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写作“三步曲”,背书为功底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三步曲”,背书为功底
──著名作家梁衡谈写作
解读梁衡:我的文章是写给人背的
我很惊讶于梁衡作品的魅力,竟受到选文标准极为严格甚至苛刻的教材编者的如此青睐。散文界老前辈冯牧先生评价梁衡代表作《晋祠》的话可谓一语中的:“《晋祠》……无论从思想内容、审美观点及遣词造句上所认真下的功夫都是无可挑剔的,无愧于‘教科书水平’。”
“我有一篇文章《夏感》,有人数过仅666个字,我真是一个字一个字推敲过的。”梁衡笑着言说年轻时的“张狂”,“十几年前,我的文章就是写给人背的,不是写给人看的。现在是越写越小心了……”一篇千字的文章改上半年甚至一年,这对梁衡来说已是常事。他因而被评论界称为“苦吟派”的代表。
梁衡极为看重文章的语言美、形式美。“好的文章,不但要有内容,还要很美,有欣赏性,美的形式可以强化文章内容的思想性。如果单纯表现思想性,写社论就行了,为什么需要文学表达呢?因为我们还需要美。你看《滕王阁序》,多美啊!有一次讲座,我引用了其中一个表秋天的句子‘潦水尽而寒潭清’,这比直白地讲‘秋天来了’蕴藉多了。一位听众说,那个句子很多人一下子没有听明白,但他们感受到了一种美。美是一种艺术的感觉。”《晋祠》为人所记诵,就因其特有的“梁氏之美”。“春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秋来,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石间有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有碧波闪闪,如锦如缎。”真是美得俯拾皆是,美得信手拈来。
“描写美、意境美、哲理美是美的三个层次。”梁衡对语言形式的一大追求就是“通俗、好懂又有哲理”。“你读毛泽东的文章,没有干巴巴的政治教条,专家学者读来不觉为浅,工人农民读来不觉为深,这就是哲理美。”梁衡至今记得自己第一次读到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一句话“最近反共声浪忽又甚嚣尘上,把全国人民打入闷葫芦里去了”的情景,“小孩子读了这句话,觉得挺有意思,像说书的一样。我回家便翻出父亲的《毛选》,居然一读而不可收,把大部分文章都读完了。那年我才15岁。”这种语言风格深深影响到梁衡的写作。读《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既能读到“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的“大雅”之思,又能读到“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的“草根”之理,这使梁衡的语言表达在“雅洁、凝练”之外,多了份和读者贴心的亲和力。
止于炼词炼句的“苦吟”,当然成就不了今天的梁衡。在“炼意”上“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著,使得梁衡思考的触觉总是比其他一些作家更深、更细,这赋予了他的语言文字以坚实、厚重的灵魂之美。“我写作的座右铭是‘不与别人重复,不与自己重复’。我总在想,我写的到底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于是,我就要大量读别人的文章,绕开别人走过的路。我现在还经常读自己的文章,不断进行反思,不断探索新路。”
写作《跨越百年的美丽》源于镭发现一百周年纪念时,时任副总理的李岚清给时任教育部长的陈至立有一件批示:“现在的大学生很浮躁,要宣传一下居里夫人的精神。”其实梁衡早就用章回体写过两回《奇女子异国他乡求真理,好伴侣濡沫相依攻难关──镭的发现》,收录在他的被汪曾祺先生赞曰“数理化写演义,堪称一绝”的科学史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中。再写,写什么呢?她的人生经历?她对科学的孜孜以求?她的淡泊名利?这些当然要体现,但是众所周知的东西,读者会不会“审美疲劳”啊?恰逢这时妇联正在提倡女性“自尊、自强、自立”,梁衡敏锐地找到了切入点:女性的人格和精神美。“女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就知道爱美了。一位家长告诉我,她女儿正上初中,上课不听讲,用笔去卷刘海……美不是一种负担,不能成为包袱,尤其是女性,内美和外美的结合,才能长久。居里夫人就是站在智慧高地的人。”这番话正是解读《跨越百年的美丽》的一把钥匙。
