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外科常见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合集下载

胃肠外科常见的护理问题

胃肠外科常见的护理问题

胃肠外科常见的护理问题
胃肠外科的护理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术后疼痛管理:手术后常伴随有疼痛,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给予及时有效的疼痛缓解措施,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2. 消化道功能恢复:手术后常伴随有胃肠道功能受损,如肠麻痹、腹胀、恶心、呕吐等,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消化道功能恢复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适当调整饮食、促进肠蠕动、给予抗恶心药物等。

3. 感染与出血的预防:术后患者容易出现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护士需要加强患者的卫生护理,保持手术切口的清洁干燥,定期更换伤口敷料,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4. 患者营养支持:术后患者需要适当的营养支持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康复,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饮食习惯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如低脂、低盐、高蛋白等,还可以通过静脉输液或口服营养支持剂等途径给予营养支持。

5. 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护士需要给予情绪支持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以上是胃肠外科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其相关护理措施,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完整版)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完整版)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完整版)一)病因:术后切口感染是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手术前准备不充分、手术器械和环境卫生不达标、手术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消毒措施等都可能导致切口感染。

二)临床表现:切口感染的早期症状包括切口红肿、疼痛、渗液、发热等,晚期症状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如切口裂开、脓肿形成等。

对于高危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切口感染的风险更高。

三)防治措施:手术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包括对手术器械和环境进行彻底的消毒。

手术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避免污染切口。

术后应及时更换敷料,定期观察切口情况,如发现感染迹象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对于高危人群,应加强术后护理,定期检查切口情况。

病因:切口感染的发生与无菌技术不严、病人体质和病变性质有关,同时也与禁食、营养不良、贫血、糖尿病、肥胖脂肪液化等因素有关。

切口感染通常发生在术后3-5天,但也有个别情况发生较晚,甚至在3-4周后。

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等,近年来,脆弱类杆菌等无芽胞厌氧菌也受到了临床的重视。

临床表现:手术后3-4天,如果病人的体温重新上升,同时出现切口的胀痛和跳痛,应该立即进行检查。

切口局部肿胀、发红、有明显的压痛,甚至有脓性分泌物从缝合针眼溢出,都是感染已经发生的表现。

少数病人可能会出现全身症状,但由于感染位置较深,不易早期发现。

防治措施:为了预防切口感染,术前应完善皮肤和肠道准备,注意手术操作技术的精细。

严格止血,避免切口渗血和血肿,加强手术前、后处理,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增强抗感染能力。

同时,保持切口敷料的清洁、干燥、无污染,正确、合理应用抗生素,医护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应严格执行洗手制度,更换敷料时也应遵守无菌技术,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

对于早期感染,应及时进行物理治疗,促进炎症的吸收。

如果切口已经化脓,应立即折除缝合线,扩大切口充分引流,剪去已经坏死的皮下组织、肌膜和腱膜。

外科手术中的术后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外科手术中的术后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外科手术中的术后并发症预防与处理一、术后并发症的分类与特点1. 分类术后并发症可以分为早期并发症和晚期并发症。

早期并发症通常发生在手术后的前几天或几周内,如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

晚期并发症则发生在手术后的几个月甚至几年后,如吻合口狭窄、肠粘连、胆管狭窄等。

2. 特点术后并发症具有以下特点:(1)多样性:术后并发症种类繁多,涉及多个器官系统。

(2)严重性:部分并发症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3)可预防性: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1. 术前准备(1)完善检查: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发现潜在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并给予相应治疗。

(2)提高手术技巧: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熟练掌握手术操作,减少手术创伤。

(3)加强营养支持: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手术耐受性。

2. 术中操作(1)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术中感染。

(2)精细操作:减少组织损伤,避免神经、血管损伤。

(3)妥善处理吻合口:确保吻合口愈合良好,避免吻合口瘘。

3. 术后管理(1)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2)加强护理:做好切口护理、呼吸道护理、泌尿系统护理等。

(3)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三、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1. 切口感染(1)预防: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加强切口护理。

(2)处理:局部换药,必要时拆除缝线,给予抗生素治疗。

2. 肺部感染(1)预防:术前戒烟,术后鼓励患者咳嗽、排痰。

(2)处理:给予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

3. 尿路感染(1)预防:术前清洁肠道,术后留置导尿管,定期更换。

(2)处理:给予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进行尿路冲洗。

4. 吻合口瘘(1)预防:术中妥善处理吻合口,术后加强营养支持。

(2)处理:保守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等。

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5. 肠粘连(1)预防:术中精细操作,减少组织损伤,术后早期活动。

(2)处理: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等。

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胃大部切除术后主要并发症

胃大部切除术后主要并发症

第九章常见外科疾病第一节胃大部切除术后一、胃大部切除术后主要并发症(一)胃大部切除术后主要营养并发症1.体重减轻发生率约5%,术后能量、蛋白质摄入不足是主要原因,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并做到少量多餐、清淡、易消化。

2.贫血发生率10%~20%,与出血、能量、蛋白质、铁摄入量不足有关,营养治疗按缺铁性贫血进行,适量增加富含蛋白质、铁、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

