障原因的代号)
A 、小灯泡短路
B 、电源接触不良
C 、小灯泡断路
D 、电流表内部短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3乙所示,则小灯泡的电阻 为 Ω。
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
用定值电阻做实验,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1)如图甲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
值最大.
图13
甲
乙
乙
1
2
3
V
5 10 15
3
-
甲 A
2
- 0.6 3
V
- 3 15
(2)闭合开关,向左移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示数应 (选填“变大”
、
“不变”或“变
小”) .
(3)调节滑动变阻器,把测量的数据填入下表,其中电流表示数
为0.5A 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 V .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U /V 1.0 1.5 2.0 - 3.0 电流I/A
0.2
0.3
0.4
0.5
0.6
(4)在丙图中作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图线.
2、我们已进行过学习探究“欧姆定律”。
(1)小明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同小组的小亮在检查时认为,从实验目的来看,实验电路上有一根导线连接错了,建议小明改接。
①请你在接错的那根线上打“×”;②另画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③如果不改接这根导线,对实验的影响是: (具体说明是什么影响)。
(2)小明将电路改接正确后,合上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
指示如图丙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是V ,电流表的读数是A ,被测电阻R x 的阻值是
丙 U /V
I /A
0.2 0.4 0.6
Ω.
(3)小明和小亮为他俩在全班首先获得测量结果而高兴,准备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 你认为他们的实验真的结束了吗?你会给他们提出什么建议呢?
①写出你的建议:。
②你提出这个建议的目的是:。
三、测量小灯泡的功率
1.小明用下列器材探究小灯泡亮度与实际功率的关系.其中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1)请你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在图14中将电路连接完整.
(
(2)小明一连接好电路后一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指针反偏,原因是.(3)小明改正了连接错误后继续实验.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看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5所示,此时小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为 W.通过多次实验小明得出:小灯泡越亮它的实际功率越.
(4)实验中,小明想用伏安法测定值电阻,也要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但目的和这次不同.测电阻时移动滑片的目的是为了.
2.在测定“小灯泡额定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V且保持不变,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7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当小明同学按要求将图17电路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流表示数(如图18甲所示)为______A,电压表示数(如图18乙所示)为_
图15 P
315
0.63
+
U /V
I /A 0
1
2
3
4
0.1 0.2 0.3
图16
_____V。
若他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17中变阻器滑片P向______端(填“A”或“B”)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3)另一组的小红同学在连线时,不小心将线接错了,使开关闭合后,移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时,电压表示数却变小,你分析一下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_____
3.小明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所用器材有电压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2.5V 的小灯泡,以及符合实验要求的滑动变阻器、电表、开关和导线。
实物电路如图15所
示。
(1)小明连好电路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但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
(2)小明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通过移动滑片P,分别记下了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并绘制成了图16所示的U-I图象。
根据U-I图象提供的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3)之后小明又仔细分析实验数据,算出小灯泡在几个状态下的电阻值,发现各次算出的结果都有一定差异,你认为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4.为了测定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功率,现提供如下器材:电压表(量程有“0-3V”和“0-15V”),电流表(量程有“0-0.6A”和“0-3A”),滑动变阻器(规格分别为“10Ω 1A”、“20Ω 2A”、“50Ω 1.5A”),开关,学生电源和若干条导线。
小明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一端移到另一端的过程中,共测得了如下表所示的六组数据。
若灯泡电阻和电源电压在实验过程中不变,请你根据这些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在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应随导体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可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越大,电流表的示数却越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所用电源电压是__________V ,灯泡的电阻是__________Ω。
(3)该灯炮的额定功率应当是____________W 。
(4)从实验数据来看,小明所选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应当是____ ___。
5.安娜同学想利用图15所给实验器材 “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电源电压为6V ,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 ,电阻约为10Ω.
(1)电路连接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在错误处打“×”,并在原图中画出正确的电路连线。
(2) 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 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为2.4V ;继续移动滑片P 向 (选填“A ”或“B ”)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8V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6所示为 A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压表示数U /V 3.0 2.8 2.5 2.0 1.8 1.5 电流表示数I /A
0.10
0.12
0.15
0.20
0.22
0.25
1
2
3
0.4
0.6
A
0.6
3
A
B
图15
图16
6
3.8V ,小灯泡的
额定功率估计在1W 左右。
(1)连接电流表时应选用 的量程。
(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要求:连线不得交叉)。
(3)检查电路连接无误,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4)故障排除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20所示,
请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并填入表格中。
(5)实验中,同学们记录了多组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及对应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值,但表格中
仍有不完整的地方,请将所缺内容填写完整。
(6)小组同学们分析了实验数据得出:小灯泡的发光亮度是由灯泡的 决定的,
且 ,灯泡发光越亮。
7.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灯丝电阻约为10Ω。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0所示的实验电路中未连接部分连接完成(连线不得交叉)。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按照你连接的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节
电压 U/V 1.0 1.5 2.0 2.5 3.0 3.8 4.0 电流 I/A 0.18 0.2 0.22 0.25 0.28
0.32 电功率P/ 0.18
0.3
0.44
0.625
0.84
1.28
灯泡发光情况 很暗 ——————→ 暗 ————→ 正常发光 → 很亮
图20
至最 (选填“左”或“右”)端。
(3)实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1所示,则通过灯泡的电流为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4)若接下来要测量该灯泡比正常发光略亮时的电功率,请详细叙述操作步骤。
(5)该实验还可以测定小灯泡的电阻。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这个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