“人们阅读有六个层次的需求──刺激、休闲、信息、知识、思想和审美。这六个层次由低到高,反映着人们不同的文化程度、修养状态和价值取向。后三个层次才是人们精神世界的三大支柱。”梁衡幽默地说,“写狗打架肯定也有人看,但是教育却不能教人看狗打架。所以,教材在选择文本时,要从知识、思想和审美的层次开始。而我写文章,也要求自己能够满足人们后三个层次的需求。”
梁衡主张写文章要写“大情,大事,大理”,这是梁衡的胸襟,也是梁衡的大气。几十年来,描写、纪念、评价瞿秋白的文章浩如烟海,而梁衡的“秋白不朽”掷地有声,超越党派之争直指人性灵魂。(《觅渡,觅渡,渡何处?》)写周恩来,梁衡调阅了半人多高的资料,避开已有回忆、评述,从理性入手归纳出总理的六个“无”,总理人格的光辉令读者刻骨铭心。(《大无大有周恩来》)即使一位山野老农,一种平常人生,梁衡也能超越平凡挖掘到其“与日月同辉”的价值所在(《青山不老》)……
反观现在青少年中流行阅读的文章,多是所谓“心灵探险式”的小散文,且芜菁并存,平庸琐碎的多,高尚优美的少,无病呻吟的多,刚健豪放的少,杯水波澜的多,智性深沉的少。梁衡的文章,“博大精深,胆识过人,文采飘逸,且浓缩了哲理”,人教社资深编审张定远先生如是说。这样的文章,怎么能不“放心地交给孩子们读”呢?
聆听梁衡:大量阅读还不够,语文学习最基本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背书
梁衡的“两多”让我又一次惊讶了──头衔职务多,文章著作多。通讯、评论、小说、散文他无所不写,文学、政治、新闻、科学他均有涉猎。梁衡写作到底有什么秘诀?中小学生初学写作,怎么才能入门呢?问及梁衡的“写作经”,他说“阅读—背书—写作”,这是写作“三步曲”。
“现在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写作培训班,教一些写作的技巧,这当然也是必需的,但是要写好文章,还是要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大量阅读,才有可能解决孩子们的知识面问题,也只有大量阅读,才有了模仿的范本,可以学习别人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梁衡尤其强调读诵古典诗词。“从小多读古典诗词,可以培养审美的情趣。那一点点文学细胞,对孩子的将来都是很有用的。”
大量阅读还不够,它只能解决知识面的问题,梁衡特别强调要背诵:“语文学习最基本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背书,要背下来,才能将众多的资源转化成自身的营养。小时候是记忆的黄金期,在这个时候不多背一些东西太可惜了,只会‘失之东隅’,先背下来,不理解的可以慢慢反刍。这是一个‘发酵’的过程。”
“多读多写”,越来越多的教师、家长看到了阅读对于写作,对于孩子语文素养的培养和精神发展的重要作用。然而,读过之后有多少东西对孩子们是“烂熟于心”的?没有积累的读、走马观花的读,结果就是“中学以后,小学的不要了;大学以后,中学的不要了。大学读到考试出国留学,以前几十年读的书都浪费了,都不要了,都不记得了。”(南怀瑾语)这样的大量阅读无异于“入宝山而空归”。
梁衡自幼就被父亲逼着背《千家诗》,背《史记》,背《历代文选》等,渐渐地,背书成了他的习惯和乐趣,一直持续下来,甚至在他做记者的一段时间,他出门都随身带着《历代文选》,利用早晨的时间,将过去学过的一些范文重新习背。在泱泱传统文化中的长期浸润,使梁衡锻造出了深厚、扎实的语言功底,更重要的,汉民族文化的精神和品格,也渗透在梁衡的血脉里,渗透在他的创作中。梁衡曾在多种场合提到:“中学时背过的一些《史记》列传、唐宋文章,在以后的散文和新闻写作中,时时觉得如气相接,如影相随。”梁衡“言大理、抒大情”的创作主张,梁衡作品表现出的纵深感、厚重感,无一不是这种精神品格的体现。
“要写好文章,就要多背范文。语文虽然也有语法,也有修辞,但要写成文章不是只靠语法和修辞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常用汉字就那么几千个,但从秦汉到现在,没有一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