3.腹泻与脂肪因胃排空过快。

小肠蠕动过强,使胰胆分泌液与食糜不能充分混合,脂肪类食物不能乳化引起脂肪消化吸收不良。

应采用低脂少渣饮食。

(二)术后出血发生在术后24小时后,为鲜血,主要原因为吻合口出血。

(三)术后呕吐引起的原因有残胃蠕动无力或胃排空时间延长;术后梗阻;前者应胃肠减压、禁食,营养支持可采用胃肠外或鼻饲,鼻饲管应进入空肠。

(四)碱性反流性胃炎术后数月或数年发生,因术后胆汁、胰液进入残胃,胆盐、卵磷脂破坏胃粘膜屏障,H+逆向转移,促使组胺释放引起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等,其临床表现基本同急慢性胃炎,因病程长易发生营养不良和贫血,应按急慢性胃炎并发营养不良和贫血给予营养支持。

(五)吻合口溃疡发生在术后两年左右,临床表现同消化性溃疡病,营养治疗同消化性溃疡病,注意观察胃出血的发生,及时调整营养治疗方案。

(六)倾泻综合征(dumping symlrome)倾泻综合征的发生可发生在早期和晚期,原称早期为倾泻综合征,晚期称低血糖综合征或迟发性倾泻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可同时存在。

倾泻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如下。

1.早期倾泻综合征在进食30分钟以内发生,其症状由心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的有全身无力、头昏、晕厥、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呼吸加大、血压下降;由胃肠功能障碍引起的有上腹饱胀不适、腹泻。

发病机制是胃容积减少及失去幽门控制,食物和液体快速进入十二指肠或空肠,引起胃肠功能、血管舒张功能的紊乱、胃肠道激素改变、血容量下降而出现的特异综合征。

胃肠切除手术后并发症预防及治疗研究

胃肠切除手术后并发症预防及治疗研究

胃肠切除手术后并发症预防及治疗研究随着胃肠道疾病的不断增加,胃肠道手术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医疗治疗方式,其中最常见的手术是胃肠切除手术。

虽然胃肠切除手术已经被广泛使用,但其并发症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

胃肠切除手术后,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探讨胃肠切除手术后并发症预防及治疗的研究。

一、术后并发症的类型1.伤口感染:术后发生感染后,应及时清创换药,避免感染进一步扩散。

2.肠粘连:肠粘连是胃肠切除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患者会出现腹痛、腹胀、恶心等症状。

此种并发症治疗应注意保持足够的水分和营养摄入,如情况严重可考虑外科手术。

3.胰腺炎:术后出现的胰腺炎病症一般是由于胆囊炎、急性胆管炎、术中损伤胆总管、肝胆管系感染等因素引起,此种并发症的处理应选用支持性治疗及药物治疗,预防和治疗胆囊炎、胆管炎等相关疾病。

4.吻合部位狭窄:胃肠切除手术后吻合部位狭窄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治疗方法包括内窥镜扩张治疗和外科手术。

5.结肠炎:结肠炎是胃肠切除手术后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主要治疗方法为口服或静脉给药抗生素。

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方法1.全面评估手术风险:在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预防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

2.准备及施工中的操作:手术前对器械进行消毒、处理,手术中要做到手术技术规范,避免误伤其它器官,保证手术质量。

3.加强术后护理:术后患者需要经过专业的护理治疗,护理人员应保证术后的换药消毒等操作规范,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发生。

4.合理用药:术后用药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医嘱合理用药,避免药物副作用对患者身体造成损害。

三、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方法1.药物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针对不同的病症选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2.物理治疗:治疗肠道粘连时,可采取物理方法进行治疗,如腹部按摩、拍击等。

3.外科手术:当药物和物理治疗不能有效治疗病症时,外科手术是处理严重并发症的最后选择。

胃肠外科专科知识点总结

胃肠外科专科知识点总结

胃肠外科专科知识点总结胃肠外科是一个专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外科学科,主要包括对胃、肠、肝、胆、胰等消化系统器官的手术治疗和疾病诊断。

在胃肠外科的临床工作中,医生需要学习众多的专科知识,以便有效地治疗患者的疾病。

一、胃肠外科常见的疾病1. 胃癌: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见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

对于早期胃癌,可采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或根治性手术进行治疗。

对于晚期胃癌,常规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加辅助放化疗。

2. 胃溃疡: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黏膜疾病,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疼痛、胃灼热、嗳气、反酸等。

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幽门松弛剂、抗酸药、抗生素以及外科手术治疗。

3. 胆囊炎、胰腺炎:胆囊炎和胰腺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等。

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抗炎药、消炎药以及胆囊切除术、胰腺手术等。

4. 肠梗阻:肠梗阻是指由于机械性或功能性原因导致肠道内容物无法通过,造成肠腔内压升高、血流受阻等情况。

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治疗,如解决梗阻物、切除坏死肠段以及吻合术。

二、胃肠外科手术治疗1. 胃肠道肿瘤切除术:包括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大肠癌根治性切除术、胰腺肿瘤切除术等。

2. 胃肠道功能性术:包括胃空肠吻合术、胃电刺激术等。

3. 胆道系统手术:包括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胆管重建术等。

4. 胰腺手术:包括胰腺肿瘤切除术、胰腺切除术、胰腺囊肿切除术等。

5. 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对于包括胆囊切除术、胰腺手术、大肠癌手术等疾病有显著的优势。

6. 介入手术: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肿瘤切除术等。

7. 腹壁疝修补术:包括腹部疝修补术和腹股沟疝修补术。

8. 大肠镜手术:常用于大肠息肉切除术、大肠手术等。

三、胃肠外科专科护理1. 术前准备:术前护理工作主要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心电图、血液生化检查等。

2.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工作主要包括病人的生命体征监测、疼痛管理、饮食调理、伤口护理、病人情绪支持等。

胃肠外科学知识点

胃肠外科学知识点

胃肠外科学知识点一、胃肠外科概述胃肠外科是外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治疗胃肠道疾病及相应的手术。

胃肠外科包括胃肠道肿瘤、溃疡、炎症、损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胃肠外科手术种类繁多,操作复杂,涉及领域广泛,需要医生具备扎实的外科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二、胃肠外科疾病常见症状1. 腹痛:常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梗阻等疾病。

2. 恶心呕吐:多见于胆囊炎、胰腺炎等疾病。

3. 消化不良:包括食欲下降、胃胀等症状,常见于食道癌、胃肠疾病等。

4. 腹泻便秘:常见于肠胃炎、结肠息肉等疾病。

三、胃肠外科手术常见术式1. 胃癌手术:包括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治疗。

2. 胃溃疡手术:包括溃疡修补术、胃部分切除术等。

3. 结肠癌手术:根据病情可选择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

4. 肠梗阻手术:包括解除梗阻、粘连松解等。

四、胃肠外科并发症及处理方法1. 术后感染:注意术后伤口护理,及时处理感染部位。

2. 出血:维持患者循环稳定,寻找出血源并进行处理。

3. 肠梗阻: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及时开展相应检查与处理。

五、胃肠外科术后护理1. 术后饮食:根据术前诊断选择合适的饮食方式。

2. 伤口护理:保持伤口干燥清洁,定期更换敷料。

3. 定期复诊:按医生建议定期复诊,进行术后恢复评估。

六、胃肠外科的发展趋势1. 微创技术:越来越多的胃肠外科手术采用微创技术,减少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

2. 个性化治疗: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实现治疗的个性化与精准化。

3. 术中导航技术:借助导航技术,提高手术精准度和安全性。

总之,胃肠外科是一门重要的外科学科,涉及的疾病种类繁多、手术操作复杂,需要医生具备扎实的外科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随着微创技术、个性化治疗以及导航技术的不断发展,胃肠外科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将得到更大的提升。

希望患者在接受胃肠外科手术治疗时,能够加强与医生的沟通,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术后护理,促进早日康复。

【结束】。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实施方案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实施方案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实施方案一)病因:术后切口感染是指手术切口处出现细菌感染。

其主要原因是手术切口处未能彻底清洁,手术器械或切口周围的皮肤等部位存在细菌,或手术中操作不规范,切口周围组织受到损伤,容易感染。

二)临床表现:手术切口处出现红肿、疼痛、渗液等炎症表现,有时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严重的切口感染可导致切口裂开、脓肿形成等并发症。

三)防治措施:手术前应对手术切口周围的皮肤进行彻底清洁消毒,手术中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切口周围组织受到损伤。

术后应及时更换敷料,观察切口情况,如有感染迹象应及时处理。

对于高危患者,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三)防治措施:术前应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和手术风险,对高危人群应加强术前准备。

手术时应注意缝合技术,选择适当的缝线和缝合方法,避免局部张力过大。

术后应加强监护,及早发现切口裂开的迹象,及时处理。

对于完全性裂开的切口,应立即进行手术处理,对于部分性裂开的切口,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如局部湿敷、口服抗生素等。

同时,加强营养支持,促进切口愈合。

切口感染和裂开是术后并发症中比较常见的两种,对于手术后的病人来说,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非常重要。

预防措施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操作技术的精细、加强术后处理和营养支持等方面,可以有效降低发生率。

对于已经发生的感染和裂开,应及时进行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患者及家属了解术后疼痛的可能性、程度和处理方法,提高他们的心理预期和应对能力;2、术中使用多模式镇痛技术,如静脉镇痛、硬膜外镇痛、神经阻滞等,以减轻术后疼痛;3、术后尽早给予镇痛药物,根据疼痛程度及时调整剂量和给药方式,以达到有效控制疼痛的目的;4、采用非药物治疗措施,如冷敷、热敷、按摩、放松训练等,缓解疼痛和焦虑;5、加强术后康复训练,提高患者身体素质和自我康复能力,促进术后早期康复。

对于已确定手术时间的患者,术前指导非常重要。

需要了解每个患者的个性、职业、文化修养等因素,并针对性地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

腹腔镜胃癌手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腹腔镜胃癌手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出 血 主 要 包 括 术 中 出 血 和 术 后 出 血 两 种 情 况 。 术 中 损 伤 较大血 管 导致 出血 是腹 腔镜 手术 中难 以应 付 的 并 发 症 。 B 等 报 道 3 2例 腹 腔 镜 胃 癌 手 术 , o 0 9例 发 生 术 中 出 血 , 生 率 为 3 0 。 A ar 发 .% zga等 报 道 11 腹 腔 镜 胃癌 手 术 , 0 例 2例 术 中 出 血 , 生 率 为 发 2 0 。 因 此 , 开 展 腹 腔 镜 胃 癌 手 术 之 前 , 者 需 .% 在 术 要 具有 丰 富 的开腹 经 验 和 微 创解 剖 知识 , 能选 择 才 恰 当的解剖 定 位标 志 和 安 全 的解 剖 入路 , 使得 手 术 操 作 能够在 正 确 的层 面进 行 。尤 其是 在淋 巴结 清 扫 时 , 能从 特有 的 筋膜 间 隙游 离 , 作 将 变得 容 易 、 若 操 快 捷 , 易 引起 出 血 ; 时 , 者 还 需 掌 握 超声 刀使 不 同 术 用 要领 , 免 大块 钳 夹 离 断 组 织 而 影 响 止 血 效 果 。 避 术 中一 旦发 生 出血 , 如为 小面 积 的组织 渗 血 , 用小 采 纱 布 暂时压 迫 2~ i , 3r n 出血 大 多可 自行停 止 ; 不 a 若 能 自止 , 用 电钩 电凝止 血 。如 为血管 源损 伤 出血 , 可 则 予 以血管 夹 钳夹 止 血 。若 术 中 出血 难 以控 制 , 应 尽 快 中转开 腹 。术后 出血 是导 致 患者术 后 再次 手术 的重 要 原 因。 Pr ak等 报 道 3 0例 腹 腔 镜 胃 癌 手 0 术 ,2例 发 生 术 后 出 血 , 生 率 为 4 0 。余 佩 武 1 发 .% 等 报 道 15例 早 期 腹 腔 镜 胃癌 手 术 , 0 1例 发 生 术 后 腹 腔 出 血 。我 们 认 为 , 后 出 血 的 常 见 原 因 为 术 术 中 止 血 不 彻 底 , 血 管 夹 钳 夹 血 管 不 牢 靠 , 后 因 血 如 术 管 搏动 或病 人 活动 而 脱 落 。 因此 , 中应 该 仔 细 操 术 作, 确认 血 管夹将 血 管完全 夹 闭后 再离 断血 管 , 且 并 在 关腹 前仔 细止 血 , 大 大 降低 术 后腹 腔 出血 的发 可 生 率 。 大 多 数 术 后 出 血 经 保 守 治 疗 可 好 转 , 对 于 但 影 响生命 体 征 的严 重 出血 , 应再 次 手术 控制 出血 。

胃肠穿孔修补术后护理措施及并发症

胃肠穿孔修补术后护理措施及并发症

胃肠穿孔修补术后护理措施及并发症【摘要】胃肠穿孔修补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术后护理至关重要。

在术后护理中,定期观察患者病情是首要任务,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控制感染也是重要环节,定时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患者需要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影响伤口愈合。

胃肠穿孔修补术后仍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感染、腹膜炎、伤口裂开和出血等。

患者术后需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及时就医处理。

对胃肠穿孔修补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术后康复质量。

【关键词】胃肠穿孔修补术、护理措施、并发症、定期观察、感染控制、伤口敷料更换、剧烈运动避免、腹膜炎、伤口裂开、出血、护理重要性1. 引言1.1 胃肠穿孔修补术后护理措施及并发症在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下,胃肠穿孔修补术已经成为治疗胃肠穿孔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

胃肠穿孔是指胃或肠道黏膜层发生穿孔,导致腔内内容物外溢到腹腔或其他部位,严重危及患者生命。

胃肠穿孔修补术后的护理工作尤为关键,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在胃肠穿孔修补术后,患者需要接受精心的护理,包括定期观察患者病情。

医护人员应该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心率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控制感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干净,避免交叉感染,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

定时更换伤口敷料也是一个重要的护理措施。

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的发生。

患者在术后需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虽然胃肠穿孔修补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但仍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感染、腹膜炎、伤口裂开、出血等。

对于这些并发症,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发现并加以治疗,以免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和危险。

胃肠穿孔修补术后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提供细致周到的护理,确保患者安全度过术后的恢复期。

常见术后并发症及肠内营养详解

常见术后并发症及肠内营养详解
感染 患者在化疗过程由于骨髓及免疫抑制, 发生感染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出血 由于抗瘤药物对血小板和其他凝血因素 的影响, 病人可有出血倾向。
血栓形成 文献认为肿瘤患者的血液有高凝现 象, 具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表现为各 种凝血异常。
穿孔与梗阻 位于或侵犯空腔脏器的肿瘤, 如 小肠恶性淋巴瘤等, 在化疗过程中可出现穿孔、 出血。
内、外瘘形成: 少数阑尾周围脓肿可向小肠或大肠内穿破,亦 可向膀胱、阴道或腹壁穿破,形成瘘,此时脓液可经瘘管排 出。
化脓性门静脉炎: 阑尾静脉中的感染性血栓沿肠系膜上静脉至 门静脉所致。表现为寒战、高热、肝肿大、剑突下压痛、轻
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
1.出血 2.切口感染 3.粘连性肠梗阻 4.阑尾残株炎 5.粪瘘
肺部并发症
肺不张和肺炎是术后常见的肺部并发症,多发生在外 科大手术后。其可能原因包括呼吸道分泌物积聚,排 出不畅、老年人、长期吸烟或患急、慢性支气管炎; 吸入麻醉或胸腹带包扎过紧、呼吸恒定于潮气量通气。
预防及处理:1、手术前:吸烟者劝其戒烟;指导深 呼吸练习,腹部手术练习胸式深呼吸;原有急、慢性 呼吸道感染及牙周疾病者,给予积极治疗。

头颈部放疗的并发症
近期反应: 脱发 急性颅内压增高 癫痫发作 皮肤反应 口腔黏膜炎 急性腮腺炎 鼻腔粘膜反应 味蕾损伤
远期反应: 放射性龋齿 放射性面颈部皮下水肿 张口困难 中耳炎 放射性脑脊髓病
胸部放疗并发症
放射性食管炎: 最常见的并发症,通常发生在 放疗后2周,患者因黏膜水肿而感到吞咽困难 伴疼痛,食物有存留感,重者滴水不入。
化疗所用的抗癌药物的选择性不高, 在杀伤肿瘤细胞 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细胞, 特别是对增殖旺盛的细胞(骨 髓和上皮组织)也具有杀伤作用。

胃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胃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胃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摘要】胃癌根治术是治疗胃癌最有效的主要措施,但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直接影响到患者术后愈合。

故术后严密的观察和规范精心的护理,可以大大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胃癌根治术的成功率。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护理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高,死亡率居全部恶性肿瘤首位。

胃癌是一个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应引起重视。

胃癌根治术是外科治疗胃癌的主要措施之一,由于创伤大,时间长,术后易发生并发症,影响到患者的愈后,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质量对患者的恢复是关键环节之一[1]。

胃癌根治术后的早期并发症主要包括:术后出血、感染、吻合口瘘和梗阻等。

1 术后出血的观察和护理1.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包括血压、脉搏、心率和呼吸、神志和体温的变化。

1.2 禁食和胃肠减压保持胃管通畅,持续胃肠减压。

术后妥善固定胃管,避免胃管受压、扭曲、或堵塞,定时挤压胃管,保持胃管通畅,注意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一旦胃管发生堵塞,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遵医嘱用生理盐水低压冲洗胃管。

一般术后24 h内胃管内引流出咖啡色液100~300 ml,第3~4天逐渐减少,如发现在短时间内从胃管不断引流出新鲜血液,甚至出现呕血和黑便,提示术后出血,一般术后胃出血多为吻合口出血,多为术中止血不彻底,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术后4~6 d发生的出血,常为吻合口黏膜坏死脱落所致;术后10~20 d发生的出血,与吻合口缝线处感染、腐蚀血管有关。

1.3 接通腹腔引流管,妥善固定,定时挤压,保持通畅,避免受压、扭曲或抻出。

两根以上引流管,要用标识标明,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若术后持续从腹腔引流管引出大量新鲜血性液体,应怀疑有腹腔出血,要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1.4 一旦发生出血,应遵医嘱给予止血药物应用,并积极做好配血输血准备等。

并积极准备好急救物品和药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2 感染2.1 预防术后肺部感染和肺不张2.1.1 护士在术前应做好相应的术前指导工作。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范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范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范一)病因:手术后切口感染是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手术操作不规范、手术器械、手术区域和手术者自身的细菌污染等因素引起的。

此外,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肥胖、营养不良等因素也会增加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二)临床表现:术后切口感染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渗液、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切口裂开、脓肿形成、败血症等严重后果。

三)防治措施:手术前应做好皮肤消毒,手术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手术后应及时更换敷料并密切观察切口情况。

术后应积极预防感染,加强营养,增强免疫力,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

对于已经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应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并根据病情进行适当的手术处理。

三、术后切口裂开一)病因:术后切口裂开是指手术后手术切口未愈合或愈合不良而发生的切口裂开。

其主要病因是手术操作不当、局部缺血、感染等因素引起的。

二)临床表现:术后切口裂开常表现为切口疼痛、渗液、局部红肿、裂口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切口感染、内脏脱垂等并发症。

三)防治措施:手术前应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手术中应注意缝合技巧,避免切口张力过大。

术后应密切观察切口情况,及时更换敷料,避免切口受到过度张力或外力冲击。

对于已经发生切口裂开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手术修补,并加强术后护理,避免切口再次裂开。

四、术后疼痛一)病因:术后疼痛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手术创伤、组织损伤、神经刺激等因素引起的。

二)临床表现:术后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因手术部位、手术方式、个体差异等因素而异。

轻度疼痛可表现为局部酸痛、胀痛,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无法正常活动和休息,影响恢复。

三)防治措施:手术前应对患者的疼痛风险进行评估,手术中应注意缝合技巧,避免创伤过大。

术后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耐受性进行适当的镇痛治疗,同时加强康复训练和营养支持,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五、术后急性胃扩张一)病因:术后急性胃扩张是指手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胃排空受阻,导致胃扩张和胃内容物反流。

常见术后并发症

常见术后并发症

2、切口感染
1、原因:(外源性)无菌技术不严、(内源性)腹腔内脏器 坏疽;缝合技术不正确、术中止血不彻底,创口内遗有死 腔、血肿、异物使局部组织抵抗力低下、再加上禁食、营 养差、合并贫血、糖尿病、肥胖等导致切口愈合不良可增 加切口感染机会。
2、表现及处理:常发生在术后3-5日,当病人自述切口疼痛 加重或减轻后又加重,伴体温升高、脉快、白细胞计数增 高,应立即检查伤口若局部出现红肿压痛有波动感,即可 证实已出现感染早期给予热敷、理疗、抗生素局部封闭。 如有脓肿形成,应拆除局部缝线、敞开切口、安放引流、 定时更换敷料、争取二期愈合。应针对原因预防。
4、肺不张及肺炎
1、肺不张和肺炎是术后常见的肺部并发症,多发生在胸、 腹部大手术后。其可能原因包括呼吸道分泌物积聚、排出 不畅、老年人、长期吸烟或患急、慢性支气管炎;吸入麻 醉或胸、腹部绷带包扎过紧、呼吸恒定于潮气量通气。
2、预防及处理:①手术前:吸烟者劝其戒烟;指导深呼吸 练习腹部手术练习胸式深呼吸,反之;原有急、慢性呼吸 道感染及龋齿、牙周病者,给予积极治疗。②手术后平卧 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或口腔分泌物误吸;鼓励病人深 呼吸15下/次、咳嗽和排痰;切口疼痛影响咳嗽时可使用 止痛剂;咳嗽无力给予吸痰;痰液粘稠给予雾化吸入;定 时翻身、拍背;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3、其他: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甲状腺术后:呼 吸困难窒息、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手足抽搐、 甲状腺危象;腹外疝:切口感染、膀胱损伤。胃大部切除 术后:见:术中止血不完善、创面渗血未彻底控制、 术后结扎线松脱、原痉挛的小血管舒张、凝血机 制障碍。
6、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血栓性静脉炎
1、血栓性静脉炎的原因有卧床过久,活动少,使血流缓慢;血液凝固性 增加,经常处于高凝状态;血管内膜因手术、外伤、反复穿刺置管、 输注高渗液体或刺激性药物等受到损伤 。

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与处理方法

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与处理方法

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与处理方法外科手术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但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手术并发症是指在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出现的与手术相关的异常情况。

一、切口并发症1. 切口感染切口感染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2%5%。

感染可由细菌、真菌、病毒等引起。

处理方法:(1)预防:严格无菌操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预防感染。

(2)治疗:发现感染后,及时切开引流,清除坏死组织,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2. 切口红肿切口红肿是术后切口愈合过程中的一种表现,但过度的红肿可能是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征兆。

处理方法:(1)观察:密切观察切口愈合情况,注意红肿程度。

(2)治疗:如有感染迹象,及时切开引流,给予抗生素治疗。

二、出血并发症1. 术后出血术后出血是外科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

处理方法:(1)预防:手术中彻底止血,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2)治疗:发现出血后,及时手术探查,结扎出血血管。

2. 血肿血肿是指血液在组织或器官中积聚形成的肿块。

处理方法:(1)预防:手术中注意止血,术后给予压迫止血。

(2)治疗:小的血肿可自行吸收,较大的血肿需手术切除。

三、神经并发症1. 神经损伤神经损伤是手术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可能导致感觉减退或丧失、运动障碍等。

处理方法:(1)预防:术中仔细操作,避免损伤神经。

(2)治疗:术后给予营养神经的药物,必要时进行康复训练。

2. 神经痛神经痛是指术后患者出现的疼痛症状,可能与神经损伤、炎症等因素有关。

处理方法:(1)预防:术中避免损伤神经,术后给予镇痛药物。

(2)治疗:根据疼痛原因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抗炎、营养神经等。

四、器官并发症1. 肺不张肺不张是指术后肺泡不能充分扩张,导致肺功能减退。

处理方法:(1)预防:术前戒烟,术后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

(2)治疗:给予吸氧、呼吸锻炼等治疗。

2. 肺炎肺炎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导致呼吸功能减退、感染加重等。

处理方法:(1)预防: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加强呼吸道的护理。

胃肠手术后肠梗阻的防范与处理

胃肠手术后肠梗阻的防范与处理

胃肠手术后肠梗阻的防范与处理本文原载于《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6年第4期肠梗阻是胃肠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病死率可高达10%[1]。

数据显示,约74%的肠梗阻由腹腔粘连引起[2];有超过1/3的开腹大手术患者术后10年内会因肠粘连相关并发症再次入院[3];30%~41%的患者需要再次手术[2,4]。

再次手术时因腹腔内粘连造成的肠损伤发生率在开腹和腹腔镜手术中分别为19%和10%~25 %[5,6]。

因此,积极预防和正确处理术后肠梗阻十分必要。

手术后肠梗阻的诊断并不困难,但要搞清楚梗阻的部位、原因、程度、范围等细节问题则有一定难度。

仔细了解病史和认真体检,尤其是上次手术情况及梗阻的细节,对肠梗阻的治疗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笔者曾接诊过一例13岁女孩,因进食后反复呕吐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先后实施Treitz韧带松解、空肠十二指肠Braun吻合及十二指肠水平段切断再吻合等多次手术,均以失败告终,最后转至我院。

经仔细了解病史,我们发现前几次病历都遗漏了患者出生后曾因幽门肥厚行幽门括约肌切开成形术的病史,沿此线索检查,证实梗阻部位在十二指肠球部。

影像学技术的进步是近年来肠梗阻诊治领域的重大进展。

通过腹部CT检查能够明确肠梗阻有关的5个关键问题:有无肠梗阻、梗阻部位、梗阻原因、梗阻程度及如何处理。

特异性的CT影像特征如肠壁厚度超过3 mm、肠系膜水肿、腹腔积液、肠壁异常强化、肠系膜血管堵塞或怒张、肠扭转或闭袢、漩涡征、肠壁积气、肠系膜静脉或门静脉积气影,均提示需要进行手术治疗[7]。

CT判断肠缺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和92%,而CT诊断完全性肠梗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可达92%和93%[8]。

急性小肠梗阻时肠腔积气积液,如果梗阻远端肠管有气体充盈,表明梗阻不完全;反之,如果梗阻近端肠管明显扩张,而梗阻远端肠腔内完全空虚,提示完全性肠梗阻[9]。

如果小肠梗阻为慢性,肠腔内气体和液体可部分通过狭窄,或者被吸收,CT可见肠腔内有积粪征;但如果梗阻为急性,小肠内的气体和肠液无法通过狭窄,也来不及吸收,则CT只能见到小肠腔内积气和积液,见不到积粪征[10]。

麻醉在胃肠外科手术中的特点与优化

麻醉在胃肠外科手术中的特点与优化

麻醉在胃肠外科手术中的特点与优化胃肠外科手术是指对胃和肠道进行手术治疗的一类外科手术。

作为一种复杂的手术类型,其麻醉管理具有一定的特点和难度。

本文将就麻醉在胃肠外科手术中的特点与优化进行探讨。

一、胃肠外科手术的特点1. 手术刺激强烈:胃肠外科手术通常涉及到对消化道、胃、肠等器官的切除、修复或激活功能等操作,手术创伤较大,术中刺激强烈,对麻醉效果要求高。

2. 并发症风险较高:胃肠道手术可能导致术后并发症,如术后恶心、呕吐、胃排空延迟等,这些并发症可能增加手术的风险和病人的不适。

3. 腹部通气困难:由于手术刺激及腹腔内器官移位,术后患者可能出现腹部膨胀,通气困难,严重时可能导致低氧血症等并发症。

二、胃肠外科手术麻醉的优化策略1. 个体化麻醉管理:针对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麻醉管理方案。

通过全面评估患者的生理状况、疾病类型、手术风险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以提高麻醉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 术前准备与围手术期管理:在手术前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如血压、心率、血液凝固功能等相关指标的检测与调整。

在围手术期,积极预防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术后恶心呕吐、腹腔积液等,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手术体验。

3. 疼痛管理优化:胃肠外科手术后常伴随术后疼痛,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需要进行合适的疼痛管理。

除了常规应用镇痛药物外,可以采用多模式镇痛策略,如患者控制镇痛(PCA)或连续硬膜外镇痛等,有效提高疼痛控制效果。

4. 尽量减少气体腹胀:由于胃肠道手术后患者可能出现腹部膨胀,通气困难,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术中应适度增加通气压力,尽量减少肠道气体残留,并在术后及时排出肠道内积气。

5. 主动预防并处理术后恶心呕吐:术后恶心呕吐是胃肠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可通过预防性应用抗恶心呕吐药物,控制麻醉药物的使用量和选择,避免贴膜术等手术操作,以减少其发生。

6. 术后机体恢复与护理:手术后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术后护理,恢复肺功能,采取积极措施预防感染以及其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一、引流不畅【临床表现】1.腹胀无缓解或加剧,检查负压引流装置,无引流物引出,或引流物突然减少;引出的胃液量明显低于正常胃液分泌量(正常人24小时分泌的胃液量为1200-1500ml)。

2.注射器回抽时阻力增大;注气时胃部听诊无气过水音;冲洗胃管,引流量明显小于冲洗量。

【预防措施】1.对于清醒的患者在插管过程中,耐心向其说明插管的目的和步骤,告知插管过程中配合的注意事项(如吞咽的速度、呕吐时的处理方法等),医护人员的插管速度尽量与患者的吞咽速度相吻合,以免胃管在患者的口腔内弯曲;工作中加强责任感,定时检查胃管,及时发现和纠正滑出的胃管。

2.为昏迷患者插胃管时,插管前先撤去患者的枕头,头向后仰,以免胃管误入气管;当胃管插入15cm时,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可防止胃管在咽部或食管上段盘旋。

3.定时更换胃管,以防止胃酸长时间腐蚀胃管,使其变质从而发生粘连,造成胃管不通畅。

4.对于昏迷、烦躁的患者进行适当的约束,以防止胃管被拔出,减少胃管滑脱。

5.操作者熟练掌握操作技术,确定胃管进入胃腔方可行负压引流,并注意插入的长度要适中(发际到剑突的长度再插入4-5cm)。

6.禁止将多渣黏稠的食物、药物注入胃管内。

7.如从胃管内注入药物,需定时用生理盐水冲洗胃管。

【处理措施】1.如发现胃管阻塞可先将胃管送入少许,如仍无液体引出,再缓缓地将胃管退出,并边退边回抽胃液;每天定时转动胃管,并轻轻将胃管变动位置以减少胃管在胃内的粘连。

2.如确定为食物残渣或血凝块阻塞胃管,可用糜蛋白酶+碳酸氢钠注射液从胃管注入以稀释和溶解粘稠的胃液、食物残渣或血凝块。

3.如上述处理均无效,则拔除胃管,更换胃管重新插入。

4.若因胃液过少而不能引出时,可更换体位进行抽吸,对于此类的患者应结合腹部的症状来判断胃肠减压的效果。

5.胃肠减压器的位置,应低于胃部,以利于引流。

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引流不畅(一)临床表现腹胀无缓解或加剧,检查负压引流装置,无引流物引出,或引流物突然减少;引出的胃液量明显低于正常胃液分泌量;注射器回抽时阻力增大;注气时胃部听诊无气过水音;冲洗胃管,引流量明显小于冲洗量。

(二)预防及处理措施1.对于清醒的病人在插管过程中,告知插管过程中配合的注意事项,医护人员的插管速度尽量与病人的吞咽速度相吻合,以免胃管在病人的口腔内盘曲。

定时检查胃管,及时发现与纠正滑出的胃管。

2.为昏迷病人插管时,插管前先撤去病人的枕头,头向后仰,以免胃管误入气管;当胃管插入375px时,将病人头部托起,使下颔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可防止胃管在咽部或食管上段盘旋。

3.定时更换胃管,以防止胃酸长时间腐蚀胃管,造成胃管不通畅。

4.对于昏迷、烦躁的病人进行适当的约束,减少胃管滑脱。

如因胶布固定不牢引起,可采用一种有效的粘贴胃管的方法。

5.医护人员熟悉操作技术,确定胃管进入胃腔方可行负压引流,并注意插入的长度要适中。

6.禁止多渣粘稠的食物、药物注入到胃管内。

7.如从胃管内注入药物,需定时用生理盐水冲洗胃管。

8.如发现胃管阻塞可先将胃管送入少许,如仍无液体引出,再缓慢地将胃管退出,并边退边回抽胃液;每天定时转动胃管,并轻轻将胃管变动位置以减少胃管在胃内的粘连。

9.如确定为食物残渣或血凝块阻塞胃管,可用а–糜蛋白酶加碳酸氢钠注射液从胃管注入以稀释与溶解粘稠的胃液、食物残渣与血凝块。

10.如上述处理均无效,则拔除胃管,更管重新插入。

11.若因胃液过少而不能引出时,可更换体位进行抽吸,对于此类的病人应结合腹部的症状来判断胃肠减压的效果。

12.胃肠减压器的位置应低于胃部,以利于引流。

胃肠减压装置使用前认真仔细检查,如发现质量不合格而引起漏气,则更换胃肠减压器。

插管困难(一)临床表现插管困难可致鼻黏膜与咽部黏膜的水肿、损伤甚至出血;反复插管引起剧烈的咳嗽,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

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引流不畅(一)临床表现腹胀无缓解或加剧,检查负压引流装置,无引流物引出,或引流物突然减少;引出的胃液量明显低于正常胃液分泌量;注射器回抽时阻力增大;注气时胃部听诊无气过水音;冲洗胃管,引流量明显小于冲洗量。

(二)预防及处理措施1.对于清醒的病人在插管过程中,告知插管过程中配合的注意事项,医护人员的插管速度尽量与病人的吞咽速度相吻合,以免胃管在病人的口腔内盘曲。

定时检查胃管,及时发现和纠正滑出的胃管。

2.为昏迷病人插管时,插管前先撤去病人的枕头,头向后仰,以免胃管误入气管;当胃管插入375px时,将病人头部托起,使下颔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可防止胃管在咽部或食管上段盘旋。

3.定时更换胃管,以防止胃酸长时间腐蚀胃管,造成胃管不通畅。

4.对于昏迷、烦躁的病人进行适当的约束,减少胃管滑脱。

如因胶布固定不牢引起,可采用一种有效的粘贴胃管的方法。

5.医护人员熟悉操作技术,确定胃管进入胃腔方可行负压引流,并注意插入的长度要适中。

6.禁止多渣粘稠的食物、药物注入到胃管内。

7.如从胃管内注入药物,需定时用生理盐水冲洗胃管。

8.如发现胃管阻塞可先将胃管送入少许,如仍无液体引出,再缓慢地将胃管退出,并边退边回抽胃液;每天定时转动胃管,并轻轻将胃管变动位置以减少胃管在胃内的粘连。

9.如确定为食物残渣或血凝块阻塞胃管,可用а–糜蛋白酶加碳酸氢钠注射液从胃管注入以稀释和溶解粘稠的胃液、食物残渣和血凝块。

10.如上述处理均无效,则拔除胃管,更管重新插入。

11.若因胃液过少而不能引出时,可更换体位进行抽吸,对于此类的病人应结合腹部的症状来判断胃肠减压的效果。

12.胃肠减压器的位置应低于胃部,以利于引流。

胃肠减压装置使用前认真仔细检查,如发现质量不合格而引起漏气,则更换胃肠减压器。

插管困难(一)临床表现插管困难可致鼻黏膜和咽部黏膜的水肿、损伤甚至出血;反复插管引起剧烈的咳嗽,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肠外科常见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手术是外科治疗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治疗成败的关键,但手术中的暴露、切开、止血、缝合对患者同样是不同程度的损伤及解剖的错位,必然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胃肠外科常见术后并发症有:
1. 术后出血:术后出血可以发生在手术切开、腹腔及胃肠道内。

术中止血不完善,创面渗血未完全控制,原痉挛的小动脉断端舒张,结扎线脱落,凝血障碍等,都是造成术后出血的原因。

临床上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引流液(胃管、腹腔引流管)中血的浓度、速度及腹围大致可以判断出血的有无及程度,B超、腹腔穿刺、胃肠镜可以明确诊断。

引流≤100ml/小时,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时,一般予以观察,药物止血。

引流≥100ml/小时,患者生命不体征平稳时,应再次手术止血。

2.肠漏:结扎线脱落,缝合组织血运差、水肿,吻合不仔细等,是肠漏的常见原因。

腹腔引流液出现胆汁、肠液、粪液等肠漏可以确诊。

肠漏发生时已局限化,不至于发生弥漫性腹膜炎时一般经以非手术治疗(禁食、引流等)可以自愈,
肠漏发生时出现弥漫性腹膜炎时则需手术干预,使之变成上述情况后或自愈或Ⅱ期手术干预。

3. 腹腔脓肿:基础疾病有腹腔内感染甚至脓肿,手术腹腔污染(如肠梗阻肠管减压、肠道吻合等),肠漏等,是腹腔脓肿的常见原因。

临床上出现麻痹性肠梗阻、压痛性包块和全身感染性中毒等情况可以考虑腹腔脓肿,B超、CT、腹腔穿刺可以明确诊断。

腹腔脓肿无全身症状时可以保守治疗
一旦出现全身症状应在B超引导下穿刺抽脓引流或者手术切开引流。

4. 粘连性肠梗阻:任何腹腔手术都可以引起粘连,但粘连不一定都引起肠梗阻。

只有当粘连导致肠腔变窄、成角、扭转等影响肠管蠕动、扩张时才会引起肠梗阻。

临床上肠梗阻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等。

单纯性不全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常有好转。

反复发作或绞窄性肠梗阻应手术治疗。

5.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

术中加强切口保护,切口冲洗,彻底止血,消灭死腔等措施科预防切口感染。

术后2-3日体温升高、切口胀痛或跳痛、局部红肿、压痛等应考虑切口感染。

B超发现切口下积液,切口排除脓液可以确诊。

充分引流,定期换药是治疗切口感染的最有效办法。

部分切口感染治愈后需Ⅱ期缝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